CN105250898A - 一种解毒保肝的复方藏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解毒保肝的复方藏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50898A
CN105250898A CN201510672083.3A CN201510672083A CN105250898A CN 105250898 A CN105250898 A CN 105250898A CN 201510672083 A CN201510672083 A CN 201510672083A CN 105250898 A CN105250898 A CN 1052508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ver
herba
toxic substances
medicine
compound rec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7208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玛仁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67208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50898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508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508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解毒保肝的复方藏药制剂,由甘青青蓝38克、西藏珊瑚苣苔28克、草果30克、小无心菜35克、姜黄25克组成。本发明的复方藏药制剂能治疗中毒、解毒,治疗乙肝、解肝毒、增加肝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解毒保肝的复方藏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藏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解毒保肝的复方藏药制剂,用于制备治疗治疗中毒、解毒,治疗乙肝、解肝毒、增加肝功能的复方藏药。
背景技术
解毒剂指可以解除毒性的物质,指解除病毒的一种治法。“毒”有热毒、寒毒、疫毒、蛊毒、湿毒、火毒及食物中毒等,因病情不同,有内服和外治等各种不同方法。临床上以热毒症较为多见,常用清热解毒药物,如金银花、连翘、板蓝根、蒲公英、山豆根等。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临床表现为乏力、畏食、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肝大,质地为中等硬度,有轻压痛。病情重者可伴有慢性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脾大,肝功能可异常或持续异常。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而慢性乙肝携带是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无慢性肝炎症状,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血清ALT和AST均无异常,且肝组织学检查正常者。
藏医对中毒症状的论述:《月王药诊》第四十七章毒症的性相。毒症分肉中毐、饮食中毐、药物中毒、合成毒等。肉中毒也称肉疾,是进食了腐肉致病。其性相是骨肉分离般地疼痛,喉头疼痛,咽喉梗热。--般与药物中毒相似,内脏腐烂,眼睛不闭合者立刻会死亡。肉疾,其性相是周身疼痛,从泻物的颜色能诊断出这种疾病。饮食中毒是由饮食和起居失宜致病。紫色培根症,是酒与牛乳混合而中毒;酥油与蜂蜜混合会中毐,食物在铜器里放置7日后进食中毒;麦酒与陈酥油混合食用中毒。如是,这些都是紫色培根症。久病之后与妇女同房要中毒,久病卧床不起肝脏会中毒。死肉与马勃须分开,否则混合之后会引起中毒性疯病。药物中毒后,胃腑发热疼痛、咽喉处毒气梗塞。合成毒种类虽多,主要是宝石合成的毒、箭毒、梅毒传染等。宝石合成毒的性相是头痛、身体衰弱、眼睛呈现黄色、阳物不举、妇女月经失调、男子遗精、身体枯瘦、腰部扭拧疼痛、口渴欲饮、头痛、体乏无力、身体颤抖、麻木、脏腑颤动、恶心欲吐、口渴、食欲不振、口干舌燥、面容油腻消瘦,这也是中合成毒的性相。从器官诊断中毒症的共同性相是眼睛突然失明、眼翳呈现红色、眼睛呈黄色、眼睛突然作疼、上眼睑不举、牙齿与牙龈出血肉噤、牙齿呈现黑色、舌面中心呈现黑色;(病人心脏)发高热、舌苔红、无味觉、舌面皲裂、鼻腔阻塞、说话慌张;(病人肺腑)印堂呈现黄色而且油腻、鼻孔奇痒、印堂出汗、面容油腻、嘴唇干燥积垢;(病人脾脏)嘴唇干燥而裂、头晕、发际处奇痒;(并发隆病)两条脖筋僵硬、囟门沉重;(培根之故)腮颊疼痛,面容呈现黄色而无光泽;(胆病)前臂发痒,胸部亦痒,出现片状丘疹,手心积干垢,身体发颤,神志不清,发热出汗,心肺不宁,咳嗽,吐痰灰色;(并入肺腑)痰液味咸且又现黑色、面容浮肿、身体肿胀。
用药物诊断中毒症,药用诃子、龙胆、纯叶蔷薇、小檗汤。服后如果关节疼痛者即是中毒;投入鱼嘴,鱼死者也是中毒。腐物在嘴里不变色(色黑或青绿者是中毒)者未中毒,血液宛如孔雀翎一样呈现青蓝色者是中毐;不凝结而飘浮,大小便如陈旧的酥油、有腐革的臭味、尿液呈现黑色,好似乏马的尿液,尿膜多者是中毒。
中毒的情况。肌肉中毒后则肌肉、血管、腑器、骨头、主关节臼等都要受损,肌肉萎缩。气息中毐则胃腑、大肠以及肺腑、肝脏、脉道关节等都要受损、关节臼疼痛,主要筋络僵硬或萎缩。如果出现咳嗽、气促、头痛、身体枯瘦、面容浮肿是肺腑中毒。下半身刺痛、食欲不振、体内肿胀、呃逆是胃腑中毒。上半身刺痛、头晕、软肋刺痛是肝脏右侧中毒。尿液呈现红黄色,诸脉麻木或出血是脉道中毒。欲泻、关节作响疼痛、背脊僵硬或萎缩是筋络中毒。
以药引诊断何处中毒,用酒可以诊断眼睛是否中毒;以肉为药引,如果肛门不舒适、无性欲、身体枯瘦等便是中毒;以油脂为药引,不知香味,以蔬菜试之不知味者是中毒,糌粑为药引可以试出耳朵是否中毒。
病状繁杂而多,种类繁杂不可言尽。有的是隆致病;有的是培根不消化;有的是肿胀,下半身疼痛;有的是肿胀、泻血;有的是眼睛疼痛,肌肉呈现黄色,身体枯瘦,有的似疫疠疯癫、精神失常、痰液白色、大便干燥、腹泻下血。
能否治愈的具体性相,体力衰弱,不长肌肉,食欲不振,身体元气失散,鬓发脱落,遗精,发热出汗,疼痛不止等,这些都是死亡的征兆。身体中箭毒,身体颤抖,神志不清,肿胀,身体发热,7日或9日便要死亡。触毒(梅毒)身体肿胀,会诱发成瘰疬、疔毒、脓疖等症。
如是,毒症的性相之章论述完毕。
第七十八章中毒症的治疗方法。首先是要防毒(自身先要防毒),其次是中毒(药物)疗法,最后是泻毒疗法。
首先谈谈防毒。孔雀肉、铁粉、甘露大蒜、贯众、萎黄、狗崽阴茎、黄牛犊阴茎诸药配伍为有效的良药。或者孔雀肉、孔雀胆、小檗、白花龙胆、大蒜煅炭诸药配伍制成丸剂为防毒良药。或者黄牛犊阴茎、狗崽阴茎、檀香、竹黄、红花、靡香、大蒜煅炭、头花蓼诸药配伍制成药酥油剂,加入针铁矿石粉能长期防毒。鲜鱼肉、金色诃子二药等份与铁落粉配伍空腹内服。忌食辛辣,忌口素食1个月可泣期防毒。或者莬菁子或炒白芥子研为粉末制成药丸,蔓菁汁和天南星汁冲服医治中毒病。牛奶煮大蒜内服能解毒。生食鲜蔓菁能解毒。白芥子粉内服能解毒。犀角和硼砂内服亦能解毒。编蝠肉、未睁眼狗崽肝、山羊肝三药内服,或加三分之一的青稞酒内服能解毒。马粪和大便二药阴干为粉,尿和水三分之二,将药粉调入酪汁内服,发汗催吐医治乌头中毒、食肉中毒、食物中毒疗效甚佳。
食肉中毒,山蒜汁凉服。或者针铁矿石、骨碎补、印度獐牙菜、黄连、兔耳草、银粉背蕨、松香、翼首草、高山辣根菜、竹黄、瓦韦诸药配伍煎汤内服。或者加白狼毒粉煎服泻毒。或者针铁矿石、大籽蒿、翼首草、兔耳草、咩夏嘎、节裂角茴香、白狼毒、沙蜥、秦艽、白花绿绒蒿诸药配伍煎汤,调入白狼毒粉和诃子粉内服泻毒。
乌头中毒也用上法施治,或者内服斋木拉粉,疗效显著。青荨麻煎汤内服催吐。
合成毒中毒,用珍宝和精华、外敷3种药物治疗,上面所述防毒物药,对此种中毒也有疗效。白芥子、黑芥子、红芥子炒后研粉,每次食1握、可防毒1年。哺乳男婴的母奶半握、白山羊奶半握、红色黄牛奶一握、斋木拉根和蔓朞根煮熟晒干研粉一匙,新酥油三匙诸药配伍,空腹内服,其后忌盐,进食奶、乳酪、酪汁。猪粪碎粒内服。贯众、猪粪、独行菜、白沙糖诸药配伍内服能解诸毒。珍宝药物清脉,最好忌盐。贯众敛诸毒。银粉背蕨能通脉。瓦韦能祛毒。君(贯众)、泰(巟韦)之药效由民药佐辅,才能发挥效力。毛瓣绿绒蒿通肺脉。水柏枝通心脉。偏花报春通肝脉。水柏枝和偏花报春通肾脉。雪山贝母通脾脉。翼首草通肠脉。黄连能治胆病。紫草止呕吐。印度獐牙菜舒胸开胃,治胆病。小叶杜鹃能治胃病。贯众、瓦韦、银粉背蕨诸药配伍能防脏腑中毐;膜边獐牙菜、二艽防脏腑中毒。蓝花金腰子,防腑门中毒。上述诸药对各种中毒症均有疗效,必须与白糖配伍内服。
泻毒时,白狼毒粉和翼首草、白糖配伍煎汤内服。特别是珍宝药粉、贯众、瓦韦、银粉背蕨、裸茎金腰子、晳吉、岩精、水柏枝诸药配伍制成汁液剂;与山羊肉配伍为肉剂。用液汁剂、石剂、肉剂、草药剂等4种药剂治疗。马鸡肉、山羊肉、马肉能防毒。汁液剂药物主要是贯众、瓦韦、银粉背蕨等,功效如上述,疗效甚佳。
中毒泻血,胎粪、红花、冰片诸药配伍内服。中毒昏迷,红花、绵羊胎粪配伍制剂,矾土水冲服。
中毒胃肠绞疼,紫硇砂、光明盐、灰盐诸药配伍内服。盐、诃子、野兔粪配伍制剂水冲服,医治中毒肠胃绞疼和神志不清。
诃子、荜茇、男子的未变质的腿肚肉、小便配伍制剂内服,医治胃腑跳疼。尿色变红,宜与乳汁配伍内服。尿色变紫,毒在颈部;尿色紫黑,毒在上体,上身不舒,宜与乳汁配伍内服。咳吐烟汁状痰液,毒人脊椎,脊背不舒;尿如菜子油,尿混浊时毒入心和脏腑。药物宜用贯众配剂,最有疗效。如若毒难解时,则宜剖刺主排泄之脉放血。特别是4种药物剂型中,石剂为主,石青石、花蕊石、雄黄三药配用。
懈怠无力肌黄者,丹青木外皮、大籽蒿、白蓝翠雀花、马先蒿诸药配伍煎汤内啤。或者花蕊石、小檗煅炭、锦鸡儿炭、乳汁配伍制剂内服。或者雄黄、紫草茸、山矾叶、黄牛肉和血、虎须、蝎子、猪鼻、斑蝥诸药配伍内服。
头痛脑胀、周身发麻、身软无力者,虎须、纸泥烟絮、山泉水诸药配伍,黎明星光未隐去时内服。或者猪鼻、柳皮、石龙子、山泉水诸药配伍,黄昏时内服。或着全蝎,酒泡酸模根和大籽蒿根内服。或者斑蝥、印度獐牙菜、甘松、山泉水诸药配伍内服。或者大狼毒、瑞香狼毒、溪畔银莲花、油松、毛萼多花乌头、漆树干脂诸药配伍内服。
心悸、恶心呕吐、青脉暴起、神志不清昏迷者,大狼毒、火绒草、紫菀诸药配伍研末,青稞酒送服。或者大狼毒、银粉背蕨、印度獐牙菜、山泉水诸药配伍内服。或者瑞香狼毒、兔耳草、巴豆、牛乳诸药配伍制剂内服。或者溪畔银莲花、蒲公英、密生波罗花根叶诸药配伍内服。或者肉豆蔻、白花杜鹃、高山辣根菜、山泉水诸药配伍内服。或者漆树干脂、印度獐牙菜、蒲公英花、童诸药配伍内服。或者冰片、肉豆蔻、止泻木子、毛瓣绿绒蒿、丁香、唐松草诸药配伍内服。
药物中毒和合成毒中毒,口干烦渴、胸胃不舒、四肢麻木、手足乱动者,冰片、印度獐牙菜、紫硇砂诸药配伍内服。或者肉豆蔻和竹黄,研为细粉调入妇女经血内服。或者白薇、翠雀花、马先蒿、乳汁诸药配伍内服。或者毛瓣绿绒蒿、黄牛胆、鸡肉、新酥油诸药配伍内服。或者丁香、山羊胆、青桐脂、山羊血、唐松草、白糖、生姜诸药配伍内服。或者银、红铜、黄铜、窝铅诸药皆可炮制配伍而用。
身软无力、肌肉青紫、脊椎疼痛、遗精者,要经常忌盐调护。尿色如彩虹、身体沉重、尿青、遗精者常用炮制的窝铅独味方治疗最解宝石中毒。硇砂、斑蝥、荜茇、朱砂、白豆蔻、熊胆诸药配伍内腋,清脉解毒。或者冬葵子煎汤内服,治遗精、尿频。或者孔雀肉配方[孔雀肉配方:原文为,一般译为“独行菜配方”,此处是解宝石毒,于是译为“孔雀肉配方”。]内服。
石剂、珍宝剂中毒者,用草剂药物解毒。印度獐牙菜、银粉背、贯众、毛瓣绿绒蒿、橡实、蒲公英诸药配伍,黄牛奶或犏牛奶,熬为药粉糊内服。
肉剂药物中毒者,木绵花丝、白檀香、小豌豆、黄蜀葵子、穆库尔没药诸药,酒浸一昼夜后内服解毒。
草剂药物中毒者,印度獐牙菜、白花龙胆、高山辣根菜、秦皮、白檀香、甘松、刺参诸药与未变质的骨头汤配伍,内服解毒。
方剂类解毒药物,丁香、竹黄、红花、水柏枝、黄蜀葵子、茜草、沙棘果、藏菖蒲、使君子、肉桂、白糖、蜂蜜诸药配伍内服,收敛一切毒症。
山羊骨、岩羊骨、猪骨、鹿角、马骨诸药煅灰与山羊肝或猪肝配伍内服,收敛诸毒。或者刺参、酸模、穗序大黄、冬葵、多穗蓼、五根诸药与乳汁或酥油配伍内服。或者小檗中皮、鸽蛋黄、穗序大黄、姜黄、熊胆诸药等份与水配伍内服。
试毒,大蒜是宝贝。或者调服生姜,症状即显露。或者酸酒或青稞酒内服,症状即显露,行动上症状会显露。进食猪肉、鱼肉等症状即猛露。
内毒症状,一般肠痛,扩散到肌肉时,大多扩散到胸部,上身不自如,全身发痒,满面油光,嘴角麻木,阳物不举,泻血,便燥,舌燥咽干,舌爽喉闭,胃肠绞疼,喛气剧烈,嗅见烟味即空呕,骨节和脊椎疼痛,梦幻凌乱,面容油腻,身体消瘦,轻微咳嗽,神志昏聩.肺刺疼和绞疼,呻吟音哑,痰色灰白,痰鸣嘶嘶,横膈膜扭转,脊椎僵直,全身青紫有油光,身生癞疮,通身水肿,肝胃肿胀,胃不消化,胀满如肿,寒热二损,记忆衰弱,高热眼珠赤红或黄,全身麻木;上行困难。不能治愈和难以治愈的中毒症状,如若元气大伤,舌面失色,体肤失色,指甲失色,则难以治愈。胃部胀大,肌肉消瘦,眼边眼屎成团则难以治愈。肝脏糜烂,头发蓬乱,体力衰弱则难以治愈。胡言乱语,神志不清则难以治愈。毒入骨筋,内脏糜烂,不思饮食者则难以治愈。毒人骨,两颊肿胀者则难以治愈。小孩病入骨,肌肉消瘦,则死亡。毒入筋,身躯踡曲者则难以治愈。内脏糜烂,则二便不禁,气味腥臭,则难以治愈。贯众、银粉背蕨、瓦韦、雾灵蒿、白花龙胆、甘草、黄精、天冬、翼首草、印度獐牙菜、兔耳草、哇夏嘎诸药配伍,最有疗效。珍宝类药物金灰、银灰、红铜灰、铁灰、珊瑚、珍珠、贝齿灰诸药配伍内服。朱砂、光明盐、6倍的白糖配伍内服。二方交替内服可除根。
预防复发,小檗中皮和钝叶蔷薇中皮制成药酥油剂,调入紫硇砂、红糖内服,可预防复发,消除余毒。或者,檀香和秦皮汤凉服,再配服其他有力之药物。
饮食,若食用盐、变质食物、马肉,疾病会复发,宜进食没有油腻的食物。饮食宜随量而用,若不纳食,则药物不消化。胃腑消化力衰弱者,内服未哺乳的猪崽粪;艾灸第一椎节、第二椎节和第三椎节;剖刺放血,脉穴应症而取,药物没有生效时不宜剖刺放血。
中毒引起的翳障,红丝蔽目者宜用三果汤清泻。切忌内服冰片。
特别是肝中毒,肝硬如石,肝失水而生腹水。总之,需要诸药配伍施治。因此,对此要勤奋精研,清泻之法为上。妙手们,君臣方剂配伍要得当。
如是,中毒症的治疗方法之章论述完毕。
在西医中乙肝属于肝病的范畴,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肝脏炎性损害,对健康危害最严重的肝脏疾病。西医的这种认识,误导了很多藏医对于乙肝的藏医认识,许多人从18种肝病中来寻找相对应乙肝的藏医病名。这样使得在诊断中不免有牵强附会之感。
藏医和西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论,藏医强调辩证,所以说在疾病的诊断上也应该有所区别。如:一把青草,对于牛来说是美食;对于老虎来说不过是无关紧要的草而已。
藏医认为乙肝不完全属于肝病的范畴,乙肝的早期大多都属于精华不消化类疾病。藏医中提到的消化是一个很广的概念,它包括了食物在肠胃中的消化吸收、血液、肉、脂肪等一系列的转化。乙肝主要是由于食物在转化成血液的过程中,由于其它原因导致精华不消化,未消化的糟粕进入血液而成为病原体,也就是西医说的乙肝病毒。
乙肝早期在血液中时藏医将它归于精华不消化的范畴中,但如果患上乙肝后,加之行为起居的不当等因素,导致出现肝硬化、肝腹水、肝癌等,那么这时候藏医认为精华不消化是导致这些疾病的因。虽然此时西医的化验中确诊为乙肝,但此时的精华不消化只是因,而由此产生的都是实质性的肝病,如肝硬化、肝腹水等属于肝病范畴的疾病,而不再是精华不消化的范畴。强调辩证后认识会不同,治疗的原则也会截然不同。
2病因
藏医认为所有的疾病它的远因是无明,有了无明,就有了疾病产生的对象——五蕴。然后由贪欲、嗔怒、愚昧分别产生了朗、赤巴、培根,即三因学说。
乙肝是由于培根、赤巴、朗失调,消化力和抗病力减弱,“娘杰培根”不能发挥其功能,“居杰赤巴”不能进行消化吸收,“迷娘朗”不能正常运行,食物的清浊不能分离,造成七大物质的转化过程出现障碍,再加之饮食行为不当,精华不能产生为正常的血液,精华糟粕停留在血液中,成为乙肝病毒。
藏医对乙肝的辩证随时间、阶段、病毒发展的不同,有着不同的认识,所以症状也有所区别。在精华不消化的初期可能症状不明显或几乎没有症状。但随着精华不消化的加重,可能出现身体沉重、懈怠、疲倦、反胃、呕吐、食后不舒服等不消化的症状,而随着糟粕精华也就是乙肝病毒对于肝脏的侵害,也就出现肝病的症状,成为18种肝病的一类,出现各自的症状。
西医一般以血液化验和超声波检查作为诊断的手段,虽然非常便易和直观,但如果藏医医生以此作为诊断的标准,则必定会影响治疗的导向,不利于藏医更好地治疗乙肝。乙肝的早期属于精华不消化的范畴,需要以治疗精华不消化为主。乙肝中后期成为实质性的肝病后则治疗原则也必须改变。
在乙肝的诊断上,虽然我们也不反对借助西医的手段,但还是应该以藏医的诊疗手段为主,对于西医确诊的乙肝,也应该以不同的症状,按照藏医的辩证来做出相对应的诊断。
藏医《四部医典》中说道:“为了预防和医治疾病,应当学习医学秘诀”这句话已经将藏医学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的两个部分概括。藏医在治疗中也非常注重预防和治疗,通过四种治疗法来医治疾病,即食物疗法、行为疗法、药物疗法、外治疗法。
技术方案
本发明涉及一种解毒保肝的复方藏药制剂,由甘青青蓝50克、西藏珊瑚苣苔40克、草果50克、小无心菜50克、姜黄80克组成。
本发明涉及一种解毒保肝的复方藏药制剂,由甘青青蓝38--3800克、西藏珊瑚苣苔28--2800克、草果30--3000克、小无心菜35--3500克、姜黄25--2500克组成。
本发明涉及一种解毒保肝的复方藏药制剂,其特征在于:
甘青青蓝:除去杂质,洗净捣碎,用适量的清水浸泡24小时,用铜锅文火熬煮成膏状,摊开阴干,研粉;
西藏珊瑚苣苔:除去杂质,洗净捣碎,用适量的清水浸泡24小时,用铁锅文火熬煮成膏状,摊开阴干,研粉;
草果:除去杂质,用适量的青稞酒浸泡72小时,晾干,用铁锅炒至干脆,不能炒焦,摊开晾干,研粉;
小无心菜:除去杂质,捣碎,喷洒适量的青稞酒浸润,摊开晾晒,晒干后,用适量的清水加少许食盐熬煮2--3小时,摊开晾晒,晒干后,研粉;
姜黄:除去杂质,洗净切片,加少许食用盐拌匀,用陶器装入注入适量的温水,密封72小时,取出摊开晾干,研粉;
将以上组分混合,即得。
本发明涉及一种解毒保肝的复方藏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生药的提取物混合制备得到。
本发明涉及一种解毒保肝的复方藏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生药的提取物混合制备和、或生药研成细粉混合制备得到。
本发明涉及一种解毒保肝的复方藏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所说的提取物是按照本领域常用的提取方法制备而成。
本发明涉及一种解毒保肝的复方藏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治疗治疗中毒、解毒,治疗乙肝、解肝毒、增加肝功能的复方藏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解毒保肝的复方藏药制剂,由甘青青蓝50克、西藏珊瑚苣苔40克、草果50克、小无心菜50克、姜黄80克组成;
甘青青蓝:除去杂质,洗净捣碎,用5倍重量的清水浸泡24小时,用铜锅文火熬煮成膏状,摊开阴干,研粉;
西藏珊瑚苣苔:除去杂质,洗净捣碎,用5倍重量的清水浸泡24小时,用铁锅文火熬煮成膏状,摊开阴干,研粉;
草果:除去杂质,用5倍重量的青稞酒浸泡72小时,晾干,用铁锅炒至干脆,不能炒焦,摊开晾干,研粉;
小无心菜:除去杂质,捣碎,喷洒2倍重量的青稞酒浸润,摊开晾晒,晒干后,用清水加0.1倍重量的食盐熬煮3小时,摊开晾晒,晒干后,研粉;
姜黄:除去杂质,洗净切片,加0.1倍重量的食用盐拌匀,用陶器装入注入5倍重量的温水,密封72小时,取出摊开晾干,研粉;
将以上组分混合,即得。
实施例2
一种解毒保肝的复方藏药制剂,由甘青青蓝38克、西藏珊瑚苣苔28克、草果30克、小无心菜35克、姜黄25组成;
甘青青蓝:除去杂质,洗净捣碎,用5倍重量的清水浸泡24小时,用铜锅文火熬煮成膏状,摊开阴干,研粉;
西藏珊瑚苣苔:除去杂质,洗净捣碎,用5倍重量的清水浸泡24小时,用铁锅文火熬煮成膏状,摊开阴干,研粉;
草果:除去杂质,用5倍重量的青稞酒浸泡72小时,晾干,用铁锅炒至干脆,不能炒焦,摊开晾干,研粉;
小无心菜:除去杂质,捣碎,喷洒5倍重量的青稞酒浸润,摊开晾晒,晒干后,用5倍重量的清水加0.1倍重量的食盐熬煮3小时,摊开晾晒,晒干后,研粉;
姜黄:除去杂质,洗净切片,加0.1倍重量的食用盐拌匀,用陶器装入注入5倍重量的温水,密封72小时,取出摊开晾干,研粉;
将以上组分混合,即得。
实施例3
服用方法:将具体实施例1产品,用100~150ml温水冲开,温服。每天一至二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服用标准:每次二克。
患者情况:
乙肝患者120例,农药中毒导致肝功异常的患者120例,
疗效标准:
肝功能正常指标:
一、谷丙转氨酶(ALT):0~40u//L
二、谷草转氨酶(AST):0~40u//L
三、碱性磷酸酶(ALP):30-90u/L
四、谷氨酰转移酶(GGT):小于40单位
五、总胆红素:1.71-17.1μmol/L;
乙肝痊愈—HBeAg转阴,肝功指标恢复正常,
乙肝有效—HBeAg转阴,谷丙转氨酶41-50u//L,谷草转氨酶:41-50u//L,碱性磷酸酶(ALP):91-110u/L,谷氨酰转移酶(GGT):41-60单位;总胆红素:17.2-27.1u/mol/L;
乙肝无效—各项身体疾病指标参数无明显改变。
农药中毒导致肝功异常患者的痊愈—肝功指标恢复正常,
农药中毒导致肝功异常患者的有效—谷丙转氨酶41-50u//L,谷草转氨酶:41-50u//L,碱性磷酸酶(ALP):91-110u/L,谷氨酰转移酶(GGT):41-60单位;总胆红素:17.2-27.1u/mol/L;
农药中毒导致肝功异常患者的无效—各项身体疾病指标参数无明显改变。
实施例1的产品
实施例1的产品 痊愈 有效 无效
农药中毒导致肝功异常患者60例 53 4 3
乙肝患者60例 51 8 1
实施例2的产品
实施例2的产品 痊愈 有效 无效
农药中毒导致肝功异常患者60例 54 5 1
乙肝患者60例 53 6 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其组方系特别为治疗一种治疗各种中毒、治疗乙肝、保护肝脏、胃肠道、解肝毒、增加肝功能的复方藏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可以解除因为蔬菜、水果、粮食等在种植时使用化肥、化学药杀虫剂等残留物对人体的毒素、在生活中因食用饮料等的中毒、解除各种中毒、保护肝脏、胃肠道等病症所研制的复方藏药制剂,因此对治疗治疗各种中毒、治疗乙肝、保护肝脏、胃肠道、解肝毒、增加肝功能
病等症治疗效果好,无毒副作用;此外由于所用原料仅为天然植物药,因此成本低。可工业化生产。

Claims (7)

1.一种解毒保肝的复方藏药制剂,由甘青青蓝50克、西藏珊瑚苣苔40克、草果50克、小无心菜50克、姜黄80克组成。
2.一种解毒保肝的复方藏药制剂,由甘青青蓝38--3800克、西藏珊瑚苣苔28--2800克、草果30--3000克、小无心菜35--3500克、姜黄25--2500克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2的一种解毒保肝的复方藏药制剂,其特征在于:
甘青青蓝:除去杂质,洗净捣碎,用适量的清水浸泡24小时,用铜锅文火熬煮成膏状,摊开阴干,研粉;
西藏珊瑚苣苔:除去杂质,洗净捣碎,用适量的清水浸泡24小时,用铁锅文火熬煮成膏状,摊开阴干,研粉;
草果:除去杂质,用适量的青稞酒浸泡72小时,晾干,用铁锅炒至干脆,不能炒焦,摊开晾干,研粉;
小无心菜:除去杂质,捣碎,喷洒适量的青稞酒浸润,摊开晾晒,晒干后,用适量的清水加少许食盐熬煮2--3小时,摊开晾晒,晒干后,研粉;
姜黄:除去杂质,洗净切片,加少许食用盐拌匀,用陶器装入注入适量的温水,密封72小时,取出摊开晾干,研粉;
将以上组分混合,即得。
4.根据权利要求1-2的一种解毒保肝的复方藏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生药的提取物混合制备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1-2的一种解毒保肝的复方藏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生药的提取物混合制备和、或生药研成细粉混合制备得到。
6.根据权利要求1-2的一种解毒保肝的复方藏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所说的提取物是按照本领域常用的提取方法制备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2的一种解毒保肝的复方藏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治疗治疗中毒、解毒,治疗乙肝、解肝毒、增加肝功能的复方藏药。
CN201510672083.3A 2015-10-16 2015-10-16 一种解毒保肝的复方藏药 Pending CN1052508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72083.3A CN105250898A (zh) 2015-10-16 2015-10-16 一种解毒保肝的复方藏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72083.3A CN105250898A (zh) 2015-10-16 2015-10-16 一种解毒保肝的复方藏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50898A true CN105250898A (zh) 2016-01-20

Family

ID=55091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72083.3A Pending CN105250898A (zh) 2015-10-16 2015-10-16 一种解毒保肝的复方藏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5089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50123A (zh) * 2021-10-22 2021-12-07 西藏藏医药大学 一种快速解酒精中毒的藏药混悬制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8817A (zh) * 2010-11-01 2011-05-18 西藏金哈达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肝病的藏药制剂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8817A (zh) * 2010-11-01 2011-05-18 西藏金哈达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肝病的藏药制剂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九七七年版第一部》", 31 December 1978 *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大辞典》", 31 March 2006 *
王坤山等: "《乙型肝炎良方1500首》", 30 November 1998 *
许定发等: "《中国经济植物(上卷)》", 30 September 2015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50123A (zh) * 2021-10-22 2021-12-07 西藏藏医药大学 一种快速解酒精中毒的藏药混悬制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48933B (zh) 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50764B (zh) 一种0-21日龄肉鸭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04166B (zh) 一种治疗小儿皮炎湿疹的中药组合物
Balch et al. Prescription for Natural Cures: A Self-care Guide for Treating Health Problems with Natural Remedies Including Diet, Nutrition, Supplements, and Other Holistic Methods
CN104206916A (zh) 一种用于治疗鲫鱼鱼怪病的功能性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73450A (zh) 提高鸽子免疫力的复方饲料添加剂及饲料
CN102846864B (zh) 一种防治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中药兽药及其制备方法
Amuthavalluvan Ethno medicinal practices and traditional healing system of Kattunayakan in Tamilnadu: An anthropological study
CN104256165A (zh) 用于防治慢性型猪瘟疫的功能性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77372A (zh) 一种用于治疗猪流行性腹泻的中药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Brooke Herbal Therapy for Women
CN106234803A (zh) 用于治疗仔猪白痢的饲料
CN104957412A (zh) 一种牛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68799A (zh) 一种治疗鸡白痢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50898A (zh) 一种解毒保肝的复方藏药
CN101791381A (zh) 治疗小儿疳积的外敷药
Gardner Ease through menopause with homeopathic and herbal medicine
KR100747650B1 (ko) 피부 건강을 도모하도록 제공되는 한방 식물차
CN110448672A (zh) 一种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02127A (zh) 一种辅助治疗痛风的保健饼干
CN107510771B (zh) 一种治疗鸭嗜水气单胞菌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5311098A (zh) 一种治疗胆结石、胆囊炎、肝炎的藏药复方制剂
CN106177650A (zh) 一种小儿疳积特效药
CN105998859A (zh) 一种治疗肝胆湿热型胰腺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4689152B (zh) 一种治疗口臭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