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47937A - 下行信道聚合级别的确定方法、设备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下行信道聚合级别的确定方法、设备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47937A
CN105247937A CN201380076631.5A CN201380076631A CN105247937A CN 105247937 A CN105247937 A CN 105247937A CN 201380076631 A CN201380076631 A CN 201380076631A CN 105247937 A CN105247937 A CN 1052479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wn channel
aggregation level
base station
channel
sin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663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俊财
王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2479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479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信道码率确定方法、设备和系统。一种方法包括:基站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下行信道的信道质量相关信息;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信道质量相关信息确定下行信道的信号干扰噪声比SINR;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下行信道的SINR与设定的解调门限,确定所述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实现兼顾系统容量和覆盖性能。

Description

下行信道聚合级别的确定方法、 设备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下行信道聚合级别的确 定方法、 设备和系统。 背景技术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PDCCH ) 是长 期演进 (Long Term Evolution , LTE) 系统中的重要控制信道, 用于传输上 行控制信息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CI ) 禾口下行控制信息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DCI ), 其中 DCI可以包括公共控制命令授权、上行调度 授权、 下行调度授权、 上行功率控制命令等。 PDCCH 的调制编码方式可以 为四相相移键控 (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 QPSK), 在此调制方式 下存在多种 PDCCH的码率可供选择。 如果 PDCCH的码率低, 则 PDCCH 的解调性能好,但会造成 PDCCH资源浪费, 降低系统吞吐量。如果 PDCCH 的码率高, 则 PDCCH的解调性能差, 会导致系统覆盖性能的下降。
现有技术中, 对于不同用户设备以及不同的信道条件下, PDCCH 码率 均设置为固定值, 难以兼顾系统容量和覆盖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下行信道聚合级别的确定方法、 设备和系统, 以 兼顾系统容量和覆盖性能。
第一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下行信道聚合级别的确定方法, 包 括:
基站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质量相关信息;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信道质量相关信息确定所述下行信道的信号干扰噪声 比 SINR;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下行信道的 SINR与设定的所述下行信道的解调门限, 确定所述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结合第一方面, 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信道质量相关信息包括: 信 道质量信息 CQI; 或者, 所述信道质量相关信息包括: CQI , 以及秩指示 RI 和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中的至少一个。
结合第一方面和第一种实施方式, 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基站根据 所述下行信道的 SINR与设定的解调门限之前, 还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 基站所采用的多输入多输出 MIMO模式, 确定下行控制信息 DCI的格式; 所 述基站根据所确定的 DCI的格式确定所述解调门限。
结合第一方面, 第一种实施方式和第二种实施方式, 在第三种实施方式 中, 所述设定的解调门限包括: 至少一种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对应的解调门 限;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下行信道的 SINR与设定的解调门限, 确定所述下行 信道的聚合级别, 包括: 所述基站将所述下行信道的 SINR分别与至少一种 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对应的解调门限进行比较; 若所述下行信道的 SINR大 于或等于所述解调门限, 则所述基站将所述解调门限对应的第一下行信道的 聚合级别确定为所述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若所述下行信道的 SINR小于所 述解调门限, 则所述基站将所述解调门限对应的所述第一下行信道的聚合级 别的较高一级聚合级别确定为所述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结合第一方面, 第一种实施方式, 第二种实施方式和第三种实施方式, 在第四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下行信道的 SINR与设定的解调门 限, 确定所述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之后, 还包括: 所述基站判断所述下行信 道的块误码率 BLER是否超过设定门限; 若所述下行信道的 BLER大于或等 于所述设定门限, 则所述基站提高所确定的所述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若所 述下行信道的 BLER小于所述设定门限, 则所述基站降低所确定的所述下行 信道的聚合级别。
结合第一方面, 第一种实施方式, 第二种实施方式, 第三种实施方式, 第四种实施方式, 在第五种实施方式中, 还包括: 所述基站确定所述下行信 道的 BLER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设定门限; 若所确定的所述下行信道的聚合 级别对应的码率小于或等于设定码率, 且所述下行信道的 BLER大于或等于 所述设定门限, 则所述基站确定提高所述下行信道的发射功率; 其中, 所述 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越高对应的码率越低, 所述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越低对 应的码率越高。 结合第一方面, 第一种实施方式, 第二种实施方式, 第三种实施方式, 第四种实施方式, 第五种实施方式, 在第六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基站确定提 高所述下行信道的发射功率之后, 还包括: 若所述下行信道的 BLER小于所 述设定门限, 则所述基站确定降低所述下行信道的发射功率。
第二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 包括:
接收器, 用于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下行信道的信道质量相关信息; 处理器, 用于根据所述信道质量相关信息确定所述下行信道的信号干扰 噪声比 SINR; 根据所述下行信道的 SINR与设定的解调门限, 确定所述下行 信道的聚合级别。
结合第二方面, 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信道质量相关信息包括: 信 道质量信息 CQI ; 或者,
所述信道质量相关信息包括: CQI ,以及秩指示 RI和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 中的至少一个。
结合第二方面和第一种实施方式, 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还 用于: 根据所述基站所采用的多输入多输出 MIMO模式, 确定下行控制信息 DCI的格式; 根据所确定的 DCI的格式确定所述解调门限。
结合第二方面, 第一种实施方式和第二种实施方式, 在第三种实施方式 中, 所述设定的解调门限包括: 至少一种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对应的解调门 限;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将所述下行信道的 SINR分别与至少一种下行信 道的聚合级别对应的解调门限进行比较; 若所述下行信道的 SINR大于或等 于所述解调门限, 则所述基站将所述解调门限对应的第一下行信道的聚合级 别确定为所述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若所述下行信道的 SINR小于所述解调 门限, 则所述基站将所述解调门限对应的所述第一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的较 高一级聚合级别确定为所述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结合第二方面, 第一种实施方式, 第二种实施方式和第三种实施方式, 在第四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信道质量相关信息计 算所述下行信道的信道质量信息 CQI值;根据所述 CQI值计算下行参考信号 的 SINR; 根据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的 SINR计算所述下行信道的 SINFL
结合第二方面, 第一种实施方式, 第二种实施方式, 第三种实施方式和 第四种实施方式, 在第五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判断所述下行 信道的块误码率 BLER是否超过设定门限; 若所述下行信道的 BLER大于或 等于所述设定门限, 则提供所确定的所述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若所述下行 信道的 BLER小于所述设定门限,则降低所确定的所述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结合第二方面, 第一种实施方式, 第二种实施方式, 第三种实施方式, 第四种实施方式和第五种实施方式, 在第六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还用 于: 确定所述下行信道的 BLER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设定门限; 若所确定的 所述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对应的码率小于或等于设定码率, 且所述下行信道 的 BLER大于或等于所述设定门限, 则确定提高所述下行信道的发射功率; 其中, 所述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越高对应的码率越低, 所述下行信道的聚合 级别越低对应的码率越高。
结合第二方面, 第一种实施方式, 第二种实施方式, 第三种实施方式, 第四种实施方式, 第五种实施方式和第六种实施方式, 在第七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确定提高所述下行信道的发射功率之后, 若所述下行 信道的 BLER小于所述设定门限, 则确定降低所述下行信道的发射功率。
第三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 包括:
接收模块, 用于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下行信道的信道质量相关信息; 确定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信道质量相关信息确定所述下行信道的信号干 扰噪声比 SINR; 根据所述下行信道的 SINR与设定的解调门限, 确定所述下 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结合第三方面, 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信道质量相关信息包括: 信 道质量信息 CQI ; 或者,
所述信道质量相关信息包括: CQI ,以及秩指示 RI和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 中的至少一个。
结合第三方面和第一种实施方式, 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确定模块 还用于: 根据所述基站所采用的多输入多输出 MIMO模式, 确定下行控制信 息 DCI的格式; 根据所确定的 DCI的格式确定所述解调门限。
结合第三方面, 第一种实施方式和第二种实施方式, 在第三种实施方式 中, 所述设定的解调门限包括: 至少一种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对应的解调门 限;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下行信道的 SINR分别与至少一种下行 信道的聚合级别对应的解调门限进行比较; 若所述下行信道的 SINR大于或 等于所述解调门限, 则所述基站将所述解调门限对应的第一下行信道的聚合 级别确定为所述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若所述下行信道的 SINR小于所述解 调门限, 则所述基站将所述解调门限对应的所述第一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的 较高一级聚合级别确定为所述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结合第三方面, 第一种实施方式, 第二种实施方式和第三种实施方式, 在第四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信道质量相关信息 计算所述下行信道的信道质量信息 CQI值;根据所述 CQI值计算下行参考信 号的 SINR; 根据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的 SINR计算所述下行信道的 SINFL 结合第三方面, 第一种实施方式, 第二种实施方式, 第三种实施方式和 第四种实施方式, 在第五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判断所述下 行信道的块误码率 BLER是否超过设定门限; 若所述下行信道的 BLER大于 或等于所述设定门限, 则提高所确定的所述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若所述下 行信道的 BLER小于所述设定门限, 则降低所确定的所述下行信道的聚合级 别。
结合第三方面, 第一种实施方式, 第二种实施方式, 第三种实施方式, 第四种实施方式和第五种实施方式, 在第六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确定模块还 用于: 确定所述下行信道的 BLER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设定门限; 若所确定 的所述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对应的码率小于或等于设定码率, 且所述下行信 道的 BLER大于或等于所述设定门限,则确定提高所述下行信道的发射功率; 其中, 所述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越高对应的码率越低, 所述下行信道的聚合 级别越低对应的码率越高。
结合第三方面, 第一种实施方式, 第二种实施方式, 第三种实施方式, 第四种实施方式, 第五种实施方式和第六种实施方式, 在第七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在确定提高所述下行信道的发射功率之后, 若所述下 行信道的 BLER小于所述设定门限, 则确定降低所述下行信道的发射功率。
第四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下行信道聚合级别的确定系统, 包 括基站, 以及向所述基站上报下行信道的信道质量相关信息的用户设备; 所 述基站包括:
接收器, 用于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下行信道的信道质量相关信息; 处理器, 用于根据所述信道质量相关信息确定所述下行信道的信号干扰 噪声比 SINR; 根据所述下行信道的 SINR与设定的解调门限, 确定所述下行 信道的聚合级别。
结合第四方面, 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信道质量相关信息包括: 信 道质量信息 CQI; 或者, 所述信道质量相关信息包括: CQI , 以及秩指示 RI 和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中的至少一个。
结合第四方面和第一种实施方式, 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还 用于: 根据所述基站所采用的多输入多输出 MIMO模式, 确定下行控制信息 DCI的格式; 根据所确定的 DCI的格式确定所述解调门限。
结合第四方面, 第一种实施方式和第二种实施方式, 在第三种实施方式 中, 所述设定的解调门限包括: 至少一种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对应的解调门 限;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将所述下行信道的 SINR分别与至少一种下行信 道的聚合级别对应的解调门限进行比较; 若所述下行信道的 SINR大于或等 于所述解调门限, 则所述基站将所述解调门限对应的第一下行信道的聚合级 别确定为所述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若所述下行信道的 SINR小于所述解调 门限, 则所述基站将所述解调门限对应的所述第一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的较 高一级聚合级别确定为所述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结合第四方面, 第一种实施方式, 第二种实施方式和第三种实施方式, 在第四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信道质量相关信息计 算所述下行信道的信道质量信息 CQI值;根据所述 CQI值计算下行参考信号 的 SINR; 根据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的 SINR计算所述下行信道的 SINFL
结合第四方面, 第一种实施方式, 第二种实施方式, 第三种实施方式和 第四种实施方式, 在第五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判断所述下行 信道的块误码率 BLER是否超过设定门限; 若所述下行信道的 BLER大于或 等于所述设定门限, 则提供所确定的所述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若所述下行 信道的 BLER小于所述设定门限,则降低所确定的所述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结合第四方面, 第一种实施方式, 第二种实施方式, 第三种实施方式, 第四种实施方式和第五种实施方式, 在第六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还用 于: 确定所述下行信道的 BLER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设定门限; 若所确定的 所述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对应的码率小于或等于设定码率, 且所述下行信道 的 BLER大于或等于所述设定门限, 则确定提高所述下行信道的发射功率; 其中, 所述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越高对应的码率越低, 所述下行信道的聚合 级别越低对应的码率越高。
结合第四方面, 第一种实施方式, 第二种实施方式, 第三种实施方式, 第四种实施方式, 第五种实施方式和第六种实施方式, 在第七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确定提高所述下行信道的发射功率之后, 若所述下行 信道的 BLER小于所述设定门限, 则确定降低所述下行信道的发射功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行信道聚合级别的确定方法、 设备和系统, 基站 可以根据用户设备上报下行信道的信道质量相关信息确定下行信道的信号干 扰噪声比 SINR, 进而根据下行信道的 SINR与设定的解调门限, 确定下行信 道的聚合级别, 实现兼顾系统容量和覆盖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 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 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 为本发明提供的下行信道聚合级别的确定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 图;
图 2为本发明提供的下行信道聚合级别的确定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 图;
图 3为本发明提供的下行信道聚合级别的确定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 图;
图 4为本发明提供的下行信道聚合级别的确定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 图;
图 5为本发明提供的基站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 6为本发明提供的基站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 7为本发明提供的下行信道聚合级别的确定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 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 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 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文中描述的技术可用于各种通信系统, 例如当前 2G, 3G通信系统和 下一代通信系统, 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GSM ,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码分多址 (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系 统, 时分多址 (TDMA,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系统, 宽带码分多 址(WCDMA, 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ireless), 频分多 址 (FDMA,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ddressing ) 系统, 正交频分多址 (OFDMA, 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系统, 单载波 FDMA (SC-F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系统, 长期演进 (LTE, Long Term Evolution ) 系统, 以及其他此 类通信系统。
本申请中涉及的用户设备, 可以是无线终端。 无线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 提供语音和 /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 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 或连接 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例如, RAN , Radio Access Network) 与核心网进行通信, 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 如 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 例如, 可以是便携 式、 袖珍式、 手持式、 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 它们与无线接入 网交换语言和 /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CS, 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LL, Wireless Local Loop)站、个人数字助理(PD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等设备。 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 订户单元 (Subscriber Unit) , 订户站 (Subscriber Station ), 移动站 (Mobile Station )、 移动台 (Mobile), 远程 站(Remote Station ),接入点(Access Point),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 )、 接入终端 (Access Terminal )、 用户终端 (User Terminal )、 用户代理(User Agent), 用户设备 (User Device)、 或用户装备 (User Equipments
基站 (例如, 接入点) 可以是指接入网中在空中接口上通过一个或多个 扇区与无线终端通信的设备。 例如, 基站可以是 GSM 或 CDMA 中的基站 (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也可以是 WCDMA中的基站(NodeB), 还可以是 LTE中的演进型基站(NodeB或 eNB或 e-NodeB, evolutional Node
B), 本申请并不限定。
另外, 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 本文中术语 "和 /或", 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 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 例 如, A和 /或 B, 可以表示: 单独存在 A, 同时存在 A和 B, 单独存在 B这三 种情况。 另外, 本文中字符 "/", 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 "或" 的关 图 1 为本发明提供的下行信道聚合级别的确定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 图, 如图 1, 该方法包括:
S101、 基站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下行信道的信道质量相关信息。
5102、 基站根据该信道质量相关信息确定该下行信道的信号干扰噪声比 SINFL
5103、 基站根据所确定的下行信道的 SINR与设定的解调门限, 确定下 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下行信道聚合级别的确定方法, 可适用于对上述涉 及的各种通信系统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进行确定调整。例如:可以用于对 LTE 系统中 PDCCH信道的聚合级别进行确定。 基站所执行的下行信道聚合级别 确定过程, 可以周期性执行, 或者, 还可以在基站检测到信道的解调性能不 满足实际需求时触发执行, 或者, 还可以在基站检测到系统容量不满足实际 需求时触发执行。 可以理解的是, 基站还可以兼顾考虑系统性能和系统容量 两种因素触发执行, 对其他可以触发执行的因素在此不一一列举。
其中, 基站接收到用户设备上报的下行信道的信道质量相关信息可以包 括: 信道质量信息 CQI ; 或者, 在 CQI的基础上, 用户设备上报的信息还可 以包括秩指示 (Rank Indication , RI ) 和预编码矩阵指示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 PMI ) 中的至少一个。
基站可以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下行信道的信道质量相关信息来确定下行 信道的信号干扰噪声比 SINFL具体的, 基站可以根据信道质量相关信息, 采 用各种方法计算下行信道的信道质量信息 CQI值。
进一步的, 基站可以根据计算得到的 CQI值, 计算下行参考信号的信号 干扰噪声比 (Signal and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 SINR) , 即下行导 频上的 SINR, 进而根据下行参考信号的 SINR计算下行信道的 SINFL
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根据 CQI值计算下行参考信号的 SINR的具体实施 方式, 具体的: 基站可以对 CQI进行线性折算得到下行参考信号的 SINR, 例如: SINR=k*CQI+b, 其中, k和 b均为常数。 可以理解的是, 本发明实施 例中对根据 CQI值计算下行参考信号的 SINR的方式不做限制。
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根据下行参考信号的 SINR计算下行信道的 SINR 的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的: SINR— PDCCH=SINR+offset, 其中, SINR即为 是根据 CQI值计算得到的下行参考信号的 SINR, offset为一设定参数。
可选的,如果用户设备上报的信息还包括 RI ,则基站可以根据 RI和 CQI 来计算下行信道的 SINFL 例如: Rl=2, 则表示下行信号通过 2路下行信道 进行传输, 则用户设备上报 2路下行信道的 CQI。 在该实施场景下, 基站可 以对 2路下行信道的 CQI通过一定的算法计算得出下行信道的综合 CQI , 再 采用该 CQI来计算下行信道的 SINFL
可选的, 如果用户设备上报的信息还包括 PMI , 基站可以对 PMI和 CQI 通过一定的算法进行综合计算得到下行信道的 SINR;在用户设备上报的信息 还包括 RI的场景下, 则基站可以对 PMI , RI和 CQI通过一定的算法进行综 合计算得到下行信道的 SINFL
基站计算获取下行信道的 SINR后, 可以根据下行信道的 SINR与设定 的解调门限, 确定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是指: 下行信道在一个或多个连续的控制信道元素
(Control Channel Element , CCE) 上传输, 其中的 CCE的个数可以称为 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的大小。 其中, 设定的解调门限可以用 SINR来表征。 当基站计算获取的下行信道的 SINR小于设定的解调门限, 则基站可以提高 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当基站计算获取的下行信道的 SINR大于或者等于设 定的解调门限, 则基站可以降低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 下行信道可以是 PDCCH ,则 PDCCH的聚合级别是指: PDCCH在一个或多 个连续的 CCE上传输, CCE的个数即为 PDCCH的聚合级别大小。
以下以下行信道是 PDCCH为例进行说明:
If SINR PDCCH ^ SINR1 AggLvl = 1;
else if SINR— PDCCH ^SINR2
AggLvl = 2;
else if SINR— PDCCH ^ SINR3
AggLvl = 4;
else AggLvl = 8;
其中, AggLvl表示 PDCCH的聚合级别; SINR— PDCCH表示 PDCCH 的 SINR 大小; SINRi 表示不同的 SINR 解调门限值, i=1 , 2, 3 且满足 SINR1 >SINR2>SINR3。
假设 SINR1为 10dB, SINR2为 5dB, SINR3为 2dB。 如果基站计算获 取的下行信道的 SINR (即 SINR— PDCCH ) 大于或等于 10dB, 则基站可以 确定聚合级别为 AggLvl = 1; 如果基站计算获取的下行信道的 SINR 小于 10dB、但大于等于 5dB,则基站可以将聚合级别由 AggLvl = 1提高到 AggLvl = 2。 类似的, 如果基站计算获取的下行信道的 SINR (即 SINR— PDCCH ) 大于或等于 5dB、 且小于 10dB, 则基站可以确定聚合级别为 AggLvl =2; 如 果基站计算获取的下行信道的 SINR小于 5dB、 但大于等于 2dB, 则基站可 以将聚合级别由 AggLvl =2提高到 AggLvl = 4。 如果基站计算获取的下行信 道的 SINR ( g卩 SINR— PDCCH )大于或等于 2dB、 且小于 5dB, 则基站可以 确定聚合级别为 AggLvl =4;如果基站计算获取的下行信道的 SINR小于 2dB, 则基站可以将聚合级别由 AggLvl =4提高到 AggLvl =8。
需要说明的是, 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和下行信道的码率可以是一一对应 的, 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越高对应的码率越低, 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越低对 应的码率越高。 因此, 基站执行提高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的操作, 可以降低 下行信道的码率, 反之, 可以通过降低聚合级别, 以抬高下行信道的码率。
其中, 设定的解调门限可以根据下行控制信息 DCI的格式来确定, 其中
DCI 的格式可以由基站根据基站所采用的多输入多输出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模式确定。 现有协议中规定: 不同的 MIMO模式 对应不同的 DCI格式, 例如 MIMO模式 3对应的 DCI格式 DCI2和 DCI1 A。 因此, 可以根据基站所采用的 MIMO模式来确定 DCI格式。 而不同的 DCI 格式可以设定不同的解调门限。 需要说明的是, 本发明实施例, 即适用于下行信道采用单载波方式传输 下行信号, 也适用于下行信道采用载波聚合方式传输下行信号, 其中, 载波 聚合是指允许用户设备在同一个传输时间间隔(TTI )在多个小区中同时传输 数据, 从而提高用户设备的峰值速率。 支持载波聚合的用户设备, 可以同时 具有多个服务小区, 其中一个服务小区是用户设备发起接入 (随机接入或切 换) 的小区, 称为该用户设备的主服务小区 (PCell)。
其中, 设定的解调门限可以包括: 至少一种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对应的 解调门限, 也就是说, 对于每种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可以分别对应不同的 解调门限, 而通常情况下, 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越高, 对应的解调门限越小。 例如: 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包括: 聚合级别 1, 聚合级别 2, 聚合级别 4和聚 合级别 8,分别表示信道占用的资源数量,资源粒度为 CCE (Contml Channel Element), 例如: 对于 PDCCH信道, 聚合级别 1表示该 PDCCH信道包含 1个 CCE, 聚合级别 2表示该 PDCCH信道包含 2个 CCE, 以此类推。相应 的,聚合级别 1对应的解调门限可以为 10dB,聚合级别 2对应的解调门限可 以为 5dB, 聚合级别 4对应的解调门限可以为 2dB, 聚合级别 8对应的解调 门限可以为 -1 dB。 基站可以将下行信道的 SINR分别与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对应的解调门限进行比较, 确定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具体的, 如果下行信道的 SINR大于或等于解调门限, 则基站可以将解 调门限对应的第一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确定为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例如, 下行信道的 SINR大于或等于解调门限 10dB, 则基站可以将解调门限 10dB 对应的聚合级别 1 确定为下行信道的解调门限。 如果下行信道的 SINR小于 解调门限, 则基站可以将解调门限对应的第一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较高一级 的聚合级别确定为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例如,下行信道的 SINR小于 10dB, 则基站可以将解调门限 10dB对应的聚合级别 1 的较高一级聚合级别 2确定 为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需要说明的是, 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越高对应的码率越低, 下行信道的 聚合级别越低对应的码率越高。 因此, 基站确定了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即确 定了下行信道的码率。
基站确定了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后, 可以采用所确定的下行信道聚合级 别对应的码率, 在该下行信道上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 例如: 向用户设 备发送调度信令等, 以调度用户设备的上行业务。
本实施例提供的下行信道聚合级别的确定方法, 基站可以根据用户设备 上报下行信道的信道质量相关信息确定下行信道的信号干扰噪声比 SINR,进 而根据下行信道的 SINR与设定的解调门限, 确定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实 现兼顾系统容量和覆盖性能。 图 2为本发明提供的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确定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 图, 如图 2, 该方法包括:
S201、 用户设备获取下行信道的信道质量相关信息。
S202、 用户设备向基站上报该下行信道的信道质量相关信息, 以使基站 根据信道质量相关信息确定下行信道的信号干扰噪声比 SINR,并根据下行信 道的 SINR与设定的解调门限, 确定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用户设备可以周期性或者在基站的控制下向基站上报下行信道的信道质 量相关信息, 该信道质量相关信息可以包括: 信道质量信息 CQI; 或者, 在 CQI的基础上,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质量相关信息还可以包括 RI和预编码矩 阵指示 PMI中的至少一个。
基站可以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下行信道的信道质量相关信息来确定下行 信道的信号干扰噪声比 SINR, 并进一步可以根据计算得到的 CQI值, 计算 下行参考信号的 SINR, 进而根据下行参考信号的 SINR 计算下行信道的 SINFL 进一步的, 基站还可以根据下行信道的 SINR与设定的解调门限, 确 定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基站确定下行信道的码率的上述过程可以周期性进 行, 也可以根据系统性能以及系统容量等因素触发执行, 具体的执行过程可 参见图 1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在此不再赘述。
基站确定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后, 可以采用所确定的下行信道的聚合级 别对应的码率在下行信道上向用户设备发送调度信令, 来调度用户设备的上 行业务。
本实施例提供的下行信道聚合级别的确定方法, 用户设备可以向基站上 报下行信道的信道质量相关信息, 基站可以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质量相 关信息确定下行信道的信号干扰噪声比 SINR,进而根据下行信道的 SINR与 设定的解调门限, 确定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实现兼顾系统容量和覆盖性能。 图 3为本发明提供的下行信道聚合级别的确定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 图, 如图 3, 在图 1和图 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 基站在根据下行信道的 SINR 与设定的解调门限, 确定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之后, 还可以进一步根据下行 信道的块误码率 BLER情况对所确定的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进行修正。具体包 括:
S301、 基站判断下行信道的块误码率 BLER是否大于或等于设定门限, 是则执行 S302, 否则执行 S303。
S302、 基站提高所确定的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S303、 基站降低所确定的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在一些实施场景下,例如: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PDSCH ) 上的干扰和 PDCCH上的干扰不一致时, 或者信道条件 快速变化等实施场景下, 基站仅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下行信道的信道质量的 相关信息可能无法准确确定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在上述实施场景下, 可选 的, 基站还可以进一步统计下行信道的块误码率 BLER, 从而根据 BLER的 情况对所确定的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进行修正。
如果下行信道的块误码率 BLER大于或等于设定门限, 则基站可以提高 所确定的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从而降低下行信道的码率实现降低下行信道 的资源消耗; 而如果 BLER小于设定门限, 则基站可以降低所确定的下行信 道的聚合级别, 从而提高下行信道的码率实现提升下行信道的覆盖性能。
可以理解的是, 基站可以根据下行信道的块误码率 BLER与设定门限之 间的偏差大小来确定应该降低或提高的下行信道的码率, 从而进一步确定提 高或降低的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基站通过对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进行修正, 来实现下行信道的块误码率 BLER满足设定门限。
另外, 需要说明的是, 当下行信道的 BLER大于或等于设定门限时, 则基 站可以上调聚合级别, 来提升下行信道的覆盖性能; 而当下行信道的 BLER 小于设定门限时, 基站可以降低聚合级别, 来减小下行信道的资源消耗。
本实施例提供的下行信道聚合级别的确定方法, 基站可以根据用户设备 上报的下行信道的信道质量相关信息确定下行信道的信号干扰噪声比 SINR, 进而根据下行信道的 SINR与设定的解调门限, 确定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实 现兼顾系统容量和覆盖性能。在此基础上,基站还可以根据下行信道的 BLER 情况对所确定的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进行修正, 进一步兼顾提升下行信道的 覆盖性能和减小下行信道的资源消耗。 图 4为本发明提供的下行信道聚合级别的确定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 图, 如图 4, 在图 1、 图 2和图 3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 基站在根据下行信道的 SINR与设定的下行信道的解调门限, 确定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之后, 或者基 站根据下行信道的块误码率 BLER情况对所确定的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进行 修正之后,还可以根据下行信道的块误码率 BLER情况对下行信道的发射功率 进行调整。 具体包括:
S401、 基站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下行信道的信道质量相关信息。
信道质量相关信息可以包括: 信道质量信息 CQI ; 或者, 在包括 CQI的基 础上, 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RI和 PMI中的至少一个。
S402、 基站根据信道质量相关信息确定下行参考信号的 SINR。
S403、 基站根据下行参考信号的 SINR确定下行信道 (比如 PDCCH ) 的
SINFL
5404、 基站根据 DCI格式确定解调门限。
其中 S404的执行与 S401 -S403没有先后顺序, 例如: 图 4所示, S404可 以与 S401 -S403同时执行, 或者在 S401 -S403之前执行, 或者预先配置好上 述解调门限。
5405、 基站根据所确定的下行信道的 SINR与设定的解调门限, 确定下 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S401 -S405可参见图 1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在此不再赘述。
5406、基站判断确定的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对应的码率小于或等于设定 码率, 是则执行 S407, 否则流程结束。
5407、 基站判断下行信道的 BLER是否大于或等于设定门限, 是则执行 S408。
5408、 基站确定提高下行信道的发射功率。
基站执行完 S408确定提高下行信道的发射功率之后, 如果 BLER小于设 定门限, 则基站还可以进一步执行 S409。 S409、如果 BLER小于设定门限,则基站确定降低下行信道的发射功率。 其中, 设定码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 例如: 可以选择接近下行 信道的码率最小值。 如果所确定的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对应的码率已经接近 最小值或达到最小值而仍然无法保证下行信道的解调性能, gP, BLER 大于 或等于设定门限, 则基站可以通过提升下行信道发射功率的方法来保证下行 信道的正确解调。 基站提高下行信道的发射功率之后, 如果 BLER小于设定 门限时, 则基站还可以再降低下行信道的发射功率直至初始值。
本实施例提供的下行信道聚合级别的确定方法, 基站可以根据用户设备 上报的下行信道的信道质量相关信息确定下行信道的信号干扰噪声比 SINR, 进而根据下行信道的 SINR与设定的解调门限, 确定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实现兼顾系统容量和覆盖性能。 在此基础上, 基站还可以根据下行信道的 BLER 情况对所确定的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进行修正, 进一步兼顾提升下行 信道的覆盖性能和减小下行信道的资源消耗。 在此基础上, 基站还可以根据 下行信道的块误码率 BLER情况对下行信道的发射功率进行调整来保证下行 信道的正确解调。 图 5为本发明提供的基站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 5所示, 该基 站包括: 接收器 11、 处理器 12;
接收器 11, 用于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下行信道的信道质量相关信息; 处理器 12, 用于根据信道质量相关信息确定该下行信道的信号干扰噪声 比 SINR; 根据下行信道的 SINR与设定的解调门限, 确定下行信道的聚合级 别。
可选的, 下行信道的信道质量相关信息可以包括: 信道质量信息 CQI ; 或者, 信道质量相关信息可以包括: CQI , 以及秩指示 RI和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 处理器 12还可以用于: 根据基站所采用的多输入多输出 MIMO 模式, 确定下行控制信息 DCI的格式; 根据所确定的 DCI的格式确定解调门 限。
可选的, 上述设定的解调门限包括: 至少一种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对应 的解调门限; 处理器 12可以具体用于:将下行信道的 SINR分别与至少一种下行信道 的聚合级别对应的解调门限进行比较; 若下行信道的 SINR大于或等于解调 门限, 则基站将解调门限对应的第一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确定为下行信道的 聚合级别; 若下行信道的 SINR小于解调门限, 则基站将解调门限对应的第 一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的较高一级聚合级别确定为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可选的, 处理器 12可以具体用于: 根据信道质量相关信息计算下行信道 的信道质量信息 CQI值; 根据 CQI值计算下行参考信号的 SINR; 根据下行 参考信号的 SINR计算下行信道的 SINFL
可选的, 处理器 12还可以用于: 判断下行信道的块误码率 BLER是否 超过设定门限; 若下行信道的 BLER大于或等于设定门限, 则提高所确定的 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若下行信道的 BLER小于设定门限, 则降低所确定的 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可选的, 处理器 12还可以用于: 确定下行信道的 BLER是否大于或等 于设定门限; 若所确定的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对应的码率小于或等于设定码 率, 且下行信道的 BLER大于或等于设定门限, 则确定提高下行信道的发射 功率; 其中, 所述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越高对应的码率越低, 所述下行信道 的聚合级别越低对应的码率越高。
可选的, 处理器 12还可以用于: 在确定提高下行信道的发射功率之后, 若下行信道的 BLER小于设定门限, 则确定降低下行信道的发射功率。
具体的,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基站, 可适用于对各种通信系统下行信道 的聚合级别进行确定调整。 例如: 可以用于对 LTE系统中 PDCCH信道的码 率进行确定。处理器 12所执行的下行信道聚合级别的确定过程,可以周期性 执行,或者,还可以在处理器 12检测到信道的解调性能不满足实际需求时触 发执行, 或者,还可以在处理器 12检测到系统容量不满足实际需求时触发执 行。可以理解的是, 处理器 12还可以兼顾考虑系统性能和系统容量两种因素 触发执行, 对其他可以触发执行的因素在此不一一列举。
其中,接收器 11接收到用户设备上报的下行信道的信道质量相关信息可 以包括: 信道质量信息 CQI; 或者, 在 CQI的基础上, 用户设备上报的信息 还可以包括 RI和 PMI中的至少一个。
处理器 12 可以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下行信道的信道质量相关信息来确 定下行信道的信号干扰噪声比 SINR。 具体的, 处理器 12可以根据信道质量 相关信息, 采用现有的各种方法计算下行信道的信道质量信息 CQI值。
进一步的, 处理器 12可以根据计算得到的 CQI值, 计算下行参考信号 的 SINR, 即下行导频上的 SINR, 进而根据下行参考信号的 SINR计算下行 信道的 SINFL
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根据 CQI值计算下行参考信号的 SINR的具体实施 方式, 具体的: 处理器 12 可以对 CQI 进行线性折算得到 SINR, 例如: SINR=k*CQI+b, 其中, k和 b均为常数。 可以理解的是,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 根据 CQI值计算下行参考信号的 SINR的方式不做出限制, 可以采用各种方 法来计算。
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根据下行参考信号的 SINR计算下行信道的 SINR 的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的: SINR— PDCCH=SINR+offset, 其中, SINR即为 是根据 CQI值计算得到的下行参考信号的 SINR, offset为一设定参数。
可选的, 如果用户设备上报的信息还包括 RI , 则处理器 12可以根据 RI 和 CQI来计算下行信道的 SINFL 例如: Rl=2, 则表示下行信号通过 2路下 行信道进行传输, 则用户设备上报 2路下行信道的 CQI。 在该实施场景下, 处理器 12可以对 2路下行信道的 CQI通过一定的算法计算得出下行信道的 综合 CQI , 再采用该 CQI来计算下行信道的 SINFL
可选的, 如果用户设备上报的信息还包括 PMI , 由于 PMI反应了下行信 道的直连情况, 因此, 处理器 12可以对 PMI和 CQI通过一定的算法进行综 合计算得到下行信道的 SINR; 在用户设备上报的信息还包括 RI的场景下, 则处理器 12可以对 PMI , RI和 CQI通过一定的算法进行综合计算得到下行 信道的 SINFL
处理器 12计算获取下行信道的 SINR后, 可以根据下行信道的 SINR与 设定的解调门限, 确定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其中, 设定的解调门限可以用 SINR来表征。 当处理器 12计算获取的下行信道的 SINR小于设定的解调门 限, 则处理器 12可以提高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当处理器 12计算获取的下 行信道的 SINR大于或者等于设定的解调门限,则处理器 12可以降低下行信 道的聚合级别。
假设 SINR1 为 10dB, SINR2为 5dB, SINR3为 2dB。 如果处理器 12 计算获取的下行信道的 SINR (即 SINR— PDCCH ) 大于或等于 10dB, 则处 理器 12可以确定聚合级别为 AggLvl = 1; 如果处理器 12计算获取的下行信 道的 SINR小于 10dB、 但大于等于 5dB, 则处理器 12可以将聚合级别由 AggLvl = 1提高到 AggLvl = 2。类似的, 如果处理器 12计算获取的下行信道 的 SINR ( g卩 SINR— PDCCH ) 大于或等于 5dB、 且小于 10dB, 则处理器 12 可以确定聚合级别为 AggLvl =2;如果处理器 12计算获取的下行信道的 SINR 小于 5dB、但大于等于 2dB, 则处理器 12可以将聚合级别由 AggLvl =2提高 到 AggLvl = 4。 如果处理器 12 计算获取的下行信道的 SINR (即 SINR— PDCCH ) 大于或等于 2dB、 且小于 5dB, 则处理器 12可以确定聚合 级别为 AggLvl =4; 如果处理器 12计算获取的下行信道的 SINR小于 2dB, 则处理器 12可以将聚合级别由 AggLvl =4提高到 AggLvl =8。
需要说明的是, 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和下行信道的码率可以是一一对应 的, 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越高对应的码率越低, 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越低对 应的码率越高。因此,处理器 12提高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可以实现降低码率, 反之, 可以降低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可以实现抬高码率。
其中, 设定的解调门限可以根据下行控制信息 DCI的格式来确定, 其中 DCI的格式可以由处理器 12根据所采用的 MIMO模式确定。 现有协议中规 定:不同的 MIMO模式对应不同的 DCI格式,例如 MIMO模式 3对应的 DCI 格式 DCI2和 DCI1 A。 因此, 可以根据处理器 12所采用的 MIMO模式来确 定 DCI格式。 不同的 DCI格式可以设定不同的解调门限。
需要说明的是, 本发明实施例, 即适用于下行信道采用单载波方式传输 下行信号, 也适用于下行信道采用载波聚合方式传输下行信号, 其中, 载波 聚合是指允许用户设备在同一个传输时间间隔(TTI )在多个小区中同时传输 数据, 从而提高用户设备的峰值速率。 支持载波聚合的用户设备, 可以同时 具有多个服务小区, 其中一个服务小区是用户设备发起接入 (随机接入或切 换) 的小区, 称为该用户设备的主服务小区 (PCell)。
其中, 设定的解调门限可以包括: 至少一种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对应的 解调门限, 也就是说, 对于每种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可以分别对应不同的 解调门限, 而通常情况下, 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越高, 对应的解调门限越小。 例如: 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包括: 聚合级别 1, 聚合级别 2, 聚合级别 4和聚 合级别 8, 分别表示信道占用的资源数量, 资源粒度为 CCE, 例如: 对于 PDCCH信道, 聚合级别 1表示该 PDCCH信道包含 1个 CCE, 聚合级别 2 表示该 PDCCH信道包含 2个 CCE, 以此类推。相应的, 聚合级别 1对应的 解调门限可以为 10dB, 聚合级别 2对应的解调门限可以为 5dB, 聚合级别 4 对应的解调门限可以为 2dB, 聚合级别 8对应的解调门限可以为 -1 dB。 处理 器 12可以将下行信道的 SINR分别与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对应的解调门限进 行比较, 确定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具体的, 如果下行信道的 SINR大于或 等于解调门限,则处理器 12可以将解调门限对应的第一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确定为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如果下行信道的 SINR小于解调门限, 则处理 器 12 可以将解调门限对应的第一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的较高一级聚合级别 确定为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越高对应的码率越低, 下 行信道的聚合级别越低对应的码率越高。因此, 处理器 12确定了下行信道的 聚合级别即确定了下行信道的码率。
处理器 12确定了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后,可以采用所确定的下行信道聚 合级别对应的码率在该下行信道上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 例如: 向用户 设备发送调度信令等, 以调度用户设备的上行业务。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 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行信道聚合级别的确定 方法相对应, 为该下行信道聚合级别的确定方法的执行设备, 其执行信道聚 合级别的确定方法的具体过程可参见图 1, 图 3和图 4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关 描述, 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 可以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下行信道的信道质量相 关信息确定下行信道的信号干扰噪声比 SINR,进而根据下行信道的 SINR与 设定的解调门限, 确定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实现兼顾系统容量和覆盖性能。 图 6为本发明提供的基站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 6所示, 该 基站包括:
接收模块 21, 用于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下行信道的信道质量相关信息; 确定模块 22, 用于根据信道质量相关信息确定该下行信道的信号干扰噪 声比 SINR; 根据下行信道的 SINR与设定的解调门限, 确定下行信道的聚合 级别。 可选的, 信道质量相关信息包括: 信道质量信息 CQI ; 或者, 信道质量相关信息包括: CQI , 以及秩指示 RI 和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 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确定模块 22还可以用于:根据基站所采用的多输入多输出 MIMO 模式, 确定下行控制信息 DCI的格式; 根据所确定的 DCI的格式确定解调门 限。
可选的, 设定的解调门限包括: 至少一种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对应的解 调门限;
确定模块 22可以具体用于:将下行信道的 SINR分别与至少一种下行信 道的聚合级别对应的解调门限进行比较; 若下行信道的 SINR大于或等于解 调门限, 则基站将解调门限对应的第一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确定为下行信道 的聚合级别; 若下行信道的 SINR小于解调门限, 则基站将解调门限对应的 第一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的较高一级聚合级别确定为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可选的,确定模块 22可以具体用于: 根据信道质量相关信息计算下行信 道的信道质量信息 CQI值; 根据 CQI值计算下行参考信号的 SINR; 根据下 行参考信号的 SINR计算下行信道的 SINFL
可选的, 确定模块 22还可以用于: 判断下行信道的块误码率 BLER是 否超过设定门限; 若下行信道的 BLER大于或等于设定门限, 则提高所确定 的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若下行信道的 BLER小于设定门限, 则降低所确定 的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可选的, 确定模块 22还可以用于: 确定下行信道的 BLER是否大于或 等于设定门限; 若所确定的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对应的码率小于或等于设定 码率, 且下行信道的 BLER大于或等于设定门限, 则确定提高下行信道的发 射功率; 其中, 所述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越高对应的码率越低, 所述下行信 道的聚合级别越低对应的码率越高。
可选的,确定模块 22还可以用于:在确定提高下行信道的发射功率之后, 若下行信道的 BLER小于设定门限, 则确定降低下行信道的发射功率。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基站, 可适用于对各种通信系统下行信道的聚合级 别进行确定调整。 例如: 可以用于对 LTE系统中 PDCCH信道的码率进行确 定。 处理器 12所执行的下行信道聚合级别的确定过程, 可以周期性执行, 或 者, 还可以在处理器 12检测到信道的解调性能不满足实际需求时触发执行, 或者,还可以在处理器 12检测到系统容量不满足实际需求时触发执行。可以 理解的是, 处理器 12 还可以兼顾考虑系统性能和系统容量两种因素触发执 行, 对其他可以触发执行的因素在此不一一列举。
其中,接收模块 21接收到用户设备上报的下行信道的信道质量相关信息 可以包括: 信道质量信息 CQI; 或者, 在 CQI的基础上, 用户设备上报的信 息还可以包括 RI和 PMI中的至少一个。
确定模块 22 可以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下行信道的信道质量相关信息来 确定下行信道的信号干扰噪声比 SINFL 具体的, 确定模块 22可以根据信道 质量相关信息, 采用现有的各种方法计算下行信道的信道质量信息 CQI值。
进一步的, 确定模块 22可以根据计算得到的 CQI值, 计算下行参考信 号的 SINR, 即下行导频上的 SINR, 进而根据下行参考信号的 SINR计算下 行信道的 SINFL
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根据 CQI值计算下行参考信号的 SINR的具体实施 方式, 具体的: 确定模块 22可以对 CQI进行线性折算得到 SINR, 例如: SINR=k*CQI+b, 其中, k和 b均为常数。 可以理解的是,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 根据 CQI值计算下行参考信号的 SINR的方式不做出限制, 可以采用各种方 法来计算。
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根据下行参考信号的 SINR计算下行信道的 SINR 的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的: SINR— PDCCH=SINR+offset, 其中, SINR即为 是根据 CQI值计算得到的下行参考信号的 SINR, offset为一设定参数。
可选的, 如果用户设备上报的信息还包括 RI , 则确定模块 22可以根据 RI和 CQI来计算下行信道的 SINFL 例如: Rl=2, 则表示下行信号通过 2路 下行信道进行传输, 则用户设备上报 2路下行信道的 CQI。在该实施场景下, 确定模块 22可以对 2路下行信道的 CQI通过一定的算法计算得出下行信道 的综合 CQI , 再采用该 CQI来计算下行信道的 SINFL
可选的, 如果用户设备上报的信息还包括 PMI , 由于 PMI反应了下行信 道的直连情况, 因此, 确定模块 22可以对 PMI和 CQI通过一定的算法进行 综合计算得到下行信道的 SINR;在用户设备上报的信息还包括 RI的场景下, 则确定模块 22可以对 PMI , RI和 CQI通过一定的算法进行综合计算得到下 行信道的 SINR。
确定模块 22计算获取下行信道的 SINR后, 可以根据下行信道的 SINR 与设定的解调门限, 确定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其中, 设定的解调门限可以 用 SINR来表征。当确定模块 22计算获取的下行信道的 SINR小于设定的解 调门限, 则确定模块 22可以提高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当确定模块 22计算 获取的下行信道的 SINR大于或者等于设定的解调门限,则确定模块 22可以 降低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假设 SINR1 为 10dB, SINR2为 5dB, SINR3为 2dB。 如果确定模块 22计算获取的下行信道的 SINR ( g卩 SINR— PDCCH )大于或等于 10dB, 则 确定模块 22可以确定聚合级别为 AggLvl = 1; 如果确定模块 22计算获取的 下行信道的 SINR小于 10dB、 但大于等于 5dB, 则确定模块 22可以将聚合 级别由 AggLvl = 1提高到 AggLvl = 2。 类似的, 如果确定模块 22计算获取 的下行信道的 SINR (即 SINR— PDCCH ) 大于或等于 5dB、 且小于 10dB, 则确定模块 22可以确定聚合级别为 AggLvl =2; 如果确定模块 22计算获取 的下行信道的 SINR小于 5dB、但大于等于 2dB, 则确定模块 22可以将聚合 级别由 AggLvl =2提高到 AggLvl = 4。如果确定模块 22计算获取的下行信道 的 SINR (即 SINR— PDCCH ) 大于或等于 2dB、 且小于 5dB, 则确定模块 22可以确定聚合级别为 AggLvl =4;如果确定模块 22计算获取的下行信道的 SINR小于 2dB,则确定模块 22可以将聚合级别由 AggLvl =4提高到 AggLvl =8。
需要说明的是, 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和下行信道的码率可以是一一对应 的, 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越高对应的码率越低, 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越低对 应的码率越高。因此,确定模块 22提高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可以实现降低码 率, 反之, 降低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可以实现抬高码率。
其中, 设定的解调门限可以根据下行控制信息 DCI的格式来确定, 其中
DCI的格式可以由确定模块 22根据所采用的 MIMO模式确定。 现有协议中 规定: 不同的 MIMO模式对应不同的 DCI格式, 例如 MIMO模式 TM3对应 的 DCI格式 DCI2和 DCI1 A。 因此, 可以根据确定模块 22所采用的 MIMO 模式来确定 DCI格式。 不同的 DCI格式可以设定不同的解调门限。
需要说明的是, 本发明实施例, 即适用于下行信道采用单载波方式传输 下行信号, 也适用于下行信道采用载波聚合方式传输下行信号, 其中, 载波 聚合是指允许用户设备在同一个传输时间间隔(TTI )在多个小区中同时传输 数据, 从而提高用户设备的峰值速率。 支持载波聚合的用户设备, 可以同时 具有多个服务小区, 其中一个服务小区是用户设备发起接入 (随机接入或切 换) 的小区, 称为该用户设备的主服务小区 (PCell)。
其中, 设定的解调门限可以包括: 至少一种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对应的 解调门限, 也就是说, 对于每种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可以分别对应不同的 解调门限, 而通常情况下, 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越高, 对应的解调门限越小。 例如: 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包括: 聚合级别 1, 聚合级别 2, 聚合级别 4和聚 合级别 8, 分别表示信道占用的资源数量, 资源粒度为 CCE, 例如: 对于 PDCCH信道, 聚合级别 1表示该 PDCCH信道包含 1个 CCE, 聚合级别 2 表示该 PDCCH信道包含 2个 CCE, 以此类推。
相应的,聚合级别 1对应的解调门限可以为 10dB,聚合级别 2对应的解 调门限可以为 5dB, 聚合级别 4对应的解调门限可以为 2dB, 聚合级别 8对 应的解调门限可以为 -1 dB。确定模块 22可以将下行信道的 SINR分别与下行 信道的聚合级别对应的解调门限进行比较, 确定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具体 的, 如果下行信道的 SINR大于或等于解调门限, 则确定模块 22可以将解调 门限对应的第一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确定为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如果下行 信道的 SINR小于解调门限,则确定模块 22可以将解调门限对应的第一下行 信道的聚合级别的较高一级聚合级别确定为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下行信道 的聚合级别越高对应的码率越低,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越低对应的码率越高。 因此, 确定模块 22确定了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即确定了下行信道的码率。
确定模块 22确定了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后,可以采用所确定的下行信道 聚合级别对应的码率在该下行信道上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 例如: 向用 户设备发送调度信令等, 以调度用户设备的上行业务。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 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行信道聚合级别的确定 方法相对应, 为该下行信道聚合级别的确定方法的执行设备, 其执行信道聚 合级别的确定方法的具体过程可参见图 1, 图 3和图 4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关 描述, 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 可以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下行信道的信道质量相 关信息确定下行信道的信号干扰噪声比 SINR,进而根据下行信道的 SINR与 设定的解调门限, 确定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实现兼顾系统容量和覆盖性能。 图 7为本发明提供的下行信道聚合级别的确定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 意图, 该系统包括基站 31, 以及向基站上报下行信道的信道质量相关信息的 用户设备 32;
其中, 基站 31包括: 接收器, 用于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下行信道的信道 质量相关信息; 处理器, 用于根据信道质量相关信息确定下行信道的信号干 扰噪声比 SINR; 根据下行信道的 SINR与设定的解调门限, 确定下行信道的 聚合级别。
可选的, 信道质量相关信息包括: 信道质量信息 CQI; 或者, 信道质量 相关信息包括: CQI , 以及秩指示 RI和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 处理器还用于: 根据基站所采用的多输入多输出 MIMO模式, 确定下行控制信息 DCI的格式; 根据所确定的 DCI的格式确定解调门限。
可选的, 设定的解调门限包括: 至少一种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对应的解 调门限; 处理器具体用于: 将下行信道的 SINR分别与至少一种下行信道的 聚合级别对应的解调门限进行比较; 若下行信道的 SINR大于或等于解调门 限, 则基站将解调门限对应的第一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确定为下行信道的聚 合级别; 若下行信道的 SINR小于解调门限, 则基站将解调门限对应的第一 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的较高一级聚合级别确定为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可选的, 处理器具体用于: 根据信道质量相关信息计算下行信道的信道 质量信息 CQI值; 根据 CQI值计算下行参考信号的 SINR; 根据下行参考信 号的 SINR计算下行信道的 SINFL
可选的, 处理器还用于: 判断下行信道的块误码率 BLER是否超过设定 门限; 若下行信道的 BLER大于或等于设定门限, 则提供所确定的下行信道 的聚合级别; 若下行信道的 BLER小于设定门限, 则降低所确定的下行信道 的聚合级别。
可选的, 处理器还用于: 确定下行信道的 BLER是否大于或等于设定门 限; 若所确定的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对应的码率小于或等于设定码率, 且下 行信道的 BLER大于或等于设定门限, 则确定提高下行信道的发射功率; 其 中, 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越高对应的码率越低, 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越低对 应的码率越高。
可选的, 处理器还用于: 在确定提高下行信道的发射功率之后, 若下行 信道的 BLER小于设定门限, 则确定降低下行信道的发射功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下行信道聚合级别的确定系统, 其中包括的基站的结构 基体功能可参见图 5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下行信道聚合级别的确定系统, 基站可以根据用户设备 上报的下行信道的信道质量相关信息确定下行信道的信号干扰噪声比 SINR, 进而根据下行信道的 SINR与设定的解调门限, 确定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实现兼顾系统容量和覆盖性能。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 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 仅以上 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 实际应用中, 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 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 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上述描述的系统, 装置和单元的具体 工作过程, 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 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 应该理解到, 所揭露的系统, 装置和 方法, 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 例如,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 意性的, 例如, 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 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 实际实 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 另一个系统, 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 或不执行。 另一点, 所显示或讨论的相 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 装置或单元的间 接耦合或通信连接, 可以是电性, 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 作 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 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 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 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 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 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 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 元中。 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 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 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 或使用时, 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基于这样的理解, 本 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 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 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 存储介质中, 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 (可以是个人计算机, 服务器, 或者网络设备等) 或处理器 (p「ocesso「) 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 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 U 盘、 移动硬盘、 只读 存储器 (ROM , Read-Only Memory )、 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 , Random Access Memory), 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 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 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 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 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

  1. 权利要求
    1、 一种下行信道聚合级别的确定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基站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下行信道的信道质量相关信息;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信道质量相关信息确定所述下行信道的信号干扰噪声 比 SINR;
    所述基站根据所确定的所述下行信道的 SINR与设定的解调门限, 确定 所述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道质量相关信息包 括: 信道质量信息 CQI ; 或者,
    所述信道质量相关信息包括: CQI ,以及秩指示 RI和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 中的至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下 行信道的 SINR与设定的解调门限之前, 还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基站所采用的多输入多输出 MIMO模式, 确定下行控 制信息 DCI的格式;
    所述基站根据所确定的 DCI的格式确定所述解调门限。
    4、 根据权利要求 1 -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的解调 门限包括: 至少一种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对应的解调门限;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下行信道的 SINR与设定的解调门限, 确定所述下行 信道的聚合级别, 包括:
    所述基站将所述下行信道的 SINR分别与至少一种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对应的解调门限进行比较;
    若所述下行信道的 SINR大于或等于所述解调门限, 则所述基站将所述 解调门限对应的第一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确定为所述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若所述下行信道的 SINR小于所述解调门限, 则所述基站将所述解调门 限对应的所述第一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的较高一级聚合级别确定为所述下行 信道的聚合级别。
    5、 根据权利要求 1 -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根据所 述信道质量相关信息确定下行信道的信号干扰噪声比 SINR, 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信道质量相关信息计算所述下行信道的信道质量信息 CQI值;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 CQI值计算下行参考信号的 SINR;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的 SINR计算所述下行信道的 SINFL
    6、 根据权利要求 1 -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根据所 述下行信道的 SINR与设定的解调门限, 确定所述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之后, 还包括:
    所述基站判断所述下行信道的块误码率 BLER是否超过设定门限; 若所述下行信道的 BLER大于或等于所述设定门限, 则所述基站提高所 确定的所述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若所述下行信道的 BLER小于所述设定门 限, 则所述基站降低所确定的所述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7、 根据权利要求 1 -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所述基站确定所述下行信道的 BLER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设定门限; 若所确定的所述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对应的码率小于或等于设定码率, 且所述下行信道的 BLER大于或等于所述设定门限, 则所述基站确定提高所 述下行信道的发射功率; 其中, 所述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越高对应的码率越 低, 所述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越低对应的码率越高。
    8、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确定提高所述下 行信道的发射功率之后, 还包括:
    若所述下行信道的 BLER小于所述设定门限, 则所述基站确定降低所述 下行信道的发射功率。
    9、 一种基站,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接收器, 用于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下行信道的信道质量相关信息; 处理器, 用于根据所述信道质量相关信息确定所述下行信道的信号干扰 噪声比 SINR; 根据所述下行信道的 SINR与设定的解调门限, 确定所述下行 信道的聚合级别。
    10、 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道质量相关信息 包括: 信道质量信息 CQI; 或者,
    所述信道质量相关信息包括: CQI ,以及秩指示 RI和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 中的至少一个。
    11、根据权利要求 9或 1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根据所述基站所采用的多输入多输出 MIMO模式,确定下行控制信息 DCI的 格式; 根据所确定的 DCI的格式确定所述解调门限。
    12、 根据权利要求 9-11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的解 调门限包括: 至少一种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对应的解调门限;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将所述下行信道的 SINR分别与至少一种下行信 道的聚合级别对应的解调门限进行比较; 若所述下行信道的 SINR大于或等 于所述解调门限, 则所述基站将所述解调门限对应的第一下行信道的聚合级 别确定为所述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若所述下行信道的 SINR小于所述解调 门限, 则所述基站将所述解调门限对应的所述第一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的较 高一级载波聚合级别确定为所述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13、根据权利要求 9-12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具 体用于: 根据所述信道质量相关信息计算所述下行信道的信道质量信息 CQI 值; 根据所述 CQI值计算下行参考信号的 SINR; 根据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的 SINR计算所述下行信道的 SINFL
    14、根据权利要求 9-13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 用于: 判断所述下行信道的块误码率 BLER是否超过设定门限; 若所述下行 信道的 BLER大于或等于所述设定门限, 则提高所确定的所述下行信道的聚 合级别; 若所述下行信道的 BLER小于所述设定门限, 则降低所确定的所述 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15、根据权利要求 9-14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 用于: 确定所述下行信道的 BLER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设定门限; 若所确定 的所述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对应的码率小于或等于设定码率, 且所述下行信 道的 BLER大于或等于所述设定门限,则确定提高所述下行信道的发射功率; 其中, 所述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越高对应的码率越低, 所述下行信道的聚合 级别越低对应的码率越高。
    16、 根据权利要求 15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确定提高所述下行信道的发射功率之后, 若所述下行信道的 BLER小于所 述设定门限, 则确定降低所述下行信道的发射功率。
    17、 一种基站,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接收模块, 用于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下行信道的信道质量相关信息; 确定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信道质量相关信息确定所述下行信道的信号干 扰噪声比 SINR; 根据所述下行信道的 SINR与设定的解调门限, 确定所述下 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18、 根据权利要求 17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道质量相关信 息包括: 信道质量信息 CQI; 或者,
    所述信道质量相关信息包括: CQI ,以及秩指示 RI和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 中的至少一个。
    19、 根据权利要求 17或 18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模块还 用于: 根据所述基站所采用的多输入多输出 MIMO模式, 确定下行控制信息 DCI的格式; 根据所确定的 DCI的格式确定所述解调门限。
    20、 根据权利要求 17-19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的 解调门限包括: 至少一种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对应的解调门限;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下行信道的 SINR分别与至少一种下行 信道的聚合级别对应的解调门限进行比较; 若所述下行信道的 SINR大于或 等于所述解调门限, 则所述基站将所述解调门限对应的第一下行信道的聚合 级别确定为所述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若所述下行信道的 SINR小于所述解 调门限, 则所述基站将所述解调门限对应的所述第一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的 较高一级聚合级别确定为所述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21、 根据权利要求 17-20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模 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信道质量相关信息计算所述下行信道的信道质量信息
    CQI值; 根据所述 CQI值计算下行参考信号的 SINR; 根据所述下行参考信 号的 SINR计算所述下行信道的 SINFL
    22、 根据权利要求 17-21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模 块还用于: 判断所述下行信道的块误码率 BLER是否超过设定门限; 若所述 下行信道的 BLER大于或等于所述设定门限, 则提高所确定的所述下行信道 的聚合级别; 若所述下行信道的 BLER小于所述设定门限, 则降低所确定的 所述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
    23、 根据权利要求 17-22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模 块还用于: 确定所述下行信道的 BLER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设定门限; 若所 确定的所述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对应的码率小于或等于设定码率, 且所述下 行信道的 BLER大于或等于所述设定门限, 则确定提高所述下行信道的发射 功率; 其中, 所述下行信道的聚合级别越高对应的码率越低, 所述下行信道 的聚合级别越低对应的码率越高。
    24、 根据权利要求 23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在确定提高所述下行信道的发射功率之后, 若所述下行信道的 BLER小于所 述设定门限, 则确定降低所述下行信道的发射功率。
    25、 一种下行信道聚合级别的确定系统, 其特征在于, 如权利要求 9-16 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以及向所述基站上报下行信道的信道质量相关信息的用 户设备。
CN201380076631.5A 2013-08-30 2013-08-30 下行信道聚合级别的确定方法、设备和系统 Pending CN10524793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3/082686 WO2015027469A1 (zh) 2013-08-30 2013-08-30 下行信道聚合级别的确定方法、设备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47937A true CN105247937A (zh) 2016-01-13

Family

ID=52585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6631.5A Pending CN105247937A (zh) 2013-08-30 2013-08-30 下行信道聚合级别的确定方法、设备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47937A (zh)
WO (1) WO2015027469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22500A (zh) * 2017-12-12 2019-06-21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容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741594A (zh) * 2017-06-13 2020-01-31 Lg电子株式会社 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设备
CN113055123A (zh) * 2019-12-27 2021-06-2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盲检方法、系统以及终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41081B (zh) * 2022-08-10 2023-10-27 上海星思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sinr计算方法、对数似然比量化方法及装置
WO2024080980A1 (en) * 2022-10-12 2024-04-18 Rakuten Mobil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dci rar optimization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305745A1 (en) * 2007-06-05 2008-12-11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uplink 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and coding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895936A (zh) * 2009-05-18 2010-11-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配控制信道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CN102036354A (zh) * 2010-12-22 2011-04-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为下行控制信道分配功率的方法、装置和基站
CN102325378A (zh) * 2011-08-31 2012-01-18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控制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3024919A (zh) * 2012-12-03 2013-04-0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跨载波调度管理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305745A1 (en) * 2007-06-05 2008-12-11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uplink 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and coding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895936A (zh) * 2009-05-18 2010-11-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配控制信道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CN102036354A (zh) * 2010-12-22 2011-04-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为下行控制信道分配功率的方法、装置和基站
CN102325378A (zh) * 2011-08-31 2012-01-18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控制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3024919A (zh) * 2012-12-03 2013-04-0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跨载波调度管理方法和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41594A (zh) * 2017-06-13 2020-01-31 Lg电子株式会社 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设备
CN110741594B (zh) * 2017-06-13 2022-05-17 Lg电子株式会社 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设备
CN109922500A (zh) * 2017-12-12 2019-06-21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容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055123A (zh) * 2019-12-27 2021-06-2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盲检方法、系统以及终端
CN113055123B (zh) * 2019-12-27 2022-07-1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盲检方法、系统以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27469A1 (zh) 2015-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09483B (zh) 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3716273B (zh) D2d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09392022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7105490B (zh) 采用载波聚合的ack/nack格式的功率控制
CN112448805B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2533431B1 (en) Method for receiving uplink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master unit and slave unit thereof
CN103430473B (zh) 分配用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控制信道元素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WO2020207269A1 (zh) 干扰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JP6201031B2 (ja) 受信機ダイバーシティの適応的使用
US8750882B2 (en) Method for cooperative control of power among base stations and base station device using same
US20210037482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ower contro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889222A (zh) 信号传输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02170664B (zh) 在多载波系统中管理载波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06550445B (zh) 无线通信中的一种低延迟的方法和装置
CN104301067A (zh) Dm-rs图样指示方法和装置
CN104579603A (zh) 一种基于harq的下行调度方法及装置
WO2020155604A1 (zh) 测量上报的方法与装置
CN105247937A (zh) 下行信道聚合级别的确定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4426633A (zh)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侧设备
WO2020011264A1 (zh) 一种信道质量通知方法、接收方法和装置
WO2014048233A1 (en) Self adaptive multi-level downlink power control for noise-limited wireless cellular networks
EP3203672B1 (en) Tm9-based carrier aggregation method and device
WO2022020298A1 (en) User equipment group selection for direct link or sidelink packet transmission in broadcast
CN103067140A (zh) 控制信令发送方法及系统
WO2013008167A1 (en) Packet scheduling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 for the purpose of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