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45537A - 通过开关量控制的电话系统与广播系统对接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通过开关量控制的电话系统与广播系统对接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45537A
CN105245537A CN201510705148.XA CN201510705148A CN105245537A CN 105245537 A CN105245537 A CN 105245537A CN 201510705148 A CN201510705148 A CN 201510705148A CN 105245537 A CN105245537 A CN 1052455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oadcast
media stream
telephone
telephone terminal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0514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45537B (zh
Inventor
江波
王巍
谢朝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ccom Network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ccom Network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ccom Network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Eccom Network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0514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455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455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455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455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455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46Call controllers; Call ser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0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answering calls; 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messages for absent or busy subscribers ; 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messages
    • H04M3/51Centralised call answering arrangements requiring operator intervention, e.g. call or contact centers for telemarketing
    • H04M3/5116Centralised call answering arrangements requiring operator intervention, e.g. call or contact centers for telemarketing for emergency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006Networks other than PSTN/ISDN providing telephone service, e.g.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VoIP), including next generation networks with a packet-switched transport lay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3/0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2203/2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related to features of supplementary services
    • H04M2203/205Broadcas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开关量控制的电话系统与广播系统对接的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1:接收来自电话终端的广播号码;步骤2:与广播号码对应的若干广播站点建立媒体流通道;步骤3:接收来自电话终端的媒体流;步骤4:对媒体流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的媒体流;步骤5:将解码后的媒体流转换成广播声音信号;步骤6:将广播声音信号通过媒体流通道发送给所述广播站点。本发明提供的电话终端与广播站点直接的对接方式,使电话成为了广播终端,且通过网络传输媒体流,消除了噪音和失真,通过数字信号来控制开关,避免了传统模式关不掉广播的情况,能够让电话用户方便、有效的广播到各个区域。

Description

通过开关量控制的电话系统与广播系统对接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媒体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通过开关量控制的电话系统与广播系统对接的方法及系统,特别涉及了一种支持所有电话系统接入广播系统的技术。
背景技术
广播系统广泛的运用在各种不同的公共场合:机场,广场等等。传统的做法是前端部署专用的广播系统,广播时采用专用的广播终端设备进行广播。
在这种传统系统中,终端通过物理的连线和广播系统对接,这就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地域和空间的限制,同时通过模拟信号来传输声音,这样不可避免会有噪音干扰,长距离传输需要加信号放大器,这样噪音也被放大了。
专用的广播终端数量少,适用的人群少,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广播系统的作用,并且专用的广播终端功能单一,只能广播!但是在日常的工作中电话是必不可少的设备,且人手一台,于是让电话成为广播系统的终端就非常有必要了。传统的对接方式是通过传统的模拟程控交换来连接电话和广播系统,这样的系统由于是通过模拟线号来进行传输和控制,所以造成了很多的问题:噪音,电话挂断广播依然发声等等。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IP电话系统已经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模拟电话系统,以某机场为例:原先使用模拟电话系统和专用的广播系统,现在要全部使用IP电话系统,但是原有的广播系统就不能使用了,广播对于一个机场来说至关重要,因此急需一种新的方法来完成新的电话系统和广播系统的对接。
经检索,发现如下相关文献。
相关文献1:申请号:201010585256.5;名称:一种远程接入广播的方法、装置及系统;公开号:CN102136918A。
该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远程接入广播的方法,包括:会话服务器接收呼叫中心发送的携带广播区域信息的请求消息,根据广播区域信息获取对应的广播终端的ID号,从模拟的多个会话初始协议sip电话中选取一个空闲的sip电话与广播终端建立映射关系,将空闲的sip电话的号码发送给呼叫中心,接受呼叫中心对sip电话的呼叫,并将该呼叫发送至广播终端。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相应的装置和系统。该专利文献指出其用户可以利用移动电话、固定电话等远程接入广播系统进行语音广播。
本发明在工作原理、技术路线上与该专利文献均不同,主要区别在于:该专利文献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会话服务器接收广播消息然后回呼空闲电话,然后转接到广播服务器,通过广播服务器和广播连接,应该说这是一种连接呼叫中心和广播服务器的方法。而本发明是直接在电话上呼叫相关广播号码,直接和广播对接,并不需要呼叫中心,广播服务器。从技术路线上看,我本发明在技术上涉及了底层voip的媒体流编解码,从IP到模拟的转换等,而该专利文献并没有采用本发明采用的技术路线。
与该专利文献相比,本发明能够直接使用电话呼叫进行广播,本质是直接建立了电话系统和广播的直接联系;而对比文献需要回呼,需要呼叫中心,广播服务器等系统,其仅是建立了呼叫中心和广播服务器的联系,并不涉及广播服务器和广播的联系。因此本发明使用更方便,更广泛,适用范围广泛,且系统建设简单,大大减少建设费用,可靠性,独立性更强,不需要依赖广播服务器,能直接连接各种广播。
综上所述,传统的电话系统与广播系统对接方式显然存在着不足之处,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开关量控制的电话系统与广播系统对接的方法及系统。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通过开关量控制的电话系统与广播系统对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接收来自电话终端的广播号码;
步骤2:与广播号码对应的若干广播站点建立媒体流通道;
步骤3:接收来自电话终端的媒体流;
步骤4:对媒体流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的媒体流;
步骤5:将解码后的媒体流转换成广播声音信号;
步骤6:将广播声音信号通过媒体流通道发送给所述广播站点。
优选地,通过软交换系统接收来自电话终端的广播号码和媒体流。
优选地,还包括在步骤2之前执行的如下步骤:
步骤A:判断是否能够查找到与广播号码对应的广播站点,若能够查找到,则进入步骤2继续执行,否则,则对电话终端进行语音提示和/或挂机,结束流程。
优选地,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B:若电话终端挂机,则关闭媒体流通道。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通过开关量控制的电话系统与广播系统对接的系统,包括:广播接入服务器、语音流转换服务器;
广播接入服务器,包括:CTI通信模块、媒体流处理模块、控制协议模块;
语音流转换服务器,包括:媒体流接收模块、控制模块;
CTI通信模块接收来自电话终端的广播号码;
广播接入服务器通过语音流转换服务器与广播号码对应的若干广播站点建立媒体流通道;
媒体流处理模块接收来自电话终端的RTP协议的媒体流,对媒体流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的媒体流;
控制协议模块在媒体流处理模块得到解码后的媒体流后,向控制模块发送用于指示打开媒体流通道的控制命令,控制模块打开媒体流通道,然后媒体流接收模块接收来自媒体流处理模块的解码后的媒体流;
媒体流接收模块将解码后的媒体流转换成广播声音信号,将广播声音信号通过媒体流通道发送给所述广播站点。
优选地,CTI通信模块通过软交换系统接收来自电话终端的广播号码和媒体流。
优选地,广播接入服务器在接收到来自电话终端的广播号码后,判断是否能够查找到与广播号码对应的广播站点,若能够查找到,则广播接入服务器通过语音流转换服务器与广播号码对应的若干广播站点建立媒体流通道,否则,则广播接入服务器对电话终端进行语音提示和/或挂机。
优选地,控制协议模块在检测到电话终端挂机的情况下,向控制模块发送用于指示关闭媒体流通道的控制命令,控制模块关闭媒体流通道,媒体流接收模块停止接收来自媒体流处理模块的解码后的媒体流。
优选地,软交换系统通过SIP、SCCP协议与电话终端建立连接;媒体流接收模块通过有线方式将广播声音信号通过媒体流通道发送给所述广播站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软交换系统的接入,利用电话终端替代了传统专用的广播设备;
2、本发明提供的电话终端与广播站点直接的对接方式,使电话成为了广播终端;
3、本发明通过网络基于RTP协议以数字信号方式传输媒体流,消除了噪音和失真,保证了声音的稳定;
4、本发明通过数字信号来控制开关,基于开关控制协议有效的控制广播系统开关,避免了传统模式关不掉广播的情况;
5、本发明通过设置系统设置不同广播的号码,能够让电话用户方便、有效的广播到各个区域。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中:
100-广播接入服务器
10-配置模块
20-CTI通信模块
30-媒体流处理模块
40-控制协议模块
200-语音流转化服务器
50-媒体流接收模块
60-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通过开关量控制的电话系统与广播系统对接的系统,包括:广播接入服务器、语音流转换服务器;
广播接入服务器,包括:CTI通信模块、媒体流处理模块、控制协议模块;
语音流转换服务器,包括:媒体流接收模块、控制模块;
CTI通信模块接收来自电话终端的广播号码;具体地,CTI通信模块用于和软交换系统进行通信,实现电话终端到广播接入服务器的信令和媒体控制接续;CTI是指计算机电信集成技术,即ComputerTelecommunicationIntegration;
广播接入服务器通过语音流转换服务器与广播号码对应的若干广播站点建立媒体流通道;
媒体流处理模块接收来自电话终端的RTP协议的媒体流,对媒体流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的媒体流;具体地,所述媒体流处理模块在根据CTI通信模块协商出来的地址和端口上接收RTP协议的媒体流,并根据不同的编码格式做解码,处理完以后转发给语音流转换服务器。
控制协议模块在媒体流处理模块得到解码后的媒体流后,向控制模块发送用于指示打开媒体流通道的控制命令,控制模块打开媒体流通道,然后媒体流接收模块接收来自媒体流处理模块的解码后的媒体流;具体地,所述控制协议模块用于和语音流转换服务器通信,当媒体流处理模块处理完语音流开始转发的时候发送“开”的命令给语音流转换服务器打开广播通道,当CTI通信模块接收到用户关机信号时,发送“关”的命令给语音流转换服务器关闭广播通道;
媒体流接收模块将解码后的媒体流转换成广播声音信号,将广播声音信号通过媒体流通道发送给所述广播站点;具体地,所述媒体流接收转换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广播接入服务器的媒体流处理模块的媒体流并转换成广播系统识别的声音信号,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广播接入服务器的控制协议模块的控制信令,当收到“开“的命令,打开声音通道发送媒体流接收模块已转换好的声音信号到广播系统,当收到”关“的命令停止发送声音信号。
配置模块,用于对用户进行注册认证并开放相关的配置权限;配置广播的的拨打号码和流程;用于记录广播的情况信息;查询广播的情况信息;具体地,所述配置模块用于对登录用户进行注册管理,对CTI通信模块的服务参数进行配置,设置广播位置的呼叫号码,配置语音流转换服务器的连接端口和IP地址,记录和查询广播记录;
CTI通信模块通过软交换系统接收来自电话终端的广播号码和媒体流,接收来自电话终端的呼叫,协商媒体流格式、传输的端口和地址。
广播接入服务器在接收到来自电话终端的广播号码后,判断是否能够查找到与广播号码对应的广播站点,若能够查找到,则广播接入服务器通过语音流转换服务器与广播号码对应的若干广播站点建立媒体流通道,否则,则广播接入服务器对电话终端进行语音提示和/或挂机。
控制协议模块在检测到电话终端挂机的情况下,向控制模块发送用于指示关闭媒体流通道的控制命令,控制模块关闭媒体流通道,媒体流接收模块停止接收来自媒体流处理模块的解码后的媒体流。
软交换系统通过SIP、SCCP协议与电话终端建立连接;媒体流接收模块通过有线方式将广播声音信号通过媒体流通道发送给所述广播站点。
所述通过开关量控制的电话系统与广播系统对接的系统可以通过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通过开关量控制的电话系统与广播系统对接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实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所述通过开关量控制的电话系统与广播系统对接的方法理解为所述通过开关量控制的电话系统与广播系统对接的系统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通过开关量控制的电话系统与广播系统对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接收来自电话终端的广播号码;
步骤2:与广播号码对应的若干广播站点建立媒体流通道;
步骤3:接收来自电话终端的媒体流;
步骤4:对媒体流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的媒体流;
步骤5:将解码后的媒体流转换成广播声音信号;
步骤6:将广播声音信号通过媒体流通道发送给所述广播站点。
优选地,通过软交换系统接收来自电话终端的广播号码和媒体流。
所述通过开关量控制的电话系统与广播系统对接的方法还包括在步骤2之前执行的如下步骤:
步骤A:判断是否能够查找到与广播号码对应的广播站点,若能够查找到,则进入步骤2继续执行,否则,则对电话终端进行语音提示和/或挂机,结束流程。
所述通过开关量控制的电话系统与广播系统对接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B:若电话终端挂机,则关闭媒体流通道。
具体地,在一个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开关量控制的电话系统与广播系统对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用户对电话终端摘机拨打相应的广播号码。
步骤S202,电话终端将通过SIP、SCCP、H323等通信协议和软交换系统通信,传输广播号码。
步骤S203,软交换系统通过CTI协议和广播接入服务器通信,将广播号码传入广播接入服务器,广播接入服务器根据传入的广播号码寻找对应的广播站点,如果找不到则播放语音提示用户,然后挂机,如果找到了相应的广播站点则建立广播接入服务器与电话终端的媒体流通道。
步骤S204,广播接入服务器开始接收来自电话终端的媒体流。
步骤S205,广播接入服务器对接收到的媒体流进行解码,例如:按照G711、G729、G722等等编解码规则进行解码,然后将解码后的媒体流发送给语音流转换服务器200,并向语音流转换服务器发送“开“的控制协议。
步骤S206,语音流转换服务器开始接收来自广播接入服务器的媒体流,同时检测是否接收到”开“的命令。若接收到“开”的命令,则进入步骤S207继续执行,否则,进入步骤S208继续执行。
步骤S207,当语音流转换服务器接收到了”开“的命令的情况下,语音流转换服务器开始接收广播接入服务器的媒体流并转换成广播的声音信号,然后通过物理连线传输到广播系统进行广播。
步骤S208,如果语音流转换服务器没有接收到”开“的命令,那么继续等待。
步骤S209,当用户挂机系统停止广播。
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除了以纯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方式实现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及其各个装置以外,完全可以通过将方法步骤进行逻辑编程来使得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及其各个装置以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及嵌入式微控制器等的形式来实现相同功能。所以,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及其各项装置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硬件部件,而对其内包括的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也可以视为硬件部件内的结构;也可以将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视为既可以是实现方法的软件模块又可以是硬件部件内的结构。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Claims (9)

1.一种通过开关量控制的电话系统与广播系统对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接收来自电话终端的广播号码;
步骤2:与广播号码对应的若干广播站点建立媒体流通道;
步骤3:接收来自电话终端的媒体流;
步骤4:对媒体流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的媒体流;
步骤5:将解码后的媒体流转换成广播声音信号;
步骤6:将广播声音信号通过媒体流通道发送给所述广播站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开关量控制的电话系统与广播系统对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软交换系统接收来自电话终端的广播号码和媒体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开关量控制的电话系统与广播系统对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步骤2之前执行的如下步骤:
步骤A:判断是否能够查找到与广播号码对应的广播站点,若能够查找到,则进入步骤2继续执行,否则,则对电话终端进行语音提示和/或挂机,结束流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开关量控制的电话系统与广播系统对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B:若电话终端挂机,则关闭媒体流通道。
5.一种通过开关量控制的电话系统与广播系统对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广播接入服务器、语音流转换服务器;
广播接入服务器,包括:CTI通信模块、媒体流处理模块、控制协议模块;
语音流转换服务器,包括:媒体流接收模块、控制模块;
CTI通信模块接收来自电话终端的广播号码;
广播接入服务器通过语音流转换服务器与广播号码对应的若干广播站点建立媒体流通道;
媒体流处理模块接收来自电话终端的RTP协议的媒体流,对媒体流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的媒体流;
控制协议模块在媒体流处理模块得到解码后的媒体流后,向控制模块发送用于指示打开媒体流通道的控制命令,控制模块打开媒体流通道,然后媒体流接收模块接收来自媒体流处理模块的解码后的媒体流;
媒体流接收模块将解码后的媒体流转换成广播声音信号,将广播声音信号通过媒体流通道发送给所述广播站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过开关量控制的电话系统与广播系统对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CTI通信模块通过软交换系统接收来自电话终端的广播号码和媒体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过开关量控制的电话系统与广播系统对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广播接入服务器在接收到来自电话终端的广播号码后,判断是否能够查找到与广播号码对应的广播站点,若能够查找到,则广播接入服务器通过语音流转换服务器与广播号码对应的若干广播站点建立媒体流通道,否则,则广播接入服务器对电话终端进行语音提示和/或挂机。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过开关量控制的电话系统与广播系统对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协议模块在检测到电话终端挂机的情况下,向控制模块发送用于指示关闭媒体流通道的控制命令,控制模块关闭媒体流通道,媒体流接收模块停止接收来自媒体流处理模块的解码后的媒体流。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过开关量控制的电话系统与广播系统对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软交换系统通过SIP、SCCP协议与电话终端建立连接;媒体流接收模块通过有线方式将广播声音信号通过媒体流通道发送给所述广播站点。
CN201510705148.XA 2015-10-26 2015-10-26 通过开关量控制的电话系统与广播系统对接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52455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05148.XA CN105245537B (zh) 2015-10-26 2015-10-26 通过开关量控制的电话系统与广播系统对接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05148.XA CN105245537B (zh) 2015-10-26 2015-10-26 通过开关量控制的电话系统与广播系统对接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45537A true CN105245537A (zh) 2016-01-13
CN105245537B CN105245537B (zh) 2018-07-17

Family

ID=55043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05148.XA Active CN105245537B (zh) 2015-10-26 2015-10-26 通过开关量控制的电话系统与广播系统对接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4553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4146A (zh) * 2017-12-27 2018-06-29 广州市迪士普音响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sip协议的网络广播系统及其广播方法
CN108270729A (zh) * 2016-12-30 2018-07-10 上海华讯网络系统有限公司 通过组播实现ip电话与对讲机系统互通的系统和方法
CN113612759A (zh) * 2021-07-29 2021-11-05 世邦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sip协议的高性能高并发智能广播系统及实现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0481A (zh) * 2009-07-27 2009-12-23 厦门敏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语音广播方法
US20110173647A1 (en) * 2010-01-14 2011-07-14 Syncbak, Inc. Broadcast area authentication
CN102136918A (zh) * 2010-12-13 2011-07-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接入广播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571372A (zh) * 2010-12-31 2012-07-11 北京大唐高鸿数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p广播系统的实现方法
CN104811321A (zh) * 2015-05-11 2015-07-29 杭州迈可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ip广播系统装置的实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0481A (zh) * 2009-07-27 2009-12-23 厦门敏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语音广播方法
US20110173647A1 (en) * 2010-01-14 2011-07-14 Syncbak, Inc. Broadcast area authentication
CN102136918A (zh) * 2010-12-13 2011-07-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接入广播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571372A (zh) * 2010-12-31 2012-07-11 北京大唐高鸿数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p广播系统的实现方法
CN104811321A (zh) * 2015-05-11 2015-07-29 杭州迈可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ip广播系统装置的实现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70729A (zh) * 2016-12-30 2018-07-10 上海华讯网络系统有限公司 通过组播实现ip电话与对讲机系统互通的系统和方法
CN108270729B (zh) * 2016-12-30 2020-08-25 上海华讯网络系统有限公司 通过组播实现ip电话与对讲机系统互通的系统和方法
CN108234146A (zh) * 2017-12-27 2018-06-29 广州市迪士普音响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sip协议的网络广播系统及其广播方法
CN113612759A (zh) * 2021-07-29 2021-11-05 世邦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sip协议的高性能高并发智能广播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13612759B (zh) * 2021-07-29 2024-02-13 世邦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sip协议的高性能高并发智能广播系统及实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45537B (zh) 2018-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273108C2 (ru) Система обеспечения и способ работы терминала, по меньшей мере, в двух режимах связи
US20060251051A1 (en) Adapter for accessing cellular services from a non-cellular device
RU2648968C2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создания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трубки для стационарных телефонов с помощью домашнего шлюза и смартфона
CN101909192B (zh) 电视终端的通信方法及其电视终端
US8675849B2 (en) Ubiquitous transfer of a phone number to another phone
RU2009128190A (ru) Система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ого агента коммутации каналов,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вязи и способ обеспечения услуги, используемый для этого
CN104506523A (zh) 一种智能终端VoIP的呼叫转接方法
CN103685793A (zh) 高保真音频数据的时移分配
WO2009002491A4 (en) A method for signaling interworking cdma 3glx or evdo mobile devices with an ims core network
US6549534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ccessing wireless trunks o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5245537A (zh) 通过开关量控制的电话系统与广播系统对接的方法及系统
CN101888520B (zh) 视频会议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860630B (zh) 带外双音多频信号的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3428384A (zh) 手持智能设备实现VoIP移动电话业务的系统及方法
CN1976376B (zh) 一种呼叫会话的方法、ip电话系统及ip电话终端
CN101252766B (zh) 小灵通手机生产测试系统
CN101695197A (zh) 无线接入设备、电路及实现无线二次拨号的方法
CN103685220A (zh) 高保真音频分配系统
CN101753740A (zh) 基于sip电话的通信方法及网关设备
CN108881180B (zh) 录音方法及录音系统
KR20020084783A (ko) 인터넷망과 브이오아이피 기능을 이용한 사내전화시스템및 방법
KR100569029B1 (ko)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지능망 및 회의통화 기능을 이용한통화연결음 및 통화 배경음의 동시 서비스 방법 및 그시스템
CN111092984A (zh) 主机设备与通讯工具协同快速拨号方法
CN104954584B (zh) 无绳电话系统
CN100440911C (zh) 一种调节ip电话音量大小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