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39206A - 一种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串珠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串珠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39206A
CN105239206A CN201510738117.4A CN201510738117A CN105239206A CN 105239206 A CN105239206 A CN 105239206A CN 201510738117 A CN201510738117 A CN 201510738117A CN 105239206 A CN105239206 A CN 1052392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caprolactone
polyethyleneglycol
electrostatic spinning
preparation
pearl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3811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39206B (zh
Inventor
汤须崇
肖尚晨
雷廷平
寇馨月
徐祥
赵雯
郭子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ASMAN BI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qiao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qiao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aqiao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73811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392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392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392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392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392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己内酯/聚乙二醇(PCL/PEG)复合串珠状纤维的制备方法,通过确定静电纺丝溶液中的PCL和PEG的最佳含量及静电纺丝条件,制备得到连续而分布均匀的串珠状纤维结构,纤维表面光滑的纳米级纤维,珠粒为带有微孔表面的微米级纺锤形,这种无缺陷的串珠结构纤维,可用于药物的担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串珠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静电纺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串珠状纤维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静电纺丝是目前连续获得纳米级、亚微米级聚合物纤维最主要的途径之一。由于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纤维具有直径小、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吸附性强和空间连通性好的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用作药物缓控释放载体、组织工程支架、伤口敷料。此类纤维支架往往用于担载一些具有生物活性的药物,如蛋白、生长因子和基因类,这类药物在单独用药时往往会因为药物本身的特性而对于时间、剂量以及储存条件的要求比较苛刻。同时,药物容易因为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失去活性或发生变性,导致药物失去功效,所以常规制备载药纤维时,一般会预先对药物处理,使其形成外有保护层的微球药物来避免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而导致其失活,但是处理后形成的颗粒型的微球药物往往直径较大,实际效果往往不尽人意,但是满足支架尺寸的纤维却不能有效地担载此类颗粒药物。
事实上,即使非颗粒药物,传统的静电纺载药光滑纤维也存在着明显的突释现象,主要是药物大多裸露在纤维表面,而不是包入内部。一旦外层与外界环境接触之后,其药物释放方式就易变得极快,不仅失去了缓慢释放的初衷,同时也影响药物的作用时间。同时,传统的纳米、亚纳米纤维所承载的药物量的限制十分的大,往往达不到释放效果。因此,通过改变纺丝的形貌来调控药物的释放,如串珠结构纤维。
利用静电纺丝串珠结构纤维来担载组织工程中的颗粒型药物,可有效缓解药物释放现象。串珠结构纤维,即在连续的尺度的纤维上形成了直径约有1~2μm,甚至更大的珠粒,可有效的增加载药量,延长药物的释放。而且其独特的结构一方面能保证珠粒之间的纤维直径限制在50~500nm范围内,满足制备生物支架的尺寸要求;另一方面珠粒本身可实现对颗粒型药物的担载,将药物包载在串珠结构内部,从而缓解药物突释现象。然而串珠结构的制备过程极不稳定,且目前较多的研究集中在光滑纤维的获取上,对于静电纺丝制备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串珠状纤维的研究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串珠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采用静电纺丝技术通过共混可生物降解高分子聚合物制备得到纤维连续、光滑、均匀、珠粒结构无缺陷的串珠结构纤维,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是:
一种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串珠状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
1)按质量份数计,将5~9份第一溶剂、1~4份第二溶剂混合配制得到混合溶剂;
2)将聚己内酯与聚乙二醇加入至上述混合溶剂中并使二者的终浓度分别为6~15wt%和4~9wt%,20~35℃下搅拌8~12h使二者充分溶解;静置1~5h,得到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静电纺丝溶液;
3)在电压4~15kV,湿度30~80%,温度25~40℃下将步骤2)得到的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静电纺丝溶液进行静电纺丝,纺丝流量为200~2000μL/h,喷丝头与接收器的距离为10~40cm,在接收器上即可得到所述之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串珠状纤维,纤维直径为100~900nm,串珠的直径为1~6μm。
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中,第一溶剂为毒性小,溶解能力强、挥发性强的有机溶剂,例如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丙酮、甲醇、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正己烷中的至少一种。
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中,第二溶剂为导电性强,可与多种有机溶剂互溶,低毒的有机溶剂,例如为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二甲亚砜、四氢呋喃、三氟乙烯中的至少一种。
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聚己内酯的分子量为40000~80000Da。
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2000~20000Da。
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中,所述接收器为平面铝箔。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二是:
一种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串珠状纤维,所述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串珠状纤维直径为100~900nm,串珠的直径为1~6μm。
一实施例中:所述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串珠状纤维通过含有6~15wt%的聚己内酯和4~9wt%的聚乙二醇的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静电纺丝溶液在电压4~15kV,湿度30~80%,温度25~40℃下进行静电纺丝制备而成,纺丝流量为200~2000μL/h,喷丝头与接收器的距离为10~40cm。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确定静电纺丝溶液中的PCL和PEG的最佳含量,使静电纺丝溶液可以稳定的制备出串珠状结构的纤维,得到的纤维连续、表面光滑、尺寸分布均匀,珠粒为纺锤形、尺寸分布均匀、表面有微孔、珠粒均匀分布在纤维上,珠粒结构无缺陷,且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利用该纤维可以用于负载颗粒型或非颗粒型的药物,在抗肿瘤、抗菌、抗炎、组织工程等方面有较佳的应用前景。
2.本发明制得的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串珠状纤维既保持了纤维连续性、PCL和PEG本身的生物相容性好的优点,同时又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小、孔隙率高等优点。
3.本发明制备的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串珠纤维的纤维直径和串珠直径可通过调节纺丝工艺如静电纺丝溶液浓度、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比例、电压、喷丝头与接收器距离、纺丝溶液流量、环境条件等进行控制,从而得到一系列直径不同的纤维,可应用于不同的领域。
4.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PCL和PEG价格低廉、在体内外均可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对环境无污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发明的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串珠状纤维制备方法的装置示意图。
图2a为实施例1的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串珠状纤维的扫描电镜照片之一,放大倍数为1700倍。
图2b为实施例1的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串珠状纤维的扫描电镜照片之二,放大倍数为2050倍。
图2c为实施例1的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串珠状纤维的扫描电镜照片之三,放大倍数为3300倍。
图2d为实施例1的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串珠状纤维的扫描电镜照片之四,放大倍数为5100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内容:
实施例1
1)按质量份数计,将8份第一溶剂二氯甲烷、2份第二溶剂二甲基甲酰胺混合配制得到混合溶剂;
2)将分子量为80000Da的聚己内酯(PCL)与分子量为6000Da的聚乙二醇(PEG)加入至上述混合溶剂中并使二者的终浓度分别为5wt%和5wt%,30℃下搅拌8h使二者充分溶解;静置2h,得到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静电纺丝溶液;
3)将步骤2)得到的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静电纺丝溶液抽取到带有不锈钢针头的注射器中并固定在高压静电纺丝器中,在电压6kV,湿度40%,温度26℃下将进行静电纺丝,纺丝流量为400μL/h,喷丝头与接收器的距离为20cm,在平板铝箔接收器上即可收集得到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串珠状纤维,纤维直径为0.76±0.14μm,串珠为纺锤形,串珠直径为5.14±0.88μm,如图2a至图2d所示。
实施例2
1)按质量份数计,将8份第一溶剂二氯甲烷、2份第二溶剂二甲基甲酰胺混合配制得到混合溶剂;
2)将分子量为80000Da的聚己内酯与分子量为6000Da的聚乙二醇加入至上述混合溶剂中并使二者的终浓度分别为7wt%和3wt%,30℃下搅拌8h使二者充分溶解;静置2h,得到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静电纺丝溶液;
3)将步骤2)得到的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静电纺丝溶液抽取到带有不锈钢针头的注射器中并固定在高压静电纺丝器中,在电压6kV,湿度40%,温度26℃下将进行静电纺丝,纺丝流量为400μL/h,喷丝头与接收器的距离为20cm,在平板铝箔接收器上即可收集得到之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串珠状纤维,纤维直径为0.75±0.14μm,串珠为纺锤形,串珠直径为4.56±0.75μm。
实施例3
1)按质量份数计,将8份第一溶剂二氯甲烷、2份第二溶剂二甲基甲酰胺混合配制得到混合溶剂;
2)将分子量为80000Da的聚己内酯与分子量为6000Da的聚乙二醇加入至上述混合溶剂中并使二者的终浓度分别为3wt%和7wt%,30℃下搅拌8h使二者充分溶解;静置2h,得到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静电纺丝溶液;
3)将步骤2)得到的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静电纺丝溶液抽取到带有不锈钢针头的注射器中并固定在高压静电纺丝器中,在电压6kV,湿度40%,温度26℃下将进行静电纺丝,纺丝流量为400μL/h,喷丝头与接收器的距离为20cm,在平板铝箔接收器上即可收集得到之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串珠状纤维,纤维直径为0.75±0.20μm,串珠为纺锤形,串珠直径为5.08±0.95μm。
实施例4
1)按质量份数计,将8份第一溶剂二氯甲烷、2份第二溶剂二甲基甲酰胺混合配制得到混合溶剂;
2)将分子量为80000Da的聚己内酯与分子量为8000Da的聚乙二醇加入至上述混合溶剂中并使二者的终浓度分别为5wt%和5wt%,30℃下搅拌8h使二者充分溶解;静置2h,得到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静电纺丝溶液;
3)将步骤2)得到的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静电纺丝溶液抽取到带有不锈钢针头的注射器中并固定在高压静电纺丝器中,在电压8kV,湿度40%,温度26℃下将进行静电纺丝,纺丝流量为300μL/h,喷丝头与接收器的距离为20cm,在平板铝箔接收器上即可收集得到之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串珠状纤维,纤维直径为0.74±0.11μm,串珠为纺锤形,串珠直径为4.95±0.87μm。
实施例5
1)按质量份数计,将8份第一溶剂二氯甲烷、2份第二溶剂二甲基甲酰胺混合配制得到混合溶剂;
2)将分子量为80000Da的聚己内酯与分子量为6000Da的聚乙二醇加入至上述混合溶剂中并使二者的终浓度分别为5wt%和5wt%,30℃下搅拌8h使二者充分溶解;静置2h,得到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静电纺丝溶液;
3)将步骤2)得到的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静电纺丝溶液抽取到带有不锈钢针头的注射器中并固定在高压静电纺丝器中,在电压10kV,湿度40%,温度26℃下将进行静电纺丝,纺丝流量为500μL/h,喷丝头与接收器的距离为20cm,在平板铝箔接收器上即可收集得到之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串珠状纤维,纤维直径为0.70±0.11μm,串珠为纺锤形,串珠直径为4.85±0.90μm。
实施例6
1)按质量份数计,将8份第一溶剂二氯甲烷、2份第二溶剂二甲基甲酰胺混合配制得到混合溶剂;
2)将分子量为80000Da的聚己内酯与分子量为10000Da的聚乙二醇加入至上述混合溶剂中并使二者的终浓度分别为5wt%和5wt%,30℃下搅拌8h使二者充分溶解;静置2h,得到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静电纺丝溶液;
3)将步骤2)得到的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静电纺丝溶液抽取到带有不锈钢针头的注射器中并固定在高压静电纺丝器中,在电压6kV,湿度40%,温度26℃下将进行静电纺丝,纺丝流量为800μL/h,喷丝头与接收器的距离为20cm,在平板铝箔接收器上即可收集得到之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串珠状纤维,纤维直径为0.79±0.15μm,串珠为纺锤形,串珠直径为5.20±0.91μm。
实施例7
1)按质量份数计,将8份第一溶剂二氯甲烷、2份第二溶剂二甲基甲酰胺混合配制得到混合溶剂;
2)将分子量为80000Da的聚己内酯与分子量为20000Da的聚乙二醇加入至上述混合溶剂中并使二者的终浓度分别为5wt%和5wt%,30℃下搅拌8h使二者充分溶解;静置2h,得到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静电纺丝溶液;
3)将步骤2)得到的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静电纺丝溶液抽取到带有不锈钢针头的注射器中并固定在高压静电纺丝器中,在电压6kV,湿度40%,温度26℃下将进行静电纺丝,纺丝流量为400μL/h,喷丝头与接收器的距离为25cm,在平板铝箔接收器上即可收集得到之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串珠状纤维,纤维直径为0.90±0.14μm,串珠为纺锤形,串珠直径为5.13±0.76μm。
实施例8
1)按质量份数计,将8份第一溶剂二氯甲烷、2份第二溶剂二甲基甲酰胺混合配制得到混合溶剂;
2)将分子量为80000Da的聚己内酯与分子量为6000Da的聚乙二醇加入至上述混合溶剂中并使二者的终浓度分别为5wt%和5wt%,30℃下搅拌8h使二者充分溶解;静置2h,得到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静电纺丝溶液;
3)将步骤2)得到的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静电纺丝溶液抽取到带有不锈钢针头的注射器中并固定在高压静电纺丝器中,在电压25kV,湿度40%,温度26℃下将进行静电纺丝,纺丝流量为400μL/h,喷丝头与接收器的距离为20cm,在平板铝箔接收器上即可收集得到之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串珠状纤维,纤维直径为0.72±0.12μm,串珠为纺锤形,串珠直径为4.80±0.67μm。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当本发明的技术参数在如下范围内变化时,可以预期得到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效果:
一种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串珠状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
1)按质量份数计,将5~9份第一溶剂、1~4份第二溶剂混合配制得到混合溶剂;例如第一溶剂为5、6、7、8、9份,第二溶剂为1、2、3、4份;
2)将聚己内酯与聚乙二醇加入至上述混合溶剂中并使二者的终浓度分别为6~15wt%和4~9wt%,20~35℃下搅拌8~12h使二者充分溶解;静置1~5h,得到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静电纺丝溶液;例如聚己内酯的终浓度为6wt%、8wt%、10wt%、12wt%、15wt%;聚乙二醇的终浓度为4wt%、5wt%、6wt%、7wt%、8wt%、9wt%;
3)在电压4~15kV,湿度30~80%,温度25~40℃下将步骤2)得到的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静电纺丝溶液进行静电纺丝,纺丝流量为200~2000μL/h,喷丝头与接收器的距离为10~40cm,在接收器上即可得到所述之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串珠状纤维,纤维直径为100~900nm,串珠的直径为1~6μm;例如电压为4、6、8、10、12、15kV;湿度为30%、45%、60%;温度为30℃、35℃;纺丝流量为200、600、1000、1500μL/h;
所述步骤1)中,第一溶剂为毒性小,溶解能力强、挥发性强的有机溶剂,例如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丙酮、甲醇、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正己烷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步骤1)中,第二溶剂为导电性强,可与多种有机溶剂互溶,低毒的有机溶剂,例如为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二甲亚砜、四氢呋喃、三氟乙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步骤2)中,聚己内酯的分子量为40000~80000Da,例如50000、60000、70000Da。
所述步骤2)中,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2000~20000Da,例如5000、12000、18000Da。
所述步骤3)中,所述接收器为平面铝箔。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二是:
一种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串珠状纤维,所述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串珠状纤维直径为100~900nm,串珠的直径为1~6μm。
所述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串珠状纤维通过含有6~15wt%的聚己内酯和4~9wt%的聚乙二醇的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静电纺丝溶液在电压4~15kV,湿度30~80%,温度25~40℃下进行静电纺丝制备而成,纺丝流量为200~2000μL/h,喷丝头与接收器的距离为10~40cm。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串珠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按质量份数计,将5~9份第一溶剂、1~4份第二溶剂混合配制得到混合溶剂;
2)将聚己内酯与聚乙二醇加入至上述混合溶剂中并使二者的终浓度分别为6~15wt%和4~9wt%,20~35℃下搅拌8~12h使二者充分溶解;静置1~5h,得到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静电纺丝溶液;
3)在电压4~15kV,湿度30~80%,温度25~40℃下将步骤2)得到的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静电纺丝溶液进行静电纺丝,纺丝流量为200~2000μL/h,喷丝头与接收器的距离为10~40cm,在接收器上即可得到所述之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串珠状纤维,纤维直径为100~900nm,串珠的直径为1~6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串珠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第一溶剂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丙酮、甲醇、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正己烷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串珠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第二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二甲亚砜、四氢呋喃、三氟乙烯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串珠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聚己内酯的分子量为40000~80000D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串珠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2000~20000D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串珠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接收器为平面铝箔。
7.一种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串珠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串珠状纤维直径为100~900nm,串珠的直径为1~6μ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串珠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串珠状纤维通过含有6~15wt%的聚己内酯和4~9wt%的聚乙二醇的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静电纺丝溶液在电压4~15kV,湿度30~80%,温度25~40℃下进行静电纺丝制备而成,纺丝流量为200~2000μL/h,喷丝头与接收器的距离为10~40cm。
CN201510738117.4A 2015-11-03 2015-11-03 一种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串珠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52392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38117.4A CN105239206B (zh) 2015-11-03 2015-11-03 一种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串珠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38117.4A CN105239206B (zh) 2015-11-03 2015-11-03 一种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串珠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39206A true CN105239206A (zh) 2016-01-13
CN105239206B CN105239206B (zh) 2017-10-20

Family

ID=55037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38117.4A Active CN105239206B (zh) 2015-11-03 2015-11-03 一种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串珠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39206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98539A (zh) * 2016-10-05 2017-03-15 桂林理工大学 一种聚己内酯静电纺丝溶液的制备方法
CN109208102A (zh) * 2017-07-01 2019-01-1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柱层析硅胶的类蜘蛛丝聚合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50612A (zh) * 2018-11-02 2019-02-19 无锡中科光远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装载17-dmag的pcl/peg纳米纤维支架的制备方法
CN110193235A (zh) * 2019-06-11 2019-09-03 中南大学 一种用于空气过滤的矿物多孔微球基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14488A (zh) * 2017-07-01 2020-03-2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蜘蛛丝的聚合物纤维、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11529759A (zh) * 2020-04-23 2020-08-14 东华大学 一种可持续释放无机活性成分的大孔骨组织工程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81720A (zh) * 2021-02-07 2021-06-18 苏州大学 一种纳米纤维基微球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5789A (zh) * 2009-03-10 2009-09-09 东华大学 聚ε-己内酯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复合纳米纤维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2772828A (zh) * 2012-07-10 2012-11-14 东华大学 一种自调节高载药纳米纤维药物缓释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43060A (zh) * 2013-03-07 2013-06-12 嘉兴学院 具有有序等级纳米结构的三维多孔膜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5789A (zh) * 2009-03-10 2009-09-09 东华大学 聚ε-己内酯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复合纳米纤维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2772828A (zh) * 2012-07-10 2012-11-14 东华大学 一种自调节高载药纳米纤维药物缓释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43060A (zh) * 2013-03-07 2013-06-12 嘉兴学院 具有有序等级纳米结构的三维多孔膜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AEK GYOUNG KIMA ET AL.: "Controlled protein release from electrospun biodegradable fiber mesh composed of poly(ε-caprolactone) and poly(ethylene oxid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
陈思原等: "静电纺丝新技术及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98539A (zh) * 2016-10-05 2017-03-15 桂林理工大学 一种聚己内酯静电纺丝溶液的制备方法
CN106498539B (zh) * 2016-10-05 2019-06-07 桂林理工大学 一种聚己内酯静电纺丝溶液的制备方法
CN109208102A (zh) * 2017-07-01 2019-01-1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柱层析硅胶的类蜘蛛丝聚合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14488A (zh) * 2017-07-01 2020-03-2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蜘蛛丝的聚合物纤维、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10914488B (zh) * 2017-07-01 2022-01-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蜘蛛丝的聚合物纤维、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US11572638B2 (en) 2017-07-01 2023-02-07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oration Spider-silk-like polymer fiber,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use thereof
CN109350612A (zh) * 2018-11-02 2019-02-19 无锡中科光远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装载17-dmag的pcl/peg纳米纤维支架的制备方法
CN110193235A (zh) * 2019-06-11 2019-09-03 中南大学 一种用于空气过滤的矿物多孔微球基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29759A (zh) * 2020-04-23 2020-08-14 东华大学 一种可持续释放无机活性成分的大孔骨组织工程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29759B (zh) * 2020-04-23 2021-12-07 东华大学 一种可持续释放无机活性成分的大孔骨组织工程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81720A (zh) * 2021-02-07 2021-06-18 苏州大学 一种纳米纤维基微球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39206B (zh) 2017-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39206A (zh) 一种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复合串珠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37717B (zh) 一种高效低阻静电纺纳米纤维空气过滤材料及批量化制备方法
Maleki et al. Poly (lactic acid)-based electrospun fibrous structures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Pelipenko et al. Critical attributes of nanofibers: Preparation, drug loading, and tissue regeneration
Rodríguez et al. Electrospinning cellulosic nanofibers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structure and in vitro biocompatibility
Yu et al. Linear drug release membrane prepared by a modified coaxial electrospinning process
Monfared et al. Emerging frontiers in drug release control by core–shell nanofibers: A review
Wei et al. The multifunctional wound dressing with core–shell structured fibers prepared by coaxial electrospinning
Kampeerapappun et al. Slow release fertilizer from core-shell electrospun fibers
CN103757743A (zh) 包载脂质体的核壳纳米纤维
Chen et al. Electrospun beads-on-the-string nanoproducts: Preparation and drug delivery application
CN109966538A (zh) 一种微电流伤口促愈抗菌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99090A (zh) 一种多层药物缓释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05863B (zh) 一种细菌纤维素缓释敷料的制备方法
Sankaran et al. Electrospun polymeric nanofibers: fundamental aspects of electrospinning processes, optimization of electrospinning parameters,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CN106512087A (zh) 一种纤维取向排列的人造血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Patrojanasophon et al. Influence of nanofiber alignment on the release of a water-soluble drug from cellulose acetate nanofibers
Tan et al. Robot-aided electrospinning toward intelligent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N109908107B (zh) 一种负载抗菌药物串珠状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02775A (zh) 一种精油缓释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61371B (zh) 一种具有网格结构的可水冲散遗弃的敷料及其制备工艺
Wang et al. Synthesis, antimicrobial and release of chloroamphenicol loaded poly (l-lactic acid)/ZrO2 nanofibrous membranes
CN105543998A (zh) 一种负载抗肿瘤药物的有序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hinatangkul et al. Electrospun nanofibers from natural polymers and their application
CN102552998A (zh) 一种载药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219

Address after: 361000, No. 169, Bei Mei Bei Road, Irrigation Town, Jimei District, Fujian, Xiamen

Patentee after: XIAMEN TASMAN BIO-TECH CO., LTD.

Address before: Fengze District of Quanzhou city east of Fujian province 362000

Patentee before: HUAQIAO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