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27849A - 一种前置摄像头自动对焦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前置摄像头自动对焦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27849A
CN105227849A CN201510732442.XA CN201510732442A CN105227849A CN 105227849 A CN105227849 A CN 105227849A CN 201510732442 A CN201510732442 A CN 201510732442A CN 105227849 A CN105227849 A CN 1052278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ice messaging
focusing
destination object
sound source
view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3244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莲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3244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27849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278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278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前置摄像头自动对焦的方法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采集待取景区域内的人脸信息;采集待取景区域内的语音信息,并记录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根据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和人脸信息,从待取景区域内确定目标对象,并对目标对象进行人脸自动对焦。本发明可以通过锁定说话者的声源位置,对说话者进行自动对焦;从而在用户使用多人视频或拍照功能时可以有效地对说话者进行自动对焦,改善了现有自动对焦方法对焦区域固定,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前置摄像头自动对焦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前置摄像头自动对焦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各种包含拍照摄像功能的电子设备的使用越来越频繁。现有的电子设备摄像头的对焦方式主要分为手动对焦和自动对焦,而手动对焦是根据用户的触动区域来对焦,这种对焦方式的缺点是不够便捷,例如当用户双手持平板等比较大的电子设备时就没办法通过用手触碰实现对焦。现有自动对焦方式虽然可以实现便捷操作,但对焦区域只是固定的为拍摄区域的中心位置,不能很好的体现智能性,随着人们对拍照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焦方式应该更加便捷和智能,以满足用户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前置摄像头自动对焦的方法及电子设备,解决现有技术在自动对焦时对焦区域固定不变,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的问题。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前置摄像头自动对焦的方法,包括:采集待取景区域内的人脸信息;采集待取景区域内的语音信息,并记录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根据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和人脸信息,从待取景区域内确定目标对象,并对目标对象进行人脸自动对焦。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待取景区域内的人脸信息;第二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待取景区域内的语音信息,并记录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对焦模块,用于根据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和人脸信息,从待取景区域内确定目标对象,并对目标对象进行人脸自动对焦。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采集待取景区域内的人脸信息;采集待取景区域内的语音信息,并记录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根据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和人脸信息,从待取景区域内确定目标对象,并对目标对象进行人脸自动对焦。通过对声源位置的锁定可以实现多人视频或拍照时对说话者自动对焦,从而更能满足用户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前置摄像头自动对焦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的前置摄像头自动对焦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的前置摄像头自动对焦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图6为通过两个麦克风实现对声源位置锁定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前置摄像头自动对焦的方法的流程图,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1,采集待取景区域内的人脸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11中对于人脸信息的采集可以是在用户进行多人视频时采集,也可以是用户进行多人拍照时采集,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定采集人脸信息时的具体的使用环境。
步骤12,采集待取景区域内的语音信息,并记录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12中对于语音信息的采集,具体的说就是采集拍摄区域内是否有人说话,而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为检测到待拍摄对象有人说话或者是待拍摄对象没有人说话,也即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为采集到语音信息或没有采集到语音信息。
步骤13,根据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和人脸信息,从待取景区域内确定目标对象,并对目标对象进行人脸自动对焦。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13中根据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和人脸信息,从待取景区域内确定目标对象,并对目标对象进行人脸自动对焦。具体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情况一、当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为采集到语音信息时,根据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和人脸信息,从待取景区域内确定目标对象,并对目标对象进行人脸自动对焦,具体包括:
根据采集到的语音信息,确定语音信息的声源位置;将处于声源位置的待拍摄对象确定为目标对象;对目标对象进行人脸自动对焦。
其中,根据采集到的语音信息,确定语音信息的声源位置,具体是通过多个麦克风接收语音信息的时间差值或语音强度差值来确定语音信息的声源位置。其中通过多个麦克风接收语音信息的时间差值来确定语音信息的声源位置,是根据两个或两个以上在平面或空间不同朝向的检测点获取同一语音信息的时间差、每个检测点之间的空间距离以及时延差算法来计算出声源位置,声源位置包括声源方向和声源距离。声源方向是指声源相对于电子设备的方向,声源距离是指声源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本实施例具体是通过在电子设备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一个麦克风来实现对声源位置的锁定,如图6所示,左麦克风和右麦克风可以形成两个检测点来接收声源发出的语音信息,由于声源与左麦克风之间的距离a不同于声源与右麦克风之间的距离b,所以该声源发出的语音到达左麦克风的时间与到达右麦克风的时间存在时间差,根据两个麦克风之间的距离c以及时延差算法可以计算出声源与电子设备的声源方向α和声源距离d。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并不限定麦克风的数量以及并不限定麦克风的具体安装位置,也不限定通过多个麦克风锁定声源位置的具体原理。
情况二、当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为没有采集到语音信息时,根据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和人脸信息,从待取景区域内确定目标对象,并对目标对象进行人脸自动对焦,具体包括:
根据人脸信息,将待取景区域中心位置的待拍摄对象确定为目标对象;对目标对象进行人脸自动对焦。
其中,根据人脸信息,将待取景区域中心位置的待拍摄对象确定为目标对象;可以是,在采集人脸信息时记录下人脸的位置信息,通过人脸的位置信息判断出人脸是否靠近待取景区域的中心位置。若人脸的位置靠近待取景区域的中心位置则将该人脸确定为目标对象。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并不限定判断人脸是否靠近待取景区域的中心位置的具体方式。
上述实施例通过采集待取景区域内的人脸信息;采集待取景区域内的语音信息,并记录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根据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和人脸信息,从待取景区域内确定目标对象,并对目标对象进行人脸自动对焦。通过对声源位置的锁定可以实现多人视频或多人拍照时对说话者自动对焦,从而更能满足用户需求。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2,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前置摄像头自动对焦的方法的流程图,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21,采集待取景区域内的人脸信息,然后进入步骤22。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21中对于人脸信息的采集可以是在用户进行多人视频时采集,也可以是用户进行多人拍照时采集,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定采集人脸信息时的具体的使用环境。
步骤22,采集待取景区域内的语音信息,并记录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然后进入步骤23。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22中对于语音信息的采集具体的说就是采集待取景区域内是否有人说话,而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为检测到待拍摄对象有人说话或者是待拍摄对象没有人说话,也即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为采集到语音信息或没有采集到语音信息。
步骤23,判断是否采集到语音信息,若是进入步骤24,否则进入步骤26。
步骤24,根据采集到的语音信息,确定语音信息的声源位置,然后进入步骤25。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24中根据采集到的语音信息,确定语音信息的声源位置,具体是通过多个麦克风接收语音信息的时间差值或语音强度差值来确定语音信息的声源位置。其中通过多个麦克风接收语音信息的时间差值来确定语音信息的声源位置,是根据两个或两个以上在平面或空间不同朝向的检测点获取同一语音信息的时间差、每个检测点之间的空间距离以及时延差算法来计算出声源位置,声源位置包括声源方向和声源距离。声源方向是指声源相对于电子设备的方向,声源距离是指声源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本实施例具体是通过在电子设备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一个麦克风来实现对声源位置的锁定,如图6所示,左麦克风和右麦克风可以形成两个检测点来接收声源发出的语音信息,由于声源与左麦克风之间的距离a不同于声源与右麦克风之间的距离b,所以该声源发出的语音到达左麦克风的时间与到达右麦克风的时间存在时间差,根据两个麦克风之间的距离c以及时延差算法可以计算出声源与电子设备的声源方向α和声源距离d。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并不限定麦克风的数量以及并不限定麦克风的具体安装位置,也不限定通过多个麦克风锁定声源位置的具体原理。
步骤25,将处于声源位置的待拍摄对象确定为目标对象,然后进入步骤27。
步骤26,根据人脸信息,将待取景区域中心位置的待拍摄对象确定为目标对象,然后进入步骤27。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26中根据人脸信息,将待取景区域中心位置的待拍摄对象确定为目标对象;可以是,在采集人脸信息时记录下人脸的位置信息,通过人脸的位置信息判断出人脸的位置是否靠近待取景区域的中心位置。当人脸的位置靠近待取景区域的中心位置时,将该人脸确定为目标对象。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并不限定判断人脸是否靠近待取景区域的中心位置的具体方式。
步骤27,对目标对象进行人脸自动对焦。
上述实施例通过采集待取景区域内的人脸信息;采集待取景区域内的语音信息,并记录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当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为采集到语音信息时,根据采集到的语音信息将处于声源位置的待拍摄对象确定为自动对焦的目标对象。当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为没有采集到语音信息时,根据人脸信息,将待取景区域中心位置的待拍摄对象确定为自动对焦的目标对象。可以实现多人视频或多人拍照时,对说话的人自动对焦,从而更能满足用户需求。
第三实施例
请参阅图3,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前置摄像头自动对焦的方法的流程图,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31,采集待取景区域内的人脸信息,然后进入步骤32。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31中对于人脸信息的采集可以是在用户进行多人视频时采集,也可以是用户进行多人拍照时采集,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定采集人脸信息时的具体的使用环境。
步骤32,采集待取景区域内的语音信息,并记录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然后进入步骤33。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32中对于语音信息的采集,具体的说就是采集待取景区域内是否有人说话,而语音信息的检测结果为检测到待拍摄对象有人说话或者是待拍摄对象没有人说话,也即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为采集到语音信息或没有采集到语音信息。
步骤33,判断是否采集到语音信息,若是进入步骤34,否则进入步骤36。
步骤34,根据采集到的语音信息,确定语音信息的声源位置,然后进入步骤35。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34中根据采集到的语音信息,确定语音信息的声源位置,具体是通过多个麦克风接收语音信息的时间差值或语音强度差值来确定语音信息的声源位置。其中通过多个麦克风接收语音信息的时间差值来确定语音信息的声源位置,是根据两个或两个以上在平面或空间不同朝向的检测点获取同一语音信息的时间差、每个检测点之间的空间距离以及时延差算法来计算出声源位置,声源位置包括声源方向和声源距离。声源方向是指声源相对于电子设备的方向,声源距离是指声源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本实施例具体是通过在电子设备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一个麦克风来实现对声源位置的锁定,如图6所示,左麦克风和右麦克风可以形成两个检测点来接收声源发出的语音信息,由于声源与左麦克风之间的距离a不同于声源与右麦克风之间的距离b,所以该声源发出的语音到达左麦克风的时间与到达右麦克风的时间存在时间差,根据两个麦克风之间的距离c以及时延差算法可以计算出声源与电子设备的声源方向α和声源距离d。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并不限定麦克风的数量以及并不限定麦克风的具体安装位置,也不限定通过多个麦克风锁定声源位置的具体原理。
步骤35,将处于声源位置的待拍摄对象确定为目标对象,然后进入步骤37。
步骤36,根据人脸信息,将待取景区域中心位置的待拍摄对象确定为目标对象,然后进入步骤37。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36中根据人脸信息,将待取景区域中心位置的待拍摄对象确定为目标对象;可以是,通过在采集人脸信息时记录下人脸的位置信息,通过人脸的位置信息判断出人脸位置是否靠近待取景区域的中心位置。当人脸位置靠近待取景区域的中心位置时将该人脸确定为目标对象。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并不限定判断人脸是否靠近待取景区域的中心位置的具体方式。
步骤37,对目标对象进行人脸自动对焦,然后进入步骤38。
步骤38,自动拍照并保存照片。
上述实施例通过采集待取景区域内的人脸信息;采集待取景区域内的语音信息,并记录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当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为采集到语音信息时,根据采集到的语音信息将处于声源位置的待拍摄对象确定为自动对焦的目标对象。当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为没有采集到语音信息时,根据人脸信息,将待取景区域中心位置的待拍摄对象确定为自动对焦的目标对象。并在对焦完成后自动拍照并保存。可以实现当多人拍照时对说话的人自动对焦,并在对焦完成后自动拍照并保存,可以在用户不方便使用双手时自动完成对焦并拍照的动作,从而更能满足用户需求。
第四实施例
请参阅图4,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图,具体结构包括:
第一采集模块41,用于采集待取景区域内的人脸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采集模41对于人脸信息的采集可以是在用户进行多人视频时采集,也可以是用户进行多人拍照时采集,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定第一采集模块41采集人脸信息时的电子设备具体的使用情况。
第二采集模块42,用于采集待取景区域内的语音信息,并记录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采集模块42对于语音信息的采集,具体的说就是采集待取景区域内是否有人说话,而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为检测到待拍摄对象有人说话或者是待拍摄对象没有人说话,也即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为采集到语音信息或没有采集到语音信息。
对焦模块43,用于根据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和人脸信息,从待取景区域内中确定目标对象,并对目标对象进行人脸自动对焦。
需要说明的是,对焦模块43根据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和人脸信息,从待取景区域内中确定目标对象,并对目标对象进行人脸自动对焦。具体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情况一、当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为采集到语音信息时,根据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和人脸信息,对焦模块43从待取景区域内中确定目标对象,并对目标对象进行人脸自动对焦,具体包括:
根据采集到的语音信息,确定语音信息的声源位置;将处于声源位置的待拍摄对象确定为目标对象;对目标对象进行人脸自动对焦。
其中,根据采集到的语音信息,确定语音信息的声源位置,具体是通过多个麦克风接收语音信息的时间差值或语音强度差值来确定语音信息的声源位置。其中通过多个麦克风接收语音信息的时间差值来确定语音信息的声源位置,是根据两个或两个以上在平面或空间不同朝向的检测点获取同一语音信息的时间差、每个检测点之间的空间距离以及时延差算法来计算出声源位置,声源位置包括声源方向和声源距离。声源方向是指声源相对于电子设备的方向,声源距离是指声源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本实施例具体是通过在电子设备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一个麦克风来实现对声源位置的锁定,如图6所示,左麦克风和右麦克风可以形成两个检测点来接收声源发出的语音信息,由于声源与左麦克风之间的距离a不同于声源与右麦克风之间的距离b,所以该声源发出的语音到达左麦克风的时间与到达右麦克风的时间存在时间差,根据两个麦克风之间的距离c以及时延差算法可以计算出声源与电子设备的声源方向α和声源距离d。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并不限定麦克风的数量以及并不限定麦克风的具体安装位置,也不限定通过多个麦克风锁定声源位置的具体原理。
情况二、当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为没有采集到语音信息时,根据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和人脸信息,对焦模块43从待取景区域内中确定目标对象,并对目标对象进行人脸自动对焦,具体包括:
根据人脸信息,将拍摄区域中心位置的待拍摄对象确定为目标对象;对目标对象进行人脸自动对焦。
其中,根据人脸信息,将拍摄区域中心位置的待拍摄对象确定为目标对象;可以是,通过在获取人脸信息时记录下人脸的位置信息,通过人脸的位置信息判断出人脸位置是否靠近拍摄区域的中心位置,当人脸的位置靠近拍摄区域的中心位置时将该人脸确定为目标对象。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并不限定判断人脸是否靠近拍摄区域的中心位置的具体方式。
上述实施例通过第一采集模块采集待取景区域内的人脸信息;第二采集模块采集待取景区域内的语音信息,并记录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对焦模块根据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和人脸信息,从待取景区域内中确定目标对象,并对目标对象进行人脸自动对焦。通过对声源位置的锁定可以实现多人视频或多人拍照时对说话者自动对焦,从而更能满足用户需求。
第五实施例
请参阅图5,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图,具体结构如下:
第一采集模块51,用于采集待取景区域内的人脸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采集模51对于人脸信息的采集可以是在用户进行多人视频时采集,也可以是用户进行多人拍照时采集,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定第一采集模块51采集人脸信息时的电子设备具体的使用情况。
第二采集模块52,用于采集待取景区域内的语音信息,并记录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采集模块52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语音信息的采集,具体的说就是采集待取景区域内是否有人说话,而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为检测到待拍摄对象有人说话或者是待拍摄对象没有人说话,也即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为采集到语音信息或没有采集到语音信息。
对焦模块53,用于根据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和人脸信息,从待取景区域内中确定目标对象,并对目标对象进行人脸自动对焦。
对焦模块53具体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531,用于当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为采集到语音信息时,根据采集到的语音信息,确定语音信息的声源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确定单元531根据采集到的语音信息,确定语音信息的声源位置,具体是通过多个麦克风接收语音信息的时间差值或语音强度差值来确定语音信息的声源位置。其中通过多个麦克风接收语音信息的时间差值来确定语音信息的声源位置,是根据两个或两个以上在平面或空间不同朝向的检测点获取同一语音信息的时间差、每个检测点之间的空间距离以及时延差算法来计算出出声源位置,声源位置包括声源方向和声源距离。声源方向是指声源相对于电子设备的方向,声源距离是指声源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本实施例具体是通过在电子设备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一个麦克风来实现对声源位置的锁定,如图6所示,左麦克风和右麦克风可以形成两个检测点来接收声源发出的语音信息,由于声源与左麦克风之间的距离a不同于声源与右麦克风之间的距离b,所以该声源发出的语音到达左麦克风的时间与到达右麦克风的时间存在时间差,根据两个麦克风之间的距离c以及时延差算法可以计算出声源与电子设备的声源方向α和声源距离d。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并不限定麦克风的数量以及并不限定麦克风的具体安装位置,也不限定通过多个麦克风锁定声源位置的具体原理。
第二确定单元532,用于将处于声源位置的待拍摄对象确定为目标对象。
第三确定单元533,用于当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为没有采集到语音信息时,根据人脸信息,将待取景区域中心位置的待拍摄对象确定为目标对象。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确定单元533根据人脸信息,将待取景区域中心位置的待拍摄对象确定为目标对象;可以是,在获取人脸信息时记录下人脸的位置信息,通过人脸的位置信息判断出人脸位置是否靠近待取景区域的中心位置,当人脸位置靠近待取景区域的中心位置时,将该人脸确定为目标对象。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并不限定判断人脸是否靠近待取景区域的中心位置的具体方式。
对焦单元534,用于对目标对象进行人脸自动对焦。
拍照模块54,用于在对目标对象进行人脸自动对焦完成后,自动拍照并保存照片。
上述实施例通过第一采集模块采集待取景区域内的人脸信息;第二采集模块采集待取景区域内的语音信息,并记录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当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为采集到语音信息时,第一确定单元根据采集到的语音信息将处于声源位置的待拍摄对象确定为自动对焦的目标对象。当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为没有采集到语音信息时,第二确定单元根据人脸信息,将待取景区域中心位置的待拍摄对象确定为自动对焦的目标对象。并在对焦完成后由拍照模块自动拍照并保存。可以实现当多人拍照时对说话的人自动对焦,并在对焦完成后自动拍照并保存,可以在用户不方便使用双手时自动完成对焦并拍照的动作,从而更能满足用户需求。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前置摄像头自动对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待取景区域内的人脸信息;
采集所述待取景区域内的语音信息,并记录所述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
根据所述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和所述人脸信息,从所述待取景区域内确定目标对象,并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人脸自动对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为采集到语音信息时,所述根据所述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和所述人脸信息,从所述待取景区域内确定目标对象,并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人脸自动对焦,具体包括:
根据采集到的语音信息,确定所述语音信息的声源位置;
将处于所述声源位置的待拍摄对象确定为目标对象;
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人脸自动对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采集到的语音信息,确定所述语音信息的声源位置,具体为:
根据多个麦克风接收到所述语音信息的时间差值或语音强度差值,确定所述语音信息的声源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为没有采集到语音信息时,所述根据所述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和所述人脸信息,从所述待取景区域内确定目标对象,并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人脸自动对焦,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人脸信息,将所述待取景区域中心位置的待拍摄对象确定为目标对象;
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人脸自动对焦。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人脸自动对焦完成后,自动拍照并保存照片。
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待取景区域内的人脸信息;
第二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待取景区域内的语音信息,并记录所述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
对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和所述人脸信息,从所述待取景区域内确定目标对象,并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人脸自动对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焦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为采集到语音信息时,根据采集到的语音信息,确定所述语音信息的声源位置;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将处于所述声源位置的待拍摄对象确定为目标对象;
对焦单元,用于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人脸自动对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当所述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为采集到语音信息时,根据多个麦克风接收到所述语音信息的时间差值或语音强度差值,确定所述语音信息的声源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焦模块具体还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语音信息的采集结果为没有采集到语音信息时,根据所述人脸信息,将所述待取景区域中心位置的待拍摄对象确定为目标对象。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拍照模块,用于在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人脸自动对焦完成后,自动拍照并保存照片。
CN201510732442.XA 2015-10-29 2015-10-29 一种前置摄像头自动对焦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052278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32442.XA CN105227849A (zh) 2015-10-29 2015-10-29 一种前置摄像头自动对焦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32442.XA CN105227849A (zh) 2015-10-29 2015-10-29 一种前置摄像头自动对焦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27849A true CN105227849A (zh) 2016-01-06

Family

ID=54996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32442.XA Pending CN105227849A (zh) 2015-10-29 2015-10-29 一种前置摄像头自动对焦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2784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85540A (zh) * 2016-09-26 2017-02-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焦距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及移动设备
CN107948507A (zh) * 2017-11-23 2018-04-20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拍照方法、拍照终端及服务器
CN113727021A (zh) * 2021-08-27 2021-11-30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1296A (zh) * 2007-02-09 2008-08-13 佳能株式会社 聚焦装置、聚焦方法以及设置有该聚焦装置的摄像设备
CN101452181A (zh) * 2007-12-03 2009-06-1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的自动对焦系统及方法
CN101770139A (zh) * 2008-12-29 2010-07-0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对焦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3051838A (zh) * 2012-12-25 2013-04-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092936A (zh) * 2014-06-12 2014-10-08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自动对焦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1296A (zh) * 2007-02-09 2008-08-13 佳能株式会社 聚焦装置、聚焦方法以及设置有该聚焦装置的摄像设备
CN101452181A (zh) * 2007-12-03 2009-06-1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的自动对焦系统及方法
CN101770139A (zh) * 2008-12-29 2010-07-0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对焦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3051838A (zh) * 2012-12-25 2013-04-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092936A (zh) * 2014-06-12 2014-10-08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自动对焦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85540A (zh) * 2016-09-26 2017-02-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焦距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及移动设备
CN107948507A (zh) * 2017-11-23 2018-04-20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拍照方法、拍照终端及服务器
CN113727021A (zh) * 2021-08-27 2021-11-30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727021B (zh) * 2021-08-27 2023-07-11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28908B2 (en) Sound collect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4995926B (zh) 用于确定在声场的高阶高保真立体声表示中不相关的声源的方向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040430A1 (zh) 一种回声时延的确定方法、装置及智能会议设备
WO2016180100A1 (zh) 一种音频处理的性能提升方法及装置
CN104967679A (zh) 信息推荐系统、方法及装置
JP2019186931A (ja) カメラ撮影制御方法、装置、インテリジェント装置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
CN105227849A (zh) 一种前置摄像头自动对焦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051838A (zh) 一种摄像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795910A (zh) 一种采集图像的方法及装置
CN105868521A (zh) 数据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991755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571495A (zh) 一种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4735350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631468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以及一种电子设备
WO2014154077A1 (zh) 一种结束通话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033339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052886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541498A (zh) 一种图像采集方法及装置
CN110136735A (zh) 一种音频修复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5657253A (zh) 一种对焦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685349A (zh)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一种电子设备
CN104064212A (zh) 录音方法及装置
CN108108144B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04133525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157287A (zh) 音频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0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