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25105A - Nfc支付的安全保护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Nfc支付的安全保护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225105A CN105225105A CN201510618422.XA CN201510618422A CN105225105A CN 105225105 A CN105225105 A CN 105225105A CN 201510618422 A CN201510618422 A CN 201510618422A CN 105225105 A CN105225105 A CN 10522510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fc
-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 nfc payment
- authentication
- payment devic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7—Short range or proximity payments by means of M-devices
- G06Q20/3278—RFID or NFC payments by means of M-devic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06Q20/401—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 G06Q20/4014—Identity check for transaction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Fina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NFC支付的安全保护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在接收挂失请求后,对用户进行鉴权;在鉴权通过后,对服务器中存储的与该用户相对应的NFC支付设备的标识信息进行标记;在接收NFC支付设备发送的NFC鉴权请求后,判断该NFC支付设备的标识信息是否被标记,若是,则判定NFC鉴权失败,禁用该NFC支付设备的NFC模块。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在NFC支付设备丢失后,可进行挂失操作,服务器端对NFC支付设备的标识信息进行标记,NFC支付设备将无法通过NFC鉴权,这样即便他人拾取该NFC支付设备也会因NFC鉴权失败而无法完成支付。本发明能显著提高NFC支付的安全性,保护用户的财产安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近场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NFC支付的安全保护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支付已经成为射频识别行业内最为热门的应用之一,各种解决方案也随之而生,其中包含NFC(NearField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支付。
NFC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工作在13.56MHz频率范围,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消费电子产品的普及,能耗低、数据传输速度快的NFC系统在移动支付、电子身份认证、电子车票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NFC支付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即时采用NFC技术通过手机等手持设备完成支付,是新兴的一种移动支付方式。NFC支付技术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及互联互通技术整合演变而来,在单一芯片上结合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的功能,具备主动和被动两种读取方式,能在短距离内与兼容设备进行识别和数据交换。
NFC支付的处理在现场进行,并且在线下进行,不需要使用移动网络,而是使用NFC射频通道实现与POS收款机或自动售货机等设备的本地通讯,用户在开卡之初,将银行卡中的金额数据转存一部分至NFC模块的SE(SecureElement,安全元件)中,用户就可以使用NFC模块快速完成小额支付,如刷公交卡、超市购物等,小额支付时不需要输入密码,这样就存在安全隐患,当NFC支付设备丢失后,NFC模块中存储的金额就有可能被他人盗刷,导致财产受损。
发明内容
基于此,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NFC支付的安全保护方法和系统,在NFC支付设备丢失后可以防止存储在NFC模块中的资金被他人盗刷,有效保护用户的资金财产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NFC支付的安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接收挂失请求后,对用户进行鉴权;
在鉴权通过后,对服务器中存储的与该用户相对应的NFC支付设备的标识信息进行标记;
在接收NFC支付设备发送的NFC鉴权请求后,判断该NFC支付设备的标识信息是否被标记,若是,则判定NFC鉴权失败,禁用该NFC支付设备的NFC模块。
一种NFC支付的安全保护系统,包括NFC支付设备和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
用户身份鉴定模块,用于在接收挂失请求后,对用户进行鉴权;
标记模块,用于在鉴权通过后,对服务器中存储的与该用户相对应的NFC支付设备的标识信息进行标记;
NFC鉴权模块,用于在接收NFC支付设备发送的NFC鉴权请求后,判断该NFC支付设备的标识信息是否被标记,若是,则判定NFC鉴权失败,禁用该NFC支付设备的NFC模块。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在NFC支付设备(如具有NFC模块的手机)丢失后,可进行挂失操作,服务器端对该用户的NFC支付设备的标识信息进行标记,NFC支付设备的标志信息被标记后其将无法通过NFC鉴权,这样即便他人拾取该NFC支付设备也会因NFC鉴权失败而无法完成支付,故本发明能显著提高用户使用NFC支付设备进行小额支付的安全性,有效保护用户的资金财产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NFC支付的安全保护方法在一个实施例中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对用户进行鉴权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NFC支付的安全保护系统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较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显然,下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应当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描述的NFC支付设备可包括:具备NFC模块的PDA(PersonalDigital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手机等,上述NFC支付设备仅是举例,而非穷举,包含但不限于上述NFC支付设备。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图1是本发明的NFC支付的安全保护方法在一个实施例中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NFC支付的安全保护方法可以由服务器端来执行,例如部署在服务器端的支付平台,该支付平台用于办理支付相关业务的系统平台。下面以该部署在服务器端的支付平台为例,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的NFC支付的安全保护方法。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NFC支付的安全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在接收挂失请求后,对用户进行鉴权;
在NFC支付设备丢失后,为防止NFC支付设备中存储的金额被他人盗刷,用户可以在支付平台进行挂失,支付平台在接收用户的挂失请求后,首先要对用户进行鉴权,判断其是否具有相应的权限。例如,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支付平台存储有与用户相对应的登陆帐号及登陆密码,用户在支付平台输入登录帐号及登陆密码,支付平台进行验证,验证成功即表示鉴权通过。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对用户进行鉴权:
步骤S101:接收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
步骤S102:判断该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是否与服务器中存储的身份识别信息匹配;若是,则进入步骤S103;如否,则进入步骤S104;
步骤S103:判定鉴权通过;
步骤S104:判定鉴权失败。
在该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通过身份识别信息对用户进行鉴权。具体的,身份识别信息是与用户相对应的,可以理解成用户的唯一标识,例如,身份识别信息可以是用户的身份证号、驾驶证号等等。服务器中存储有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用户在支付平台挂失时,先向支付平台输入身份识别信息,支付平台接收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例如支付平台配置有证件扫描装置,用户在证件扫描装置的扫描区放置个人身份证,证件扫描装置即可识别用户的身份证号。在步骤S101之后,支付平台将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与服务器中存储的身份识别信息进行匹配分析,判断是否匹配。若用户输入的身份识别信息与服务器中存储的身份识别信息匹配,则判定鉴权通过,反之则判定鉴权失败。由于身份识别信息是用户的唯一标识的,故用户凭借该唯一的身份识别信息进行鉴权其安全系数较高。
步骤S20:在鉴权通过后,对服务器中存储的与该用户相对应的NFC支付设备的标识信息进行标记;
根据步骤S10的鉴权结果,确定是否执行NFC支付设备的挂失操作,如果用户鉴权通过,则执行NFC支付设备的挂失操作,即对服务器中存储的与该用户相对应的NFC支付设备的标识信息进行标记。如果用户鉴权失败,则不进行挂失操作。
具体的,NFC支付设备的标识信息是与NFC支付设备相对应的,该标识信息可以理解成NFC支付设备的唯一标识,例如,在一种可选用的实施方式中,若NFC支付设备为移动设备,则该标识信息可以是移动设备的IMEI(InternationalMobileEquipmentIdentity,移动设备国际身份码),IMEI是区别移动设备的标识,储存在移动设备中,可用于监控被窃或无效的移动设备。IMEI一般印在移动设备机身背面的标志上,并且读写存储在移动设备内存中,它也是该移动设备在厂家的档案和“身份证号”。
在另一种可选用的实施方式中,NFC支付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是NFC安全元件的CPLC(CardProductionLifeCycleHistoryFileIdentifiers,卡片生产生命周期历史文件标识)。其中,安全元件(SecureElement)简称SE,通常以芯片形式提供。为防止外部恶意解析攻击,保护数据安全,在芯片中具有加密/解密逻辑电路,而CPLC是与SE一一对应的,对于一个具有支付功能的NFC模块而言,其SE中的CPLC是绝对唯一的,不同CPLC对应于不同的NFC模块,故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用NFC安全元件的CPLC作为NFC支付设备的标识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服务器中可预先存储与各个用户相对应的NFC支付设备的标识信息;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用户可以向支付平台输入自身的身份识别信息以及与之对应的NFC支付设备的标识信息,服务器获取并存储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以及与身份识别信息相对应的NFC支付设备的标识信息,用于对NFC支付设备进行挂失。
在用户鉴权通过后,支付平台执行NFC支付设备的挂失操作,对服务器中存储的与用户相对应的NFC支付设备的标识信息进行标记,例如在服务器中存储的标识信息的头文件中添加标记。
步骤S30:在接收NFC支付设备发送的NFC鉴权请求后,判断该NFC支付设备的标识信息是否被标记,若是,则判定NFC鉴权失败,禁用该NFC支付设备的NFC模块。
在步骤S20中已对丢失的NFC支付设备进行挂失操作,若他人拾取该NFC支付设备并企图盗刷SE中存储的金额,但因该NFC支付设备的标识信息被标记,无法通过NFC鉴权,也就不能进行NFC支付。具体的,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NFC支付设备在开机时,向支付平台发送NFC鉴权请求,支付平台接收NFC支付设备发送的NFC鉴权请求,并判断该NFC支付设备的标识信息是否被标记。若该NFC支付设备的标识信息已被标记,则判定NFC鉴权失败,禁用该NFC支付设备的NFC模块,也就是说NFC支付设备的NFC支付功能被禁用,无法进行支付,从而可以有效保护用户的资金财产安全,而且在开机时完成鉴权,后续支付过程中便不需要重复鉴权,这样不仅可以降低NFC支付设备的电量损耗,而且不影响NFC模块的离线支付功能。当然,若为了进一步提高NFC支付的安全性能,也可以在NFC支付设备开启NFC支付功能时向支付平台发送NFC鉴权请求,一旦NFC鉴权失败就禁用NFC模块,关闭NFC支付功能,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可以有效防止NFC支付设备被他人拾取后仍在开机状态而导致存储在SE中的金额被盗刷。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身份识别信息对用户进行鉴权,并在鉴权通过后将用户的NFC支付设备的标识信息进行标记,这样丢失的NFC支付设备的标志信息被标记后将无法通过NFC鉴权,即便他人拾取该NFC支付设备也会因NFC鉴权失败而无法完成支付,故本发明实施例能显著提高用户使用NFC支付设备进行小额支付的安全性,有效保护用户的资金安全,在保证NFC支付方便的前提下,避免用户的财产损失。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NFC支付的安全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NFC支付的安全保护系统,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NFC支付的安全保护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图3为本发明的NFC支付的安全保护系统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中的NFC支付的安全保护系统包括NFC支付设备1000和服务器2000,服务器2000包括:
用户身份鉴定模块10,用于在接收挂失请求后,对用户进行鉴权;
标记模块20,用于在鉴权通过后,对服务器中存储的与该用户相对应的NFC支付设备的标识信息进行标记;
NFC鉴权模块30,用于在接收NFC支付设备发送的NFC鉴权请求后,判断该NFC支付设备的标识信息是否被标记,若是,则判定NFC鉴权失败,禁用该NFC支付设备的NFC模块。
在NFC支付设备1000丢失后,为防止NFC支付设备1000中存储的金额被他人盗刷,用户可以在服务器2000进行挂失,服务器2000中的用户身份鉴定模块10,在接收用户的挂失请求后,首先要对用户进行鉴权,判断其是否具有相应的权限。
根据用户身份鉴定模块10的结果,标记模块20确定是否执行NFC支付设备的挂失操作,如果用户身份鉴定模块10判定鉴权通过,则标记模块20执行NFC支付设备的挂失操作,即对服务器2000中存储的与该用户相对应的NFC支付设备的标识信息进行标记。如果用户身份鉴定模块10判定鉴权失败,则标记模块20不进行挂失操作。
具体的,NFC支付设备的标识信息是与NFC支付设备相对应的,该标识信息可以理解成NFC支付设备的唯一标识,例如,在一种可选用的实施方式中,若NFC支付设备1000为移动设备,则该标识信息可以是移动设备1000的IMEI(InternationalMobileEquipmentIdentity,移动设备国际身份码),IMEI是区别移动设备的标识,储存在移动设备中,可用于监控被窃或无效的移动设备。IMEI一般印在移动设备机身背面的标志上,并且读写存储在移动设备内存中,它也是该移动设备在厂家的档案和“身份证号”。
在另一种可选用的实施方式中,NFC支付设备1000的标识信息可以是NFC安全元件的CPLC(CardProductionLifeCycleHistoryFileIdentifiers,卡片生产生命周期历史文件标识)。其中,安全元件(SecureElement)简称SE,通常以芯片形式提供。为防止外部恶意解析攻击,保护数据安全,在芯片中具有加密/解密逻辑电路,而CPLC是与SE一一对应的,对于一个具有支付功能的NFC模块而言,其SE中的CPLC是绝对唯一的,不同CPLC对应于不同的NFC模块,故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用NFC安全元件的CPLC作为NFC支付设备1000的标识信息。
在用户身份鉴定模块10判定用户鉴权通过后,标记模块20对服务器2000中预先存储的与用户相对应的NFC支付设备的标识信息进行标记,例如在服务器2000中存储的标识信息的头文件中添加标记。
NFC鉴权模块30在接收NFC支付设备发送的NFC鉴权请求后,判断该NFC支付设备1000的标识信息是否被标记,若是,则判定NFC鉴权失败,禁用该NFC支付设备1000的NFC模块。
标记模块20中已对丢失的NFC支付设备1000的标识信息进行标记,若他人拾取该NFC支付设备1000并企图盗刷SE中存储的金额,但因该NFC支付设备1000的标识信息被标记,无法通过NFC鉴权,也就不能进行NFC支付。具体的,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NFC支付设备1000在开机时,向服务器2000发送NFC鉴权请求,服务器中的NFC鉴权模块30接收NFC支付设备1000发送的NFC鉴权请求,并判断该NFC支付设备1000的标识信息是否被标记。若该NFC支付设备1000的标识信息已被标记,则判定NFC鉴权失败,禁用该NFC支付设备1000的NFC模块,也就是说NFC支付设备1000的NFC支付功能被禁用,无法进行支付,从而可以有效保护用户的资金财产安全,而且在开机时完成鉴权,后续支付过程中便不需要重复鉴权,这样不仅可以降低NFC支付设备1000的电量损耗,而且不影响NFC模块的离线支付功能。当然,若为了进一步提高NFC支付的安全性能,也可以在NFC支付设备1000开启NFC支付功能时向服务器发送NFC鉴权请求,一旦NFC鉴权失败就禁用NFC模块,关闭NFC支付功能,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可以有效防止NFC支付设备1000被他人拾取后仍在开机状态而导致存储在SE中的金额被盗刷。
在一种可选用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用户身份鉴定模块10包括:
接收模块101,用于接收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
判断模块102,用于判断该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是否与服务器中存储的身份识别信息匹配;若是,则判定鉴权通过。
在该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用户身份鉴定模块10通过身份识别信息对用户进行鉴权。具体的,身份识别信息是与用户相对应的,可以理解成用户的唯一标识,例如,身份识别信息可以是用户的身份证号、驾驶证号等等。服务器2000中预先存储有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用户在挂失时,先向接收模块101输入身份识别信息,接收模块101接收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该接收模块101可包括证件扫描装置,用户在证件扫描装置的扫描区放置个人身份证,证件扫描装置即可识别用户的身份证号。判断模块102将接收模块101接收的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与服务器2000中预先存储的身份识别信息进行匹配分析,判断是否匹配。若用户输入的身份识别信息与服务器2000中预先存储的身份识别信息匹配,则判定鉴权通过,反之则判定鉴权失败。由于身份识别信息是用户的唯一标识的,故用户凭借该唯一的身份识别信息进行鉴权其安全系数较高。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接收模块101还用于接收与身份识别信息相对应的NFC支付设备的标识信息。用户可以向接收模块101输入自身的身份识别信息以及与之对应的NFC支付设备的标识信息,接收模块101获取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以及与身份识别信息相对应的NFC支付设备的标识信息,并将其存储在服务器2000的数据存储区。
上述NFC支付的安全保护系统可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NFC支付的安全保护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NFC支付的安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接收挂失请求后,对用户进行鉴权;
在鉴权通过后,对服务器中存储的与该用户相对应的NFC支付设备的标识信息进行标记;
在接收NFC支付设备发送的NFC鉴权请求后,判断该NFC支付设备的标识信息是否被标记,若是,则判定NFC鉴权失败,禁用该NFC支付设备的NFC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FC支付的安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用户进行鉴权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
判断该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是否与服务器中存储的身份识别信息匹配;
若是,则判定鉴权通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NFC支付的安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服务器接收身份识别信息以及与身份识别信息相对应的NFC支付设备的标识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FC支付的安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识别信息为身份证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FC支付的安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FC支付设备的标识信息为NFC安全元件的卡片生产生命周期历史文件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FC支付的安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NFC支付设备为移动设备,则所述标识信息为移动设备国际身份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FC支付的安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FC支付设备在开机后发送所述NFC鉴权请求。
8.一种NFC支付的安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FC支付设备和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
用户身份鉴定模块,用于在接收挂失请求后,对用户进行鉴权;
标记模块,用于在鉴权通过后,对服务器中存储的与该用户相对应的NFC支付设备的标识信息进行标记;
NFC鉴权模块,用于在接收NFC支付设备发送的NFC鉴权请求后,判断该NFC支付设备的标识信息是否被标记,若是,则判定NFC鉴权失败,禁用该NFC支付设备的NFC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NFC支付的安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身份鉴定模块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该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是否与服务器中存储的身份识别信息匹配;若是,则判定鉴权通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NFC支付的安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与身份识别信息相对应的NFC支付设备的标识信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18422.XA CN105225105A (zh) | 2015-09-24 | 2015-09-24 | Nfc支付的安全保护方法和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18422.XA CN105225105A (zh) | 2015-09-24 | 2015-09-24 | Nfc支付的安全保护方法和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25105A true CN105225105A (zh) | 2016-01-06 |
Family
ID=54994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618422.XA Pending CN105225105A (zh) | 2015-09-24 | 2015-09-24 | Nfc支付的安全保护方法和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225105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55102A (zh) * | 2016-07-26 | 2016-12-21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设备的鉴定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06997531A (zh) * | 2016-01-26 | 2017-08-01 | 北京数码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金融ic卡交易的方法及卡套 |
CN108605215A (zh) * | 2017-01-24 | 2018-09-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交易处理方法及终端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83469A (zh) * | 2006-11-14 | 2008-05-2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钱包的挂失防盗用方法 |
CN101198121A (zh) * | 2007-12-28 | 2008-06-1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 | 一种用户限制他人非法使用手机的鉴权方法 |
CN101499190A (zh) * | 2008-01-31 | 2009-08-05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电子钱包的安全管理方法、系统及装置 |
CN101794421A (zh) * | 2010-02-05 | 2010-08-0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电子支付安全的系统、近距离通信终端及方法 |
CN102184593A (zh) * | 2011-02-25 | 2011-09-14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基于移动通信终端的一卡通系统 |
US20120166337A1 (en) * | 2010-12-23 | 2012-06-28 | Kt Corporation |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for performing secure payment and secure payment method using the same |
CN103619013A (zh) * | 2013-12-04 | 2014-03-05 | 孙国华 | 手机与智能卡交互应用的安全绑定方法 |
CN104376467A (zh) * | 2014-12-03 | 2015-02-25 | 东信和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nfc技术的智能卡非接触刷卡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4751332A (zh) * | 2013-12-26 | 2015-07-01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登记方法、终端、服务器及其系统 |
-
2015
- 2015-09-24 CN CN201510618422.XA patent/CN10522510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83469A (zh) * | 2006-11-14 | 2008-05-2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钱包的挂失防盗用方法 |
CN101198121A (zh) * | 2007-12-28 | 2008-06-1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 | 一种用户限制他人非法使用手机的鉴权方法 |
CN101499190A (zh) * | 2008-01-31 | 2009-08-05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电子钱包的安全管理方法、系统及装置 |
CN101794421A (zh) * | 2010-02-05 | 2010-08-0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电子支付安全的系统、近距离通信终端及方法 |
US20120166337A1 (en) * | 2010-12-23 | 2012-06-28 | Kt Corporation |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for performing secure payment and secure payment method using the same |
CN102184593A (zh) * | 2011-02-25 | 2011-09-14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基于移动通信终端的一卡通系统 |
CN103619013A (zh) * | 2013-12-04 | 2014-03-05 | 孙国华 | 手机与智能卡交互应用的安全绑定方法 |
CN104751332A (zh) * | 2013-12-26 | 2015-07-01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登记方法、终端、服务器及其系统 |
CN104376467A (zh) * | 2014-12-03 | 2015-02-25 | 东信和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nfc技术的智能卡非接触刷卡控制方法及装置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97531A (zh) * | 2016-01-26 | 2017-08-01 | 北京数码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金融ic卡交易的方法及卡套 |
CN106997531B (zh) * | 2016-01-26 | 2020-06-09 | 北京数码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金融ic卡交易的方法及卡套 |
CN106255102A (zh) * | 2016-07-26 | 2016-12-21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设备的鉴定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06255102B (zh) * | 2016-07-26 | 2019-12-2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设备的鉴定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08605215A (zh) * | 2017-01-24 | 2018-09-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交易处理方法及终端 |
CN108605215B (zh) * | 2017-01-24 | 2020-06-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交易处理方法及终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34321B (zh) | 一种用于无线支付的认证方法及系统 | |
KR100815148B1 (ko) | 근거리 무선통신을 이용한 결제보안 시스템 및 방법 | |
CN102792723B (zh) | 耦合到nfc电路的电信设备中的安全模块的保护 | |
US20090023474A1 (en) | Token-based dynamic authorization management of rfid systems | |
CN104240074B (zh) | 基于身份认证的预付卡联机支付系统及其支付方法 | |
CN101835157B (zh) | 一种双频天线手机 | |
CN101567108A (zh) | Nfc手机-pos机支付方法及系统 | |
CN101093566A (zh) | 一种安全的移动支付系统、设备及方法 | |
US20150242844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e remote access and remote payment using a mobile device and a powered display card | |
CN103400265A (zh) | 一种基于位置信息的快速支付方法及系统 | |
JP6363503B2 (ja) |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 |
CN105354706A (zh) | Nfc安全支付方法和系统 | |
CN101945123A (zh) | 一种基于rfid手机与组合密钥技术的真伪鉴别方法 | |
CN104123793A (zh) | 基于nfc功能的取款系统及其取款方法以及取款机 | |
CN102542439A (zh) | 一种支付系统及其支付方法 | |
CN102725771A (zh) | 在便携式数据载体和终端之间进行交易的方法 | |
US20100044428A1 (en) | Electronic payment system | |
CN103793816A (zh) | Nfc设备支付方法和nfc设备 | |
CN104240080A (zh) | 移动支付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 |
CN105225105A (zh) | Nfc支付的安全保护方法和系统 | |
CN101271511B (zh) | 一种近距离无线通讯终端实现标签功能的装置和方法 | |
CN104166917A (zh) | Nfc交易事件的通知方法及系统 | |
CN102487319A (zh) | 一种通过振动进行单向或多向通信的方法 | |
WO2013001133A1 (en) | Bank-card fraud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for bank automats | |
CN105184563A (zh) | 一种nfc芯片的安全处理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06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