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24273A - 显示处理方法、显示处理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处理方法、显示处理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24273A
CN105224273A CN201510623577.2A CN201510623577A CN105224273A CN 105224273 A CN105224273 A CN 105224273A CN 201510623577 A CN201510623577 A CN 201510623577A CN 105224273 A CN105224273 A CN 1052242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application
interface
attitude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2357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24273B (zh
Inventor
高岩
夏婕
朱小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2357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24273B/zh
Priority to US14/984,440 priority patent/US10185459B2/en
Publication of CN1052242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242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242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242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04M1/0268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including a flexible display pane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2Interaction with lists of selectable items, e.g. men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2Flexible digitiser, i.e. 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allowing the whole digitising part of a device to be flexed or rolled like a sheet of pap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处理方法、显示处理装置和电子设备,所述显示处理方法包括:当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预定区域内显示第一应用的界面时,获得来自第二应用的信息;在第一应用的界面上显示关于所述信息的提示信息;接收对于所述提示信息的第一操作;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将所述预定区域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以及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的界面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显示所述第二应用的界面,其中,所述信息显示在所述第二应用的界面中。

Description

显示处理方法、显示处理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处理的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处理方法和显示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近来,随着大屏幕电子设备的日益流行,屏幕上所能显示的信息也越来越多。例如,当电子设备上正显示第一应用的界面时,有可能会收到第二应用的信息。此时,为了及时提醒用户,一些电子设备会设计为在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上显示关于第二应用的提示信息。
此时,如果用户希望浏览所收到的第二应用的信息的详情,则通常需要通过点击提示信息的方式来获取所述详情。然而,为了不影响第一应用的显示,通常,提示信息的显示区域都设计得较小。因此,存在用户难以准确点击提示信息从而导致误操作增加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处理方法、显示处理装置和电子设备,其使得当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第一应用的界面时,用户能够以简单而无误的操作将其切换为显示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两者的页面,实现分屏显示,从而在提供一种全新操控方式的同时简化了操作,提高了操作准确度,改进了用户体验。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处理方法,包括:当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预定区域内显示第一应用的界面时,获得来自第二应用的信息;在第一应用的界面上显示关于所述信息的提示信息;接收对于所述提示信息的第一操作;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将所述预定区域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以及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的界面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显示所述第二应用的界面,其中,所述信息显示在所述第二应用的界面中。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接收单元,当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预定区域内显示第一应用的界面时,获得来自第二应用的信息;第一显示处理单元,在第一应用的界面上显示关于所述信息的提示信息;第二接收单元,接收对于所述提示信息的第一操作;划分单元,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将所述预定区域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以及第二显示处理单元,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的界面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显示所述第二应用的界面,其中,所述信息显示在所述第二应用的界面中。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在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以下步骤:当在所述显示屏的预定区域内显示第一应用的界面时,获得来自第二应用的信息;在第一应用的界面上显示关于所述信息的提示信息;接收对于所述提示信息的第一操作;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将所述预定区域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以及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的界面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显示所述第二应用的界面,其中,所述信息显示在所述第二应用的界面中。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用于显示界面;传感器,用于检测输入操作;处理器,用于当所述显示屏的预定区域内显示第一应用的界面时,获得来自第二应用的信息;在第一应用的界面上显示关于所述信息的提示信息;当通过传感器获得对于所述提示信息的第一操作后,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将所述预定区域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以及控制所述显示屏所述第一区域内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的界面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显示所述第二应用的界面,其中,所述信息显示在所述第二应用的界面中。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了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计算机运行时执行以下步骤:当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预定区域内显示第一应用的界面时,获得来自第二应用的信息;在第一应用的界面上显示关于所述信息的提示信息;接收对于所述提示信息的第一操作;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将所述预定区域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以及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的界面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显示所述第二应用的界面,其中,所述信息显示在所述第二应用的界面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处理方法、显示处理装置和电子设备中,当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内显示第一应用的界面时,用户可以通过非常简单、准确率高、且符合认知习惯的操作将显示屏分为两个区域,以分别显示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的界面,从而在提供一种全新操控方式的同时简化了操作,提高了操作准确度,改进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A-2C分别示意性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不同模式;
图3A-3D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处理方法的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显示示意图;
图4是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处理装置的主要配置的图;
图5是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主要配置的框图;
图6是图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主要配置的框图;
图7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8A到8C是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之间切换过程的示意图;
图9是进一步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连接部分的示意图;
图10A到10C是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之间切换过程的示意图;
图11是进一步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连接部分的示意图;
图12A和图12B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第三姿态的示意图;
图13A和13B是进一步图示根据本发明配置有显示单元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14A和14B是进一步图示根据本发明配置有传感单元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15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式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16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各部分的子输入单元的立体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第二输入单元的立体图;
图1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各部分的子显示单元的立体图;
图2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第一显示单元的立体图;
图2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第三姿态的立体图;
图2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第四姿态的立体图;
图2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连接子输入单元的立体图;
图25A到25C是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第一姿态和第三姿态之间切换过程的示意图;
图26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当显示单元的外露区域(即未被覆盖部分)大时显示内容的示例,图26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当显示单元的外露区域(即未被覆盖部分)小时显示内容的示例,而图26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当显示单元的外露区域(即未被覆盖部分)小时显示内容的另一示例;以及
图27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式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
首先,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处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处理方法可应用于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电子设备中安装的各种应用的界面。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处理方法开始时,所述显示屏上的预定区域内正显示某一应用(以下,为区别起见,称为第一应用)的界面。在一示例中,所述预定区域为所述显示屏上的除边缘以外的区域。在另一示例中,所述预定区域为所述显示屏的整个显示区域。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以上所述仅为示例。所述预定区域可以预设为所述显示屏上的任何适当范围的区域,在此不作限定。
下面,将参照图1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处理方法。
首先,在步骤S110,当如上所述在预定区域内显示第一应用的界面时,获得来自第二应用的信息。
所述第二应用为与所述第一应用不同的应用,所述第二应用的信息例如为所述第二应用对应的服务器的推送信息、或另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二应用与所述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进入信息。例如,所述第一应用为视频播放应用,所述第二应用为即时消息应用、电话应用或社交应用,所述第二应用的信息例如为所述即时消息应用的新消息、所述电话应用的新呼入电话、或所述社交应用的状态新变化等。
接下来,在步骤S120,在第一应用的界面上显示关于所述信息的提示信息。
具体地,在用于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的页面的预定区域中可预置一提示区域,用于显示来自其他应用的提示信息。
更具体地,在所述预定区域中可预置如下所述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各自的大小可以预先确定,也可以不预先确定。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是预先确定的。所述相对位置例如指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排列方向。作为示例,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排列方向预置为与所述显示屏的显示方向相垂直。并且,所述第二区域可以预置为从所述显示屏的第一边开始向内延伸的区域。
例如,所述显示屏包括长边和短边,并且所述显示屏处于横屏显示状态。在此情况下,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例如预先设置为左右排列或水平排列,并且所述第二区域为从所述显示屏的短边开始向内延伸的区域。
可以将所述提示区域设置为与所述第二区域对应的区域,例如,从所述显示屏的第一边开始向内延伸预定距离的区域。所述预定距离的具体值不限。然而,通常情况下,可以将所述预定距离设置得较小,以使得所述提示区域内仅能显示较少字符,并小于如下所述的第二区域。
由此,在此步骤S120,将所述提示信息显示在例如如上确定的所述提示区域上。
接下来,在步骤S130,接收对于所述提示信息的第一操作,
在第一示例中,所述电子设备上例如可预置一硬件开关。作为所述第一操作,用户可触发所述硬件开关。
在第二示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可具有声控功能。作为所述第一操作,用户可通过语音输入诸如“分屏”的预定指令。
在第三示例中,所述显示屏具有平面模式和第一折叠模式。图2A和图2B示出了所述显示屏的这两种模式。具体地,图2A示出所述显示屏处于平面模式下的状态,其中所述显示屏整体位于同一平面内。图2B示出所述显示屏处于第一折叠模式下的状态,其中,所述显示屏的某一端(图2B中为左端)所处的平面与其相对端(图2B中为右端)所处的平面之间有一夹角,所述夹角大于一预设的阈值,例如15度、20度等。当然,以上所述仅为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设置所述阈值。
在此示例中,当所述显示屏处于平面模式时,获得来自第二应用的信息。并且,在此步骤中,接收将所述显示屏改变为第一折叠模式的第一折叠操作。
也就是说,在此示例中,所述显示屏是可折叠的。关于所述显示屏的物理实现,可以有多种方式。
在第一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屏整体可以为柔性屏,其可以在至少一个位置进行折叠。所述柔性屏的实现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在此不再详述。
在第二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部分,具有相反的第一面和第二面;连接部分,具有相反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二部分,通过所述连接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具有相反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面、所述连接部分的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面上。在所述平面模式下,所述第一部分、所述连接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位于同一平面内。在所述第一折叠模式下,由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面和所述连接部分的第一面组成的面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夹角大于阈值,并且所述第一区域对应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一面和所述连接部分的第一面,所述第二区域对应于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面。
稍后,还将结合图7-图27详细描述所述电子设备的物理结构。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述的第一操作仅为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此基础上设计其他各种符合用户认知习惯且简单不易出错的第一操作。
此后,在步骤S140,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将所述预定区域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并且,在步骤S150,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的界面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显示所述第二应用的界面,其中,所述信息显示在所述第二应用的界面中。
具体地,在第一示例中,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大小和相对位置均可以为预先确定的。由此,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将所述预定区域分为预定的第一区域和预定的第二区域。
在第二示例中,在如图2A和2B所示的显示屏的情况下,可以以所述第一折叠操作的第一折叠位置处为界,将所述预定区域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并分别显示第一应用的界面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二应用的界面。
由此,可以响应于用户的操作而将原本仅显示第一应用的界面的显示区域分为显示第一应用的界面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区域、和显示第二应用的界面的第二区域。而且,在此过程中,用户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显示屏的显示响应于自己的折叠操作而一分为二,操作简单且符合用户认知习惯,并且基本不会出现误操作。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还具有第二折叠模式。图2C示出了所述显示屏处于第二折叠模式下的状态。如图2C所示,所述第一折叠模式与所述第二折叠模式的折叠方向相同。也就是说,同样地,所述显示屏的某一端(图2C中为左端)所处的平面与其相对端(图2C中为右端)所处的平面之间有一夹角,所述夹角大于一预设的阈值。比较图2B和图2C可知,所述第二折叠模式与所述第一折叠模式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二折叠模式的折叠位置与所述第一折叠模式的折叠位置不同。例如,图2B中所述显示屏的左端所处的平面的面积大于图2C中所述显示屏的左端所处的平面的面积。
由此,在步骤S130,可以接收将所述显示屏改变为第一折叠模式的第一折叠操作和将所述显示屏改变为第二折叠模式的第二折叠操作之一。
从而,当接收到第一折叠操作时,以所述第一折叠操作的第一折叠位置处为界,将所述预定区域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另一方面,当接收到第二折叠操作时,以所述第二折叠操作的第二折叠位置处为界,将所述预定区域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由此,可以响应于用户不同的折叠操作而将显示区域分为不同大小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以分别显示第一应用的界面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二应用的界面,从而可以使得用户根据希望对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的显示分配的大小而进行相应的折叠操作。
在又一实施例中,不仅可以响应于用户的第一操作而将单屏显示切换为分屏显示,还可以在此之后响应于用户的第二操作而从分屏显示切换回单屏显示。
具体地,在第一示例中,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的界面的至少一部分并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显示所述第二应用的界面之后,可以接收将所述显示屏从第一折叠模式改变回平面模式的第三折叠操作,作为上述第二操作。所述第三折叠操作与所述第一折叠操作的折叠方向相反。由此,响应于所述第三折叠操作,一方面将所述显示屏改变回平面模式,另一方面将第一应用的界面的至少一部分显示在所述预定区域内。
也就是说,在此示例中,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显示随着显示屏的物理姿态的改变而同步改变。当显示屏从平面模式变为第一折叠模式时,原本仅显示第一应用的界面的显示区域分为显示第一应用的界面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区域、和显示第二应用的界面的第二区域。另一方面,当显示屏从第一折叠模式变回平面模式时,显示区域又恢复为仅显示第一应用的界面的至少一部分。而且,在此过程中,用户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显示屏的显示响应于自己的折叠操作而一分为二,随后又响应于自己的反向折叠操作而恢复原状,操作简单且符合用户认知习惯,并且基本不会出现误操作。
在第二示例中,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的界面的至少一部分并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显示所述第二应用的界面之后,同样,接收将所述显示屏从第一折叠模式改变回平面模式的第三折叠操作。所述第三折叠操作与所述第一折叠操作的折叠方向相反。并且,同样响应于所述第三折叠操作,将所述显示屏改变回平面模式。
与上述第一示例不同的是,虽然显示屏改变为平面模式,仍然保持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的界面的至少一部分并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显示所述第二应用的界面。
在显示屏恢复为平面模式之后,当接收到用户的第二操作时,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将第一应用的界面显示在所述预定区域内。所述第二操作为与所述第一操作不同的又一操作,其具体形式不作限定。例如,在所述第一操作为第一折叠操作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操作可以为语音输入操作或按键操作,等等。
也就是说,在此示例中,在反向折叠过程中,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显示并不随着显示屏的物理姿态的改变而同步改变。即便显示屏恢复为平面模式,如果没有接收到用户的额外操作,也仍然保持在第一区域显示第一应用的界面的至少一部分并在第二区域显示第二应用的界面。考虑到用户的视线方向,在平面模式下同时浏览两个区域比在第一折叠模式下同时浏览两个区域更舒适,因此,此示例的显示处理方法更便利用户同时浏览两个应用的界面。
图3A-3D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处理方法的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显示示意图。如图3A所示,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预定区域(在此示例中为整个显示区域)上显示例如视频播放应用的第一应用的界面。此时,所述显示屏处于平面模式。
在此状态下,当获得例如短信应用的第二应用的信息时,在第一应用的界面上的预定提示区域显示关于所述信息的提示信息,如图3B所示。所述提示信息可以以各种方式呈现。在第一示例中,如图3B所示,可以在第一应用的界面上叠加显示关于所述信息的缩略信息,作为所述提示信息。在第二示例中,作为所述提示信息,可以在第一应用的界面上叠加显示关于所述信息的提示标识,例如用于提示折叠的图案等。在第三示例中,作为所述提示信息,可以在第一应用的界面上呈现特定显示效果,例如右边缘呈现闪烁或特定颜色等等。
此后,接收对于所述提示信息的第一操作,例如上述的第一折叠操作。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将所述预定区域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并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的界面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显示所述第二应用的界面,其中,所述信息显示在所述第二应用的界面中。
具体地,在第一示例中,当获得来自第二应用的信息时,所述第一应用的界面以与全部显示区域的比例相适应的第一比例显示在全部显示区域内。而当显示区域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时,以与所述第一区域的比例相适应的第二比例,将所述第一应用的界面显示在所述第一区域内,并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显示第二应用的界面,如图3C所示。也就是说,在此示例中,将第一应用的界面等比例地缩小。由此,即便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来显示,用户也能看到第一应用的界面的全部,而不会丢失原本显示在第二区域中的显示内容。
在第二示例中,所述第一应用的界面以与全部显示区域的比例相适应的第一比例显示在全部显示区域内;而当显示区域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时,将所述第二应用的界面以覆盖的方式显示在以第一比例显示在全部显示区域内的第一应用的界面上,使得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的界面的至少一部分,如图3D所示。由此,即便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来显示,用户也能以原本的比例继续观看第一应用的界面,而不会由于缩小比例损失显示细节。
以上,参照图1-3详细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处理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处理方法中,当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内显示第一应用的界面时,用户可以通过非常简单、准确率高、且符合认知习惯的操作将显示屏分为两个区域,以分别显示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的界面,从而在提供一种全新操控方式的同时简化了操作,提高了操作准确度,改进了用户体验。
下面,将参照图4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处理装置。
图4是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处理装置的主要配置的图。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处理装置400主要包括:第一接收单元410、第一显示处理单元420、第二接收单元430、划分单元440和第二显示处理单元450。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410当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预定区域内显示第一应用的界面时,获得来自第二应用的信息。
所述第一显示处理单元420在第一应用的界面上显示关于所述信息的提示信息。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430接收对于所述提示信息的第一操作。
所述划分单元440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将所述预定区域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所述第二显示处理单元450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的界面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显示所述第二应用的界面,其中,所述信息显示在所述第二应用的界面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具有平面模式和第一折叠模式,所述第一接收单元410配置为当所述显示屏处于平面模式时,获得来自第二应用的信息;所述第二接收单元430配置为接收将所述显示屏改变为第一折叠模式的第一折叠操作。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划分单元440配置为:以所述第一折叠操作的第一折叠位置处为界,将所述预定区域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还具有第二折叠模式,所述第一折叠模式与所述第二折叠模式的折叠方向相同,所述第一接收单元410配置为:接收将所述显示屏改变为第一折叠模式的第一折叠操作和将所述显示屏改变为第二折叠模式的第二折叠操作之一;所述第二接收单元430配置为:当接收到第一折叠操作时,以所述第一折叠操作的第一折叠位置处为界,将所述预定区域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当接收到第二折叠操作时,以所述第二折叠操作的第二折叠位置处为界,将所述预定区域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处理装置400还包括:第三接收单元,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的界面的至少一部分并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显示所述第二应用的界面之后,接收将所述显示屏从第一折叠模式改变回平面模式的第三折叠操作,所述第三折叠操作与所述第一折叠操作的折叠方向相反;以及切换单元,响应于所述第三折叠操作,将所述显示屏改变回平面模式,并将第一应用的界面显示在所述预定区域内。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处理装置400还包括:第三接收单元,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的界面的至少一部分并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显示所述第二应用的界面之后,接收将所述显示屏从第一折叠模式改变回平面模式的第三折叠操作,所述第三折叠操作与所述第一折叠操作的折叠方向相反;切换单元,响应于所述第三折叠操作,将所述显示屏改变回平面模式,同时保持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的界面的至少一部分并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显示所述第二应用的界面;第四接收单元,接收第二操作;以及第三显示处理单元,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将第一应用的界面显示在所述预定区域内。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相对位置为预置的,并且所述第二区域预置为从所述显示屏的第一边开始向内延伸的区域;所述第一显示处理单元420配置为:在第一应用的界面上与所述预置的第二区域对应的位置处,显示关于所述信息的提示信息。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排列方向预置为与所述显示屏的显示方向相垂直。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获得来自第二应用的信息时,所述第一应用的界面以与全部显示区域的比例相适应的第一比例显示在全部显示区域内;并且,所述第二显示处理单元450配置为:以与所述第一区域的比例相适应的第二比例,将所述第一应用的界面显示在所述第一区域内,并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显示第二应用的界面。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获得来自第二应用的信息时,所述第一应用的界面以与全部显示区域的比例相适应的第一比例显示在全部显示区域内;并且,所述第二显示处理单元450配置为:将所述第二应用的界面以覆盖的方式显示在以第一比例显示在全部显示区域内的第一应用的界面上,使得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的界面的至少一部分。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显示处理单元420配置为执行以下中的至少一个:在第一应用的界面上叠加显示关于所述信息的提示标识,作为所述提示信息;在第一应用的界面上叠加显示关于所述信息的缩略信息,作为所述提示信息;在第一应用的界面上呈现特定显示效果,作为所述提示信息。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部分,具有相反的第一面和第二面;连接部分,具有相反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二部分,通过所述连接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具有相反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面、所述连接部分的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面上;在所述平面模式下,所述第一部分、所述连接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位于同一平面内;在所述第一折叠模式下,由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面和所述连接部分的第一面组成的面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夹角大于阈值,并且所述第一区域对应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一面和所述连接部分的第一面,所述第二区域对应于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面。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还具有第二折叠模式,所述第一折叠模式与所述第二折叠模式的折叠方向相同,在所述第二折叠模式下,由所述连接部分的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面组成的面与所述第一部分之间的夹角大于阈值,并且所述第一区域对应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区域对应于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面和所述连接部分的第一面。
以上,参照图4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处理装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处理装置中,当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内显示第一应用的界面时,用户可以通过非常简单、准确率高、且符合认知习惯的操作将显示屏分为两个区域,以分别显示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的界面,从而在提供一种全新操控方式的同时简化了操作,提高了操作准确度,改进了用户体验。
下面,将参照图5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500主要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10、存储器520和显示屏530,这些组件通过总线系统540和/或其它形式的连接机构(未示出)互连。应当注意,图5所示的电子设备500的组件和结构只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根据需要,电子设备500也可以具有其他组件和结构。
处理器51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PU)或者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和/或指令执行能力的其它形式的处理单元,并且可以控制电子设备500中的其它组件以执行期望的功能。
存储器52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等。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硬盘、闪存等。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指令,处理器520可以运行所述程序指令,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处理方法的功能以及/或者其它期望的功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具有平面模式和第一折叠模式,获得来自第二应用的信息的步骤包括:当所述显示屏处于平面模式时,获得来自第二应用的信息;接收对于所述提示信息的第一操作的步骤包括:接收将所述显示屏改变为第一折叠模式的第一折叠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部分,具有相反的第一面和第二面;连接部分,具有相反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二部分,通过所述连接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具有相反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面、所述连接部分的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面上;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所述连接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任一上;在所述平面模式下,所述第一部分、所述连接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位于同一平面内;在所述第一折叠模式下,由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面和所述连接部分的第一面组成的面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夹角大于阈值,并且所述第一区域对应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一面和所述连接部分的第一面,所述第二区域对应于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面。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还具有第二折叠模式,所述第一折叠模式与所述第二折叠模式的折叠方向相同,在所述第二折叠模式下,由所述连接部分的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面组成的面与所述第一部分之间的夹角大于阈值,并且所述第一区域对应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区域对应于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面和所述连接部分的第一面。
图6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主要配置的框图。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600包括:显示屏610、传感器620、和处理器630,这些组件通过总线系统640和/或其它形式的连接机构(未示出)互连。
所述显示屏610用于显示界面。所述传感器620用于检测输入操作。所述处理器630用于当所述显示屏的预定区域内显示第一应用的界面时,获得来自第二应用的信息;在第一应用的界面上显示关于所述信息的提示信息;当通过传感器获得对于所述提示信息的第一操作后,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将所述预定区域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以及控制所述显示屏所述第一区域内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的界面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显示所述第二应用的界面,其中,所述信息显示在所述第二应用的界面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具有平面模式和第一折叠模式,在所述平面模式下,所述显示屏的显示面呈平面或近似平面的状态;在所述第一折叠模式下,所述显示屏的显示面存在第一角;所述传感器能用于检测所述显示屏在平面模式和折叠模式之间的切换;其中,所述接收来自第二应用的信息包括:当所述显示屏处于平面模式时,接收来自第二应用的信息;所述接收用户对于所述提示信息的第一操作包括:接收用户将所述显示屏改变为第一折叠模式的第一折叠操作。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部分,具有相反的第一面和第二面;连接部分,具有相反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二部分,通过所述连接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具有相反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面、所述连接部分的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面上;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所述连接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任一上;在所述平面模式下,所述第一部分、所述连接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位于同一平面或近似同一平面内;在所述第一折叠模式下,由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面和所述连接部分的第一面组成的面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所形成的所述第一角大于阈值,并且所述第一区域对应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一面和所述连接部分的第一面,所述第二区域对应于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面。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还具有第二折叠模式,所述第一折叠模式与所述第二折叠模式的折叠方向相同,在所述第二折叠模式下,由所述连接部分的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面组成的面与所述第一部分之间所形成的所述第一角大于阈值,并且所述第一区域对应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区域对应于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面和所述连接部分的第一面。
以上,参照图5和图6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中,当在显示屏内显示第一应用的界面时,用户可以通过非常简单、准确率高、且符合认知习惯的操作将显示屏分为两个区域,以分别显示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的界面,从而在提供一种全新操控方式的同时简化了操作,提高了操作准确度,改进了用户体验。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具体物理结构。
图7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可以是诸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智能可穿戴设备等这样的电子设备。在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将以智能手机作为电子设备1的例子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包括第一部分10、第二部分20和连接部分30。换句话说,所述电子设备1中除了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之外的其他部分为连接部分30。所述第一部分10具有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所述连接部分30具有第三端31和第四端32,所述第三端31与所述第二端12连接;所述第二部分20具有第五端21和第六端22,所述第五端21与所述第四端32连接,所述第二部分20至少能基于所述连接部分30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10转动。
在下文中,将具体描述所述连接部分30的配置,所述连接部分30可以由多个转动部件以及其间的非转动部件构成,其中实现所述连接部分30与所述第一部分10以及所述连接部分30与所述第二部分20之间连接的转动部件将统一视为所述连接部分30的构成部件。换句话说,所述电子设备1中除了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20外的部分都被视为所述连接部分30。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此所使用的术语“端”指的是距第一部分10、第二部分20和连接部分30的各端面一定范围内的部分。
以下,将参照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电子设备1的所述连接部分30,以及在所述第二部分20至少基于所述连接部分30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10转动的情况下,所述电子设备1的姿态切换过程。
图8A到8C是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之间切换过程的示意图。具体地,图8A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第一姿态、图8C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第二姿态,而图8B则图示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切换过程中的任一姿态。
如图8A所示,在所述第一姿态下,所述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0被所述连接部分30和所述第二部分20覆盖。如图8C所示,在所述第二姿态下,由所述第一部分10的所述第一面100和所述连接部分30的第一面300组成的面被所述第二部分20覆盖。需要理解的是,在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下的覆盖包括完全覆盖以及部分覆盖。具体地,在所述述第二部分20足够短的情况下,在如图8C所示的第二姿态下,由所述第一部分10的所述第一面100和所述连接部分30的第一面300组成的面被所述第二部分20覆盖可以是所述第二部分20仅覆盖所述连接部分30的第一面300。
如图8B所示,在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切换过程中的任一姿态下,由于构成所述连接部分30的各个部件之间存在阻尼,使得该任一姿态为无需依赖外力保持稳定的姿态。基于相同的原因,在情况下,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同样为无需依赖外力保持稳定的姿态。本发明不限于此,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以及在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切换过程中的任一姿态可能是需要依赖外力保持稳定的姿态。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所述连接部分30的构造。
进一步地,如图8A到8C所示,在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下,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20之间对应点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第一阈值L。需要理解的是,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20之间对应点为垂直贯穿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20所在面的直线在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20所在面上的一对贯穿点。在如图8A到8C所示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20在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以及其间任一姿态下都能够处于近似紧密贴合。即,所述第一阈值L可能为5mm或者更小。
在一种情况下,在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姿态经由所述任一姿态向所述第二姿态切换的过程中,保持所述第二部分20的所述第六端22与所述第一面100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预定阈值。所述第六端22与所述第一面100的距离为所述第六端22上的任一点与其在所述第一部分10上的对应点之间的距离。
在另一种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之间执行切换时,所述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0和所述第二部分20的第一面200之间的距离同样小于所述第一预定阈值。也就是说,在此情况下,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20整体相对平行滑动以执行姿态的切换。以下,将通过参照附图描述所述连接部分30的构造,说明不同姿态切换过程与所述连接部分30的构造的对应关系。
此外,在如图8A到8C所示的姿态切换过程中,需要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施加外力。具体地,在如图8A所示的所述第一姿态下,当所述第二部分20受到具有从所述第六端22至所述第五端21的方向上的分量的外力F,并且所述外力的分量大小满足第一预定条件时,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姿态切换到所述第二姿态。同样地,在如图8C所示所述第二姿态下,当所述第二部分20受到具有从所述第五端21至所述第六端22的方向上的分量的外力F,并且所述外力的分量大小满足第一预定条件,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二姿态切换到所述第一姿态。需要理解的是,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二部分20施加的外力传递到所述连接部分30以克服所述连接部分30的各个部件之间的阻尼。以下,将通过参照附图描述所述连接部分30的构造,说明导致所述电子设备姿态切换的外力与所述连接部分30的构造的对应关系。
图9是进一步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连接部分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连接部分30可以包括至少三个转动部件301-30n(n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所述至少三个转动部件301-30n的每一个具有一条自身转动轴311-31n,所述至少三个转动部件301-30n的各个自身转动轴311-31n相互平行。例如,在一个转动部件301上施加的外力在垂直于所述自身转动轴311、且与所述一个转动部件301的外表面相切的方向上的分量大小满足第二预定条件时,所述一个转动部件301能够围绕所述自身转动轴311转动。在此,所述第二预定条件与所述至少三个转动部件301-30n的制造材料、制造工艺等条件相关。此外,当在所述至少三个转动部件301-30n的每一个上都不存在满足第二预定条件的外力时,所述至少三个转动部件301-30n相互之间可能由于阻尼存在而保持相互的稳定,从而保证所述电子设备1的所述第一部分10、所述第二部分20和所述连接部分30之间的相对稳定状态。
如上参照图8A到8C所示,在所述第二部分20上施加的用于导致姿态切换的外力是用于使得所述连接部分30中的至少一个转动部件满足上述第二预定条件而围绕其自身转动轴转动。由于在所述第二部分20上施加的外力向所述连接部分30中的至少一个转动部件传递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由于方向不同(即从所述第六端22至所述第五端21的方向可能不同于垂直于所述自身转动轴、且与所述一个转动部件的外表面相切的方向)以及其他损失,所述第一预定条件可以是大于所述第二预定条件。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连接部分30可以仅由所述至少三个转动部件301-30n构成。此外,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在一个转动部件(例如,转动部件301)转动时,其他转动部件(转动部件302-30n)相应地转动。例如,所述至少三个转动部件301-30n为相互啮合的齿轮部件,当一个齿轮部件转动时,将带动所有啮合的其他齿轮部件以相同的线速度(在为相同半径的情况下,以相同的角速度)联动。可替代地,当所有的转动部件联动时,可能由于各个转动部件之前的接合方式以及摩擦损耗的不同,导致各个转动部件的转动速度(线速度和/或角速度)并不相同。此外,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另一个示例中,在一个转动部件(例如,转动部件301)转动时,其他转动部件的至少一个不转动,即不是所有的转动部件联动,而是存在至少一个非联动的转动部件。
在所述连接部分30中所有的转动部件联动的情况下,由于其中一个转动部件的转动将导致其他所有转动部件以相同或者不同的转动速度转动,从而在如图8A到8C的姿态切换过程中,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20不能整体上保持相互平行滑动,而是会由于连接部分30中所有转动部件的转动存在起伏。与此不同的是,在所述连接部分30中存在至少一个非联动的转动部件的情况下,可能存在仅仅所述连接部分30中折叠区域的转动部件转动,而所述连接部分30中其他区域的转动部件非联动,从而实现在如图8A到8C的姿态切换过程中,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20整体上保持相互平行滑动。
图10A到10C是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之间切换过程的示意图。具体地,图10A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第一姿态、图10C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第二姿态,而图10B则图示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切换过程中的任一姿态。
类似于上述图8A到8C图示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如图10A所示,在所述第一姿态下,所述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0被所述连接部分30和所述第二部分20覆盖。如图10C所示,在所述第二姿态下,由所述第一部分10的所述第一面100和所述连接部分30的第一面300组成的面被所述第二部分20覆盖。
同样地,类似于上述图8A到8C图示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切换过程中的任一姿态可以为无需依赖外力保持稳定的姿态或者需要依赖外力保持稳定的姿态。
需要注意的是,由图10A到10C图示的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与由上述图8A到8C图示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不同在于,由于其所述连接部分30的构造不同与参照图9描述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连接部分,所以从由图10A所示的第一姿态向由图10C所示的第二姿态的切换过程中,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20不是近似紧密贴合地整体相对平行滑动,而是仅仅所述第二部分20的第六端22近似贴合所述第一部分10滑动。也就是说,所述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0和所述第二部分20的第一面200始终存在一定的第一夹角α,并且所述第二部分20与所述连接部分30始终存在一定的第二夹角β。
虽然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20不是近似紧密贴合地整体相对平行滑动,但是如图10A到10C所示,在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下,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20之间对应点之间的最大距离同样小于第一阈值。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一阈值将大于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阈值,例如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一阈值为1cm,其具体长度主要取决于所述连接部分30中的非转动部件60。同样地,在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姿态经由所述任一姿态向所述第二姿态切换的过程中,保持所述第二部分20的所述第六端22与所述第一面100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预定阈值。
此外,在如图10A到10C所示的姿态切换过程中,需要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施加外力。具体地,在如图10A所示的所述第一姿态下,当所述第二部分20受到具有从所述第六端22至所述第五端21的方向上的分量的外力,并且所述外力的分量大小满足第一预定条件时,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姿态切换到所述第二姿态。同样地,在如图10C所示所述第二姿态下,当所述第二部分20受到具有从所述第五端21至所述第六端22的方向上的分量的外力,并且所述外力的分量大小满足第一预定条件,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二姿态切换到所述第一姿态。如上参照图8A到8C以及图9所已经描述的,所述第一预定条件可以是大于所述第二预定条件。
图11是进一步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连接部分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连接部分30包括两个转动部件组40和50以及所述两个转动部件组之间的至少一个非转动部件60。每个所述转动部件组40和50包括至少两个转动部件401、402、501和502。如前所述,所述至少两个转动部件401和402(或者501和502)的每一个具有一条自身转动轴411和412(或者511和512),并且所述至少两个转动部件401和402(或者501和502)的各个自身转动轴411和412(或者511和512)相互平行。同样地,例如,在一个转动部件401上施加的外力在垂直于所述自身转动轴411、且与所述一个转动部件401的外表面相切的方向上的分量大小满足第二预定条件时,所述一个转动部件401能够围绕所述自身转动轴411转动。此外,当在所述两个转动部件组的40和50的每一个转动部件上都不存在满足第二预定条件的外力时,所述两个转动部件组的40和50中每一个转动部件的相互之间可能由于阻尼存在而保持相互的稳定,从而保证所述电子设备1的所述第一部分10、所述第二部分20和所述连接部分30之间的相对稳定状态。
同样地,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在一个转动部件(例如,转动部件401或501)转动时,其他转动部件(转动部件402或502)相应地转动。此外,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另一个示例中,在一个转动部件(例如,转动部件401)转动时,其他转动部件502不转动。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连接部分30全部由转动部件构成不同,由于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连接部分30中存在非转动部件60,不论其中转动部件全部为联动转动还是存在非联动转动的转动部件,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20都不会在整个姿态切换过程中保持整体的相互平行滑动。
图12A和图12B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第三姿态的示意图。具体地,图12A图示上述所述连接部分30仅由所述至少三个转动部件301-30n构成的第一实施例的情况,图12B图示所述连接部分30包括两个转动部件组40和50以及所述两个转动部件组之间的至少一个非转动部件60的第二实施例的情况。如图12A和12B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具有第三姿态,所述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0、所述连接部分30的第一面300以及所述第二部分20的第一面200组成第一外表面。在所述第三姿态下,所述第一外表面为平面或近似平面。具体地,在所述第一部分10、所述连接部分30以及所述第二部分20厚度严格相同,并且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连接部分30之间以及所述第二部分20和所述连接部分30之间充分相对转动到其间夹角为180度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外表面为平面。在所述第一部分10、所述连接部分30以及所述第二部分20厚度存在差别,或者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连接部分30之间以及所述第二部分20和所述连接部分30之间未充分相对转动,其间夹角小于180度(例如,在175-180度之间)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外表面为近似平面。
图13A和13B是进一步图示配置有显示单元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如图13A和13B所示,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还包括显示单元70,所述显示单元70至少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10的所述第一面100。进一步地,如图13A和13B所示,在所述第一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70的第一未被覆盖部分701和所述第二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70的第二未被覆盖部分702的面积不同。
更进一步地,如图13A和13B所示,所述显示单元70为可形变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70至少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10的所述第一面100和所述第二部分20的所述第一面200所组成的区域上;或者所述显示单元70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10的所述第一面100、所述连接部分30的所述第一面300和所述第二部分20的所述第一面300所组成的区域上。在如上参照图8A到8C以及图10A到10C描述的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70的一部分覆盖述所述显示单元70的另一部分。
图14A和14B是进一步图示配置有传感单元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如上参照图7到图13B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具有多种不同工作姿态(诸如,第一姿态、第二姿态和第三姿态),并且如图13A和13B所示,在不同的工作姿态下,布置在所述电子设备上的所述显示单元70会被不同地遮挡,从而存在不同的外露区域。因此,所述电子设备多种不同工作姿态可以对应于不同的工作模式,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模式为所述显示单元70提供不同的显示内容。
因此,所述电子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传感单元(未图示),其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10和/或所述连接部分30和/或所述第二部分20中,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以及处理单元(未图示),其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10和/或所述连接部分30和/或所述第二部分20中,用于根据所述传感单元检测到的姿态,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A所示,所述传感单元包括感光单元80,所述感光单元80包括与所述显示单元70的发光单元阵列对应设置的光线检测阵列,用于依据所述光线检测阵列中满足预定亮度阈值的区域,确定所述显示单元的外露区域,从而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这是因为在所述电子设备的不同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被所述连接部分30和/或所述第二部分20不同地遮挡,从而具有不同的外露区域。只有布置在所述外部区域下的光线检测阵列的部分将感测到满足预定亮度阈值的光线进入,而被遮挡的光线检测阵列的另一部分感测到的光线不满足预定亮度阈值。因此,感测到满足预定亮度阈值的光线检测阵列的部分即对应于所述显示单元70在当前姿态下的外露区域。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B所示,所述传感单元包括弯曲检测子单元90,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分30中,所述弯曲检测子单元90用于根据所述连接部分30的状态来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例如,所述弯曲检测子单元90可以是一个角度传感器,其感测所述连接部分30当前弯曲角度。通过预先设置所述第一部分10、所述连接部分30、所述第二部分20的具体尺寸,在感测到所述连接部分30当前弯曲角度后,可以据此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姿态。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包括显示控制子单元(未图示),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切换所述显示单元上的显示内容,从而为用户适应地提供最好地适配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模式的显示。
图15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式切换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5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式切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501中,检测电子设备的姿态。如上所述,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具有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在所述第一姿态下,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面被所述连接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覆盖,在所述第二姿态下,由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一面和所述连接部分的第一面组成的面被所述第二部分覆盖。可以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或所述连接部分和/或所述第二部分的传感单元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此后,处理进到步骤S1502。
在步骤S1502中,根据检测到的姿态,控制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此后,处理进到步骤S1503。
在步骤S1503中,根据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切换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上的显示内容。
以上,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及其模式切换方法,其能够实现至少两个不同的工作姿态,从而在不同工作姿态下提供不同的显示区域,并且根据工作姿态,在不同的显示区域中执行相应的内容显示。
图16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的侧视图。如图16所示,第一部分10、第二部分20以及连接部分30分别具有互为相反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具体而言,第一部分10具有第一面10-1和第二面10-2;第二部分20具有第一面20-1和第二面20-2;连接部分30具有第一面30-1和第二面30-2。由此,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1、第二部分20的第一面20-1以及连接部分30的第一面30-1构成电子设备1的第一外表面(正面);第一部分10的第二面10-2、第二部分20的第二面20-2以及连接部分30的第二面30-2构成电子设备1的第二外表面(背面)。应当注意,在本发明中,由于连接部分30是可形变的,因此第二部分20至少能基于连接部分30相对于第一部分10运动(例如向图16所示的A的方向或者B的方向转动),从而电子设备1能够在各种姿态之间切换。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各个输入单元。图17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各部分的子输入单元的立体图。如图17所示,在连接部分30上包括连接子输入单元1830,用于采集用户的输入操作。优选地,在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上也可以分别具有第一子输入单元1810和第二子输入单元1820。这样,电子设备1的处理单元(未图示)可以根据在各个子输入单元采集的输入操作,执行相应的处理。这些各个子输入单元优选是触摸传感器,但也可以是物理键或者其他任何形式的输入单元,只要能够采集用户的输入操作即可。典型地,第一子输入单元1810、第二子输入单元1820以及连接子输入单元1830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1的同一个外表面上。图17中示出了各子输入单元设置在电子设备1的第一外表面上的例子,即第一子输入单元1810设置在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1,第二子输入单元230设置在第二部分20的第一面20-1,并且连接子输入单元1830设置在连接部分30的第一面30-1。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上述情况,至少一个子输入单元也可以设置在相应部分的第二面上,例如在连接部分30的第二面设置连接子输入单元1830。此外,至少一个子输入单元还可以设置在相应部分的第一面以及第二面上,例如在第二部分20的第一面20-1以及第二面20-2分别设置第二子输入单元1820。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电子设备1的输入单元的优选实施例。图18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第二输入单元的立体图。如图18所示,电子设备1还可以在第一外表面上具有第二输入单元1900,用于采集整个第一外表面上的输入操作。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子输入单元1810、连接子输入单元1830以及第二子输入单元1820分别构成第二输入单元上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第三区域。通过上述结构,可以在第一外表面上整体地采集来自用户的输入,从而用户能够在更大空间内输入指令,实现更加强大的功能。
根据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在具有采集用户的输入的功能外,还可以同时具有显示功能。图19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各部分的子显示单元的立体图。如图19所示,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1可以包括第一子显示单元2010,连接部分30的第一面30-1可以包括连接子显示单元2030,第二部分20的第一面20-1也可以包括第二子显示单元2020。这样,各个子显示单元可以显示与电子设备1的处理单元执行的处理相关的内容。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上述情况,至少一个子显示单元也可以设置在相应部分的第二面上,例如在连接部分30的第二面30-2设置连接子显示单元2030。此外,至少一个子显示单元还可以设置在相应部分的第一面以及第二面上,例如在第二部分20的第一面20-1以及第二面20-2分别设置第二子显示单元2020。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电子设备1也可以仅包括第一子显示单元、连接子显示单元、第二子显示单元中的一个或者两个。例如,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可以不在第二部分的第一面设置第二子显示单元。
在一种实施例中,可以使得第一子显示单元2010、第二子显示单元2020以及连接子显示单元2030分别与第一子输入单元1810、第二子输入单元1820以及连接子输入单元330的至少一部分重合,从而实现第一部分10、第二部分20以及连接部分30的触摸屏的功能。
优选地,可以在电子设备的第一外表面上设置可形变的第一显示单元2100。图20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第一显示单元的立体图。如图20所示,第一子显示单元2010、连接子显示单元2030以及第二子显示单元2020分别构成第一显示单元2100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第三区域。应当注意,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一显示单元2100也可以仅仅覆盖各个子显示单元中的一个或者两个,例如第一子显示单元2010、连接子显示单元2030作为第一显示单元2100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并且第二子显示单元2020独立于第一显示单元2100。此时,第一显示单元2100能够随着连接部分30的发生形变,由此能够适应电子设备1的各种姿态。通过在第一外表面上设置第一显示单元2100,能够在电子设备1的第一外表面上大面积地显示相关的内容,例如播放视频等。另外,可以将第一显示单元2100与第二输入单元1900的至少一部分重合,可以在电子设备的第一外表面上整体实现触摸屏的功能。
电子设备1可以在存储单元(未图示)中多种不同的指令集,并且每一种指令集中的指令表示用户输入以及处理单元(未图示)执行的相应的处理内容的映射关系。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处理单元可以根据电子设备1的不同姿态,依据不同的指令集中的指令响应第一子输入单元1810、连接子输入单元1830以及第二子输入单元1820各自所采集的(或者第二输入单元1900整体采集的)输入操作。下面,以第三姿态以及第四姿态为例进行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电子设备1的处理单元的动作,这些步骤将构成本发明中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应当注意,下面以电子设备1的第三姿态以及第四姿态为例进行说明,但事实上不限于此,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电子设备1的其他姿态。图21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1所示:
首先,判断电子设备1正在处于的姿态(步骤S2110)。正如上面所述,由于连接部分30是可形变的,因此第二部分20至少能基于连接部分30相对于第一部分10运动(例如向图16所示的A的方向或者B的方向转动),从而电子设备1能够在各种姿态之间切换。因此,可以在电子设备1的连接部分30上设置传感器,并且根据连接部分30的形变状态判断电子设备1正在处于的姿态。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三姿态时,依据第三指令集中的指令响应连接子输入单元采集的输入(步骤S2120)。图22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第三姿态的立体图。如图22所示,当电子设备1处于第三姿态时,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1、连接部分30的第一面30-1以及第二部分20的第一面20-10近似成为同一平面。此时,电子设备1给用户呈现的是整个第一外表面,因此第三指令集可以是使得连接子输入单元与第一子输入单元、第二子输入单元共同作为输入(或者使得第二输入单元作为输入)进行相应的处理。这样,可以从整个第一外表面采集用户的输入,实现各种宽范围的功能。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四姿态时,依据第四指令集中的指令响应连接子输入单元采集的输入(步骤S2130)。图23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第四姿态的立体图。如图23所示,在第四姿态下,第一部分10的第二面10-2与第二部分20的第二面20-2相对。具体而言,第四姿态可以是第二部分20的第二面20-2与第一部分10的第二面10-2接触的状态,也可以是第二部分20的第二面20-2与第一部分10的第二面10-2的距离小于规定阈值的状态。第四指令集可以是使得连接子输入单元1830独立于第一子输入单元1810和第二子输入单元1820采集指令。作为一个示例,可以响应于连接子输入单元1830采集的输入控制第一子显示单元2010和/或第二子显示单元329的显示。例如,电子设备1在进行视频播放功能时,可以通过对连接子输入单元1830的滑动调节音量;在进行图像显示功能时,可以通过对连接子输入单元1830的滑动控制图片的缩放;在进行电子书阅读功能时,可以通过对连接子输入单元1830的滑动控制翻页等。图24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1的连接子输入单元的立体图。如图24所示,电子设备1在第四姿态时,连接部分被弯曲,从而面向用户的第一面会形成沿转轴方向的细条区域。此时,连接输入单元230优选包括触摸传感器,并且电子设备的处理单元判断所述触摸感应单元的输入,当判断结果表明输入为沿转轴方向的滑动输入时,执行上述的各种处理。这样,可以仅识别沿转轴方向的滑动输入,从而能够避免误操作。
通过上述处理,可以在包括第一部分、连接部分以及第二部分并且第二部分能够通过所述连接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运动,从而能够在各种姿态之间进行切换的电子设备中,通过位于连接部分的连接子输入单元采集输入操作,由此子设备在各种姿态下都能有效利用空间而对电子设备进行灵活的控制。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在如图7所示的电子设备中,基于所述连接部分30,电子设备1至少具有三种姿态,其中,第一姿态下,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20具有第一相对位置关系;第二姿态下,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20具有第二相对位置关系;第三姿态下,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20具有第三相对位置关系。这里,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二相对位置关系和所述第三相对位置关系各不相同。
所述电子设备1能通过第一方式从所述第二姿态切换至所述第一姿态,且能通过第二方式从所述第三姿态切换至所述第一姿态,所述第一方式与所述第二方式不同。
具体地,如上文中所述,图8A至图8C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通过第一方式的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之间切换过程的示意图,且图10A至图10C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通过第一方式的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之间切换过程的示意图。可见,尽管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连接部分30的构造不同,但第一姿态与第二姿态之间切换的方式相同。此外,图25A至图25C示出了本发明的电子设备通过第二方式的第一姿态和第三姿态之间切换过程的示意图。在图25A-25C中,并未特别示出连接部分30的具体构造,换言之,在图25A-25C中,连接部分30既可以采用第一实施例的配置,也可以采用第二实施例的配置。具体地,具体地,图25A图示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第三姿态、图25C图示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第一姿态,而图25B则图示所述第三姿态和所述第一姿态切换过程中的任一姿态。通过图8A至图8C、10A至图10B与图25A至图25C的比较可清楚地看出,所述第一方式与所述第二方式不同包括:所述第一方式和所述第二方式下所述第二部分的运动方式不同。
接下来,将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所述第一方式下和所述第二方式下所述第二部分20的不同的运动方式。
首先,可以从受力方式不同的角度来考虑。
可以通过第一方式使得所述电子设备1在第二姿态与第一姿态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二姿态下,通过所述第一方式,所述第二部分20受到所述第五端21至所述第六端22的方向上的分量的外力,并且所述外力大小满足第二预定条件,即:所述外力足以使得所述第二部分20经由所述连接部分30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10发生相对滑动,所述电子设备1从所述第二姿态切换到所述第一姿态。也就是说,此时,通过所述第一方式,所述第二部分20受到的是平行于所述电子设备1的第一面、且从第五端21指向第六端22方向的推力,换言之,将所述第二部分20朝着靠近所述第一部分10的方向滑动的推力,从而所述电子设备1从第二姿态切换至第一姿态。当然,另一方面,在所述第一姿态下,通过所述第一方式,所述第二部分20受到所述第六端22至所述第五端21的方向上的分量的外力,并且所述外力大小满足第二预定条件,即:所述外力足以使得所述连接部分30运动,所述电子设备1从所述第一姿态切换到所述第二姿态。也就是说,此时,通过所述第一方式,所述第二部分20受到的是平行于所述电子设备1的第一面、且从第六端22指向第五端21方向的推力,换言之,将所述第二部分20朝着远离所述第一部分10的方向滑动的推力,从而所述电子设备1从第一姿态切换至第二姿态。
可以通过第二方式使得所述电子设备1在第三姿态与第一姿态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三姿态下,通过所述第二方式,所述第二部分受到从所述第六端22向靠近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面转动方向上的分量的外力,并且所述外力大小满足第三预定条件,即:所述外力足以使得所述第二部分20经由所述连接部分30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10发生相对转动,所述电子设备1从所述第三姿态切换到所述第一姿态。也就是说,此时,通过所述第二方式,所述第二部分20受到的是与所述第二部分20的第一面呈一定夹角(优选地,夹角为90°)、且从所述第六端22向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面转动方向上的推力,换言之,将所述第二部分20朝着靠近所述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的方向转动的推力,从而所述电子设备1从第三姿态切换至第一姿态。当然,另一方面,在所述第三姿态下,通过所述第二方式,所述第二部分受到从所述第六端22向远离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面转动方向上的分量的外力,并且所述外力大小满足第三预定条件,即:所述外力足以使得所述第二部分20经由所述连接部分30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10发生相对转动,所述电子设备1从所述第一姿态切换到所述第三姿态。也就是说,此时,通过所述第二方式,所述第二部分20受到的是与所述第二部分20的第一面呈一定夹角(优选地,夹角为90°)、且从所述第六端22向远离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面转动方向上的推力,换言之,将所述第二部分20朝着远离所述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的方向转动的推力,从而所述电子设备1从第一姿态切换至第三姿态。
其次,可以从运动方向不同的角度来考虑。
可以通过第一方式使得所述电子设备1在第二姿态与第一姿态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二姿态下,通过所述第一方式,所述第二部分20与所述第一部分10之间进行相对平行运动(实质上为完全平行或近似平行),其中所述第一部分10与所述第二部分20之间的夹角保持恒定且小于第二预定阈值,所述电子设备1从所述第二姿态切换到所述第一姿态。例如,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分20与所述第一部分10完全平行地相对运动,从而所述第一部分10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夹角保持恒定且为0。但是,在第二实施例中,在可允许的范围内,所述第二部分20与所述第一部分10近似平行地相对运动,此时,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夹角保持恒定且为α,当然α是小于第二预定阈值的值。另一方面,在所述第一姿势下,通过所述第一方式,通过所述第二部分20与所述第一部分10之间相反方向的相对平行运动,所述电子设备1从所述第一姿态切换到所述第二姿态。
可以通过第二方式使得所述电子设备1在第三姿态与第一姿态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三姿态下,通过所述第二方式,所述第二部分20与所述第一部分10之间进行相对转动运动,其中所述第一部分10与所述第二部分20之间的夹角不断减小,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三姿态切换到所述第一姿态。另一方面,在所述第一姿势下,通过所述第二方式,所述第二部分20与所述第一部分10之间进行相反方向的相对转动运动,其中所述第一部分10与所述第二部分20之间的夹角不断增大,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姿态切换到所述第三姿态。
然后,还可以从运动过程中第六端22与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0的距离不同的角度来考虑。
可以通过第一方式使得所述电子设备1在第二姿态与第一姿态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二姿态下,通过所述第一方式,所述第二部分20在保持所述第六端22与所述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0的距离小于第一预定阈值的情况下运动,所述电子设备1从所述第二姿态切换到所述第一姿态。当然,另一方面,在所述第一姿态下,通过所述第一方式,所述第二部分20在保持所述第六端22与所述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0的距离小于第一预定阈值的情况下运动,所述电子设备1从所述第一姿态切换到所述第二姿态。例如,可以在所述第二部分20与所述第一部分10完全贴合的状态下通过所述第一方式进行第二姿态与第一姿态之间的切换,此时,所述第六端22与所述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的距离为0。又如,也可以在仅所述第二部分20的第六端22与所述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0接触而所述第二部分20的其余部分不与所述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0保持接触,此时所述第六端22与所述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0的距离为一小值,且该小值在可允许的范围内,即小于第一预定阈值。
可以通过第一方式使得所述电子设备1在第三姿态与第一姿态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三姿态下,通过所述第二方式,所述第二部分20在使得所述第六端22与所述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0的距离从第二预定阈值增大至一最大值然后减小至所述第一预定阈值以下的情况下运动,所述电子设备1从所述第三姿态切换到所述第一姿态。具体来讲,在所述第三姿态下,如果如上文中所述,所述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0、所述连接部分30的第一面300以及所述第二部分20的第一面200严格地共面,则通过所述第二方式从所述第三姿态向所述第一姿态切换时,最初所述第六端22与所述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0的距离为0,即第二预定阈值为0。然后,随着第二部分20向着靠近第一部分10的方向转动,二者的距离逐渐增大至一最大值,例如,最大值出现在第二部分20与第一部分10垂直时,然后,二者的距离逐渐减小至第一预定阈值,即最小值出现在第二部分20与第一部分10完全贴合或基本贴合时。在所述第三姿态下,如果如上文中所述,所述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0、所述连接部分30的第一面300以及所述第二部分20的第一面200非严格地共面,则通过所述第二方式从所述第三姿态向所述第一姿态切换时,最初所述第六端22与所述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0的距离为一非零的小值。另一方面,在所述第一姿态下,通过所述第二方式,所述第二部分20在使得所述第六端22与所述第一部分10的第一面100的距离从第一预定阈值以下增大至一最大值然后减小至所述第二预定阈值的情况下运动,所述电子设备1从所述第一姿态切换到所述第三姿态。
在上文中,为了便于理解,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解释了用于变换姿态的第一方式和第二方式的不同。然而,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任何其他可能的角度也可以类似地用来解释第一方式和第二方式的不同。
此外,在如图14A所示的电子设备中,所述感光单元80还可以进一步判断感测到满足预定亮度阈值的光线检测阵列的部分的数量是逐渐增大还是急剧增大。如果所述感测单元80判断出感测到满足预定亮度阈值的光线检测阵列的部分的数量是逐渐增大的,则应认为是通过第一方式进行姿态切换。另一方面,如果所述感测单元80判断出感测到满足预定亮度阈值的光线检测阵列的部分的数量是急剧增大的,则应认为是通过第二方式进行姿态切换。
在如图14B所示的电子设备中,此外,所述弯曲检测子单元90还可以进一步检测所述连接部分30中包括的转轴的转动。具体来讲,如上文中所述,所述连接部分30可以包括多个转轴。例如,如果所述弯曲检测子单元90检测到所述多个转轴之中仅部分转轴转动而其余转轴不转动,并且转动的转轴部分是依次变化的(如,当前时刻是311、312、313,而下一时刻是312、313、314),则应认为是通过第一方式进行姿态切换。另一方面,如果所述弯曲检测子单元90检测到所述多个转轴之中的全部转轴均转动,则应认为是通过第二方式进行姿态切换。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所述第一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一未被覆盖部分小于所述第二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二未被覆盖部分的面积。
接下来,将详细描述姿态切换时显示内容切换的不同示例。
作为第一示例,假定在所述第二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70显示第三内容。当所述传感单元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1通过上文中所述的第一方式从第二姿态切换到第一姿态时,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控制所述显示单元70从显示所述第三内容切换至显示第一内容。
由于如上文中所述,所述第一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一未被覆盖部分小于所述第二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二未被覆盖部分的面积。因此,第一姿态下能够显示的第一内容必然少于第二姿态下能够显示的第三内容。这里,第一内容为第三内容的一部分,且第一内容不同于所述第三内容的第一子内容,所述第一子内容是第一内容所在的区域在所述第二姿态下显示的内容。也就是说,第一内容虽然是第三内容的一部分,但绝不是简单地对第三内容原样不动地裁切,而是对于第三内容中各项的重新精简组合。
例如,图26A示出了当显示单元70的外露区域(即未被覆盖部分)大时显示内容的示例,而图26B示出了当显示单元70的外露区域(即未被覆盖部分)小时显示内容的示例。如图26A和图26B所示,第三内容可以是包括播放控制按钮(包括播放、暂停、快进等)、播放进度条、歌词、专辑封面等的完整内容,而第一内容可以是仅包括播放控制按钮及播放进度条的精简内容。当然,在第一内容中,需要对播放控制按钮及播放进度条重新布局。
通常认为,用户在通过第一方式从第二姿态变换到第一姿态时期望继续对电子设备进行操作的可能性较大,并且由于显示单元执行显示的有效面积减小,因此变换显示到精简内容的显示以便于用户的进一步操作。
另一方面,假定在所述第一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70显示第一内容。当所述传感单元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1通过上文中所述的第一方式从第一姿态切换到第二姿态时,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控制所述显示单元70从显示所述第一内容切换至显示第三内容。
作为第二示例,假定在所述第三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70显示第四内容。当所述传感单元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1通过上文中所述的第二方式从第三姿态切换到第一姿态时,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控制所述显示单元从显示所述第四内容切换至显示第二内容。
与第一示例中第一内容与第三内容相关不同,在第二示例中,所述第二内容为预定内容,且所述第二内容与所述第四内容无关。例如,图26A示出了当显示单元70的外露区域(即未被覆盖部分)大时显示内容的示例,图26C示出了当显示单元70的外露区域(即未被覆盖部分)小时显示内容的另一示例。如图26A和图26C所示,第四内容也可以是包括播放控制按钮(包括播放、暂停、快进等)、播放进度条、歌词、专辑封面等的完整内容,而第二内容可以是锁屏界面。
通常认为,用户在通过第二方式从第三姿态变换到第一姿态时期望不再对电子设备进行操作的可能性较大,因此直接将电子设备切换到锁屏模式且显示单元显示锁屏界面可以有效地降低功耗。
另一方面,假定在所述第一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70显示第二内容。当所述传感单元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1通过上文中所述的第二方式从第一姿态切换到第三姿态时,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控制所述显示单元从显示所述第二内容切换至显示第四内容。
在上文中,分别以两个独立的示例示出了通过第一方式在第一姿态与第二姿态之间切换的情况和通过第二方式在第一姿态与第三姿态之间切换的情况。然而,也可以将第一示例和第二示例进行组合,即在一个示例中,包括通过第一方式在第一姿态与第二姿态之间切换的情况和通过第二方式在第一姿态与第三姿态之间切换的情况。
作为第三示例,假定在所述第二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70显示第一应用的第五内容。当所述传感单元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1通过第一方式从第二姿态切换到第一姿态时,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控制所述显示单元70从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的第五内容切换至显示第一应用的第六内容。并且假定在所述第三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70显示第一应用的第七内容。在第三示例中,关注的是在第二姿态和第三姿态下显示相同应用的情况下通过不同方式(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切换到第一姿态后显示内容将有所不同。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二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二未被覆盖部分的面积小于第三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三未被覆盖部分的面积,因此即使在第二姿态下和第三姿态下都显示相同的应用,该相同应用的内容也将略有不同。因此,在上文中,以第一应用的第五内容和第一应用的第七内容来对二者进行区分。当所述传感单元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1通过第二方式从第三姿态切换到第一姿态时,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控制所述显示单元70从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的第七内容切换至显示非第一应用的第八内容,其中所述非第一应用的第八内容与所述第一应用的第七内容无关。例如,所述非第一应用的第八内容可以是锁屏界面。
这样,由于用户在通过第一方式从第二姿态变换到第一姿态时期望继续对电子设备进行操作的可能性较大,并且用户在通过第二方式从第三姿态变换到第一姿态时期望不再对电子设备进行操作的可能性较大,因此通过将显示控制子单元配置为:当通过第一方式从第二姿态切换到第一姿态时,将显示内容从第一应用的第五内容切换到第六内容,其中第六内容与第五内容相关,以便于用户的进一步操作,并且通过将显示控制子单元配置为:当通过第二方式从第三姿态切换到第一姿态时,将显示内容从第一应用的第七内容切换到非第一应用的第八内容,以便于有效降低功耗。
对于第一应用的第六内容,可以通过如下两种方式来生成。与上文中所述的第一示例类似地,所述第一应用的第六内容可以为所述第一应用的第五内容的一部分,且第六内容不同于所述第五内容的第一子内容,所述第一子内容是第五内容所在的区域在所述第二姿态下显示的内容。即,第一应用的第六内容可以与所述第一应用的第五内容部分地相同。
另外,可替代地,所述第一应用的第六内容也可以基于所述第一应用的第五内容而生成,其中所述第六内容与所述第五内容不同。例如,所述第一应用为一购物应用,且在第二姿态下所述第一应用的第五内容为商品信息。当所述电子设备通过第一方式从第二姿态切换到第一姿态时,所显示的第一应用的第六内容为对应该商品的条形码。
可见,在通过第一方式切换之后,第六内容可以与第五内容地相同,也可以完全地不同。但是,不论第六内容是否与第五内容相同,二者都是相关的。相比之下,在通过第二方式切换之后,与第八内容与第七内容不但不同而且无关。
作为第四示例,假定在所述第二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70显示第一应用的第五内容。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进一步被配置为判断所述第一应用的类型。并且,基于所述第一应用的类型,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控制切换后显示的内容。
具体来讲,当所述传感单元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1从第二姿态切换到第一姿态时,如果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判断出所述第一应用的类型为持续型,如音乐播放器、导航等应用,则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控制所述显示单元70显示第一应用的第六内容,所述第六内容为所述第五内容的一部分,且第六内容不同于所述第五内容的第一子内容,所述第一子内容是第五内容所在的区域在所述第二姿态下显示的内容。例如,如果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判断出所述第一应用的类型为持续型,则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控制显示第一应用的精简界面,在所述精简界面中,选择完整内容的一部分显示。举例来讲,第一应用为音乐播放器,在从第二姿态切换到第一姿态后,第一内容改变为从包括播放控制按钮(包括播放、暂停、快进等)、播放进度条、歌词、专辑封面等完整内容中选择出的一部分内容,如播放控制按钮和播放进度条。或者,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控制所述显示单元70也可以显示第一应用的第六内容,所述第六内容基于所述第五内容产生且与所述第五内容不同。例如,如果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判断出所述第一应用的类型为持续型,则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也可以重新生成第一应用的精简界面。举例来讲,第一应用为导航应用,在从第二姿态切换到第一姿态后,第一内容改变为箭头导航,这里的箭头导航完全不同于之前显示的完整导航内容。
另一方面,如果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判断出所述第一应用的类型为非持续型,则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控制所述显示单元70显示非第一应用的第八内容,其中所述非第一应用的第八内容与所述第一应用的第五内容无关。例如,如果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判断出所述第一应用的类型为非持续型,则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控制显示锁屏界面。
这样,由于在当前运行的应用为持续型应用的情况下从第二姿态变换到第一姿态时期望继续对电子设备1进行操作的可能性较大,并且在当前运行的应用为非持续型应用的情况下从第二姿态变换到第一姿态时期望不再对电子设备进行操作的可能性较大,因此通过将显示控制子单元配置为:当在当前运行的应用为持续型应用的情况下从第二姿态切换到第一姿态时,将显示内容从第一应用的第五内容切换到第六内容,其中第六内容与第五内容相关,以便于用户的进一步操作,并且通过将显示控制子单元配置为:当在当前运行的应用为非持续型应用的情况下从第二姿态切换到第一姿态时,将显示内容从第一应用的第五内容切换到非第一应用的第八内容,以便于有效降低功耗。
作为第五示例,假定在所述第二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70显示第一应用的第五内容。与第四示例中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进一步被配置为判断所述第一应用的类型不同,在第五示例中,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进一步被配置为判断正在执行的操作的类型。并且,基于正在执行的操作的类型,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控制切换后显示的内容。也就是说,即使当前正在运行的应用的类型为持续型应用,但是当前并未执行持续型操作(如,执行音乐播放、执行导航等操作),那么仍将显示切换到非第一应用的第八内容。
具体来讲,当所述传感单元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1从第二姿态切换到第一姿态时,如果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判断出操作类型为持续型,如执行音乐播放、或执行导航等操作,则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控制所述显示单元70显示第一应用的第六内容,所述第六内容为所述第五内容的一部分,且第六内容不同于所述第五内容的第一子内容,所述第一子内容是第五内容所在的区域在所述第二姿态下显示的内容。例如,如果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判断出操作类型为持续型,则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控制显示第一应用的精简界面。或者,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控制所述显示单元70也可以显示第一应用的第六内容,所述第六内容基于所述第五内容产生且与所述第五内容不同。例如,如果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判断出所述第一应用的类型为持续型,则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也可以重新生成第一应用的精简界面。
另一方面,如果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判断出操作类型为非持续型,则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控制所述显示单元70显示非第一应用的第八内容,其中所述非第一应用的第八内容与所述第一应用的第五内容无关。例如,如果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判断出操作类型为非持续型,则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控制显示锁屏界面。
这样,由于在当前执行的操作类型为持续型的情况下从第二姿态变换到第一姿态时期望继续对电子设备1进行操作的可能性较大,并且在当前执行的操作类型为非持续型的情况下从第二姿态变换到第一姿态时期望不再对电子设备进行操作的可能性较大,因此通过将显示控制子单元配置为:当在当前执行的操作类型为持续型的情况下从第二姿态切换到第一姿态时,将显示内容从第一应用的第五内容切换到第六内容,其中第六内容与第五内容相关,以便于用户的进一步操作,并且通过将显示控制子单元配置为:当在当前执行的操作类型为非持续型的情况下从第二姿态切换到第一姿态时,将显示内容从第一应用的第五内容切换到非第一应用的第八内容,以便于有效降低功耗。
接下来,将参照图27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式切换方法的具体过程。如图27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式切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2701中,检测电子设备的姿态切换和/或姿态切换的方式。如上所述,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部分;连接部分;和第二部分,通过所述连接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其中,基于所述连接部分,电子设备至少具有三种姿态,其中,第一姿态下,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具有第一相对位置关系;第二姿态下,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具有第二相对位置关系;第三姿态下,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具有第三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二相对位置关系和所述第三相对位置关系各不相同;且所述电子设备能通过第一方式从所述第二姿态切换至所述第一姿态,且能通过第二方式从所述第三姿态切换至所述第一姿态,所述第一方式与所述第二方式不同。可以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或所述连接部分和/或所述第二部分的传感单元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切换和/或姿态切换的方式。此后,处理进到步骤S2702。
在步骤S2702中,根据检测到的姿态切换和/或姿态切换的方式,控制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此后,处理进到步骤S2703。
在步骤S2703中,根据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切换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上的显示内容。
作为第一示例,假定在所述第二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70显示第三内容。当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1通过上文中所述的第一方式从第二姿态切换到第一姿态时,控制所述显示单元70从显示所述第三内容切换至显示第一内容。
由于如上文中所述,所述第一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一未被覆盖部分小于所述第二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二未被覆盖部分的面积。因此,第一姿态下能够显示的第一内容必然少于第二姿态下能够显示的第三内容。这里,第一内容为第三内容的一部分,且第一内容不同于所述第三内容的第一子内容,所述第一子内容是第一内容所在的区域在所述第二姿态下显示的内容。也就是说,第一内容虽然是第三内容的一部分,但绝不是简单地对第三内容原样不动地裁切,而是对于第三内容中各项的重新精简组合。
另一方面,假定在所述第一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70显示第一内容。当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1通过上文中所述的第一方式从第一姿态切换到第二姿态时,控制所述显示单元70从显示所述第一内容切换至显示第三内容。
作为第二示例,假定在所述第三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70显示第四内容。当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1通过上文中所述的第二方式从第三姿态切换到第一姿态时,控制所述显示单元从显示所述第四内容切换至显示第二内容。
与第一示例中第一内容与第三内容相关不同,在第二示例中,所述第二内容为预定内容,且所述第二内容与所述第四内容无关。
另一方面,假定在所述第一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70显示第二内容。当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1通过上文中所述的第二方式从第一姿态切换到第三姿态时,控制所述显示单元从显示所述第二内容切换至显示第四内容。
作为第三示例,假定在所述第二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70显示第一应用的第五内容。当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1通过第一方式从第二姿态切换到第一姿态时,控制所述显示单元70从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的第五内容切换至显示第一应用的第六内容。并且假定在所述第三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70显示第一应用的第七内容。在第三示例中,关注的是在第二姿态和第三姿态下显示相同应用的情况下通过不同方式(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切换到第一姿态后显示内容将有所不同。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二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二未被覆盖部分的面积小于第三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三未被覆盖部分的面积,因此即使在第二姿态下和第三姿态下都显示相同的应用,该相同应用的内容也将略有不同。因此,在上文中,以第一应用的第五内容和第一应用的第七内容来对二者进行区分。当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1通过第二方式从第三姿态切换到第一姿态时,控制所述显示单元70从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的第七内容切换至显示非第一应用的第八内容,其中所述非第一应用的第八内容与所述第一应用的第七内容无关。例如,所述非第一应用的第八内容可以是锁屏界面。
作为第四示例,假定在所述第二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70显示第一应用的第五内容。所述模式切换方法进一步包括判断所述第一应用的类型。并且,基于所述第一应用的类型,控制切换后显示的内容。
另一方面,如果判断出所述第一应用的类型为非持续型,则控制所述显示单元70显示非第一应用的第八内容,其中所述非第一应用的第八内容与所述第一应用的第五内容无关。例如,如果判断出所述第一应用的类型为非持续型,则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控制显示锁屏界面。
作为第五示例,假定在所述第二姿态下,所述显示单元70显示第一应用的第五内容。与第四示例中进一步判断所述第一应用的类型不同,在第五示例中,所述模式切换方法进一步包括判断正在执行的操作的类型。并且,基于正在执行的操作的类型,控制切换后显示的内容。也就是说,即使当前正在运行的应用的类型为持续型应用,但是当前并未执行持续型操作(如,执行音乐播放、执行导航等操作),那么仍将显示切换到非第一应用的第八内容。
另一方面,如果判断出操作类型为非持续型,则控制所述显示单元70显示非第一应用的第八内容,其中所述非第一应用的第八内容与所述第一应用的第五内容无关。例如,如果判断出操作类型为非持续型,则所述显示控制子单元控制显示锁屏界面。
迄今为止,已经参照附图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通过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在三种姿态之间切换,并且可以基于切换方式的不同来控制切换后显示的内容,从而电子设备的使用模式灵活多变且用户的使用体验高。
以上,参照图1到图27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处理方法、显示处理装置和电子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类似“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的表述仅为了在描述时方便区分,而并不意味着其必须实现为物理分离的两个或多个单元。事实上,根据需要,所述单元可以整体实现为一个单元,也可以实现为多个单元。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一系列处理不仅包括以这里所述的顺序按时间序列执行的处理,而且包括并行或分别地、而不是按时间顺序执行的处理。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全部通过硬件来实施。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背景技术做出贡献的全部或者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单元/模块可以用软件实现,以便由各种类型的处理器执行。举例来说,一个标识的可执行代码模块可以包括计算机指令的一个或多个物理或者逻辑块,举例来说,其可以被构建为对象、过程或函数。尽管如此,所标识模块的可执行代码无需物理地位于一起,而是可以包括存储在不同位里上的不同的指令,当这些指令逻辑上结合在一起时,其构成单元/模块并且实现该单元/模块的规定目的。
在单元/模块可以利用软件实现时,考虑到现有硬件工艺的水平,所以可以以软件实现的单元/模块,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都可以搭建对应的硬件电路来实现对应的功能,所述硬件电路包括常规的超大规模集成(VLSI)电路或者门阵列以及诸如逻辑芯片、晶体管之类的现有半导体或者是其它分立的元件。模块还可以用可编程硬件设备,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阵列逻辑、可编程逻辑设备等实现。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3)

1.一种显示处理方法,包括:
当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预定区域内显示第一应用的界面时,获得来自第二应用的信息;
在第一应用的界面上显示关于所述信息的提示信息;
接收对于所述提示信息的第一操作;
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将所述预定区域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以及
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的界面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显示所述第二应用的界面,其中,所述信息显示在所述第二应用的界面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显示屏具有平面模式和第一折叠模式,
获得来自第二应用的信息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显示屏处于平面模式时,获得来自第二应用的信息;
接收对于所述提示信息的第一操作的步骤包括:
接收将所述显示屏改变为第一折叠模式的第一折叠操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处理方法,其中,将所述预定区域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步骤包括:
以所述第一折叠操作的第一折叠位置处为界,将所述预定区域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处理方法,所述显示屏还具有第二折叠模式,所述第一折叠模式与所述第二折叠模式的折叠方向相同,
接收对于所述提示信息的第一操作的步骤包括:
接收将所述显示屏改变为第一折叠模式的第一折叠操作和将所述显示屏改变为第二折叠模式的第二折叠操作之一;
将所述预定区域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步骤包括:
当接收到第一折叠操作时,以所述第一折叠操作的第一折叠位置处为界,将所述预定区域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当接收到第二折叠操作时,以所述第二折叠操作的第二折叠位置处为界,将所述预定区域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处理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的界面的至少一部分并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显示所述第二应用的界面之后,接收将所述显示屏从第一折叠模式改变回平面模式的第三折叠操作,所述第三折叠操作与所述第一折叠操作的折叠方向相反;以及
响应于所述第三折叠操作,将所述显示屏改变回平面模式,并将第一应用的界面的至少一部分显示在所述预定区域内。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处理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的界面的至少一部分并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显示所述第二应用的界面之后,接收将所述显示屏从第一折叠模式改变回平面模式的第三折叠操作,所述第三折叠操作与所述第一折叠操作的折叠方向相反;
响应于所述第三折叠操作,将所述显示屏改变回平面模式,同时保持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的界面的至少一部分并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显示所述第二应用的界面;
接收第二操作;以及
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将第一应用的界面显示在所述预定区域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处理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相对位置为预置的,并且所述第二区域预置为从所述显示屏的第一边开始向内延伸的区域;显示关于所述信息的提示信息的步骤包括:
在第一应用的界面上与所述预置的第二区域对应的位置处,显示关于所述信息的提示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处理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排列方向预置为与所述显示屏的显示方向相垂直。
9.一种显示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当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预定区域内显示第一应用的界面时,获得来自第二应用的信息;
第一显示处理单元,在第一应用的界面上显示关于所述信息的提示信息;
第二接收单元,接收对于所述提示信息的第一操作;
划分单元,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将所述预定区域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以及
第二显示处理单元,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的界面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显示所述第二应用的界面,其中,所述信息显示在所述第二应用的界面中。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显示屏,用于显示界面;
传感器,用于检测输入操作;
处理器,用于当所述显示屏的预定区域内显示第一应用的界面时,获得来自第二应用的信息;在第一应用的界面上显示关于所述信息的提示信息;当通过传感器获得对于所述提示信息的第一操作后,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将所述预定区域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以及控制所述显示屏所述第一区域内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的界面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显示所述第二应用的界面,其中,所述信息显示在所述第二应用的界面中。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显示屏具有平面模式和第一折叠模式,在所述平面模式下,所述显示屏的显示面呈平面或近似平面的状态;在所述第一折叠模式下,所述显示屏的显示面存在第一角;
所述传感器能用于检测所述显示屏在平面模式和折叠模式之间的切换;
其中,获得来自第二应用的信息包括:
当所述显示屏处于平面模式时,获得来自第二应用的信息;
接收对于所述提示信息的第一操作包括:
接收将所述显示屏改变为第一折叠模式的第一折叠操作。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部分,具有相反的第一面和第二面;
连接部分,具有相反的第一面和第二面;
第二部分,通过所述连接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具有相反的第一面和第二面;
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面、所述连接部分的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面上;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所述连接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任一上;
在所述平面模式下,所述第一部分、所述连接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位于同一平面或近似同一平面内;
在所述第一折叠模式下,由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面和所述连接部分的第一面组成的面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形成的所述第一角大于阈值,并且所述第一区域对应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一面和所述连接部分的第一面,所述第二区域对应于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面。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显示屏还具有第二折叠模式,所述第一折叠模式与所述第二折叠模式的折叠方向相同,
在所述第二折叠模式下,由所述连接部分的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面组成的面与所述第一部分之间形成的所述第一角大于阈值,并且所述第一区域对应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区域对应于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面和所述连接部分的第一面。
CN201510623577.2A 2015-09-25 2015-09-25 显示处理方法、显示处理装置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052242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23577.2A CN105224273B (zh) 2015-09-25 2015-09-25 显示处理方法、显示处理装置和电子设备
US14/984,440 US10185459B2 (en) 2015-09-25 2015-12-30 Display processing method, display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23577.2A CN105224273B (zh) 2015-09-25 2015-09-25 显示处理方法、显示处理装置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24273A true CN105224273A (zh) 2016-01-06
CN105224273B CN105224273B (zh) 2018-08-31

Family

ID=54993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23577.2A Active CN105224273B (zh) 2015-09-25 2015-09-25 显示处理方法、显示处理装置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185459B2 (zh)
CN (1) CN105224273B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44040A (zh) * 2016-11-16 2017-02-22 湖南海翼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抬头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CN106997288A (zh) * 2016-01-22 2017-08-0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273025A (zh) * 2017-05-26 2017-10-2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屏显示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784064A (zh) * 2017-07-27 2018-03-09 上海壹账通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网页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037893A (zh) * 2017-12-29 2018-05-1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屏的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319390A (zh) * 2018-01-25 2018-07-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屏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399057A (zh) * 2018-02-27 2018-08-1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消息显示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246465A (zh) * 2018-08-30 2019-01-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界面显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134304A (zh) * 2019-03-29 2019-08-1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显示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000448A1 (zh) * 2018-06-29 2020-0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屏幕的显示方法及终端
CN110839096A (zh) * 2019-08-30 2020-02-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折叠屏的设备的触控方法与折叠屏设备
WO2020087302A1 (zh) * 2018-10-30 2020-05-07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及其图形用户界面以及多任务交互控制方法
WO2020168970A1 (zh) * 2019-02-22 2020-08-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屏幕显示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WO2021000839A1 (zh) * 2019-06-30 2021-0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屏方法及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25700B (zh) * 2015-06-30 2023-10-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D828321S1 (en) * 2015-11-04 2018-09-11 Lenovo (Beijing) Co., Ltd. Flexible smart mobile phone
JP1583195S (zh) * 2016-07-27 2017-08-07
CN107580127B (zh) * 2017-08-31 2019-04-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消息提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1381630B (zh) * 2018-12-29 2022-01-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0543287B (zh) * 2019-08-01 2023-07-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262975B (zh) * 2020-01-08 2021-06-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亮屏控制方法、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US20230052203A1 (en) * 2021-08-10 2023-02-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for managing screen of display and operation method of the electronic device
US12034879B1 (en) * 2023-03-27 2024-07-09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a translating flexible display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in response to pinch gesture user input
US12035035B1 (en) * 2023-03-27 2024-07-09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a translating flexible display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in response to zoom gesture user inpu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98627A1 (en) * 1996-03-29 1997-10-0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method, memory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resizing a window in response to a loss or gain in focus
CN1960612A (zh) * 2005-10-31 2007-05-09 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带有柔性显示屏的电子装置
CN103761029A (zh) * 2014-02-20 2014-04-3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设备
CN104375737A (zh) * 2013-08-12 2015-02-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204215671U (zh) * 2014-11-25 2015-03-1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卷绕式柔性显示装置
CN104898952A (zh) * 2015-06-16 2015-09-09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分屏实现方法及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91811B2 (en) * 2015-06-07 2018-02-13 Apple In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navigating between user interface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98627A1 (en) * 1996-03-29 1997-10-0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method, memory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resizing a window in response to a loss or gain in focus
CN1960612A (zh) * 2005-10-31 2007-05-09 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带有柔性显示屏的电子装置
CN104375737A (zh) * 2013-08-12 2015-02-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03761029A (zh) * 2014-02-20 2014-04-3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设备
CN204215671U (zh) * 2014-11-25 2015-03-1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卷绕式柔性显示装置
CN104898952A (zh) * 2015-06-16 2015-09-09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分屏实现方法及终端

Cited B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7288A (zh) * 2016-01-22 2017-08-0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444040B (zh) * 2016-11-16 2019-02-26 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抬头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CN106444040A (zh) * 2016-11-16 2017-02-22 湖南海翼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抬头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CN107273025A (zh) * 2017-05-26 2017-10-2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屏显示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784064A (zh) * 2017-07-27 2018-03-09 上海壹账通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网页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037893A (zh) * 2017-12-29 2018-05-1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屏的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037893B (zh) * 2017-12-29 2021-04-2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屏的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319390A (zh) * 2018-01-25 2018-07-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屏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399057A (zh) * 2018-02-27 2018-08-1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消息显示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17923A (zh) * 2018-06-29 2021-0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屏幕的显示方法及终端
WO2020000448A1 (zh) * 2018-06-29 2020-0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屏幕的显示方法及终端
US12032410B2 (en) 2018-06-29 2024-07-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isplay method for flexible display, and terminal
CN112217923B (zh) * 2018-06-29 2022-03-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屏幕的显示方法及终端
CN111758263A (zh) * 2018-06-29 2020-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屏幕的显示方法及终端
CN109246465A (zh) * 2018-08-30 2019-01-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界面显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2703476A (zh) * 2018-10-30 2021-04-23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及其图形用户界面以及多任务交互控制方法
WO2020087302A1 (zh) * 2018-10-30 2020-05-07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及其图形用户界面以及多任务交互控制方法
WO2020168970A1 (zh) * 2019-02-22 2020-08-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屏幕显示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3518967A (zh) * 2019-02-22 2021-10-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屏幕显示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4115587A (zh) * 2019-02-22 2022-03-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屏幕显示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US11630577B2 (en) 2019-02-22 2023-04-1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creen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829599B2 (en) 2019-02-22 2023-11-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creen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134304A (zh) * 2019-03-29 2019-08-1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显示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000839A1 (zh) * 2019-06-30 2021-0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屏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1687235B2 (en) 2019-06-30 2023-06-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plit-scree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983398B2 (en) 2019-08-30 2024-05-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ouch control method for device having foldable screen and foldable-screen device
CN110839096A (zh) * 2019-08-30 2020-02-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折叠屏的设备的触控方法与折叠屏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24273B (zh) 2018-08-31
US10185459B2 (en) 2019-01-22
US20170090681A1 (en) 2017-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24273A (zh) 显示处理方法、显示处理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02854722U (zh) 用于无线控制装置的系统
CN106325373A (zh) 电子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CN204808129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6325728B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6325700A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EP2360564A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information display method
CN107122092B (zh) 显示装置及用于提供显示装置的图形用户界面的方法
CN101587419B (zh) 控制触摸屏图标显示的方法
US20100164904A1 (en) Control signal input device and method using dual touch sensor
CN107783714B (zh) 一种页面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1943987B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
CN106325374B (zh) 电子设备和显示处理方法
KR20140126327A (ko) 애플리케이션의 썸네일-이미지 선택 기법
US20120068923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CN104025003A (zh) 平移动画
CN104956301A (zh) 显示设备和控制显示设备的方法
US11200740B1 (en) Systems for generating image-based user interfaces
CN106325369B (zh) 电子设备及模式切换方法
CN102768613A (zh) 界面管理系统及方法,及其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5677084A (zh) 电子设备及其显示处理方法
CN102662582A (zh) 移动终端控制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CN105468242A (zh) 一种移动终端界面显示的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CN204926055U (zh) 电子设备
CN205121414U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