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23836B - 一种材料自修复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材料自修复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23836B
CN105223836B CN201410302744.9A CN201410302744A CN105223836B CN 105223836 B CN105223836 B CN 105223836B CN 201410302744 A CN201410302744 A CN 201410302744A CN 105223836 B CN105223836 B CN 1052238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area
temperature value
temperature
heating
sel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0274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23836A (zh
Inventor
李凡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0274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238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238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238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238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238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自修复材料的自修复控制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检测自修复材料中发生形变的目标区域;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加热,以使得所述自修复材料的目标区域还原其形变。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单独加热以提高发生形变的目标区域的材料温度,由此加快自修复材料中材料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自修复材料的自修复速度,提高自修复效率,改善自修复材料的自修复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材料自修复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材料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材料自修复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具有自修复性能的材料由于受其基本物理特性的影响,自修复材料在低温如自然环境温度下自修复消耗时间较长,效率较低,由此还可能使得自修复的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材料自修复控制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自修复材料在自然环境温度下自修复效率较低及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修复材料的自修复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自修复材料中发生形变的目标区域;
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加热,以使得所述自修复材料的目标区域还原其形变。
上述方法,优选的,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加热,以使得所述自修复材料的目标区域还原其形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加热温度值;
以所述加热温度值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加热,以使得所述自修复材料的目标区域还原其形变。
上述方法,优选的,所述检测自修复材料中发生形变的目标区域,包括:
依据预设的形态数据扫描方式,获取自修复材料整体区域的当前形态数据;
将所述当前形态数据与预设的原始形态数据进行差异性比对,得到比对结果;
将所述比对结果表明所述当前形态数据与所述原始形态数据具有差异性的区域确定为发生形变的目标区域。
上述方法,优选的,所述获取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加热温度值,包括:
确定所述自修复材料所能承受的温度值范围;
在所述温度值范围内,获取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加热温度值。
上述方法,优选的,所述在所述温度值范围内,获取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加热温度值,包括:
检测所述目标区域当前的材料温度值及所述自修复材料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值;
获取所述温度值范围中大于所述材料温度值且大于所述环境温度值的一温度值为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加热温度值。
上述方法,优选的,所述在所述温度值范围内,获取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加热温度值,包括:
将所述温度值范围进行显示;
接收用户根据显示的温度值范围所输入的操作数据;
依据所述操作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加热温度值。
上述方法,优选的,所述获取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加热温度值,包括:
检测所述自修复材料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值;
依据预设的环境温度数据与实验加热温度数据的对应关系列表,获取与所述环境温度值相对应的实验加热温度数据作为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加热温度值。
上述方法,优选的,所述以所述加热温度值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加热,以使得所述自修复材料的目标区域还原其形变,包括:
控制液体或蒸汽的温度值为所述加热温度值;
将所述目标区域置于所述液体或蒸汽环境中,以使得所述目标材料的目标区域还原其形变。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自修复材料的自修复控制装置,包括:
区域检测单元,用于监测自修复材料中发生形变的目标区域;
区域加热单元,用于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加热,以使得所述自修复材料的目标区域还原其形变。
上述装置,优选的,所述区域加热单元包括:
温度值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加热温度值;
温度加热子单元,用于以所述加热温度值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加热,以使得所述自修复材料的目标区域还原其形变。
上述装置,优选的,所述区域检测单元包括:
形态扫描子单元,用于依据预设的形态数据扫描方式,获取自修复材料整体区域的当前形态数据;
形态比对子单元,用于将所述当前形态数据与预设的原始形态数据进行差异性比对,得到比对结果;
区域确定子单元,用于将所述比对结果表明所述当前形态数据与所述原始形态数据具有差异性的区域确定为发生形变的目标区域。
上述装置,优选的,所述温度值获取子单元包括:
范围值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自修复材料所能承受的温度值范围;
温度值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温度值范围内,获取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加热温度值。
上述装置,优选的,所述温度值获取模块包括:
温度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目标区域当前的材料温度值及所述自修复材料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值;
温度值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温度值范围中大于所述材料温度值且大于所述环境温度值的一温度值为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加热温度值。
上述装置,优选的,所述温度值获取模块包括:
温度显示子模块,用于将所述温度值范围进行显示;
数据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用户根据显示的温度值范围所输入的操作数据;
温度值确定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操作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加热温度值。
上述装置,优选的,所述温度值获取子单元包括:
环境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自修复材料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值;
加热温度获取模块,用于依据预设的环境温度数据与实验加热温度数据的对应关系列表,获取与所述环境温度值相对应的实验加热温度数据作为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加热温度值。
上述装置,优选的,所述温度加热子单元包括:
温度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液体或蒸汽的温度值为所述加热温度值;
控制加热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区域置于所述液体或蒸汽环境中,以使得所述目标材料的目标区域还原其形变。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修复材料的自修复控制方法及装置,通过对自修复材料中发生形变的区域进行检测,再对发生形变的目标区域进行加热,以使得自修复材料的目标区域还原其形变。本申请中通过单独加热以提高发生形变的目标区域的材料温度,由此加快自修复材料中材料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自修复材料的自修复速度,提高自修复效率,改善自修复材料的自修复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修复材料的自修复控制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修复材料的自修复控制方法实施例二的部分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修复材料的自修复控制方法实施例三的部分流程图;
图4及图5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三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修复材料的自修复控制方法实施例四的部分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修复材料的自修复控制方法实施例五的部分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修复材料的自修复控制方法实施例六的部分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修复材料的自修复控制装置实施例七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修复材料的自修复控制装置实施例八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修复材料的自修复控制装置实施例九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2及图13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九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修复材料的自修复控制装置实施例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修复材料的自修复控制装置实施例十一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修复材料的自修复控制装置实施例十二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修复材料的自修复控制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其中,所述自修复材料可以以电子设备的壳体、支架等形式存在,如手机外壳、pad支架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检测自修复材料中发生形变的目标区域。
其中,所述目标区域可以为所述自修复材料所呈现形体的表面区域或边角区域,如手机外壳被撞击的边角、支架被划伤的表面等。
步骤102: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加热,以使得所述自修复材料的目标区域还原其形变。
其中,在所述步骤102中是指,对所述自修复材料中发送形变的区域单独进行加热,以提高发生形变的区域的材料分子运行速率,加快自修复材料的自修复速率。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修复材料的自修复控制方法实施例一,通过对自修复材料中发生形变的区域进行检测,再对发生形变的目标区域进行加热,以使得自修复材料的目标区域还原其形变。本申请中通过单独加热以提高发生形变的目标区域的材料温度,由此加快自修复材料中材料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自修复材料的自修复速度,提高自修复效率,改善自修复材料的自修复效果。
参考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修复材料的自修复控制方法实施例二中所述步骤102的流程图,其中,所述步骤102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121:获取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加热温度值。
其中,所述加热温度值可以理解为可以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加热而保证该自修复材料不会被永久损坏的温度值。
步骤122:以所述加热温度值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加热,以使得所述自修复材料的目标区域还原其形变。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以所述加热温度值对目标区域进行加热,在保证所述自修复材料不被损坏的同时促进所述目标区域的形变自修复。
在具体实现中,参考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修复材料的自修复控制方法实施例三中所述步骤121的实现流程图,其中,所述步骤121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301:确定所述自修复材料所能承受的温度值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01通过先确定所述自修复材料所能承受的温度值范围,再由步骤302中从该温度值范围中提取一个温度值作为所述目标区域的加热温度值。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温度值范围中的最大值为所述自修复材料中所能够承受的最高温度值。
步骤302:在所述温度值范围内,获取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加热温度值。
其中,所述步骤302中选取温度值作为加热温度值时,可以通过利用预设算法随机选取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选取,如下文描述:
具体的,所述步骤302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如图4中所示:
步骤321:检测所述目标区域当前的材料温度值及所述自修复材料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值。
其中,所述步骤321中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实现对所述目标区域当前的材料温度值的获取。而所述环境温度值可以通过温度计直接测量得到。
步骤322:获取所述温度值范围中大于所述材料温度值且大于所述环境温度值的一温度值为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加热温度值。
其中,在所述步骤322中可以理解为:在温度值范围中选择同时大于所述目标区域当前材料温度值及当前环境温度值的一个温度值作为加热温度值。
另外,所述步骤302也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如图5中所示:
步骤323:将所述温度值范围进行显示。
其中,所述步骤323中可以将所述温度值范围通过显示器显示给用户,由用户根据该温度值范围进行选择操作。
步骤324:接收用户根据显示的温度值范围所输入的操作数据。
步骤325:依据所述操作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加热温度值。
其中,所述步骤325中,通过对所述操作数据进行识别,确定用户所选择的温度值范围中的温度值,由此,确定该温度值为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加热温度值。
而参考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修复材料的自修复控制方法实施例四中所述步骤121的实现流程图,其中,所述步骤121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601:检测所述自修复材料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值。
步骤602:依据预设的环境温度数据与实验加热温度数据的对应关系列表,获取与所述环境温度值相对应的实验加热温度数据作为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加热温度值。
其中,所述环境温度数据与实验加热温度数据的对应关系列表可以通过预先进行的实验得到,也就是说,用户根据经验所做的实验数据进而制作所述对应关系列表。该对应关系列表中包括由自修复材料处于每个环境温度数据中自修复速度较快的加热温度数据,例如,用户根据历史经验:在第一环境温度下,以多个加热温度对自修复材料进行加热时,其中,以第一加热温度对自修复材料进行加热时自修复材料的自修复速率最块,此时,所述第一环境温度对应所述第一加热温度。在所述步骤602中,利用所述自修复材料所处环境的当前的环境温度值,在该对应关系列表中获取到与该环境温度值对应的温度数据作为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加热温度值。
参考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修复材料的自修复控制方法实施例五中所述步骤122的流程图,其中,所述步骤122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701:控制液体或蒸汽的温度值为所述加热温度值。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液体或蒸汽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单独加热,由此,在所述步骤701中首先控制液体或蒸汽的温度值为所述加热温度值。
步骤702:将所述目标区域置于所述液体或蒸汽环境中,以使得所述目标材料的目标区域还原其形变。
其中,在所述步骤701中控制所述目标区域所处环境的温度为所述加热温度值之后,在所述步骤702中将所述目标区域置于所述液体或蒸汽的环境中,以使得加快所述目标区域的分子运动,促进所述目标区域的形变回复。
参考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修复材料的自修复控制方法实施例六中所述步骤101的流程图,其中,所述步骤101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111:依据预设的形态数据扫描方式,获取自修复材料整体区域的当前形态数据。
其中,所述形态数据扫描方式可以为三维扫描方式、二维或三维拍摄技术等,由此,在所述步骤111中,以所述形态数据扫描方式对所述自修复材料的形态进行扫描,以得到所述自修复材料的当前形态数据。
步骤112:将所述当前形态数据与预设的原始形态数据进行差异性比对,得到比对结果。
其中,所述原始形态数据可以理解为:所述自修复材料发生形变之前的形态数据,所述步骤112中,将所述当前形态数据与所述原始形态数据进行差异性比对,以得到比对结果,该比对结果表明所述自修复材料发生形变的区域。
步骤113:将所述比对结果表明所述当前形态数据与所述原始形态数据具有差异性的区域确定为发生形变的目标区域。
其中,所述比对结果中表明所述当前形态数据与所述原始形态数据具有差异性的区域,表明该区域发生了形变,此时,所述步骤113中将该区域确定为目标区域。
参考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修复材料的自修复控制装置实施例七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自修复材料可以以电子设备的壳体、支架等形式存在,如手机外壳、pad支架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可以包括以下结构:
区域检测单元901,用于监测自修复材料中发生形变的目标区域。
其中,所述目标区域可以为所述自修复材料所呈现形体的表面区域或边角区域,如手机外壳被撞击的边角、支架被划伤的表面等。
区域加热单元902,用于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加热,以使得所述自修复材料的目标区域还原其形变。
其中,所述区域加热单元902是指,对所述自修复材料中发送形变的区域单独进行加热,以提高发生形变的区域的材料分子运行速率,加快自修复材料的自修复速率。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修复材料的自修复控制装置实施例七,通过对自修复材料中发生形变的区域进行检测,再对发生形变的目标区域进行加热,以使得自修复材料的目标区域还原其形变。本申请中通过单独加热以提高发生形变的目标区域的材料温度,由此加快自修复材料中材料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自修复材料的自修复速度,提高自修复效率,改善自修复材料的自修复效果。
参考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修复材料的自修复控制装置实施例八中所述区域加热单元902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区域加热单元902可以包括以下结构:
温度值获取子单元921,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加热温度值。
其中,所述加热温度值可以理解为可以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加热而保证该自修复材料不会被永久损坏的温度值。
温度加热子单元922,用于以所述加热温度值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加热,以使得所述自修复材料的目标区域还原其形变。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以所述加热温度值对目标区域进行加热,在保证所述自修复材料不被损坏的同时促进所述目标区域的形变自修复。
在具体实现中,参考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修复材料的自修复控制装置实施例九中所述温度值获取子单元921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温度值获取子单元921可以包括以下结构:
范围值确定模块1101,用于确定所述自修复材料所能承受的温度值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范围值确定模块1101通过先确定所述自修复材料所能承受的温度值范围,再由温度值获取模块1102从该温度值范围中提取一个温度值作为所述目标区域的加热温度值。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温度值范围中的最大值为所述自修复材料中所能够承受的最高温度值。
温度值获取模块1102,用于在所述温度值范围内,获取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加热温度值。
其中,所述温度值获取模块1102选取温度值作为加热温度值时,可以通过利用预设算法随机选取也可以通过其他结构实现选取,如下文描述:
具体的,所述温度值获取模块1102可以包括以下模块,如图12中所示:
温度检测子模块1121,用于检测所述目标区域当前的材料温度值及所述自修复材料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值。
其中,所述温度检测子模块1121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实现对所述目标区域当前的材料温度值的获取。而所述环境温度值可以通过温度计直接测量得到。
温度值获取子模块1122,用于获取所述温度值范围中大于所述材料温度值且大于所述环境温度值的一温度值为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加热温度值。
其中,所述温度值获取子模块1122的实现可以理解为:在温度值范围中选择同时大于所述目标区域当前材料温度值及当前环境温度值的一个温度值作为加热温度值。
另外,所述温度值获取模块1102也可以通过以下结构实现,如图13中所示:
温度显示子模块1123,用于将所述温度值范围进行显示。
其中,所述温度显示子模块1123中可以将所述温度值范围通过显示器显示给用户,由用户根据该温度值范围进行选择操作。
数据接收子模块1124,用于接收用户根据显示的温度值范围所输入的操作数据。
温度值确定子模块1125,用于依据所述操作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加热温度值。
其中,所述温度值确定子模块1125中,通过对所述操作数据进行识别,确定用户所选择的温度值范围中的温度值,由此,确定该温度值为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加热温度值。
参考图1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修复材料的自修复控制装置实施例十中所述温度值获取子单元921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温度值获取子单元921可以包括以下结构:
环境温度检测模块1401,用于检测所述自修复材料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值。
加热温度获取模块1402,用于依据预设的环境温度数据与实验加热温度数据的对应关系列表,获取与所述环境温度值相对应的实验加热温度数据作为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加热温度值。
其中,所述环境温度数据与实验加热温度数据的对应关系列表可以通过预先进行的实验得到,也就是说,用户根据经验所做的实验数据进而制作所述对应关系列表。该对应关系列表中包括由自修复材料处于每个环境温度数据中自修复速度较快的加热温度数据,例如,用户根据历史经验:在第一环境温度下,以多个加热温度对自修复材料进行加热时,其中,以第一加热温度对自修复材料进行加热时自修复材料的自修复速率最块,此时,所述第一环境温度对应所述第一加热温度。所述加热温度获取模块1402利用所述自修复材料所处环境的当前的环境温度值,在该对应关系列表中获取到与该环境温度值对应的温度数据作为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加热温度值。
参考图1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修复材料的自修复控制装置实施例十一中所述温度加热子单元922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温度加热子单元922可以包括以下结构:
温度控制模块1501,用于控制液体或蒸汽的温度值为所述加热温度值。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液体或蒸汽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单独加热,由此,首先由所述温度控制模块1501控制液体或蒸汽的温度值为所述加热温度值。
控制加热模块1502,用于将所述目标区域置于所述液体或蒸汽环境中,以使得所述目标材料的目标区域还原其形变。
其中,在所述温度控制模块1501控制所述目标区域所处环境的温度为所述加热温度值之后,由所述控制加热模块1502将所述目标区域置于所述液体或蒸汽的环境中,以使得加快所述目标区域的分子运动,促进所述目标区域的形变回复。
参考图1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修复材料的自修复控制装置实施例十二中所述区域检测单元901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区域检测单元901可以包括以下结构:
形态扫描子单元911,用于依据预设的形态数据扫描方式,获取自修复材料整体区域的当前形态数据。
其中,所述形态数据扫描方式可以为三维扫描方式、二维或三维拍摄技术等,由此,所述形态扫描子单元911以所述形态数据扫描方式对所述自修复材料的形态进行扫描,以得到所述自修复材料的当前形态数据。
形态比对子单元912,用于将所述当前形态数据与预设的原始形态数据进行差异性比对,得到比对结果。
其中,所述原始形态数据可以理解为:所述自修复材料发生形变之前的形态数据,所述形态比对子单元912将所述当前形态数据与所述原始形态数据进行差异性比对,以得到比对结果,该比对结果表明所述自修复材料发生形变的区域。
区域确定子单元913,用于将所述比对结果表明所述当前形态数据与所述原始形态数据具有差异性的区域确定为发生形变的目标区域。
其中,所述比对结果中表明所述当前形态数据与所述原始形态数据具有差异性的区域,表明该区域发生了形变,此时,所述区域确定子单元913将该区域确定为目标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自修复材料的自修复控制方法及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4)

1.一种自修复材料的自修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自修复材料中发生形变的目标区域;
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加热,以使得所述自修复材料的目标区域还原其形变;其中,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加热,以使得所述自修复材料的目标区域还原其形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加热温度值;
以所述加热温度值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加热,以使得所述自修复材料的目标区域还原其形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自修复材料中发生形变的目标区域,包括:
依据预设的形态数据扫描方式,获取自修复材料整体区域的当前形态数据;
将所述当前形态数据与预设的原始形态数据进行差异性比对,得到比对结果;
将所述比对结果表明所述当前形态数据与所述原始形态数据具有差异性的区域确定为发生形变的目标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加热温度值,包括:
确定所述自修复材料所能承受的温度值范围;
在所述温度值范围内,获取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加热温度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温度值范围内,获取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加热温度值,包括:
检测所述目标区域当前的材料温度值及所述自修复材料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值;
获取所述温度值范围中大于所述材料温度值且大于所述环境温度值的一温度值为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加热温度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温度值范围内,获取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加热温度值,包括:
将所述温度值范围进行显示;
接收用户根据显示的温度值范围所输入的操作数据;
依据所述操作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加热温度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加热温度值,包括:
检测所述自修复材料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值;
依据预设的环境温度数据与实验加热温度数据的对应关系列表,获取与所述环境温度值相对应的实验加热温度数据作为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加热温度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所述加热温度值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加热,以使得所述自修复材料的目标区域还原其形变,包括:
控制液体或蒸汽的温度值为所述加热温度值;
将所述目标区域置于所述液体或蒸汽环境中,以使得所述自修复材料的目标区域还原其形变。
8.一种自修复材料的自修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区域检测单元,用于监测自修复材料中发生形变的目标区域;
区域加热单元,用于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加热,以使得所述自修复材料的目标区域还原其形变;其中,所述区域加热单元包括:
温度值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加热温度值;
温度加热子单元,用于以所述加热温度值对所述目标区域进行加热,以使得所述自修复材料的目标区域还原其形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检测单元包括:
形态扫描子单元,用于依据预设的形态数据扫描方式,获取自修复材料整体区域的当前形态数据;
形态比对子单元,用于将所述当前形态数据与预设的原始形态数据进行差异性比对,得到比对结果;
区域确定子单元,用于将所述比对结果表明所述当前形态数据与所述原始形态数据具有差异性的区域确定为发生形变的目标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值获取子单元包括:
范围值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自修复材料所能承受的温度值范围;
温度值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温度值范围内,获取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加热温度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值获取模块包括:
温度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目标区域当前的材料温度值及所述自修复材料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值;
温度值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温度值范围中大于所述材料温度值且大于所述环境温度值的一温度值为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加热温度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值获取模块包括:
温度显示子模块,用于将所述温度值范围进行显示;
数据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用户根据显示的温度值范围所输入的操作数据;
温度值确定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操作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加热温度值。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值获取子单元包括:
环境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自修复材料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值;
加热温度获取模块,用于依据预设的环境温度数据与实验加热温度数据的对应关系列表,获取与所述环境温度值相对应的实验加热温度数据作为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加热温度值。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加热子单元包括:
温度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液体或蒸汽的温度值为所述加热温度值;
控制加热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区域置于所述液体或蒸汽环境中,以使得所述自修复材料的目标区域还原其形变。
CN201410302744.9A 2014-06-27 2014-06-27 一种材料自修复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52238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02744.9A CN105223836B (zh) 2014-06-27 2014-06-27 一种材料自修复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02744.9A CN105223836B (zh) 2014-06-27 2014-06-27 一种材料自修复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23836A CN105223836A (zh) 2016-01-06
CN105223836B true CN105223836B (zh) 2018-02-27

Family

ID=54992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02744.9A Active CN105223836B (zh) 2014-06-27 2014-06-27 一种材料自修复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238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06248B (zh) * 2020-11-20 2021-08-03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能够变形回复的记忆合金构件及应用该构件的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5768A (zh) * 2011-05-16 2012-08-15 刘钦 形状记忆合金控制打开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支架和方法
CN103364286A (zh) * 2013-06-17 2013-10-23 中南大学 一种集成式形状记忆合金丝材训练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14539U (zh) * 2011-11-08 2012-07-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释放香味的装置及手机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5768A (zh) * 2011-05-16 2012-08-15 刘钦 形状记忆合金控制打开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支架和方法
CN103364286A (zh) * 2013-06-17 2013-10-23 中南大学 一种集成式形状记忆合金丝材训练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CD 与计算机技术在结构形变测量中的应用;寇学武,等;《山东科学》;20060430;第19卷(第2期);全文 *
形状记忆合金智能复合材料自修复中传感与控制方法研究;朱玉田;《机械工程学报》;20050331;第41卷(第3期);论文第221-22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23836A (zh) 2016-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65668B (zh) 界面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Hafiz et al. Towards identifying usability and security features of graphical password in knowledge based authentication technique
CN104517108B (zh) 一种确定qr码二值化图像边缘线的方法及系统
CN104637041B (zh) 一种基于参照特征的宽幅织物图像获取与拼接方法
CN105223836B (zh) 一种材料自修复控制方法及装置
Hao et al. Modeling cassie–baxter state on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s
CN104463132A (zh) 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5631872B (zh) 基于多特征点的遥感图像配准方法
CN104504428A (zh)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信息传输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JP2016535345A5 (zh)
CN104808863A (zh) 噪声扫描方法及装置、触摸屏
Shi et al. Effects of physical aging on thermomechanical behaviors of poly (ethylene terephthalate)-glycol (PETG)
Onyishi et al. Effect of stretch ratio on the induced crystallinity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biaxially stretched PET
CN107592458A (zh) 一种拍摄方法及移动终端
Widiaty et al. Implementation of markerless augmented reality method to visualise philosophy of batik based on Android
CN107369179A (zh) 一种高精度图像定位方法
Chang et al.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polycarbonate vacuum-forming process
Maldonado et al. On the thermodynamics-based equilibrium beach profile derived by Jenkins and Inman
CN103631430A (zh) 触控面板的触点座标的取样方法以及触控装置
CN113658080B (zh) 一种基于特征点匹配的线扫圆柱体几何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05740869A (zh) 一种基于多尺度多分辨率的方形算子边缘提取方法及系统
JP2016527043A5 (zh)
Kumar et al. A robust and fast text extraction in images and video frames
CN101783017B (zh) 用于从灰度图像中提取x型角点的快速处理方法
Sreeramareddy et al. Poster: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f gesture-based password: integrating additional user behavioral featur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