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10381A - 引导段识别 - Google Patents

引导段识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10381A
CN105210381A CN201380076159.5A CN201380076159A CN105210381A CN 105210381 A CN105210381 A CN 105210381A CN 201380076159 A CN201380076159 A CN 201380076159A CN 105210381 A CN105210381 A CN 1052103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ot segment
controller
identification
module
reader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615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LP
Original Assignee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L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LP filed Critical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LP
Publication of CN1052103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103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7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 G06K19/07749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antenna of a non-contact smart card
    • G06K19/07758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antenna of a non-contact smart card arrangements for adher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further objects or living beings, functioning as an identification ta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23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the record carrier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for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ircuits on transponder cards, non-contact smart cards or RFI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7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 G06K19/07749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antenna of a non-contact smart card
    • G06K19/07758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antenna of a non-contact smart card arrangements for adher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further objects or living beings, functioning as an identification tag
    • G06K19/0776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antenna of a non-contact smart card arrangements for adher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further objects or living beings, functioning as an identification tag the adhering arrangement being a layer of adhesive, so that the record carrier can function as a stick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文提供了一种识别装置。该识别装置可以包括耦合到第一引导段的识别机构和耦合到第二引导段的读取器机构。读取器机构可以经由邻近连接方法,接收识别机构的数据集合。读取器机构可以向控制器传输该数据集合。

Description

引导段识别
背景技术
计算机能够通过网络与其它计算机进行通信。服务器系统可以经由诸如一个或多个网络交换机之类的网络设备连接到网络,以向连接到该网络的计算机和其它设备提供服务。一些服务器系统由多个机器和/或虚拟机构成,其可以称为服务器群,其中服务器机房可以专用于存贮该服务器群的机器。服务器机房可以包含有专用于提供服务或者服务集合的机器行和列。
通常使用电缆和/或光缆将多个机器和/或系统连接到网络设备,并将网络设备连接到其它网络设备。随着将系统和/或网络互连设备增加到网络的服务器侧,可以在这些系统和/或设备之间产生缆线连接。布线系统可以对大量的缆线进行组织,随着向服务器群增加机器以提供期望水平的服务可用性,布线系统可能变得复杂。随着服务器群规模的增加,也可能难以寻找特定的服务器或网络设备。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是与控制器通信的识别装置的示例的框图。
图3A是与控制器通信的识别装置的一个示例的侧视图。
图3B是与控制器通信的识别装置的一个示例的横截面视图。
图4是与控制器通信的识别装置的一个示例的透视图。
图5是与控制器通信的识别系统的一个示例的框图。
图6是与控制器通信的识别系统的一个示例的透视图。
图7是与控制器通信的识别系统的一个示例的一部分的扩展视图。
图8和图9是用于维持多个系统模块的拓扑的识别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和附图中,描述了识别装置、系统和/或方法的一些示例性实现方式。通常将服务器系统按照机架分组,其中在单一服务器机房中可以存在多个机架。可以将服务器系统缆线连接到网络交换机和/或其它设备,且机架可以物理地连接到其它机架。缆线可以是电学的或光学的。物理有线网络很难进行安装、管理和缩放。服务器系统可以适于通过增加服务器系统、网络交换机和/或服务器的机架以及相关联的结构和硬件,来增加网络连接。当硬件出现故障或者要进行替换时,该硬件可能位于相对很大数量的服务器系统和多个机架的服务器机房之内。
无线网络通过经由天线来提供信号传输,在无需缆线的情况下,在设备之间提供通信(无论是计算机之间、计算机和服务器系统之间,还是服务器系统之间)。但是,无线网络容易受到来自于无线信号传输范围之内的设备的安全威胁。很难从金属外壳之内发送无线信号。可以通过使用由某材料制成的引导体,将无线信号指引到特定的区域,其中该材料可以防止信号发射到该引导体之外。这种方式可以通过将信号限制在由引导体所包围的区域中,来提供防止安全威胁的保护,同时允许将信号发射跨越金属外壳。硬件通过无线通信协议与网络的无线连接,可能在定位故障设备或者寻找确定要进行替换或移除的设备时产生困难。
图1是识别装置100的一个示例的框图。参见图1,一个示例性识别装置100通常可以包括耦合到第一引导段106的识别机构102和耦合到第二引导段108的读取器机构104。读取器机构104可以读取识别机构102的信息。例如,读取器机构104可以经由诸如射频识别(“RFID”)、近场通信(“NFC”)或无线个域网(“WPAN”)之类的邻近连接方法,从识别机构102接收信息。引导段106和108可以将网络中的信号引导到设备或模块。模块可以耦合到管理控制器110。
识别机构102可以包括用于包含表示与引导段106相关联的信息的数据集合的识别标签。该数据集合可以包括唯一标识符、标识特定引导段的信息(例如,序列号、模型号、制造商信息、版本信息、制造数据等等)、配置信息和/或位置信息。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信号频率、数据速率、调制、支持的方法等等。识别机构和/或识别标签可以包括天线、发射机、接收机、电路和/或用于电存储数据的存储器。识别标签可以是只读的、一次写入的,或者通常是能够读/写的。识别标签可以是预编程的、在标签安装期间编程的、在安装之后编程的、或者是在操作期间编程的。
识别标签可以是无源标签或者有源标签。有源识别标签可以不断地、周期性地、或间歇性地发送识别信号,并且可以包括功率源以便对活跃传输进行供电。无源识别标签可以使用读取器机构104作为发送数据的能量源。
读取器机构104可以经由邻近连接方法,接收诸如信号103之类的包含数据集合的传输。读取器机构104可以包括用于与控制器110进行通信的天线、发射机、接收机、传感器、电路和/或收发机。读取器机构104可以基于识别机构102的配置来进行配置。对于有源配置示例而言,识别机构102可以向读取器机构104发送信号,并且读取器机构104可以读取响应信号103,其中该响应信号103包括识别机构102的数据集合。对于无源配置示例而言,读取器机构104可以通过向识别标签发送能量,读取识别机构102的无动力识别标签(其通过在识别标签中磁性地感应电流来提供功率,以经由RFID来发送响应信号103)。可以基于邻近连接方法来配置读取器机构104。例如,在使引导段106与引导段108毗邻时,或者通过引导连接器(如,图3A中的引导连接器310)来连接它们时,可以经由NFC来发送响应信号103。
读取器机构104可以向控制器110传输数据。控制器110可以是与系统、机架、行和/或其它管理级别相关联的管理控制器。控制器110可以是具有用于管理系统的操作、并与连接到网络的其它控制器进行通信以提供位置服务的电路和/或编程能力的子系统。除了如本文所描述的提供位置服务之外,控制器的网络还可以使网络管理集中化、管理分布式系统、和/或执行其它系统管理任务,例如,硬件库存、服务器和网络容量监测、以及安全管理。
邻近连接方法可以是确定的范围之内的两个设备之间的任何无线通信方法。用于相对短邻近度的设备之间的通信的邻近连接方法的形式,可以包括:RFID;NFC;诸如蓝牙无线技术之类的WPAN;或者邻近连接方法的组合。可以基于识别机构102相对于读取器机构104的确定范围、数据速率和/或识别装置100的配置,来选择邻近连接方法。基于选定的邻近连接方法,邻近连接方法的可用范围可以是从不到一厘米至几米的范围。邻近连接方法可以是无源的(其中,仅仅在读取器机构请求时,识别标签才可以提供信息),或者是有源的(其中,识别标签可以不断地、周期性地或间歇性地发射标签信号,其中当读取器机构位于该标签信号的发射范围之内时,读取器机构将接收该标签信号)。
引导段106和108可以是能够在网络的通信路径中对信号进行引导的波导。波导可以经由空气或导体,提供射频(“RF”)网络的至少一部分通信路径。或者,引导段106和108可以提供用于光纤的容纳。第一引导段106和第二引导段108可以通过对通信路径进行对准的引导连接器(例如,图3A中的引导连接器310)进行连接。引导段106可以包括与其它引导段108进行通信或者耦合到其它引导段108的系统模块的一部分。
图2是识别装置200的一个示例的框图。参见图2,一个示例性识别装置200通常可以包括第一引导段106、第二引导段108、第一识别机构102、第二识别机构212、第一读取器机构104和第二读取器机构216。该示例性识别装置200可以提供引导段信息的双向通信。
第一引导段106和第二引导段108可以是用于提供通信网络的引导结构的引导段。根据期望,可以将该通信网络模块化成行、机柜、机架、系统、子系统或其它级别。通信网络的机架级别可以包含多个系统。机柜级别可以包含多个机架。通信网络的行级别可以连接到每一个机柜和/或机架。通信网络可以创建自由空间、引导结构中的一个或多个导体和/或其组合的网络。例如,导体可以包括同轴电缆。通信网络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RF协议进行通信。或者,通信网络可以通过光纤来进行通信。
第一识别机构102和第二识别机构212可以分别包括用于促进数据集合的传输的检测机构。例如,识别机构102和212在使用检测机构发送信号时可以是活跃的。第一检测机构206和第二检测机构214可以包括传感器。基于邻近连接方法,当读取器机构(例如,读取器机构104或216)位于识别机构102或212的范围之内时,该传感器可以检测到信号205。多个检测机构可以基本沿着引导段的外部或内部上的线性路径,按照指定的间隔来存在。
第一检测机构206可以耦合到第一识别机构102。在通过检测机构206检测到检测信号205时,识别机构102可以向读取器机构104发送包含数据集合的信号103,其中该数据集合表示引导段106的信息。读取器机构104可以读取包含与引导段106相关联的数据的信号103。类似地,第二检测机构214可以耦合到引导段108,并且可以检测来自于读取器机构216的第二检测信号207,识别机构212可以向读取器机构216发送包含数据集合的信号209,其中该数据集合表示引导段108的信息,并且读取器机构216可以读取包含与引导段108相关联的数据的信号209。
第一读取器机构104可以耦合到机架控制器110,而第二读取器机构216可以耦合到系统控制器220。第一读取器机构104可以向机架控制器110中继第一引导段106的数据,而第二读取器机构216可以向系统控制器220中继第二引导段108的数据。
写入机构224可以耦合到识别机构102,并与读取器机构216进行通信。如果信号209包含写数据集合,则读取器机构216可以将该请求传递到写入机构224。写入机构224可以利用写数据集合来更新识别机构102。该写数据集合可以包含与引导段、底板区域、组、机架相关联的信息,或者其它位置信息。
图3A、3B和图4是识别装置300和400的示例的视图。参见图3A和图3B,一个示例性识别装置300通常包括耦合到第一引导段106的识别机构102和耦合到第二引导段108的读取器机构104。
识别机构102可以集成到第一引导段106中(如图3B中所示),或者可以可附接于第一引导段106(如图4中所示)。例如,识别机构102可以包括RFID标签,该RFID标签是柔韧的并在一侧具有可应用于第一引导段106的表面的粘合涂层。读取器机构104可以集成到第二引导段108中,或者可以可附接于第二引导段108。可以将识别机构102放置在引导段106上,相对于读取器机构104在第二引导段108上的布置,要在识别机构102和读取器机构104之间发送信号103所使用的邻近连接方法的范围之内。
可以将引导段106和108构造为实现引导结构和通信网络。引导段106和108可以经由该引导段106和108中的自由空间,或者经由作为导体的引导段106和108来引导RF信号。例如,引导段106和108可以通过该引导段106和108的中空部分,在两个方向中传播具有特定的频率的RF信号;引导段106和108可以具有矩形横截面,该横截面具有与RF信号的该特定频率有关的壁宽长比以便以某种方式来反射信号,从而在损失相对很少量的功率的情况下,传播RF信号通过引导段106和/或108。引导段106和108可以是传播该信号的任何几何形状,例如,上面所提及的并在图3B中示出的矩形几何形状,或者是如图4中所示的椭圆几何形状。一个示例性矩形几何形状可以具有1比2的高宽比。引导段106和108可以由用于传播信号的材料来制成,可以具有金属化的内涂层,和/或可以是导电的。例如,引导段108可以是用铜来制成的,具有外套,或者引导段108可以由塑料制成,其中在引导段108的内壁上有铜涂层。外套可以提供屏蔽和/或绝缘以包含RF信号。引导段106和108可以由金属制成。引导段106和108可以集成在容纳服务器系统的支撑结构中(例如,图6中所示的服务器机架),或者可以附附接于支撑结构。
引导段106和108可以通过引导段连接器310来耦合,以提供引导段106和108之间的通信路径。引导段连接器310可以连接引导段106和108,以基于选定的邻近连接方法,将读取器机构104放置在从识别机构102接收数据的范围之内。引导段连接器310可以提供自由空间和/或引导段106和108的一个或多个导体之间的连接,以允许继续在引导段106和108之间进行传输。
引导连接器310可以提供引导段106和108之间的人工配对或盲配对。例如,引导连接器310可以由两个工件构成,其中第一工件312连接或者集成到第一引导段106,而第二工件314连接或者集成到第二引导段108。第一工件312可以具有与第二工件314上的表面互补的表面,以有助于将引导段106和108连接在一起。互补表面可以是为人工配对或盲配对引导段106和108提供自对准特征的一种方式。“盲配对连接”指的是其中通过将包含盲可配对设备的组件插入第二组件的简单动作,使一个设备相对于另一个设备精确地对准的连接。通过使用配对对准结构来自动地实现设备之间的精确对准,使得对于使设备对准以进行连接,不涉及人的视觉。
参见图4,一个示例性识别装置400通常可以包括耦合到引导段106的至少一个识别机构102和耦合到另一个引导段108的至少一个读取器机构104。
引导段106可以具有能够检测和/或发送信号(例如,信号103)并且包含用于由读取器机构104接收的信息的一个或多个识别机构102。所述一个或多个识别机构102可以基本沿着引导段106的线性路径,按照指定的间隔来放置,或者放置在引导段106上。引导段108可以具有能够读取一个或多个识别机构102的一个或多个读取器机构104。一个或多个读取器机构104可以基本沿着第二引导段108的线性路径,按照指定的间隔来放置,或者放置在第二引导段108上。
图5是识别系统500的一个示例的框图。参见图5,一个示例性识别系统500通常可以包括引导结构502、至少一个识别机构102、多个读取器机构104和至少一个通信接口网络508。
引导结构502可以为通信地耦合到引导结构502的设备提供通信网络。引导结构502可以为设备之间的传输提供一个或多个通信路径555。设备传输可以是沿着通信路径555中的一个或多个通信路径进行运动的信号。信号可以经由引导结构502中的自由空间或者引导结构502中的一个或多个导体,沿着通信路径555来行进。例如,引导结构502可以允许RF信号基本沿着引导结构502的自由空间通信路径555来行进。或者,引导结构502的引导段可以由外套中的金属导体来制成,以沿着通信路径555来传送RF信号。引导结构502可以基于连接到该引导结构502的设备的配置和/或通信的目的地和源,提供包括一个或多个通信路径555的一个或多个通信网络。例如,连接到一个引导段的设备可以通过一个网络进行通信,而连接到另一个引导段的设备可以通过另一个网络进行通信。
引导结构502可以包括多个引导段。例如,引导结构502可以包括行段510、机架段108和系统段106。引导结构502还可以包括引导连接,如引导连接器310和引导接头562。如图5中所述,引导结构502可以包括引导段106、108、510、514、534和540以及引导连接310和562。引导结构502的每一个部分都可以包括用于与引导结构502的其它部分进行通信和/或发起通信的天线。
机架段108可以经由引导连接器310来连接到行段510,其中该引导连接器310允许信号在机架段108和行段510之间行进。机架段108可以连接到其它引导段,例如,引导连接器310、引导接头562、以及耦合到系统模块520中的一个系统模块的系统段106。根据实现方式,被指定为机架级别段的段(例如,段108、514和534)可以具有与行级别段(例如,段510、540和562)的一个或多个连接。例如,在图5中,机架段534可以具有用于与通信路径555通信的引导连接310、识别机构102和读取器机构104之间的无线连接、以及与通信接口网络508进行通信的直接电接口连接566。
行段510可以连接到其它机架段(例如,机架段514),或者与其它机架段进行通信。经由引导接头562,行段510可以具有用于与机架段514通信的一个或多个直接连接(例如,连接310和566),和/或与机架段514的一个或多个无线连接(例如,识别机构102和读取器机构104之间的通信)。行段510可以包括用于检测与机架段514的连接和/或通信的天线。该天线可以与通信路径555进行通信。
行段510可以连接到其它行段(例如,行段540和/或引导接头562),或者与其它行段进行通信。行段510和540可以包括读取器机构104(其用于与和引导接头562相关联的识别机构102进行通信),以与相邻的行和/或通信接口网络508进行通信。例如,行控制器530可以通过使用与行段540相关联的读取器机构104,从连接到引导接头562的识别机构102接收数据(例如,引导段集合或者与机架550相关联的其它信息),来发现机架550;读取器机构104可以通过电子接口连接566和通信接口网络508,向行控制器530传输所接收的数据。机架控制器110可以请求在识别标签102上写入与机架550相关联的数据集合。与行段540相关联的读取器机构104可以读取与引导接头562相关联的识别机构102的识别标签上所包含的信息。
行段510可以包括用于与其它行段(例如,行段562或540)、机架段和/或它们的控制器进行通信的天线。例如,行段540可以能够通过连接点附近的天线通信,与连接到机架段514的相邻的引导接头562进行通信。一旦行段540发起了连接,并发现相邻的引导接头562,则行控制器530可以通过与相邻的行段510相关联的通信路径555的一部分进行通信。
行段510和/或机架段108可以具有按照指定的间隔来放置的引导连接器310,以连接到引导结构502的引导段(例如,引导段106、108、510、514、534和540)。基于所连接到的段,引导连接器310可以具有不同的几何形状。例如,将系统模块520连接到机架段108的引导连接器,与将机架段108连接到行段510的引导连接器在尺寸上可以不相同。在图6中,一些示例性几何形状被示为引导连接器614和616。
该引导结构可以使用引导接头562来连接某些段。引导接头562可以包括信号阻断器568,以阻止信号传输出引导结构502之外。引导接头562可以包括用于通过通信路径555进行通信的天线。
机架516通常可以包括机架段108、机架模块528以及一个或多个系统模块520。机架控制器110可以是经由用于通过通信路径555进行通信的引导段106、邻近连接方法,和/或经由用于通过通信接口网络508进行通信的电连接器566,与机架段108对接的机架模块528的一部分。机架控制器110可以通过与系统控制器(例如,系统控制器220)进行通信,来管理连接到机架段108的服务器系统或设备以及引导段。机架模块528可以包括识别机构102,识别机构102可以包含标识机架模块528的数据或者与机架516和/或550相关联的其它数据。
系统模块可以在安装时,基于该系统模块的位置,通过人工选择或者通过指定(anointing)方法,被指定为机架模块。同样,机架模块可以在安装时,基于该机架模块的位置,通过人工选择或者通过指定方法,被指定为行模块。例如,可以通过利用直接电子接口连接566连接到底板区域,将系统模块指定为机架模块或者行模块。
系统模块520中的每一个系统模块都可以具有系统控制器220和识别机构102。与系统控制器220相关联的识别机构(例如,识别机构102)可以具有识别标签,其中该识别标签可以包括用于存储信息(例如,系统信息和/或类似于上面所讨论的引导段信息的信息)的存储器。例如,识别标签的存储器可以包括唯一标识符、模型号、配置信息等等。
多个读取器机构104可以耦合到引导结构502。如图5中所示,多个读取器机构104可以耦合到机架级别段(例如,机架段108)。可以沿着机架段108的外部或内部,按照指定的间隔来放置多个读取器机构104中的每一个读取器机构。每一个读取器机构104可以指定系统底板区域,在系统底板区域,系统模块(例如,系统模块520)可以与读取器通信接口网络508对接。多个读取器机构104中的一个或多个读取器机构可以经由邻近连接方法,来读取由识别机构102所提供的信息。邻近连接方法可以包括RFID、NFC、WPAN或者其组合。
多个读取器机构104可以与通信接口网络508对接。通信接口网络508可以是多个读取器机构104之间的电接口、RF接口或者电接口和RF接口的组合。例如,通信接口网络508可以包括识别机构102和读取器机构104之间的RFID接口,以及读取器机构104和控制器110之间的电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接口。再举一个例子,通信接口网络508可以具有行段510和机架段108之间的导电接口连接566,以延伸通信接口网络508,而不是通过诸如RFID之类的无线连接进行通信(或者除此之外),如图5中所示。通信接口网络508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中间控制器560,以对来自读取器机构104的信号进行聚合,并与诸如机架控制器110或行控制器530之类的目的地控制器对接。一个或多个中间控制器560可以管理多个读取器机构104之间的通信(包括复用)。在一个示例中,多个读取器机构104中的每一个读取器机构都可以包括与中间控制器560的专用连接,中间控制器560可以处理传输的管理,并相应地向机架控制器110发送通信。
行模块532可以包括可以与机架段(例如,机架段534)对接的行控制器530。行控制器530可以通过与机架控制器(例如,机架控制器110)进行通信,对引导段和连接到行段510的机架516和550的系统进行管理。行控制器530可以管理与机架552和550相关联的机架模块,和/或可以管理用于进行拓扑管理的通信(如果没有实现管理模块536的话)。行模块532可以包括识别机构102。
行控制器530可以通过向系统模块520进行直接请求,向机架控制器110传播请求,和/或维持数据库(例如,类似于数据库538的数据库),来维持连接到引导结构502的服务器系统和/或设备的拓扑。行控制器530可以专用于机架中的一行,或者可以维持引导结构502的整体的拓扑。在另一个例子中,引导结构502的整个拓扑可以由管理模块536来管理。根据实现方式,行控制器530可以向其它控制器(例如,控制器110和220)发送请求,并且可以利用关于引导结构502的信息来更新耦合到行模块530的数据库。例如,行控制器530可以通过与机架控制器110进行通信,从系统控制器220请求信息。行控制器530可以直接和/或通过使用上面的示例的类似分级方式,与系统中的子系统和/或其它部件进行通信。
管理模块536可以直接连接到引导结构502(例如,类似于连接310和566的连接)和/或经由如图5中所述的邻近连接方法接口连接到引导结构502。管理模块536可以包括数据库538和识别机构544。管理模块536可以与系统模块520、机架模块528和/或行模块532进行通信,并且可以利用从与管理模块536的通信中的一个或多个通信所接收的信息,来更新数据库538。管理模块536可以维持与引导结构502相关联的数据库538,其中引导结构502可以包括多行、多个机架和多个系统,并提供用于从数据库538请求引导段信息或其它位置信息的接口。管理模块536可以在数据库538中存储表示引导段信息的数据集合,以及表示系统模块信息的数据集合。可以针对与特定的控制器或模块(例如,系统模块520中的一个系统模块)相关联的位置和引导信息,向管理模块536进行查询。
图6是识别系统600的一个示例的透视图。参见图6,一个示例性识别系统600通常可以包括行模块532、机架模块528、系统模块520和支撑结构618。支撑结构618可以包括具有多个段(例如,引导段510和108)的引导结构502,并且每一个段都可以包括识别机构102。例如在图6中,引导结构可以集成到支撑结构618中,并且可以包括行段510、机架段108、机架引导连接器614和系统引导连接器616。机架引导连接器614和系统引导连接器616可以是引导连接器310的几何形状上不同的示例。
行段510可以可附接于在数据室的天花板、用于支撑行段的结构或者支撑结构618。机架段108可以集成到支撑结构618中(如图6中所示),或者可附接于支撑结构618。用于机架段108的支撑结构618可以可附接于行段510、支撑行段510的结构,附接于数据室的地面,或者由与数据室相关联的结构来支撑。支撑结构618可以被设计为容纳模块、系统、子系统、设备和/或其它部件(例如,系统模块520、机架模块528、行模块532和管理模块536)。可以由提供足够的强度特性以容纳服务器系统、设备、引导段和/或其它部件的材料(例如,金属、铝、碳纳米管或者碳纤维)来制成支撑结构618。
行段510和机架段108可以具有几何形状,并由能够传播信号和限制电场和/或磁场的材料来制成。例如,段510和108可以由金属制成,并具有矩形横截面。引导段510和108可以具有统一的横截面,其提供中空的管来容纳传播信号。或者,引导段510和108可以收纳铜制的同轴电缆。矩形或椭圆形的横截面可以是优选的,并可以具有与由引导结构所提供的通信网络中使用的信号的频率有关的尺寸和形状。例如,矩形波导可以具有中空的横截面,在该横截面的墙高和墙宽之间具有.5的纵横比。
机架段108可以足够地小,以至少部分地嵌入支撑结构618(例如,服务器机架)。具有集成到该结构中的机架段108的支撑结构618可以具有从支撑结构618延伸的系统引导连接器616,以允许系统模块520通信地连接到该支撑结构618内部的引导结构。
机架引导连接器614和系统引导连接器616可以包括引导段(例如,引导段510和108)之间的端到端连接、曲面接合或者垂直连接。引导连接器614和616可以向一个或多个引导段提供连接。例如,机架引导连接器614可以提供四个引导段的引导交叉(例如,引导交换器)。引导连接器614和616可以提供适配器或转换器,以接受不同几何形状和不同通信协议和/或信号频率的引导段。引导段510和108与引导连接器614和616可以是市场上可获得的产品。
行模块532可以在机架引导连接器614处直接连接到行引导体510,或者如图6中所示,在机架引导段108上的系统引导连接器616处连接到支撑结构618。行模块532可以具有可以通过支撑结构618中的引导结构所提供的通信网络,与其它控制器进行通信的控制器。行模块532的控制器可以经由电接口连接566(如图6中所描绘的)或者使用行识别机构554和多个读取器机构104中的至少一个来通过邻近连接方法,与CAN对接。
机架模块528可以在系统引导连接器616处连接到机架引导段108。机架模块528可以具有可以通过支撑结构618中的引导结构所提供的通信网络,与其它控制器进行通信的控制器。机架模块528的控制器可以经由电接口连接或者使用机架识别机构524和多个读取器机构104中的至少一个来通过邻近连接方法,与CAN对接。
系统模块520可以在系统引导连接器616处连接到机架引导段108。系统模块520可以具有可以通过支撑结构618中的引导结构所提供的通信网络,与其它控制器进行通信的控制器。系统模块520的控制器可以经由电接口连接或者使用系统识别机构102和多个读取器机构104中的至少一个来通过邻近连接方法,与CAN对接。
图7是识别系统700的一个示例的扩展透视图。参见图7,一个示例性识别系统700通常可以包括支撑结构618、多个引导连接器616、多个读取器机构104、通信接口508、至少一个系统模块520和机架模块528。引导结构502可以集成在支撑结构618中。
引导结构502可以包括机架段108、引导段106和多个引导连接器616。系统模块520还可以包括引导结构502的系统段718,以与多个引导连接器616中的至少一个对接。系统段718可以是用于与多个引导连接器616中的一个对接的连接器,或者可以是可以延伸到其它系统级别引导段、子系统或部件、或者子系统级别引导段的系统级别引导段。子系统可以具有射频收发机和天线,以与引导段对接和通过引导结构502所提供的通信网络进行通信。
多个读取器机构104可以耦合到支撑结构618的外部。可以沿着支撑结构618按照指定的间隔和/或在多个引导连接器616附近,来放置多个读取器机构104。用于将系统模块连接到机架段108的支撑结构618的底板区域728,可以通过多个引导连接器616中的每一个或者多个读取器机构104中的一个和多个引导接口616中的一个的组合来指定。
多个读取器机构104可以通信地耦合到通信接口网络508。通信接口网络508可以是用于多个读取器机构104中的每一个读取器机构与机架控制器110之间的通信的导电网络。通信接口网络508可以包括用于与控制器通信的网络,例如,CAN总线或天线复用器网络。通信接口508可以允许通过连接到其它引导段的读取器机构,来读取另一个引导段上的传输。例如,机架控制器可以使用与行引导段的识别机构进行通信的读取器机构,或者通过与通信接口网络508的直接电连接(例如,图5中的接口连接566),来读取相邻的行引导段。
系统模块520可以包括系统控制器220和识别机构102。识别机构102可以包括识别标签和/或存储介质,以包含系统数据集合和/或引导数据集合。可以基于邻近连接方法,将识别机构102放置在系统模块520上,处于多个读取器机构104中的一个的范围之内。多个读取器机构104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被配置为:当从控制器模块(例如,在机架模块528中)请求时,读取识别机构102的系统引导数据集合和/或系统数据集合。可以通过通信接口网络508,向控制器(例如,机架模块528的机架控制器110)或者标签读取器接口控制器(例如,图5中所描绘的中间控制器560里的一个)传输读取器机构104所读取的数据。
机架模块528可以包括机架引导接口722,以连接到机架段108。机架控制器110可以与通信接口连接器566进行通信,以将机架控制器110连接到通信接口网络508。
选择器机构726可以耦合到支撑结构618和/或机架段108。选择器机构726可以连接到多个读取器机构104中的至少一个。选择器机构726可以与一个或多个识别机构102、通信接口网络508和/或一个或多个控制器(例如,控制器110和220)进行通信,以将一个或多个标识符关联到识别机构102所包含的引导数据集合。选择器机构726可以提供组标识符、引导序列号和其它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以唯一地标识引导段(例如,引导段106)。例如,选择器机构726可以为机架控制器110提供唯一组标识符号,以用作前缀或后缀,其修改机架控制器110从识别机构102中的一个或多个读取的标识符。机架控制器110可以经由通信接口网络508,向行段562和系统模块520中的识别机构102写入所修改的标识符。读取器机构104在机架中的物理位置可以是机架控制器110已知的,其用作引导序列号。组标识符可以标识引导结构502中的哪些引导段与支撑结构618相关联,而引导序列号可以标识系统模块520与支撑结构518和/或引导段108对接的位置。
可以用手、通过计算机或者通过某种其它机制,来手动地、自动地或动态地设置选择器机构726。例如,选择器机构726可以包括可以手动地旋转以建立组标识符的表盘。再举一个例子,选择器机构726可以包括具有硬件和编程程序的组合的模块,以经由计算机远程地来设置组标识符或者根据期望动态地设置组标识符。系统模块520可以可使用组标识符和/或引导序列号,至少部分地通过位置来标识。可以安装机架结构时、安装之前或者安装之后,设置标识符。
选择器机构726可以被配置为设置引导段的其它数据(例如,引导序列号),以区分与引导段108的连接。引导序列号可以为支撑结构618的每一个底板区域728,指定数字或者其它标识。引导序列号、组标识符和/或其它引导段数据可以表示所有的通信路径或者其一部分,和/或在每一个底板区域728处连接的系统模块520的位置。可以使用该信息来维持系统模块、机架模块、行模块和/或引导段(例如,行、机架或者引导结构整体中的引导段106和108和模块520和528)的拓扑。
图8和图9是用于维持多个控制器的拓扑的识别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在讨论图8和图9时,可以参照图1-7中的元素和图来提供背景示例。但是,实现方式并不限于这些示例。
在图8的步骤802中,可以发现系统模块。系统模块可以经由邻近连接方法,与引导结构进行通信。例如,当系统模块进入邻近连接方法所确定的范围之内,和/或耦合到引导结构上的引导接口时,可以发现该系统模块。耦合到引导结构的读取器机构可以经由邻近连接方法来发现系统模块。系统模块可以包括系统控制器和包含系统数据集合的系统识别标签。
在步骤804中,可以经由邻近连接方法来接收系统数据集合。读取器机构可以耦合到引导结构,并可以读取系统识别标签信息,以接收该识别标签上包含的系统数据集合。读取器机构可以被配置为以有源模式和/或无源模式,来读取系统识别标签上包含的数据。
在步骤806中,基于通过引导结构的通信路径,引导段数据集合可以与系统控制器相关联。可以经由邻近连接方法,可从耦合到引导结构的引导段的引导识别标签中检索引导段数据集合。机架控制器可以请求经由与引导识别标签通信的读取器机构,来从该引导识别标签读取引导段数据。
在步骤808中,可以基于系统数据集合,向系统控制器发送包括引导段数据集合的配置消息。机架控制器可以通过请求从至系统模块的通信路径上的每一个引导识别标签读取引导数据集合,获得通信路径数据集合。配置消息可以包含通信路径数据以及与通信路径中的引导段相关联的每一个引导数据集合。机架控制器可以向从识别机构收集的识别数据添加引导选择器数据,作为用于该系统模块和引导段的唯一位置信息集合。系统模块可以存储系统数据和引导数据。诸如机架模块、行模块或者管理模块之类的另一个模块也可以存储该数据。可以通过沿着至系统模块的通信路径来提供位置和/或引导段,从该系统模块请求信息用于进行传输、传送或者替换。
步骤802、804、806和808的描述可以分别应用于904、906、908和910。
在图9的步骤902中,诸如机架控制器之类的控制器可以周期性地向引导结构的至少一部分查询系统控制器。在查询请求到达的每一个读取器机构处,查询可以发起发现请求(诸如步骤904)。例如,行控制器可以经由控制器和读取器机构之间的通信接口,向机架控制器发出查询消息,以向所有可能已安装的系统控制器或者其一部分广播查询。
在步骤912中,行控制器可以向多个控制器组播发现确认消息,以基于配置标识符,从多个控制器中的每一个控制器请求识别数据集合。在一个示例中,行控制器可以向其它行控制器广播发现确认消息。每一个行控制器可以向连接到与行控制器相关联的行段的每一个机架控制器,广播发现确认消息。每一个机架控制器可以向连接到引导段的每一个系统控制器广播发现确认消息。可以基于标识符(例如,组标识符),向多个控制器的特定组发送发现确认消息。
发现确认消息的识别数据集合可以包括引导段数据集合、系统数据集合、位置数据和/或通信路径数据集合。当机架控制器接收到至少一个引导数据集合、位置数据和/或通信路径数据时,可以发送发现确认消息。发现确认消息可以被发送给一个系统模块(被发送的每一个模块是机架控制器接收到其引导数据集合和/或通信路径数据的模块),或者广播给所有模块。接收到具有不正确数据的发现确认消息的系统模块可以丢弃该消息,或者向机架控制器发送响应以请求发现。
在步骤914中,控制器可以请求利用引导段数据集合和系统数据集合来更新管理模块。请求可以是从系统控制器、机架控制器、行控制器或者被配置为向管理模块发送管理数据的任何其它控制器发送的。管理模块可以收集引导段数据集合和系统数据集合,并更新管理模块的数据库。该数据库可以包括:已被发现并且针对管理控制器请求进行了响应的每一个系统模块的通信路径数据、引导段数据和/或位置数据。管理模块所维持的信息可以表示控制器和/或引导段的拓扑。拓扑可以提供针对模块或引导位置的搜索。
引导段数据可以是与引导结构的一个或多个引导段相关联的任何数据集合。系统数据可以是与系统模块相关联的任何数据集合。位置数据可以是用于指示系统模块的特定位置的任何数据集合,诸如全局位置坐标或者引导序列号。通信路径数据可以是与引导结构中的通信路径相关联的任何数据集合。上面所讨论的数据集合和/或管理模块所收集的其它数据可以在分类上重叠。
虽然图8和图9的流程图示出了特定的执行顺序,但执行顺序可以与所示出的顺序不同。例如,可以将这些方框的执行顺序,相对于所示出的顺序进行搅乱。此外,连续性示出的方框可以同时地执行,或者部分并发地执行。所有这些变形都落入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在本发明描述内容讨论控制器时,不管该控制器是对系统、机架、行、标签或者其它部件进行管理,该讨论内容都可应用于冗余的控制器。此外,控制器和模块可以连接到多个引导段,并可以具有至控制器或模块的多个通信路径。
在本发明描述内容讨论使用射频的信号或传输时,射频信号或传输可以遵循任何射频通信协议和/或任何无线通信标准。例如,无线通信标准可以是下面标准中的任何一种:在2.4GHz或5GHz频带操作的IEEE802.11b/g/a/n的Wi-Fi规范;在2.4GHz、5GHz或60GHz频带操作的IEEE802.11ad的WIGIG规范;以及在10GHz和66GHz频带之间操作的IEEE802.16e的WIMAX规范。
参照前述的例子来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描述内容。但是,应当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中规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基础上,可以获得其它形式、细节和例子。

Claims (15)

1.一种用于与控制器通信的识别装置,所述识别装置包括:
第一引导段,其用于引导信号;
第二引导段,其耦合到所述第一引导段,所述第二引导段用于引导所述信号;
识别机构,其耦合到所述第一引导段,所述识别机构包括用于包含数据集合的识别标签;以及
读取器机构,其耦合到所述第二引导段,所述读取器机构用于经由邻近连接方法来接收所述数据集合,并向所述控制器传送所述数据集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装置,还包括:
写入机构,其耦合到所述识别机构,用于基于来自所述读取器机构和所述控制器中的至少一个的传输,来更新所述数据集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装置,包括:
第二识别机构,其耦合到所述第二引导段,所述第二识别机构包括用于包含第二数据集合的第二识别标签;以及
第二读取器机构,其耦合到所述第一引导段,所述第二读取器机构用于通过所述邻近连接方法来接收所述第二数据集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装置,其中,所述邻近连接方法包括以下各项中的一项:射频识别方法、无线个域网方法或者近场通信方法。
5.一种用于与控制器通信的识别系统,所述识别系统包括:
引导结构,其用于经由通信路径来引导信号,所述引导结构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
引导识别机构,其耦合到所述第一段,所述引导识别机构包括用于包含引导数据集合的引导识别标签;
多个读取器机构,其耦合到所述第二引导段,所述读取器机构中的一个读取器机构用于经由邻近连接方法来接收所述引导数据集合;以及
通信接口网络,其耦合到所述多个读取器机构,所述控制器用于与所述通信接口网络对接,以接收所述引导数据集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识别系统,其中,所述多个读取器机构中的每一个读取器机构基本沿着所述第二引导段的外部的线性路径,按照指定的间隔耦合到所述第二引导段。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识别系统,包括:
所述多个读取器机构之间的导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识别系统,包括:
选择器机构,其与所述多个读取器机构相通信,所述选择器机构用于向所述识别机构、所述通信接口网络和所述控制器中的至少一个,传送组标识符和引导序列号中的至少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识别系统,其中,所述引导结构的至少一部分是集成到支撑结构中的。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识别系统,包括系统模块,所述系统模块包括:
系统识别机构,其耦合到所述系统模块,所述系统识别机构包括用于包含系统数据集合的系统识别标签;以及
引导接口,其与所述引导结构可兼容,以使所述系统识别机构在通信位置中与所述多个读取器机构中的一个读取器机构对准,所述多个读取器机构中的所述一个读取器机构用于经由所述邻近连接方法接收所述系统数据集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识别系统,包括:
管理模块,其与所述系统模块相通信,以将所述引导数据与所述系统模块相关联,所述管理模块包括用于接收所述引导数据和所述系统数据集合的数据库。
12.一种用于维持多个系统模块的拓扑的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经由邻近连接方法,发现所述多个系统模块中与引导结构相通信的一个系统模块,所述多个系统模块中的所述一个系统模块包括系统控制器和包含系统数据集合的系统识别标签;
经由邻近连接方法,接收所述系统数据集合;
基于通过所述引导结构的通信路径,将引导段数据集合与所述系统控制器相关联,所述引导段数据集合是经由所述邻近连接方法从耦合到所述引导结构的引导段的引导识别标签中可检索的;以及
基于所述系统数据集合,来向所述系统控制器发送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包括所述引导段数据集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识别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引导结构的至少一部分周期性地查询所述系统控制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识别方法,还包括:
向多个控制器组播发现确认消息,以基于配置标识符,从所述多个控制器中的每一个控制器请求识别数据集合,所述识别数据集合用于包括所述引导段数据集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识别方法,还包括:
利用所述引导段数据集合和所述系统数据集合来更新管理模块。
CN201380076159.5A 2013-06-17 2013-06-17 引导段识别 Pending CN10521038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US2013/046141 WO2014204432A1 (en) 2013-06-17 2013-06-17 Guide segment identificatio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10381A true CN105210381A (zh) 2015-12-30

Family

ID=52105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6159.5A Pending CN105210381A (zh) 2013-06-17 2013-06-17 引导段识别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609466B2 (zh)
EP (1) EP3011755A4 (zh)
CN (1) CN105210381A (zh)
TW (1) TW201508499A (zh)
WO (1) WO201420443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31473B (zh) * 2017-03-13 2018-08-01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數據中心之裝置與位置確定系統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50621B1 (en) 2016-09-13 2020-05-12 Iocurrents, Inc. Interfacing with a vehicular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US10540528B1 (en) 2017-12-11 2020-01-21 Trexler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an identification tag system for use with an electromagnetic energy cable
US11950304B2 (en) * 2018-04-18 2024-04-02 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Direct server-to-server wireless data center network and method thereof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78269A1 (en) * 2003-03-10 2004-09-16 Pradhan Salil V. Tracking electronic devices
US20060135843A1 (en) * 2004-12-20 2006-06-22 Christopher Heath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track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device components
US20070103303A1 (en) * 2005-11-07 2007-05-10 Radiofy Llc, A California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Wireless RFID network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33511A2 (en) * 2000-10-16 2002-04-25 Amerasia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Inc. Article tracking system and method
US7336243B2 (en) * 2003-05-29 2008-02-26 Sky Cross, Inc.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
US7561717B2 (en) * 2004-07-09 2009-07-14 United Parcel Service Of Americ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item information
US7961722B1 (en) * 2006-03-07 2011-06-14 Juniper Networks, Inc. Multiple virtualized operating environments within a VPN appliance
US7436303B2 (en) * 2006-03-27 2008-10-1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Rack sensor controller for asset tracking
US9667442B2 (en) 2007-06-11 2017-05-3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ag-based interface between a switching device and servers for use in frame processing and forwarding
WO2009002464A2 (en) 2007-06-22 2008-12-31 Vubiq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 a backplane fabric architecture
US8164453B2 (en) * 2007-09-19 2012-04-24 Chung Sh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maments Bureau, M.N.D. Physical audit system with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and method thereof
US8051466B2 (en) 2007-09-28 2011-11-01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RFID based network admission control
US20090108995A1 (en) 2007-10-30 2009-04-30 Commscope, Inc. Equipment Mount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dentifying Equipment
US7667855B2 (en) * 2008-02-29 2010-02-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oviding position information to computing equipment installed in racks of a datacenter
TWI387869B (zh) 2009-09-10 2013-03-01 Ind Tech Res Inst 工業模組化裝置
US8264354B2 (en) * 2009-10-14 2012-09-11 Attend Systems, Llc Data center equipment location and monitoring system
US8452182B2 (en) 2009-12-21 2013-05-28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Data center with free-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s
US9391716B2 (en) 2010-04-05 2016-07-1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Data center us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8416834B2 (en) 2010-06-23 2013-04-0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pread spectru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de for data center environments
US9892358B2 (en) * 2011-04-27 2018-02-13 Wal-Mart Stor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pertaining to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s
US8924770B2 (en) 2011-07-06 2014-12-30 Cleversafe, Inc. Rebuilding a data slice of a maintenance free storage container
US9224124B2 (en) * 2013-10-29 2015-12-29 Mobile Aspects, Inc. Item storage and tracking cabinet and arrangement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78269A1 (en) * 2003-03-10 2004-09-16 Pradhan Salil V. Tracking electronic devices
US20060135843A1 (en) * 2004-12-20 2006-06-22 Christopher Heath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track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device components
US20070103303A1 (en) * 2005-11-07 2007-05-10 Radiofy Llc, A California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Wireless RFID networking systems and method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31473B (zh) * 2017-03-13 2018-08-01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數據中心之裝置與位置確定系統和方法
US10447974B2 (en) 2017-03-13 2019-10-15 Quanta Computer Inc. System for determining device location data in a data cent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204432A1 (en) 2014-12-24
EP3011755A1 (en) 2016-04-27
US20160142864A1 (en) 2016-05-19
US9609466B2 (en) 2017-03-28
EP3011755A4 (en) 2017-01-18
TW201508499A (zh) 2015-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97762B2 (en) Network control
US10977458B2 (en) Automated physical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utilizing high resolution RFID and optical scanning for RFID tag spatial localization
CN101803246B (zh) 用于光纤无线电(RoF)无线微微蜂窝系统的多端口收集器
JP5492015B2 (ja) 低高周波共用漏洩アンテナ、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基地局装置並びに近距離検知システム
US10200124B2 (en) Unified optical fiber-based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DASs) for supporting small cell communications deployment from multiple small cell service providers, and related devices and methods
CN105210381A (zh) 引导段识别
CN102685673A (zh) 一种线缆系统
CN103069778B (zh) 用于定位的方法、移动设备及系统
EP3926972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etwork port monitoring using low energy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2568048A (zh) 多车道自由流业务处理的路侧设备、方法及系统
US20110164880A1 (en) Data center with free-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s
CN106170923A (zh) 具有经同轴电缆由直流供电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天线检测
CN110913466A (zh) 基于多通信融合的超宽带uwb定位系统及方法
CN104901025A (zh) 一种天线模块化的实现方法及装置、天线模块
US20110150472A1 (en) Data center with free-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s
CN105634554A (zh) 载波通信组网方法、节点及系统
US20110286748A1 (en) Data Center with free-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s
US10897282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cable end location
CN106332274A (zh) 一种定位方法及设备
CN211019247U (zh) 基于多通信融合的超宽带uwb定位系统
KR101813505B1 (ko) 무선랜 인프라에서의 핑거프린트 이용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5472567A (zh) 一种室内人员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1498933A (zh) 商用制冷设备无线网络集控管理系统
CN206442525U (zh) 一种无线化网络传输装置
CN212876117U (zh) 一种特定区域内精准定位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