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09985B - 用于运行过程和/或生产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运行过程和/或生产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09985B
CN105209985B CN201380076619.4A CN201380076619A CN105209985B CN 105209985 B CN105209985 B CN 105209985B CN 201380076619 A CN201380076619 A CN 201380076619A CN 105209985 B CN105209985 B CN 1052099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ering system
output file
engineering
data
derived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661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09985A (zh
Inventor
迈克尔·达尔曼
马蒂亚斯·杜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ens AG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AG filed Critical Siemens AG
Publication of CN1052099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099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099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099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60Software deployment
    • G06F8/61Installatio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05B19/0426Programming the control sequence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45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system universality, reconfigurability, modular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运行过程和/或生产设备的方法,通过·‑提供至少两个用于相应地生成输出文件(20,22,24)的工程系统(12,14,16),输出文件包括过程和/或生产设备的至少一个组件的运行参量(B),·‑利用工程系统的第一工程系统(12)提供第一输出文件(20),·‑将第一输出文件(20)从工程系统的第一工程系统(12)传输至工程系统的至少一个第二工程系统(14),·‑根据第一输出文件(20)利用工程系统的至少第二工程系统(14)提供第二输出文件(22),和·‑根据第二输出文件(22)运行过程和/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提供第一来源数据(30),其说明了第一输出文件(20)来自工程系统的第一工程系统(12),和·‑提供第二来源数据(34),其说明了第二输出文件(22)来自工程系统的第二工程系统(14)。

Description

用于运行过程和/或生产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运行过程和/或生产设备的方法。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运行过程和/或生产设备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规划和运行过程和/或生产设备时,通常应用所谓的工具链。工具链由多个工程系统构成,工程系统沿着预设的运行顺序彼此连接。在此,由相应的工程系统生成输出文件,该输出文件传输到另外的工程系统。例如,来自CAE程序(CAE-计算机辅助工程)的信号列表用于对控制仪器编程。在此困难的是,检测各个输出文件彼此间的相关性。例如,利用CAE工具限定温度测量的上限。稍后,该值通过使用导入和导出功能传输至工程系统,该工程系统起到控制控制仪器的作用。稍后,借助于工程系统或由监视和控制单元改变该极限值。由此,在利用CAE工具提供的数据和由用于控制控制仪器的工程系统所提供的数据之间,能够产生不一致性。但是此时,操作设备的人员不被告知该矛盾。此外,在通常的工程系统中不支持版本管理。
为了解决该问题,通常提供不同的工具和/或工艺。对此的实例是组织技术上的过程或工程程序,利用过程或工程程序能够监视变化。但是,该专门的功能通常仅在特定的应用或工程系统中应用。例如,利用工具SIMATIC PCS 7提供所谓的“上传”功能,利用该功能将当前的参数和数值从设备回传到所属的工程系统中。通常,设备的运行者负责避免这种不一致性。为了进行文件汇编和为了项目管理,对此通常应用表格计算程序或文本处理程序。
对此,EP 1 624 351 A1描述了一种系统,其使工业系统自动化,其中,该系统代表了一种工业系统,其中,这种通过使用分配给工业系统的元数据以及软件对象代表了在工业系统中的代表性实体,其中,元数据是描述数据的数据,其中元数据包括定义了在工业系统实体以及定义与在在工业系统中发生的工业过程之间的对应。此外,该系统包括配置组件,其分析了系统代表物并至少部分地基于元数据自动配置了工业系统的至少一部分。
此外,EP 1 965 316 A2描述了一个系统,利用该系统能够由一个或多个传感器接收来自多个实时数据流的时间序列数据。此外,电子文件可以基于多个实时数据流来提供。电子文件包含数据部分和元数据部分。电子文件的元数据部分包含对于多个数据流中的每个数据流的数据流标识符、时间域和源类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更加可靠地运行过程和/或生产设备。
用于运行过程和/或生产设备的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提供至少两个工程系统用于相应地生成输出文件,输出文件包括过程和/或生产设备的至少一个组件的运行参量,利用工程系统的第一工程系统提供第一输出文件,将第一输出文件从工程系统的第一工程系统传输至工程系统的至少一个第二工程系统,根据第一输出文件利用工程系统的至少第二工程系统提供第二输出文件,并且根据第二输出文件运行过程和/或生产设备,其中提供第一来源数据,其说明了第一输出文件来自工程系统的第一工程系统,和提供第二来源数据,其说明了第二输出文件来自工程系统的第二工程系统,其中,除了第二来源数据之外,提供第二关联数据,其具有与第一来源数据的关联,并且其中,在至少一个组件的运行参量变化时,根据第二关联数据将改变的运行参量从工程系统的第二工程系统传输到第一工程系统。
该方法也用于过程和/或生产设备的起动。当前,应用至少两个工程系统,其以预设的运行顺序、所谓的工具链布置。利用第一工程系统生成第一输出文件,第一输出文件包括设备的至少一个组件的运行参量的信息。这种运行参量例如能够是设备的组件的温度测量的极限值。该运行参量能够存储在设备的控制仪器中。该第一输出文件从第一工程系统传输到第二工程系统。第一输出文件由第一工程系统导出并且由第二工程系统导入。第二工程系统根据第一输出文件建立第二输出文件。第二输出文件能够用于运行过程和/或生产设备。
除了第一工程系统的第一输出文件之外,提供第一来源文件,其说明了第一输出文件来自第一工程系统。第一来源文件给出了已经利用第一工程系统建立第一输出文件的信息。此外,提供第二来源数据,其说明了第二输出文件来自工程系统的第二工程系统。因此,根据第一和第二来源数据能够跟踪:哪个输出文件源于哪个工程系统。因此也能够检查:由哪个工程系统例如提供或改变了运行参量。
为第二来源数据提供第二关联数据,第二关联数据具有与第一来源数据的关联。第二来源数据例如能够与第二关联数据一起以共同的文件提供。通过第二关联数据能够提供与第一来源数据的直接联系,该联系表明,由第一工程系统提供第一输出文件。因此,能够简单地调查在输出文件之间的相关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至少一个组件的运行参量变化时,根据第二关联数据将改变的运行参量从工程系统的第二工程系统传输到第一工程系统。组件的运行参量例如能够通过操作输入或通过工程系统本身改变。为了将改变的运行参量传输给全部工程系统,例如能够由至少第二工程系统生成输出文件,输出文件与工具链的处理方向反向地传输至工程系统的第一工程系统。由工程系统的第二工程系统生成的输出文件能够包括改变的运行参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对于第一来源数据和第二来源数据,附加地提供时间戳和/或版本号。通过时间戳能够简单地跟踪:何时由工程系统建立输出文件。借助于版本号能够以简单的方式检查:输出文件已经改变几次。因此能够发现工程系统的输出文件中的可能的不一致性。
如果改变的运行参量不从工程系统的第二工程系统传输给第一工程系统,那么产生报错通知。因此能够确保:在工程系统中存在最新的运行参量作为用于规划和/或控制设备的基础。
在另一设计方案中,在第一输出文件中提供第一来源数据,并且在第二输出文件中提供第二来源数据。因此,相应的来源数据连同所属的输出文件一起能够传输到工程系统。因此能够可靠地保证,来源文件传输到工程系统。
替代于此,第一来源数据和第二来源数据分别以单独的文件提供。相应的来源数据能够在上一级的文件中收集。因此,能够提供由哪个工程系统提供哪个文件的概览。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由工程系统的第一工程系统提供第一来源数据,并且由工程系统的第二工程系统提供第二来源数据。在生成相应的输出文件时,工程系统能够同时生成所属的来源文件。尤其当来源数据连同相应的输出文件一起被提供时,该变体是适合的。在另一设计方案中,第一来源数据和第二来源数据由单独的计算器装置提供。在该单独的或上一级的计算器装置上也能够存储最新的来源数据。因此能够提供上一级的计算器装置,利用其管理输出文件和所属的来源数据。因此,能够防止输出文件和包含在其中的运行参量之间的不一致性。
用于运行过程和/或生产设备的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包括用于相应地生成输出文件的多个工程系统,输出文件包括过程和/或生产设备的至少一个组件的运行参量,其中工程系统的第一工程系统提供第一输出文件,并且第一输出文件能够从工程系统的第一工程系统传输至工程系统的至少一个第二工程系统,并且其中根据第一输出文件,工程系统的至少一个第二工程系统提供第二输出文件,其中,根据第二输出文件,装置运行过程和/或生产设备,并且其中,该装置提供第一来源数据,其说明了第一输出文件来自工程系统的第一工程系统,并提供第二来源数据,其说明了第二输出文件来自工程系统的第二工程系统,其中,除了第二来源数据之外,提供第二关联数据,其具有与第一来源数据的关联,并且其中,在至少一个组件的运行参量变化时,根据第二关联数据将改变的运行参量从工程系统的第二工程系统传输到第一工程系统。
之前结合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描述的优点和改进方案能够转用于根据本发明的装置。
附图说明
现在,根据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在此示出:
图1示出用于运行过程和/或生产设备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根据图1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3示出时间流程图,其中示出由过程和/或生产设备的工程系统提供输出文件;
图4示出另一实施方式中的根据图3的时间图;
图5示出另一实施方式中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6示出另一实施方式中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7示出另一实施方式中的装置的示意图;和
图8示出用于说明工程系统的来源数据和输出文件的建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阐述的实施例优选为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
图1示出用于控制运行过程和/或生产设备的装置10的示意图。装置10包括至少两个工程系统。在当前的实施例中,装置10包括三个工程系统12,14和16。工程系统12,14,16以其工艺顺序在工具链中依次布置。工程系统12,14,16中的每个都生成输出文件,其包括关于设备的至少一个运行参量的信息。在当前的实施例中,工程系统的第一工程系统12为能够用于提供设备的管道和仪器仪表规划的工具。第一工程系统12生成第一文件20,第一文件传输到第二工程系统14。第二工程系统14在当前的情况下是用于提供设备的电流运行规划的工程系统。根据由第一工程系统12提供的第一输出文件20,由第二工程系统14生成第二输出文件22。第二输出文件22传输到第三工程系统16。第三工程系统16在当前的实施例中是能够用于为设备的控制装置通过程序代码的工具。
第一输出文件20包括第一来源数据30。在来源数据30中给出起源说明O,起源说明表明:由哪个工程系统12,14,16生成输出文件20。此外,来源数据30包括时间戳T和版本号V。此外,在来源数据中存储运行参量B,运行参量在当前的实例中说明温度测量时的最大值。此外,第二时间戳T2表征运行参量B的变化时间点。此外,第一来源文件30包括与工程系统的来源文件或者来源数据的第一关联数据32,由工程系统接收输出文件。当前,第一关联文件32是空的,因为第一工程系统12不接收其他的工程系统的输出文件。来源文件30当前作为预设文件格式的头部集成在第一输出文件20中。
利用第二工程系统14,根据第一输出文件20生成第二输出文件22。在第二输出文件22中也包含第二来源数据34,第二来源数据包括来源说明O、时间戳T和版本号V。此外,第二来源数据34包括第二关联数据36,第二关联数据建立与第一输出文件20的第一来源数据30的关联。第三输出文件24也包括相应的来源数据38和第三关联数据40,第三关联数据指向第二来源数据34。
当前,现在将运行参量B从100℃改变到90℃。该改变例如能够通过第三工程系统16或通过用户输入进行。第三输出文件24被传输到上级的控制装置18,利用控制装置能够检测运行参量B的变化。由于运行参量B的变化,由第三工程系统16生成第四输出文件26,第四输出文件传输到第二工程系统14。此外,由第二工程系统14生成第五输出文件28,第五输出文件传输到第一工程系统12。第五输出文件26包括第五来源数据42和第五关联数据44。第六输出文件28包括第六来源数据46和第六关联数据48。因此,运行参量B的变化能够传输到全部工程系统12,14,16上,进而能够避免不一致。
图2示出另一实施方式中的装置10的示意图。在该情况下,第二工程系统14用作为中央节点。当前,为第二工程系统14输送电流运行规划的样本50。根据该样本50,第二工程系统14能够根据来自第一工程系统12的信息或输出文件20建立电流运行规划52。
借助上级的控制装置18能够证实输出文件20,22,24,26,28和运行参量B中的不一致性,利用控制装置例如借助于相应的关联数据32,36,40,44,48存放了工程系统12,14,16之间的关联。
图3示出根据图1的实例利用工程系统12,14,16生成输出文件20,22,24,26,28的时间流程图。在当前的实例中,由第二工程系统14生成输出文件,输出文件没有传输给第一工程系统12。因此,没有更新第一工程系统12中的运行参量B。现在,利用上级的控制装置18输出相应的警告信号,警告信号给出如下提示,在输出文件20,22,24,26,28和运行参量B中能够存在不一致性。
图4示出用于生成工程系统12,14,16的输出文件20,22,24,26,28的时间流程图的另一实例。当前,利用第一工程系统12生成第七输出文件20’,但是第七输出文件没有传输给第二工程系统14。在第二工程系统14中存放运行参量B,运行参量由于第三工程系统16的变化传输给第二工程系统14。利用上级的控制装置,能够根据输出文件的来源数据、版本号V、时间戳T和来源说明O检查:在数据中是否存在不一致性。在此也能够提出:在设备内部发生变化时或在建立修正时,自动地由相应的工程系统12,14,16生成输出文件。在此也能够足够的是:代替完整的输出文件仅传输来源数据30,34,38,42,46。
对于来源数据30,34,38,42,46能够使用标准化的头部。在此,原则上存在两个选择以提供头部。一个是,能够在相应的输出文件20,22,24,26,28中提供头部。替代于此,头部能够与来源数据30,34,38,42,46一起存储在单独的文件中。当仅提供文件时,输出文件能够为所属的头部提供具有不同的文件变化的来源数据。在此,头部能够直接地利用相应的工程系统12,14,16或利用单独的计算机装置提供。该单独的计算机装置例如能够由相应的工程系统12,14,16激活。替代于此,单独的计算机装置能够在预设的时间点读取工程系统12,14,16中的相应的存储区域。
图5示出装置10的示意图,其中为相应的输出文件20,22,24,26,28应用多个数据,输出文件存储在共同的存储装置中。具有来源数据的所属的来源文件同样利用单独的文件名和单独的尾部存储在存储装置中。例如,利用第一工程系统时间上依次生成三个输出文件20,20’和20”并且分别生成所属的来源数据30,30’和30”。为了能够区分来源数据30,30’和30”,例如能够应用时间戳T。根据来源说明O能够区分,是否由另一工程系统导入文件或由工程系统12,14,16本身改变文件。因此能够以简单的方式验证:通过哪个工程系统12,14,16进行改变。该信息例如能够用于管理设备或在最差的情况下用于评估设备中的损害。在此,来源数据能够构成为,使得其例如不能够由设备的运行者改变。
除了来源数据之外,通过为相应的输出文件存储对输出文件20,22,24,26,28的来源的参阅信息能够提供附加的功能。这种信息也能够存放在单独的或分开的存储装置中,以便避免现有系统中的改变。因此,能够辨认在各个输出文件20,22,24,26,28或工程系统12,14,16之间的引用。
图6示出另一实施方式中的装置10的示意图。在此,由管理员54开始将输出文件20导入到第二工程系统14中。在此,首先将第一来源文件30从第一工程系统12传输给第二工程系统14。随后,第一输出文件20从第一工程系统12传输给第二工程系统14。从原始存储在第二工程系统14中的输出文件20a,根据第一输出文件20和第一来源数据由第一工程系统12建立输出数据22和来源数据34。现在,利用第二工程系统14能够根据第二来源数据34生成相应的头部,头部具有对第一工程系统12的第一来源数据30的参阅信息。替代于此,能够利用第二工程系统14提供第二输出文件22’,并且单独的计算器装置从第二输出文件22’建立来源数据34。
图7示出装置10的另一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第二工程系统14构成用于存储时间戳T和变化。但是,第二工程系统14不构造用于提供相应的来源数据或关联数据。当前,利用第二工程系统14根据第一输出文件20由第一工程系统12生成第二输出文件22’。通过提供第二输出文件22’响应上级的控制装置18。在上级的控制装置18中存储工程系统12,14,16的配置。根据该信息,上级的控制装置18能够生成来源数据34’。该第二来源数据34’还包括第二关联数据36’,第二关联数据具有与第一工程系统12的第一来源数据30的关联。设备的项目管理器56能够通过存储在上级的控制装置18中的数据检查在工程系统12,14,16和所属的输出文件和来源数据之间的引用。附加地,能够为项目管理器56在第一视图58中示出工程系统12,14,16之间的关联。替代于此,能够为项目管理器56在第二图示60中示出与时间t相关地建立工程系统12,14,16的输出文件。
为了建立输出文件和来源数据能够应用相应的样本。这在图8中示意地示出。样本的应用尤其适合于不均一的工程系统,不均一的工程系统例如用于机电领域或自动化领域。当前,由工程系统12,14,16使用输出文件62,64,66的相应样本。根据样本42,44,46分别利用工程系统生成来源数据30,34,48。来源数据30,34中的信息分别用于建立来源数据的相应样本68,70,72。此外,将来源数据30,34,48中的信息输送给来源数据的上级样本74。因此,为能够用于对设施进行控制和规划样本能够提供相应的标准。
通过之前描述的装置10能够基于来源数据和关联数据简单地确定工程系统12,14,16和所属的输出文件之间的相关性。因此,能够简单地跟踪变化,例如运行参量B的变化。附加地,不需要附加的版本管理。此外,设备的运行者能够更简单地实现关于工程系统之间的关联的概览。
附图标记列表
10 装置
12,14,16 工程系统
18 控制装置
20,20’,20” 输出文件
20a 输出文件
22,22’,22” 输出文件
22a 输出文件
24,24’,24” 输出文件
26,28 输出文件
30,30’,30” 来源数据
32 关联数据
34,34’,34” 来源数据
34a 来源数据
36,36’ 关联数据
38,38’,38” 来源数据
40 关联数据
42 来源数据
44 关联数据
46 来源数据
48 关联数据
50 样本
52 电流运行图
54 管理员
56 项目管理器
58,60 图
62,64,66 输出文件
68,70,72 样本
74 样本
B 运行参量
O 来源说明
T,T2 时间戳
V 版本号。

Claims (8)

1.一种用于运行过程和/或生产设备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
-提供至少两个工程系统(12,14,16)用于相应地生成输出文件(20,22,24),所述输出文件包括所述过程和/或生产设备的至少一个组件的运行参量(B),
-利用所述工程系统的第一工程系统(12)提供第一输出文件(20),
-将所述第一输出文件(20)从所述工程系统的所述第一工程系统(12)传输至所述工程系统的至少一个第二工程系统(14),
-根据所述第一输出文件(20),利用所述工程系统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工程系统(14)提供第二输出文件(22),和
-根据所述第二输出文件(22)运行所述过程和/或生产设备,
-提供第一来源数据(30),所述第一来源数据说明了所述第一输出文件(20)来自所述工程系统的所述第一工程系统(12),和
-提供第二来源数据(34),所述第二来源数据说明了所述第二输出文件(22)来自所述工程系统的所述第二工程系统(14),其中
-除了所述第二来源数据(34)之外,提供第二关联数据(36),所述第二关联数据具有与所述第一来源数据(30)的关联,
其特征在于,
-在至少一个所述组件的所述运行参量(B)变化时,根据所述第二关联数据(36)将改变的运行参量(B)从所述工程系统的所述第二工程系统传输到所述第一工程系统(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来源数据和所述第二来源数据(30,34)中,附加地提供时间戳(T)和/或版本号(V)。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改变的运行参量(B)不从所述工程系统的所述第二工程系统传输到所述第一工程系统(12),那么生成报错通知。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输出文件(20)中提供所述第一来源数据(30),并且在所述第二输出文件(22)中提供所述第二来源数据(34)。
5.根据权利要求中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来源数据和所述第二来源数据(30,34)分别以单独的文件提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工程系统的所述第一工程系统(12)提供所述第一来源数据(30),并且由所述工程系统的所述第二工程系统(14)提供所述第二来源数据(3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来源数据和所述第二来源数据(30,34)由单独的计算机装置提供。
8.一种用于运行过程和/或生产设备的装置(10),具有
-用于相应地生成输出文件(20,22,24)的多个工程系统(12,14,16),所述输出文件包括所述过程和/或生产设备的至少一个组件的运行参量(B),其中
-所述工程系统的第一工程系统(12)提供第一输出文件(20),并且该第一输出文件从所述工程系统的所述第一工程系统(12)传输至所述工程系统的至少一个第二工程系统(14),其中
-根据所述第一输出文件(20),所述工程系统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工程系统(14)提供第二输出文件(22),并且其中
-根据所述第二输出文件(22),所述装置(10)运行所述过程和/或生产设备,
其中,
-所述装置(10)提供第一来源数据(30),所述第一来源数据说明了所述第一输出文件(20)来自所述工程系统的所述第一工程系统(12),并且提供第二来源数据(34),所述第二来源数据说明了所述第二输出文件(22)来自所述工程系统的所述第二工程系统(14),并且除了所述第二来源数据(34)之外,提供第二关联数据(36),所述第二关联数据具有与所述第一来源数据(30)的关联,
其特征在于,
-在至少一个所述组件的所述运行参量(B)变化时,根据所述第二关联数据(36),所述工程系统的所述第二工程系统(14)将改变的运行参量(B)传输到所述工程系统的所述第一工程系统(12)。
CN201380076619.4A 2013-05-16 2013-05-16 用于运行过程和/或生产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52099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13/060187 WO2014183793A1 (de) 2013-05-16 2013-05-16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etreiben einer prozess- und/oder fertigungsanlag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09985A CN105209985A (zh) 2015-12-30
CN105209985B true CN105209985B (zh) 2018-04-06

Family

ID=48468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6619.4A Active CN105209985B (zh) 2013-05-16 2013-05-16 用于运行过程和/或生产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766871B2 (zh)
EP (1) EP2965157B1 (zh)
CN (1) CN105209985B (zh)
WO (1) WO20141837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150302B1 (de) 2015-09-30 2019-07-17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der laserstrahlauslenkung
US10606247B2 (en) * 2015-11-16 2020-03-31 Abb Schweiz Ag Configuring process modules for operation in plan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065401A1 (de) * 2000-12-27 2003-03-06 Siemens Ag Automatisierungssystem
US20040045007A1 (en) * 2002-08-30 2004-03-04 Bae Systems Information Electronic Systems Integration, Inc. Object oriented component and framework architecture for signal processing
JP2004288112A (ja) * 2003-03-25 2004-10-14 Fuji Xerox Co Ltd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方法
US6925385B2 (en) * 2003-05-16 2005-08-02 Seawest Holdings, Inc. Wind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US20060026193A1 (en) 2004-08-02 2006-02-02 Rockwell Software, Inc. Dynamic schema for unified plant model
US8005710B2 (en) * 2004-09-28 2011-08-23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aching and synchronizing project data
RU2400817C2 (ru) * 2004-11-09 2010-09-27 Сименс Акциенгезелльшафт Способ связывания технических данных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обслуживания и контроля промышленной установки
US7734590B2 (en) * 2005-09-30 2010-06-08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Incremental association of metadata to production data
US8260783B2 (en) 2007-02-27 2012-09-04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Storage of multiple, related time-series data streams
EP2112774A1 (de) 2008-04-22 2009-10-28 ABB Schweiz AG Leistungsregelsystem und Kommunikationsverfahren
US8719800B2 (en) * 2008-06-20 2014-05-06 Vmware, Inc. Accelerating replayed program execution to support decoupled program analysis
US8670875B2 (en) * 2010-06-30 2014-03-11 Siemens Corporation PLC function block for automated demand response integration
WO2013030619A1 (en) 2011-08-29 2013-03-07 Abb Technology Ltd A method and a system for aspect - oriented processing data provided by a server in industrial autom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183793A1 (de) 2014-11-20
CN105209985A (zh) 2015-12-30
EP2965157A1 (de) 2016-01-13
US9766871B2 (en) 2017-09-19
EP2965157B1 (de) 2018-09-05
US20160092193A1 (en) 2016-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85415B (zh) 过程控制网络中的规则构建器
US889866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to provide customized release notes during a software system upgrade of a process control system
US20180107198A1 (en) Augmen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US9733627B2 (en) Cloud comput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vanced process control
US20190137982A1 (en) Ibatch interactive batch operations system enabling operational excellence and competency transition
WO2017210917A1 (en) Integrated testing mechanism for industrial process control and automation systems
US10783117B2 (en) Engineering apparatus, engineer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04166890A (zh) 用于监控过程和/或制造设备的方法
US20110264396A1 (en) Electrical circuit with physical layer diagnostics system
Tsybunov et al. Interactive (intelligent) integrated system for the road vehicles’ diagnostics
CN105209985B (zh) 用于运行过程和/或生产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Thalmann et al. Cognitive decision support for industrial product life cycles: A position paper
EP250772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 integration of engineering tools
US20180189039A1 (en)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manual coding suggestions for conversion of application programs to off-line environment
US9779610B2 (en) Automated loop check for smart junction boxes
CN106662869B (zh) 用于高级过程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CN105074594A (zh) 工程设计工具以及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US2021008941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loop checking
US10447769B2 (en) Enhanced time-series data streams for transmission to mobile devices
Sherpa et al. Tool Chain to Extract and Contextualize Process Data for AI Applications
Kaur et al. Towards an open standards-based architecture for condition-based predictive maintenance and IIoT
CN108647195B (zh) 一种面向流程行业的交接班日志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US20180189455A1 (en) Chunk-wise transmission of time-series data to mobile devices
Azolibe et al. Serving the data needs of multiple applications with one data source—an industry application case study
Azolibe et al. Anon-demand'data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e for supplying multiple applications from a single data source: an industrial application case stud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