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08555A - 集群业务注册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集群业务注册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08555A
CN105208555A CN201410268506.0A CN201410268506A CN105208555A CN 105208555 A CN105208555 A CN 105208555A CN 201410268506 A CN201410268506 A CN 201410268506A CN 105208555 A CN105208555 A CN 1052085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cas
gciwf
group service
registration request
service regist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6850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08555B (zh
Inventor
李志军
朱进国
谢宝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26850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08555B/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89358 priority patent/WO2015192573A1/zh
Publication of CN1052085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085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085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0855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8Trunked mobile radio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群业务注册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GCIWF接收UE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GCIWF获取上述UE的VPLMN?ID,并根据上述VPLMN?ID选择对应的BM-SC。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集群业务管理的架构配置工作量较大且安全隐患较大的问题,能有效降低BM-SC和GCAS间的配置复杂性、改善集群业务调用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集群业务注册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集群业务注册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集群通信系统是一种用于集团调度指挥通信的移动通信系统,广泛应用于公安、消防等公共安全领域。集群通信的最大特点是话音通信采用一按即通(PushToTalk,简称为PTT),的方式接续,被叫无需摘机即可接听,且接续速度较快,并能支持群组呼叫等功能,它的运作方式以单工、半双工为主,主要采用信道动态分配方式,并且用户具有不同的优先等级和特殊功能,通信时可以一呼百应,主要应用在专业移动通信领域。集群系统通过共享信道传输数据从而节约资源,提高效率。
长期演进(LTE)是标准组织3GPP发展的一种4G无线通信技术。随着全球LTE部署加快,公共安全部门也希望LTE能够支持集群业务。目前3GPP正在定义的LTE支持集群业务的架构如图1所示。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LTE网络实现支持集群通讯的逻辑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各部分网元的功能如下:
终端(UserEquipment,简称为UE),也叫用户设备,用户设备通过无线空口接入基站,并接入到核心网。终端在接入核心网之前,需要核心网对其进行认证。终端在核心网注册之后可以有两种状态:空闲态和连接态,空闲态下终端和基站没有连接,连接态下终端和基站相连并能够收发数据。
演进的基站(NodeB)(EvolvedNodeB,简称为eNodeB),为LTE网络中的基站系统,主要为终端的接入提供无线资源,同时控制面和移动管理单元通过S1-AP接口互通,用户面和服务网关通过S1-U接口互通。eNodeB通过广播告诉终端目前的小区信息。
移动管理单元(MobilityManagementElement,简称为MME),为LTE网络中的控制面实体,负责用户接入认证、移动性管理、承载管理等,临时存储终端附着到网络后的上下文。
服务网关(ServingGateway,简称为SGW),提供终端在2G\3G和LTE移动的锚点,同时如果终端处于空闲态下则SGW还能通过MME对终端进行寻呼。
公共数据网网关(PDNGateway,简称为PGW),终端通过PGW接入公共数据网(PublicDataNetwork,简称PDN)。PGW为终端分配IP地址,并对承载的服务质量(QoS)进行管理。
策略计费规则功能(PolicyChangingRuleFunction,简称为PCRF),用以为管理用户面承载资源分配策略、执行计费。
在LTE网络中实现集群业务,基于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MultimediaBroadcast/MulticastService,简称为MBMS)子系统。MBMS子系统主要包括广播模式服务中心(BroadcastModeServiceCenter,简称为BM-SC)、MBMS网关(MBMSGateway,简称为MBMSGW)。其中,BM-SC负责建立和维护MBMS承载,MBMSGW是用以实现多播/广播的数据面网关功能。
在集群服务中,业务控制由集群应用服务器(GroupCommunicationApplicationServer,简称为GCAS)来实现。GCAS用以管理集群业务,包括集群业务组的管理、呼叫建立、释放和管理等功能。其中,GCAS和UE通过GC1接口相连,该接口主要功能是UE在GCAS注册、发起组呼叫等功能。其中,GCAS和BM-SC通过MB2接口相连。MB2接口包括控制面部分(MB2-C),用以实现MBMS城镇的建立和维护,以及用户面部分(MB2-U),用以实现MBMS数据的下发。
在集群服务中,用户面数据的下发有两种方式,单播和多播。所谓单播,即GCAS将下行数据采用点对点的方式发给终端,使用的是EPS承载来发给终端。所谓多播,即GCAS将下行数据发给MBMS子系统(即发给BM-SC),通过MBMSGW下发到基站(即eNodeB),而UE通过读取MBMS相应的广播信道,获得MBMS数据。
在相关技术中,通过广播方式(MBMS方式)来集群业务的实现过程大致包括:集群注册、MBMS承载建立、MBMS数据下发、UE接收MBMS数据等步骤。
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的集群注册和数据下发的概要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具有如下步骤:
S201,UE附着到网络,创建PDN连接,被分配IP地址;
在该示例流程中,UE归属于一个特定的公共陆地网(PublicLandMobileNetwork,简称为PLMN),该网络称之为UE的归属网络(HomePLMN,简称为HPLMN)。而UE当前从一个拜访网络(VisitedPLMN,简称为VPLMN)接入。
S202,UE向GCAS发送集群业务注册请求;
在该请求中,UE提供用户标识(UEID)、IP地址(UEIP)、归属网网络标识(HPLMNID)、拜访网网络标识(VPLMNID)、当前位置信息(通常是小区位置CellID),等信息。
S203,GCAS根据UE所提供的拜访网网络标识(VPLMNID)、小区位置(CellID),检查是否已经在该拜访网/该地区建立了MBMS承载。若没有,则GCAS向BM-SC发起MBMS承载创建请求;
S204~S205,GCAS向BM-SC发送承载创建请求,BM-SC要求MBMSGW创建响应承载;
S206,网络为MBMS承载分配具体资源,包括核心网、无线资源;
S207~S208,MBMS承载创建完成后,返回承载创建响应;
BM-SC在承载创建响应消息中,携带临时MBMS组标识(TemporaryMBMSGroupIdentify,简称为TMGI)、MBMS流标识(FlowID)等。
S209,GCAS向UE返回集群业务注册响应;
在集群业务注册响应中,GCAS返回已经创建的MBMS承载信息,包括:TMGI。
S210,当集群业务正式开始后,GCAS向BM-SC发送下行的MBMS数据。MBMS数据经过MBMSGW后被发送到eNodeB;
S211,UE监听MBMS广播,获取MBMS数据。
在图1所示的架构下,为了实现图2所示的流程,GCAS必须要能够寻找到合适的BM-SC。MBMS服务,是基于拜访网的,即BM-SC存在于拜访网VPLMN。由于UE可以在多个PLMN间漫游,所以GCAS必须有能力根据当前UE接入的VPLMN,来选择对应的BM-SC。另外,对BM-SC而言,出于安全的保证,并非所有GCAS都是被允许接入的,仅有一些指定的GCAS被允许接入并使用MBMS服务。
基于该原理,图3是根据相关技术的BM-SC和GCAS间的配置、寻址、验证流程示意图,该图示出了GCAS配置和发现BM-SC的流程,如图3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301,在部署集群业务时,执行BM-SC和GCAS的配置工作;
其中,在BM-SC上,至少配置了允许接入并使用MBMS业务的GCAS信息(可以是GCAS的标识-GCASID、IP地址-GCASIP)等。
其中,在GCAS上,至少配置了允许接入的PLMN的标识(PLMNID)和PLMN下的BM-SC信息(可以是BM-SC的标识BM-SCID、全域名BM-SCFQDN、IP地址BM-SCIP等),组成<PLMNID,BM-SCID/FQDN/IP>的映射关系。
S302,如图2流程中步骤S202,UE向GCAS发起集群业务注册;
S303,GCAS获得当前UE所接入的拜访网VPLMNID,判断在该VPLMN是否已经创建了MBMS承载。若已经创建MBMS承载,则直接跳转到步骤S308,否则根据VPLMNID,获取该VPLMN下的BM-SC信息,继续S304;
在该步骤中,GCAS根据自身配置的<PLMN,BM-SC>映射关系,获取拜访网VPLMN下的BM-SC。若获取的是BM-SC的ID、FQDN,则根据对应方法解析获得BM-SC的IP地址。
S304,GCAS向BM-SC发送创建MBMS承载请求;
S305,BM-SC对发送请求的GCAS进行鉴权认证;
在该步骤中,BM-SC根据自身配置的GCAS信息,对GCAS进行鉴权认证。鉴权认证可能涉及BM-SC和GCAS的交互,具体流程并不是本发明的重点。
S306,若对GCAS的鉴权认证通过,则BM-SC向MBMSGW发送创建MBMS承载请求,根据该请求,MBMS子系统创建MBMS承载;
S307,MBMS承载创建完成,返回响应;
S308,如图2流程中步骤S209,GCAS返回集群业务注册响应。
根据上述图2、图3的流程,GCAS能发现BM-SC并建立MBMS承载并通知UE,从而实现基于广播技术的集群业务。然而,根据图3流程所述的方法,GCAS和BM-SC间相互配置,在实施上,会带来较多的配置工作量、增加安全隐患:
(1)BM-SC和GCAS相互存储可允许接入的对端,在多个BM-SC(可在不同PLMN内)和多个GCAS间,维护MB2连接的数量较多;
(2)GCAS属于第三方,BM-SC属于运营商,将BM-SC直接暴露给第三方AS,安全性较差;
(3)依赖BM-SC所存储的可接入GCAS列表,仅实现有限的安全认证,即对GCAS进行认证,缺少对UE级别的GCS业务接入认证检查;
(4)对于UE切换接入网络(PLMN)/无线接入技术(RadioAccessTechnology,简称为RAT),依赖于UE自行向GCAS报告PLMN/RAT的变化情况,存在不可靠、对流程延迟较大的影响。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集群业务管理的架构配置工作量较大且安全隐患较大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集群业务管理的架构配置工作量较大且安全隐患较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群业务注册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集群业务注册方法,包括:集群通讯互操作网关GCIWF接收终端UE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所述GCIWF获取所述UE的拜访网网络标识VPLMNID,并根据所述VPLMNID选择对应的广播模式服务中心BM-SC。
优选地,GCIWF接收UE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包括:所述GCIWF从集群应用服务器GCAS接收所述UE发送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
优选地,在所述GCIWF从GCAS接收所述UE发送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之后,还包括:所述GCIWF根据所述UE的签约数据,对所述GCAS进行鉴权认证。
优选地,在GCIWF接收UE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之后,包括:所述GCIWF根据所述UE发送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中的业务类型,选择对应的GCAS,并将所述集群业务注册请求发送给所述GCAS。
优选地,所述GCIWF根据所述UE发送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中的业务类型,选择对应的GCAS包括:所述GCIWF根据所述UE发送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中的业务类型,选择与所述业务类型对应的GCAS;或者,所述GCIWF获取所述业务类型和所述UE的签约数据,并根据所述签约数据中的业务类型与GCAS的对应关系,选择GCAS。
优选地,所述GCIWF获取所述UE的VPLMNID包括:所述GCIWF从所述UE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中获取所述VPLMNID;或者,所述GCIWF从策略计费规则功能PCRF中查询到所述VPLMNID。
优选地,在所述GCIWF根据所述UE的VPLMNID选择对应的BM-SC之后,还包括:所述GCIWF将所述BM-SC的信息发送给集群应用服务器GCAS。
优选地,所述BM-SC的信息,包括:MB2用户面接口的IP地址和端口。
优选地,所述GCIWF将所述BM-SC的信息发送给GCAS包括:所述GCIWF在向所述GCAS发送的创建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MBMS承载响应中携带所述BM-SC的信息。
优选地,在所述GCIWF将所述BM-SC的信息发送给GCAS之后,还包括:所述GCAS根据所述BM-SC的信息向所述BM-SC发送MBMS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集群业务注册方法,包括:集群通讯互操作网关GCIWF接收终端UE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所述GCIWF选择集群应用服务器GCAS,并将所述集群业务注册请求发送给GCAS。
优选地,所述GCIWF选择GCAS,包括:所述GCIWF根据所述集群业务注册请求中的业务类型,选择对应的GCAS。
优选地,所述GCIWF根据所述集群业务注册请求中的业务类型,选择对应的GCAS包括:所述GCIWF根据所述集群业务注册请求中的业务类型,选择与所述业务类型对应的GCAS;或者,所述GCIWF获取所述业务类型和所述UE的签约数据,并根据所述签约数据中的业务类型与GCAS的对应关系,选择GCAS。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集群业务注册方法,包括:集群通讯互操作网关GCIWF在接收到终端UE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之后,向策略计费规则功能PCRF订阅所述UE的PLMN/RAT变化信息;所述GCIWF将所述变化信息报告给集群应用服务器GCAS。
优选地,在所述GCIWF向PCRF订阅所述UE的PLMN/RAT变化信息之前,还包括:所述GCIWF接收所述GCAS对所述UE的PLMN/RAT变化信息的订阅。
优选地,在所述GCIWF将所述变化信息报告给GCAS之后,还包括:所述GCAS接收所述UE的PLMN/RAT变化信息;所述GCAS根据所述UE的PLMN,确定是否在变化后的PLMN创建MBMS承载。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集群业务注册装置,位于集群通讯互操作网关GCIWF中,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UE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第一选择模块,用于获取所述UE的拜访网网络标识VPLMNID,并根据所述VPLMNID选择对应的广播模式服务中心BM-SC。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包括:第一接收单元,用于从集群应用服务器GCAS接收所述UE发送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鉴权认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UE的签约数据,对GCAS进行鉴权认证。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包括: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UE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UE发送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中的业务类型,选择对应的GCAS;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集群业务注册请求发送给所述GCAS。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集群业务注册装置,位于集群通讯互操作网关GCIWF,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UE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第二选择模块,用于选择集群应用服务器GCAS,并将所述集群业务注册请求发送给GCAS。
根据本发明的还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集群业务注册装置,位于集群通讯互操作网关GCIWF中,包括:订阅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终端UE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之后,向策略计费规则功能PCRF订阅所述UE的PLMN/RAT变化信息;报告模块,用于将所述变化信息报告给集群应用服务器GCAS。
通过本发明,采用GCIWF接收UE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所述GCIWF获取所述UE的VPLMNID,并根据所述VPLMNID选择对应的BM-SC的方式,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集群业务管理的架构配置工作量较大且安全隐患较大的问题,能有效降低BM-SC和GCAS间的配置复杂性、改善集群业务调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LTE网络实现支持集群通讯的逻辑架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的集群注册和数据下发的概要流程示意图;
图3是根据相关技术的BM-SC和GCAS间的配置、寻址、验证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集群业务注册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集群业务注册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集群业务注册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集群业务注册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集群业务注册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集群业务注册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集群通讯架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集群通讯架构来实现集群业务注册和数据下发的流程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集群通讯架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集群通讯架构来实现集群业务注册和数据下发的流程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集群通讯架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集群通讯架构来实现集群业务注册和数据下发的流程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二、或三的集群通讯架构来实现终端切换PLMN/RAT下集群业务流程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五的漫游情况下集群通讯架构增强的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五并结合实施例一的集群通讯架构,实现集群业务注册和数据下发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实现集群业务管理的架构,以及根据该架构对集群业务注册、MBMS承载建立、PLMN/RAT切换等流程进行了改进,能有效降低BM-SC和GCAS间的配置复杂性、改善集群业务调用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集群业务注册方法,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集群业务注册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402,GCIWF接收UE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
步骤S404,所述GCIWF获取所述UE的VPLMNID,并根据所述VPLMNID选择对应的BM-SC。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步骤,在目前的集群业务管理架构中添加了GCIWF,由GCIWF接收UE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并根据UE的VPLMNID选择对应的BM-SC,从而BM-SC和GCAS间无需存储相互的对应关系,并且BM-SC的信息无需暴露给GCAS,此外对于UE级别的GCS业务接入认证检查以及UE切换PLMN/RAT的报告,由于明晰了集群业务的管理结构,降低了配置工作量,因此也提供了实现上述内容的技术基础,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集群业务管理的架构配置工作量较大且安全隐患较大的问题,能有效降低BM-SC和GCAS间的配置复杂性、改善集群业务调用的安全性。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GCIWF接收UE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可以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一、所述GCIWF可以从GCAS接收所述UE发送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优选地,在所述GCIWF从GCAS接收到所述UE发送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之后,所述GCIWF可以根据从归属用户服务器(HomeSubscriberServer,简称为HSS)所述UE的签约数据,对所述GCAS进行鉴权认证。
二、所述GCIWF也可以直接从UE处接收该UE发送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优选地,在GCIWF从UE接收到集群业务注册请求之后,所述GCIWF可以根据集群业务注册请求中的业务类型,选择对应的GCAS,并将所述集群业务注册请求发送给所述GCAS。
优选地,所述GCIWF根据所述UE发送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中的业务类型,选择对应的GCAS可以包括如下方式:方式一、在可选的GCAS较少时,可以在GCIWF中存储业务类型与GCAS的对应关系,则所述GCIWF根据所述集群业务注册请求中的业务类型,选择与所述业务类型对应的GCAS;方式二、在可选的GCAS较多时,所述GCIWF可以获取上述业务类型和所述UE的签约数据,并根据所述签约数据中的业务类型与GCAS的对应关系,选择GCAS。
优选地,所述GCIWF可以从UE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中获取所述UE的VPLMNID;或者,所述GCIWF也可以从PCRF中查询到所述VPLMNID。
优选地,在所述GCIWF根据所述UE的VPLMNID选择对应的BM-SC之后,所述GCIWF可以将所述BM-SC的信息发送给GCAS。
优选地,所述BM-SC的信息可以包括MB2用户面IP地址和端口。
优选地,所述GCIWF将所述BM-SC的信息发送给GCAS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如下:所述GCIWF在向所述GCAS发送的MBMS承载响应中携带所述BM-SC的信息。
优选地,在所述GCIWF将所述BM-SC的信息发送给GCAS之后,所述GCAS可以根据所述BM-SC的信息向所述BM-SC发送MBMS数据。
对应于上述集群业务注册方法,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集群业务注册装置,位于GCIWF中,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集群业务注册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52和第一选择模块54,下面对各个模块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接收模块52,用于接收UE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第一选择模块54,与第一接收模块52相连,用于获取所述UE的VPLMNID,并根据所述VPLMNID选择对应的BM-SC。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收模块52可以包括:第一接收单元522,用于从GCAS接收所述UE发送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鉴权认证单元524,用于根据所述UE的签约数据,对GCAS进行鉴权认证。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收模块52还可以包括:第二接收单元526,用于接收所述UE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选择单元528,与第二接收单元526相连,用于根据所述UE发送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中的业务类型,选择对应的GCAS;发送单元530,与第二接收单元526和选择单元528相连,用于将第二接收单元526接收的所述集群业务注册请求发送给选择单元528选择的所述GCAS。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另一种集群业务注册方法,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集群业务注册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602,GCIWF接收UE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
步骤S604,所述GCIWF选择GCAS,并将所述集群业务注册请求发送给GCAS。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步骤,在目前的集群业务管理架构中添加了GCIWF,由GCIWF接收UE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并将该集群业务注册请求转发给GCIWF选择的GCAS,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集群业务管理的架构配置工作量较大且安全隐患较大的问题,能有效降低BM-SC和GCAS间的配置复杂性、改善集群业务调用的安全性。
优选地,所述GCIWF可以根据所述集群业务注册请求中的业务类型,选择对应的GCAS。
优选地,所述GCIWF根据所述UE发送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中的业务类型,选择对应的GCAS可以包括如下方式:方式一、在可选的GCAS较少时,可以在GCIWF中存储业务类型与GCAS的对应关系,则所述GCIWF根据所述集群业务注册请求中的业务类型,选择与所述业务类型对应的GCAS;方式二、在可选的GCAS较多时,所述GCIWF可以获取上述业务类型和所述UE的签约数据,并根据所述签约数据中的业务类型与GCAS的对应关系,选择GCAS。
对应于上述另一种集群业务注册方法,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另一种集群业务注册装置,位于GCIWF,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集群业务注册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7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二接收模块72和第二选择模块74,下面对各个模块进行详细说明:
第二接收模块72,用于接收UE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第二选择模块74,与第二接收模块72相连,用于选择GCAS,并将所述集群业务注册请求发送给GCAS。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又一种集群业务注册方法,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集群业务注册方法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802,GCIWF在接收到UE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之后,向PCRF订阅所述UE的PLMN/RAT变化信息;
步骤S804,所述GCIWF将所述变化信息报告给GCAS。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步骤,在目前的集群业务管理架构中添加了GCIWF,由GCIWF在接收到UE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之后向PCRF订阅UE的PLMN/RAT变化信息,并报告给GCAS,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集群业务管理的架构配置工作量较大且安全隐患较大的问题,能有效降低BM-SC和GCAS间的配置复杂性、改善集群业务调用的安全性。
优选地,可以在所述GCIWF接收所述GCAS对所述UE的PLMN/RAT变化信息的订阅的情况下,触发所述GCIWF向PCRF订阅所述UE的PLMN/RAT变化信息。
优选地,在所述GCIWF将所述变化信息报告给GCAS之后,所述GCAS接收所述UE的PLMN/RAT变化信息;所述GCAS根据所述UE的PLMN,确定是否在变化后的PLMN创建MBMS承载。
对应上述又一种集群业务注册方法,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又一种集群业务注册装置,位于GCIWF中,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集群业务注册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9所示,该装置包括订阅模块92和报告模块94,下面对各个模块进行详细说明:
订阅模块92,用于在接收到UE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之后,向PCRF订阅所述UE的PLMN/RAT变化信息;报告模块94,与订阅模块92相连,用于将所述变化报告给GCAS。
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以下优选实施例结合了上述实施例及其优选实施方式。
在以下优选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集群业务的实现方法以及相关系统。
在以下所有优选实施例中,均进行了架构方面的增强,即在BM-SC和GCAS之间,引入了受运营商管控的集群通讯互操作网关(GroupCommunicationInterWorkingFunction,简称为GCIWF)功能,以实现:
(1)代替GCAS寻址BM-SC:在UE的归属网HPLMN中部署GCIWF功能,GCAS仅需寻址到GCIWF。将GCAS上所配置的<PLMN,BM-SC>信息,变更为<PLMN,GCIWF>的配置,而BM-SC仅针对每PLMN配置GCIWF,可有效降低配置工作量。进一步地,若流程需要,则GCIWF将BM-SC的信息(如MB2-U接口的IP、Port)发送给GCAS,以便GCAS能通过MB2-U接口直接向BM-SC发送MBMS数据。其中,GCIWF根据UE提供的VPLMNID,代替GCAS选择BM-SC。
(2)代替BM-SC对GCAS进行鉴权认证:无需BM-SC再对GCAS进行鉴权认证,认证GCAS由GCIWF进行,而BM-SC和GCIWF通常基于运营商间安全连接。GCIWF根据自身的配置数据、或根据从HSS获得的用户签约数据(也称签约数据),对GCAS进行鉴权认证。GCIWF自身可配置允许接入的GCAS信息,如GCAS地址、鉴权信息等。
(3)可实现对每UE使用集群业务的认证:GCIWF根据从HSS获得的用户签约数据,可判断该UE是否允许使用集群业务。即GCIWF从HSS获取UE签约数据,对UE使用GCS业务、GCAS的接入许可进行验证。
(4)获取UE的PLMN/RAT信息:GCIWF可向PCRF订阅并获得UE当前接入的PLMN、RAT,并提供给GCAS。即GCIWF从PCRF订阅UE的PLMN/RAT变化,提供给GCAS,以便在新的PLMN创建MBMS承载,实现MBMS数据传输。
实施例一:(集群通讯架构一)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集群通讯架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架构中GC1实现在UE和GCAS间;MB2-U实现在GCAS和BM-SC间,BM-SC地址由GCIWF提供。相比较图1所示的集群通讯架构,图10的集群通讯架构有如下改进:
(1)引入集群通讯互操作功能GCIWF;
(2)控制面接口MB2-C实现在GCIWF和BM-SC间,而用户面接口MB2-U实现在GCAS和BM-SC间。则GCAS需要获得BM-SC信息(即用户面接口MB2-U的IP、Port);
(3)GCIWF代替GCAS获取BM-SC信息(如MB2-U接口的IP、Port),并将BM-SC信息返回给GCAS;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集群通讯架构来实现集群业务注册和数据下发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101,UE向GCAS发送集群业务注册请求。其中,包含:用户标识(UEID)、IP地址(UEIP)、归属网网络标识(HPLMNID)、拜访网网络标识(VPLMNID)、当前位置信息(通常是小区位置CellID),等信息;
S1102,GCAS根据UE所提供的归属网网络标识(HPLMNID),获取该PLMN下的GCIWF;
在本步骤中,GCAS根据自身所存储的<PLMN,GCIWF>的映射关系,获取UE的HPLMN内的GCIWF信息,可以GCIWF的一个全域名FQDN,或IP地址。
S1103,GCAS向GCIWF发送创建MBMS承载请求;
在该请求中,携带GCAS标识(GCASID),以及可选地携带UE的标识(UEID)、拜访网网络标识(VPLMNID)。
S1104,GCIWF对GCAS进行鉴权认证;
在该步骤中,GCIWF根据自身存储的GCAS信息,对GCAS进行鉴权认证。或者,步骤S1104可能发生在步骤S1105~S1106后,当GCIWF从获得UE签约数据后,从签约数据中获取GCAS的信息,并据此对GCAS进行鉴权认证。鉴权认证可能涉及GCIWF和GCAS的交互过程。其中,在GCAS数量较少时,可以直接在GCIWF上存储GCAS的信息,而GCIWF根据集群业务注册请求中的业务类型,以及GCIWF所存储的不同业务类型所对应的GCAS信息,对GCAS进行认证。
S1105~S1106,若步骤S1103中提供了UEID,GCIWF使用该UEID向HSS查询UE的签约数据;
在该步骤中,当GCIWF获取UE的签约数据后,GCIWF根据用户签约数据,对UE是否允许使用集群业务进行认证。若认证失败,可拒绝GCAS发送的请求。
S1107,GCIWF根据步骤S1103中GCAS提供的拜访网网络标识VPLMNID,获取该PLMN下BM-SC信息;
在该步骤中,GCIWF根据自身存储的<PLMN,BM-SC>映射关系,获取指定PLMN内的BM-SC的IP地址。
S1108,GCIWF向BM-SC发送创建MBMS承载请求;
S1109,BM-SC对GCIWF进行鉴权认证;
在该步骤中,BM-SC基于不同PLMN间的漫游协议,对GCIWF进行鉴权认证。简单地说,BM-SC可基于自身所存储的GCIWF信息,对GCIWF进行鉴权认证。
S1110,BM-SC和其他MBMS网元通讯,以创建需要的MBMS承载;
S1111,BM-SC发送创建MBMS承载响应消息,携带MBMS承载信息,如:TMGI、FlowID等;
S1112,GCIWF向GCAS返回创建MBMS承载响应消息,携带MBMS承载信息,如:TMGI、FlowID等;
在该步骤中,GCIWF同时携带BM-SC的信息,如MB2-U接口的IP、Port,以便GCAS能够通过MB2-U接口直接向BM-SC发送MBMS数据。
S1113,GCAS向UE返回集群业务注册响应,携带MBMS参数信息,如:TMGI等;
S1114,当MBMS业务正式开始后,GCAS根据获得的BM-SC信息(如MB2-U接口的IP、Port),发送MBMS数据。根MBMS技术,该数据经过MBMSGW被发送到eNodeB,而UE从MBMS广播中读取MBMS数据。
实施例二:(集群通讯架构二)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集群通讯架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架构中GC1实现在UE和GCIWF间;MB2-U实现在GCAS和BM-SC间,BM-SC地址由GCIWF提供。相比较图1所示的集群通讯架构,图12的集群通讯架构有如下改进:
(1)引入集群通讯互操作功能GCIWF;
(2)控制面接口MB2-C实现在GCIWF和BM-SC间,而用户面接口MB2-U实现在GCAS和BM-SC间。则GCAS需要获得BM-SC信息(即用户面接口MB2-U的IP、Port);
(3)GCIWF代替GCAS获取BM-SC信息(如MB2-U接口的IP、Port),并将BM-SC信息返回给GCAS;
(4)GC1接口实现在UE和GCIWF之间,UE向GCAS的注册,采用第三方AS注册机制;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集群通讯架构来实现集群业务注册和数据下发的流程示意图,包括如下步骤:
S1301,UE向GCIWF发送集群业务注册请求。其中,包含:用户标识(UEID)、IP地址(UEIP)、归属网网络标识(HPLMNID)、拜访网网络标识(VPLMNID)、当前位置信息(通常是小区位置CellID)、(可选的)业务类型(ServiceType),等信息;
在UE上,存储的是GCIWF信息(全域名FQDI、IP地址),而不是GCAS信息,所以UE将集群业务注册请求发送给GCIWF。
S1302~S1303,GCIWF向HSS查询UE的签约数据;
S1304,GCIWF获取UE要注册到的GCAS,以便执行第三方AS注册;
在该步骤中,GCIWF根据本地配置数据、或UE签约数据,获取UE要注册到的GCAS。
UE可能仅注册到一个GCAS,则GCIWF的本地配置、或UE的签约数据中,仅包含一个GCAS。
UE可能允许注册到多个不同类型的GCAS,这种情况下,在GCIWF的本地配置、或UE签约数据中,包含<ServiceType,GCAS>的映射关系。从而,GCIWF可根据UE所提供的业务类型(ServiceType),来获取UE要注册到的GCAS,以便执行第三方AS注册。
S1305,GCIWF选择GCAS后,将UE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发送给该GCAS;
S1306,GCAS向GCIWF发送创建MBMS承载请求;
在该消息中,携带:GCAS标识(GCASID)、(可选的)UE标识(UEID)、(可选的)拜访网网络标识(VPLMNID)。
S1307,GCIWF对GCAS进行鉴权认证;
在该步骤中,GCIWF根据自身存储的GCAS信息,对GCAS进行鉴权认证。或者,当GCIWF从UE签约数据中获取GCAS的信息,并据此对GCAS进行鉴权认证。鉴权认证可能涉及GCIWF和GCAS的交互过程。
S1308,GCIWF根据所获得的拜访网网络标识VPLMNID,获取该PLMN下BM-SC信息;
在该步骤中,GCIWF根据自身存储的<PLMN,BM-SC>映射关系,获取指定PLMN内的BM-SC的全域名/IP地址。
S1309,GCIWF向BM-SC发送创建MBMS承载请求;
S1310,BM-SC对GCIWF进行鉴权认证;
S1311,BM-SC和其他MBMS网元通讯,以创建需要的MBMS承载;
S1312,BM-SC发送创建MBMS承载响应消息,携带MBMS承载信息,如:TMGI、FlowID等;
S1313,GCIWF向GCAS返回创建MBMS承载响应消息,携带MBMS承载信息,如:TMGI、FlowID、多播IP/Port等;
在该步骤中,GCIWF同时携带BM-SC的信息,如MB2-U接口的IP、Port,以便GCAS能够通过MB2-U接口直接向BM-SC发送MBMS数据。
S1314,GCAS向GCIWF返回集群业务注册响应,携带MBMS参数信息,如:TMGI、多播IP/Port等。GCIWF将集群业务注册响应转发给UE;
S1315,当MBMS业务正式开始后,GCAS根据获得的BM-SC信息(如MB2-U接口的IP、Port),发送MBMS数据。根MBMS技术,该数据经过MBMSGW被发送到eNodeB,而UE从MBMS广播中读取MBMS数据。
图13所示流程,相比与图11所示的流程,主要差别是:
(1)UE上所存储的是GCIWF信息,而不是GCAS信息,所以UE将集群业务注册请求发送给GCIWF;
(2)GCIWF根据本地配置/或用户签约数据,以及业务类型(ServiceType),选择UE要注册到的GCAS,并代替UE执行到GCAS的注册,即将集群业务注册请求发送给该GCAS;
但无论是图11、图13的流程,创建MBMS承载,仍然由GCAS发起。
实施例三:(集群通讯架构三)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集群通讯架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该架构中GC1实现在UE和GCIWF间;MB2-U实现在GCIWF和BM-SC间,GCAS将MBMS数据发给GCIWF;GCIWF维护着<PLMNID,BM-SC,MBMS承载>列表,GCIWF将MBMS数据发给不同PLMN内的BM-SC。相比较图1所示的集群通讯架构,图14所示的集群通讯架构有如下改进:
(1)引入集群通讯互操作功能GCIWF;
(2)控制面接口MB2-C实现在GCIWF和BM-SC间,而用户面接口MB2-U实现在GCIWF和BM-SC间。GCAS将MBMS数据发送给GCIWF,由GCIWF转发给BM-SC;
(3)GC1接口实现在UE和GCIWF之间,UE向GCAS的注册,采用第三方AS注册机制;
图1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集群通讯架构来实现集群业务注册和数据下发的流程示意图,和图13所示流程相比,具有如下不同:
步骤S1513中,在MBMS承载创建完成后,GCIWF发送MBMS承载信息给GCAS,并没有同时携带BM-SC的信息(如MB2-U用户面接口的IP、Port)。GCAS仅能获得GCIWF的信息。因此,在步骤S1516中,GCAS将MBMS发送给GCIWF,由GCIWF转发给BM-SC,然后经过MBMS子系统发送到基站,由UE从MBMS广播中读取。
实施例四:(切换PLMN/RAT)
图16是终端切换PLMN/RAT过程下实现集群业务流程示意图,可应用于实施例一、二、或三的集群通讯架构,包括如下步骤:
S1601~S1603,按照前述图11、13、15流程,UE发起集群业务注册请求,GCAS请求创建MBMS承载;
根据图11、13、15所示流程的不同,集群业务注册请求可能由UE直接发送给GCAS,或由UE发送给GCIWF,由GCIWF经过第三方AS注册过程,发送给GCAS。
S1604,GCAS向GCIWF发送订阅请求,订阅UE的网络/接入技术(PLMN/RAT)变化事件;
需要指出的是,本步骤并不是必须的。即使GCAS没有执行S1604步骤,GCIWF也可以根据配置,自行订阅UE的PLMN/RAT变化事件,即执行步骤S1605。
S1605,GCIWF向PCRF发送订阅请求,订阅UE的PLMN/RAT变化事件。PCRF收到订阅请求后,会向核心网发送相应请求(如PGW、MME),要求在UE切换PLMN/RAT时汇报给PCRF;
S1606,其后,UE可能发生移动,产生PLMN/RAT切换流程;
在该步骤中,UE发生PLMN/RAT切换后,PCRF收到事件报告,其中包含UE切换PLMN/RAT后的PLMN/RAT信息;
S1607,PCRF向GCIWF发送事件报告,包含UEID、PLMN/RAT信息;
S1608,GCIWF向GCAS发送事件报告,包含UEID、PLMN/RAT信息;
在该步骤中,即使步骤S1604没有发生,步骤S1606-S1608也可以发生。即GCIWF可以无条件向GCAS发送该事件报告,而不管GCAS有没有订阅。
S1609,GCAS收到事件报告后,根据所提供的PLMN/RAT信息,判断是否在该PLMN/RAT内创建MBMS承载;
在本步骤中,GCAS可以使用多种规则和条件来判断是否在该PLMN/RAT内创建MBMS承载,如:该PLMN/RAT下是否已经建立了MBMS承载、该PLMN/RAT下参与集群业务的UE是否足够多,等等。GCAS有可能等候该PLMN下有足够的UE参加集群业务时候,才会请求在该PLMN内创建MBMS承载。若该PLMN内UE不够多,则GCAS会基于EPS承载,使用单播的方式向UE发送集群业务数据。
S1610~S1613,GCAS请求在新的PLMN内创建MBMS承载。GCIWF获取新PLMN内的BM-SC,发送创建MBMS承载请求,按图5所示流程,新的MBMS承载创建后,GCAS获得新的MBMS承载的信息;
S1614,GCAS向UE发送通知,携带新的MBMS承载信息,如TMGI、MulticastIP/Port等;
S1615,其后,GCAS向新的MBMS承载(发送给新的BM-SC)上发送MBMS数据,而UE根据所获得的MBMS承载参数,监听MBMS广播,收取MBMS数据。
实施例五:(集群通讯架构四)
图1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五的漫游情况下集群通讯架构增强的示意图,如图17所示:
在该架构中,归属网HPLMN、拜访网VPLMN均部署了GCIWF,为了区别,称归属网的GCIWF为H-GCIWF,拜访网的GCIWF为V-GCIWF。在H-GCIWF和V-GCIWF间,采用MB2接口互连,至少包含MB2-C接口用以实现信令消息的传递。而MB2-U接口,根据前述各种架构的不同,可实现在H-GCIWF和V-GCIWF之间,也可实现在H-GCIWF和VPLMN的BM-SC之间,或实现在GCAS和VPLMN的BM-SC之间。
出于网络拓扑隐藏的目的,拜访网可能不希望直接暴露BM-SC给其他PLMN,则在该情况下,H-GCIWF仅能发现V-GCIWF,即由H-GCIWF寻址V-GCIWF,而不是VPLMN的BM-SC。在MBMS承载创建的时候,V-GCIWF可能携带回VPLMN的BM-SC地址供H-GCIWF或GCAS使用。
根据图17所示的架构(集群通讯架构四),结合图10所示的架构(集群通讯架构一),图1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五并结合实施例一的集群通讯架构,实现集群业务注册和数据下发的流程示意图,在漫游时,归属网GCIWF和拜访网GCIWF协作,实现集群业务注册和数据下发,具有如下步骤:
S1801,UE发送集群业务注册请求;
S1802,GCAS向H-GCIWF发送创建MBMS承载请求;
S1803~S1805,H-GCIWF从HSS获取签约数据,并对GCAS进行鉴权认证;
S1806,H-GCIWF根据UE的拜访网VPLMNID,获取拜访网内的V-GCIWF;
在该步骤中,VPLMNID可由UE在集群业务注册请求中携带,也可能由H-GCIWF从PCRF查询获得。
S1807,H-GCIWF向V-GCIWF发送创建MBMS承载请求;
S1808~S1809,V-GCIWF对H-GCIWF认证后,启动MBMS承载创建流程;
S1810,MBMS承载创建后,V-GCIWF返回创建MBMS承载响应;
在该步骤中,携带所创建的MBMS承载信息,包括:TMGI、FlowID等。另外,BM-SC的信息(如MB2-U的IP、Port)也可能携带在消息中,或者,使用V-GCIWF的地址代替BM-SC的地址。
S1811,H-GCIWF向GCAS返回创建MBMS承载响应;
在该步骤中,H-GCIWF可能将V-GCIWF返回的所有信息都返回给GCAS,也可能将其中的BM-SC、或V-GCIWF地址用H-GCIWF地址所代替。
S1812,GCAS向UE返回集群业务注册响应,携带MBMS承载信息;
S1813,其后,GCAS下发MBMS数据,UE通过MBMS广播获取下发的MBMS数据。
GCAS使用获得的BM-SC、或V-GCIWF地址、或H-GCIWF地址,下发MBMS数据。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软件,该软件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方案。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上述软件,该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光盘、软盘、硬盘、可擦写存储器等。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1)

1.一种集群业务注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群通讯互操作网关GCIWF接收终端UE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
所述GCIWF获取所述UE的拜访网网络标识VPLMNID,并根据所述VPLMNID选择对应的广播模式服务中心BM-S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GCIWF接收UE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包括:
所述GCIWF从集群应用服务器GCAS接收所述UE发送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GCIWF从GCAS接收所述UE发送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之后,还包括:
所述GCIWF根据所述UE的签约数据,对所述GCAS进行鉴权认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GCIWF接收UE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之后,包括:
所述GCIWF根据所述UE发送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中的业务类型,选择对应的GCAS,并将所述集群业务注册请求发送给所述GCAS。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GCIWF根据所述UE发送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中的业务类型,选择对应的GCAS包括:
所述GCIWF根据所述UE发送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中的业务类型,选择与所述业务类型对应的GCAS;或者,
所述GCIWF获取所述业务类型和所述UE的签约数据,并根据所述签约数据中的业务类型与GCAS的对应关系,选择GCAS。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GCIWF获取所述UE的VPLMNID包括:
所述GCIWF从所述UE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中获取所述VPLMNID;或者,
所述GCIWF从策略计费规则功能PCRF中查询到所述VPLMNID。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GCIWF根据所述UE的VPLMNID选择对应的BM-SC之后,还包括:
所述GCIWF将所述BM-SC的信息发送给集群应用服务器GCAS。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M-SC的信息,包括:
MB2用户面接口的IP地址和端口。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GCIWF将所述BM-SC的信息发送给GCAS包括:
所述GCIWF在向所述GCAS发送的创建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MBMS承载响应中携带所述BM-SC的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GCIWF将所述BM-SC的信息发送给GCAS之后,还包括:
所述GCAS根据所述BM-SC的信息向所述BM-SC发送MBMS数据。
11.一种集群业务注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群通讯互操作网关GCIWF接收终端UE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
所述GCIWF选择集群应用服务器GCAS,并将所述集群业务注册请求发送给GCAS。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GCIWF选择GCAS,包括:
所述GCIWF根据所述集群业务注册请求中的业务类型,选择对应的GCAS。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GCIWF根据所述集群业务注册请求中的业务类型,选择对应的GCAS包括:
所述GCIWF根据所述集群业务注册请求中的业务类型,选择与所述业务类型对应的GCAS;或者,
所述GCIWF获取所述业务类型和所述UE的签约数据,并根据所述签约数据中的业务类型与GCAS的对应关系,选择GCAS。
14.一种集群业务注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群通讯互操作网关GCIWF在接收到终端UE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之后,向策略计费规则功能PCRF订阅所述UE的PLMN/RAT变化信息;
所述GCIWF将所述变化信息报告给集群应用服务器GCAS。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GCIWF向PCRF订阅所述UE的PLMN/RAT变化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GCIWF接收所述GCAS对所述UE的PLMN/RAT变化信息的订阅。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GCIWF将所述变化信息报告给GCAS之后,还包括:
所述GCAS接收所述UE的PLMN/RAT变化信息;
所述GCAS根据所述UE的PLMN,确定是否在变化后的PLMN创建MBMS承载。
17.一种集群业务注册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集群通讯互操作网关GCIWF中,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UE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
第一选择模块,用于获取所述UE的拜访网网络标识VPLMNID,并根据所述VPLMNID选择对应的广播模式服务中心BM-SC。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从集群应用服务器GCAS接收所述UE发送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
鉴权认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UE的签约数据,对GCAS进行鉴权认证。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UE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
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UE发送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中的业务类型,选择对应的GCAS;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集群业务注册请求发送给所述GCAS。
20.一种集群业务注册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集群通讯互操作网关GCIWF,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UE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
第二选择模块,用于选择集群应用服务器GCAS,并将所述集群业务注册请求发送给GCAS。
21.一种集群业务注册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集群通讯互操作网关GCIWF中,包括:
订阅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终端UE的集群业务注册请求之后,向策略计费规则功能PCRF订阅所述UE的PLMN/RAT变化信息;
报告模块,用于将所述变化信息报告给集群应用服务器GCAS。
CN201410268506.0A 2014-06-16 2014-06-16 集群业务注册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2085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68506.0A CN105208555B (zh) 2014-06-16 2014-06-16 集群业务注册方法及装置
PCT/CN2014/089358 WO2015192573A1 (zh) 2014-06-16 2014-10-23 集群业务注册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68506.0A CN105208555B (zh) 2014-06-16 2014-06-16 集群业务注册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08555A true CN105208555A (zh) 2015-12-30
CN105208555B CN105208555B (zh) 2020-01-14

Family

ID=54934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6850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208555B (zh) 2014-06-16 2014-06-16 集群业务注册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08555B (zh)
WO (1) WO2015192573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57648A (zh) * 2016-09-21 2017-01-25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终端的集群业务注册方法、系统及核心网系统
CN107172595A (zh) * 2016-03-08 2017-09-15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宽带集群系统中终端漫游时的业务实现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6155681A (zh) * 2022-12-23 2023-05-23 博上(山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终端管控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03999A1 (en) * 2006-06-09 2008-01-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PoC Ad-Hoc group session information using RTCP connection message
CN103188617A (zh) * 2011-12-27 2013-07-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集群业务的方法、实体及系统
CN103384380A (zh) * 2012-05-02 2013-11-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类通信事件的上报方法及相应装置
CN103581832A (zh) * 2012-07-23 2014-02-1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集群业务的下发、接收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3716754A (zh) * 2012-09-29 2014-04-09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承载资源控制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39195B1 (en) * 2008-06-23 2015-11-11 Alcatel Lucent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registering a terminal with an application server in an IMS
CN102014362A (zh) * 2009-12-28 2011-04-1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csg信息的发送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3702327B (zh) * 2012-09-27 2018-11-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选择拜访公共陆地移动网络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03999A1 (en) * 2006-06-09 2008-01-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PoC Ad-Hoc group session information using RTCP connection message
CN103188617A (zh) * 2011-12-27 2013-07-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集群业务的方法、实体及系统
CN103384380A (zh) * 2012-05-02 2013-11-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类通信事件的上报方法及相应装置
CN103581832A (zh) * 2012-07-23 2014-02-1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集群业务的下发、接收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3716754A (zh) * 2012-09-29 2014-04-09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承载资源控制的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72595A (zh) * 2016-03-08 2017-09-15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宽带集群系统中终端漫游时的业务实现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7172595B (zh) * 2016-03-08 2019-08-16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宽带集群系统中终端漫游时的业务实现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6357648A (zh) * 2016-09-21 2017-01-25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终端的集群业务注册方法、系统及核心网系统
CN106357648B (zh) * 2016-09-21 2019-10-29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终端的集群业务注册方法、系统及核心网系统
CN116155681A (zh) * 2022-12-23 2023-05-23 博上(山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终端管控方法及系统
CN116155681B (zh) * 2022-12-23 2024-03-26 博上(山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终端管控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08555B (zh) 2020-01-14
WO2015192573A1 (zh) 2015-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14818B (zh) A method of distributing group messages for machine class communication
WO2011134394A1 (zh) 触发一组mtc设备与mtc服务器通信的方法及mtc设备
CN103947271A (zh) 寻呼离线状态终端
WO2004071117A1 (en) Provision of a multimedia 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 (mbms) for a user equipment moving along cells in a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TWI641273B (zh) Network slice selection method and related equipment
WO2018086451A1 (zh) 终端接入网络的方法及装置、下行数据投递方法及装置
CN104284299A (zh) 集群多播决策方法、集群终端及集群服务器
KR102334963B1 (ko) 세션 처리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WO2011157055A1 (zh) 一种机器类通信监测处理方法及设备
EP3188518B1 (en) Lte trunking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6465065A (zh) 一种多播业务传输装置及方法
CN105208555A (zh) 集群业务注册方法及装置
WO2022028437A1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13498138B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16107204A1 (zh) 一种群组通信方法和服务器
CN110621054B (zh) 一种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的选路方法、基站及通信系统
WO2009067880A1 (fr) Procédé, système pour la gestion de mobilité d&#39;un terminal et appareil apparenté
WO2022213799A1 (zh) 一种多播业务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7566994A (zh) 组区域调整方法和系统,集群应用服务器及集群用户终端
EP4311278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05530614A (zh) 组寻址处理方法、装置、mtc互通网关及api gw
CN104519538A (zh) 用户设备、请求消息接收方法、装置及其系统
WO2017000591A1 (zh) 一种信息发送的方法和终端
WO2014071808A1 (zh) 网络连接重激活的指示、处理方法及核心网设备
WO2009012629A1 (fr) Procédé pour mettre en oeuvre un service d&#39;itinérance d&#39;appels de groupe classiques amrc numériques à ressources partagé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4

Termination date: 2020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