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08221B - 一种自动调节通话语音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调节通话语音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08221B
CN105208221B CN201510736682.7A CN201510736682A CN105208221B CN 105208221 B CN105208221 B CN 105208221B CN 201510736682 A CN201510736682 A CN 201510736682A CN 105208221 B CN105208221 B CN 1052082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ice
sound
preset
call voice
intens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3668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08221A (zh
Inventor
吴鸿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3668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082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082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082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082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082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调节通话语音的方法及装置,应用于语音通话中的本端,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判断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的声音强度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声音强度值;若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的声音强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声音强度阈值,则获取本端中预设的与对端对应的语音状态调节参数;根据语音状态调节参数,将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调节为预设的语音状态。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通话语音的声音强度值对通话事件的影响问题,能够在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过大时,自动将采集到的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进行调节,以使对端听起来舒心,从而降低争吵的概率,维护彼此之间的关系,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调节通话语音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调节通话语音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当前电子设备技术发达的时代,人与人之间通过电子设备的通话越来越频繁,电子设备技术的发展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即使相隔万里,也可以瞬间联系到彼此,但先进的技术在给人类带来益处、帮助的时候,也会伴随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比如很多亲属、朋友或者生意伙伴之间通话时,可能由于一方通话时的语气态度不太好,而影响到对方的情绪,甚至可能在通话时发生争吵,影响彼此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影响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调节通话语音的方法及装置,以解决因通话语音的语音状态而影响通话用户体验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调节通话语音的方法,应用于语音通话中的本端,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
判断所述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的声音强度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声音强度值;
若所述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的声音强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声音强度阈值,则获取本端中预设的与对端对应的语音状态调节参数,其中,所述语音状态调节参数至少包括:声音强度值、声音频率值以及声音的波形中一种或多种;
根据所述语音状态调节参数,将所述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调节为预设的语音状态,其中,所述语音状态至少包括:正常语音状态和柔和语音状态中的一种。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调节通话语音的装置,应用于语音通话中的本端,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的声音强度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声音强度值。
第二获取模块,若所述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的声音强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声音强度阈值,则获取本端中预设的与对端对应的语音状态调节参数,其中,所述语音状态调节参数至少包括:声音强度值、声音频率值以及声音的波形中一种或多种;
语音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语音状态调节参数,将所述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调节为预设的语音状态,其中,所述语音状态至少包括:正常语音状态和柔和语音状态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实时获取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并依据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的声音强度值的大小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语音调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的声音强度值大于预设的声音强度阈值时,可确定需要进行语音调节,再根据本端中预设的与对端对应的语音状态调节参数,对采集到的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进行相应的语音调节,并将调整好的通话语音发送至对端,避免了使对端听到比较激烈、刺耳的声音,从而降低争吵发生的概率,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调节通话语音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调节通话语音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调节通话语音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调节通话语音的装置的模块示意图之一;
图5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调节通话语音的装置的模块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第一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调节通话语音的方法,应用于语音通话中的本端,参见图1,该方法包括:
S101、获取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本端”可以是主叫方,也可以是被叫方,与本端相对应的是对端,相对于本端来说,若本端为主叫方,则对端为被叫方;若本端为被叫方,则对端为主叫方。
通过对获取的通话语音进行分析,可得到通话语音的声音强度值、声音频率值以及声音的波形等信息。
S102、判断所述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的声音强度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声音强度值。
对于人说话的声音,往往越是情绪激动声音越大,发生争吵的可能性也越大,在通话过程中,也会由于声音过大而刺激彼此的情绪,导致争吵的发生,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主要依据通话语音的声音强度值(即声音的大小)确定是否需要对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进行语音调节,再有,基于现有语音采集技术,实时获取通话语音的声音强度值也是比较容易实现的,可减少技术开发所产生的成本。
S103、若所述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的声音强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声音强度阈值,则获取本端中预设的与对端对应的语音状态调节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语音状态调节参数”中的“语音状态”可以理解为人说话的语气,比如正常语气、柔和语气、亲切语气等。声音强度与声音强度阈值以分贝为单位,声音强度阈值为声音过大的一个门限值,一般设为60分贝,当然声音强度阈值也并不仅限于此。
可知的,声音的基本要素包括响度(即声音强度)、音调与音色,响度是声音的大小;音调是声音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与声源的材料和结构有关,音色本身是一种抽象的东西,但通过波形可将音色直观化,音色不同,则波形不同。所以,对声音的调节需要基于响度,声音频率值以及声音的波形这三个参数,因此上述语音状态调节参数至少包括响度(声音强度值),声音频率值以及声音的波形中的一个或多个参数。
另外,不同的语音状态对应不同的语音状态调节参数,即不同的语音状态需要调节不同的语音状态参数,例如,正常语音状态可能只需要调节声音的响度即可,对于正常语音状态,一般可将响度调整到48~53分贝之间,而对于柔和语音状态,可能响度、音调和音色这三个参数都需要调节,例如,将响度调整到48~53分贝,将音调降低20~30Hz左右,还要适当的调整声音的波形。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预先设置以实现通话过程中对端听到本端的语音状态为期望的语音状态,当需要进行调节时,获取与语音状态相对应的语音状态调节参数即可。其中,语音状态至少包括:正常语音状态和柔和语音状态中的一种。
例如,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获取本端中预设的与对端对应的语音状态调节参数,首先获取对端对应的联系人群组类型,然后根据预先设置的联系人群组类型和语音状态调节参数的对应关系,匹配得到与对端对应的联系人群组类型对应的语音状态调节参数。其中联系人群组类型可以是根据本端与对端之间的关系分类后的家人联系人群组、朋友联系人群组、生意伙伴联系人群组等,具体情况,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分类。当然可理解的是,也可以不进行联系人群组分类,而是针对单个联系人设置语音状态。
S104、根据所述语音状态调节参数,将所述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调节为预设的语音状态。
也就是说,当确定进行语音调节时,将采集到的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进行相应的调整,调整为本端预设的一种语音状态,进而将调整后的通话语音发送至对端。
进一步的,若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的声音强度值小于预设的声音强度阈值,可认为本端还未有争吵的迹象,则不需对采集到的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进行语音调节,可直接通过网络将采集到的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发送至对端。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可根据预先的设置,自动调节本端通话语音的语音状态,并将调整好的通话语音发送至对端,以使对端可以听到舒心悦耳的声音,降低争吵发生的可能性,维护彼此之间的友好关系,提升用户体验。第二实施例
当语音通话所处环境中的噪声比较大时,本端在所难免会提高声音以使对端听清通话语音,考虑到并不是因为情绪的问题导致本端采集到的通话语音的声音强度值超过声音强度阈值,因此除了判断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的声音强度值是否大于或等于声音强度阈值,也需要进一步判断是否已对采集到的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进行语音降噪处理,只有当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的声音强度值大于或等于声音强度阈值,且已对采集到的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进行语音降噪处理时,才对采集到的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进行语音调节。
参见图2,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自动调节通话语音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的执行主体是本端,具体步骤如下:
S201、获取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然后进入S202。
S202、判断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的声音强度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声音强度值,进入S203或者进入S205。
S203、若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的声音强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声音强度阈值,且已对采集到的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进行语音降噪处理,则获取本端中预设的与对端对应的语音状态调节参数,然后进入S204。
S204、根据语音状态调节参数,将所述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调节为预设的语音状态,并将调整后的通话语音发送至对端。
S205、若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的声音强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声音强度阈值,但未对采集到的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进行语音降噪处理,则获取本端的语音通话所处环境的环境噪声值,然后进入S206或者进入S207。
其中,获取本端的语音通话所处环境的环境噪声值的目的在于判断本端通过语音过大是否是因为环境噪声过大,以提高声音使对端听清。
S206、若环境噪声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噪声阈值,则对采集到的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不进行语音调节,直接通过网络将采集到的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发送至对端。
其中,若环境噪声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噪声值,则说明本端通话语音过大是因为环境噪声过大而提高声音使对端听清。
需要说明的是,环境噪声值与噪声阈值的单位可选为:分贝,噪声阈值为噪声过大时的一个门限值,一般设为55分贝,当然噪声阈值也并不仅限于此。
S207、若环境噪声值小于预设的噪声阈值,则获取本端中预设的与对端对应的语音状态调节参数,然后进入S208。
也就是说,若环境噪声值小于预设的噪声值,则说明本端语音通话所处环境的噪声不并大,通过语音过大很有可能是因为情绪激动而导致的声音过大,这时则需要获取本端中预设的与对端对应的语音状态调节参数,进行语音调节。
例如,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获取本端中预设的与对端对应的语音状态调节参数,首先获取本端中与对端对应的联系人群组类型,然后根据预先设置的联系人群组类型和语音状态调节参数的对应关系,匹配得到与对端对应的联系人群组类型对应的语音状态调节参数。其中联系人群组类型可以是根据本端与对端之间的关系分类后的家人联系人群组、朋友联系人群组、生意伙伴联系人群组等,具体情况,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分类。当然可理解的是,也可以不进行联系人群组分类,而是针对单个联系人设置语音状态。
上述语音状态调节参数中的语音状态至少包括:正常语音状态和柔和语音状态中的一种;其中,语音状态调节参数至少包括:声音强度值,声音频率值以及声音的波形中一种或多种。
S208、根据语音状态调节参数,将所述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调节为预设的语音状态,并将调整后的通话语音发送至对端。
综上所述,在该实施例中,考虑到环境噪声对语音通话的影响,不仅根据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的声音强度值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语音调节,还根据是否已对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进行降噪处理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语音调节,使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调节通话语音的方法更加人性化,提高了该方法的适用范围。
第三实施例
为进一步理解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调节通话语音的方法,下面以该实施例加以说明语音调节的过程,如图3所示,为该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调节通话语音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的执行主体是本端,具体步骤如下:
S301、用户开始通话后,通信底层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接口或音频底层API接口监听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的分贝值(对应S101中的声音强度值)。
S302、判断监听到的通话语音的分贝值是否大于分贝阈值(对应S102中的声音强度阈值)。
S303、若小于分贝阈值,则不进行处理;若大于分贝阈值,则判断是否已开启语音降噪功能,若已开启语音降噪功能,则直接进入S306,若未开启则,进入S304。
S304、采集本端语音通话所处环境的环境噪声值。
S305、判断本端语音通话所处环境的环境噪声值是否大于噪声阈值,若大于或等于噪声阈值,则不进行处理;若小于噪声阈值,则进入S306。
S306、判断通话语音调节开关是否开启,若开启,则进入S307,若未开启,则不进行处理。
也就是,若通话语音调节开关开启,则可继续后续步骤,获取本端中预设的与对端对应的语音状态调节参数,进行语音调节;若通话语音调节开关未开启,则对采集到的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不进行语音调节,直接通过网络将采集到的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发送至对端。
需要说明的是,通话语音调节开关的开启或关闭是在本端与对端通话开始前设置的,而并非是在通话过程中设置的,语音调节开关可以是针对联系人功能菜单中的单个联系人也可以是所有联系人,具体情况,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S307、判断对端是否在已设置的联系人群组中,若对端在已设置的联系人群组中,则进入S308,若未在,则不进行处理。
S308、确定该联系人群组类型。
S309、根据与语音状态对应的语音状态调节参数,调用底层通话音频接口,调节通话的分贝、频率或波形等,将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调整为相应的语音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语音降噪处理判断和通话语音调节开关判断的这两个技术方案,可同时存在于同一实施例中,如本实施例所述,也可分别单独存在,也就是在自动调节通话语音的过程中,可具有语音降噪处理判断方案而没有通话语音调节开关判断方案,或具有通话语音调节开关判断方案而没有语音降噪处理判断方案,并不仅限于本实施例提供的语音降噪处理判断和通话语音调节开关判断方案同时存在的情况,具体情况,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本发明实施例对比不进行限制。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可根据预先的设置,当通话语音过大时,自动调节本端通话语音的语音状态,并将调整好的通话语音发送至对端,以使对端可以感觉不到本端的情绪激动,降低争吵发生的可能性,维护彼此之间的友好关系,提升用户体验。第四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调节通话语音的装置,应用于语音通话中的本端,参见图4,该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本端”可以是主叫方,也可以是被叫方,与本端相对应的是对端,相对于本端来说,若本端为主叫方,则对端为被叫方;若本端为被叫方,则对端为主叫方。
通过对获取的通话语音进行分析,可得到通话语音的声音强度值、声音频率值以及声音的波形等信息。
判断模块402,用于判断所述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的声音强度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声音强度值。
对于人说话的声音,往往越是情绪激动声音越大,发生争吵的可能性也越大,在通话过程中,也会由于声音过大而刺激彼此的情绪,导致争吵的发生,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主要依据通话语音的声音强度值确定是否需要对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进行语音调节,再有,基于现有语音采集技术,获取通话语音的声音强度值也是比较容易实现的,可减少技术开发所产生的成本。
第二获取模块403,用于当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的声音强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声音强度阈值时,获取本端中预设的与对端对应的语音状态调节参数,其中,所述语音状态调节参数至少包括:声音强度值、声音频率值以及声音的波形中一种或多种。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语音状态调节参数”中的“语音状态”可以理解为人说话的语气,比如正常语气、柔和语气、亲切语气等。声音强度与声音强度阈值以分贝为单位,声音强度阈值为声音过大的一个门限值,一般设为60分贝,当然声音强度阈值也并不仅限于此。
可知的,声音的基本要素包括响度(即声音强度)、音调与音色,响度是声音的大小;音调是声音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与声源的材料和结构有关,音色本身是一种抽象的东西,但通过波形可将音色直观化,音色不同,则波形不同。所以,所以,对声音的调节需要基于响度,声音频率值以及声音的波形这三个参数,因此上述语音状态调节参数至少包括响度(声音强度值),声音频率值以及声音的波形中的一个或多个参数。
另外,不同的语音状态对应不同的语音状态调节参数,即不同的语音状态需要调节不同的语音状态参数,例如,正常语音状态可能只需要调节声音的响度即可,对于正常语音状态,一般可将响度调整到48~53分贝之间,而对于柔和语音状态,可能响度、音调和音色这三个参数都需要调节,例如,将响度调整到48~53分贝,将音调降低20~30Hz左右,还要适当的调整声音的波形。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预先设置以实现通话过程中对端听到本端的语音状态为期望的语音状态,当需要进行调节(即当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的声音强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声音强度阈值)时,由第二获取模块402获取与语音状态相对应的语音状态调节参数。其中,语音状态至少包括:正常语音状态和柔和语音状态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若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的声音强度值小于预设的声音强度阈值,则不需对采集到的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进行语音调节,可直接通过网络将采集到的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发送至对端。
语音调节模块404,用于根据语音状态调节参数,将所述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调节为预设的语音状态,其中,所述语音状态至少包括:正常语音状态和柔和语音状态中的一种。
当确定进行语音调节时,语音调节模块404可将采集到的本端的通过语音进行相应的调整。
进一步的,参见图5,该装置还包括:发送模块405,用于将调整后的通话语音发送至对端。当语音调节模块404完成通话语音的调整时,由发送模块405将调整后的通话语音发送至对端。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装置通过第一获取模块401获取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由判断模块401判断通话语音的声音强度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声音强度值,若大于预设的声音强度值,则由第二获取模块403获取本端中预设的与对端对应的语音状态调节参数,最后通过语音调节模块404根据本端中预设的与对端对应的语音状态调节参数,将采集到的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调节为预设的语音状态,以使对端可以听到舒心悦耳的声音,降低争吵发生的可能性,维护彼此之间的友好关系,同时也提升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的,参见图5,该第二获取模块403包括:第一获取单元4031,用于当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的声音强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声音强度阈值,且已对采集到的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进行语音降噪处理时,获取本端中预设的与对端对应的语音状态调节参数。
当语音通话所处环境中的噪声比较大时,本端用户在所难免会提高声音以使对端听清通话语音,考虑到并不是因为情绪的问题导致本端采集到的通话语音的声音强度值超过声音强度阈值,因此除了判断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的声音强度值是否大于或等于声音强度阈值,也需要进一步判断是否已对采集到的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进行语音降噪处理,只有当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的声音强度值大于或等于声音强度阈值,且已对采集到的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进行语音降噪处理时,才对采集到的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进行语音调节。
进一步的,参见图5,该第二获取模块403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4032,用于当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的声音强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声音强度阈值,且未对采集到的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进行语音降噪处理时,获取本端的语音通话所处环境的环境噪声值。
其中,第二获取单元4032获取本端的语音通话所处环境的环境噪声值的目的在于判断本端通过语音过大是否是因为环境噪声过大,以提高声音使对端听清。
其中,若环境噪声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噪声值,则说明本端通话语音过大是因为环境噪声过大而提高声音使对端听清,对采集到的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则不需进行语音调节,可直接通过网络将采集到的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发送至对端。
需要说明的是,环境噪声值与噪声阈值的单位可选为:分贝,噪声阈值为噪声过大时的一个门限值,一般设为55分贝,当然噪声阈值也并不仅限于此。
第三获取单元4033,用于当环境噪声值小于预设的噪声阈值时,获取本端中预设的与对端对应的语音状态调节参数。
也就是说,若环境噪声值小于预设的噪声值,则说明本端语音通话所处环境的噪声不并大,通过语音过大很有可能是因为情绪激动而导致的声音过大,这时则需要第三获取单元4033获取本端中预设的与对端对应的语音状态调节参数,进行语音调节。
进一步的,参见图5,该第二获取模块403包括:
判断单元4034,用于当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的声音强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声音强度阈值时,判断通话语音调节开关是否开启。
第四获取单元4035,用于当通话语音调节开关开启时,获取本端中预设的与对端对应的语音状态调节参数。
为了方便用户对通话语音调节的功能的控制,可设置一通话语音调节开关,该通话语音调节开关的开启与关闭,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当判断出需要进行语音调节,且通话语音调节开关处于开启状态时,则可获取本端中预设的与对端对应的语音状态调节参数进行语音调节;当判断出需要进行语音调节,但通话语音调节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时,则不能进行语音调节。
进一步的,参见图5,该第二获取模块403包括:
第五获取单元4036,用于获取本端中与对端对应的联系人群组类型。
其中,联系人群组类型可以是根据本端与对端之间的关系分类后的家人联系人群组、朋友联系人群组、生意伙伴联系人群组等,具体情况,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分类。当然可理解的是,也可以不进行联系人群组分类,而是针对单个联系人设置语音状态。
匹配单元4037,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联系人群组类型和语音状态调节参数的对应关系,匹配得到与对端对应的联系人群组类型对应的语音状态调节参数。
为了方便对对端联系人语音状态的设置和管理,可对联系人功能菜单中期望设置语音状态的联系人进行分组,每一组设置一种语音状态,当需要进行语音调节时,则寻找对端对应的联系人群组,确定该联系人群组对应的语音状态,匹配到与该语音状态对应的语音状态调节参数,进行语音调节即可,而不必逐个对单个联系人进行设置,同时也减少了数据存储所占用的空间。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装置可根据预先的设置自动调节本端通话语音的语音状态,并将调整好的通话语音发送至对端,以使对端可以听到舒心悦耳的声音,降低争吵发生的可能性,维护彼此之间的友好关系,同时也实现了对采集到的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进行调节的技术。另外,在该实施例中,考虑到环境噪声对语音通话的影响,不仅根据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的声音强度值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语音调节,还根据是否已对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进行降噪处理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语音调节,使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调节通话语音的装置更加人性化,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该装置是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以及第三实施例中的自动调节语音的方法相对应的装置,上述所有实施例均适用于该装置的实施例,且能实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动调节通话语音的方法,应用于语音通话中的本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
判断所述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的声音强度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声音强度值;
若所述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的声音强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声音强度阈值,则获取本端中预设的与对端对应的语音状态调节参数,其中,所述语音状态调节参数包括:声音强度值,和声音频率值与声音的波形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所述语音状态调节参数,将所述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调节为预设的语音状态,其中,所述语音状态至少包括:正常语音状态和柔和语音状态中的一种;
其中,所述若所述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的声音强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声音强度阈值,则获取本端中预设的与对端对应的语音状态调节参数,具体包括:
若所述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的声音强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声音强度阈值,且未对采集到的所述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进行语音降噪处理,则获取所述本端的语音通话所处环境的环境噪声值;
若所述环境噪声值小于预设的噪声阈值,则获取本端中预设的与对端对应的语音状态调节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调节为预设的语音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调整后的通话语音发送至对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的声音强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声音强度阈值,则获取本端中预设的与对端对应的语音状态调节参数,具体为:
若所述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的声音强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声音强度阈值,且已对采集到的所述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进行语音降噪处理,则获取本端中预设的与对端对应的语音状态调节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的声音强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声音强度阈值,则获取本端中预设的与对端对应的语音状态调节参数,具体包括:
若所述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的声音强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声音强度阈值,则判断通话语音调节开关是否开启;
若所述通话语音调节开关开启,则获取本端中预设的与对端对应的语音状态调节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本端中预设的与对端对应的语音状态调节参数,具体包括:
获取本端中与所述对端对应的联系人群组类型;
根据预先设置的联系人群组类型和语音状态调节参数的对应关系,匹配得到与所述对端对应的联系人群组类型对应的语音状态调节参数。
6.一种自动调节通话语音的装置,应用于语音通话中的本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的声音强度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声音强度值;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的声音强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声音强度阈值时,获取本端中预设的与对端对应的语音状态调节参数,其中,所述语音状态调节参数包括:声音强度值,和声音频率值与声音的波形中至少一种;
语音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语音状态调节参数,将所述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调节为预设的语音状态,其中,所述语音状态至少包括:正常语音状态和柔和语音状态中的一种;
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的声音强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声音强度阈值,且未对采集到的所述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进行语音降噪处理时,获取所述本端的语音通话所处环境的环境噪声值;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环境噪声值小于预设的噪声阈值时,获取本端中预设的与对端对应的语音状态调节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将调整后的通话语音发送至对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的声音强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声音强度阈值,且已对采集到的所述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进行语音降噪处理时,获取本端中预设的与对端对应的语音状态调节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本端用户输入的通话语音的声音强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声音强度阈值时,判断通话语音调节开关是否开启;
第四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通话语音调节开关开启时,获取本端中预设的与对端对应的语音状态调节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包括:
第五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本端中与所述对端对应的联系人群组类型;
匹配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联系人群组类型和语音状态调节参数的对应关系,匹配得到与所述对端对应的联系人群组类型对应的语音状态调节参数。
CN201510736682.7A 2015-10-30 2015-10-30 一种自动调节通话语音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52082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36682.7A CN105208221B (zh) 2015-10-30 2015-10-30 一种自动调节通话语音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36682.7A CN105208221B (zh) 2015-10-30 2015-10-30 一种自动调节通话语音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08221A CN105208221A (zh) 2015-12-30
CN105208221B true CN105208221B (zh) 2019-01-11

Family

ID=54955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36682.7A Active CN105208221B (zh) 2015-10-30 2015-10-30 一种自动调节通话语音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082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0287A (zh) * 2016-06-28 2016-12-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话语音处理方法和系统、以及通信终端
CN107734126B (zh) * 2017-11-10 2020-08-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语音调节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156317B (zh) * 2017-12-21 2020-03-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话语音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和移动终端
CN108900706B (zh) * 2018-06-27 2021-07-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通话语音调整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256151B (zh) * 2018-11-21 2023-06-2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通话语音调控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61774B1 (ko) * 2004-07-13 2006-03-17 주식회사 팬택앤큐리텔 벨소리를 이용한 음량 자동 조절방법
CN202889458U (zh) * 2012-11-02 2013-04-17 姚西 一种根据环境噪声自动调节通话音量的手机
EP2905779A1 (en) * 2012-02-16 2015-08-12 2236008 Ontario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residual noise shaping
CN104967951A (zh) * 2015-06-30 2015-10-07 上海卓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噪声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90778B2 (en) * 2002-01-16 2004-02-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output in response to an incoming telephone call
KR20050052562A (ko) * 2003-11-28 2005-06-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폰의 자동 음량 조절 방법
CN101552823B (zh) * 2008-04-03 2012-04-18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音量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4052849A (zh) * 2013-03-11 2014-09-17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音量调节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61774B1 (ko) * 2004-07-13 2006-03-17 주식회사 팬택앤큐리텔 벨소리를 이용한 음량 자동 조절방법
EP2905779A1 (en) * 2012-02-16 2015-08-12 2236008 Ontario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residual noise shaping
CN202889458U (zh) * 2012-11-02 2013-04-17 姚西 一种根据环境噪声自动调节通话音量的手机
CN104967951A (zh) * 2015-06-30 2015-10-07 上海卓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噪声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08221A (zh) 2015-12-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08221B (zh) 一种自动调节通话语音的方法及装置
KR101954550B1 (ko) 음량조절 방법, 시스템, 디바이스 및 컴퓨터 저장매체
CN104660795A (zh)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2905028A (zh) 一种移动终端提示信息的调节方法及相应的移动终端
CN104780259A (zh) 通话语音质量自动调节系统与方法
CN103369112A (zh) 模式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CN105120063A (zh) 一种输入语音的音量提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285555A (zh) 一种变声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375563A (zh) 一种终端音频输出的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06341757A (zh) 一种音源同时播放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3731541A (zh) 对通话中的音频进行控制的方法及终端
WO2014161388A1 (zh) 一种提高语音质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04867296B (zh) 一种音量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5306729A (zh) 调节通话音量的方法及系统
CN105825854B (zh) 一种语音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5472128B (zh) 一种通话控制方法及装置
TW201503707A (zh) 電話語音處理之方法及其電腦程式
CN109600470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发声控制方法
CN105812535A (zh) 一种记录语音通信信息的方法及终端
CN204231479U (zh) 一种智能会议电话机
CN115038009B (zh) 音频控制方法、可穿戴设备以及电子设备
CN106792141B (zh) 电视机音频的播放控制方法及装置
US11783837B2 (en) Transcription generation technique selection
CN113223510B (zh) 冰箱及其设备语音交互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6206161A1 (zh) 一种来电处理的方法、终端及保护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