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07509A - 一种带吸收的L型四电平Boost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吸收的L型四电平Boost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07509A
CN105207509A CN201510690976.0A CN201510690976A CN105207509A CN 105207509 A CN105207509 A CN 105207509A CN 201510690976 A CN201510690976 A CN 201510690976A CN 105207509 A CN105207509 A CN 1052075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ing tube
type
diode
electric capacity
drain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9097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与辉
贺明智
何�雄
张志恒
李志君
李金芝
段宣祥
田远
郑琼林
杨晓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YI CHUNSHU RECTIFIER CO Ltd BEIJING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NGYI CHUNSHU RECTIFIER CO Ltd BEIJING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GYI CHUNSHU RECTIFIER CO Ltd BEIJING,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NGYI CHUNSHU RECTIFIER CO Ltd BEIJING
Priority to CN20151069097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07509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075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075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吸收的L型四电平Boost电路,包括:电容C3、C2、C1,串联构成电路拓扑的纵轴,并与输出负载RL并联,电路中设有开关管S21、S11和S13,在S21、S11和S13上分别设有反馈型吸收电路。本发明所述的带吸收的L型四电平Boost电路,在现有的L型多电平Boost电路的基础上,根据其较低电平时的工作原理与缺陷进行分析,设计并融合了吸收电路,实现高倍数的平稳电压输出,并解决开关管过电压尖峰过高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带吸收的L型四电平Boost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工程多电平变换器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带吸收的L型四电平Boost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电力电子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了各个领域。在高压应用的相关领域中,多电平变换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正逐渐成为相关应用领域的研究热点。
多电平变换器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变换器拓扑。采用多电平技术的变换器可避免功率开关器件直接串联,具有输出电压高、谐波含量低、电压变化率小、功率开关器件电压应力小、开关频率低等优点,可应用于中压大功率交流调速、电力系统静止无功补偿等领域。但是,由于电平的增多,使得开关器件的数量也增加。兼之一些杂散参数的影响,使其中的开关器件在开通关断时会产生较高的电压电流尖峰。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吸收的L型四电平Boost电路,在现有的L型多电平Boost电路的基础上,根据其较低电平时的工作原理与缺陷进行分析,设计并融合了吸收电路,实现高倍数的平稳电压输出,并解决开关管过电压尖峰过高等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吸收的L型四电平Boost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容C3、C2、C1,串联构成电路拓扑的纵轴,并与输出负载RL并联,
二极管D1、D2,串联连接,D2的负极与C3和RL的公共端相连,D1的正极与开关管S21的漏极相连,
二极管D3、D4,串联连接,D3的负极与电源负端相连,D4的正极与C1和RL的公共端相连,
电感LA的一端与开关管S21的漏极相连,另一端与电源正端相连,
开关管S21的源极与开关管S12的源极、开关管S23的漏极、开关管S11的漏极分别相连,
开关管S12的漏极与电容C3、C2的公共端相连,
开关管S11的源极与电容C2、C1的公共端相连,
开关管S13的漏极与电容C2、C1的公共端相连,
开关管S23的源极与D3的负极相连,
开关管S13的源极与D4的负极相连,
在S21、S11和S13上分别设有反馈型吸收电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S21的反馈型吸收电路包括:
二极管Ds11,其正极与开关管S21的漏极相连,其负极经电容Cs1与开关管S21的源极相连,其负极还经二极管Ds12与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S11的反馈型吸收电路包括:
二极管Ds21,其正极与开关管S11的漏极相连,其负极经电容Cs2与开关管S11的源极相连,其负极还经二极管Ds22与C3、C2的公共端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S13的反馈型吸收电路包括:
二极管Ds31,其负极与开关管S13的源极相连,其正极经电容Cs3与开关管S13的漏极相连,其正极还经二极管Ds32与二极管D4的正极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Cs1、Cs2、Cs3的容值很小,远小于输出电容C1、C2、C3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Ds12、Ds11、Ds22、Ds21、Ds32、Ds31为连接吸收用电容,流经电流较小,所选容量很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开关管S11、S12、S13、S21、S23均为MOSFET。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当频率要求不高,电流要求较大时,开关管S11、S12、S13、S21、S23均为IGBT。
本发明所述的带吸收的L型四电平Boost电路,在现有的L型多电平Boost电路的基础上,根据其较低电平时的工作原理与缺陷进行分析,设计并融合了吸收电路,实现高倍数的平稳电压输出,并解决开关管过电压尖峰过高等问题。
本发明所述的带吸收的L型四电平Boost电路,实现了高倍率的电压输出,且不使用变压器,功率损耗更小。并通过加入吸收电路,降低了开关管S11,S13,S21上的尖峰电压,并将部分能量回馈给输出电容,从而又减小了输出的功率损耗。使得开关器件更加安全,也降低了对开关管电压裕量的要求。
附图说明
本发明有如下附图:
图1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2电路工作原理图1;
图3电路工作原理图2;
图4电路工作原理图3;
图5电路工作原理图4;
图6电路工作原理图5;
图7电路工作原理图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带吸收的L型四电平Boost电路,包括:
电容C3、C2、C1,串联构成电路拓扑的纵轴,并与输出负载RL并联,
二极管D1、D2,串联连接,D2的负极与C3和RL的公共端相连,D1的正极与开关管S21的漏极相连,
二极管D3、D4,串联连接,D3的负极与电源负端相连,D4的正极与C1和RL的公共端相连,
电感LA的一端与开关管S21的漏极相连,另一端与电源正端相连,
开关管S21的源极与开关管S12的源极、开关管S23的漏极、开关管S11的漏极分别相连,
开关管S12的漏极与电容C3、C2的公共端相连,
开关管S11的源极与电容C2、C1的公共端相连,
开关管S13的漏极与电容C2、C1的公共端相连,
开关管S23的源极与D3的负极相连,
开关管S13的源极与D4的负极相连,
在S21、S11和S13上分别设有反馈型吸收电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S21的反馈型吸收电路包括:
二极管Ds11,其正极与开关管S21的漏极相连,其负极经电容Cs1与开关管S21的源极相连,其负极还经二极管Ds12与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S11的反馈型吸收电路包括:
二极管Ds21,其正极与开关管S11的漏极相连,其负极经电容Cs2与开关管S11的源极相连,其负极还经二极管Ds22与C3、C2的公共端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S13的反馈型吸收电路包括:
二极管Ds31,其负极与开关管S13的源极相连,其正极经电容Cs3与开关管S13的漏极相连,其正极还经二极管Ds32与二极管D4的正极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Cs1、Cs2、Cs3的容值很小,远小于输出电容C1、C2、C3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Ds12、Ds11、Ds22、Ds21、Ds32、Ds31为连接吸收用电容,流经电流较小,所选容量很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开关管S11、S12、S13、S21、S23均为MOSFET(Metal-Oxide-SemiconductorField-EffectTransis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当频率要求不高,电流要求较大时,开关管S11、S12、S13、S21、S23均为IGBT(InsulatedGateBipolar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如图2~7所示,电路工作原理如下:
1、开关管S23,S21,S12保持开通,其余关断。输入电源V通过MOSFET开关管S23,S21向电感LA充电。输出端由电容C3、C2、C1串联独立给负载供电。Cs1通过Ds12和S12将吸收的能量部分反馈给C3。如图2所示。
2、开关管S11闭合,开关管S13,S12关断。输入电源V和电感LA通过MOSFET开关管S11、S21、二极管D3、二极管D4和Ds32、Ds31并联线路向C1充电,同时输入电源V和电感LA通过S11、S21、二极管D3、Ds31向Cs3充电。Cs3电容很小,用于吸收S13关断时产生的电压尖峰。输出端由电容C3、C2、C1串联给负载供电。如图3所示。
3、开关管S23闭合,S11关断。输入电源V通过MOSFET开关管S21、S23给电感LA充电,输出端由电容C3、C2、C1串联独立给负载供电。Cs3通过Ds32将吸收的能量部分反馈给C1。如图4所示。
4、开关管S13开通,然后S23关断。输入电源V和电感LA通过开关管S21、S13、二极管D3、Ds21、Ds22和S12的反并联二极管向C2充电,同时输入电源V和电感LA通过开关管S21、S13、二极管D3、Ds21给Cs2充电。Cs2电容很小,用于吸收S23关断时产生的电压尖峰。输出端由电容C3、C2、C1串联给负载供电。如图5所示。
5、开关管S23开通,然后S13关断。输入电源V通过MOSFET开关管S21、S23给电感LA充电,输出端由电容C3、C2、C1串联独立给负载供电。Cs2通过Ds22将吸收的能量部分反馈给C2。如图6所示。
6、开关管S12开通,S21关断。输入电源V和电感LA通过开关管S12、S23、二极管D1、D2、Ds12、Ds11向C3充电,同时输入电源V和电感LA通过开关管S23、二极管Ds11给Cs1充电。Cs1电容很小,用于吸收S21关断时产生的电压尖峰。输出端由电容C3、C2、C1串联给负载供电。如图7所示。
7、开关管S21开通。输入电源V通过MOSFET开关管S23,S21向电感LA充电。输出端由电容C3、C2、C1串联独立给负载供电。Cs1通过Ds12和S12将吸收的能量部分反馈给C3。与1相同,形成循环。如图2所示。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8)

1.一种带吸收的L型四电平Boost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容C3、C2、C1,串联构成电路拓扑的纵轴,并与输出负载RL并联,
二极管D1、D2,串联连接,D2的负极与C3和RL的公共端相连,D1的正极与开关管S21的漏极相连,
二极管D3、D4,串联连接,D3的负极与电源负端相连,D4的正极与C1和RL的公共端相连,
电感LA的一端与开关管S21的漏极相连,另一端与电源正端相连,
开关管S21的源极与开关管S12的源极、开关管S23的漏极、开关管S11的漏极分别相连,
开关管S12的漏极与电容C3、C2的公共端相连,
开关管S11的源极与电容C2、C1的公共端相连,
开关管S13的漏极与电容C2、C1的公共端相连,
开关管S23的源极与D3的负极相连,
开关管S13的源极与D4的负极相连,
在S21、S11和S13上分别设有反馈型吸收电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吸收的L型四电平Boost电路,其特征在于:S21的反馈型吸收电路包括:
二极管Ds11,其正极与开关管S21的漏极相连,其负极经电容Cs1与开关管S21的源极相连,其负极还经二极管Ds12与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吸收的L型四电平Boost电路,其特征在于:S11的反馈型吸收电路包括:
二极管Ds21,其正极与开关管S11的漏极相连,其负极经电容Cs2与开关管S11的源极相连,其负极还经二极管Ds22与C3、C2的公共端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吸收的L型四电平Boost电路,其特征在于:S13的反馈型吸收电路包括:
二极管Ds31,其负极与开关管S13的源极相连,其正极经电容Cs3与开关管S13的漏极相连,其正极还经二极管Ds32与二极管D4的正极相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吸收的L型四电平Boost电路,其特征在于:Cs1、Cs2、Cs3的容值很小,远小于输出电容C1、C2、C3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吸收的L型四电平Boost电路,其特征在于:Ds12、Ds11、Ds22、Ds21、Ds32、Ds31为连接吸收用电容,流经电流较小,所选容量很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吸收的L型四电平Boost电路,其特征在于:开关管S11、S12、S13、S21、S23均为MOSFET。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吸收的L型四电平Boost电路,其特征在于:当频率要求不高,电流要求较大时,开关管S11、S12、S13、S21、S23均为IGBT。
CN201510690976.0A 2015-10-22 2015-10-22 一种带吸收的L型四电平Boost电路 Pending CN1052075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90976.0A CN105207509A (zh) 2015-10-22 2015-10-22 一种带吸收的L型四电平Boost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90976.0A CN105207509A (zh) 2015-10-22 2015-10-22 一种带吸收的L型四电平Boost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07509A true CN105207509A (zh) 2015-12-30

Family

ID=54955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90976.0A Pending CN105207509A (zh) 2015-10-22 2015-10-22 一种带吸收的L型四电平Boost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0750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78332A (zh) * 2016-05-13 2016-09-28 重庆大学 IPOS四电平Boost变换器及其中点电位平衡控制
CN108092533A (zh) * 2017-12-25 2018-05-29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电平无损吸收电路以及光伏发电系统
CN109004848A (zh) * 2018-07-20 2018-12-14 重庆大学 Vienna四电平整流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5301A (zh) * 2008-09-16 2009-01-28 北京交通大学 L型升压变换器的拓扑结构
CN101488707A (zh) * 2008-12-11 2009-07-22 北京交通大学 改进l型升压变换器的拓扑结构
CN101521458A (zh) * 2008-11-28 2009-09-02 北京交通大学 L型升压变换器的拓扑结构
CN203562942U (zh) * 2013-09-30 2014-04-23 洛阳隆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压尖峰无损吸收电路
CN104124861A (zh) * 2013-04-28 2014-10-29 艾默生网络能源系统北美公司 一种吸收电路
CN204271904U (zh) * 2014-12-04 2015-04-15 深圳市英威腾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压尖峰无损吸收电路与开关电源
CN204392077U (zh) * 2015-02-16 2015-06-10 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 加强型无损吸收电路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5301A (zh) * 2008-09-16 2009-01-28 北京交通大学 L型升压变换器的拓扑结构
CN101521458A (zh) * 2008-11-28 2009-09-02 北京交通大学 L型升压变换器的拓扑结构
CN101488707A (zh) * 2008-12-11 2009-07-22 北京交通大学 改进l型升压变换器的拓扑结构
CN104124861A (zh) * 2013-04-28 2014-10-29 艾默生网络能源系统北美公司 一种吸收电路
CN203562942U (zh) * 2013-09-30 2014-04-23 洛阳隆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压尖峰无损吸收电路
CN204271904U (zh) * 2014-12-04 2015-04-15 深圳市英威腾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压尖峰无损吸收电路与开关电源
CN204392077U (zh) * 2015-02-16 2015-06-10 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 加强型无损吸收电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戴剑锋,等: "新型L-BOOST DC-DC 多电平拓扑研究",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78332A (zh) * 2016-05-13 2016-09-28 重庆大学 IPOS四电平Boost变换器及其中点电位平衡控制
CN105978332B (zh) * 2016-05-13 2019-04-16 重庆大学 IPOS四电平Boost变换器及其中点电位平衡控制
CN108092533A (zh) * 2017-12-25 2018-05-29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电平无损吸收电路以及光伏发电系统
CN109004848A (zh) * 2018-07-20 2018-12-14 重庆大学 Vienna四电平整流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30440A (zh) 基于混合h桥的单相两管五电平整流器
CN102005957A (zh) 单电源级联多电平变流器
CN110034674A (zh) 一种高增益双向三相dc-dc变换器及控制方法
CN105939126B (zh) 一种开关电感型混合准z源逆变器
CN103152951A (zh) Led驱动控制电路及其驱动电路结构
CN105515377A (zh) 一种基于耦合电感和倍压电容的软开关高增益直流变换器
CN103095114B (zh) 一种适用于Boost变换器的无损缓冲电路
CN206727904U (zh) 一种t型变换电路和相应的三相变换电路
CN102882410B (zh) 一种单相七电平逆变器
CN206992982U (zh) 一种t型变换电路和相应的三相变换电路
CN103107728A (zh) 电压电流混源型并网逆变器拓扑
CN105207509A (zh) 一种带吸收的L型四电平Boost电路
CN103391001A (zh) 用于光伏逆变器mppt环节的高增益dcdc变换器
CN102545682B (zh) 一种单相逆变器
CN106452146B (zh) 一种多电平变换器子模块电路及多电平变换器
CN107565814A (zh) 一种适用于燃料电池发电的高增益准z源开关升压逆变器
CN104779795A (zh) 一种基于改进阻抗源的高增益直流升压变换器
CN104242614A (zh) 一种基于反馈控制的igbt串联均压装置
CN204068701U (zh) 一种非隔离型高降压比dc/dc变换器
CN108667323A (zh) 交直流输入自适应开关电源电路
CN206041814U (zh) 一种用于推挽拓扑的有源箝位吸收电路
CN205544284U (zh) 基于三相桥式逆变电路的有源电力滤波器电路
CN207304385U (zh) 一种单相x型互错式三电平交流调压电路
CN102882411B (zh) 一种单相七电平逆变器
CN206195613U (zh) 一种宽范围高电压输入双管正激变换器的辅助供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3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