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05421A - 检测便携式装置被拿取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检测便携式装置被拿取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05421A
CN105205421A CN201410252246.8A CN201410252246A CN105205421A CN 105205421 A CN105205421 A CN 105205421A CN 201410252246 A CN201410252246 A CN 201410252246A CN 105205421 A CN105205421 A CN 1052054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total value
friction
preset value
mobile p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5224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05421B (zh
Inventor
王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stron Kunshan Co Ltd
Wist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Kunshan Co Ltd
Wis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Kunshan Co Ltd, Wis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5224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05421B/zh
Priority to TW103121961A priority patent/TWI5283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054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054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054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054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检测便携式装置被拿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多个便携式装置表面受力点的受力值与位置;以及依据该些受力值、该些位置、至少一摩擦预设值与一重量预设值,选择性地输出一提示信息。本发明可判断便携式装置是否被拿取,且当便携式装置被拿取时,便携式装置将发出一个提示信息,从而降低便携式装置被窃取的机率。

Description

检测便携式装置被拿取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便携式装置被拿取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藉由便携式装置内建的压力感测元件检测便携式装置是否被拿取的方法。
背景技术
便携式装置对人们来说已经逐渐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装置。智能型手机与平板计算机等便携式装置具有一定的运算和/或通信能力,所以可以作为人们的记事本、手绘板、计算器甚至通信设备。此外,便携式装置的外型大小与重量都适于随身携带,基于这些原因,有越来越多的人把便携式装置当作日常生活中所倚重的辅助装置。
然而,便携式装置有易于遭窃的问题。以智能型手机为例,由于智能型手机会发出电磁波,一般人基于健康考虑不会将智能型手机贴身收藏,而会将智能型手机收在提包或背包中。又以平板计算机为例,虽然多数平板计算机没有电磁波的问题,然而平板计算机通常因为其体积而无法被人们贴身收藏,因此平板计算机也会被收在提包或背包中。而且因为如智能型手机或平板计算机等便携式装置的单价偏高,所以便携式装置容易成为小偷下手偷窃的目标对象,而易于遭窃。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检测便携式装置被拿取的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检测便携式装置被拿取的方法,藉由便携式装置表面设置的压力感测单元,检测便携式装置表面的受力状态,并依据受力状态判断便携式装置是否被拿取。当判断便携式装置被拿取时,便携式装置将发出一个提示信息以提示便携式装置的所有者。如此一来,便携式装置被窃取的机率会被降低。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检测便携式装置被拿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多个便携式装置表面受力点的受力值与位置;以及依据该些受力值、该些位置、至少一摩擦预设值与一重量预设值,选择性地输出一提示信息。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检测便携式装置被拿取的方法中,在依据多个受力值、多个位置与便携式装置的重量预设值,选择性地输出提示信息的步骤中,包括依据所述多个受力值、所述多个位置与所述至少一个摩擦预设值,获得摩擦力总值,以及当摩擦力总值大于便携式装置的重量预设值时,输出提示信息。
总结来说,在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中,藉由检测便携式装置表面的受力点的受力值与位置,建立关于便携式装置的一个受力模型,并且依据受力模型与便携式装置的重量,来判断便携式装置是否被拿取。当判断便携式装置被拿取时,便携式装置将发出一个提示信息以提示便携式装置的所有者。如此一来,便携式装置被窃取的机率会被降低。
以上关于本发明内容的说明及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是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发明的精神与原理,并且提供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检测便携式装置被拿取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投射电容式触控屏幕的部分剖面图。
图3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步骤S17的流程图。
图4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步骤S171的流程图。
图5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智能型手机被拿取的示意图。
图6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步骤S171的流程图。
图7A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智能型手机被拿取的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7B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智能型手机被拿取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图8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步骤S175的流程图。
图9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步骤S175的流程图。
图10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步骤S175的流程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触控屏幕
101可挠薄膜
111玻璃基板
20、30智能型手机
31、33书本
Cf非重叠区电容
Cov重叠区电容
Cf1、Cf2寄生电容
f手指
F1、F2、F3、F4受力总值
f1、f2静摩擦力
f3、f4动摩擦力
L1、L2距离
p点
W1、W2电极
Wp重量预设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发明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及附图,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发明相关的目的及优点。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观点,但并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发明的范畴。
依据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公开的检测便携式装置被拿取的方法,可适用于具有表面压力感测元件的便携式装置。以智能型手机举例来说,当智能型手机的屏幕面与背面(也就是相对于手机的屏幕面的表面)都有压力感测元件,则可以适用本发明的方法。本发明所称的便携式装置可以是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i-pod(苹果公司所发售的便携式音乐播放装置)或其他具有运算能力的便携式装置。并且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可以由便携式装置的处理单元或运算单元执行。而应用了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的便携式装置,可以在被拿取的时候,选择性地输出提示信息,因此可以提高他人窃取应用本发明所公开方法的便携式装置的难度,从而降低便携式装置被窃取的机率。
关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公开的检测便携式装置被拿取的方法,请参照图1,其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检测便携设备被拿取的方法流程图。图1所公开的方法包括:步骤S11:接收便携式装置表面受力点的位置。步骤S13:判断受力点的数量是否大于一。如果受力点的数量不大于一,则回到步骤S11。如果受力点的数量大于一,则执行步骤S15:接收便携式装置表面多个受力点的受力值与多个受力点的位置。并执行步骤S17:依据多个受力值、多个位置、摩擦预设值与重量预设值,选择性地输出提示信息。关于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中,各步骤的实际操作方式,以下以智能型手机来举例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关于步骤S11中,处理单元接收便携式装置表面受力点的位置。以智能型手机举例来说,智能型手机的屏幕面通常具有触控屏幕,当触控屏幕中的触控面板是投射电容式触控屏幕时,可以在屏幕的表面设置一层可挠薄膜。因此,请参照图2,其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投射电容式触控屏幕的部分剖面图。如图2所示,触控屏幕1中有玻璃基板111、位于玻璃基板111下方(也就是智能型手机内部)的电极W1与电极W2,还有位于玻璃基板111上表面的可挠式薄膜101。当智能型手机的屏幕表面1的一个点p受到人的手指f的压迫时,可挠薄膜101会随着压力的大小而被挠曲或压扁,因此手指f与触控面板中的电极W1与电极W2的距离会随着压力的大小而不同。因为投射电容式触控面板藉由电极W1与电极W2之间的电容的变化来感应是否有受力点(触控点)。举例来说,没有手指f时,电极W1与电极W2间的电容仅有重叠区电容Cov与非重叠区电容Cf,然而有手指f触摸、按压在点p时,电极W1与电极W2间的电容还必须额外考虑手指f与电极W1之间的寄生电容Cf1以及手指f与电极W2之间的寄生电容Cf2。额外装设前述的可挠薄膜101后,触控面板的控制模块除了可以依据电容的变化来感应受力点的有无,也可以感应、计算智能型手机在受力点处所受到的压力大小。此外,在智能型手机的背面(也就是相对于屏幕面者)可以设有一个或多个压力感测单元。压力感测单元可以检测智能手机的背面的受力点的数量、位置与每个受力点所受到的压力大小。
接着,关于步骤S13中,处理单元判断受力点的数量是否大于一。以智能型手机应用投射式电容触控面板以及压力感测单元为例来说明。一般而言,投射式电容触控面板的控制模块会分析投射电容式触控面板上的电容分布,并且找出触控面板表面上一个或多个“电容变化具有局部最大值”的点,而以触控面板表面上的这些点作为触控点。依照这种原则,以前述具有可挠薄膜的触控屏幕的控制模块可以分析触控屏幕上的压力分布,并且找出一个或多个“压力具有局部最大值”的点,以智能型手机的触控屏幕上的这些点作为受力点。同样的原则也可以应用在压力感测单元的控制模块上,则可以分析出智能型手机的背面的受力点。而后处理单元可以计算智能型手机的触控屏幕上的受力点与背面的受力点的总数,并判断这个受力点的总数是否大于一。
当受力点的总数不大于一的时候,处理单元重新执行步骤S11,反之,当受力点的总数大于一的时候,处理单元继续执行步骤S15,接收便携式装置表面多个受力点的受力值与多个受力点的位置。具体来说,智能型手机背面的压力感测单元与触控屏幕的控制模块无须一直将智能型手机表面(屏幕面与背面)的受力点的所有信息都回报给处理单元,相反地,智能型手机背面的压力感测单元与触控屏幕的控制模块仅需将受力点的数量告知处理单元,而处理单元判断有多个受力点之后,再发出指令请求智能型手机背面的压力感测单元与触控屏幕的控制模块回报每个受力点的位置以及受力值。
而后处理单元执行步骤S17,依据多个受力值、多个位置、摩擦预设值与重量预设值,选择性地输出提示信息。以智能型手机举例来说,摩擦预设值可以是智能型手机表面的静摩擦系数和/或智能型手机表面的动摩擦系数。虽然静摩擦系数与动摩擦系数一般而言必须将互相接触的两个物体的表面粗糙程度都加以考虑(例如手机表面与手指皮肤表面),然而仍然可以粗略估计而预先储存于智能型手机的储存模块(未绘示)。并且静摩擦系数与动摩擦系数关系到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灵敏程度,因此静摩擦系数与动摩擦系数也可以由使用者自行调整。举例来说,使用者可以藉由试误法(trialanderror)的方式,逐步调整出较适当的摩擦系数,进一步来说,使用者可以先以预设计进行拿取模拟,若手机被拿取了却未收到提示信息,表示静摩擦系数设得太小了,反之,则设得太大了,如此一来,多试几次,即可得到一个较为适当的静摩擦系数;而动摩擦系数也是采用类似的方式测试并选定。
而重量预设值则可以是智能型手机的重量,因此重量预设值可以依据智能型手机的型号而被预设,也可以由使用者自行设定以符合实际的智能型手机重量。例如具有保护套的智能型手机的重量会较重。并且,较高的重量预设值可能会使智能型手机“没检测出被拿取”,而较低的重量预设值可能会使智能型手机“误判被拿取”。以下详述关于步骤S17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其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步骤S17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步骤S17可以包括:处理单元执行步骤S171,以依据多个受力值、多个位置与摩擦预设值,获得摩擦力总值。接着处理单元执行步骤S173,判断摩擦力总值是否大于重量预设值。而当摩擦力总值大于重量预设值的时候,处理单元执行步骤S175,输出提示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关于前述步骤S171,请参照图4,其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步骤S171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步骤S171可以包括:处理单元执行步骤S1711a,依据多个受力值与多个位置,获得第一受力总值与第二受力总值,其中第一受力总值的方向相反于第二受力总值的方向。并且处理单元执行步骤S1712a,依据第一受力总值与摩擦预设值来获得摩擦力总值。
因此关于步骤S171,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5,其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智能型手机被拿取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智能型手机20被人用手拿取,因此智能型手机20的正面(屏幕面)被食指、中指与无名指按压,而智能型手机20的背面(相对于屏幕面者)被大拇指按压。而智能型手机20的处理单元依据前述方法流程,可以计算智能型手机20的正面被食指、中指与无名指按压的多个受力点的受力值与位置,并计算智能型手机20的背面被大拇指按压的受力点的受力值与位置。因此计算得到对应于智能型手机20的正面的第一受力总值F1,以及对应于智能型手机的背面的第二受力总值F2。由图5可以知道,第一受力总值F1与第二受力总值F2的方向相反。而且在某些状况下,第一受力总值F1与第二受力总值F2可能大小相等而使智能型手机20不因侧向净力而移动。而后,如果智能型手机20的表面的受力点的位置没有明显的改变,则可以视为手指与智能型手机20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动,而智能型手机20的处理单元可以假设第一受力总值F1的大小等于第二受力总值F2的大小,而依据摩擦预设值中的静摩擦系数,计算出第一受力总值F1所对应的第一静摩擦力f1,然后以两倍的第一静摩擦力f1作为摩擦力总值ftot。而后智能型手机20的处理单元比较摩擦力总值ftot与重量预设值Wp(也就是智能型手机20的重量)。如果摩擦力总值ftot大于重量预设值Wp,则表示智能型手机20可能正在被向上拿取,因此智能型手机20的处理单元可以输出提示信息给智能型手机20的拥有者,或是预设的目标。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关于前述步骤S171,请参照图6,其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步骤S171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步骤S171可以包括:处理单元执行步骤S1711b,分析多个受力值与多个位置的关系,以得到至少一个动态受力值与多个静态受力值。之后处理单元执行步骤S1712b,依据多个静态受力值获得第一受力总值与第二受力总值,其中第一受力总值的方向相反于第二受力总值的方向。并且处理单元执行步骤S1713b,依据第一受力总值与摩擦预设值中的静摩擦预设值(也就是静摩擦系数)来获得静摩擦力值。处理单元并执行步骤S1714b,依据至少一个动态受力值与摩擦预设值中的动摩擦预设值(也就是动摩擦系数)来获得动摩擦力值。而后处理单元执行步骤S1715b,依据静摩擦力值与动摩擦力值,获得摩擦力总值。
因此关于步骤S171,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7A与图7B,其中图7A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智能型手机被拿取的第一状态示意图,而图7B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智能型手机被拿取的第二状态示意图。如图7A所示,智能型手机30被人用手拿取,因此智能型手机30的正面(屏幕面)被食指、中指与无名指按压,而智能型手机30的背面(相对于屏幕面者)被大拇指按压。同时,智能型手机30还被书本31与书本33夹住。此时,智能型手机30的顶端与书本33的顶端的高度相差距离L1。而后如图7B所示,智能型手机30被向上拉起,此时食指、中指、无名指与大拇指相对于智能型手机30没有位移,书本31与书本33相对于智能型手机30有位移,因此智能型手机30的顶端与书本33的顶端的高度相差另一个距离L2。因此智能型手机30的处理单元依据前述方法流程,可以计算智能型手机30的正面被食指、中指与无名指按压的多个受力点的受力值与位置以及被书本31压迫的受力点与位置,并计算智能型手机30的背面被大拇指按压的受力点的受力值与位置以及被书本33压迫的受力点与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智能型手机30的处理单元可以判断,在智能型手机30的正面与反面对应于食指、中指、无名指与大拇指的受力点的位置不变,而对应于书本31与书本33的受力点的位置改变了。因此智能型手机30的处理单元依据对应于食指、中指、无名指与大拇指的受力点的受力值,计算得到对应于智能型手机30的正面的第一受力总值F1,并依据对应于大拇指的受力点的受力值计算得到对应于智能型手机的背面的第二受力总值F2。而智能型手机30的处理单元依据对应于书本31与书本33的受力点的受力值,计算出对应于智能型手机30的正面的第三受力总值F3与对应于智能型手机30的背面的第四受力总值F4。由图7A与图7B可以知道,第一受力总值F1与第二受力总值F2的方向相反,而第三受力总值F3与第四受力总值F4的方向相反。而后,智能型手机30的处理单元可以假设第一受力总值F1(可以把它想象为静态的受力点的受力总值)的大小等于第二受力总值F2(可以把它想象为动态的受力点的受力总值)的大小,而依据摩擦预设值中的静摩擦预设值,计算出第一受力总值F1所对应的第一静摩擦力f1与第二受力总值F2所对应的第二静摩擦力f2,并且,智能型手机30的处理单元可以依据摩擦预设值中的动摩擦预设值,计算第三受力总值F3所对应的第一动摩擦力f3与第四受力总值F4所对应的第二动摩擦力f4。而后处理单元把第一静摩擦力f1加上第二静摩擦力f2而后减去第一动摩擦力f3与第二动摩擦力f4来求得摩擦力总值ftot
而后智能型手机30的处理单元比较摩擦力总值ftot与重量预设值Wp(也就是智能型手机30的重量)。如果摩擦力总值ftot大于重量预设值Wp,则表示智能型手机30可能被拿取,因此智能型手机30的处理单元可以输出提示信息给智能型手机30的拥有者,或是预设的目标。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前述由处理单元所输出的提示信息由使用者预先设置,而提示信息可以包括短信、自动报案信息和/或警报(铃声)。其中当便携式装置的处理单元决定要输出提示信息,而提示信息被设置为警报时,请参照图8,其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步骤S175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便携式装置的处理单元可以先执行步骤S1751a,控制音频输入单元(例如智能型手机或平板计算机的麦克风)检测环境音量。而后便携式装置的处理单元执行步骤S1752a,控制便携式装置的音频输出单元(例如智能型手机或平板计算机的喇叭)以大于环境音量的警报音量来发出警报铃声。藉此,即使在吵杂的环境中,便携式装置(的处理单元所输出)的警报铃声不至于被环境中的噪音所遮盖,而仍然可以被便携式装置的持有者听到。然而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便携式装置的处理单元也可以毋须先通过音频输入单元来检测环境音量。在此实施例中,便携式装置的处理单元直接控制便携式装置的音频输出单元以最大音量发出警报铃声。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由于便携式装置也可能是被持有者本人拿取,因此,当便携式装置的处理单元判断便携式装置可能被拿取时,可以执行如图9所示的方法流程。图9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步骤S175的流程图。如图9所示,便携式装置的处理单元可以执行步骤S1751b,判断是否在一个解锁时间内接收到解锁信号。而如果未在解锁时间内接收到解锁信号,则便携式装置的处理单元可以执行步骤S1753b,控制便携式装置的音频输出单元发出警报铃声。
实际操作中,如果便携式装置被拿取,则便携式装置的处理单元可以控制便携式装置的屏幕显示提示信息,并且便携式装置的处理单元可以等待一小段时间(例如10秒)让拿取者输入解锁信号。如果拿取者是便携式装置的持有者,则应该可以在这段时间内输入正确的解锁信号(例如一组密码)。因此只有当这段解锁时间内便携式装置的处理单元都没有收到正确的解锁信号时,便携式装置的处理单元才会控制音频输出单元发出警报铃声。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当提示信息被预设为短信或是自动报案信息时,当便携式装置的处理单元判断便携式装置可能被拿取时,可以执行如图10所示的方法流程。图10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步骤S175的流程图。如图10所示,便携式装置的处理单元可以执行步骤S1751c,判断是否在一个解锁时间内接收到解锁信号。而如果未在解锁时间内接收到解锁信号,则便携式装置的处理单元可以执行步骤S1753c,控制信号收发单元通过通信网络对预设目标发出提示信息。
实际操作中,在步骤S1753c中,便携式装置的处理单元可以控制信号收发单元持续发出提示信息。例如持续传送一个自动报案信息给电信服务提供商(ISP)或是给警方,藉此可以持续留下通信位置。则当便携式装置的持有者发现遗失便携式装置而报案时,电信服务提供商或警方可以迅速地依据自动报案信息对应的通信位置,而找到便携式装置的位置。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检测便携式装置是否被拿取的方法,可以作为应用程序或软件而被便携式装置的处理单元执行。而应用本方法的便携式装置,可以藉由检测便携式装置表面的受力点的受力值与位置,建立关于便携式装置的一个受力模型,并且依据受力模型与便携式装置的重量,来判断便携式装置是否被拿取。当判断便携式装置被拿取时,便携式装置将发出一个提示信息以提示便携式装置的所有者。如此一来,便携式装置被窃取的机率会被降低。
虽然本发明以前述的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于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关于本发明所界定的保护范围请参考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检测便携式装置被拿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多个便携式装置表面受力点的受力值与位置;以及
依据该些受力值、该些位置、至少一摩擦预设值与一重量预设值,选择性地输出一提示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依据该些受力值、该些位置与该重量预设值,选择性地输出该提示信息的步骤中,包括:
依据该些受力值、该些位置与该至少一摩擦预设值,获得一摩擦力总值;以及
当该摩擦力总值大于该重量预设值,输出该提示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依据该些受力值、该些位置与该至少一摩擦预设值,获得该摩擦力总值的步骤中,包括:
依据该些受力值与该些位置,获得一第一受力总值与一第二受力总值,该第一受力总值的方向相反于该第二受力总值的方向;以及
依据该第一受力总值及该至少一摩擦预设值,获得该摩擦力总值。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该至少一摩擦预设值包括一静摩擦预设值与一动摩擦预设值,并且在依据该些受力值、该些位置与该至少一摩擦预设值,获得该摩擦力总值的步骤中,包括:
依据该些受力值、该些位置,获得至少一动态受力值与多个静态受力值;
依据该些静态受力值获得一第一受力总值与一第二受力总值,该第一受力总值的方向相反于该第二受力总值的方向;
依据该第一受力总值与该静摩擦预设值,获得一静摩擦力值;
依据该至少一动态受力值与该动摩擦预设值,获得一动摩擦力值;以及
依据该静摩擦力值与该动摩擦力值,获得该摩擦力总值。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提示信息包括一警报,并且在当该摩擦力总值大于该重量预设值,输出该提示信息的步骤中,包括:
检测一环境音量;以及
以大于该环境音量的一警报音量,发出该警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提示信息包括一警报,并且在当该摩擦力总值大于该重量预设值,输出该提示信息的步骤中,是以一最大音量发出该警报。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提示信息包括一警报,并且在当该摩擦力总值大于该重量预设值,输出该提示信息的步骤中,包括:
判断是否在一解锁时间区间内,接收到一解锁信号;
当在该解锁时间区间内接收到该解锁信号时,不发出该警报;以及
当在该解锁时间区间内未接收到该解锁信号时,发出该警报。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当该摩擦力总值大于该重量预设值,输出该提示信息的步骤中,包括:
判断是否在一解锁时间区间内,接收到一解锁信号;以及
当在该解锁时间区间内未接收到该解锁信号时,通过一通信网络对一预设目标发出该提示信息。
CN201410252246.8A 2014-06-09 2014-06-09 检测便携式装置被拿取的方法 Active CN1052054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52246.8A CN105205421B (zh) 2014-06-09 2014-06-09 检测便携式装置被拿取的方法
TW103121961A TWI528330B (zh) 2014-06-09 2014-06-25 偵測可攜式裝置被拿取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52246.8A CN105205421B (zh) 2014-06-09 2014-06-09 检测便携式装置被拿取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05421A true CN105205421A (zh) 2015-12-30
CN105205421B CN105205421B (zh) 2018-06-12

Family

ID=54953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52246.8A Active CN105205421B (zh) 2014-06-09 2014-06-09 检测便携式装置被拿取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05421B (zh)
TW (1) TWI52833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52619A1 (zh) * 2016-03-08 2017-09-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防盗报警方法和装置
CN109976658A (zh) * 2019-03-29 2019-07-0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防盗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12660A (zh) * 2020-12-23 2021-04-2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摄像头及触碰检测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82285Y (zh) * 2001-06-19 2002-03-13 廖禛昌 手机安全皮套
CN1652559A (zh) * 2004-02-02 2005-08-10 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移动通讯设备的防盗装置及其方法
CN101093600A (zh) * 2007-08-02 2007-12-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手持终端的自动报警装置及方法
CN101697242A (zh) * 2009-10-23 2010-04-21 罗富强 一种无线智能防盗丢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377870A (zh) * 2010-08-21 2012-03-1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测量握力的方法
US20120113053A1 (en) * 2007-11-28 2012-05-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ccelerometer Module for Use With A Touch Sensitive Device
CN102542709A (zh) * 2010-12-31 2012-07-04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防盗功能的电子装置及方法
CN103207747A (zh) * 2012-01-16 2013-07-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4049365A1 (en) * 2012-09-26 2014-04-03 X2 Computing Limited Mobile-computer support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82285Y (zh) * 2001-06-19 2002-03-13 廖禛昌 手机安全皮套
CN1652559A (zh) * 2004-02-02 2005-08-10 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移动通讯设备的防盗装置及其方法
CN101093600A (zh) * 2007-08-02 2007-12-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手持终端的自动报警装置及方法
US20120113053A1 (en) * 2007-11-28 2012-05-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ccelerometer Module for Use With A Touch Sensitive Device
CN101697242A (zh) * 2009-10-23 2010-04-21 罗富强 一种无线智能防盗丢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377870A (zh) * 2010-08-21 2012-03-1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测量握力的方法
CN102542709A (zh) * 2010-12-31 2012-07-04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防盗功能的电子装置及方法
CN103207747A (zh) * 2012-01-16 2013-07-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4049365A1 (en) * 2012-09-26 2014-04-03 X2 Computing Limited Mobile-computer support apparatus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52619A1 (zh) * 2016-03-08 2017-09-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防盗报警方法和装置
CN107170168A (zh) * 2016-03-08 2017-09-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防盗报警方法和装置
US20190088095A1 (en) * 2016-03-08 2019-03-21 Zte Corporation Terminal antitheft alarm method and device
CN109976658A (zh) * 2019-03-29 2019-07-0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防盗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12660A (zh) * 2020-12-23 2021-04-2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摄像头及触碰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28330B (zh) 2016-04-01
TW201546766A (zh) 2015-12-16
CN105205421B (zh) 2018-06-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32368B2 (en) User interface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force-sensitive input
CN110472145B (zh) 一种内容推荐方法和电子设备
KR101932210B1 (ko) 터치 신호에 의하여 이동 단말기의 조작을 실현하는 방법, 시스템 및 이동 단말기
WO201819471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response to force-sensitive interface
CN107835321A (zh) 一种来电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210366A (zh) 用于基于邻近的输入的装置和方法
CN108228029B (zh) 一种图标的整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808140A (zh) 移动终端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12820299B (zh) 声纹识别模型训练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08287611A (zh) 屏幕触控响应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595044B (zh) 一种触摸屏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3513822B (zh) 用于改进触摸辨识的方法及其电子装置
TWI488082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及觸控感測方法
US20120319937A1 (en) Pressure detecting user input device
CN105205421A (zh) 检测便携式装置被拿取的方法
CN110276328B (zh) 指纹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6529231A (zh) 一种用户触摸操作识别方法及终端
CN109154879A (zh) 电子设备及其输入处理方法
CN107239184A (zh) 一种触屏触控装置、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7422854A (zh) 应用于虚拟现实的动作识别方法及终端
CN116307394A (zh) 产品用户体验评分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CN107609388A (zh) 一种解锁方法及终端
CN108268507A (zh) 一种基于浏览器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445150A (zh) 一种终端应用的操作方法及装置
Song et al. Sound-of-Tapping user interface technology with medium identifi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15300 No. 168, No. 1 Avenue, Kunshan comprehensive bonded area, Jiangsu

Applicant after: Wistron (Kunshan) Co., Ltd.

Applicant after: Weichuang Zito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The new Taiwan Chinese Taiwan New Taipei City Xizhi District Five Road No. 88 21 floor

Applicant before: Weichuang Zitong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Wistron (Kunshan)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