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02093A - 基于超弹性sma的可变频隔振器 - Google Patents

基于超弹性sma的可变频隔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02093A
CN105202093A CN201510645519.XA CN201510645519A CN105202093A CN 105202093 A CN105202093 A CN 105202093A CN 201510645519 A CN201510645519 A CN 201510645519A CN 105202093 A CN105202093 A CN 1052020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ma
superelasticity
vibration isolator
base
top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4551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02093B (zh
Inventor
王进强
沈星
李杰锋
常璐璐
黎明
张磊
陈明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Priority to CN20151064551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020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020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020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020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0209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超弹性SMA的可变频隔振器,其包括SMA驱动丝、超弹性SMA阻尼材料、复位弹簧、设有凹槽的底座、以及顶盖,超弹性SMA阻尼材料放置在底座的凹槽中,将顶盖覆盖在超弹性SMA阻尼材料上,用SMA驱动丝连接底座和顶盖的边缘处,并将SMA驱动丝拉紧,SMA驱动丝和底座以及顶盖之间有绝缘垫相隔,复位弹簧套在底座外部,将所有SMA驱动丝串连,串连后两端分别与直流电源的两端相连。本发明中的隔振器可以实现半主动的振动抑制,不仅能减轻高频冲击振动的危害,同时可以简单地接通电源改变自身的固有频率,以避免低频振动被放大。本发明设计的隔振器结构简单,部件较少,易于加工装配,容易实现工程应用。

Description

基于超弹性SMA的可变频隔振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超弹性SMA的可变频隔振器,其采用具有超弹性的形状记忆合金(SMA)作为阻尼材料,采用具有单程形状记忆效应的形状记忆合金(SMA)作为驱动器,可用作航天器内部的隔振器件。
背景技术:
航天器在火箭运载过程中往往经历振动和冲击的过程,在这些过程中航天器内部容易出现结构破坏,局部失稳,尤其在如今航天器搭载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电子设备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减少振动冲击对航天器内部电子设备的损害变得十分重要。目前振动抑制手段按照控制过程中是否需要外界供能可以将其主要划分为三种:被动控制、主动控制和半主动控制。
被动振动控制,即指通过改变被控结构的质量分布以降低其振动响应,或者在原被控结构上增添附加的隔振设备来吸收或消耗结构振动的能量,这种方法无需从外部输入能量,在许多场合下能取得良好的减振效果,是最早研究的一种振动控制方法。此方法对于高频振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经济环保等优点,具有高的可靠性和鲁棒性,但这种方法缺乏控制上的灵活性,对环境变化适应性差。
为了克服被动控制方法的缺点,研究人员提出了主动控制的方法并进行了探索。主动控制具有控制效果好,适应能力强等优点,但因其控制系统较为复杂,可靠性不高,体积较大,成本高昂且需要外界提供能量,在应用中也有很多局限。
随着振动控制手段的发展,半主动控制的概念被提出,半主动控制方法兼具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的优点,仅需外部提供较少的能量,系统稳定可靠,成本较低,占用体积小,应用范围广,因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发明为一种半主动振动控制手段,利用形状记忆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和超弹性效应设计出一种隔振器,对有害振动和冲击进行抑制,下面简要介绍形状记忆合金的相关性能。
形状记忆合金(ShapeMemoryAlloy,简写SMA)作为一种新型智能材料,以它独特的形状记记忆效应和超弹性效应,以及优良的理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在工程、控制、医疗、能源与机械等领域应用日趋广泛。形状记忆合金的形状记忆机制是基于一种可逆的固态相变,即低温相马氏体和高温相奥氏体之间的转变,这种相变称作马氏体相变。常用的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存在三种基本的晶体结构:马氏体、奥氏体、应力诱发马氏体。当合金为低温马氏体相时,合金较软,表现为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和可拉伸性,当被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合金开始收缩并转变为奥氏体,表现为强度和刚度得到明显提高。应力诱发马氏体是指对处于奥氏体状态的合金施加外力,则合金发生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所形成马氏体为应力诱发马氏体。当应力去除后,则又转变为奥氏体。这种效应称为超弹性。
形状记忆合金(SMA)除了通常的弹性变形、塑性变形、热膨胀及收缩外,还具有三种形状记忆特点,分别为:
1)单程形状记忆效应:对处于马氏体状态的合金施加外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卸除外力后,则塑性变形被保留下。对合金进行加热,则可回复到变形前的状态。此后,再对合金进行冷却,则没有形状的改变。由于单程形状记忆效应能够产生大的恢复力和恢复应变,因此在驱动器的应用上较多。
2)双程形状记忆效应:除了单程形状记忆效应外,对加热后的合金再进行冷却,合金仍可发生形状的改变,而不需要施加外力,即通过加热与冷却可使形状反复变化。但由于双程形状记忆效应在恢复力与恢复应变方面均比单程效应小,用来作为受力驱动元件的不多。
3)超弹性:在高于的奥氏体转变结束温度条件下,对形状记忆合金施加外力,使其发生变形,如卸除外力,则合金完全回复到初始形状,而不需要加热或冷却,这种特点被称作超弹性。
现有常用的隔振器往往是被动隔振器,只能降低冲击或者高频振动的影响,在其固有频率附近的振动不仅不能抑制反而会放大。而且常用的如橡胶隔振器等疲劳寿命有限且经常会因为发生永久变形而被破坏。
目前将SMA用作阻尼材料的研究多集中地震减振领域,因为SMA具有超弹性,可以吸收更多的振动能量并及时回复到原来的形状,而不易产生永久变形。如凌育洪等人设计了一种新型SMA阻尼器并对其减振性能进行研究,该设计仅仅是一种被动隔振器的设计,不需要外界供能,也不能改变自身的固有频率,(见期刊: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6月,第39卷第6期)。
这些被动式的隔振器只在特定范围内能起到特定的隔振效果,但是遇到其固有频率附近的振动时,不仅不能抑制振动,反而能将振动放大,会出现较坏的影响。本发明中利用形状记忆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作为驱动器,同时结合具有超弹性的形状记忆合金阻尼材料设计的半主动隔振器目前国内尚未见任何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超弹性SMA的可变频隔振器,其利用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SMA丝作为驱动元件,利用具有超弹性效应的SMA丝制作阻尼材料,可以通过直流电源加热驱动元件发生相变,压缩超弹性阻尼材料,从而改变隔振器的固有频率。本发明可以根据需要改变该隔振器的固有频率,可以实现未通直流电时,隔振器固有频率较小,更好地降低冲击振动的影响,通以直流电加热驱动元件后,隔振器固有频率变高,可避免隔振器放大低频振动,从而保证隔振器既能降低分离等阶段的冲击影响,也能避免正常工作时引擎等低频振动的放大,提高被隔振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超弹性SMA的可变频隔振器,其包括SMA驱动丝、超弹性SMA阻尼材料、复位弹簧、设有凹槽的底座、以及顶盖,所述超弹性SMA阻尼材料放置在底座的凹槽中,将顶盖覆盖在超弹性SMA阻尼材料上,用所述SMA驱动丝连接底座和顶盖的边缘处,并将SMA驱动丝拉紧,所述SMA驱动丝和底座以及顶盖之间有绝缘垫相隔,所述复位弹簧套在底座外部,将所有SMA驱动丝串连,串连后两端分别与直流电源的两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超弹性SMA阻尼材料选用直径为0.2毫米,奥氏体转变结束温度为10摄氏度的Ni-Ti合金丝。
进一步地,所述SMA驱动丝选用直径为0.5毫米、合金为Ni含量为50.1at%的Ni-Ti合金。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和顶盖上分别设有四个上下方向相对齐的孔,所述绝缘垫放置在孔中,所述SMA驱动丝分别穿过底座和顶盖中的孔中。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与传统的被动隔振器相比,本发明中的隔振器可以实现半主动的振动抑制,不仅能减轻高频冲击振动的危害,同时可以简单地接通电源改变自身的固有频率,以避免低频振动被放大。与主动控制方法相比,该隔振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可靠性更好,成本低廉等优点。同时和普通橡胶等隔振器相比,该隔振器阻尼材料由SMA制成,疲劳性能更好,和普通金属材料作为阻尼材料相比,具有超弹性能吸收更多的振动能量。本发明设计的隔振器结构简单,部件较少,易于加工装配,容易实现工程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超弹性SMA的可变频隔振器主视图的半剖视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注:图2中为表达清晰未画复位弹簧)。
其中:
1-顶盖;2-SMA驱动丝;3-复位弹簧;4-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基于超弹性SMA的可变频隔振器包括SMA驱动丝2、超弹性SMA阻尼材料、复位弹簧3、设有凹槽的底座4和顶盖1。其中超弹性SMA阻尼材料由SMA丝编制后压缩而成,在工况下处于奥氏体相,具有超弹性效应。超弹性SMA阻尼材料放置在底座4的凹槽中,将顶盖1覆盖在其上。用SMA驱动丝2连接底座4和顶盖1的边缘处,并将SMA驱动丝2拉紧,SMA驱动丝2和底座4以及顶盖1之间有绝缘垫相隔。将所有SMA驱动丝2串连,串连后两端分别与直流电源的两端相连。为保证隔振器的强度和刚度,底座4和顶盖1均采用钢材加工。
本发明基于超弹性SMA的可变频隔振器的制作主要分为三部分:超弹性SMA阻尼材料的制作,SMA驱动丝的预处理和零部件的加工。
超弹性SMA的可变频隔振器的关键在于超弹性阻尼材料的制作,选用直径为0.2毫米,奥氏体转变结束温度为10摄氏度(低于工况)的Ni-Ti合金丝,此时形状记忆合金丝具有超弹性效应。在特定模具上缠绕数圈后将其压缩,压缩至形状记忆合金丝的体积占比为25%,即完成超弹性SMA阻尼材料的制作。
SMA驱动丝的预处理:选用的SMA驱动丝的直径为0.5毫米、合金为Ni含量为50.1at%的Ni-Ti合金。首先对SMA驱动丝进行性能稳定化处理,即将SMA驱动丝在0℃冰水和100℃的沸水中反复浸泡50次以上,每次浸泡时间不少于2分钟,以稳定其性能。然后对SMA驱动丝进行退火处理,消除内部应力,提高塑性以利于弯曲。退火加热温度450℃,保温30分钟,随炉冷却。最后对SMA驱动丝进行拉伸应变处理,预拉伸应变量为5%。
其他各零部件的加工:底座和顶盖均用钢材加工而成,购买成品绝缘垫保证SMA驱动丝和顶盖以及底座间绝缘。
隔振器的装配过程:将隔振器底座平放,超弹性SMA阻尼材料放置在底座的凹槽中,安装复位弹簧,将复位弹簧套在底座外部,将顶盖覆盖在SMA阻尼材料上,用四根SMA驱动丝分别穿过底座和顶盖中预留的对应的四个孔,然后在孔中放置绝缘垫,最后将SMA驱动丝拉紧,使复位弹簧具有一定的预应力。
变频过程:接通直流电源,保持直流电源电压为10V左右,通过焦耳热对SMA驱动丝进行加热,当SMA驱动丝达到奥氏体相变温度后,SMA驱动丝产生收缩力,拉紧顶盖,顶盖对超弹性SMA阻尼材料压缩,使阻尼材料的刚度变大,隔振器的固有频率增加。切断电源后,SMA驱动丝逐渐冷却,由奥氏体相转变为马氏体相,此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SMA驱动丝恢复至原来的长度,通过接通和切断电源的操作可以实现隔振器的反复变频。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基于超弹性SMA的可变频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SMA驱动丝(2)、超弹性SMA阻尼材料、复位弹簧(3)、设有凹槽的底座(4)、以及顶盖(1),所述超弹性SMA阻尼材料放置在底座(4)的凹槽中,将顶盖(1)覆盖在超弹性SMA阻尼材料上,用所述SMA驱动丝(2)连接底座(4)和顶盖(1)的边缘处,并将SMA驱动丝(2)拉紧,所述SMA驱动丝(2)和底座(4)以及顶盖(1)之间有绝缘垫相隔,所述复位弹簧(3)套在底座(4)外部,将所有SMA驱动丝(2)串连,串连后两端分别与直流电源的两端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弹性SMA的可变频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弹性SMA阻尼材料选用直径为0.2毫米,奥氏体转变结束温度为10摄氏度的Ni-Ti合金丝。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超弹性SMA的可变频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SMA驱动丝选用直径为0.5毫米、合金为Ni含量为50.1at%的Ni-Ti合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超弹性SMA的可变频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和顶盖(1)上分别设有四个上下方向相对齐的孔,所述绝缘垫放置在孔中,所述SMA驱动丝分别穿过底座和顶盖中的孔中。
CN201510645519.XA 2015-10-08 2015-10-08 基于超弹性sma的可变频隔振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2020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45519.XA CN105202093B (zh) 2015-10-08 2015-10-08 基于超弹性sma的可变频隔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45519.XA CN105202093B (zh) 2015-10-08 2015-10-08 基于超弹性sma的可变频隔振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02093A true CN105202093A (zh) 2015-12-30
CN105202093B CN105202093B (zh) 2017-09-19

Family

ID=54949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4551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202093B (zh) 2015-10-08 2015-10-08 基于超弹性sma的可变频隔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0209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5227A (zh) * 2016-01-19 2016-07-2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可变频的金属丝网橡胶隔振器及其零部件的制作方法
CN112901710A (zh) * 2021-04-01 2021-06-04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压-剪混合模式的电流变弹性体隔振器
CN114321270A (zh) * 2021-11-30 2022-04-12 湖南航天机电设备与特种材料研究所 用于惯组的可变参数橡胶减振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63684Y (zh) * 2003-09-19 2004-12-15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记忆合金动作源机构
DE102005055926A1 (de) * 2005-11-22 2007-05-31 Eads Deutschland Gmbh Schwingungsdämpfer mit einem pseudoelastischen Dämpfungsglied
CN103244276A (zh) * 2013-04-11 2013-08-1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鼠笼式sma主动变刚度转子支承装置
CN204127183U (zh) * 2014-06-24 2015-01-28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一种可变频率的金属丝网三向隔振器
CN205064669U (zh) * 2015-10-08 2016-03-0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超弹性sma的可变频隔振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63684Y (zh) * 2003-09-19 2004-12-15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记忆合金动作源机构
DE102005055926A1 (de) * 2005-11-22 2007-05-31 Eads Deutschland Gmbh Schwingungsdämpfer mit einem pseudoelastischen Dämpfungsglied
CN103244276A (zh) * 2013-04-11 2013-08-1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鼠笼式sma主动变刚度转子支承装置
CN204127183U (zh) * 2014-06-24 2015-01-28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一种可变频率的金属丝网三向隔振器
CN205064669U (zh) * 2015-10-08 2016-03-0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超弹性sma的可变频隔振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闫晓军,李海燕,聂景旭: "SMA拟橡胶金属阻尼元件及其在减振中的应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5227A (zh) * 2016-01-19 2016-07-2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可变频的金属丝网橡胶隔振器及其零部件的制作方法
CN112901710A (zh) * 2021-04-01 2021-06-04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压-剪混合模式的电流变弹性体隔振器
CN114321270A (zh) * 2021-11-30 2022-04-12 湖南航天机电设备与特种材料研究所 用于惯组的可变参数橡胶减振器
CN114321270B (zh) * 2021-11-30 2024-05-28 湖南航天机电设备与特种材料研究所 用于惯组的可变参数橡胶减振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02093B (zh) 2017-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05227A (zh) 一种可变频的金属丝网橡胶隔振器及其零部件的制作方法
CN105202093A (zh) 基于超弹性sma的可变频隔振器
CN100497691C (zh) 一种用于制作工程结构框架耗能器的复合稀土铜锌铝形状记忆合金
Ma et al. Feasibility study on a superelastic SMA damper with re-centring capability
CN205064669U (zh) 基于超弹性sma的可变频隔振器
CN103867625A (zh) 一种绳索式自复位形状记忆合金隔震减震支座
CN102072125B (zh) 基于单程形状记忆效应的双程线性驱动器及方法
CN103392070A (zh) 致动器元件以及用于产生力和/或运动的致动器
CN105552813B (zh) 一种碰撞耗能间隔棒
US20140060316A1 (en) Vibration Energy Harvest Device
CN104883025B (zh) 自复位发电装置及开关
CN203926550U (zh) 一种绝缘减震装置
CN205446535U (zh) 一种可变频的金属丝网橡胶隔振器
CN203026882U (zh) 形状记忆合金防舞间隔棒
CN201875030U (zh) 一种形状记忆合金管式弹簧
CN201344224Y (zh) 记忆合金拟橡胶金属减振器
CN204025469U (zh) 波形弹簧
CN203641367U (zh) 绳索式多向抗震自复位形状记忆合金装置
CN103395230B (zh) 镍钛形状记忆合金蜂窝板及其制备方法
CN201785888U (zh) 一种形状记忆合金自传感阻尼器
CN112942610B (zh) 一种基于手性结构的复合阻尼器
CN203632172U (zh) 一种内置弹簧的万向减震球
CN203641368U (zh) 多向自复位抗振形状记忆合金装置
CN115783117A (zh) 一种基于多胞手性周期结构的复合材料隔冲装置
CN101693964B (zh) 一种用于制作工程结构减振装置的镍钛基形状记忆合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19

Termination date: 202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