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87955B - 数模切换器设备、楼宇对讲系统和实现模拟系统和数字系统连接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数模切换器设备、楼宇对讲系统和实现模拟系统和数字系统连接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87955B
CN105187955B CN201510505321.1A CN201510505321A CN105187955B CN 105187955 B CN105187955 B CN 105187955B CN 201510505321 A CN201510505321 A CN 201510505321A CN 105187955 B CN105187955 B CN 1051879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gital
simulation
equipment
networked devices
analogue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0532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87955A (zh
Inventor
付伟
徐小凤
周任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BB Technology AG
Original Assignee
ABB Technology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BB Technology AG filed Critical ABB Technology AG
Priority to CN20151050532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8795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879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79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879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79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模切换器设备、一种楼宇对讲系统和一种实现模拟系统和数字系统连接的方法。所述楼宇对讲数模切换器设备包括以太网接口单元、模拟接口单元、代理单元和协议适配单元,所述以太网接口单元用于与连接了多个数字联网设备的以太网连接,以接收/发送以太网数据包;所述模拟接口单元用于与连接了多个模拟联网设备的模拟总线连接,以接收/发送模拟总线数据包;所述代理单元用于实现所有模拟联网设备的IP代理;所述协议适配单元用于实现模拟数据包和数字协议数据包的解析、协议转换和包重构。本发明可以很好地解决楼宇对讲系统中模拟系统和数字系统的连接及通信问题。

Description

数模切换器设备、楼宇对讲系统和实现模拟系统和数字系统 连接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楼宇对讲系统中实现模拟系统和数字系统连接的方法,同时涉及一种楼宇对讲数模切换器设备,以及一种兼具模拟与数字设备的楼宇对讲系统。
背景技术
楼宇对讲系统是在多层或高层建筑中实现访客、住户和物业管理中心相互通话、信息交流并实现对小区安全出入通道控制的管理系统。
传统的楼宇对讲系统主要是基于模拟信号的模拟系统,存在着扩展性差、功能单一、联网受信号传输衰减影响严重等缺点,但其价格便宜。与传统的模拟系统相比,数字系统基于标准的TCP/IP技术,其布线简单、联网功能强大、可扩展性强,但价格较高。由于模拟系统和数字系统具有各自的优势,而且很多小区从首次入住到全部完工的周期可能长达几年,同一小区中的不同楼座可能有的安装数字系统,有的安装模拟系统。模拟系统的客户同样希望能够享受数字系统丰富的联网功能和服务,例如家庭报警、家电控制、远程监控、社区服务等等。因此,如何对现有的模拟系统升级,实现模拟系统和数字系统的连接及通信,成为楼宇对讲领域的一个研究课题。
然而,数字系统的通信基于以太网TCP/IP协议,采用IP方式寻址;而模拟系统大多采用485模拟总线协议,采用ID方式寻址,因此模拟系统和数字系统在底层通信协议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性。如何能在较小的系统变更和工程变更条件下,实现跨系统通信是本领域亟待解决难题。
到目前为止,对于楼宇对讲系统跨系统通信的问题,虽然理论上已经出现了一种解决方案,但其升级代价昂贵,在产业上应用面临较大障碍。参见专利号为ZL201020178304.4的实用新型专利《兼具模拟与数字通信的楼宇对讲网络连接器》,该方案为给每个模拟联网设备都配置一个转换器设备,该设备完成模拟与数字之间通信协议的适配与转换。然而该方案存在以下两个缺点:由于需要给所有模拟联网设备都分别配置一个转换设备才能实现模拟设备的数字接入,其升级价格过于昂贵;此外这种升级还涉及所有模拟联网线路的数字改造,工程改造复杂、代价高。
因此,如何实现模拟系统和数字系统的连接及通信,成为楼宇对讲领域的一个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楼宇对讲系统中实现模拟系统和数字系统连接的方法和设备。
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模拟系统和数字系统的楼宇对讲数模切换器设备,所述数模切换器设备包括以太网接口单元、模拟接口单元、代理单元和协议适配单元,所述以太网接口单元用于与连接了多个数字联网设备的以太网连接,以接收/发送以太网数据包;所述模拟接口单元用于与连接了多个模拟联网设备的模拟总线连接,以接收/发送模拟总线数据包;所述代理单元用于实现所有模拟联网设备的IP代理;所述协议适配单元用于实现模拟数据包和数字协议数据包的解析、协议转换和包重构。
进一步地,所述数模切换器设备还包括网络地址转换单元,所述网络地址转换单元用于实现IP数据包的目标IP重定向及源IP伪装。
进一步地,所述代理单元为使用Arp代理技术的Arp代理单元。
本发明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兼具模拟与数字设备的楼宇对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太网、模拟总线、多个数字联网设备、多个模拟联网设备、以及上述的用于连接模拟系统和数字系统的楼宇对讲数模切换器设备,所述数模切换器设备分别连接以太网和模拟总线;所述数字系统中每个数字联网设备具有一个ID及IP;所述模拟系统中每个模拟联网设备具有一个ID,在此基础上还具有一个虚拟IP;所有设备的ID与IP一一对应并可相互转换。
进一步地,所述数字联网设备为数字室内机、数字门口机或电脑管理机。
进一步地,所述模拟联网设备为模拟室内机、模拟门口机或模拟管理机。
进一步地,所述楼宇对讲系统包括一部数模切换器设备,来实现整个模拟系统和数字系统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楼宇对讲系统包括多部数模切换器设备,其中每个安装模拟系统的单元或楼座分别连接一部数模切换器设备。
本发明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楼宇对讲系统中实现模拟系统和数字系统连接的方法,所述数字系统中每个数字联网设备具有一个ID及IP;所述模拟系统中每个模拟联网设备具有一个ID,并为每个所述模拟联网设备分配一个虚拟IP;所有设备的ID与IP一一对应并可相互转换;所述模拟系统和所述数字系统之间通信的实现方法如下:A、所述数字联网设备向所述模拟联网设备通信,包括以下步骤:a1、所述数字联网设备获得目标模拟联网设备的虚拟IP,并广播其要与具有该IP的主机进行通信的请求;a2、楼宇对讲数模切换器设备代替所述目标模拟联网设备做出响应,使所述数字联网设备将所述数模切换器设备当作其要通信的目标主机;a3、所述数字联网设备发送IP数据包至所述数模切换器设备;a4、所述数模切换器设备对IP数据包进行解析,转换为模拟数据包,并通过模拟总线发送给所述目标模拟联网设备;B、所述模拟联网设备向所述数字联网设备通信,包括以下步骤:b1、所述数模切换器设备通过所述模拟总线接收由所述模拟联网设备发送给目标数字联网设备的模拟数据包;b2、所述数模切换器设备从所述模拟数据包提取出所述模拟联网设备及所述目标数字联网设备的ID,并对应转换为虚拟源IP及目标IP;b3、所述数模切换器设备解析所述模拟数据包,转换并重构为IP数据包;b4、所述数模切换器设备将所述IP数据包通过以太网发送给所述目标数字联网设备。
进一步地,步骤a1中,所述数字联网设备获得所述目标模拟联网设备的虚拟IP的方法是通过查表或者ID/IP映射规则实现的;步骤b2中,所述数模切换器设备将所述目标数字联网设备的ID转换为IP是通过查表或者ID/IP映射规则实现的。
进一步地,步骤a2的具体实现方式为,所述数模切换器设备使用地址解析协议(Arp)代理技术代替所述目标模拟联网设备响应所述数字联网设备的Arp请求,并将自身的MAC地址通过Arp响应发送给所述数字联网设备,从而使所述数字联网设备将所述数模切换器设备当作其要通信的目标主机。
进一步地,步骤a3进一步包括,所述数模切换器设备通过IP信息包过滤系统(iptables)的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将所述目标模拟联网设备的虚拟IP重定向到所述数模切换器设备自身的IP。
进一步地,步骤b2进一步包括,所述数模切换器设备发送Arp请求获取所述目标数字联网设备MAC地址,所述目标数字联网设备收到所述Arp请求后将自身的MAC地址通过Arp响应发送给所述数模切换器设备。
进一步地,步骤b3进一步包括,所述数模切换器设备通过iptables的源地址转换(SNAT)技术将所述数模切换器设备自身的IP伪装成所述模拟联网设备的虚拟IP。
由此,本发明提供的楼宇对讲系统中实现模拟系统和数字系统连接的方法、楼宇对讲数模切换器设备和楼宇对讲系统,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系统变更小、工程安装及维护成本低、用户体验度高、升级方便的解决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绘制了以下附图。应当理解的是,附图仅是以示例的方式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不应将附图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其中: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实施例的楼宇对讲系统的拓扑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实施例的楼宇对讲数模切换器设备的模块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采用的TCP/IP协议寻址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实施例的数字联网设备向模拟联网设备通信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实施例的模拟联网设备向数字联网设备通信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应当理解的是:在下文的描述中,“左”、“右”、“上”、“下”、“前”、“后”等术语仅用于表示参照附图所指示的方向;而“第一”、“第二”、“第三”等术语用于描述多个组成部分,但是这些组成部分之间不存在先后顺序,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将一个组成部分与另一组成部分区分。
本发明在数字系统和模拟系统之间,使用一个中间数模切换器设备完成两个系统间接口的适配和通信数据的解析、重构及转发,其主要实施方式如下:
数字系统中每个联网设备有一个ID及IP,模拟系统中每个联网设备有一个ID,在此基础上给每个模拟联网设备各自分配一个虚拟IP,所有设备的ID与IP一一对应且可相互转换;由数模切换器代理其所连接的所有模拟设备的虚拟IP,具体如下:
一、当数字联网设备向模拟联网设备通信时,在数模切换器设备上使用Arp代理技术代替所有模拟联网设备响应Arp请求。数模切换器设备将自身的MAC地址通过Arp响应发送给通信的请求方,这样数字设备将数模切换器设备当作通信的目标主机。
二、当数模切换器收到数字联网设备发送的IP数据包后,通过iptables的网络地址转换技术将目的IP地址重定向到数模切换器自身IP地址。
三、当模拟设备访问数字设备时,数模切换器使用网络地址转换机制将数据的源IP伪装为模拟设备的虚拟IP。
数模切换器实现模拟数据包和数字数据包的解析、协议转换和包重构,具体如下:
一、当数字设备访问模拟设备时,数模切换器将接收到的数字数据包解析,转换为模拟系统的数据包,通过模拟总线发给目的模拟联网设备。
二、当模拟设备访问数字设备时,数模切换器通过模拟总线接收模拟联网设备向数字联网设备发送的数据,从数据包中提取出目标设备ID和源设备ID并转换成对应IP,分别作为TCP/IP通讯的目标IP和源IP,并对数据包进行重构,生成IP数据包,通过以太网发送给目标设备。
由此,本发明仅使用一个中间数模切换器,原来的模拟和数字系统布线几乎都不需要变更,工程安装简单,升级方便,降低了工程安装及维护成本,同时满足了模拟系统用户能够享受数字系统丰富联网功能和服务的需求。
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的拓扑图如图1所示,数字联网设备包括数字室内分机、数字门口机、电脑管理机等,通过以太网连接在一起;模拟联网设备包括模拟室内分机、模拟门口机等,通过模拟总线连接在一起。数模切换器设备用于连接模拟系统和数字系统,其一端与模拟总线连接,一端与以太网连接。
进一步地,本发明既可以采用仅有一部数模切换器设备的方式,来实现整个模拟系统和数字系统的对接;也可以利用多部数模切换器设备,其中每个安装模拟系统的单元或楼座分别通过一部数模切换器设备与数字系统对接,每部数模切换器设备负责实现本单元或本楼座内所有模拟设备与数字设备的通信。
如图2所示,数模切换器设备由如下几部分构成:以太网接口单元、模拟接口单元、协议适配单元和代理单元。由此,本发明采用数模切换器巧妙地实现了整个模拟系统和数字系统的对接。其中,通过数模切换器的代理单元负责实现所连接的所有模拟设备的代理,通过协议适配单元完成模数的转换,并且分别通过以太网接口单元和模拟接口单元,与模拟系统和数字系统通信。
优选地,代理单元例如为使用地址解析协议(Arp)代理技术的Arp代理单元。
进一步地,由于在某些通信协议对源/目标地址做出了控制和核查,还需要将数模切换器的IP转化为模拟主机的IP,以满足其通信要求。这种情况下,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网络地址转换单元,以将数模切换器的IP重定向或者伪装为模拟切换器的IP。
其中,图2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各单元的功能如下:
以太网接口单元:用于接收/发送以太网数据包。
模拟接口单元:用于接收/发送模拟总线数据包。
Arp代理单元:用于实现IP代理。
网络地址转换单元:用于实现IP数据包的目的IP重定向和源IP伪装。
协议适配单元:用于实现模拟和数字协议数据包的解析、转换和重构。
本发明的虚拟IP分配及ID/IP映射的具体实现方式优选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实现:在楼宇对讲系统中,每台联网设备都有一个唯一的设备ID,通常由楼栋号、单元号、楼层号、房间号组合生成。模拟系统直接使用该ID进行通信寻址;而数字系统中需要将ID转换成IP后,使用IP地址进行通信寻址。为实现数字联网设备与模拟联网设备的相互访问,每台模拟联网设备都分配一个虚拟的IP地址。整个混合联网的楼宇对讲系统可以采用统一的查表或ID/IP映射规则实现ID/IP的相互转换。数模切换器设备需通过工程配置操作配置其所代理的模拟联网设备的虚拟IP地址范围。
通信时,数字联网设备可以直接通过TCP/IP协议寻址模拟联网设备的虚拟IP地址完成通信,由于TCP/IP协议的物理层采用MAC地址来做访问控制,源设备先通过ARP协议获取目标设备的MAC地址后可以发起访问,其访问流程如图3所示。
其中设备1是发起通信的源端,其IP地址为10.0.65.8,MAC地址为01.02.03.04.05.06;设备2是通信的对端,其IP地址为10.0.129.8,MAC地址为01.22.33.44.55.66。在TCP/IP协议中,应先获取到通信对端的MAC地址后,才能发送IP数据包,其流程为:
①设备1广播发送Arp请求用于根据通信对端的IP地址(10.0.129.8),获取对端的MAC地址。
②设备2收到广播后,判断设备1在请求获取自身MAC地址,则发送Arp响应给设备1,响应中携带设备2的MAC地址(01.22.33.44.55.66)。
③设备1收到Arp响应,解析获取通信对端的MAC地址,构建IP数据包后发送给设备2完成通信,其中IP数据包的目的IP为设备2的IP地址,目的MAC地址为设备2的MAC地址。
数字联网设备到模拟联网设备的通信实现
数字联网设备到模拟联网设备的通信是用中间设备来代替模拟设备,并采用类似于图3的通信方式来实现。当数字联网设备向模拟联网设备通信时,在数模切换器设备上使用Arp代理技术代替所有模拟联网设备响应用于获取其虚拟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的Arp请求。切换器设备将自身的MAC地址通过Arp响应发送给通信的请求方,这样可以欺骗发送方,使它误认为数模切换器设备就是其要通信的目标主机。当收到数字联网设备发送的IP数据包后,切换器通过iptables的DNAT(Destination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技术将目的IP地址重定向到数模切换器自身IP地址。这样,网络层的IP数据包才会通过内核TCP/IP协议栈递交给应用层的协议适配模块。应用层协议适配模块进行数据包的解析、转换和重构,通过模拟总线发给目的模拟联网设备,完成通信。为助于理解,下文以一个简单示例来介绍数字联网设备到模拟联网设备通信的整个流程。
参见图4,其中,设备1为数字设备,为通信的发起方,其ID为0010101,IP为10.0.65.8,MAC地址为01.02.03.04.05.06。设备2为模拟设备,为设备1通信的目标设备,其ID为0020101,分配的虚拟IP为10.0.129.8。数模切换器设备为连接本次通信两端的中间设备,其ID为0020000,IP为10.0.129.64,MAC地址为01.22.33.44.55.66,代理的虚拟子网为10.0.129.0/24(代理的主机IP地址范围为10.0.129.1~10.0.129.255)。数字设备1向模拟设备2通信的流程如下:
①设备1通过查表或ID/IP映射规则获取到通信目的设备2的ID(0020101)对应的IP地址为(10.0.129.8)。
②设备1广播发送Arp请求用于获取目标IP为10.0.129.8的主机的MAC地址。
③数模切换器设备收到该广播后,使用Arp代理机制发送Arp响应给设备1,响应中携带自身MAC地址(01.22.33.44.55.66)。
④设备1构建并发送IP数据包,IP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为数模切换器设备的MAC地址(01.22.33.44.55.66),目的IP为模拟设备的虚拟IP地址(10.0.129.8);IP数据包中携带通信源设备ID(0010101),目的设备ID(0020101)以及其它数据。
⑤数模切换器设备收到该IP数据包后,使用iptables的DNAT机制,将IP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10.0.129.8)重定向到数模切换器设备的本机IP地址(10.0.129.64);然后由内核TCP/IP协议栈将IP数据包通过传输层递交给应用层程序。
⑥数模切换器设备应用层的协议适配模块,解析IP数据包,获取源设备ID(0010101)与目标设备ID(0020101),并重构成模拟数据包。
⑦数模切换器设备通过模拟总线将模拟数据包发送给目标设备2。
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实现数字联网设备1到模拟联网设备2的通信。
模拟联网设备到数字联网设备的通信实现
当模拟联网设备向数字联网设备通信时,数模切换器设备通过模拟总线接收模拟联网设备向数字联网设备发送的数据,从数据包中提取出目标设备ID和源设备ID并转换成对应IP,分别作为TCP/IP通讯的目标IP和源IP,并对数据包进行重构,生成IP数据包,通过以太网发送给目标设备。详细流程参考图5所示。
其中,设备2为模拟设备,为通信的发起方,其ID为0020101,分配的虚拟IP为10.0.129.8。设备1为数字设备,为设备2通信的目标设备,其ID为0010101,IP为10.0.65.8,MAC地址为01.02.03.04.05.06。数模切换器设备为连接本次通信两端的中间设备,其ID为0020000,IP为10.0.129.64,MAC地址为01.22.33.44.55.66,代理的虚拟子网为10.0.129.0/24(代理的主机IP地址范围为10.0.129.1~10.0.129.255)。模拟设备2向数字设备1通信的流程如下:
①设备2通过模拟总线发送模拟数据包,模拟数据包的源ID为0020101,目的ID为0010101。
②数模切换器设备通过模拟总线收到该模拟数据包,通过查表或ID/IP映射规则获取到通信目的设备1的ID(0010101)对应的IP地址为(10.0.65.8)。
③数模切换器设备发送Arp请求获取通信目标IP(10.0.65.8)的主机的MAC地址。
④设备1收到Arp请求后,将自身MAC地址(01.02.03.04.05.06)通过Arp响应发送给数模切换器设备。
⑤数模切换器设备的应用层的协议适配模块解析模拟数据包,转换并重构成IP数据包后,由内核TCP/IP协议栈经传输层递交给网络层用于发送。
⑥数模切换器设备使用iptables的SNAT技术将IP数据包的源IP地址(10.0.129.64)伪装成源模拟设备的虚拟IP地址(10.0.129.8)。
⑦数模切换器设备通过以太网发送IP数据包给目标设备1,IP数据包的源IP为设备2的虚拟IP(10.0.129.8),源MAC地址为数模切换器设备的MAC地址(01.22.33.44.55.66),目的IP为设备1的IP(10.0.65.8),目的MAC地址为设备1的MAC地址(01.02.03.04.05.06);IP数据包中携带通信源设备ID(0020101),目的设备ID(0010101)以及其他数据。
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实现模拟联网设备2到数字联网设备1的通信。
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尽管为说明本发明的目的公开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和附图,但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及所附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各种替换、变化和润饰。因此在本发明原理的基础上,做出的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用于连接模拟系统和数字系统的楼宇对讲数模切换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模切换器设备包括以太网接口单元、模拟接口单元、代理单元和协议适配单元,
所述以太网接口单元用于与连接了多个数字联网设备的以太网连接,以接收/发送以太网数据包,其中每个数字联网设备具有一个ID及IP;
所述模拟接口单元用于与连接了多个模拟联网设备的模拟总线连接,以接收/发送模拟总线数据包,其中每个模拟联网设备具有一个ID;
所述代理单元用于实现所有模拟联网设备的IP代理,为每个模拟联网设备各自分配一个虚拟IP,其中所有设备的ID与IP一一对应并可相互转换;
所述协议适配单元用于实现模拟数据包和数字协议数据包的解析、协议转换和包重构;
所述数模切换器设备还包括网络地址转换单元,所述网络地址转换单元用于实现IP数据包的目标IP重定向及源IP伪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模切换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代理单元为使用地址解析协议(Arp)代理技术的Arp代理单元。
3.一种兼具模拟与数字设备的楼宇对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太网、模拟总线、多个数字联网设备、多个模拟联网设备、以及权利要求1~2之一所述的用于连接模拟系统和数字系统的楼宇对讲数模切换器设备,所述数模切换器设备分别连接以太网和模拟总线;
所述数字系统中每个数字联网设备具有一个ID及IP;所述模拟系统中每个模拟联网设备具有一个ID,在此基础上还具有一个虚拟IP;所有设备的ID与IP一一对应并可相互转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楼宇对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联网设备为数字室内机、数字门口机或电脑管理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楼宇对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联网设备为模拟室内机、模拟门口机或模拟管理机。
6.根据权利要求3~5之一所述的楼宇对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楼宇对讲系统包括一部数模切换器设备,来实现整个模拟系统和数字系统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5之一所述的楼宇对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楼宇对讲系统包括多部数模切换器设备,其中每个安装模拟系统的单元或楼座分别连接一部数模切换器设备。
8.一种楼宇对讲系统中实现模拟系统和数字系统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字系统中每个数字联网设备具有一个ID及IP;所述模拟系统中每个模拟联网设备具有一个ID,并为每个所述模拟联网设备分配一个虚拟IP;所有设备的ID与IP一一对应并可相互转换;
所述模拟系统和所述数字系统之间通信的实现方法如下:
A、所述数字联网设备向所述模拟联网设备通信,包括以下步骤:
a1、所述数字联网设备获得目标模拟联网设备的虚拟IP,并广播其要与具有该IP的主机进行通信的请求;
a2、楼宇对讲数模切换器设备代替所述目标模拟联网设备做出响应,使所述数字联网设备将所述数模切换器设备当作其要通信的目标主机;
a3、所述数字联网设备发送IP数据包至所述数模切换器设备;
a4、所述数模切换器设备对IP数据包进行解析,转换为模拟数据包,并通过模拟总线发送给所述目标模拟联网设备;
B、所述模拟联网设备向所述数字联网设备通信,包括以下步骤:
b1、所述数模切换器设备通过所述模拟总线接收由所述模拟联网设备发送给目标数字联网设备的模拟数据包;
b2、所述数模切换器设备从所述模拟数据包提取出所述模拟联网设备及所述目标数字联网设备的ID,并对应转换为虚拟源IP及目标IP;
b3、所述数模切换器设备解析所述模拟数据包,转换并重构为IP数据包;
b4、所述数模切换器设备将所述IP数据包通过以太网发送给所述目标数字联网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1中,所述数字联网设备获得所述目标模拟联网设备的虚拟IP的方法是通过查表或者ID/IP映射规则实现的;
步骤b2中,所述数模切换器设备将所述目标数字联网设备的ID转换为IP是通过查表或者ID/IP映射规则实现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2的具体实现方式为,所述数模切换器设备使用Arp代理技术代替所述目标模拟联网设备响应所述数字联网设备的Arp请求,并将自身的MAC地址通过Arp响应发送给所述数字联网设备,从而使所述数字联网设备将所述数模切换器设备当作其要通信的目标主机。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3进一步包括,所述数模切换器设备通过IP信息包过滤系统(iptables)的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将所述目标模拟联网设备的虚拟IP重定向到所述数模切换器设备自身的IP。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2进一步包括,所述数模切换器设备发送Arp请求获取所述目标数字联网设备MAC地址,所述目标数字联网设备收到所述Arp请求后将自身的MAC地址通过Arp响应发送给所述数模切换器设备。
13.根据权利要求8~10、12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3进一步包括,所述数模切换器设备通过iptables的源地址转换(SNAT)技术将所述数模切换器设备自身的IP伪装成所述模拟联网设备的虚拟IP。
CN201510505321.1A 2015-08-17 2015-08-17 数模切换器设备、楼宇对讲系统和实现模拟系统和数字系统连接的方法 Active CN1051879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05321.1A CN105187955B (zh) 2015-08-17 2015-08-17 数模切换器设备、楼宇对讲系统和实现模拟系统和数字系统连接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05321.1A CN105187955B (zh) 2015-08-17 2015-08-17 数模切换器设备、楼宇对讲系统和实现模拟系统和数字系统连接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87955A CN105187955A (zh) 2015-12-23
CN105187955B true CN105187955B (zh) 2019-03-05

Family

ID=54909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05321.1A Active CN105187955B (zh) 2015-08-17 2015-08-17 数模切换器设备、楼宇对讲系统和实现模拟系统和数字系统连接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879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43681B2 (ja) * 2016-05-20 2020-02-1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通話システム、映像信号取得装置、及び通話装置
ES2862454T3 (es) * 2016-10-28 2021-10-07 Aiphone Co Ltd Controlador de edificio y sistema de interfono
CN110622489A (zh) * 2017-04-14 2019-12-27 深圳配天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转换装置以及控制系统
CN107734400A (zh) * 2017-09-22 2018-02-23 深圳市君和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同时接入数字和模拟室内机的双模智能对讲系统
CN107948615A (zh) * 2018-01-09 2018-04-20 佛山市蓝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模一体化门口机
CN108024086A (zh) * 2018-01-09 2018-05-11 佛山市蓝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模一体化对讲系统
CN113301305B (zh) * 2021-05-21 2024-03-01 福州米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低成本模数混合可视对讲多室内机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13022A1 (en) * 2004-06-28 2006-01-04 Ezibro Networks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nging subnet masks for altering routing of messages between terminals in the same local area network
CN101465889A (zh) * 2008-12-03 2009-06-24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及其响应地址解析协议请求的方法
CN101697578A (zh) * 2009-10-26 2010-04-21 陆如枫 音视频网络转换器及其数据转换方法
CN201718007U (zh) * 2010-05-04 2011-01-19 深圳市慧锐通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兼具模拟与数字通信的楼宇对讲网络联接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13022A1 (en) * 2004-06-28 2006-01-04 Ezibro Networks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nging subnet masks for altering routing of messages between terminals in the same local area network
CN101465889A (zh) * 2008-12-03 2009-06-24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及其响应地址解析协议请求的方法
CN101697578A (zh) * 2009-10-26 2010-04-21 陆如枫 音视频网络转换器及其数据转换方法
CN201718007U (zh) * 2010-05-04 2011-01-19 深圳市慧锐通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兼具模拟与数字通信的楼宇对讲网络联接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楼宇模拟对讲系统数字传输产品解决方案;王少卿;《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150430;第2-3节、图4-5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87955A (zh) 2015-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87955B (zh) 数模切换器设备、楼宇对讲系统和实现模拟系统和数字系统连接的方法
CN109120494B (zh) 在云计算系统中接入物理机的方法
CN100496015C (zh) 在多节点智能网络应用服务系统中实现剪贴板共享的方法
JP3131137B2 (ja) バーチャル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CN104426680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639497B (zh) 远程访问配置方法、远程访问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159256B (zh) 一种基于Web服务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CN106230898B (zh) 网络系统、代理服务器及其应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5743684B (zh) 一种ap模式下路由器的配置方法及路由器
CN103051737A (zh) 提供融合互联架构上的网络能力
CN103763407A (zh) 二层虚拟局域网实现地址解析协议代理方法及局域网系统
CN102546260A (zh) 一种基于snmp网络管理的模拟器
CN106254407A (zh) 一种家庭网络服务共享的方法及装置
CN106790222A (zh) 一种modbus/全互联制造网络信息服务适配器及其实现方法
CN106161500A (zh) 一种远程无线控制电器设备的通讯模块及控制方法
CN103401954B (zh) 虚拟dhcp的实现方法
CN106533934A (zh) 一种适用于全互联制造网络的边界网关
CN102520678A (zh) 一种射电望远镜主动反射面板远程控制系统
CN106506306A (zh) 一种数据报文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6657377B (zh) 一种wia-pa/全互联制造网络信息服务适配器及实现方法
CN101483759A (zh) 一种网络视频监控平台的无中心架构技术实现方法及控制流程
CN102957755B (zh) 一种地址解析方法、装置及信息传输方法
CN108809795A (zh) 一种局域网环境中透明分流方法和装置
CN110493036A (zh) 一种网关的管控方法
CN102739795A (zh) 应用于虚拟化环境的网络代理数据转发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516

Address after: Baden, Switzerland

Applicant after: ABB TECHNOLOGY LTD.

Address before: Zurich

Applicant before: ABB T & D Technology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