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87603B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87603B
CN105187603B CN201510575227.3A CN201510575227A CN105187603B CN 105187603 B CN105187603 B CN 105187603B CN 201510575227 A CN201510575227 A CN 201510575227A CN 105187603 B CN105187603 B CN 1051876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audio collection
audio
parameter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7522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87603A (zh
Inventor
许建国
郭保江
陈艳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7522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876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876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76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876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76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其中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基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确定针对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生成第一控制指令;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基于所述配置参数对所述音频采集单元进行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的终端音频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设备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给用户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使用场景以及生活便利。在使用电子设备进行通话时,电子设备会采集用户的音频以及环境噪音,基于采集到的用户的音频以及环境噪音,进行消噪处理,来保证用户的通话体验。但是,无论哪种使用场景均针对采集到的通话进行消噪处理,有时会对通话质量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能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
基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确定针对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
生成第一控制指令;
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基于所述配置参数对所述音频采集单元进行控制。
上述方案中,所述音频采集单元中至少包括有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和第二音频采集子单元;
相应的,所述基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确定针对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包括:
若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表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免提音频输出状态,则确定针对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为以下之一:
控制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停止采集音频数据;停止处理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采集的音频数据;降低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的输出功率。
上述方案中,所述音频采集单元中至少包括有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和第二音频采集子单元;
相应的,所述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包括:
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的加速度参数;若所述加速度参数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则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表征所述电子设备中处于第一状态;
或者,
检测到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与遮挡物之间的距离,若所述距离小于第一门限值则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表征所述电子设备中处于第一状态。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确定针对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包括:
若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表征所述电子设备中处于第一状态,则确定针对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为以下之一:
控制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停止采集音频数据;停止处理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采集的音频数据;降低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的输出功率。
上述方案中,所述音频采集单元中至少包括有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和第二音频采集子单元;
相应的,所述基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确定针对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包括:若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表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免提音频输出状态、并且表征所述电子设备中处于第一状态,则确定针对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为以下之一:
控制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停止采集音频数据;停止处理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采集的音频数据;降低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的输出功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参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
音频采集单元,用于采集音频数据;
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确定针对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生成第一控制指令;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基于所述配置参数对所述音频采集单元进行控制。
上述方案中,所述音频采集单元中至少包括: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和第二音频采集子单元;
相应的,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若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表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免提音频输出状态,则确定针对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为以下之一:控制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停止采集音频数据;停止处理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采集的音频数据;降低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的输出功率。
上述方案中,所述音频采集单元中至少包括有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和第二音频采集子单元;
相应的,所述参数获取单元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的加速度参数;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若所述加速度参数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则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表征所述电子设备中处于第一状态;
或者,
第二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到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与遮挡物之间的距离;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若所述距离小于第一门限值则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表征所述电子设备中处于第一状态。
上述方案中,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若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表征所述电子设备中处于第一状态,则确定针对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为以下之一:
控制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停止采集音频数据;停止处理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采集的音频数据;降低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的输出功率。
上述方案中,所述音频采集单元中至少包括有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和第二音频采集子单元;
相应的,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若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表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免提音频输出状态、并且表征所述电子设备中处于第一状态,则确定针对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为以下之一:
控制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停止采集音频数据;停止处理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采集的音频数据;降低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的输出功率。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能基于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确定针对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根据配置参数,生成第一控制指令,控制所述音频采集单元根据所述配置参数对采集的音频数据进行处理。如此,就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针对音频数据进行处理的方式单一的问题,使得针对音频数据的处理与电子设备的状态相匹配,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使用场景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使用场景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使用场景示意图三;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使用场景示意图四;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电子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电子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电子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
步骤102:基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确定针对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
步骤103:生成第一控制指令;
步骤104: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基于所述配置参数对所述音频采集单元进行控制。
这里,本实施例中,所述音频采集单元中至少包括有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和第二音频采集子单元;其中,音频采集子单元可以为麦克风(MIC);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可以为电子设备中的消噪MIC,第二音频采集子单元可以为电子设备的通话MIC。分别所在位置可以如图2所示,第一音频采集单元21位于电子设备背面的接近顶端的位置处;第二音频采集单元22位于电子设备的底面上,在图中未指示出具体位置,但是从电子设备背面观察时,第二音频采集单元22的相对位置就是虚线圆圈所示位置处。
所述基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确定针对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包括:
若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表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免提音频输出状态,则确定针对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为以下之一:
控制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停止采集音频数据;停止处理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采集的音频数据;降低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的输出功率。
其中,所述状态参数可以为根据电子设备中的设置,比如,当接收到来电、或者发起通话请求时,检测用户是否选择免提的通话方式,如果是,则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表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免提音频输出状态;如图3所示,用户拨打电话时,可以提示用户选择“免提”的通话方式。
或者,当用户开启某一个即时通信时,接收到通话请求,此时,检测用户是否选择在所述即时通信中采用听筒模式,如果不是,那么判断用户距离电子设备之间距离,如果大于指定距离值,就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表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免提音频输出状态。比如,用户在使用即时通信的时候,通过该即时通信接收到用户A发来的语音通信请求,那么在选择是否接听的时候,可以进行听筒模式或者免提模式的选择。
下面对消噪的处理进行描述:设置通过所述第二音频采集子单元用于稳定保持清晰通话,另一个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用于消除噪音;通过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收集环境音频,比如,所在环境中全部声音包括有噪音;针对收集到的环境音频进行处理,生成与环境音频幅度相同、相位相反的消噪音频声波;同时,在第二音频采集单元获取到的音频信息中增加第一噪声;利用抵消原理,将消噪音频声波与所述第二音频采集子单元采集到的稳定增加了第一噪声的通话音频混合,得到混合处理之后的音频即为消除了环境噪音之后的通话音频。其中,由于第一噪声与消噪音频声波能够相互抵消,所以消减了通话音频中的环境噪音。
本实施例提供的场景为在免提模式下进行的处理,在这种场景下,两个音频采集子单元,也就是通话MIC和降噪MIC与用户嘴部之间的距离相差不多,因此通话MIC和降噪MIC采集到的音频(包括通话音频)相差不大,此时,如果保持降噪MIC照常工作,就会在过滤环境噪声的同时把用户通话音频也过滤了,导致通话质量差。基于上述场景,本实施例中提供通过调整针对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来控制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停止进行消噪处理的方式有以下三种:
方式一、控制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停止采集音频数据;
具体的,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停止采集音频数据,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就会不针对采集的音频数据生成幅度相同、相位相反的消噪数据,此时,就会停止进行消噪处理。
方式二、停止处理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采集的音频数据;
具体的,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可以继续采集音频数据,但是不针对音频数据进行处理。
方式三、降低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的输出功率。
具体的,通过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采集到了音频数据之后,可以控制针对所述音频数据按照预设比例进行幅度调整,其中,所述预设比例小于1;
基于调整之后的幅度以及相反的相位生成消噪数据,使用降低了的幅度针对第二音频采集子单元获取到的音频数据进行消噪处理,减少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的影响。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能够基于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确定针对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根据配置参数,生成第一控制指令,控制所述音频采集单元根据所述配置参数对采集的音频数据进行处理。如此,就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针对音频数据进行处理的方式单一的问题,使得针对音频数据的处理与电子设备的状态相匹配,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
步骤102:基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确定针对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
步骤103:生成第一控制指令;
步骤104: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基于所述配置参数对所述音频采集单元进行控制。
这里,本实施例中,所述音频采集单元中至少包括有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和第二音频采集子单元;其中,音频采集子单元可以为麦克风(MIC);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可以为电子设备中的消噪MIC,第二音频采集子单元可以为电子设备的通话MIC。分别所在位置可以如图2所示,第一音频采集单元21位于电子设备背面的接近顶端的位置处;第二音频采集单元22位于电子设备的底面上,在图中未指示出具体位置,但是从电子设备背面观察时,第二音频采集单元22的相对位置就是虚线圆圈所示位置处。
本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可以包括以下两种场景:
场景一、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的加速度参数;若所述加速度参数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则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表征所述电子设备中处于第一状态。
其中,所述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加速度参数的方式可以为:采用加速度传感器检测所述加速度参数。
所述加速度参数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可以为:当所述加速度参数表征所述电子设备的加速度为零,也就是说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静止状态,就可以确定所述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表征所述电子设备中处于第一状态。其中,所述第一状态表征所述电子设备为需要进行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的配置参数的调整的状态。另外,可以理解的是,使得电子设备处于静止状态的情况可以为电子设备处于静止的放置在支撑面上的时候。
场景二、检测到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与遮挡物之间的距离,若所述距离小于第一门限值则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表征所述电子设备中处于第一状态。
所述检测到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与遮挡物之间的距离的方式可以为: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第一音频采集单元与遮挡物之间的距离。
所述红外传感器的位置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的旁边。
所述遮挡物可以为与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相对的平面,比如,当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放置在桌面上的时候,遮挡物可以为桌面;或者,当用户手持电子设备时,手指遮挡住了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遮挡物就可以为用户的手指。
通过红外传感器获取到第一音频采集单元与遮挡物之间的距离的方式可以为:红外传感器发出红外线,发出的红外线被遮挡物遮挡并且反射回来,红外传感器的接收器接收到反射回来的红外线之后,利用发送和接收之间的时刻差以及红外线的传输速度计算得到往返程的距离,将往返程的距离除以二得到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与遮挡物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一门限值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比如可以设置为小于0.5厘米,或者,设置为小于0.10厘米。
在本场景中,所述电子设备中处于第一状态可以理解为由于电子设备中的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处于被遮挡的状态,导致电子设备处于需要进行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的调整的状态。比如图5所示,当用户进行通话的时候,不论是免提或者听筒模式,由于手持的位置问题,有可能会遮挡住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使得电子设备处于需要进行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的调整的状态。
所述基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确定针对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包括:若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表征所述电子设备中处于第一状态,则确定针对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为以下之一:
控制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停止采集音频数据;停止处理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采集的音频数据;降低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的输出功率。
本实施例中提供通过调整针对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来控制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停止进行消噪处理的方式有以下三种:
方式一、控制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停止采集音频数据;
具体的,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停止采集音频数据,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就会不针对采集的音频数据生成幅度相同、相位相反的消噪数据,此时,就会停止进行消噪处理。
方式二、停止处理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采集的音频数据;
具体的,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可以继续采集音频数据,但是不针对音频数据进行处理。
方式三、降低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的输出功率。
具体的,通过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采集到了音频数据之后,可以控制针对所述音频数据按照预设比例进行幅度调整,其中,所述预设比例小于1;
基于调整之后的幅度以及相反的相位生成消噪数据,使用降低了的幅度针对第二音频采集子单元获取到的音频数据进行消噪处理,减少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的影响。
下面对消噪的处理进行描述:设置通过第二音频采集子单元用于稳定保持清晰通话,另一个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用于消除噪音;通过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收集环境音频,比如,所在环境中全部声音包括有噪音;针对收集到的环境音频进行处理,生成与环境音频幅度相同、相位相反的消噪音频声波;利用抵消原理,将消噪音频声波与所述第二音频采集子单元采集到的稳定的通话音频混合,得到混合处理之后的音频即为消除了环境噪音之后的通话音频。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场景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不必以音频输出单元的状态是否为免提来判断是否调整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而通过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是否处于遮挡的状态来进一步的判定电子设备的状态,进而确定是否调整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由于电子设备的第一音频采集单元也就是消噪mic处于遮挡状态时,会导致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采集到的环境音频与真实的环境音频相比有失真,基于失真的环境音频而生成的消噪声波不能有效的抵消环境噪声,进而影响通话质量。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一旦确定了消噪mic处于遮挡状态,就控制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停止消噪处理,避免影响通话质量。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能够基于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确定针对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根据配置参数,生成第一控制指令,控制所述音频采集单元根据所述配置参数对采集的音频数据进行处理。如此,就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针对音频数据进行处理的方式单一的问题,使得针对音频数据的处理与电子设备的状态相匹配,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
步骤102:基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确定针对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
步骤103:生成第一控制指令;
步骤104: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基于所述配置参数对所述音频采集单元进行控制。
这里,本实施例中,所述音频采集单元中至少包括有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和第二音频采集子单元;其中,音频采集子单元可以为麦克风(MIC);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可以为电子设备中的消噪MIC,第二音频采集子单元可以为电子设备的通话MIC。分别所在位置可以如图2所示,第一音频采集单元21位于电子设备背面的接近顶端的位置处;第二音频采集单元22位于电子设备的底面上,在图中未指示出具体位置,但是从电子设备背面观察时,第二音频采集单元22的相对位置就是虚线圆圈所示位置处。
所述基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确定针对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包括:若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表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免提音频输出状态、并且表征所述电子设备中处于第一状态,则确定针对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为以下之一:
控制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停止采集音频数据;停止处理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采集的音频数据;降低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的输出功率
本实施例中提供通过调整针对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来控制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停止进行消噪处理的方式有以下三种:
方式一、控制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停止采集音频数据;
具体的,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停止采集音频数据,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就会不针对采集的音频数据生成幅度相同、相位相反的消噪数据,此时,就会停止进行消噪处理。
方式二、停止处理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采集的音频数据;
具体的,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可以继续采集音频数据,但是不针对音频数据进行处理。
方式三、降低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的输出功率。
具体的,通过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采集到了音频数据之后,可以控制针对所述音频数据按照预设比例进行幅度调整,其中,所述预设比例小于1;
基于调整之后的幅度以及相反的相位生成消噪数据,使用降低了的幅度针对第二音频采集子单元获取到的音频数据进行消噪处理,减少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的影响。
本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可以包括:检测所述电子设备中设置的参数是否为免提音频输出状态,同时,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是否处于第一状态。
其中,所述免提音频输出状态可以为根据电子设备中的设置,比如,当接收到来电、或者发起通话请求时,检测用户是否选择免提的通话方式,如果是,则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表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免提音频输出状态;比如,图3所示,用户拨打电话时,可以提示用户选择“免提”的通话方式。
或者,当用户开启某一个即时通信时,接收到通话请求,此时,检测用户是否选择在所述即时通信中是否采用听筒模式,如果不是,那么判断用户距离电子设备之间距离,如果大于指定距离值,就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表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免提音频输出状态。比如,用户在使用即时通信的时候,通过该即时通信接收到用户A发来的语音通信请求,那么在选择是否接听的时候,可以进行听筒模式或者免提模式的选择。
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是否处于第一状态,可以包括:
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的加速度参数;若所述加速度参数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则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表征所述电子设备中处于第一状态。或者,检测到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与遮挡物之间的距离,若所述距离小于第一门限值则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表征所述电子设备中处于第一状态。
其中,所述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加速度参数的方式可以为:采用加速度传感器检测所述加速度参数。
所述加速度参数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可以为:当所述加速度参数表征所述电子设备的加速度为零,也就是说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静止状态,就可以确定所述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表征所述电子设备中处于第一状态。其中,所述第一状态表征所述电子设备为需要进行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的配置参数的调整的状态。另外,可以理解的是,使得电子设备处于静止状态的情况可以为电子设备处于静止的放置在支撑面上的时候。
所述检测到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与遮挡物之间的距离的方式可以为: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第一音频采集单元与遮挡物之间的距离。
所述红外传感器的位置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的旁边。
所述遮挡物可以为与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相对的平面,比如,当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放置在桌面上的时候,遮挡物可以为桌面;或者,当用户手持电子设备时,手指遮挡住了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遮挡物就可以为用户的手指。
通过红外传感器获取到第一音频采集单元与遮挡物之间的距离的方式可以为:红外传感器发出红外线,发出的红外线被遮挡物遮挡并且反射回来,红外传感器的接收器接收到反射回来的红外线之后,利用发送和接收之间的时刻差以及红外线的传输速度计算得到往返程的距离,将往返程的距离除以二得到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与遮挡物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一门限值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比如可以设置为小于0.5厘米,或者,设置为小于0.10厘米。
在本场景中,所述电子设备中处于第一状态可以理解为由于电子设备中的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处于被遮挡的状态,导致电子设备处于需要进行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的调整的状态。比如图5所示,当用户进行通话的时候,不论是免提或者听筒模式,由于手持的位置问题,有可能会遮挡住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使得电子设备处于需要进行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的调整的状态。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能够基于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确定针对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根据配置参数,生成第一控制指令,控制所述音频采集单元根据所述配置参数对采集的音频数据进行处理。如此,就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针对音频数据进行处理的方式单一的问题,使得针对音频数据的处理与电子设备的状态相匹配,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6所示,包括:
参数获取单元61,用于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
音频采集单元63,用于采集音频数据;
处理单元62,用于基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确定针对所述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生成第一控制指令;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基于所述配置参数对所述音频采集单元进行控制。
这里,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音频采集单元中至少包括有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631和第二音频采集子单元632;其中,音频采集子单元可以为麦克风(MIC);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可以为电子设备中的消噪MIC,第二音频采集子单元可以为电子设备的通话MIC。分别所在位置可以如图2所示,第一音频采集单元21位于电子设备背面的接近顶端的位置处;第二音频采集单元 22位于电子设备的底面上,在图中未指示出具体位置,但是从电子设备背面观察时,第二音频采集单元22的相对位置就是虚线圆圈所示位置处。
所述处理单元62,具体用于若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表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免提音频输出状态,则确定针对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为以下之一:
控制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停止采集音频数据;停止处理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采集的音频数据;降低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的输出功率。
其中,所述状态参数可以为根据电子设备中的设置,比如,当接收到来电、或者发起通话请求时,检测用户是否选择免提的通话方式,如果是,则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表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免提音频输出状态;比如,图3所示,用户拨打电话时,可以提示用户选择“免提”的通话方式。
或者,当用户开启某一个即时通信时,接收到通话请求,此时,检测用户是否选择在所述即时通信中是否采用听筒模式,如果不是,那么判断用户距离电子设备之间距离,如果大于指定距离值,就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表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免提音频输出状态。比如,用户在使用即时通信的时候,通过该即时通信接收到用户A发来的语音通信请求,那么在选择是否接听的时候,可以进行听筒模式或者免提模式的选择。
本实施例中提供通过调整针对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来控制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停止进行消噪处理的方式有以下三种:
方式一、控制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停止采集音频数据;
具体的,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停止采集音频数据,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就会不针对采集的音频数据生成幅度相同、相位相反的消噪数据,此时,就会停止进行消噪处理。
方式二、停止处理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采集的音频数据;
具体的,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可以继续采集音频数据,但是不针对音频数据进行处理。
方式三、降低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的输出功率。
具体的,通过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采集到了音频数据之后,可以控制针对所述音频数据按照预设比例进行幅度调整,其中,所述预设比例小于1;
基于调整之后的幅度以及相反的相位生成消噪数据,使用降低了的幅度针对第二音频采集子单元获取到的音频数据进行消噪处理,减少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的影响。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能够基于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确定针对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根据配置参数,生成第一控制指令,控制所述音频采集单元根据所述配置参数对采集的音频数据进行处理。如此,就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针对音频数据进行处理的方式单一的问题,使得针对音频数据的处理与电子设备的状态相匹配,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8所示,包括:
参数获取单元81,用于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
音频采集单元83,用于采集音频数据;
处理单元82,用于基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确定针对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生成第一控制指令;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基于所述配置参数对所述音频采集单元进行控制。
这里,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音频采集单元中至少包括有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631和第二音频采集子单元632;其中,音频采集子单元可以为麦克风(MIC);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可以为电子设备中的消噪MIC,第二音频采集子单元可以为电子设备的通话MIC。分别所在位置可以如图2所示,第一音频采集单元21位于电子设备背面的接近顶端的位置处;第二音频采集单元 22位于电子设备的底面上,在图中未指示出具体位置,但是从电子设备背面观察时,第二音频采集单元22的相对位置就是虚线圆圈所示位置处。
本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可以包括以下两种场景:
场景一、所述参数获取单元81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811,用于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的加速度参数;所述处理单元82,具体用于若所述加速度参数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则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表征所述电子设备中处于第一状态。
其中,第一检测单元811为加速度传感器。
所述加速度参数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可以为:当所述加速度参数表征所述电子设备的加速度为零,也就是说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静止状态,就可以确定所述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表征所述电子设备中处于第一状态。其中,所述第一状态表征所述电子设备为需要进行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的配置参数的调整的状态。另外,可以理解的是,使得电子设备处于静止状态的情况可以为电子设备处于静止的放置在支撑面上的时候。
场景二、第二检测单元812,用于检测到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与遮挡物之间的距离;所述处理单元82,具体用于若所述距离小于第一门限值则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表征所述电子设备中处于第一状态。
第二检测单元812可以为红外传感器,检测第一音频采集单元与遮挡物之间的距离。所述红外传感器的位置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的旁边。
所述遮挡物可以为与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相对的平面,比如,当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放置在桌面上的时候,遮挡物可以为桌面;或者,当用户手持电子设备时,手指遮挡住了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遮挡物就可以为用户的手指。
通过红外传感器获取到第一音频采集单元与遮挡物之间的距离的方式可以为:红外传感器发出红外线,发出的红外线被遮挡物遮挡并且反射回来,红外传感器的接收器接收到反射回来的红外线之后,利用发送和接收之间的时刻差以及红外线的传输速度计算得到往返程的距离,将往返程的距离除以二得到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与遮挡物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一门限值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比如可以设置为小于0.5厘米,或者,设置为小于0.10厘米。
在本场景中,所述电子设备中处于第一状态可以理解为由于电子设备中的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处于被遮挡的状态,导致电子设备处于需要进行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的调整的状态。比如图5所示,当用户进行通话的时候,不论是免提或者听筒模式,由于手持的位置问题,有可能会遮挡住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使得电子设备处于需要进行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的调整的状态。
所述基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确定针对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包括:若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表征所述电子设备中处于第一状态,则确定针对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为以下之一:
控制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停止采集音频数据;停止处理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采集的音频数据;降低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的输出功率。
本实施例中提供通过调整针对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来控制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停止进行消噪处理的方式有以下三种:
方式一、控制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停止采集音频数据;
具体的,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停止采集音频数据,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就会不针对采集的音频数据生成幅度相同、相位相反的消噪数据,此时,就会停止进行消噪处理。
方式二、停止处理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采集的音频数据;
具体的,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可以继续采集音频数据,但是不针对音频数据进行处理。
方式三、降低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的输出功率。
具体的,通过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采集到了音频数据之后,可以控制针对所述音频数据按照预设比例进行幅度调整,其中,所述预设比例小于1;
基于调整之后的幅度以及相反的相位生成消噪数据,使用降低了的幅度针对第二音频采集子单元获取到的音频数据进行消噪处理,减少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的影响。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能够基于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确定针对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根据配置参数,生成第一控制指令,控制所述音频采集单元根据所述配置参数对采集的音频数据进行处理。如此,就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针对音频数据进行处理的方式单一的问题,使得针对音频数据的处理与电子设备的状态相匹配,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8所示,包括:
参数获取单元81,用于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
音频采集单元83,用于采集音频数据;
处理单元82,用于基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确定针对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生成第一控制指令;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基于所述配置参数对所述音频采集单元进行控制。
这里,本实施例中,所述音频采集单元中至少包括有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和第二音频采集子单元;其中,音频采集子单元可以为麦克风(MIC);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可以为电子设备中的消噪MIC,第二音频采集子单元可以为电子设备的通话MIC。分别所在位置可以如图2所示,第一音频采集单元21位于电子设备背面的接近顶端的位置处;第二音频采集单元22位于电子设备的底面上,在图中未指示出具体位置,但是从电子设备背面观察时,第二音频采集单元22的相对位置就是虚线圆圈所示位置处。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若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表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免提音频输出状态、并且表征所述电子设备中处于第一状态,则确定针对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为以下之一:
控制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停止采集音频数据;停止处理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采集的音频数据;降低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的输出功率
本实施例中提供通过调整针对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来控制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停止进行消噪处理的方式有以下三种:
方式一、控制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停止采集音频数据;
具体的,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停止采集音频数据,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就会不针对采集的音频数据生成幅度相同、相位相反的消噪数据,此时,就会停止进行消噪处理。
方式二、停止处理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采集的音频数据;
具体的,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可以继续采集音频数据,但是不针对音频数据进行处理。
方式三、降低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的输出功率。
具体的,通过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采集到了音频数据之后,可以控制针对所述音频数据按照预设比例进行幅度调整,其中,所述预设比例小于1;
基于调整之后的幅度以及相反的相位生成消噪数据,使用降低了的幅度针对第二音频采集子单元获取到的音频数据进行消噪处理,减少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的影响。
本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可以包括:处理单元,用于检测设置的参数是否为免提音频输出状态,同时,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是否处于第一状态。
其中,所述免提音频输出状态可以为根据电子设备中的设置,比如,当接收到来电、或者发起通话请求时,检测用户是否选择免提的通话方式,如果是,则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表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免提音频输出状态;比如,图3所示,用户拨打电话时,可以提示用户选择“免提”的通话方式。
或者,当用户开启某一个即时通信时,接收到通话请求,此时,检测用户是否选择在所述即时通信中是否采用听筒模式,如果不是,那么判断用户距离电子设备之间距离,如果大于指定距离值,就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表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免提音频输出状态。比如,用户在使用即时通信的时候,通过该即时通信接收到用户A发来的语音通信请求,那么在选择是否接听的时候,可以进行听筒模式或者免提模式的选择。
所述参数获取单元81可以包括:第一检测单元811,用于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的加速度参数;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若所述加速度参数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则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表征所述电子设备中处于第一状态。或者,第二检测单元812,用于检测到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与遮挡物之间的距离;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若所述距离小于第一门限值则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表征所述电子设备中处于第一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检测单元811可以为加速度传感器。
所述加速度参数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可以为:当所述加速度参数表征所述电子设备的加速度为零,也就是说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静止状态,就可以确定所述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表征所述电子设备中处于第一状态。其中,所述第一状态表征所述电子设备为需要进行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的配置参数的调整的状态。另外,可以理解的是,使得电子设备处于静止状态的情况可以为电子设备处于静止的放置在支撑面上的时候。
所述第二检测单元812,可以为红外传感器。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第一音频采集单元与遮挡物之间的距离。所述红外传感器的位置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的旁边。
所述遮挡物可以为与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相对的平面,比如,当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放置在桌面上的时候,遮挡物可以为桌面;或者,当用户手持电子设备时,手指遮挡住了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遮挡物就可以为用户的手指。
通过红外传感器获取到第一音频采集单元与遮挡物之间的距离的方式可以为:红外传感器发出红外线,发出的红外线被遮挡物遮挡并且反射回来,红外传感器的接收器接收到反射回来的红外线之后,利用发送和接收之间的时刻差以及红外线的传输速度计算得到往返程的距离,将往返程的距离除以二得到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与遮挡物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一门限值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比如可以设置为小于0.5厘米,或者,设置为小于0.10厘米。
在本场景中,所述电子设备中处于第一状态可以理解为由于电子设备中的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处于被遮挡的状态,导致电子设备处于需要进行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的调整的状态。比如图5所示,当用户进行通话的时候,不论是免提或者听筒模式,由于手持的位置问题,有可能会遮挡住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使得电子设备处于需要进行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的调整的状态。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能够基于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确定针对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根据配置参数,生成第一控制指令,控制所述音频采集单元根据所述配置参数对采集的音频数据进行处理。如此,就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针对音频数据进行处理的方式单一的问题,使得针对音频数据的处理的配置参数能够与电子设备的状态结合,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一些特征可以忽略。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
基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确定针对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
生成第一控制指令;
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基于所述配置参数对所述音频采集单元进行控制;
其中,
所述音频采集单元中至少包括有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和第二音频采集子单元;
所述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包括: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的加速度参数;若所述加速度参数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则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表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状态;所述加速度参数符合第一预设条件为:当所述加速度参数表征所述电子设备的加速度为零;
所述基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确定针对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包括:若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表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状态,则确定针对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为:停止处理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采集的音频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采集单元中至少包括有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和第二音频采集子单元;
相应的,所述基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确定针对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包括:
若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表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免提音频输出状态,则确定针对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为以下之一:
控制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停止采集音频数据;停止处理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采集的音频数据;降低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的输出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还包括:
检测到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与遮挡物之间的距离,若所述距离小于第一门限值则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表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采集单元中至少包括有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和第二音频采集子单元;
相应的,所述基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确定针对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包括:若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表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免提音频输出状态、并且表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状态,则确定针对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为以下之一:
控制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停止采集音频数据;停止处理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采集的音频数据;降低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的输出功率。
5.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参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
音频采集单元,用于采集音频数据;
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确定针对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生成第一控制指令;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基于所述配置参数对所述音频采集单元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音频采集单元中至少包括: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和第二音频采集子单元;
所述参数获取单元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加速度参数;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若所述加速度参数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则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表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状态;所述加速度参数符合第一预设条件为:当所述加速度参数表征所述电子设备的加速度为零;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若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表征所述电子设备中处于第一状态,则确定针对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为以下之一:
停止处理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采集的音频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若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表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免提音频输出状态,则确定针对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为以下之一:控制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停止采集音频数据;停止处理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采集的音频数据;降低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的输出功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采集单元中至少包括有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和第二音频采集子单元;
所述参数获取单元还包括:
第二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与遮挡物之间的距离;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若所述距离小于第一门限值,则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表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采集单元中至少包括有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和第二音频采集子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若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表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免提音频输出状态、并且表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状态,则确定针对音频采集单元的配置参数为以下之一:
控制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停止采集音频数据;停止处理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采集的音频数据;降低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子单元的输出功率。
CN201510575227.3A 2015-09-10 2015-09-10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51876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75227.3A CN105187603B (zh) 2015-09-10 2015-09-10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75227.3A CN105187603B (zh) 2015-09-10 2015-09-10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87603A CN105187603A (zh) 2015-12-23
CN105187603B true CN105187603B (zh) 2019-04-26

Family

ID=54909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75227.3A Active CN105187603B (zh) 2015-09-10 2015-09-10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876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9493A (zh) * 2016-07-08 2016-09-21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通话音量调节方法及系统
WO2018061491A1 (ja) * 2016-09-27 2018-04-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9867A (zh) * 2012-06-19 2012-10-17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mic降噪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905588A (zh) * 2014-03-10 2014-07-0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04320527A (zh) * 2014-09-29 2015-01-2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手机送话效果的方法及装置
CN104320544A (zh) * 2014-11-10 2015-01-2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麦克风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36287B2 (en) * 2013-02-25 2017-08-15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Detecting and switching between noise reduction modes in multi-microphone mobile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9867A (zh) * 2012-06-19 2012-10-17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mic降噪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905588A (zh) * 2014-03-10 2014-07-0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04320527A (zh) * 2014-09-29 2015-01-2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手机送话效果的方法及装置
CN104320544A (zh) * 2014-11-10 2015-01-2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麦克风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87603A (zh) 2015-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75096B2 (en) Sound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9756422B2 (en) Noise estimation in a mobile device using an external acoustic microphone signal
EP3133474B1 (en) Gesture detector using ultrasound
CN113038353A (zh) 一种语音输入异常的确定方法、装置、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CN107742523B (zh) 语音信号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EP2509337B1 (en) Accelerometer vector controlled noise cancelling method
CN103945026A (zh) 一种移动终端
CA2766196C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controlling an acoustic signal
SE518418C2 (sv) Ljudbaserad närhetsdetektor
CN104376848A (zh) 语音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
EP2806424A1 (en) Improved noise reduction
CN101208743B (zh) 用于噪声检测的方法和设备
CN106604183B (zh) 控制终端的多麦克风降噪的拾音范围的方法和装置
CN105827793B (zh) 一种语音定向输出方法及移动终端
EP2863651A1 (en) Acoustic coupling sensor for mobile device
KR101316373B1 (ko) 근거리 무선통신 장치 및 통화 음질 개선 방법
CN105187603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8594952A (zh) 一种抗充电干扰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8605067B (zh) 播放音频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5323352A (zh) 音频的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9831766B (zh)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蓝牙设备组件及蓝牙通信系统
CN103873657A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JP2010010856A (ja) ノイズキャンセル装置、ノイズキャンセル方法、ノイズキャンセルプログラム、ノイズキャンセルシステム、及び、基地局
CN104184886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6034175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