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87230B - 服务器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服务器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87230B
CN105187230B CN201510359858.1A CN201510359858A CN105187230B CN 105187230 B CN105187230 B CN 105187230B CN 201510359858 A CN201510359858 A CN 201510359858A CN 105187230 B CN105187230 B CN 1051872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client
server
information table
intermediate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5985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87230A (zh
Inventor
张云飞
刘艳
曾宏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l Over World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l Over World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l Over World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l Over World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35985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872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872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72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872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723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68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by dynamic selection of recovery network elements, e.g. replacement by the most appropriate element after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59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by isolating or reconfiguring faulty entities
    • H04L41/0661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by isolating or reconfiguring faulty entities by reconfiguring faulty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76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based on the identity of the terminal or configuration, e.g. MAC address, hardware or software configuration or device fingerpr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H04L67/1004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 H04L67/1008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based on parameters of servers, e.g. available memory or work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H04L67/1034Reaction to server failures by a load balanc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服务器的切换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中间服务器获取服务器的配置信息,其中,中间服务器与至少一台服务器和至少一个客户端建立通讯连接;中间服务器根据配置信息,生成配置信息表;中间服务器通过验证配置信息表中各条配置信息的有效性,得到验证结果;中间服务器根据验证结果,对配置信息表进行更新,其中,配置信息用于被客户端监听并被客户端用于修改客户端的本地配置信息;客户端通过监听配置信息表,修改本地配置信息。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服务器发生变更导致客户端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

Description

服务器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服务器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无论是移动互联网的使用范围还是使用频率都日益增长。
无论是网站服务器还是应用服务器,都将随着发展而导致访问量增长。这些直接会导致服务器的负载变得越来越重,需要处理器具备更高的处理能力。除了升级服务器配置来提升处理能力外,还可以通过改变服务器架构来提升处理能力。在改变服务器架构的时候,服务器的网络配置或者在服务器上部署的业务内容都会随着一同改变。在服务器的网络配置发生改变后,在客户端中,就要相应的从原有的服务器切换至新的服务器上。
除此之外,一些企业级应用对于系统整体的稳定性有很高的要求。因此,通常会设置至少一台备用服务器来应对主服务器宕机这种情况的发生。一旦主服务器发生宕机,就需要客户端在主服务器和备服务器中进行切换。
现有的技术当中,为了不影响客户端的正常访问,往往会通过服务器主动向客户端发送服务器的更新信息来使客户端对服务器进行切换。但是,服务器发送的更新信息经常因网络问题无法及时发送至客户端,这将会导致客户端的部分或全部功能无法正常使用。
针对现有技术中因服务器发生变更导致客户端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服务器的切换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服务器发生变更导致客户端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器的切换方法。该方法包括:中间服务器获取服务器的配置信息,其中,中间服务器与至少一台服务器和至少一个客户端建立通讯连接;中间服务器根据配置信息,生成配置信息表;中间服务器通过验证配置信息表中各条配置信息的有效性,得到验证结果;中间服务器根据验证结果,对配置信息表进行更新,其中,配置信息用于被客户端监听并被客户端用于修改客户端的本地配置信息;客户端通过监听配置信息表,修改本地配置信息。
进一步的,中间服务器通过验证配置信息表中各条配置信息的有效性,得到验证结果包括:中间服务器读取配置信息表中与各服务器对应的路由信息;中间服务器根据路由信息,确定与路由信息对应的服务器的响应时间;中间服务器将响应时间与预先设置的第一阈值进行比较;当响应时间大于第一阈值时,中间服务器确定与路由信息对应的配置信息的验证结果为失效。
进一步的,中间服务器根据验证结果,对配置信息表进行更新包括:中间服务器在配置信息表中插入状态标识列,其中,状态标识列中的状态标识,用于对各条配置信息的有效性进行标识;中间服务器在配置信息表中,将验证结果为失效的状态标识修改为失效。
进一步的,客户端通过监听配置信息表,修改本地配置信息包括:客户端以预定时间间隔获取配置信息表;客户端将本地配置信息与配置信息表中的状态标识为失效的配置信息进行比对,确定本地配置信息是否失效;当本地配置信息失效时,客户端通过查询配置信息表,获取有效的配置信息;客户端根据有效的配置信息,对本地配置信息进行修改。
进一步的,客户端通过查询配置信息表,获取有效的配置信息包括:客户端在获取到配置信息表后,根据失效的本地配置信息,在配置信息表中查询是否记录了与失效的本地配置信息对应的状态标识为有效的配置信息;当查询次数超过预定的第二阈值时,客户端发送错误报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器的切换装置,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中间服务器获取服务器的配置信息,其中,中间服务器与至少一台服务器和至少一个客户端建立通讯连接;生成模块,用于中间服务器根据配置信息,生成配置信息表;验证模块,用于中间服务器通过验证配置信息表中各条配置信息的有效性,得到验证结果;更新模块,用于中间服务器根据验证结果,对配置信息表进行更新,其中,配置信息用于被客户端监听并被客户端用于修改客户端的本地配置信息;修改模块,用于客户端通过监听配置信息表,修改本地配置信息。
进一步的,验证模块包括:子读取模块,用于中间服务器读取配置信息表中与各服务器对应的路由信息;第一子确定模块,用于中间服务器根据路由信息,确定与路由信息对应的服务器的响应时间;第一子处理模块,用于中间服务器将响应时间与预先设置的第一阈值进行比较;第二子确定模块,用于当响应时间大于第一阈值时,中间服务器确定与路由信息对应的配置信息的验证结果为失效。
进一步的,更新模块包括:子插入模块,用于中间服务器在配置信息表中插入状态标识列,其中,状态标识列中的状态标识,用于对各条配置信息的有效性进行标识;第二子处理模块,用于中间服务器在配置信息表中,将验证结果为失效的状态标识修改为失效。
进一步的,修改模块包括:第一子获取模块,用于客户端以预定时间间隔获取配置信息表;第三子确定模块,用于客户端将本地配置信息与配置信息表中的状态标识为失效的配置信息进行比对,确定本地配置信息是否失效;第二子获取模块,用于当本地配置信息失效时,客户端通过查询配置信息表,获取有效的配置信息;第三子处理模块,客户端根据有效的配置信息,对本地配置信息进行修改。
进一步的,第二子获取模块包括:子查询模块,用于客户端在获取到配置信息表后,根据失效的本地配置信息,在配置信息表中查询是否记录了与失效的本地配置信息对应的状态标识为有效的配置信息;第四子处理模块,用于当查询次数超过预定的第二阈值时,客户端发送错误报告。
根据发明实施例,通过中间服务器获取服务器的配置信息,其中,中间服务器与至少一台服务器和至少一个客户端建立通讯连接;中间服务器根据配置信息,生成配置信息表;中间服务器通过验证配置信息表中各条配置信息的有效性,得到验证结果;中间服务器根据验证结果,对配置信息表进行更新,其中,配置信息用于被客户端监听并被客户端用于修改客户端的本地配置信息;客户端通过监听配置信息表,修改本地配置信息。实现客户端可以根据配置信息表对本地配置信息进行修改,来对服务器进行切换的效果。达到了因服务器的连接异常而自动切换服务器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服务器发生变更导致客户端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服务器的切换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一种服务器的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的切换方法,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服务器的切换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S11,中间服务器获取服务器的配置信息,其中,中间服务器与至少一台服务器和至少一个客户端建立通讯连接。
步骤S13中间服务器根据配置信息,生成配置信息表。
步骤S15,中间服务器通过验证配置信息表中各条配置信息的有效性,得到验证结果。
步骤S17,中间服务器根据验证结果,对配置信息表进行更新,其中,配置信息用于被客户端监听并被客户端用于修改客户端的本地配置信息。
步骤S19,客户端通过监听配置信息表,修改本地配置信息。
通过上述步骤S11至步骤S19,中间服务器获取与其建立通讯连接的服务器的配置信息,并建立服务器与配置信息具有映射关系的配置信息表。中间服务器根据配置信息表以预定频率对配置信息表中的服务器进行有效性验证。根据有效性验证的验证结果,对配置信息表进行更新。客户端监听中间服务器中的配置信息表是否因更新而发生变化。一旦确定配置信息表发生变化时,则根据配置信息表中记录的服务器的配置信息,对本地配置信息进行修改,已达到对服务器进行切换的目的。利用上述实施例,通过在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设置中间服务器,实现客户端可以根据配置信息表对本地配置信息进行修改,来对服务器进行切换的效果。达到了因服务器的连接异常而自动切换服务器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服务器发生变更导致客户端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中间服务器生成的配置信息表可以是以累加的形式对服务器的配置信息进行记录的。当中间服务器每次获取到服务器的配置信息时,就可以通过插入的方式将配置信息记录至配置信息表中。当中间服务器验证配置信息表中的某条配置信息失效时,可以通过对配置信息表中用于标记配置信息有效性的字段进行修改,来进行记录。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中间服务器在配置信息表中,为每个服务器分配一个服务器序列号。该序列号与服务器一一对应,作为每台服务器在配置信息表中的唯一索引。其中,序列号可以直接根据服务器的机器名称生成,也可以根据接入中间服务器的顺序,按数字顺序进行生成。同时,在客户端的本地配置信息中,对服务器序号进行记录。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中间服务器的配置信息表至少可以记录负载信息、路由信息和端口信息。当客户端通过查询配置信息表中服务器的负载超过预先设置的阈值时,即可查询配置信息表中其他负载空闲的服务器。从而通过中间服务器实现多台服务器负载均衡功能。以提高客户端的访问速度,改善用户体验。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步骤S15中间服务器通过验证配置信息表中各条配置信息的有效性,得到验证结果,可以包括:
步骤S151,中间服务器读取配置信息表中与各服务器对应的路由信息。
步骤S153,中间服务器根据路由信息,确定与路由信息对应的服务器的响应时间。
步骤S155,中间服务器将响应时间与预先设置的第一阈值进行比较。
步骤S157,当响应时间大于第一阈值时,中间服务器确定与路由信息对应的配置信息的验证结果为失效。
通过上述步骤S151至步骤S157,中间服务器根据配置信息表中与各个服务器对应的路由信息,测试各个服务器的响应时间。通过对各个服务器响应时间的判断,确定与路由信息对应的服务器的配置信息是否为有效。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步骤S17中间服务器根据验证结果,对配置信息表进行更新,可以包括:
步骤S171,中间服务器在配置信息表中插入状态标识列,其中,状态标识列中的状态标识,用于对各条配置信息的有效性进行标识。
步骤S173,中间服务器在配置信息表中,将验证结果为失效的状态标识修改为失效。
具体的,通过上述步骤S171至步骤S173,在配置信息表中插入状态标识列。通过状态标识列,对配置信息表中各个服务器的配置信息的有效性进行标识。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当客户端通过监听配置信息表,发现配置信息表中与本地配置信息对应的服务器的配置信息失效时,可以通过服务器的名称或者为服务器分配的服务器序列号,在配置信息表中查询是否存在该服务器状态为有效的配置信息。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步骤S19客户端通过监听配置信息表,修改本地配置信息,可以包括:
步骤S191,客户端以预定时间间隔获取配置信息表。
步骤S193,客户端将本地配置信息与配置信息表中的状态标识为失效的配置信息进行比对,确定本地配置信息是否失效。
步骤S195,当本地配置信息失效时,客户端通过查询配置信息表,获取有效的配置信息。
步骤S197,客户端根据有效的配置信息,对本地配置信息进行修改。
具体的,通过步骤S191至步骤S197,客户端将本地配置信息与配置信息表中状态标识为失效的配置信息进行比对,当本地配置信息为失效时,通过查询配置信息表中状态标识为有效的配置信息来获取有效的配置信息。当获取到有效地配置信息后,根据有效地配置信息对本地配置信息进行修改,来实现对服务器进行切换的效果。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客户端也可以通过服务器序列号或者机器名直接在配置信息表中查询与本地配置信息对应的配置信息的状态标识,当该状态标识为失效时,确定本地配置信息已经失效。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步骤S195客户端通过查询配置信息表,获取有效的配置信息中,可以包括:
步骤S1951,客户端在获取到配置信息表后,根据失效的本地配置信息,在配置信息表中查询是否记录了与失效的本地配置信息对应的状态标识为有效的配置信息。
步骤S1953,当查询次数超过预定的第二阈值时,客户端发送错误报告。
具体的,通过步骤S1951至步骤S1953,在确定本地配置信息失效后,以预定频率在配置信息表中查询是否存在状态标识为有效的配置信息,当查询次数超过预定的第二阈值时,客户端生成错误报告,并将错误报告以短信、邮件等形式发送至中间服务器或者开发人员。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的切换装置,如图2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获取模块21、生成模块23、验证模块25、更新模块27和修改模块29。
其中,获取模块21,用于中间服务器获取服务器的配置信息,其中,中间服务器与至少一台服务器和至少一个客户端建立通讯连接;生成模块23,用于中间服务器根据配置信息,生成配置信息表;验证模块25,用于中间服务器通过验证配置信息表中各条配置信息的有效性,得到验证结果;更新模块27,用于中间服务器根据验证结果,对配置信息表进行更新,其中,配置信息用于被客户端监听并被客户端用于修改客户端的本地配置信息;修改模块29,用于客户端通过监听配置信息表,修改本地配置信息。
通过上述获取模块21、生成模块23、验证模块25、更新模块27和修改模块29,中间服务器获取与其建立通讯连接的服务器的配置信息,并建立服务器与配置信息具有映射关系的配置信息表。中间服务器根据配置信息表以预定频率对配置信息表中的服务器进行有效性验证。根据有效性验证的验证结果,对配置信息表进行更新。客户端监听中间服务器中的配置信息表是否因更新而发生变化。一旦确定配置信息表发生变化时,则根据配置信息表中记录的服务器的配置信息,对本地配置信息进行修改,已达到对服务器进行切换的目的。利用上述实施例,通过在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设置中间服务器,实现客户端可以根据配置信息表对本地配置信息进行修改,来对服务器进行切换的效果。达到了因服务器的连接异常而自动切换服务器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服务器发生变更导致客户端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上述验证模块25可以包括:子读取模块251、第一子确定模块253、第一子处理模块255和第二子确定模块257。
其中,子读取模块251,用于中间服务器读取配置信息表中与各服务器对应的路由信息;第一子确定模块253,用于中间服务器根据路由信息,确定与路由信息对应的服务器的响应时间;第一子处理模块255,用于中间服务器将响应时间与预先设置的第一阈值进行比较;第二子确定模块257,用于当响应时间大于第一阈值时,中间服务器确定与路由信息对应的配置信息的验证结果为失效。
通过上述子读取模块251、第一子确定模块253、第一子处理模块255和第二子确定模块257,中间服务器根据配置信息表中与各个服务器对应的路由信息,测试各个服务器的响应时间。通过对各个服务器响应时间的判断,确定与路由信息对应的服务器的配置信息是否为有效。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上述更新模块27可以包括:子插入模块271和第二子处理模块273。
其中,子插入模块271,用于中间服务器在配置信息表中插入状态标识列,其中,状态标识列中的状态标识,用于对各条配置信息的有效性进行标识;第二子处理模块273,用于中间服务器在配置信息表中,将验证结果为失效的状态标识修改为失效。
具体的,通过上述子插入模块271和第二子处理模块273,在配置信息表中插入状态标识列。通过状态标识列,对配置信息表中各个服务器的配置信息的有效性进行标识。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上述修改模块29可以包括:第一子获取模块291、第三子确定模块293、第二子获取模块295和第三子处理模块297。
其中,第一子获取模块291,用于客户端以预定时间间隔获取配置信息表;第三子确定模块293,用于客户端将本地配置信息与配置信息表中的状态标识为失效的配置信息进行比对,确定本地配置信息是否失效;第二子获取模块295,用于当本地配置信息失效时,客户端通过查询配置信息表,获取有效的配置信息;第三子处理模块297,客户端根据有效的配置信息,对本地配置信息进行修改。
具体的,通过上述第一子获取模块291、第三子确定模块293、第二子获取模块295和第三子处理模块297,客户端将本地配置信息与配置信息表中状态标识为失效的配置信息进行比对,当本地配置信息为失效时,通过查询配置信息表中状态标识为有效的配置信息来获取有效的配置信息。当获取到有效地配置信息后,根据有效地配置信息对本地配置信息进行修改,来实现对服务器进行切换的效果。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上述第二子获取模块295可以包括:子查询模块2951和第四子处理模块2953。
其中,子查询模块2951,用于客户端在获取到配置信息表后,根据失效的本地配置信息,在配置信息表中查询是否记录了与失效的本地配置信息对应的状态标识为有效的配置信息;第四子处理模块2953,用于当查询次数超过预定的第二阈值时,客户端发送错误报告。
具体的,通过子查询模块2951和第四子处理模块2953,在确定本地配置信息失效后,以预定频率在配置信息表中查询是否存在状态标识为有效的配置信息,当查询次数超过预定的第二阈值时,客户端生成错误报告,并将错误报告以短信、邮件等形式发送至中间服务器或者开发人员。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移动终端、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服务器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间服务器获取服务器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中间服务器与至少一台服务器和至少一个客户端建立通讯连接;
所述中间服务器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生成配置信息表;
所述中间服务器通过验证所述配置信息表中各条配置信息的有效性,得到验证结果;
所述中间服务器根据所述验证结果,对所述配置信息表进行更新,其中,所述配置信息用于被所述客户端监听并被所述客户端用于修改所述客户端的本地配置信息;
所述客户端通过监听所述配置信息表,修改所述本地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中间服务器根据所述验证结果,对所述配置信息表进行更新包括:所述中间服务器在所述配置信息表中插入状态标识列,其中,所述状态标识列中的状态标识,用于对各条配置信息的有效性进行标识;所述中间服务器在所述配置信息表中,将所述验证结果为失效的状态标识修改为失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服务器通过验证所述配置信息表中各条配置信息的有效性,得到验证结果包括:
所述中间服务器读取所述配置信息表中与各服务器对应的路由信息;
所述中间服务器根据所述路由信息,确定与所述路由信息对应的服务器的响应时间;
所述中间服务器将所述响应时间与预先设置的第一阈值进行比较;
当所述响应时间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所述中间服务器确定与所述路由信息对应的配置信息的所述验证结果为失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端通过监听所述配置信息表,修改本地配置信息包括:
所述客户端以预定时间间隔获取所述配置信息表;
所述客户端将所述本地配置信息与所述配置信息表中的所述状态标识为失效的配置信息进行比对,确定所述本地配置信息是否失效;
当所述本地配置信息失效时,所述客户端通过查询所述配置信息表,获取有效的配置信息;
所述客户端根据所述有效的配置信息,对本地配置信息进行修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端通过查询所述配置信息表,获取有效的配置信息包括:
所述客户端在获取到所述配置信息表后,根据失效的本地配置信息,在所述配置信息表中查询是否记录了与所述失效的本地配置信息对应的所述状态标识为有效的配置信息;
当查询次数超过预定的第二阈值时,所述客户端发送错误报告。
5.一种服务器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中间服务器获取服务器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中间服务器与至少一台服务器和至少一个客户端建立通讯连接;
生成模块,用于所述中间服务器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生成配置信息表;
验证模块,用于所述中间服务器通过验证所述配置信息表中各条配置信息的有效性,得到验证结果;
更新模块,用于所述中间服务器根据所述验证结果,对所述配置信息表进行更新,其中,所述配置信息用于被所述客户端监听并被所述客户端用于修改所述客户端的本地配置信息;
修改模块,用于所述客户端通过监听所述配置信息表,修改所述本地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更新模块包括:子插入模块,用于所述中间服务器在所述配置信息表中插入状态标识列,其中,所述状态标识列中的状态标识,用于对各条配置信息的有效性进行标识;第二子处理模块,用于所述中间服务器在所述配置信息表中,将所述验证结果为失效的状态标识修改为失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模块包括:
子读取模块,用于所述中间服务器读取所述配置信息表中与各服务器对应的路由信息;
第一子确定模块,用于所述中间服务器根据所述路由信息,确定与所述路由信息对应的服务器的响应时间;
第一子处理模块,用于所述中间服务器将所述响应时间与预先设置的第一阈值进行比较;
第二子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响应时间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所述中间服务器确定与所述路由信息对应的配置信息的所述验证结果为失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改模块包括:
第一子获取模块,用于所述客户端以预定时间间隔获取所述配置信息表;
第三子确定模块,用于所述客户端将所述本地配置信息与所述配置信息表中的所述状态标识为失效的配置信息进行比对,确定所述本地配置信息是否失效;
第二子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本地配置信息失效时,所述客户端通过查询所述配置信息表,获取有效的配置信息;
第三子处理模块,所述客户端根据所述有效的配置信息,对本地配置信息进行修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获取模块包括:
子查询模块,用于所述客户端在获取到所述配置信息表后,根据失效的本地配置信息,在所述配置信息表中查询是否记录了与所述失效的本地配置信息对应的所述状态标识为有效的配置信息;
第四子处理模块,用于当查询次数超过预定的第二阈值时,所述客户端发送错误报告。
CN201510359858.1A 2015-06-25 2015-06-25 服务器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1872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59858.1A CN105187230B (zh) 2015-06-25 2015-06-25 服务器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59858.1A CN105187230B (zh) 2015-06-25 2015-06-25 服务器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87230A CN105187230A (zh) 2015-12-23
CN105187230B true CN105187230B (zh) 2018-09-07

Family

ID=54909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5985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187230B (zh) 2015-06-25 2015-06-25 服务器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8723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08700B (zh) * 2017-08-15 2021-01-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容灾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82236B (zh) * 2016-01-18 2020-07-2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933159A (zh) * 2016-06-17 2016-09-07 广州云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请求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7659929B (zh) * 2017-09-20 2020-06-16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删除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和服务基站
CN107798086B (zh) * 2017-10-19 2021-07-23 福建中金在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器信息更新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9618000B (zh) * 2019-01-09 2021-08-31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负载均衡服务的主从切换方法、装置、系统及服务器
CN112039684B (zh) * 2019-06-04 2022-03-0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更新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9371A (zh) * 2007-08-28 2008-02-0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防范利用arp进行网络攻击的方法、客户端、服务器及系统
CN101764824A (zh) * 2010-01-28 2010-06-30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缓存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873320A (zh) * 2010-06-17 2010-10-27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DHCPv6中继的客户端信息确认方法及其装置
CN104022894A (zh) * 2014-05-12 2014-09-03 东软熙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集中管理应用配置参数的方法、配置应用参数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39139A1 (en) * 2011-11-28 2013-05-30 Wyse Technology Inc. Automatic updating of an application or a driver on a client device using a deployment configuration fil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9371A (zh) * 2007-08-28 2008-02-0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防范利用arp进行网络攻击的方法、客户端、服务器及系统
CN101764824A (zh) * 2010-01-28 2010-06-30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缓存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873320A (zh) * 2010-06-17 2010-10-27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DHCPv6中继的客户端信息确认方法及其装置
CN104022894A (zh) * 2014-05-12 2014-09-03 东软熙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集中管理应用配置参数的方法、配置应用参数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08700B (zh) * 2017-08-15 2021-01-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容灾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87230A (zh) 2015-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87230B (zh) 服务器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9729131B (zh) 一种应用请求的处理方法、装置和路由器
CN109543942A (zh) 数据校验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7937436B2 (en) Validating routing of client requests to appropriate servers hosting specific stateful web service instances
CN107911249B (zh) 一种网络设备的命令行发送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6528289B (zh) 资源的操作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815218A (zh) 数据库访问方法、装置和数据库系统
CN112602304A (zh) 基于行为属性标识设备类型
CN109254864A (zh) 一种应用程序故障修复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130972B (zh) 资源访问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4301233A (zh) 路由访问方法、路由访问系统及用户终端
CN112737856B (zh) 链路追踪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9949069A (zh) 可疑用户筛选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373746B (zh) 一种分布式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2737800A (zh) 服务节点故障定位方法、调用链生成方法及服务器
CN113656168A (zh) 一种流量的自动容灾和调度的方法、系统、介质和设备
CN111353136B (zh) 一种操作请求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7347015A (zh) 一种内容分发网络的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424316B (zh)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数据查询方法、相关装置和系统
CN108234454A (zh)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服务器及客户端设备
CN109992279A (zh) 配置数据更新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198227B (zh) 日志文件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6407470A (zh) 指纹共享方法、终端和服务器
CN105144073A (zh) 可移除存储设备身份和配置信息
CN104951550B (zh) 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Server switching method and server switching devic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2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07

Pledgee: Pudong Development Silicon Valley Bank Co., Ltd. Beijing branch

Pledgor: ZOUBIAN SHIJIE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0110000005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6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