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87165B - 数据传输方式的选择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式的选择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87165B
CN105187165B CN201510628181.7A CN201510628181A CN105187165B CN 105187165 B CN105187165 B CN 105187165B CN 201510628181 A CN201510628181 A CN 201510628181A CN 105187165 B CN105187165 B CN 1051871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equipment
transmission
transfer mode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2818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87165A (zh
Inventor
李永胜
王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ENGXIN DAT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ENGXIN DAT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ENGXIN DAT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ENGXIN DAT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2818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8716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871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71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871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716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式的选择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设备向对端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并接收对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设备根据预设的传输方式选择条件,确定与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对应的至少一个数据传输方式;设备根据预设的各数据传输方式与各数据传输方式优先级等级的对应关系,从至少一个数据传输方式中选择具有最高优先级等级的目标数据传输方式;设备根据目标数据传输方式向对端设备发送第一待传输数据;设备接收对端设备根据目标数据传输方式发送的第二待传输数据。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方式的选择方法及设备,能够使设备在不同的传输环境下始终以最佳的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式的选择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式的选择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设备间的数据传输方式有多种,例如:
蓝牙传输方式,此种传输方式的优点在于数据传输比较稳定,缺点在于数据传输速率比较慢。
WiFi传输方式,此种传输方式的优点在于数据传输速率较快,缺点在于在多WiFi设备的环境下,易受到其他WiFi设备的干扰,影响数据传输。
服务器传输方式,此种传输方式是通过一个后台服务器来实现的,设备通过将预先在后台服务器注册的账户与其他设备在后台服务器注册的账户进行交换,并指定待传输的数据,从而通过后台服务器实现设备间的数据传输。此种传输方式的优点在于数据的传输过程简单,缺点在于需要英特网的支持,受网速的影响较大。
由于上述传输方式通常都是独立工作的,并且由于现有的数据传输方式各自都受到不同的传输因素影响,因此,在不同的传输环境下,均采用单一的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往往难以达到最佳的传输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式的选择方法及设备,用以解决在不同的传输环境下,采用单一的数据传输方式难以达到最佳传输效果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方式的选择方法,包括:
设备向对端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并接收所述对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中分别包括所述设备和所述对端设备的传输环境参数;
所述设备根据预设的传输方式选择条件,确定与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至少一个数据传输方式,所述数据传输方式选择条件表征了数据传输方式的传输效率与传输环境参数的对应关系;
所述设备根据预设的各数据传输方式与各数据传输方式优先级等级的对应关系,从所述至少一个数据传输方式中选择具有最高优先级等级的目标数据传输方式;
所述设备根据所述目标数据传输方式向所述对端设备发送第一待传输数据;
所述设备接收所述对端设备根据所述目标数据传输方式发送的第二待传输数据。
本发明提供的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对端设备发送第一数据;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对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中分别包括所述设备和所述对端设备的传输环境参数;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传输方式选择条件,确定与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至少一个数据传输方式,所述数据传输方式选择条件表征了数据传输方式的传输效率与传输环境参数的对应关系;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各数据传输方式与各数据传输方式优先级等级的对应关系,从所述至少一个数据传输方式中选择具有最高优先级等级的目标数据传输方式;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数据传输方式向所述对端设备发送第一待传输数据;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对端设备根据所述目标数据传输方式发送的第二待传输数据。
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方式的选择方法及设备,通过将第一数据发送给对端设备,并接收对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根据预设的传输方式选择条件,确定与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对应的至少一个数据传输方式,根据预设的各数据传输方式与各数据传输方式优先级等级的对应关系,从所述至少一个数据传输方式中选择具有最高优先级等级的目标数据传输方式,以使设备和对端设备以目标数据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从而使得设备在不同的传输环境下,均能以最佳的数据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式选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数据传输方式选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了解的是,以下实施例是在设备间进行一对一数据传输的场景下进行的,为了突出本发明的重点,以下实施例将只针对本发明的核心技术方案进行阐述,但凡涉及到现有技术的部分将不予详细阐述。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式选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设备向对端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并接收所述对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中分别包括所述设备和所述对端设备的传输环境参数;
举例来说,当设备A和设备B要进行数据传输时,设备A通过现有的数据传输手段将自身存储的第一数据发送给设备B,设备B在接收第一数据的同时,以相应的传输手段将自身存储的第二数据发送给设备A,其中,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中包含的传输环境参数包括:预设范围内WiFi设备的数量、连接服务器所需要的时间等参数,进一步的,第一数据中还包括设备A的第一待传输数据的大小,第二数据中还包括设备B的第二待传输数据的大小。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近场通信NFC方式实现设备间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传输,当设备A靠近设备B,且进入设备的NFC有效传输区域后,设备A和设备B触发NFC传输功能,使得设备A与设备B之间进行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交互。
步骤102、所述设备根据预设的传输方式选择条件,确定与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至少一个数据传输方式,所述数据传输方式选择条件表征了数据传输方式的传输效率与传输环境参数的对应关系;
具体的,现有的数据传输方式有多种,每种数据传输方式都有其优点和适用的传输条件,例如蓝牙传输方式的数据传输较稳定,但传输速率较慢,当待传输数据的大小在预设范围内时,可以采用蓝牙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WiFi传输方式的数据传输速率较快,但易受周围WiFi设备的干扰,当设备周围WiFi设备的数量较少,且在预设的数量范围内时,可以采用WiFi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服务器传输方式的传输过程简单,但是需要英特网的支持,受网速的影响较大,当网络环境较好,设备与服务器连接所需的时间在预设的时间范围内时,可以采用服务器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因此,根据各数据传输方式的优缺点以及适用的传输条件,可以预先在设备中设置传输方式的选择条件,当设备接收到对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后,结合自身的第一数据,根据预先设置的传输方式的选择条件,确定第二数据和第一数据对应的数据传输方式。由于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可能同时满足多个数据传输方式的选择条件,因此,根据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确定的传输方式至少为一个。
步骤103、所述设备根据预设的各数据传输方式与各数据传输方式优先级等级的对应关系,从所述至少一个数据传输方式中选择具有最高优先级等级的目标数据传输方式;
具体的,根据各数据传输方式的优缺点以及适用的传输条件,可以预先在设备中设置各数据传输方式与各数据传输方式优先级等级的对应关系,当设备根据预先设置的传输方式的选择条件,确定第二数据和第一数据对应的至少一个数据传输方式后,设备根据预设的各数据传输方式与各数据传输方式优先级等级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第二数据和第一数据对应的各数据传输方式的优先级等级,选择优先级等级最高的数据传输方式作为目标数据传输方式。
步骤104、所述设备根据所述目标数据传输方式向所述对端设备发送第一待传输数据;
步骤105、所述设备接收所述对端设备根据所述目标数据传输方式发送的第二待传输数据。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对端设备在接收到所述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后,其执行方法和执行步骤与上述步骤101-105的执行方法相同,由于所述设备和所述对端设备确定目标数据传输方式的数据(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和依据都是相同的,因此,所述设备和所述对端设备最终确定的目标数据传输方式是相同的,因此,所述设备和所述对端设备能够以相同的数据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式的选择方法及设备,通过将第一数据发送给对端设备,并接收对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根据预设的传输方式选择条件,确定与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对应的至少一个数据传输方式,根据预设的各数据传输方式与各数据传输方式优先级等级的对应关系,从所述至少一个数据传输方式中选择具有最高优先级等级的目标数据传输方式,以使设备和对端设备以目标数据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从而使得设备在不同的传输环境下,均能以最佳的数据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将以设备与对端设备间可选的数据传输方式为蓝牙传输方式、WiFi传输方式以及服务器传输方式为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数据传输方式选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提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获取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包括设备周围预设范围内WiFi设备的数量、设备连接服务器所需要的时间以及第一待传输数据的大小;
其中,所述设备周围预设范围内WiFi设备的数量,是所述设备开启WiFi后,根据第一预设周期采集得到的;
所述设备连接服务器所需要的时间,是在所述设备与英特网连接成功后,根据第二预设周期采集得到的。
具体的,当设备的无线WiFi功能开启后,设备接收周围无线WiFi设备发送的无线信号,根据各无线信号的强度计算各无线WiFi设备距离所述设备的距离,并根据预先设定的所述设备周围的范围,确定在所述范围内的所述设备周围的无线WiFi设备的数量。优选的,为了保证数据的时效性,本实施例采用周期采集的方式对设备周围预设范围内WiFi设备的数量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数据存储在所述设备中。
类似的,当设备请求与服务器进行连接时,设备记录从发起请求到成功连接服务器所需要的时间,并对记录的时间数据进行存储。同样的,为了保证记录的时间数据具备时效性,本实施例,在设备与服务器连接成功后,根据预设的周期,对设备与服务器连接所需要的时间进行周期性采集,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
步骤202、设备向对端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并接收所述对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二数据包括对端设备周围预设范围内WiFi设备的数量、对端设备连接服务器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对端设备待传输的第二待传输数据的大小;
其中,
所述对端设备周围预设范围内WiFi设备的数量,是所述对端设备开启WiFi后,根据第三预设周期采集得到的;
所述对端设备连接服务器所需要的时间,是在所述对端设备与所述服务器连接成功后,根据第四预设周期采集得到的。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对端设备获取周围预设范围内WiFi设备的数量以及连接服务器所需要的时间的方法,与上述步骤201中所述的方法类似,在这里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与上述实施例一中步骤101类似,本实施例也采用近场通信NFC方式实现设备与对端设备间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传输,其具体执行方式在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203、所述设备根据预设的传输方式选择条件,确定与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至少一个数据传输方式,所述数据传输方式选择条件表征了数据传输方式的传输效率与传输环境参数的对应关系;
具体的,若所述第一数据中所述设备周围预设范围内WiFi设备的数量以及所述第二数据中所述对端设备周围预设范围内WiFi设备的数量,均未超出预设数量,则所述设备确定与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至少一个数据传输方式中包括WiFi传输方式,否则不包括WiFi传输方式;
若所述第一数据中所述设备连接服务器所需要的时间以及所述对端设备连接服务器所需要的时间,均未超过预设时间,则所述设备确定与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至少一个数据传输方式中包括服务器传输方式;
若所述第一数据中所述第一待传数据的大小以及所述第二数据中所述第二待传数据的大小,均小于预设的数据大小,则所述设备确定与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至少一个数据传输方式中包括蓝牙传输方式。
步骤204、所述设备根据预设的各数据传输方式与各数据传输方式优先级等级的对应关系,从所述至少一个数据传输方式中选择具有最高优先级等级的目标数据传输方式;
本实施例中优选将WiFi传输方式的优先级等级设置为最高级,将蓝牙传输方式的优先级等级设置为最低级,将服务器传输方式的优先级等级设置为中间级,举例来说,假如步骤203中确定的传输方式为WiFi传输方式、蓝牙传输方式以及服务器传输方式,则按照优先级等级的高低,选择WiFi传输方式作为目标数据传输方式。
步骤205、所述设备根据所述目标数据传输方式向所述对端设备发送第一待传输数据;
步骤206、所述设备接收所述对端设备根据所述目标数据传输方式发送的第二待传输数据。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式的选择方法及设备,通过将第一数据发送给对端设备,并接收对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根据预设的传输方式选择条件,确定与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对应的至少一个数据传输方式,根据预设的各数据传输方式与各数据传输方式优先级等级的对应关系,从所述至少一个数据传输方式中选择具有最高优先级等级的目标数据传输方式,以使设备和对端设备以目标数据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从而使得设备在不同的传输环境下,均能以最佳的数据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实施例三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1,用于向对端设备发送第一数据;
接收模块2,用于接收所述对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中分别包括所述设备和所述对端设备的传输环境参数;
第一确定模块3,用于根据预设的传输方式选择条件,确定与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至少一个数据传输方式,所述数据传输方式选择条件表征了数据传输方式的传输效率与传输环境参数的对应关系;
第二确定模块4,用于根据预设的各数据传输方式与各数据传输方式优先级等级的对应关系,从所述至少一个数据传输方式中选择具有最高优先级等级的目标数据传输方式;
所述发送模块1,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数据传输方式向所述对端设备发送第一待传输数据;
所述接收模块2,还用于接收所述对端设备根据所述目标数据传输方式发送的第二待传输数据。
所述发送模块1,具体用于通过近场通信NFC方式向所述对端设备发送第一数据;
所述接收模块2,具体用于通过NFC方式接收所述对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
所述第一数据中还包括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的大小,所述第二数据中还包括所述第二待传输数据的大小;
所述传输环境参数包括:预设范围内WiFi设备的数量、连接服务器所需要的时间。
所述数据传输方式包括:WiFi传输方式、蓝牙传输方式、服务器传输方式。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3,具体用于若所述第一数据中所述设备周围预设范围内WiFi设备的数量以及所述第二数据中所述对端设备周围预设范围内WiFi设备的数量,均未超出预设数量,则所述设备确定与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至少一个数据传输方式中包括WiFi传输方式;
若所述第一数据中所述设备连接服务器所需要的时间以及所述对端设备连接服务器所需要的时间,均未超过预设时间,则所述设备确定与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至少一个数据传输方式中包括服务器传输方式;
若所述第一数据中所述第一待传数据的大小以及所述第二数据中所述第二待传数据的大小,均小于预设的数据大小,则所述设备确定与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至少一个数据传输方式中包括蓝牙传输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的设备,能够执行如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中记载的技术方法,其具体的执行方式和有益效果类似,在这里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传输方式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向对端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并接收所述对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中分别包括所述设备和所述对端设备的传输环境参数;
所述设备根据预设的传输方式选择条件,确定与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至少一个数据传输方式,所述数据传输方式选择条件表征了数据传输方式的传输效率与传输环境参数的对应关系;
所述设备根据预设的各数据传输方式与各数据传输方式优先级等级的对应关系,从所述至少一个数据传输方式中选择具有最高优先级等级的目标数据传输方式;
所述设备根据所述目标数据传输方式向所述对端设备发送第一待传输数据;
所述设备接收所述对端设备根据所述目标数据传输方式发送的第二待传输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向对端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并接收所述对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包括:
所述设备通过近场通信NFC方式向所述对端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并通过NFC方式接收所述对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中还包括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的大小,所述第二数据中还包括所述第二待传输数据的大小;
所述传输环境参数包括:预设范围内WiFi设备的数量、连接服务器所需要的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方式包括:WiFi传输方式、蓝牙传输方式、服务器传输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根据预设的传输方式选择条件,确定与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至少一个数据传输方式,包括:
若所述第一数据中所述设备周围预设范围内WiFi设备的数量以及所述第二数据中所述对端设备周围预设范围内WiFi设备的数量,均未超出预设数量,则所述设备确定与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至少一个数据传输方式中包括WiFi传输方式;
若所述第一数据中所述设备连接服务器所需要的时间以及所述对端设备连接服务器所需要的时间,均未超过预设时间,则所述设备确定与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至少一个数据传输方式中包括服务器传输方式;
若所述第一数据中所述第一待传数据的大小以及所述第二数据中所述第二待传数据的大小,均小于预设的数据大小,则所述设备确定与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至少一个数据传输方式中包括蓝牙传输方式。
6.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对端设备发送第一数据;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对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中分别包括所述设备和所述对端设备的传输环境参数;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传输方式选择条件,确定与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至少一个数据传输方式,所述数据传输方式选择条件表征了数据传输方式的传输效率与传输环境参数的对应关系;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各数据传输方式与各数据传输方式优先级等级的对应关系,从所述至少一个数据传输方式中选择具有最高优先级等级的目标数据传输方式;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数据传输方式向所述对端设备发送第一待传输数据;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对端设备根据所述目标数据传输方式发送的第二待传输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通过近场通信NFC方式向所述对端设备发送第一数据;
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通过NFC方式接收所述对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中还包括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的大小,所述第二数据中还包括所述第二待传输数据的大小;
所述传输环境参数包括:预设范围内WiFi设备的数量、连接服务器所需要的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方式包括:WiFi传输方式、蓝牙传输方式、服务器传输方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第一数据中所述设备周围预设范围内WiFi设备的数量以及所述第二数据中所述对端设备周围预设范围内WiFi设备的数量,均未超出预设数量,则所述设备确定与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至少一个数据传输方式中包括WiFi传输方式;
若所述第一数据中所述设备连接服务器所需要的时间以及所述对端设备连接服务器所需要的时间,均未超过预设时间,则所述设备确定与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至少一个数据传输方式中包括服务器传输方式;
若所述第一数据中所述第一待传数据的大小以及所述第二数据中所述第二待传数据的大小,均小于预设的数据大小,则所述设备确定与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至少一个数据传输方式中包括蓝牙传输方式。
CN201510628181.7A 2015-09-28 2015-09-28 数据传输方式的选择方法及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1871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28181.7A CN105187165B (zh) 2015-09-28 2015-09-28 数据传输方式的选择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28181.7A CN105187165B (zh) 2015-09-28 2015-09-28 数据传输方式的选择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87165A CN105187165A (zh) 2015-12-23
CN105187165B true CN105187165B (zh) 2018-10-09

Family

ID=54909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28181.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187165B (zh) 2015-09-28 2015-09-28 数据传输方式的选择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87165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9840A (zh) * 2007-02-12 2007-11-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2404093A (zh) * 2010-09-10 2012-04-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数据传输方式的管理方法和数据传输设备
CN103369714A (zh) * 2013-06-17 2013-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数据连接的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4581999A (zh) * 2014-12-11 2015-04-2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策略选择方法及其终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9840A (zh) * 2007-02-12 2007-11-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2404093A (zh) * 2010-09-10 2012-04-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数据传输方式的管理方法和数据传输设备
CN103369714A (zh) * 2013-06-17 2013-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数据连接的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4581999A (zh) * 2014-12-11 2015-04-2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策略选择方法及其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87165A (zh) 2015-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X2021003582A (es) Soporte para transmision en recursos de ul preconfigurados.
WO2016076628A3 (ko) 이동통신 네트워크를 통한 데이터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MX2017004936A (es) Comunicacion entre dispositivos de una red con conocimiento de vecinos.
PH12015501028B1 (en) A network node, a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enabling and performing harq transmissions in a d2d communication between wireless devices in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RU2015111201A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а для спаривания внутри группы беспроводных устройств
CN105210435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系统
WO2013181515A3 (en) Methods to enable scheduling and control of direct link communication i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s
RU2015141796A (ru) Система связи и способ связ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вязи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для них, и носитель данных
WO2013063598A3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st initial network link setup
CN102833345A (zh) 一种设备间共享内容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451165B (zh) 一种基于多协议的近距离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7155204B (zh) 一种蓝牙与Wifi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WO2013043927A3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conten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4137574B (zh) 数据传输、获取方法及基站
ATE471019T1 (de) Netzwerkressourcenaushandlung
JP7030698B2 (ja) 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MX2019011121A (es) Metodo y aparato para transmitir y recibir datos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on inalambrica.
CN104270826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JPWO2020222281A5 (ja) 端末、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CN105430541A (zh) 一种无线话筒自动对频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57664A (zh) 一种无线控制系统及其数据通信方法
RU2017103781A (ru) Способ начисления платы в режиме реального времени, шлюз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начисления платы в режиме реального времени
CN103987040A (zh) 蓝牙辅助联机建立方法与无线存取点装置
KR20190069544A (ko) 스케줄링 방법, 단말기 및 기지국
CN104871628B (zh) 上行数据传输的确认装置、设备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09

Termination date: 2020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