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86083A - 一种小型化超宽带微波功分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型化超宽带微波功分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86083A
CN105186083A CN201510633798.8A CN201510633798A CN105186083A CN 105186083 A CN105186083 A CN 105186083A CN 201510633798 A CN201510633798 A CN 201510633798A CN 105186083 A CN105186083 A CN 1051860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ip line
metal micro
live width
output port
isolation res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3379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政
徐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TC 41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ETC 41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TC 41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ETC 41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51063379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86083A/zh
Publication of CN1051860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60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化超宽带微波功分器,利用微波电路加工工艺制作在印制板图上,包括有输入端口、输出端口一和输出端口二,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一之间依次串联有第一金属微带线、第二金属微带线、第三金属微带线、第四金属微带线,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二之间依次串联有第五金属微带线、第六金属微带线、第七金属微带线、第八金属微带线,第一金属微带线与第五金属微带线之间连接有第一隔离电阻,第二金属微带线与第六金属微带线之间连接有第二隔离电阻,第三金属微带线与第七金属微带线之间连接有第一隔离电阻,第四金属微带线与第八金属微带线之间连接有第四隔离电阻。

Description

一种小型化超宽带微波功分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波功分器领域,具体是一种小型化超宽带微波功分器。
背景技术
多模多频多通道多系统是移动终端发展的必然方向,这对通信技术提出了宽频带、小型化的要求。传统的微波功分器由于其性能限制,已经不能满足宽频带、小型化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化超宽带微波功分器,以解决现有技术微波功分器无法满足需求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小型化超宽带微波功分器,利用微波电路加工工艺制作在印制板图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输入端口Z0、输出端口一Z01和输出端口二Z02,输入端口Z0与输出端口一Z01之间依次串联有第一金属微带线Z1L1、第二金属微带线Z2L2、第三金属微带线Z3L3、第四金属微带线Z4L4,由第一金属微带线Z1L1、第二金属微带线Z2L2、第三金属微带线Z3L3、第四金属微带线Z4L4在输入端口Z0和输出端口一Z01之间形成第一通路,输入端口Z0与输出端口二Z02之间依次串联有第五金属微带线Z5L5、第六金属微带线Z6L6、第七金属微带线Z7L7、第八金属微带线Z8L8,由第五金属微带线Z5L5、第六金属微带线Z6L6、第七金属微带线Z7L7、第八金属微带线Z8L8在输入端口Z0和输出端口二Z02之间形成第二通路,所述第一、第二通路关于中间线对称,第一通路中第一金属微带线Z1L1至第四金属微带线Z4L4的线宽依次增加,第二通路中第五金属微带线Z5L5至第八金属微带线Z8L8的线宽依次增加,且第一金属微带线Z1L1线宽与第五金属微带线Z5L15线宽相同,第二金属微带线Z2L2线宽与第六金属微带线Z6L6线宽相同,第三金属微带线Z3L3线宽与第七金属微带线Z7L7线宽相同,第四金属微带线Z4L4线宽与第八金属微带线Z8L8线宽相同,第一金属微带线Z1L1与第五金属微带线Z5L5之间连接有第一隔离电阻R1,第二金属微带线Z2L2与第六金属微带线Z6L6之间连接有第二隔离电阻R2,第三金属微带线Z3L3与第七金属微带线Z7L7之间连接有第一隔离电阻R3,第四金属微带线Z4L4与第八金属微带线Z8L8之间连接有第四隔离电阻R4,第一隔离电阻R1至第四隔离电阻R4分别位于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之间中间线上,且第一隔离电阻R1至第四隔离电阻R4的阻值依次增加。
所述的一种小型化超宽带微波功分器,其特征在于:各个金属微带线的厚度均为35μm,材质为微波板材Rogers4350,各个金属微带线离地层的高度为0.5mm,各个金属微带线和地层之间为人工质层。
所述的一种小型化超宽带微波功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微带线Z1L1的线宽W1为0.4mm,第二金属微带线Z2L2的线宽W2为0.495mm,第三金属微带线Z3L3的线宽W3为0.595mm,第四金属微带线Z4L4的线宽W4为0.79mm。
本发明优点为:
1)采用了PCB图制成的微波功分器减小了电路的尺寸,减小了多系统测试仪表的体积。
2)覆盖TD-LTE-Advanced、TD-LTE、LTE-AdvancedFDD、LTEFDD、TD-SCDMA、WCDMA、GSM模式的小型功率分配器,工作在0.4GHz到6GHz频段上,从而满足多模通信中的要求。
3)增加了仪表的可靠性,降低了仪表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小型化超宽带微波功分器PCB图。
图2为本发明的小型化超宽带微波功分器结构原理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小型化超宽带微波功分器S11参数曲线图。
图4为本发明的小型化超宽带微波功分器S21参数传输曲线图。
图5为本发明的小型化超宽带微波功分器S23参数传输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小型化超宽带微波功分器,利用微波电路加工工艺制作在印制板图上,包括有输入端口Z0、输出端口一Z01和输出端口二Z02,输入端口Z0与输出端口一Z01之间依次串联有第一金属微带线Z1L1、第二金属微带线Z2L2、第三金属微带线Z3L3、第四金属微带线Z4L4,由第一金属微带线Z1L1、第二金属微带线Z2L2、第三金属微带线Z3L3、第四金属微带线Z4L4在输入端口Z0和输出端口一Z01之间形成第一通路,输入端口Z0与输出端口二Z02之间依次串联有第五金属微带线Z5L5、第六金属微带线Z6L6、第七金属微带线Z7L7、第八金属微带线Z8L8,由第五金属微带线Z5L5、第六金属微带线Z6L6、第七金属微带线Z7L7、第八金属微带线Z8L8在输入端口Z0和输出端口二Z02之间形成第二通路,所述第一、第二通路关于中间线对称,第一通路中第一金属微带线Z1L1至第四金属微带线Z4L4的线宽依次增加,第二通路中第五金属微带线Z5L5至第八金属微带线Z8L8的线宽依次增加,且第一金属微带线Z1L1线宽与第五金属微带线Z5L15线宽相同,第二金属微带线Z2L2线宽与第六金属微带线Z6L6线宽相同,第三金属微带线Z3L3线宽与第七金属微带线Z7L7线宽相同,第四金属微带线Z4L4线宽与第八金属微带线Z8L8线宽相同,第一金属微带线Z1L1与第五金属微带线Z5L5之间连接有第一隔离电阻R1,第二金属微带线Z2L2与第六金属微带线Z6L6之间连接有第二隔离电阻R2,第三金属微带线Z3L3与第七金属微带线Z7L7之间连接有第一隔离电阻R3,第四金属微带线Z4L4与第八金属微带线Z8L8之间连接有第四隔离电阻R4,第一隔离电阻R1至第四隔离电阻R4分别位于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之间中间线上,且第一隔离电阻R1至第四隔离电阻R4的阻值依次增加。
各个金属微带线的厚度均为35μm,材质为微波板材Rogers4350,各个金属微带线离地层的高度为0.5mm,各个金属微带线和地层之间为人工质层。
第一金属微带线Z1L1的线宽W1为0.4mm,第二金属微带线Z2L2的线宽W2为0.495mm,第三金属微带线Z3L3的线宽W3为0.595mm,第四金属微带线Z4L4的线宽W4为0.79mm。
第一隔离电阻R1的阻值为90.9Ω,第二隔离电阻R2的阻值为205Ω,第三隔离电阻R3的阻值为301Ω,第四隔离电阻的阻值R4为432Ω。
下面结合工作在0.4GHz到6GHz频段上的小型功率分配器,对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覆盖现有通信领域的所有模式TD-LTE-Advanced、TD-LTE、LTE-AdvancedFDD、LTEFDD、TD-SCDMA、WCDMA、GSM。本发明为新型小型功率分配器包括三个端口,分别是输入端口Z0、输出端口一Z01、输出端口二Z02;功分器的输入端口一Z0的回波损耗C11根据输入端口Z0的反射功率pr和输入功率pi之比来计算:
C 11 = - 10 log ( p r p i ) = - 20 log | S 11 |
输出端口一Z01、输出端口二Z02的插入损耗C21、C31根据输出端口一Z01、输出端口二Z02的输出功率p2、p3与输入端口Z0的输入功率pi之比来计算:
C 21 = - 10 log ( p 2 p i ) = - 20 l o g | S 21 | ,
C 31 = - 10 l o g ( p 3 p i ) = - 20 l o g | S 31 | ,
输出端口一Z01、输出端口二Z02间的隔离度根据输出端口一Z01的输出功率p2与输出端口二Z02的输出功率p3之比来计算:
C 23 = - 10 l o g ( p 2 p 3 ) = - 20 l o g | S 21 S 31 | .
本发明的小型化超宽带微波功分器输出端口包括两个支路,输入端口Z0和输出端口一Z01之间的第一通路包括第一金属微带线、第二金属微带线、第三金属微带线、第四金属微带线,金属微带线线宽逐渐增加。,输入端口Z0和输出端口二Z02之间的第二通路包括第五金属微带线、第六金属微带线、第七金属微带线、第八金属微带线,金属微带线线宽逐渐增加。第一金属微带线与第五金属微带线相同、第二金属微带线与第六金属微带线相同、第三金属微带线与第七金属微带线相同、第四金属微带线与第八金属微带线相同。输入端口Z0、输出端口一Z01、输出端口二Z02的阻抗均为50Ω。输出端口一Z01和输出端口二Z02输出相位相同。
利用正常的微波电路加工工艺,按下列参数在印制板图上制作微带线,所有金属微带线的厚度均为35μm,采用的为微波板材Rogers4350,微带线的离底层地的高度为0.5mm,微带线和地层之间是人工质层。第一金属微带线线宽W1为0.4mm,第二金属微带线线宽W2为0.495mm,第三金属微带线线宽W3为0.595mm,第四金属微带线线宽W4为0.79mm。第一隔离电阻R1为90.9Ω、第二隔离电阻R2为205Ω、第三隔离电阻R3为301Ω、第四隔离电阻R4为432Ω。
图3为本发明输出端口一、输出端口二匹配时,输入端口的反射系数。
图4为本发明输出端口二匹配时,输出端口一到输入端口的正向传输系数,功分器是把一路信号的功率分成两路,理论上输出信号每路的功率是以前的1/2,即-3dB差损,实际测试的差损要大一些。
图5为本发明输入端口匹配时,输出端口一和输出端口二的之间的隔离度,从图上可以看出隔离度都在10dB以上。

Claims (4)

1.一种小型化超宽带微波功分器,利用微波电路加工工艺制作在印制板图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输入端口Z0、输出端口一Z01和输出端口二Z02,输入端口Z0与输出端口一Z01之间依次串联有第一金属微带线Z1L1、第二金属微带线Z2L2、第三金属微带线Z3L3、第四金属微带线Z4L4,由第一金属微带线Z1L1、第二金属微带线Z2L2、第三金属微带线Z3L3、第四金属微带线Z4L4在输入端口Z0和输出端口一Z01之间形成第一通路,输入端口Z0与输出端口二Z02之间依次串联有第五金属微带线Z5L5、第六金属微带线Z6L6、第七金属微带线Z7L7、第八金属微带线Z8L8,由第五金属微带线Z5L5、第六金属微带线Z6L6、第七金属微带线Z7L7、第八金属微带线Z8L8在输入端口Z0和输出端口二Z02之间形成第二通路,所述第一、第二通路关于中间线对称,第一通路中第一金属微带线Z1L1至第四金属微带线Z4L4的线宽依次增加,第二通路中第五金属微带线Z5L5至第八金属微带线Z8L8的线宽依次增加,且第一金属微带线Z1L1线宽与第五金属微带线Z5L15线宽相同,第二金属微带线Z2L2线宽与第六金属微带线Z6L6线宽相同,第三金属微带线Z3L3线宽与第七金属微带线Z7L7线宽相同,第四金属微带线Z4L4线宽与第八金属微带线Z8L8线宽相同,第一金属微带线Z1L1与第五金属微带线Z5L5之间连接有第一隔离电阻R1,第二金属微带线Z2L2与第六金属微带线Z6L6之间连接有第二隔离电阻R2,第三金属微带线Z3L3与第七金属微带线Z7L7之间连接有第一隔离电阻R3,第四金属微带线Z4L4与第八金属微带线Z8L8之间连接有第四隔离电阻R4,第一隔离电阻R1至第四隔离电阻R4分别位于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之间中间线上,且第一隔离电阻R1至第四隔离电阻R4的阻值依次增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化超宽带微波功分器,其特征在于:各个金属微带线的厚度均为35μm,材质为微波板材Rogers4350,各个金属微带线离地层的高度为0.5mm,各个金属微带线和地层之间为人工质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化超宽带微波功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微带线Z1L1的线宽W1为0.4mm,第二金属微带线Z2L2的线宽W2为0.495mm,第三金属微带线Z3L3的线宽W3为0.595mm,第四金属微带线Z4L4的线宽W4为0.79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化超宽带微波功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电阻R1的阻值为90.9Ω,第二隔离电阻R2的阻值为205Ω,第三隔离电阻R3的阻值为301Ω,第四隔离电阻的阻值R4为432Ω。
CN201510633798.8A 2015-09-29 2015-09-29 一种小型化超宽带微波功分器 Pending CN1051860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33798.8A CN105186083A (zh) 2015-09-29 2015-09-29 一种小型化超宽带微波功分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33798.8A CN105186083A (zh) 2015-09-29 2015-09-29 一种小型化超宽带微波功分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86083A true CN105186083A (zh) 2015-12-23

Family

ID=54908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33798.8A Pending CN105186083A (zh) 2015-09-29 2015-09-29 一种小型化超宽带微波功分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86083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71225A1 (zh) * 2017-03-18 2018-09-27 深圳市景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多节级联耦合线结构
WO2018171224A1 (zh) * 2017-03-18 2018-09-27 深圳市景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宽带巴伦结构
CN109309855A (zh) * 2017-07-27 2019-02-05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信号分离器及前端电路
CN115313007A (zh) * 2022-04-12 2022-11-08 河北军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宽带小型化微带功分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9072A (zh) * 2013-04-27 2013-08-21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指数渐变的超宽带功分器
CN204179196U (zh) * 2014-10-15 2015-02-25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宽带威尔金森功分器
CN104425863A (zh) * 2013-08-19 2015-03-18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宽频带180°反相微带二功分器
CN204391236U (zh) * 2015-01-30 2015-06-10 全金海 单片集成微波宽带功率分配器
CN204991919U (zh) * 2015-09-29 2016-01-2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一种小型化超宽带微波功分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9072A (zh) * 2013-04-27 2013-08-21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指数渐变的超宽带功分器
CN104425863A (zh) * 2013-08-19 2015-03-18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宽频带180°反相微带二功分器
CN204179196U (zh) * 2014-10-15 2015-02-25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宽带威尔金森功分器
CN204391236U (zh) * 2015-01-30 2015-06-10 全金海 单片集成微波宽带功率分配器
CN204991919U (zh) * 2015-09-29 2016-01-2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一种小型化超宽带微波功分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71225A1 (zh) * 2017-03-18 2018-09-27 深圳市景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多节级联耦合线结构
WO2018171224A1 (zh) * 2017-03-18 2018-09-27 深圳市景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宽带巴伦结构
CN109309855A (zh) * 2017-07-27 2019-02-05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信号分离器及前端电路
CN115313007A (zh) * 2022-04-12 2022-11-08 河北军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宽带小型化微带功分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25564B (zh) 一种具有带通滤波响应的高效率宽带功率放大器
CN105186083A (zh) 一种小型化超宽带微波功分器
CN108649308B (zh) 一种改进型太赫兹分支波导耦合器
CN103794838B (zh) 基于ltcc的s波段高性能微型带通平衡滤波器
CN103915669B (zh) 具有双通带的滤波功分器
CN103022616A (zh) 基于低温共烧陶瓷技术的双频四路功率分配器
CN106129571A (zh) 一种双频分支线耦合器
CN100495814C (zh) 任意双频带3dB分支定向耦合器
CN204991919U (zh) 一种小型化超宽带微波功分器
CN203690451U (zh) 双工器
CN104201444A (zh) 一种微波毫米波有源自负载多正交倒相滤波器
CN108270061B (zh) 具有滤波特性的差分功率分配器
CN104143672A (zh) 一种使用多枝节线加载匹配网络的双频双工器
Adoum et al. Investigation of band-stop to all pass reconfigurable filter
CN203747009U (zh) 具有双通带的滤波功分器
CN103346373B (zh) 一种集总参数的宽带180度耦合器
CN203674352U (zh) 一种基于十字型谐振器的宽带差分带通滤波器
CN105489980A (zh) 高隔离度低通带通三工器
CN104953216A (zh) 功率处理电路及多路放大电路
CN108039546A (zh) 一种l波段宽带反相功分器
CN203644912U (zh) 基于终端短路自耦合环形谐振器的窄带差分带通滤波器
CN201060919Y (zh) 任意双频带3dB分支定向耦合器
CN107275742A (zh) 基于谐振环的功分滤波器
CN104201445B (zh) 一种微波毫米波有源外负载多正交倒相滤波器
CN104282970A (zh) 一种dbr滤波器及dbr双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