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83229A - 显示面板、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83229A
CN105183229A CN201510580395.1A CN201510580395A CN105183229A CN 105183229 A CN105183229 A CN 105183229A CN 201510580395 A CN201510580395 A CN 201510580395A CN 105183229 A CN105183229 A CN 1051832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touch control
control electrode
black matrix
quantum d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8039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83229B (zh
Inventor
张方振
宁策
崔承镇
牛菁
孙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8039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832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832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32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832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32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用以充分发挥量子点材料的光学性能,进一步提升显示器件的色域。触控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第一偏光片、第二偏光片和封框胶,还包括与阵列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以及与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封框胶用于密封阵列基板和第一基板;第一偏光片位于阵列基板背向第一基板的一侧,第二偏光片位于第一基板背向阵列基板的一侧;第二基板与第二偏光片贴合设置,第二基板包括若干阵列排列的黑矩阵、位于黑矩阵上的相互绝缘交叉的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以及位于黑矩阵之间的若干阵列排列的量子点,每一量子点的区域对应触控显示面板的一个亚像素区域。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显示面板、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量子点(QuantumDot)通常是一种由II-VI族或III-V族元素组成的纳米颗粒,受激后可以发射荧光,发光光谱可以通过改变量子点的尺寸大小来控制,且其荧光强度和稳定性都很好,是一种很好的光致发光材料。量子点的种类很多,代表性的有II-VI族的CdS/CdSe/CdTe/ZnO/ZnS/ZnSe/ZnTe等和III-V族GaAs、GaP、GaAs、GaSb、HgS、HgSe、HgTe、InAs、InP、InSb、AlAs、AlP、AlSb等。其中同一物质的量子点,根据其制备出的尺寸不同,所发射出来的光也不同。
量子点作为一种发光材料,进来被广泛应用于显示领域,目前主要是在背光模组中利用量子点技术,以提高显示器件的色域,但是在背光中使用不能充分发挥量子点本身优异的光学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用以充分发挥量子点材料的光学性能,进一步提升显示器件的色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第一偏光片、第二偏光片和封框胶,其中,还包括与所述阵列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以及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
所述封框胶用于密封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第一基板;
所述第一偏光片位于阵列基板背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偏光片位于所述第一基板背向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
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二偏光片贴合设置,所述第二基板包括若干阵列排列的量子点,每一所述量子点的区域对应显示面板的一个亚像素区域。
由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由于该显示面板包括与第二偏光片贴合设置的第二基板,第二基板包括若干阵列排列的量子点,每一所述量子点的区域对应显示面板的一个亚像素区域,即本发明实施例将量子点材料引入彩膜层,与现有技术将量子点设置在背光模组中相比,量子点彩膜因为其在光刻胶中自发光的特性,可以避免量子点背光和彩膜搭配时彩膜的漏光问题,能够充分发挥量子点材料的光学性能,进一步提升显示器件的色域。
较佳地,所述第一基板为玻璃基板,或为树脂基板,或为柔性基板。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第一偏光片、第二偏光片和封框胶,其中,还包括与所述阵列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以及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
所述封框胶用于密封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第一基板;
所述第一偏光片位于阵列基板背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偏光片位于所述第一基板背向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
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二偏光片贴合设置,所述第二基板包括若干阵列排列的黑矩阵、位于所述黑矩阵上的相互绝缘交叉的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以及位于所述黑矩阵之间的若干阵列排列的量子点,每一所述量子点的区域对应触控显示面板的一个亚像素区域。
由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由于该触控显示面板包括与第二偏光片贴合设置的第二基板,第二基板包括若干阵列排列的黑矩阵、位于所述黑矩阵上的相互绝缘交叉的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以及位于所述黑矩阵之间的若干阵列排列的量子点,每一所述量子点的区域对应触控显示面板的一个亚像素区域,即本发明实施例将量子点材料引入彩膜层,与现有技术将量子点设置在背光模组中相比,量子点彩膜因为其在光刻胶中自发光的特性,可以避免量子点背光和彩膜搭配时彩膜的漏光问题,能够充分发挥量子点材料的光学性能,进一步提升显示器件的色域;另外,由于本发明实施例在第二基板上设置有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与现有技术将彩膜和触控电极设置在两个不同的基板上相比,能够有效地降低量子点显示器件的制作成本。
较佳地,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为透明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位于所述黑矩阵对应的区域;或位于所述量子点对应的区域;或部分位于所述黑矩阵对应的区域,部分位于所述量子点对应的区域;
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位于所述黑矩阵对应的区域;或位于所述量子点对应的区域;或部分位于所述黑矩阵对应的区域,部分位于所述量子点对应的区域。
较佳地,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为金属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位于所述黑矩阵对应的区域;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位于所述黑矩阵对应的区域。
较佳地,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为透明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为金属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位于所述黑矩阵对应的区域;或位于所述量子点对应的区域;或部分位于所述黑矩阵对应的区域,部分位于所述量子点对应的区域;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位于所述黑矩阵对应的区域;或,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为金属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为透明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位于所述黑矩阵对应的区域;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位于所述黑矩阵对应的区域;或位于所述量子点对应的区域;或部分位于所述黑矩阵对应的区域,部分位于所述量子点对应的区域。
较佳地,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或,包括上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制作阵列基板,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用封框胶密封所述阵列基板和第一基板;
在所述阵列基板背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贴合第一偏光片,在所述第一基板背向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贴合第二偏光片;
制作第二基板,将该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二偏光片贴合;其中,所述第二基板包括若干阵列排列的黑矩阵、位于所述黑矩阵上的相互绝缘交叉的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以及位于所述黑矩阵之间的若干阵列排列的量子点,每一所述量子点的区域对应触控显示面板的一个亚像素区域。
较佳地,所述制作第二基板具体包括:
在一预先提供的基底上制作若干阵列排列的黑矩阵;
在制作有所述黑矩阵的基底上通过构图工艺制作第一触控电极;
在完成上述步骤的基底上通过构图工艺制作若干阵列排列的量子点,所述量子点位于所述黑矩阵之间,每一所述量子点的区域对应触控显示面板的一个亚像素区域;
在完成上述步骤的基底上通过构图工艺制作绝缘层;
在完成上述步骤的基底上通过构图工艺制作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交叉制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a)和图5(b)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基板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图8(a)-图8(d)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作第二基板的不同阶段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用以充分发挥量子点材料的光学性能,进一步提升显示器件的色域。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附图中各膜层厚度和区域大小、形状不反应各膜层的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发明内容。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10、第一偏光片11、第二偏光片12和封框胶13,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还包括与阵列基板10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4,以及与第一基板14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15;
封框胶13用于密封阵列基板10和第一基板14;
第一偏光片11位于阵列基板10背向第一基板14的一侧,第二偏光片12位于第一基板14背向阵列基板10的一侧;
第二基板15与第二偏光片12贴合设置,第二基板15包括若干阵列排列的量子点16,每一量子点16的区域对应显示面板的一个亚像素区域。
优选地,如图1所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第一基板14为玻璃基板,或为树脂基板,或为柔性基板。在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阵列基板10和第一基板14之间的液晶层(图中未示出),此时,为了使得位于阵列基板10和第一基板14之间的液晶层能够很好的取向,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第一基板14包括位于第一基板14朝向阵列基板10侧的取向层(图中未示出),取向层的具体设置方式与现有技术相同,如通过摩擦取向的方式设置取向层。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每一量子点16的区域对应显示面板的一个亚像素区域,具体地,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量子点16至少包括红色量子点161、绿色量子点162和蓝色量子点163,在具体实施时,量子点16还可以包括黄色量子点等。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通过将量子点材料引入彩膜层,相比传统的将量子点设置在背光中,量子点彩膜因为其在光刻胶中自发光的特性,可以避免量子点背光和彩膜搭配时彩膜的漏光问题,比如量子点背光通过蓝色彩膜时,因为彩膜半峰宽较宽,会将背光中的绿色成分透过,导致蓝色色纯度降低,而量子点彩膜中的蓝光为背光蓝色发光二极管(LED)的蓝色,不会有其它颜色的光,故色域更高,因此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能够充分发挥量子点材料的光学性能,进一步提升显示器件的色域。
如图2所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10、第一偏光片11、第二偏光片12和封框胶13,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与阵列基板10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4,以及与第一基板14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22;
封框胶13用于密封阵列基板10和第一基板14;
第一偏光片11位于阵列基板10背向第一基板14的一侧,第二偏光片12位于第一基板14背向阵列基板10的一侧;
第二基板22与第二偏光片12贴合设置,第二基板22包括若干阵列排列的黑矩阵23、位于黑矩阵23上的相互绝缘交叉的第一触控电极24和第二触控电极25、以及位于黑矩阵23之间的若干阵列排列的量子点16,每一量子点16的区域对应触控显示面板的一个亚像素区域。
优选地,如图2所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24和第二触控电极25之间设置有绝缘层26,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第一触控电极24和第二触控电极25通过设置的绝缘层26相互绝缘。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每一量子点16的区域对应触控显示面板的一个亚像素区域,具体地,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量子点16至少包括红色量子点161、绿色量子点162和蓝色量子点163,在具体实施时,量子点16还可以包括黄色量子点等。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第一基板14为玻璃基板,或为树脂基板,或为柔性基板,当第一基板14为柔性基板时,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触控显示面板可以实现柔性显示。
优选地,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第一触控电极24可以为透明电极,也可以为金属电极。当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第一触控电极24为透明电极时,第一触控电极24的材料为氧化铟锡(ITO)或氧化铟锌(IZO),或为ITO和IZO的复合材料,当然,在实际设计中,第一触控电极还可以为其它类型的透明导电材料,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并不对第一触控电极的具体材料做限定;当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第一触控电极24为金属电极时,第一触控电极24的材料为钼(Mo)或铝(Al),或为Mo和Al组成的复合材料,当然,在实际设计中,第一触控电极还可以为其它类型的金属材料,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并不对第一触控电极的具体材料做限定。
优选地,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第二触控电极25可以为透明电极,也可以为金属电极。当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第二触控电极25为透明电极时,第二触控电极25的材料为氧化铟锡(ITO)或氧化铟锌(IZO),或为ITO和IZO的复合材料,当然,在实际设计中,第二触控电极还可以为其它类型的透明导电材料,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并不对第二触控电极的具体材料做限定;当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第二触控电极25为金属电极时,第二触控电极25的材料为钼(Mo)或铝(Al),或为Mo和Al组成的复合材料,当然,在实际设计中,第二触控电极还可以为其它类型的金属材料,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并不对第二触控电极的具体材料做限定。
下面具体介绍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的具体设置情况。
实施例一:
当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一中的第一触控电极24和第二触控电极25均为透明电极时,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一中的第一触控电极24位于黑矩阵23对应的区域;或位于量子点16对应的区域;或部分位于黑矩阵23对应的区域,部分位于量子点16对应的区域;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一中的第二触控电极25位于量子点16对应的区域;或位于黑矩阵23对应的区域;或部分位于黑矩阵23对应的区域,部分位于量子点16对应的区域。
具体地,如图3所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一中的第一触控电极24位于黑矩阵23对应的区域,第二触控电极25位于量子点16对应的区域。图中仅为第一触控电极24和第二触控电极25的示意,目的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一的第一触控电极24和第二触控电极25的位置,并不表示第一触控电极24和第二触控电极25的实际宽度,也不表示第一触控电极24,以及第二触控电极25的设置间隔。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一中的第二触控电极25包括第二触控电极条251和第二跨接线252,第二触控电极25在与第一触控电极24交叉的位置处通过第二跨接线252连接,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一中的第二跨接线252与第一触控电极24绝缘交叉设置。同样的,在实际设计中,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一的第一触控电极24包括触控电极条和跨接线,第二触控电极25仅包括触控电极条;或第一触控电极24包括触控电极条和跨接线,第二触控电极25也包括触控电极条和跨接线。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一中的第一触控电极24位于量子点16对应的区域;或部分位于黑矩阵23对应的区域,部分位于量子点16对应的区域的设置方式与第一触控电极24位于黑矩阵23对应的区域的设置方式类似,这里不再赘述。本发明体实施例一中的第二触控电极25位于黑矩阵23对应的区域;或部分位于黑矩阵23对应的区域,部分位于量子点16对应的区域的设置方式与第二触控电极25位于量子点16对应的区域的设置方式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由于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一中的第一触控电极24和第二触控电极25均为透明电极,因此第一触控电极24和第二触控电极25的设置不会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造成影响。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当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第一触控电极24和第二触控电极25均为金属电极时,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二中的第一触控电极24位于黑矩阵23对应的区域;第二触控电极25位于黑矩阵23对应的区域。图中仅为第一触控电极24和第二触控电极25的示意,目的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二的第一触控电极24和第二触控电极25的位置,并不表示第一触控电极24和第二触控电极25的实际宽度,也不表示第一触控电极24,以及第二触控电极25的设置间隔。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二中的第二触控电极25包括第二触控电极条251和第二跨接线252,第二触控电极25在与第一触控电极24交叉的位置处通过第二跨接线252连接,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二中的第二跨接线252与第一触控电极24绝缘交叉设置。同样的,在实际设计中,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二的第一触控电极24包括触控电极条和跨接线,第二触控电极25仅包括触控电极条;或第一触控电极24包括触控电极条和跨接线,第二触控电极25也包括触控电极条和跨接线。
由于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二中的第一触控电极24和第二触控电极25均设置在黑矩阵23对应的区域,因此第一触控电极24和第二触控电极25的设置不会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造成影响。
实施例三:
当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三中的第一触控电极24为透明电极,第二触控电极25为金属电极时,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三中的第一触控电极24位于黑矩阵23对应的区域;或位于量子点16对应的区域;或部分位于黑矩阵23对应的区域,部分位于量子点16对应的区域;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三中的第二触控电极25位于黑矩阵23对应的区域。
具体地,如图5(a)所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三中的第一触控电极24位于量子点16对应的区域,第二触控电极25位于黑矩阵23对应的区域,第一触控电极24包括第一触控电极条241和第一跨接线242。图中仅为第一触控电极24和第二触控电极25的示意,目的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三的第一触控电极24和第二触控电极25的位置,并不表示第一触控电极24和第二触控电极25的实际宽度,也不表示第一触控电极24,以及第二触控电极25的设置间隔。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三中的第一触控电极24位于黑矩阵23对应的区域;或部分位于黑矩阵23对应的区域,部分位于量子点16对应的区域的设置方式与第一触控电极24位于量子点16对应的区域的设置方式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当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三中的第一触控电极24为金属电极,第二触控电极25为透明电极时,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三中的第一触控电极24位于黑矩阵23对应的区域;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三中的第二触控电极25位于黑矩阵23对应的区域;或位于量子点16对应的区域;或部分位于黑矩阵23对应的区域,部分位于量子点16对应的区域。
具体地,如图5(b)所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三中的第一触控电极24位于黑矩阵23对应的区域,第二触控电极25部分位于黑矩阵23对应的区域,部分位于量子点16对应的区域,第二触控电极25包括第二触控电极条251和第二跨接线252。图中仅为第一触控电极24和第二触控电极25的示意,目的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三的第一触控电极24和第二触控电极25的位置,并不表示第一触控电极24和第二触控电极25的实际宽度,也不表示第一触控电极24,以及第二触控电极25的设置间隔。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三中的第二触控电极25位于黑矩阵23对应的区域;或位于量子点16对应的区域的设置方式与第二触控电极25部分位于黑矩阵23对应的区域,部分位于量子点16对应的区域的设置方式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通过将量子点材料引入彩膜层,以充分发挥量子点材料的光学性能,进一步提升显示器件的色域;同时把量子点彩膜和触控集成在一个基板上,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彩膜和触控分属两个基板的情况,有效地降低了量子点显示器件的制作成本。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或,该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面板;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面板、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面板、OLED显示器、OLED电视或电子纸等显示装置。
如图6所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制作阵列基板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
S601、采用封框胶密封所述阵列基板和第一基板;
S602、在所述阵列基板背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贴合第一偏光片,在所述第一基板背向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贴合第二偏光片;
S603、制作第二基板,将该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二偏光片贴合;其中,所述第二基板包括若干阵列排列的黑矩阵、位于所述黑矩阵上的相互绝缘交叉的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以及位于所述黑矩阵之间的若干阵列排列的量子点,每一所述量子点的区域对应触控显示面板的一个亚像素区域。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制作阵列基板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采用封框胶密封阵列基板和第一基板的方法,与现有技术采用封框胶密封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的方法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在阵列基板背向第一基板的一侧贴合第一偏光片的方法,以及在第一基板背向阵列基板的一侧贴合第二偏光片的方法与现有技术贴合偏光片的方法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优选地,如图7所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制作第二基板的方法具体包括:
S701、在一预先提供的基底上制作若干阵列排列的黑矩阵;
S702、在制作有所述黑矩阵的基底上通过构图工艺制作第一触控电极;
S703、在完成上述步骤的基底上通过构图工艺制作若干阵列排列的量子点,所述量子点位于所述黑矩阵之间,每一所述量子点的区域对应触控显示面板的一个亚像素区域;
S704、在完成上述步骤的基底上通过构图工艺制作绝缘层;
S705、在完成上述步骤的基底上通过构图工艺制作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交叉制作。
具体地,如图8(a)所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首先在预先提供的基底80上制作若干阵列排列的黑矩阵23,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基底80可以为玻璃基底,也可以为柔性基底,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并不对基底80的材料做具体限定。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在基底80上制作黑矩阵的具体方法与现有技术制作黑矩阵的方法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接着,如图8(b)所示,在制作有黑矩阵23的基底上通过构图工艺制作第一触控电极24,第一触控电极24的具体位置在上面已经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构图工艺包括光刻胶的涂覆、曝光、显影、刻蚀以及去除光刻胶的部分或全部过程。
接着,如图8(c)所示,在制作有第一触控电极24的基底上通过构图工艺制作若干阵列排列的量子点16,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构图工艺包括光刻胶的涂覆、曝光、显影、刻蚀以及去除光刻胶的部分或全部过程。优选地,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量子点材料选择无机发光材料,量子点的具体制作方法与现有技术相同,这里不再赘述。由于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量子点材料为无机发光材料,不会被氧化和水汽侵蚀,制备工艺无需在真空或惰性气体的保护下进行,能够降低制作成本。
接着,如图8(d)所示,在完成上述步骤的基底上通过构图工艺制作绝缘层26,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绝缘层26的材料为氧化硅(SiO2)或氮化硅(SiN),或为SiO2和SiN的复合材料,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并不对绝缘层26的材料作具体限定。接着,在制作有绝缘层26的基底上通过构图工艺制作第二触控电极25,第二触控电极25的具体位置在上面已经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构图工艺包括光刻胶的涂覆、曝光、显影、刻蚀以及去除光刻胶的部分或全部过程。
参见图2所示,将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制作的第二基板与第二偏光片12贴合,贴合时可以采用粘附性胶好的透明光学胶胶进行贴合,具体实施时,可以采用光学胶(OpticallyClearResin,OCR)进行贴合,或采用光学胶(OpticallyClearAdhesive,OCA)进行贴合。最后通过切割等工艺完成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第一偏光片、第二偏光片、封框胶,与所述阵列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以及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所述封框胶用于密封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偏光片位于阵列基板背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偏光片位于所述第一基板背向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二偏光片贴合设置,所述第二基板包括若干阵列排列的黑矩阵、位于所述黑矩阵上的相互绝缘交叉的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以及位于所述黑矩阵之间的若干阵列排列的量子点,每一所述量子点的区域对应触控显示面板的一个亚像素区域。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将量子点材料引入彩膜层,与现有技术将量子点设置在背光模组中相比,量子点彩膜因为其在光刻胶中自发光的特性,可以避免量子点背光和彩膜搭配时彩膜的漏光问题,能够充分发挥量子点材料的光学性能,进一步提升显示器件的色域;另外,由于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在第二基板上设置有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与现有技术将彩膜和触控电极设置在两个不同的基板上相比,能够有效地降低量子点显示器件的制作成本。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第一偏光片、第二偏光片和封框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阵列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以及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
所述封框胶用于密封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第一基板;
所述第一偏光片位于阵列基板背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偏光片位于所述第一基板背向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
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二偏光片贴合设置,所述第二基板包括若干阵列排列的量子点,每一所述量子点的区域对应显示面板的一个亚像素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为玻璃基板,或为树脂基板,或为柔性基板。
3.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第一偏光片、第二偏光片和封框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阵列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以及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
所述封框胶用于密封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第一基板;
所述第一偏光片位于阵列基板背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偏光片位于所述第一基板背向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
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二偏光片贴合设置,所述第二基板包括若干阵列排列的黑矩阵、位于所述黑矩阵上的相互绝缘交叉的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以及位于所述黑矩阵之间的若干阵列排列的量子点,每一所述量子点的区域对应触控显示面板的一个亚像素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为透明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位于所述黑矩阵对应的区域;或位于所述量子点对应的区域;或部分位于所述黑矩阵对应的区域,部分位于所述量子点对应的区域;
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位于所述黑矩阵对应的区域;或位于所述量子点对应的区域;或部分位于所述黑矩阵对应的区域,部分位于所述量子点对应的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为金属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位于所述黑矩阵对应的区域;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位于所述黑矩阵对应的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为透明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为金属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位于所述黑矩阵对应的区域;或位于所述量子点对应的区域;或部分位于所述黑矩阵对应的区域,部分位于所述量子点对应的区域;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位于所述黑矩阵对应的区域;或,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为金属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为透明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位于所述黑矩阵对应的区域;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位于所述黑矩阵对应的区域;或位于所述量子点对应的区域;或部分位于所述黑矩阵对应的区域,部分位于所述量子点对应的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或,包括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9.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制作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用封框胶密封所述阵列基板和第一基板;
在所述阵列基板背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贴合第一偏光片,在所述第一基板背向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贴合第二偏光片;
制作第二基板,将该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二偏光片贴合;其中,所述第二基板包括若干阵列排列的黑矩阵、位于所述黑矩阵上的相互绝缘交叉的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以及位于所述黑矩阵之间的若干阵列排列的量子点,每一所述量子点的区域对应触控显示面板的一个亚像素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第二基板具体包括:
在一预先提供的基底上制作若干阵列排列的黑矩阵;
在制作有所述黑矩阵的基底上通过构图工艺制作第一触控电极;
在完成上述步骤的基底上通过构图工艺制作若干阵列排列的量子点,所述量子点位于所述黑矩阵之间,每一所述量子点的区域对应触控显示面板的一个亚像素区域;
在完成上述步骤的基底上通过构图工艺制作绝缘层;
在完成上述步骤的基底上通过构图工艺制作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交叉制作。
CN201510580395.1A 2015-09-11 2015-09-11 显示面板、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Active CN1051832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80395.1A CN105183229B (zh) 2015-09-11 2015-09-11 显示面板、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80395.1A CN105183229B (zh) 2015-09-11 2015-09-11 显示面板、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83229A true CN105183229A (zh) 2015-12-23
CN105183229B CN105183229B (zh) 2017-06-09

Family

ID=54905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80395.1A Active CN105183229B (zh) 2015-09-11 2015-09-11 显示面板、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83229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57463A (zh) * 2017-07-18 2017-11-17 深圳市中龙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窄超薄量子点背光多触摸方式的教育触摸一体机
CN107819003A (zh) * 2016-09-14 2018-03-20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110376781A (zh) * 2019-07-23 2019-10-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CN111736388A (zh) * 2020-07-14 2020-10-0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量子点彩膜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1895A (zh) * 2013-01-22 2013-05-08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制备方法
CN103226259A (zh) * 2013-04-09 2013-07-31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CN104360540A (zh) * 2014-11-28 2015-0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04360536A (zh) * 2014-10-29 2015-0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4635372A (zh) * 2015-02-06 2015-05-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彩膜基板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1895A (zh) * 2013-01-22 2013-05-08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制备方法
CN103226259A (zh) * 2013-04-09 2013-07-31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CN104360536A (zh) * 2014-10-29 2015-0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4360540A (zh) * 2014-11-28 2015-0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04635372A (zh) * 2015-02-06 2015-05-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彩膜基板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19003A (zh) * 2016-09-14 2018-03-20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107357463A (zh) * 2017-07-18 2017-11-17 深圳市中龙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窄超薄量子点背光多触摸方式的教育触摸一体机
CN110376781A (zh) * 2019-07-23 2019-10-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CN111736388A (zh) * 2020-07-14 2020-10-0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量子点彩膜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736388B (zh) * 2020-07-14 2023-06-0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量子点彩膜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83229B (zh) 2017-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90367B2 (en) Display device
CN103227189B (zh) 一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及显示装置
US9823510B2 (en) Quantum dot color film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LCD apparatus
US10209557B2 (en) Display substrate
US11393880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11509025A (zh) 基于量子点的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10725331B2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a light amount control layer
US11099432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7608122A (zh) 显示装置
CN105183229A (zh) 显示面板、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5044974A (zh) 彩色滤光层、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4062800A (zh)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3179892U (zh) 一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及显示装置
KR20160028580A (ko) 컬러 변환층을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KR20150108650A (ko) 반도체 발광 소자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20073994A (ja) 機能パネル
CN101086581A (zh) 背光单元以及包括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
KR102635781B1 (ko) 배선 필름 및 그를 포함한 표시 장치
CN111341805A (zh) 显示面板和包括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US1166435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KR102200347B1 (ko) 퀀텀 로드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3545449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包含其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CN108109534A (zh) 像素发光装置
CN106610008A (zh) 发光建材
EP4235781A1 (en)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