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69230A -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类风湿病药物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类风湿病药物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69230A
CN105169230A CN201510528732.2A CN201510528732A CN105169230A CN 105169230 A CN105169230 A CN 105169230A CN 201510528732 A CN201510528732 A CN 201510528732A CN 105169230 A CN105169230 A CN 1051692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radix
rhizoma
herba
chinese medic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2873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贵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52873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69230A/zh
Publication of CN1051692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692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类风湿病药物中的应用,制成该中药组合物有效组分的原料为:川草乌、羌活、茯苓、白芍、半夏、陈皮、川楝子、延胡索、苏梗、厚朴、蒲公英、郁金、生地、牡丹皮、桂枝、桑枝、牛膝、杜仲、菊花、黄精、淫羊藿、泽泻、决明子、丹参、金银花、浮萍、防风、红藤、首乌、甘草、透骨草、升麻、车前草、滑石、仙茅、五味子、昆布、桑螵蛸、胆南星、桃仁、地龙、葛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新的治疗用途,扩大该发明的临床应用范围,避免良好药物资源的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类风湿病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类风湿病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风湿病中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晨僵、功能障碍和实验室免疫学等指标异常,目前认为其病理机制主要与机体免疫功能调节失衡有关,关节局部主要表现为滑膜细胞类似肿瘤样异常增殖。临床特点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功能下降,病变呈持续,反复发作过程,致残率较高(可达40%以上)。重症患者关节呈纤维性或骨性强直,并因关节周围肌肉萎缩、痉挛失去关节功能,致使生活不能自理。除关节症状外,还可出现关节外或内脏损害,如类风湿结节,心、肺、肾、周围神经及眼等病变。病变呈持续、反复发作。类风湿关节炎作为临床常见疑难疾病,其致残率高,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需要长期用药,目前临床上的治疗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慢作用抗风湿药等。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双氯芬酸等)只是针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控制,不能改善病情,由于其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发挥作用,长期使用胃肠道、肝肾损害等不良反应多;慢作用抗风湿药(如甲氨蝶呤等)虽可部分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病情,但起效缓慢,无直接抗炎作用,且由于其主要通过免疫抑制和抗代谢发挥作用,长期使用会出现类似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
本发明的处方于2014年2月26日在中国专利201310653290.5的申请中作为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公开后,我们在大量临床应用中发现该方除了主治功能外,还具有治疗类风湿病的良好疗效,不但起效迅速、疗效持久,而且不良反应少。为了进一步开发该药新的临床用途,减少药物的资源浪费,将该药进行了一系列的药效及剂型研究,为更广泛的临床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的新的治疗用途,具体是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类风湿病药物中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类风湿病药物中的应用,按照质量份计,制成该中药组合物有效组分的原料为:川草乌8-15份、羌活6-12份、茯苓3-11份、白芍7-17份、半夏6-14份、陈皮8-19份、川楝子2-15份、延胡索6-12份、苏梗6-17份、厚朴4-11份、蒲公英6-13份、郁金5-18份、生地7-19份、牡丹皮6-12份、桂枝6-17份、桑枝8-14份、牛膝2-8份、杜仲6-10份、菊花5-12份、黄精6-14份、淫羊藿9-13份、泽泻5-16份、决明子6-12份、丹参7-14份、金银花8-13份、浮萍5-12份、防风6-17份、红藤9-14份、首乌6-14份、甘草6-17份、透骨草8-14份、升麻5-15份、车前草6-17份、滑石6-11份、仙茅5-12份、五味子7-18份、昆布6-17份、桑螵蛸6-10份、胆南星8-12份、桃仁9-15份、地龙6-12份、葛根9-17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清热利湿消炎、理气止痛、行气活血、健脾益气、养阴补血、调整人体机能的效果,目前临床仅用于对慢性胃炎的治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按照质量份计,制成该中药组合物有效组分的原料为:川草乌12份、羌活8份、茯苓7份、白芍12份、半夏10份、陈皮12份、川楝子8份、延胡索9份、苏梗10份、厚朴8份、蒲公英9份、郁金11份、生地13份、牡丹皮9份、桂枝11份、桑枝10份、牛膝5份、杜仲8份、菊花9份、黄精10份、淫羊藿10份、泽泻10份、决明子8份、丹参10份、金银花10份、浮萍8份、防风11份、红藤11份、首乌10份、甘草10份、透骨草11份、升麻10份、车前草11份、滑石8份、仙茅8份、五味子12份、昆布12份、桑螵蛸9份、胆南星10份、桃仁12份、地龙9份、葛根13份。
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上述重量份配比将川草乌、羌活、茯苓、白芍、半夏、陈皮、川楝子、延胡索、苏梗、厚朴、蒲公英、郁金、生地、牡丹皮、桂枝、桑枝、牛膝、杜仲、菊花、黄精、淫羊藿、泽泻、决明子、丹参、金银花、浮萍、防风、红藤、首乌、甘草、透骨草、升麻、车前草、滑石、仙茅、五味子、昆布、桑螵蛸、胆南星、桃仁、地龙、葛根,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将该混合物与水按照重量比1:10的比例混合,在水中浸泡20分钟。
(2)将所述步骤(1)中的混合物及水煎煮60分钟后,过滤得到第一滤液及滤渣。
(3)将所述步骤(2)中所得滤渣与水按照重量比1:6的比例混合,再煎煮40分钟,然后过滤得到第二滤液及滤渣,将第一滤液与第二滤液混合,获得药物的汤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中药组合物治疗过敏性鼻炎无毒副作用,且具有价格低,易于被患者接受等优点;
2、该中药组合物原材料丰富,制备工艺简单,对环境友好,在治疗过敏性鼻炎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3、本发明提高了该中药组合物的临床应用范围,有效避免良好药物资源的浪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类风湿病药物中的应用,按照质量份计,制成该中药组合物有效组分的原料为:川草乌12份、羌活8份、茯苓7份、白芍12份、半夏10份、陈皮12份、川楝子8份、延胡索9份、苏梗10份、厚朴8份、蒲公英9份、郁金11份、生地13份、牡丹皮9份、桂枝11份、桑枝10份、牛膝5份、杜仲8份、菊花9份、黄精10份、淫羊藿10份、泽泻10份、决明子8份、丹参10份、金银花10份、浮萍8份、防风11份、红藤11份、首乌10份、甘草10份、透骨草11份、升麻10份、车前草11份、滑石8份、仙茅8份、五味子12份、昆布12份、桑螵蛸9份、胆南星10份、桃仁12份、地龙9份、葛根13份。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上述重量份配比将川草乌、羌活、茯苓、白芍、半夏、陈皮、川楝子、延胡索、苏梗、厚朴、蒲公英、郁金、生地、牡丹皮、桂枝、桑枝、牛膝、杜仲、菊花、黄精、淫羊藿、泽泻、决明子、丹参、金银花、浮萍、防风、红藤、首乌、甘草、透骨草、升麻、车前草、滑石、仙茅、五味子、昆布、桑螵蛸、胆南星、桃仁、地龙、葛根,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将该混合物与水按照重量比1:10的比例混合,在水中浸泡20分钟。
(2)将所述步骤(1)中的混合物及水煎煮60分钟后,过滤得到第一滤液及滤渣。
(3)将所述步骤(2)中所得滤渣与水按照重量比1:6的比例混合,再煎煮40分钟,然后过滤得到第二滤液及滤渣,将第一滤液与第二滤液混合,获得药物的汤剂。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类风湿病药物中的应用,按照质量份计,制成该中药组合物有效组分的原料为:川草乌8份、羌活12份、茯苓3份、白芍17份、半夏6份、陈皮19份、川楝子2份、延胡索12份、苏梗6份、厚朴11份、蒲公英6份、郁金18份、生地7份、牡丹皮12份、桂枝6份、桑枝14份、牛膝2份、杜仲10份、菊花5份、黄精14份、淫羊藿9份、泽泻16份、决明子6份、丹参14份、金银花8份、浮萍12份、防风6份、红藤14份、首乌6份、甘草17份、透骨草8份、升麻15份、车前草6份、滑石11份、仙茅5份、五味子18份、昆布6份、桑螵蛸10份、胆南星8份、桃仁15份、地龙6份、葛根17份。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上述重量份配比将川草乌、羌活、茯苓、白芍、半夏、陈皮、川楝子、延胡索、苏梗、厚朴、蒲公英、郁金、生地、牡丹皮、桂枝、桑枝、牛膝、杜仲、菊花、黄精、淫羊藿、泽泻、决明子、丹参、金银花、浮萍、防风、红藤、首乌、甘草、透骨草、升麻、车前草、滑石、仙茅、五味子、昆布、桑螵蛸、胆南星、桃仁、地龙、葛根,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将该混合物与水按照重量比1:10的比例混合,在水中浸泡20分钟。
(2)将所述步骤(1)中的混合物及水煎煮60分钟后,过滤得到第一滤液及滤渣。
(3)将所述步骤(2)中所得滤渣与水按照重量比1:6的比例混合,再煎煮40分钟,然后过滤得到第二滤液及滤渣,将第一滤液与第二滤液混合,获得药物的汤剂。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类风湿病药物中的应用,按照质量份计,制成该中药组合物有效组分的原料为:川草乌15份、羌活6份、茯苓11份、白芍7份、半夏14份、陈皮8份、川楝子15份、延胡索6份、苏梗17份、厚朴4份、蒲公英13份、郁金5份、生地19份、牡丹皮6份、桂枝17份、桑枝8份、牛膝8份、杜仲6份、菊花12份、黄精6份、淫羊藿13份、泽泻5份、决明子12份、丹参7份、金银花13份、浮萍5份、防风17份、红藤9份、首乌14份、甘草6份、透骨草14份、升麻5份、车前草17份、滑石6份、仙茅12份、五味子7份、昆布17份、桑螵蛸6份、胆南星12份、桃仁9份、地龙12份、葛根9份。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上述重量份配比将川草乌、羌活、茯苓、白芍、半夏、陈皮、川楝子、延胡索、苏梗、厚朴、蒲公英、郁金、生地、牡丹皮、桂枝、桑枝、牛膝、杜仲、菊花、黄精、淫羊藿、泽泻、决明子、丹参、金银花、浮萍、防风、红藤、首乌、甘草、透骨草、升麻、车前草、滑石、仙茅、五味子、昆布、桑螵蛸、胆南星、桃仁、地龙、葛根,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将该混合物与水按照重量比1:10的比例混合,在水中浸泡20分钟。
(2)将所述步骤(1)中的混合物及水煎煮60分钟后,过滤得到第一滤液及滤渣。
(3)将所述步骤(2)中所得滤渣与水按照重量比1:6的比例混合,再煎煮40分钟,然后过滤得到第二滤液及滤渣,将第一滤液与第二滤液混合,获得药物的汤剂。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服用方法:口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每次含生药量100-125g。
本发明药物的动物毒性试验
取家兔100只,雌雄各半,体重2.0-3.0kg,分为两组,一组为超剂量实验组,另一组为正常量实验组。超剂量组为7.5g生药/kg,正常量组为2.5g生药/kg,给药方式为灌胃法给药,每天早晚各一次,连续服用30天,每天观察给药反应,结果表明二组家兔活动、饮食正常,药物无不良毒副作用。
下面结合临床资料对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疗效作进一步说明。
临床资料:
1.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RA修订的诊断标准:
①晨僵至少1h(持续时间≥6周);
②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持续时间≥6周);
③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尖关节肿(持续时间≥6周);
④对称性关节炎(持续时间≥6周);
⑤皮下结节;
⑥手X线改变;
⑦类风湿因子阳性。
⑧有上述7项中4项者并排除其他关节炎即可确诊为类风湿病。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疾病诊断及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类风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并结合临床实际,制定证候诊断标准。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1)证候
①湿热痹阻证
主症:关节肿痛而热,发热,关节屈伸不利,晨僵,关节畸形。
次症:口渴,汗出,小便黄,大便干。
舌脉: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或弦滑。
②寒湿痹阻证
主症:关节冷痛而肿,遇寒痛增,得热痛减,关节屈伸不利,晨僵,关节畸形。
次症:口淡不渴,恶风寒,阴雨天加重,肢体沉重。
舌脉:舌质淡,苔白,脉弦紧。
③肾气虚寒证
主症:关节冷痛而肿,肢冷不温,关节屈伸不利,晨僵,关节畸形。
次症:面色(白+光)白,精神疲惫,腰膝酸软。
舌脉:舌质淡,苔白,脉沉细弱。
④肝肾阴虚证
主症:关节肿胀疼痛或酸痛,关节屈伸不利,晨僵,关节畸形。
次症:腰膝酸软,头晕目眩,五心烦热,咽干,潮热;
舌脉:舌质红,苔少,脉沉细弦。
⑤瘀血痹阻证
主症:关节肿胀刺痛,或疼痛夜甚,关节屈伸不利,晨僵,关节畸形。
次症:皮下硬节,关节局部肤色晦暗,肌肤干燥无光泽,或肌肤甲错,妇女月经量少或闭经。
舌脉:舌质紫暗,有瘀斑或瘀点,脉沉细涩。
2.一般资料
选取确诊为类风湿病患者200例,其中男类风湿病患者100例,女类风湿病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对照组100例,两组男女各半。
3.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汤剂治疗,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每次含生药量100-125g;
对照组:给予来氟米特、甲氨蝶呤和叶酸进行治疗。
两组的疗程均为2个月。
4.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疗程结束时,对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握力,ESR,RF进行考核,每项指标的改善程度按如下公式计算:(治疗前值-治疗后值)/治疗前值×100%;
ESR计算:(治疗前值-治疗后值)/(治疗前值-正常值)×100%;
男正常值≤15mm/hr,女≤20mm/hr。
疗效分级:
计算各项指标的改善百分数,相加算出其平均改善百分数来判断疗效:
显效:治疗后比治疗前,改善率≥70%;
有效:治疗后比治疗前,50%≤改善率<70%;
改善:治疗后比治疗前,30%≤改善率<50%;
无效:治疗后比治疗前,改善率<30%。
5.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结果如下:治疗组100例患者,显效45例,有效38例,改善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100例患者,显效28例,有效33例,改善14例,无效25例,总有效率为75%。临床实验结果显示,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皆远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两组治愈患者均随访1年,治疗组治愈45例,无1例复发。对照组治愈的28例,复发5例。可见,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清热利湿消炎、理气止痛、行气活血、健脾益气、养阴补血、调整人体机能的功效,同时可标本兼治,治愈后不复发,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来氟米特、甲氨蝶呤和叶酸的联合疗法。
典型病例
病例1
汪某,女,26岁,患类风湿病三年多,经其他药物长期治疗无效,经常腰酸腿疼,属早期风湿痛,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后一周,酸痛得到控制,连续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一个月后,基本痊愈。
病例2
刘某,男,72岁,全身关节肿痛、疼痛、压痛,手关节变形,关节障碍,病程进入晚期,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一个半月后,关节肿痛明显好转,功能障碍得到改善。
病例3
马某,男,45岁,足趾关节肿痛,有压痛,长期服用西药止痛,改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一个月后,关节肿痛消失。
病例4
赵某,女,53岁,风湿腰痛三年,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一周,腰痛得到控制。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2)

1.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类风湿病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份计,制成该中药组合物有效组分的原料为:川草乌8-15份、羌活6-12份、茯苓3-11份、白芍7-17份、半夏6-14份、陈皮8-19份、川楝子2-15份、延胡索6-12份、苏梗6-17份、厚朴4-11份、蒲公英6-13份、郁金5-18份、生地7-19份、牡丹皮6-12份、桂枝6-17份、桑枝8-14份、牛膝2-8份、杜仲6-10份、菊花5-12份、黄精6-14份、淫羊藿9-13份、泽泻5-16份、决明子6-12份、丹参7-14份、金银花8-13份、浮萍5-12份、防风6-17份、红藤9-14份、首乌6-14份、甘草6-17份、透骨草8-14份、升麻5-15份、车前草6-17份、滑石6-11份、仙茅5-12份、五味子7-18份、昆布6-17份、桑螵蛸6-10份、胆南星8-12份、桃仁9-15份、地龙6-12份、葛根9-17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类风湿病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份计,制成该中药组合物有效组分的原料为:川草乌12份、羌活8份、茯苓7份、白芍12份、半夏10份、陈皮12份、川楝子8份、延胡索9份、苏梗10份、厚朴8份、蒲公英9份、郁金11份、生地13份、牡丹皮9份、桂枝11份、桑枝10份、牛膝5份、杜仲8份、菊花9份、黄精10份、淫羊藿10份、泽泻10份、决明子8份、丹参10份、金银花10份、浮萍8份、防风11份、红藤11份、首乌10份、甘草10份、透骨草11份、升麻10份、车前草11份、滑石8份、仙茅8份、五味子12份、昆布12份、桑螵蛸9份、胆南星10份、桃仁12份、地龙9份、葛根13份。
CN201510528732.2A 2015-08-26 2015-08-26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类风湿病药物中的应用 Pending CN1051692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28732.2A CN105169230A (zh) 2015-08-26 2015-08-26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类风湿病药物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28732.2A CN105169230A (zh) 2015-08-26 2015-08-26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类风湿病药物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69230A true CN105169230A (zh) 2015-12-23

Family

ID=54891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28732.2A Pending CN105169230A (zh) 2015-08-26 2015-08-26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类风湿病药物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6923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38770A (zh) * 2016-06-16 2016-10-26 孟广千 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潘新: ""尫痹活动方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寒热错杂型临床观察"", 《上海中医药杂志》 *
王建平: ""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经验"", 《中国当代医药》 *
马艳峰等: ""通路散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196例观察"", 《吉林中医药》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38770A (zh) * 2016-06-16 2016-10-26 孟广千 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14422A (zh) 一种治疗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的中药汤剂
CN102626487B (zh) 一种治疗风寒湿邪的中药丸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843421A (zh) 一种治疗风湿疾病的药物
CN102688363A (zh) 一种治疗风湿类关节炎的中药
CN104689132A (zh)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1716317B (zh) 一种内服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4107393A (zh) 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5169230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类风湿病药物中的应用
CN102895572B (zh)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4645163A (zh)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5663897A (zh) 一种应用于带状疱疹的中药组合物
CN105288481A (zh) 一种治痹止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膏剂的制备方法
CN104740036A (zh) 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闭经的中药组合物
CN104667249A (zh) 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中药组合物
CN104606595A (zh) 一种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中药制剂
CN104547117A (zh) 一种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中药制剂
CN104740075A (zh) 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
CN103948694A (zh) 疏风通痹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85347B (zh) 一种祛风胜湿的中药组合物
CN103705629B (zh) 一种治疗瘙痒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05056141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中的应用
CN102028916B (zh) 用于治疗腰腿痛的鸡骨威灵香汤
CN103127258A (zh) 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
CN104688916A (zh)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5687488A (zh) 一种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中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