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65887B - 一种调节植物生长的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调节植物生长的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65887B
CN105165887B CN201510566728.5A CN201510566728A CN105165887B CN 105165887 B CN105165887 B CN 105165887B CN 201510566728 A CN201510566728 A CN 201510566728A CN 105165887 B CN105165887 B CN 1051658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ion
synergist
corn
acid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6672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65887A (zh
Inventor
彭山英
王秀琼
颜亚奇
付晓莎
曾冬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Run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Guoguang Agro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Guoguang Agro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Guoguang Agro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6672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658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658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658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658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658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调节植物生长的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所述组合物包括活性成分A、活性成分B、增效剂,所述活性成分A、活性成分B、增效剂的重量比例为(12—116):1:(2.5—40),所述活性成分A为乙烯利,所述活性成分B为至少一种选自α‑萘乙酸或其盐、吲哚丁酸或其盐,所述增效剂为至少一种选自聚天门冬氨酸或其盐、聚谷氨酸或其盐,所述组合物以及制剂在调控植物,特别是玉米生长方面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不仅可控制植株徒长,增强抗倒伏能力,还具有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根系活力,提高根部营养吸收能力,进而提高作物抗逆能力,改善品质,最终实现高产的目标。

Description

一种调节植物生长的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生长调节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节植物生长的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根据植物激素的结构、功能和作用原理人工提取、合成的,能改变植物体内激素合成、运输、代谢及作用,从而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的一大类化学物质。现已发现具有调控植物生长和发育功能物质有胺鲜酯(DA-6)、氯吡脲、复硝酚钠、生长素、赤霉素、乙烯、细胞分裂素、脱落酸、油菜素内酯、水杨酸、茉莉酸、多效唑和多胺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较低的浓度下即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表现出促进或抑制作用。迄今为止,植物生长调节剂已在农作物、果树、蔬菜生产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目前,许多植物生长调节剂单独使用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植物生长调节剂单剂应用的缺点是:生物活性比较单一,生长调节作用相对较低,使用量(或使用浓度)较大,而且一般只能在作物一定的生长时期发挥调节生长作用。而当两种甚至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混用时,其共同作用的生理效果往往不等于各自作用效果的总和,其生理效能主要表现为三种,一是增效或加合作用,二是拮抗作用,三是诱导作用。因此需要正确合理地选择和混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以便克服或避免产生副作用,使之达到预期的应用效果,即达到增效、加合或诱导作用,避免拮抗作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调节植物生长的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所述组合物以及制剂在调控植物,特别是玉米生长方面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不仅可控制植株徒长,增强抗倒伏能力,还具有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根系活力,提高根部营养吸收能力,进而提高作物抗逆能力,改善品质,最终实现高产的目标。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调节植物生长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活性成分A、活性成分B、增效剂,所述活性成分A、活性成分B、增效剂的重量比例为(12—116):1:(2.5—40),所述活性成分A为乙烯利,所述活性成分B为至少一种选自α-萘乙酸或其盐、吲哚丁酸或其盐,所述增效剂为至少一种选自聚天门冬氨酸或其盐、聚谷氨酸或其盐。
优选的,所述活性成分B为至少一种选自α-萘乙酸、α-萘乙酸钠、α-萘乙酸钾、α-萘乙酸乙醇胺、4-吲哚-3-丁酸、4-吲哚-3-丁酸钠,4-吲哚-3-丁酸钾,所述增效剂为至少一种选自聚天门冬氨酸钠、聚天门冬氨酸钾、聚天门冬氨酸钙、聚谷氨酸钠、聚谷氨酸钾、聚谷氨酸钙。
更为优选的,所述活性成分B为α-萘乙酸,所述增效剂为聚天门冬氨酸钙。
优选的,所述活性成分A、活性成分B、增效剂的重量比例为(29—58):1:(2.5—40)。
更为优选的,所述活性成分A、活性成分B、增效剂的重量比例为(29—58):1:(5—10)。
更为优选的,所述活性成分A、活性成分B、增效剂的重量比例为29:1:5。
更为优选的,所述活性成分A、活性成分B、增效剂的重量比例为36:1:5。
更为优选的,所述活性成分A、活性成分B、增效剂的重量比例为58:1:5。
本申请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含有所述组合物的制剂,所述制剂为由所述组合物与必要的助剂加工形成的水剂、可溶粉剂或可溶粒剂,所述制剂中,所述组合物的重量比例为1—90%。
本申请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所述的组合物或制剂的在调节玉米株高、防止玉米早衰、提高玉米产量上的应用。
本申请技术方案所述乙烯利是优质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它可经由植株的茎、叶、花、果,然后传导到植物细胞中,因一般细胞液pH皆在4以下,于是便分解生成乙烯,起植物体内源乙烯的作用,但乙烯利有抑制生长素的运输及根的伸长等作用。
所述α-萘乙酸,有内源生长素吲哚乙酸的作用特点和生理功能,具有促进细胞分裂与扩大,诱导形成不定根,增加坐果,防止落果,改变雌、雄花比率等。α-萘乙酸可经叶片、树枝的嫩表皮、种子进入到植物体内,随同营养流输导到作用部位。
所述吲哚丁酸,可经由植株的根、茎、叶、果吸收,但移动性小,不易被吲哚乙酸氧化酶分解,生物活性持续时间较长。
所述聚天门冬氨酸,是农业行业最重要的一种新型的肥料增效剂,具有无磷、无毒、无公害和可完全生物降解的特性。所述聚天门冬氨酸钙,是聚天门冬氨酸和钙元素螯合而成的有机钙。钙元素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巨大,由于钙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再利用性能差,移动性差,作物缺钙突出表现在幼嫩部位,因此,利用天门冬氨酸具有靶向定位的功能(其中靶向定位于活泼生长点:幼根、茎、叶、花、果),采用聚天门冬氨酸钙,将钙离子直接定位运送于生长中心部位,其解决作物缺钙症的功效是无机钙离子所无法相比的。无机钙离子的运输是通过木质部进行的,受蒸腾流的影响,然而,依据聚天门冬氨酸系列盐的功能效果,其运输途径不仅有木质部途径,还存在共质体途径。因为,它对作物钙营养的调控、钙依赖蛋白信使的调控和钙参与的逆境调控作用是直接的,即是最高效的。
所述聚谷氨酸,是自然界中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水溶性多聚氨基酸,具有优良的水溶性、超强的吸附性和生物可降解性,降解产物为无公害的谷氨酸。在农业上作为肥料增效剂,具有促进植物吸收养分、减少肥料的使用,增加植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增强作物抗病能力等功效。可使土壤基质同各种无机或有机肥料相互均匀混合,提高当季化肥的利用率,解决因肥料流失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大量使用肥料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农产品的安全性问题。
此外,在农业领域,聚天门冬氨酸和聚谷氨酸都一般被作为肥料增效剂使用,提高肥料利用率来增加产量,作为肥料增效剂的作用机理和作用效果被报道和应用得特别多,但是被作为农药特别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增效剂还鲜有应用和报道。
针对乙烯利有抑制生长素的运转及根的伸长等这些缺点带来的副作用,本申请技术方案采用乙烯利与α-萘乙酸或吲哚丁酸复配,克服乙烯利在玉米上单独使用带来的副作用的同时,再加上聚天门冬氨酸或聚谷氨酸,进一步提高作物根系的发育作用,使之长出更长的根和更多根毛,增加根的表面积,增强作物抗倒伏、抗旱、抗寒、抗病等抗逆能力,经田间试验验证,本申请技术方案中,各组分之间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田间药效实验
1、供试药剂
70%乙烯利原药,80%α-萘乙酸原药,90%聚天门冬氨酸钙原粉,均由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2、供试作物
玉米,品种,郑单958,温室盆栽幼苗,按常规玉米种植水肥管理。
3、试验分组
试验分为单剂组、试验组、对照组,具体分组设置如表1。
表1试验分组设置
4、试验方法
选择生长整齐一致的盆栽玉米苗,采用茎叶喷雾方式,在玉米6叶一心叶期,株高53-62厘米时,按表一设置的1—31组进行喷雾,喷雾后置温室内3d后,转入室外网室培养。
5、调查与计算方法
在温室中培养30天后调查,调查时测量株高(地上部分),计算株高抑制率;同时测定玉米的整株(地上部分+根)鲜重,计算百株鲜重增长率,依照Colby法评价三种药剂混配后的协同增效作用。
其中计算公式如下:
抑制百分率(%)=(清水对照-药剂处理)÷清水对照×100
鲜重增长率(%)=(药剂处理-清水对照)÷清水对照×100
Colby理论增长计算公式如下:
E0=X×Y×Z÷1002
式中,X:乙烯利单剂各用量下的鲜重增长率;Y:α-萘乙酸单剂各用量下的鲜重增长率;Z:聚天门冬氨酸钙单剂各用量下的鲜重增长率;E0:X+Y+Z混配各用量下的理论鲜重增长率;E:X+Y+Z混配各用量下的实际鲜重增长率。
当E-E0>10%时,说明产生增效作用;
当E-E0<-10%时,说明产生拮抗作用;
当E-E0值介于±10%时,说明产生加成作用。
6、试验结果及药效评价如表2所示。
表2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及药效评价
试验结果表明:
1、对玉米株高的影响:
乙烯利单剂在各组浓度下都有显著抑制玉米株高的作用,株高随乙烯利浓度增加而抑制率增加,抑制率为10.1~30.4%,抑制率与乙烯利浓度呈正相关;α-萘乙酸单剂、聚天门冬氨酸钙单剂在各组浓度下对玉米株高都没有明显影响;而三种组分混合后则对玉米株高有一定抑制,抑制率为10.6~27.6%,说明加入的α-萘乙酸和聚天门冬氨酸钙对乙烯利矮化植株方面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2、对玉米生物量(鲜重)的影响
乙烯利单剂在各组浓度下对玉米鲜重都有抑制作用,鲜重增长率呈负增长,鲜重增长率为-1.3~-12%,增长率与乙烯利浓度呈负相关;α-萘乙酸单剂、聚天门冬氨酸钙单剂各组浓度下都增加了玉米鲜重,施用α-萘乙酸单剂增长率为4.2%,根系明显增多;施用聚天门冬氨酸钙单剂增长率为3.0~9.3%,地上部分鲜重增加;三种组分混合后,不同混配比例下玉米鲜重增长率为3.1~16.0%。其中乙烯利、α-萘乙酸、聚天门冬氨酸钙的混配比例为(29—58):1:(2.5—40)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中,乙烯利、α-萘乙酸、聚天门冬氨酸钙的混配比例为29:1:5,36:1:5,58:1:5时,玉米鲜重增长量达到15%以上,增效作用最明显。
上述结果表明,该本申请所述组合物明显的弥补了施用乙烯利造成玉米早衰,及时补充了生长素,加强根系生长,加强根系营养吸收,增强玉米的抗逆性,促进植株健康生长,进而提高产量。
实施例二
一种含有本申请所述组合物的制剂,其剂型为水剂,其组分和重量配比为:
实施例三
一种含有本申请所述组合物的制剂,其剂型为水剂,其组分和重量配比为:
实施例四
一种含有本申请所述组合物的制剂,其剂型为水剂,其组分和重量配比为:
其中,所述实施例二至实施例四的制剂,其制备方法为:
(1)将α-萘乙酸加入丙二醇/乙二醇中,水浴加热,温度在40℃左右,溶解完全;
(2)加入T-200/T-80/601#,充分搅拌均匀后降至室温,此时溶液产生一定气泡,外观看起来混浊;
(3)将乙烯利加入(2)步骤的溶液中,搅拌15—20分钟后,溶液变为澄清;
(4)将聚天门冬氨酸钙加入到40—50℃的蒸馏水中,搅拌溶解15—30分钟,待聚天门冬氨酸钙溶解完全后降至室温;
(5)将聚天门冬氨酸钙水溶液加入到(3)步骤的溶液中,搅拌10—15分钟,两种溶液充分混合溶解;
(6)在(5)步骤的溶液中加入复合润湿渗透剂,搅拌10分钟左右,充分混合溶解完全,即得到该组合物的水剂。
实施例五
制剂调节玉米生长和增产药效试验(A)
1、供试药剂
实施例二至实施例四中制剂。
2、供试作物
玉米,品种:先玉335
3、试验分组
试验组:
分别稀释至500倍和1000倍的实施例二所述制剂,编号为A-1、A-2;
分别稀释至500倍和1000倍的实施例三所述制剂,编号为A-3、A-4;
分别稀释至500倍和1000倍的实施例四所述制剂,编号为A-5、A-6;
另设一组清水对照组,编号为A-0。
4、试验方法
试验安排在吉林省蛟河市青背镇,每小区面积为20m2,随机区组排列,每处理重复4次;适当提高种植密度,种植密度约4000株/亩;选择试验田土壤肥力比较均匀,玉米长势基本一致,管理同一般大田;该项试验地共施药1次,于玉米拔节期(约6—9片叶)全株喷施,重点喷喇叭口,用药液量按30kg/亩计。
5、调查及数据分析方法
每小区随机选取10株玉米,挂牌标记,测量玉米高度,调查药剂对玉米株高的抑制作用。至玉米成熟后,测量株高、穗位高度、根层数,穗粒数、10株玉米籽千粒重,折算亩产量。
亩产量计算方法如下:
亩产量(公斤/亩)=株数÷亩×穗粒数×千粒重
6、测定组合物对玉米品质影响
品质测定主要包括淀粉、蛋白质两项主要指标,委托农业部测试认证单位“四川省农科院分析测试中心”测定。
试验结果见表3、表4、表5。
表3实施例五试验(A)制剂调节玉米生长试验结果
表4实施例五试验(A)制剂调节玉米增产试验结果
分组编号 平均穗粒数(粒) 平均千粒重(g) 亩产量(kg) 增产率(%)
A-1 471.6 460.5 868.7 18.5
A-2 476.6 472.5 900.8 22.8
A-3 465.9 463.7 864.1 17.8
A-4 481.6 476.3 917.5 25.1
A-5 456.8 462.5 845.1 15.2
A-6 479.1 468.4 897.6 22.4
A-0 420.4 436.1 733.3 --
表5实施例五试验(A)玉米品质测定结果
分组编号 淀粉(%) 蛋白质(%)
A-1 65.9 9.3
A-2 66.1 9.5
A-3 66.0 9.3
A-4 67.0 9.6
A-5 65.6 9.3
A-6 66.5 9.4
A-0 65.5 9.2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1)对玉米株高、穗位和茎粗的影响:
各试验组都能显著降低玉米株高和穗位高,显著增加玉米茎杆粗度,株高和穗位高都随着乙烯利浓度增加而降低率增加,株高降低率为15.5—22.5%,穗位降低率20.3—30.4%,茎杆粗度增加率为20.7—31.0%。在降低株高、穗位高的同时,增加了茎杆粗度,充分保证了玉米抗倒伏能力。
(2)对玉米根系的影响
各试验组都能显著增加根层数,实际数据调查中,还发现空白对照处理的根层数虽然能看到有2层根,但根系基本都是贴地生长,根系少、不发达。而所有药剂处理的玉米根系健壮、发达、根系多,抓地能力明显强于空白对照组。说明含有组合物的制剂对根系生长起到了很好的促根、发根,提高根系活力,从而又为玉米高产创造有利条件。
(3)对玉米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玉米穗粒数、千粒重是衡量玉米产量的两个重要指标,各试验组对玉米穗粒数、千粒重都有明显增加,穗粒数增加8.7—14.6%,千粒重增加5.6—9.2%,亩产量增加15.2—25.1%,其中,A-4组增产效果最佳,达到25.1%。
(4)对玉米品质的影响
品质测定结果表明:在上述各试验组处理浓度下,对玉米淀粉和蛋白质两项主要品质指标均无良影响,相反,各处理浓度下淀粉、蛋白质含量都有一定量的提高,对品质有一定改善。
制剂调节玉米生长和增产药效试验(B)
1、供试药剂
实施例二至实施例四中制剂。
2、供试作物
玉米,品种:成单18
3、试验分组
试验组:
分别稀释至500倍和1000倍的实施例二所述制剂,编号为B-1、B-2;
分别稀释至500倍和1000倍的实施例三所述制剂,编号为B-3、B-4;
分别稀释至500倍和1000倍的实施例四所述制剂,编号为B-5、B-6;
另设一组清水对照组,编号为B-0。
4、试验方法
试验安排在四川省金堂县龙威镇,每小区面积为20m2,随机区组排列,每处理重复4次;适当提高种植密度,种植密度约4000株/亩;选择试验田土壤肥力比较均匀,玉米长势基本一致,管理同一般大田;该项试验地共施药1次,于玉米拔节期(约6—9片叶)全株喷施,重点喷喇叭口,用药液量按30kg/亩计。
5、调查及数据分析方法
每小区随机选取10株玉米,挂牌标记,测量玉米高度,调查药剂对玉米株高的抑制作用。至玉米成熟后,测量株高、穗位高度、根层数,穗粒数、10株玉米籽千粒重,折算亩产量。
亩产量计算方法如下:
亩产量(公斤/亩)=株数÷亩×穗粒数×千粒重
6、测定组合物对玉米品质影响
品质测定主要包括淀粉、蛋白质两项主要指标,委托农业部测试认证单位“四川省农科院分析测试中心”测定。
试验结果见表6、表7、表8。
表6实施例五试验(B)制剂调节玉米生长试验结果
表7实施例五试验(B)制剂调节玉米增产试验结果
分组编号 平均穗粒数(粒) 平均千粒重(g) 亩产量(kg) 增产率(%)
B-1 387.3 382.9 593.2 15.4
B-2 391.1 389.4 609.2 18.5
B-3 389.9 382.7 596.9 16.1
B-4 396.7 385.5 611.7 19.0
B-5 390.5 385.8 602.6 17.3
B-6 401.8 389.2 625.5 21.7
B-0 366.2 350.8 513.9 --
表8实施例五试验(B)玉米品质测定结果
分组编号 淀粉(%) 蛋白质(%)
B-1 64.0 9.5
B-2 64.5 9.7
B-3 64.2 9.5
B-4 64.9 9.6
B-5 64.4 9.6
B-6 65.0 9.7
B-0 63.8 9.4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1)对玉米株高、穗位和茎粗的影响:
各试验组都能显著降低玉米株高和穗位高,显著增加玉米茎杆粗度,株高和穗位高都随着乙烯利浓度增加而降低率增加,株高降低率为13.4-18.7%,穗位降低率10.0-16.6%,茎杆粗度都比对照有所增加。在降低株高、穗位高的同时,增加了茎杆粗度,充分保证了玉米抗倒伏能力。
(2)对玉米根系的影响
各试验组都能显著增加根层数,实际数据调查中,还发现空白对照处理的根层数虽然能看到有2层根,但根系基本都是贴地生长,根系少、不发达。而所有药剂处理的玉米根系健壮、发达、根系多,抓地能力明显强于空白对照组。说明含有组合物的制剂对根系生长起到了很好的促根、发根,提高根系活力,从而又为玉米高产创造有利条件。
(3)对玉米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玉米穗粒数、千粒重是衡量玉米产量的两个重要指标,各试验组对玉米穗粒数、千粒重都有明显增加,穗粒数增加5.8-9.7%,千粒重增加9.1-11.0%,亩产量增加15.4—21.7%,其中,B-6组增产效果最佳,达到21%以上。
(4)对玉米品质的影响
品质测定结果表明:在上述各试验组处理浓度下,对玉米淀粉和蛋白质两项主要品质指标均无良影响,相反,各处理浓度下淀粉、蛋白质含量都有一定量的提高,对品质有一定改善。
制剂调节玉米生长和增产药效试验(C)
1、供试药剂
实施例二至实施例四中制剂。
2、供试作物
玉米,品种:郑单958
3、试验分组
试验组:
分别稀释至500倍和1000倍的实施例二所述制剂,编号为C-1、C-2;
分别稀释至500倍和1000倍的实施例三所述制剂,编号为C-3、C-4;
分别稀释至500倍和1000倍的实施例四所述制剂,编号为C-5、C-6;
另设一组清水对照组,编号为C-0。
4、试验方法
试验安排在河南省民权县林七镇,每小区面积为20m2,随机区组排列,每处理重复4次;适当提高种植密度,种植密度约4000株/亩;选择试验田土壤肥力比较均匀,玉米长势基本一致,管理同一般大田;该项试验地共施药1次,于玉米拔节期(约6—9片叶)全株喷施,重点喷喇叭口,用药液量按30kg/亩计。
5、调查及数据分析方法
每小区随机选取10株玉米,挂牌标记,测量玉米高度,调查药剂对玉米株高的抑制作用。至玉米成熟后,测量株高、穗位高度、根层数,穗粒数、10株玉米籽千粒重,折算亩产量。
亩产量计算方法如下:
亩产量(公斤/亩)=株数÷亩×穗粒数×千粒重
6、测定组合物对玉米品质影响
品质测定主要包括淀粉、蛋白质两项主要指标,委托农业部测试认证单位“四川省农科院分析测试中心”测定。
试验结果见表9、表10、表11。
表9实施例五试验(C)制剂调节玉米生长试验结果
表10实施例五试验(C)制剂调节玉米增产试验结果
分组编号 平均穗粒数(粒) 平均千粒重(g) 亩产量(kg) 增产率(%)
C-1 405.8 398.3 646.5 16.8
C-2 420.1 411.4 691.3 24.9
C-3 406.9 399.2 649.8 17.4
C-4 411.2 406.5 668.6 20.8
C-5 407.3 400.6 652.7 17.9
C-6 410.8 401.5 659.7 19.2
C-0 378.2 365.8 553.4 --
表11实施例五试验(C)玉米品质测定结果
处理编号 淀粉(%) 蛋白质(%)
C-1 70.3 9.5
C-2 71.9 9.6
C-3 70.4 9.5
C-4 71.5 9.6
C-5 70.5 9.4
C-6 70.8 9.6
C-0 70.2 9.3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1)对玉米株高、穗位和茎粗的影响:
各试验组都能显著降低玉米株高和穗位高,显著增加玉米茎杆粗度,株高和穗位高都随着乙烯利浓度增加而降低率增加,株高降低率为13.5-19.4%,穗位降低率10.0-14.5%,茎杆粗度都比对照有所增加。在降低株高、穗位高的同时,增加了茎杆粗度,充分保证了玉米抗倒伏能力。
(2)对玉米根系的影响
各试验组都能显著增加根层数,实际数据调查中,还发现空白对照处理的根层数虽然能看到有2层根,但根系基本都是贴地生长,根系少、不发达。而所有药剂处理的玉米根系健壮、发达、根系多,抓地能力明显强于空白对照组。说明含有组合物的制剂对根系生长起到了很好的促根、发根,提高根系活力,从而又为玉米高产创造有利条件。
(3)对玉米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玉米穗粒数、千粒重是衡量玉米产量的两个重要指标,各试验组对玉米穗粒数、千粒重都有明显增加,穗粒数增加7.3-11.1%,千粒重增加8.9-12.5%,亩产量增加16.8—24.9%,其中,C-2组增产效果最佳,达到24.9%。
(4)对玉米品质的影响
品质测定结果表明:在上述各试验组处理浓度下,对玉米淀粉和蛋白质两项主要品质指标均无良影响,相反,各处理浓度下淀粉、蛋白质含量都有一定量的提高,对品质有一定改善。
实施例六
一种含有本申请所述组合物的制剂,其剂型为可溶粉剂,其组分和重量配比为:
实施例七
一种含有本申请所述组合物的制剂,其剂型为可溶粉剂,其组分和重量配比为:
实施例八
一种含有本申请所述组合物的制剂,其剂型为可溶粒剂,其组分和重量配比为:
实施例九
一种含有本申请所述组合物的制剂,其剂型为可溶粒剂,其组分和重量配比为:
其中实施例六及实施例七所述制剂的制备方法为:
(1)将α-萘乙酸加入混合有机溶剂中(二甲基亚砜与T-200/T-80/601#的混合物),水浴加热使其充分溶解完全,冷却至室温;
(2)在(1)步骤的溶液中加入白炭黑,充分吸附混合均匀;
(3)在(2)步骤的物料中加入改性可溶淀粉,再一次吸附,搅拌混合均匀;
(4)依次加入复合润湿渗透剂、聚天门冬氨酸钙、硫酸钾,按照可溶粉剂加工工艺进行混合—粉碎—再混合,即得。
其中,实施例八至实施例九所述制剂的制备方法为:
(1)将α-萘乙酸加入混合有机溶剂中(二甲基亚砜与T-200/T-80/601#的混合物),水浴加热使其充分溶解完全,冷却至室温;
(2)在(1)步骤的溶液中加入白炭黑,充分吸附混合均匀;
(3)在(2)步骤的物料中加入改性可溶淀粉,再一次吸附,搅拌混合均匀;
(4)依次加入复合润湿渗透剂、聚天门冬氨酸钙、硫酸钾,按照可溶粉剂加工艺进行混合—粉碎—再混合,形成可溶粉剂;
(5)按照可溶粒剂加工工艺,将可溶粉剂进行捏合—造粒—干燥—筛分,即得。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调节植物生长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活性成分A、活性成分B、增效剂,所述活性成分A、活性成分B、增效剂的重量比例为(29—58):1:(2.5—40),所述活性成分A为乙烯利,所述活性成分B为至少一种选自α-萘乙酸或其盐、吲哚丁酸或其盐,所述增效剂为至少一种选自聚天门冬氨酸或其盐、聚谷氨酸或其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植物生长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B为至少一种选自α-萘乙酸、α-萘乙酸钠、α-萘乙酸钾、α-萘乙酸乙醇胺、4-吲哚-3-丁酸、4-吲哚-3-丁酸钠,4-吲哚-3-丁酸钾,所述增效剂为至少一种选自聚天门冬氨酸钠、聚天门冬氨酸钾、聚天门冬氨酸钙、聚谷氨酸钠、聚谷氨酸钾、聚谷氨酸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调节植物生长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B为α-萘乙酸,所述增效剂为聚天门冬氨酸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调节植物生长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A、活性成分B、增效剂的重量比例为(29—58):1:(5—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调节植物生长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A、活性成分B、增效剂的重量比例为29:1: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调节植物生长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A、活性成分B、增效剂的重量比例为36:1: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调节植物生长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A、活性成分B、增效剂的重量比例为58:1:5。
8.一种含有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组合物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为由所述组合物与必要的助剂加工形成的水剂、可溶粉剂或可溶粒剂,所述制剂中,所述组合物的重量比例为1—90%。
9.一种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或制剂的在调节玉米株高、防止玉米早衰、提高玉米产量上的应用。
CN201510566728.5A 2015-09-08 2015-09-08 一种调节植物生长的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Active CN1051658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66728.5A CN105165887B (zh) 2015-09-08 2015-09-08 一种调节植物生长的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66728.5A CN105165887B (zh) 2015-09-08 2015-09-08 一种调节植物生长的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65887A CN105165887A (zh) 2015-12-23
CN105165887B true CN105165887B (zh) 2017-06-16

Family

ID=54888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66728.5A Active CN105165887B (zh) 2015-09-08 2015-09-08 一种调节植物生长的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658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08175A (zh) * 2017-01-17 2018-07-24 沧州鸿源农化有限公司 一种复配农药喷雾助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6941899A (zh) * 2017-01-24 2017-07-14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一种促进黄瓜在亚适宜温光环境中生长的方法
CN108157389A (zh) * 2018-03-16 2018-06-15 浙江绿龙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苗木移栽快速存活生根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87137A (zh) * 2018-05-07 2018-11-27 杭州植物园(杭州市园林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高空压条的基质
CN109042719A (zh) * 2018-06-07 2018-12-21 安阳工学院 一种含有乙烯利的草甘膦除草增效剂及含有该增效剂的草甘膦类除草剂
CN115039788A (zh) * 2022-07-26 2022-09-13 郑州郑氏化工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增效型乙烯利调节剂及其应用和使用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3902A (zh) * 2004-02-11 2005-08-17 王年方 恶苗病防与治的药物
CN104045427A (zh) * 2014-05-29 2014-09-17 丹阳市保得生态农林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枇杷催熟剂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3902A (zh) * 2004-02-11 2005-08-17 王年方 恶苗病防与治的药物
CN104045427A (zh) * 2014-05-29 2014-09-17 丹阳市保得生态农林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枇杷催熟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65887A (zh) 2015-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65887B (zh) 一种调节植物生长的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CN102303990B (zh) 一种药肥组合物
CN108849984B (zh) 一种小麦耐旱抗逆复合调节剂及其应用
Hussein et al. Growth, yield and water use effeciency of forage sorghum as affected by NPK fertilizer and deficit irrigation
Chookhongkha et al. Chili growth and seed productivity as affected by chitosan
CN102153401B (zh) 水稻水田育苗多效营养剂
EP2482638A2 (en) Methods of reducing plant stress
Julia et al. Biofertilization with Macrocystis pyrifera algae extracts combined with PGPR-enhanced growth in Lactuca sativa seedlings
WO2017050435A1 (en) Biostimulating composition based on tannins and/or their derivatives, for the treatment of cultivated plants and/or parts thereof
US20140349851A1 (en) Plant Growth Enhancing Mixture and Method of Applying Same
BR112016002520B1 (pt) Composição compreendendo cetosuccinamato, e método para melhorar o desempenho de plantas
CN102180748A (zh) 一种含水溶性硅的叶面药肥
CN103619167A (zh) 用于植物中的胁迫缓解的组合物和方法
Chahal et al. Studies on effect of growth regulators and herbicides on gladiolus
Abo-Hinna Effect of Organic Manure, tuber weight and ascorbic acid spraying on
CN106234360B (zh) 一种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Ghahfarokhi et al. Evaluation of effect attract moisture substances and organic fertilizers on quality and quantity yield of purslane (Portulaca oleracea L.) in Ahwaz region
CN107926978A (zh) 玉米抗倒伏抗逆境增产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284831A (zh) 一种含三氟草嗪与氯氟吡氧乙酸的除草乳油
CN106962404B (zh) 沼液浓缩液作为草甘膦异丙胺盐增效剂的应用
JP3768380B2 (ja) 植物活力剤
Basu et al. R2: FOLIAR SPRAY TO IMPROVE FENUGREEK SEED YIELD AND REDUCE MATURITY DURATION
Mijani et al. Determination of optimum N and P fertilization levels for dry flower yield and essential oil percentage in autumn-grown German chamomile (Matricaria chamomilla) in Jiroft, Iran
CN106900710A (zh) 一种含苯肽胺酸和s‑诱抗素的组合物
Abd-Elmoniem et al. Response of lettuce plant to feeding with unconventional sources under hydroponic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6

Address after: No. 243 Diba Street, Pingquan Street, Jianyang City,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610000

Patentee after: Sichuan Jiazhi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80, Qipan Road, Jianyang City, Ziya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GUOGUANG AGROCHEMICAL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28

Address after: 610000 No. 500, longfo Avenue, Pingquan street, Jianyang City,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ichuan Run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43 Diba Street, Pingquan Street, Jianyang City,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610000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Jiazhi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