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65086B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65086B
CN105165086B CN201480000366.7A CN201480000366A CN105165086B CN 105165086 B CN105165086 B CN 105165086B CN 201480000366 A CN201480000366 A CN 201480000366A CN 105165086 B CN105165086 B CN 1051650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frame
tdd uplink
downlink configurations
uplink
down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036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65086A (zh
Inventor
马瑞泽·大卫
薛丽霞
官磊
成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1650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650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650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650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包括:网络侧设备为第一用户设备UE配置第一服务小区和第二服务小区,所述第一服务小区的第一时分双工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m个子帧,所述第二服务小区的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2*m个子帧,其中,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与所述第一TDD上下行配置之间有m个子帧的子帧偏移,m为正整数;所述网络侧设备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和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上与所述第一UE进行信息传输。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是由3GPP(The 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组织制定的UMTS(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技术标准的长期演进,LTE系统引入了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和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 Output,多输入多输出)等关键传输技术,显著增加了频谱效率和数据传输速率。LTE系统最小的时域调度单元为一个子帧,且LTE系统的一个无线帧包含10个子帧,一个子帧一般情况下包括14个OFDM符号。
LTE系统支持CA(Carrier Aggregation,载波聚合),网络侧设备可以把多个成员载波或服务小区(载波和服务小区是对等概念)同时分给同一个UE用于支持更高的数据速率传输。在CA中,网络侧设备为一个UE配置一个主服务小区和至少一个辅服务小区,且承载HARQ-ACK(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cknowledgemen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号)的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在主服务小区上传输。
现有技术中,网络侧设备为用户设备配置的一个主服务小区和至少一个辅服务小区没有特定的子帧偏移,主服务小区和辅服务小区的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没有进行约束。因此在辅服务小区的下行重负载的情况下,无法实现该TDD辅服务小区的全下行传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以降低了标准化和信息传输的复杂度。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包括:网络侧设备为第一用户设备UE配置第一服务小区和第二服务小区,所述第一服务小区的第一时分双工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m个子帧,所述第二服务小区的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2*m个子帧,其中,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与所述第一TDD上下行配置之间有m个子帧的子帧偏移,m为正整数;
所述网络侧设备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和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上与所述第一UE进行信息传输。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为第二UE配置所述第一服务小区和第三服务小区,其中,所述第三服务小区和所述第二服务小区部署在相同载波上,且所述第三服务小区的第三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2*m个子帧,其中,所述第三TDD上下行配置与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之间有m个子帧的子帧偏移。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网络侧设备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和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上与所述第一UE进行信息传输,包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利用所述第二服务小区的子帧n-k向所述第一UE发送下行数据,其中,n-k表示子帧标号,n为非负整数,k为正整数,n-k为非负整数;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第一TDD上下行配置和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第一参考TDD上下行配置;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参考TDD上下行配置,接收所述第一UE利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的子帧n+m或子帧n发送的与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HARQ-ACK,其中,n,n+m表示子帧标号且均为非负整数。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子帧n-k在所述第三TDD上下行配置中为上行子帧。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网络侧设备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和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上与所述第一UE进行信息传输,包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的子帧j向所述第一UE发送上行调度信令和/或下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HARQ-ACK,j为非负整数;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第一TDD上下行配置和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第二参考TDD上下行配置;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第二参考TDD上下行配置,接收所述第一UE利用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中的子帧j+i或子帧j+i-m发送的所述上行调度信令和/或所述下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HARQ-ACK所调度的上行数据,其中,j+i,j+i-m表示子帧标号且均为非负整数,i为正整数。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UE确定网络侧设备为所述UE配置的第一服务小区和第二服务小区,所述第一服务小区的第一时分双工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m个子帧,所述第二服务小区的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2*m个子帧,其中,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与所述第一TDD上下行配置之间有m个子帧的子帧偏移,m为正整数;
所述UE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和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上与所述网络侧设备进行信息传输。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UE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和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上与所述网络侧设备进行信息传输,包括:
所述UE在所述第二服务小区的子帧n-k上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其中,n-k表示子帧标号,n为非负整数,k为正整数,n-k为非负整数;
所述UE根据所述第一TDD上下行配置和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第一参考TDD上下行配置;
所述UE根据所述第一参考TDD上下行配置,利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的子帧n+m或子帧n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与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HARQ-ACK,其中,n+m,n表示子帧标号且均为非负整数。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子帧n-k在第三TDD上下行配置中为上行子帧,其中,所述第三TDD上下行配置为所述网络侧设备为另一UE配置的辅服务小区的TDD上下行配置。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UE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和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上与所述网络侧设备进行信息传输,包括:
所述UE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的子帧j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上行调度信令和/或下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HARQ-ACK,j表示子帧标号,j为非负整数;
所述UE根据所述第一TDD上下行配置和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第二参考TDD上下行配置;
所述UE根据所述第二参考TDD上下行配置,利用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中的子帧j+i或子帧j+i-m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上行调度信令和/或所述下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HARQ-ACK所调度的上行数据,其中,j+1,j+i-m表示子帧标号且均为非负整数,i为正整数。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装置,包括:
配置单元,用于为第一用户设备UE配置第一服务小区和第二服务小区,所述第一服务小区的第一时分双工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m个子帧,所述第二服务小区的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2*m个子帧,其中,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与所述第一TDD上下行配置之间有m个子帧的子帧偏移,m为正整数;
传输单元,用于在所述配置单元配置的所述第一服务小区和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上与所述第一UE进行信息传输。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置单元还用于:
为第二UE配置所述第一服务小区和第三服务小区,其中,所述第三服务小区和所述第二服务小区部署在相同载波上,且所述第三服务小区的第三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2*m个子帧,其中,所述第三TDD上下行配置与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之间有m个子帧的子帧偏移。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输单元具体用于:
利用所述第二服务小区的子帧n-k向所述第一UE发送下行数据,其中,n-k表示子帧标号,n为非负整数,k为正整数,n-k为非负整数,根据所述第一TDD上下行配置和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第一参考TDD上下行配置;
根据所述第一参考TDD上下行配置,接收所述第一UE利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的子帧n+m或子帧n发送的与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HARQ-ACK,其中,n,n+m表示子帧标号且均为非负整数。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子帧n-k在所述第三TDD上下行配置中为上行子帧。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输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的子帧j向所述第一UE发送上行调度信令和/或下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HARQ-ACK,j为非负整数;根据所述第一TDD上下行配置和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第二参考TDD上下行配置;根据所述第二参考TDD上下行配置,接收所述第一UE利用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中的子帧j+i或子帧j+i-m发送的所述上行调度信令和/或所述下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HARQ-ACK所调度的上行数据,其中,j+i,j+i-m表示子帧标号且均为非负整数,i为正整数。
第四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传输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网络侧设备为所述UE配置的第一服务小区和第二服务小区,所述第一服务小区的第一时分双工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m个子帧,所述第二服务小区的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2*m个子帧,其中,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与所述第一TDD上下行配置之间有m个子帧的子帧偏移,m为正整数;
传输单元,用于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出的所述第一服务小区和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上与所述网络侧设备进行信息传输。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输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二服务小区的子帧n-k上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其中,n-k表示子帧标号,n为非负整数,k为正整数,n-k为非负整数;根据所述第一TDD上下行配置和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第一参考TDD上下行配置;根据所述第一参考TDD上下行配置,利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的子帧n+m或子帧n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与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HARQ-ACK,其中,n+m,n表示子帧标号且均为非负整数。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子帧n-k在第三TDD上下行配置中为上行子帧,其中,所述第三TDD上下行配置为所述网络侧设备为另一UE配置的辅服务小区的TDD上下行配置。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输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的子帧j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上行调度信令和/或下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HARQ-ACK,j表示子帧标号,j为非负整数;根据所述第一TDD上下行配置和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第二参考TDD上下行配置;根据所述第二参考TDD上下行配置,利用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中的子帧j+i或子帧j+i-m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上行调度信令和/或所述下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HARQ-ACK所调度的上行数据,其中,j+1,j+i-m表示子帧标号且均为非负整数,i为正整数。
第五方面,还提供给了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
处理器,用于为第一用户设备UE配置第一服务小区和第二服务小区,所述第一服务小区的第一时分双工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m个子帧,所述第二服务小区的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2*m个子帧,其中,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与所述第一TDD上下行配置之间有m个子帧的子帧偏移,m为正整数;
收发器,用于在所述处理器配置的所述第一服务小区和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上与所述第一UE进行信息传输。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为第二UE配置所述第一服务小区和第三服务小区,其中,所述第三服务小区和所述第二服务小区部署在相同载波上,且所述第三服务小区的第三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2*m个子帧,其中,所述第三TDD上下行配置与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之间有m个子帧的子帧偏移。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发器具体用于:
利用所述第二服务小区的子帧n-k向所述第一UE发送下行数据,其中,n-k表示子帧标号,n为非负整数,k为正整数,n-k为非负整数;
根据所述第一TDD上下行配置和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第一参考TDD上下行配置;
根据所述第一参考TDD上下行配置,接收所述第一UE利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的子帧n+m或子帧n发送的与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HARQ-ACK,其中,n,n+m表示子帧标号且均为非负整数。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子帧n-k在所述第三TDD上下行配置中为上行子帧。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发器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的子帧j向所述第一UE发送上行调度信令和/或下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HARQ-ACK,j为非负整数;
根据所述第一TDD上下行配置和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第二参考TDD上下行配置;
根据所述第二参考TDD上下行配置,接收所述第一UE利用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中的子帧j+i或子帧j+i-m发送的所述上行调度信令和/或所述下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HARQ-ACK所调度的上行数据,其中,j+i,j+i-m表示子帧标号且均为非负整数,i为正整数。
第六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UE,包括:
处理器,用于确定网络侧设备为所述UE配置的第一服务小区和第二服务小区,所述第一服务小区的第一时分双工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m个子帧,所述第二服务小区的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2*m个子帧,其中,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与所述第一TDD上下行配置之间有m个子帧的子帧偏移,m为正整数;
收发器,用于在所述处理器配置的第一服务小区和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上与所述网络侧设备进行信息传输。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发器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二服务小区的子帧n-k上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其中,n-k表示子帧标号,n为非负整数,k为正整数,n-k为非负整数;
根据所述第一TDD上下行配置和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第一参考TDD上下行配置;
根据所述第一参考TDD上下行配置,利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的子帧n+m或子帧n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与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HARQ-ACK,其中,n+m,n表示子帧标号且均为非负整数。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子帧n-k在第三TDD上下行配置中为上行子帧,其中,所述第三TDD上下行配置为所述网络侧设备为另一UE配置的辅服务小区的TDD上下行配置。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收发器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的子帧j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上行调度信令和/或下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HARQ-ACK,j表示子帧标号,j为非负整数;
根据所述第一TDD上下行配置和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第二参考TDD上下行配置;
根据所述第二参考TDD上下行配置,利用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中的子帧j+i或子帧j+i-m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上行调度信令和/或所述下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HARQ-ACK所调度的上行数据,其中,j+1,j+i-m表示子帧标号且均为非负整数,i为正整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如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为第一UE配置第一服务小区和第二服务小区,第一服务小区的第一时分双工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m个子帧,第二服务小区的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2*m个子帧,其中,第二TDD上下行配置与第一TDD上下行配置之间有m个子帧的子帧偏移。网络侧设备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和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上与所述第一UE进行信息传输。而LTE TDD系统的一个无线帧对于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m个子帧的分为前后两个半帧,在与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2*m个子帧的TDD上下行配置进行CA时有m个子帧的子帧偏移,则在载波聚合后进行信息传输时,就能使用现有的HARQ-ACK反馈的时序关系,而不引用新的时序关系,且对于UE而言没有引入新的TDD上下行配置,因此降低了标准化和信息传输的复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实现信息传输方法的系统框架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实现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A、图3B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为UE配置的示意图;
图4A、图4B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为UE配置的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中网络侧设备为UE配置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三种网络侧设备为UE配置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实现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传输装置的模块图;
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传输装置的模块图;
图1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的结构图;
图11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UE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进行载波聚合时,会引用新的HARQ-ACK反馈的时序关系,从而导致信息传输复杂度较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实现信息传输方法的系统框架图,该系统包括:网络侧设备10,第一UE20,第二UE30,举例来说,网络侧设备10可以为基站或无限网络控制器等,对应的第一UE20和第二UE30可以是个人电脑,个人数字助理,智能终端等等,本发明应用的系统框架还可以包括其他网络侧设备和UE,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系统框架,但是不限于图1所示的系统框架。
网络侧设备10,用于为第一UE20配置第一服务小区和第二服务小区,在第一服务小区和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上与第一UE20进行信息传输。第一服务小区的第一TDD(TimeDivision Duplexing,时分双工)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m个子帧,第二服务小区的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2*m个子帧,其中,第二TDD上下行配置与第一TDD上下行配置之间有m个子帧的子帧偏移,m为正整数。
网络侧设备10,还用于为第二UE30配置第一服务小区和第三服务小区,在第一服务小区和第三服务小区上与第二UE进行信息传输,其中,第二服务小区和第三服务小区部署在相同载波上,且第三服务小区的第三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2*m个子帧,其中,第三TDD上下行配置与第二TDD上下行配置之间有m个子帧的子帧偏移。
第一UE20,用于确定网络侧设备10为第一UE20配置的第一服务小区和第二服务小区,在第一服务小区和第二服务小区上与网络侧设备10进行信息传输。
第二UE30,用于确定网络侧设备20为第二UE30配置的第一服务小区和第三服务小区,在第一服务小区和第三服务小区上与网络侧设备10进行信息传输。
其中,网络侧设备10通过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信令或物理层信令为第一UE20和第二UE30配置服务小区。
具体来讲,第一服务小区可以是网络侧设备10为第一UE20和第二UE30配置的主服务小区,主服务小区用于UE向网络侧设备10发送PUCCH,无线链路监测等,对应的,第二服务小区是网络侧设备10为第一UE20配置的辅服务小区,辅服务小区则不用于无线链路监测以及发送PUCCH;第一服务小区,第二服务小区还可以都为辅服务小区,则网络侧设备10还需要为第一UE20和第二UE30分配一个主服务小区;第一服务小区和第二服务小区还可以为部署在两个基站上的第一UE20的两个主服务小区(比如两个网络侧设备同时为第一UE20服务时)。除了第一服务小区和第二服务小区,第一UE20还可以包括网络侧设备10配置的其他主服务小区和/或辅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二UE30的第三服务小区也可以为主服务小区或辅服务小区,也还可以包括网络侧设备10为第二UE30配置的其他主服务小区和/或辅服务小区。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对网络侧设备10为第一UE20和第二UE30配置的服务小区个数进行限制,仅仅以两个服务小区为例对技术方案进行解释说明,但是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进一步,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服务小区,第二服务小区可以都为TDD服务小区,也可以都为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频分双工)小区。当第一服务小区,第二服务小区和第三服务小区为FDD小区时,第一服务小区,第二服务小区可以理解为一种特殊的上下行配置,比如全部为下行子帧,进一步,当网络侧设备为第二UE配置第一服务小区和第三服务小区时,第三服务小区与第一服务小区,第二服务小区都为TDD服务小区,或者都为FDD小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系统中的网络侧设备,下面结合图1和图2,从网络设备侧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进行说明,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实现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该信息传输方法包括:
S101、网络侧设备为第一UE配置第一服务小区和第二服务小区,第一服务小区的第一时分双工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m个子帧,第二服务小区的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2*m个子帧,其中,第二TDD上下行配置与第一TDD上下行配置之间有m个子帧的子帧偏移,m为正整数。
S102、网络侧设备在第一服务小区和第二服务小区上与第一UE进行信息传输。
下面以第一服务小区为网络侧设备为第一UE和第二UE配置的主服务小区,第二服务小区为网络侧设备为第一UE配置的辅服务小区,第三服务小区网络侧设备为第二UE配置的辅服务小区对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说明。
在S101中,参考当前LTE TDD系统的7种不同TDD上下行配置对第一服务小区,第二服务小区和第三服务小区进行配置。
参考表1所示,当前版本8的LTE TDD系统包括7种不同的TDD上下行配置,下述的TDD上下行配置0~上下行配置6均指当前版本8的LTE TDD系统中的TDD上下行配置,表1中D表示下行子帧,S表示特殊子帧,U表示上行子帧。
表1
如表1所示,当前LTE TDD系统的TDD上下行配置的转换周期包括两种:5个子帧的转换周期和10个子帧的转换周期:
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上述提到的两种转换周期,可以将主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一TDD上下配置的转换周期配置为5个子帧,以及将辅服务小区的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的转换周期配置为10个子帧,第一TDD上下行配置与第二TDD上下行配置之间有5个子帧的子帧偏移,这样可以不用引入新的定时关系,即可以重用当前不同TDD上下行配置的CA下的定时关系,同时可以从网络侧角度实现TDD辅服务小区的全下行子帧的传输,具体见下面的实施例介绍: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在当前LTE TDD系统中,TDD上下行配置类型为0、1和2的三种情况下,子帧号“0~4”的为前半帧与子帧号为“5~9”的为后半帧,可以看出前后半帧的配置相同且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5个子帧,而TDD上下行配置类型为3、4和5的三种情况下,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10个子帧。因此,第一TDD上下行配置为版本8的LTE TDD系统中的TDD上下行配置0,1,或2时,为了能重用当前不同TDD上下行配置的载波聚合下的定时关系,必须使第一TDD上下行配置和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满足两倍关系,则在版本8的LTE TDD系统中的TDD上下行配置3,4,或5,在这种第一TDD上下行配置和第二TDD上下行配置下,从每个半帧来看,两种配置的CA组合都在版本8的TDD上下行配置中都能够找到,因此就能够重用当前CA组合下的定时关系。
但是,虽然TDD上下行配置6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5个子帧,但是前后两个半帧的子帧配置不同,此时如果想不引入新的定时关系而重用当前不同TDD上下行配置的载波聚合下的定时关系的话,当第一TDD上下行配置为版本8中的TDD上下行配置6时,第二TDD上下行配置为版本8中的TDD上下行配置4或TDD上下行配置5,从前述表1可以看出,TDD上下行配置4在进行5个子帧的偏移之后,上行子帧2和上行子帧3(或者叫上行子帧7和上行子帧8,具体参见后述实施方式一和实施方式二)没有超出TDD上下行配置6的上行子帧范围,因此仍然能够使用TDD上下行配置4的时序关系,同样的,TDD上下行配置5在进行5个子帧的偏移之后,上行子帧2(或者叫上行子帧7,具体参见后述实施方式一和实施方式二)没有没有超出TDD上下行配置6的上行子帧范围,因此仍然能够使用TDD上下行配置5的时序关系,而,第二TDD上下行配置为TDD上下行配置3时,TDD上下行配置3在进行5个子帧的偏移之后,上行子帧2,3,4(或者叫上行子帧7,8,9,具体参见后述实施方式一和实施方式二)超出了TDD上下行配置6的上行子帧7,8的范围,因此就不能够重用TDD上下行配置3的时序关系,具体见下面的实施例介绍。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LTE TDD系统的TDD上下行配置的子帧结构发生改变,硬件处理速度加快,新的TDD上下行配置的引入等情况都可能引入其他类型的TDD上下行配置,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TDD上下行配置和第二TDD上下行配置不限于版本8的LTE TDD系统中的TDD上下行配置,比如,子帧结构发生改变引入了其他数值的上下行转换周期,具体可能引入一种包括8个子帧的无线帧结构,就可以包括4个子帧和8个子帧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则本发明实施中的m=4,即第一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4个子帧,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8个子帧,另外引用其他类型的TDD上下行配置的情况不再一一举例说明,随着LTE TDD系统的TDD上下行配置的更新,本领域技术人员同样可以基于与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技术方案的相同实施原理设置第一TDD上下行配置和第二TDD上下行配置,因此,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同理,网络侧设备为第二UE配置的第三TDD上下行配置参考上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在此不再赘述。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假如为版本8的LTE TDD系统,则第一TDD上下行配置与第二TDD上下行配置之间有5个子帧的子帧偏移有两种实施方式,下面以第一TDD上下行配置为版本8中的TDD上下行配置1,第二TDD上下行配置为版本8中的TDD上下行配置5,结合图3A和图3B进行举例说明,。
实施方式一:
第一UE的主服务小区和辅服务小区的TDD上下行配置如图3A所示,图3A中的一个正方块表示一个子帧,空白正方块表示的是下行子帧或者特殊子帧,填充的子帧表示的是上行子帧,每个子帧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子帧标号,比如,第一个无线帧结构中的第一个正方块上方的数字“0”表示该方块为子帧0,连续的10个正方块表示一个包括10个子帧的无线帧结构,主服务小区的第一TDD上下行配置(TDD上下行配置5)表示为图3A中的第一个无线帧结构,辅服务小区的第二TDD上下行配置为TDD上下配置5加5个子帧的子帧偏移,表示为图3A中的第三个无线帧结构,从图3A中的第一个无线帧结构和第三个无线帧结构可以看出,辅服务小区的子帧标号相对于主服务小区的子帧标号有5个子帧的偏移,对应子帧标号的子帧位置也依次偏移5个子帧,比如,辅服务小区中上行子帧2的正方块偏移至与主服务小区中子帧7的正方块时刻上对齐的位置,上行子帧2的子帧标号“2”也偏移至与主服务小区中子帧标号“7”时刻上对齐的位置。
实施方式二:
参考图3B,第一UE的辅服务小区的子帧标号相对于主服务小区的子帧标号没有偏移,因此第一UE的辅服务小区的子帧标号仍然为依次为从0~9,即与主服务小区的子帧标号时刻上对齐,而仅仅将第一UE的服务小区的子帧位置进行依次偏移5个子帧,比如上行子帧从子帧标号为“2”的位置偏移至子帧标号为“7”的位置。
对于最终的第一UE的辅服务小区的TDD上下行配置而言,上述实施方式一和实施方式二是相同的,而子帧的标号确定方式不一样。
通过上述网络侧设备为第一UE配置第一服务小区和第二服务小区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以实现在载波聚合后进行信息传输时使用现有的HARQ-ACK反馈的时序关系,而不引用新的时序关系,且对于第一UE而言没有引入新的TDD上下行配置,因此降低了标准化和信息传输的复杂度。
可选的,网络侧设备还为第二UE配置了主服务小区和至少一个辅服务小区,下面对网络侧为第二UE配置的主服务小区和辅服务小区的方式进行描述。
网络侧设备为第二UE配置的主服务小区与网络侧设备为第一UE配置的主服务小区为同一服务小区,而网络侧设备为第二UE配置的辅服务小区的TDD上下行配置类型参考第一UE的辅服务小区的TDD上下行配置类型选择方式从表1中选择,即第三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10个子帧的TDD上下行配置,第二UE的辅服务小区与第一UE的辅服务小区部署在相同的载波上。
进一步,网络侧设备为第一UE和第二UE配置的辅服务小区的TDD上下行配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下面分别描述第一UE和第二UE的辅小区的TDD上下行配置相同和不相同这两种情况。
一、当第一UE和第二UE的TDD上下行配置相同时,继续参考图3A或图3B,以第二TDD上下行配置为TDD上下行配置5为例,第三TDD上下行配置也为TDD上下行配置5,表示为图3A和图3B中的第一种无线帧结构,第三TDD上下行配置相对于第二TDD上下行配置有参考上述实施方式一或实施方式二描述的5个子帧的子帧偏移,也可以描述为第二UE的辅服务小区与主服务小区的TDD上下行配置之间没有子帧偏移,表示为图3A和图3B中的第二种无线帧结构,从图3A或图3B可以看出,第二UE的第三TDD上下行配置的子帧标号与主服务小区的子帧标号时刻上对齐,同时,第三TDD上下行配置子帧位置与主服务小区的子帧位置也是时刻上对齐的,即第二UE的第二TDD上下行配置与现有的TDD上下行配置结构上可以理解为相同。
二、当第一UE和第二UE的TDD上下行配置不相同时,比如,主服务小区的配置还是TDD上下行配置1,以及第二UE的TDD上下行配置还是配置5,但是第一UE的辅服务小区为TDD上下行配置3,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一或实施方式二引入了第二TDD上下配置相对于第一TDD上下行配置有5个子帧的子帧偏移,参考图4,由此可以看出即使第一UE和第二UE的辅服务小区配置不相同,也能够重用当前HARQ时序。
通过上述网络侧设备为第一UE和第二UE的配置可以看出,由于现有网络侧设备为不同的UE,比如为第一UE和第二UE配置的主辅服务小区参考图5所示,在CA机制下,其中,网络侧设备为两个UE配置的主服务小区为TDD上下行配置1,为第一UE和第二UE配置的辅服务小区为TDD上下行配置5,从图5可以看出,现有的CA机制下的多个服务小区的子帧标号是对齐的,这样会使一个上行子帧,比如图5中的子帧2对于所有UE均为上行子帧,在任何情况下,第一UE和第二UE均会假设子帧2为上行子帧,网络侧设备都不能将子帧2用于下行传输。但是基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技术方案(参考图3A和图3B进行说明),由于其中第一UE的辅服务小区相对于主服务小区引入了5个子帧的子帧偏移,第二UE30的辅服务小区相对于主服务小区没有子帧偏移,即第二UE的主服务小区和辅服务小区的子帧是对齐的,因此,网络侧设备与第一UE进行信息传输时,在实施方式一中可以将子帧标号为7的子帧用于传输下行数据,在实施方式二中可以将子帧标号为2的子帧用于传输下行数据,同理,网络侧设备与第二UE进行信息传输时,可以将子帧标号为7的子帧用于传输下行数据。因此,针对网络侧设备而言,一个无线帧中的所有子帧都可以用于传输下行数据,因此从网络侧增加了下行资源利用率。就如图3A所示的实施方式一而言,虽然网络侧设备为第一UE和第二UE配置的子帧标号为2的子帧都为上行子帧,但是这两个子帧在时刻上不为同一个子帧,而是通过5个子帧的子帧偏移错开,因此从网络侧设备实现了全下行数据传输,且因为LTE TDD系统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5个子帧的TDD上下行配置的前后两个半帧,TDD上下行配置0、1和2的前后两个半帧是相同的,因此当为TDD上下行配置0、1和2的第一TDD上下行配置与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10个第二TDD上下行配置CA聚合后,每个半帧都在已有的版本8中的TDD上下行配置中存在,因此,5个子帧的子帧偏移使LTE TDD系统仍然可以重用现有的HARQ时序,而不需要引用新的HARQ时序,降低了标准化和信息传输的复杂度。
下面基于上述网络侧设备对第一UE和第二UE的配置,继续对S102进行解释说明。
在S102中,可选的,网络侧设备与第一UE在第一服务小区和第二服务小区上进行信息传输包括两种实施场景,第一种实施方式为下行数据传输和对应的上行HARQ-ACK反馈,第二种实施方式为上行数据传输和对应的下行HARQ-ACK反馈,分别对第一种实施方式和第二种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第一种实施方式:
网络侧设备利用第二服务小区的子帧n-k向第一UE发送下行数据,k为正整数;网络侧设备根据第一TDD上下行配置和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第一参考TDD上下行配置;网络侧设备根据第一参考TDD上下行配置,接收第一UE利用第一服务小区中的子帧n+m或子帧n发送的与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HARQ-ACK。
具体来讲,子帧n-k为可以承载上行HARQ-ACK的上行子帧n或n+m对应的下行子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网络侧设备可以利用多个子帧n-k向第一UE发送下行数据,在多个子帧n-k上所有被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HARQ-ACK都反馈在上行子帧n或n+m中。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主服务小区的HARQ-ACK时序关系遵循主服务小区自己的上下行配置的时序关系,但辅服务小区的HARQ-ACK时序关系遵循参考第一TDD上下行配置的时序关系。
具体来讲,根据现有的参考TDD上下行配置与主服务小区和辅服务小区的预设对应关系表确定第一参考TDD上下行配置,具体参考表2,表2中每个括号中的逗号前的一个数字表示主服务小区的TDD上下行配置类型,逗号后的一个数字表示辅服务小区的TDD上下行配置的类型,比如(1,6)表示主服务小区的第一TDD上下行配置为TDD上下行配置1,辅服务小区的第二TDD上下行配置为TDD上下行配置6。预设对应关系为:比如,主服务小区和辅服务小区组合为表2中的(1,5)时,辅服务小区的第一参考TDD上下行配置为TDD上下行配置5,主服务小区和辅服务小区组合为表2中的(3,2)时,辅服务小区的第一参考TDD配置为TDD上下行配置5。
而辅服务小区的HARQ-ACK时序关系完全遵循根据表2确定的第一参考TDD上下行配置的时序关系,因此根据表2确定第一参考TDD上下行配置为现有TDD上下行配置0~6中的一种,即能根据TDD上下行配置0~6中的任一种配置都可以使用前述表3所体现的HARQ-ACK时序关系,而不用引用新的HARQ-ACK时序关系。
表2
进一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下行子帧n-k在第三TDD上下行配置中可以是上行子帧,也可以是下行子帧。当在第二TDD上下行配置中的下行子帧n-k在第三TDD上下行配置中为上行子帧时,表明网络侧设备与第一UE进行信息传输时,使用了针对第二UE而言为上行子帧的资源,同样,网络侧设备在与第二UE进行信息传输时,可以使用针对第一UE而言为上行子帧的资源,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从网络侧设备扩展了TDD载波的下行资源利用率。
网络侧设备根据表2的对应关系确定出第一参考TDD配置之后,接着,参考表3确定第一参考TDD上下行配置的HARQ-ACK反馈与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调度的时序关系,比如确定出的第一参考TDD上下行配置为TDD上下行配置5时,参考表3可知TDD上下行配置5的HARQ-ACK时序关系,除子帧2之外的任意一个子帧或多个子帧被调度,上行HARQ-ACK反馈都在子帧2上,网络侧设备接收第一UE利用子帧2发送的上行HARQ-ACK。
表3中标数字的子帧表示用于反馈HARQ-ACK的上行子帧,其中标识的数字表示在当前上行子帧n上需要反馈n-k的这些下行子帧上的PDSCH所对应的上行HARQ-ACK,标“-”的表示该子帧为下行子帧或特殊子帧,例如,TDD上下行配置1的子帧2中的7、6表示n=2的子帧用来反馈n-7和n-6这两个下行子帧上的PDSCH对应的上行HARQ-ACK,其中,k为7和6;子帧n-7为下行子帧5,子帧n-6为下行子帧6,所以,TDD上下行配置1中子帧2为用来反馈子帧5。
表3
具体的,以第一UE参考图3A所示TDD上下行配置为例,对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信息传输方式进行描述,此时第一UE根据主服务小区和辅服务小区的TDD上下行配置组合(1,5)确定辅服务小区的上行HARQ-ACK时序遵循的第一参考TDD配置为TDD上下行配置5,对于S101中的实施方式一,如果网络侧设备利用子帧n-k向第一UE发送下行数据,则下行子帧n-k可以为9、0、3、4、5、7、8、1、6中的一个或多个,对应的k值为13、12、9、8、7、5、4、11、6,对应的第一UE反馈上行HARQ-ACK的子帧为主服务小区上的子帧n+m,其中,n=2,m=5,因此网络侧设备在子帧7上接收第一UE20发送的上行HARQ-ACK;对于S101中的实施方式二,由于第一UE的主服务小区和辅服务小区的子帧标号是对齐的,对应的第一UE反馈上行HARQ-ACK的子帧为主服务小区上的子帧n=2,因此网络侧设备在子帧2上接收第一UE发送的上行HARQ-ACK。
具体的,再以第一UE参考图4A和图4B所示的TDD上下行配置为例,对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信息传输方式进行描述,此时参考表2,第一UE根据主服务小区和辅服务小区的TDD上下行配置组合(1,3)确定辅服务小区的上行HARQ-ACK时序遵循的第一参考TDD配置为TDD上下行配置4,具体的,以S101中的实施方式一为例进行描述,根据第一参考TDD配置4和表3可知,下行子帧n-k可以为子帧6,7,8和9中的一个或多个,对应的k值分别为7,6,5和4,那么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在主小区上的子帧n+m上接收上行HARQ-ACK,其中n=3,m=5,对于S101中的实施方式二,由于第一UE的主服务小区和辅服务小区的子帧标号是对齐的,对应的第一UE反馈上行HARQ-ACK的子帧为主服务小区上的子帧3,因此网络侧设备在子帧3上接收第一UE发送的上行HARQ-ACK。
具体的,再以第一UE参考图6所示TDD上下行配置为例对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信息传输方式进行描述,主服务小区为TDD上下行配置6时,为了重用现有表2所示的参考TDD上下行配置,辅服务小区的TDD上下行配置,可以选择TDD上下配置5或TDD上下行配置4,以第一UE参考图6所示的TDD上下行配置为例,此时第一参考TDD上下行配置的确定方式参考表2确定的第一参考TDD上下配置为TDD上下行配置4,具体的,以S101中的实施方式一为例进行描述,根据第一参考TDD配置4和表3可知,下行子帧n-k可以为子帧6,7,8和9中的一个或多个,对应的k值分别为7,6,5和4,那么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在主小区上的子帧n+m上接收上行HARQ-ACK,其中n=3,m=5,对于S101中的实施方式二,由于第一UE的主服务小区和辅服务小区的子帧标号是对齐的,对应的第一UE反馈上行HARQ-ACK的子帧为主服务小区的子帧3,因此网络侧设备在子帧3上接收第一UE发送的上行HARQ-ACK。但是如果辅服务小区选择TDD上下行配置3,按照参考表2已有组合来选择第一参考TDD上下行配置,那么根据主服务小区和辅服务小区的组合为(6,3)确定的第一参考TDD配置为TDD上下行配置3,由于辅服务小区的上行子帧被5个子帧的子帧偏移而移动到了主服务小区的TDD上下行配置6的后半帧,且TDD上下配置6的前后两个半帧的子帧配置是不同的,因此TDD上下行配置3作为第一参考TDD配置是不可行的。因此,如果要支持这种主服务小区和辅服务小区组合会那么需要引入新不在表2中的参考TDD上下行配置与主服务小区和辅服务小区的对应关系,比如此时可用的第一参考TDD配置可以为TDD上下行配置4,但会引入的新的HARQ时序关系,会增加信息传输的复杂度,因此主服务小区为TDD上下行配置6时,辅服务小区的为TDD上下行配置4或TDD上下行配置5。
通过上述对第一种实施方式下的信息传输方式的举例说明可以看出,由于网络侧设备与第一UE进行信息传输时,可以使用第二UE认为是上行子帧的资源,同样,在与第二UE进行信息传输时,可以使用第一UE认为是上行子帧的资源,因此从网络侧扩展了下行资源利用率。在第一UE和第二UE的辅服务小区为TDD上下行配置1时,就能够从网络侧实现全下行,满足了极端下行需求。
第二种实施方式:
网络侧设备在第一服务小区的子帧j向第一UE发送上行调度信令和/或下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HARQ-ACK,j为非负整数;网络侧设备根据第一TDD上下行配置和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第二参考TDD上下行配置;网络侧设备根据第二参考TDD上下行配置,接收第一UE利用第二服务小区中的子帧j+i或子帧j+i-m发送的上行调度信令和/或下行HARQ-ACK所调度的上行数据,其中,i为正整数。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二参考上下行配置与第一TDD上下行配置和第二TDD上下行配置参考现有参考TDD上下行配置与主服务小区和辅服务小区的预设对应关系表,具体参考表4所示的预设对应关系,表4和表3的结构相似,为了说明书的简洁,不再对表4进行解释,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的其他特征与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的信息传输方式类似,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表4
上述网络侧设备与UE之间的信息传输仅以LTE TDD系统为现有版本8中的TDD上下行配置为例进行说明,若TDD上下行配置子帧结构发生改变时,本领域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基于上述描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实施,均属于本发明意欲保护的范围。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参考图7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201、UE确定网络侧设备为UE配置的第一服务小区和第二服务小区,第一服务小区的第一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m个子帧,第二服务小区的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2*m个子帧,其中,第二TDD上下行配置与第一TDD上下行配置之间有m个子帧的子帧偏移,m为正整数;
S202、UE在第一服务小区和第二服务小区上与网络侧设备进行信息传输。
可选的,UE在第一服务小区和第二服务小区上与网络侧设备进行信息传输,具体包括:
UE在第二服务小区的子帧n-k上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其中,n-k表示子帧标号,n为自然数,k为正整数;
UE根据第一TDD上下行配置和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第一参考TDD上下行配置;
UE根据第一参考TDD上下行配置,利用第一服务小区中的子帧n+m或子帧n向网络侧设备发送与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HARQ-ACK,其中,n+m,n表示子帧标号。
可选的,子帧n-k在第三TDD上下行配置中为上行子帧,其中,第三TDD上下行配置为网络侧设备为另一UE配置的辅服务小区的TDD上下行配置。
可选的,UE在第一服务小区和第二服务小区上与网络侧设备进行信息传输,具体包括:
UE在第一服务小区的子帧j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上行调度信令和/或下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HARQ-ACK,j表示子帧标号,j为非负整数;
UE根据第一TDD上下行配置和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第二参考TDD上下行配置;
UE根据第二参考TDD上下行配置,利用第二服务小区中的子帧j+i或子帧j+i-m向网络侧设备发送上行调度信令和/或下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HARQ-ACK所调度的上行数据,其中,j+1,j+i-m表示子帧标号,i为正整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装置,参考图8所示,包括如下结构:
配置单元801,用于为第一用户设备UE配置第一服务小区和第二服务小区,所述第一服务小区的第一时分双工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m个子帧,所述第二服务小区的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2*m个子帧,其中,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与所述第一TDD上下行配置之间有m个子帧的子帧偏移,m为正整数;
传输单元802,用于在所述配置单元801配置的所述第一服务小区和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上与所述第一UE进行信息传输。
可选的,所述配置单元801还用于:为第二UE配置所述第一服务小区和第三服务小区,其中,所述第三服务小区和所述第二服务小区部署在相同载波上,且所述第三服务小区的第三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2*m个子帧,其中,所述第三TDD上下行配置与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之间有m个子帧的子帧偏移。
可选的,所述传输单元802具体用于:
利用所述第二服务小区的子帧n-k向所述第一UE发送下行数据,其中,n-k表示子帧标号,n为非负整数,k为正整数,n-k为非负整数,根据所述第一TDD上下行配置和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第一参考TDD上下行配置;
根据所述第一参考TDD上下行配置,接收所述第一UE利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的子帧n+m或子帧n发送的与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HARQ-ACK,其中,n,n+m表示子帧标号且均为非负整数。
可选的,所述子帧n-k在所述第三TDD上下行配置中为上行子帧。
可选的,所述传输单元802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的子帧j向所述第一UE发送上行调度信令和/或下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HARQ-ACK,j为非负整数;根据所述第一TDD上下行配置和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第二参考TDD上下行配置;根据所述第二参考TDD上下行配置,接收所述第一UE利用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中的子帧j+i或子帧j+i-m发送的所述上行调度信令和/或所述下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HARQ-ACK所调度的上行数据,其中,j+i,j+i-m表示子帧标号且均为非负整数,i为正整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传输装置,参考图9所示,包括,包括如下结构:
确定单元901,用于确定网络侧设备为所述UE配置的第一服务小区和第二服务小区,所述第一服务小区的第一时分双工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m个子帧,所述第二服务小区的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2*m个子帧,其中,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与所述第一TDD上下行配置之间有m个子帧的子帧偏移,m为正整数;
传输单元902,用于在所述确定单元901确定出的所述第一服务小区和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上与所述网络侧设备进行信息传输。
可选的,所述传输单元902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二服务小区的子帧n-k上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其中,n-k表示子帧标号,n为非负整数,k为正整数,n-k为非负整数;根据所述第一TDD上下行配置和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第一参考TDD上下行配置;根据所述第一参考TDD上下行配置,利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的子帧n+m或子帧n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与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HARQ-ACK,其中,n+m,n表示子帧标号且均为非负整数。
可选的,所述子帧n-k在第三TDD上下行配置中为上行子帧,其中,所述第三TDD上下行配置为所述网络侧设备为另一UE配置的辅服务小区的TDD上下行配置。
可选的,所述传输单元902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的子帧j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上行调度信令和/或下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HARQ-ACK,j表示子帧标号,j为非负整数;根据所述第一TDD上下行配置和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第二参考TDD上下行配置;根据所述第二参考TDD上下行配置,利用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中的子帧j+i或子帧j+i-m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上行调度信令和/或所述下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HARQ-ACK所调度的上行数据,其中,j+1,j+i-m表示子帧标号且均为非负整数,i为正整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参考图10所示,包括如下结构:
处理器1001,用于为第一用户设备UE配置第一服务小区和第二服务小区,所述第一服务小区的第一时分双工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m个子帧,所述第二服务小区的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2*m个子帧,其中,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与所述第一TDD上下行配置之间有m个子帧的子帧偏移,m为正整数;
收发器1002,用于在所述处理器1001配置的所述第一服务小区和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上与所述第一UE进行信息传输。
可选的,处理器1001还用于为第二UE配置所述第一服务小区和第三服务小区,其中,所述第三服务小区和所述第二服务小区部署在相同载波上,且所述第三服务小区的第三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2*m个子帧,其中,所述第三TDD上下行配置与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之间有m个子帧的子帧偏移。
可选的,所述收发器1002具体用于:
利用所述第二服务小区的子帧n-k向所述第一UE发送下行数据,其中,n-k表示子帧标号,n为非负整数,k为正整数,n-k为非负整数;
根据所述第一TDD上下行配置和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第一参考TDD上下行配置;
根据所述第一参考TDD上下行配置,接收所述第一UE利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的子帧n+m或子帧n发送的与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HARQ-ACK,其中,n,n+m表示子帧标号且均为非负整数。
可选的,所述子帧n-k在所述第三TDD上下行配置中为上行子帧。
可选的,所述收发器1002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的子帧j向所述第一UE发送上行调度信令和/或下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HARQ-ACK,j为非负整数;
根据所述第一TDD上下行配置和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第二参考TDD上下行配置;
根据所述第二参考TDD上下行配置,接收所述第一UE利用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中的子帧j+i或子帧j+i-m发送的所述上行调度信令和/或所述下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HARQ-ACK所调度的上行数据,其中,j+i,j+i-m表示子帧标号且均为非负整数,i为正整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UE,参考图11所示,包括如下结构:
处理器1101,用于确定网络侧设备为所述UE配置的第一服务小区和第二服务小区,所述第一服务小区的第一时分双工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m个子帧,所述第二服务小区的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2*m个子帧,其中,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与所述第一TDD上下行配置之间有m个子帧的子帧偏移,m为正整数;
收发器1102,用于在所述处理器1101配置的第一服务小区和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上与所述网络侧设备进行信息传输。
可选的,所述收发器1102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二服务小区的子帧n-k上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其中,n-k表示子帧标号,n为非负整数,k为正整数,n-k为非负整数;
根据所述第一TDD上下行配置和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第一参考TDD上下行配置;
根据所述第一参考TDD上下行配置,利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的子帧n+m或子帧n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与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HARQ-ACK,其中,n+m,n表示子帧标号且均为非负整数。
可选的,所述子帧n-k在第三TDD上下行配置中为上行子帧,其中,所述第三TDD上下行配置为所述网络侧设备为另一UE配置的辅服务小区的TDD上下行配置。
可选的,所述收发器1102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的子帧j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上行调度信令和/或下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HARQ-ACK,j表示子帧标号,j为非负整数;
根据所述第一TDD上下行配置和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第二参考TDD上下行配置;
根据所述第二参考TDD上下行配置,利用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中的子帧j+i或子帧j+i-m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上行调度信令和/或所述下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HARQ-ACK所调度的上行数据,其中,j+1,j+i-m表示子帧标号且均为非负整数,i为正整数。
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实现如下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为第一UE配置第一服务小区和第二服务小区,第一服务小区的第一时分双工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m个子帧,第二服务小区的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2*m个子帧,其中,第二TDD上下行配置与第一TDD上下行配置之间有m个子帧的子帧偏移。网络侧设备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和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上与所述第一UE进行信息传输。而LTE TDD系统的一个无线帧对于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m个子帧的分为前后两个半帧,在与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2*m个子帧的TDD上下行配置进行CA时,正好有m个子帧的子帧偏移,则在载波聚合后进行信息传输时,就能使用现有的HARQ-ACK反馈的时序关系,而不引用新的时序关系,且对于UE而言没有引入新的TDD上下行配置,因此降低了标准化和信息传输的复杂度。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7)

1.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侧设备为第一用户设备UE配置第一服务小区和第二服务小区,所述第一服务小区的第一时分双工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m个子帧,所述第二服务小区的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2*m个子帧,其中,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与所述第一TDD上下行配置之间有m个子帧的子帧偏移,m为正整数;
所述网络侧设备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和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上与所述第一UE进行信息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为第二UE配置所述第一服务小区和第三服务小区,其中,所述第三服务小区和所述第二服务小区部署在相同载波上,且所述第三服务小区的第三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2*m个子帧,其中,所述第三TDD上下行配置与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之间有m个子帧的子帧偏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和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上与所述第一UE进行信息传输,包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利用所述第二服务小区的子帧n-k向所述第一UE发送下行数据,其中,n-k表示子帧标号,n为非负整数,k为正整数,n-k为非负整数;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第一TDD上下行配置和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第一参考TDD上下行配置;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参考TDD上下行配置,接收所述第一UE利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的子帧n+m或子帧n发送的与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HARQ-ACK,其中,n,n+m表示子帧标号且均为非负整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帧n-k在所述第三TDD上下行配置中为上行子帧。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和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上与所述第一UE进行信息传输,包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的子帧j向所述第一UE发送上行调度信令和/或下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HARQ-ACK,j为非负整数;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第一TDD上下行配置和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第二参考TDD上下行配置;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第二参考TDD上下行配置,接收所述第一UE利用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中的子帧j+i或子帧j+i-m发送的所述上行调度信令和/或所述下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HARQ-ACK所调度的上行数据,其中,j+i,j+i-m表示子帧标号且均为非负整数,i为正整数。
6.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设备UE确定网络侧设备为所述UE配置的第一服务小区和第二服务小区,所述第一服务小区的第一时分双工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m个子帧,所述第二服务小区的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2*m个子帧,其中,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与所述第一TDD上下行配置之间有m个子帧的子帧偏移,m为正整数;
所述UE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和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上与所述网络侧设备进行信息传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和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上与所述网络侧设备进行信息传输,包括:
所述UE在所述第二服务小区的子帧n-k上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其中,n-k表示子帧标号,n为非负整数,k为正整数,n-k为非负整数;
所述UE根据所述第一TDD上下行配置和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第一参考TDD上下行配置;
所述UE根据所述第一参考TDD上下行配置,利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的子帧n+m或子帧n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与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HARQ-ACK,其中,n+m,n表示子帧标号且均为非负整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帧n-k在第三TDD上下行配置中为上行子帧,其中,所述第三TDD上下行配置为所述网络侧设备为另一UE配置的辅服务小区的TDD上下行配置。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和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上与所述网络侧设备进行信息传输,包括:
所述UE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的子帧j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上行调度信令和/或下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HARQ-ACK,j表示子帧标号,j为非负整数;
所述UE根据所述第一TDD上下行配置和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第二参考TDD上下行配置;
所述UE根据所述第二参考TDD上下行配置,利用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中的子帧j+i或子帧j+i-m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上行调度信令和/或所述下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HARQ-ACK所调度的上行数据,其中,j+1,j+i-m表示子帧标号且均为非负整数,i为正整数。
10.一种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单元,用于为第一用户设备UE配置第一服务小区和第二服务小区,所述第一服务小区的第一时分双工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m个子帧,所述第二服务小区的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2*m个子帧,其中,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与所述第一TDD上下行配置之间有m个子帧的子帧偏移,m为正整数;
传输单元,用于在所述配置单元配置的所述第一服务小区和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上与所述第一UE进行信息传输。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单元还用于:
为第二UE配置所述第一服务小区和第三服务小区,其中,所述第三服务小区和所述第二服务小区部署在相同载波上,且所述第三服务小区的第三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2*m个子帧,其中,所述第三TDD上下行配置与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之间有m个子帧的子帧偏移。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单元具体用于:
利用所述第二服务小区的子帧n-k向所述第一UE发送下行数据,其中,n-k表示子帧标号,n为非负整数,k为正整数,n-k为非负整数,根据所述第一TDD上下行配置和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第一参考TDD上下行配置;
根据所述第一参考TDD上下行配置,接收所述第一UE利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的子帧n+m或子帧n发送的与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HARQ-ACK,其中,n,n+m表示子帧标号且均为非负整数。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帧n-k在所述第三TDD上下行配置中为上行子帧。
14.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的子帧j向所述第一UE发送上行调度信令和/或下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HARQ-ACK,j为非负整数;根据所述第一TDD上下行配置和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第二参考TDD上下行配置;根据所述第二参考TDD上下行配置,接收所述第一UE利用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中的子帧j+i或子帧j+i-m发送的所述上行调度信令和/或所述下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HARQ-ACK所调度的上行数据,其中,j+i,j+i-m表示子帧标号且均为非负整数,i为正整数。
15.一种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网络侧设备为UE配置的第一服务小区和第二服务小区,所述第一服务小区的第一时分双工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m个子帧,所述第二服务小区的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2*m个子帧,其中,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与所述第一TDD上下行配置之间有m个子帧的子帧偏移,m为正整数;
传输单元,用于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出的所述第一服务小区和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上与所述网络侧设备进行信息传输。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二服务小区的子帧n-k上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其中,n-k表示子帧标号,n为非负整数,k为正整数,n-k为非负整数;根据所述第一TDD上下行配置和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第一参考TDD上下行配置;根据所述第一参考TDD上下行配置,利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的子帧n+m或子帧n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与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HARQ-ACK,其中,n+m,n表示子帧标号且均为非负整数。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帧n-k在第三TDD上下行配置中为上行子帧,其中,所述第三TDD上下行配置为所述网络侧设备为另一UE配置的辅服务小区的TDD上下行配置。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的子帧j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上行调度信令和/或下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HARQ-ACK,j表示子帧标号,j为非负整数;根据所述第一TDD上下行配置和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第二参考TDD上下行配置;根据所述第二参考TDD上下行配置,利用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中的子帧j+i或子帧j+i-m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上行调度信令和/或所述下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HARQ-ACK所调度的上行数据,其中,j+1,j+i-m表示子帧标号且均为非负整数,i为正整数。
19.一种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为第一用户设备UE配置第一服务小区和第二服务小区,所述第一服务小区的第一时分双工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m个子帧,所述第二服务小区的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2*m个子帧,其中,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与所述第一TDD上下行配置之间有m个子帧的子帧偏移,m为正整数;
收发器,用于在所述处理器配置的所述第一服务小区和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上与所述第一UE进行信息传输。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为第二UE配置所述第一服务小区和第三服务小区,其中,所述第三服务小区和所述第二服务小区部署在相同载波上,且所述第三服务小区的第三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2*m个子帧,其中,所述第三TDD上下行配置与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之间有m个子帧的子帧偏移。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具体用于:
利用所述第二服务小区的子帧n-k向所述第一UE发送下行数据,其中,n-k表示子帧标号,n为非负整数,k为正整数,n-k为非负整数;
根据所述第一TDD上下行配置和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第一参考TDD上下行配置;
根据所述第一参考TDD上下行配置,接收所述第一UE利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的子帧n+m或子帧n发送的与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HARQ-ACK,其中,n,n+m表示子帧标号且均为非负整数。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帧n-k在所述第三TDD上下行配置中为上行子帧。
23.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的子帧j向所述第一UE发送上行调度信令和/或下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HARQ-ACK,j为非负整数;
根据所述第一TDD上下行配置和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第二参考TDD上下行配置;
根据所述第二参考TDD上下行配置,接收所述第一UE利用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中的子帧j+i或子帧j+i-m发送的所述上行调度信令和/或所述下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HARQ-ACK所调度的上行数据,其中,j+i,j+i-m表示子帧标号且均为非负整数,i为正整数。
24.一种用户设备UE,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确定网络侧设备为所述UE配置的第一服务小区和第二服务小区,所述第一服务小区的第一时分双工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m个子帧,所述第二服务小区的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的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2*m个子帧,其中,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与所述第一TDD上下行配置之间有m个子帧的子帧偏移,m为正整数;
收发器,用于在所述处理器配置的第一服务小区和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上与所述网络侧设备进行信息传输。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二服务小区的子帧n-k上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其中,n-k表示子帧标号,n为非负整数,k为正整数,n-k为非负整数;
根据所述第一TDD上下行配置和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第一参考TDD上下行配置;
根据所述第一参考TDD上下行配置,利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的子帧n+m或子帧n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与所述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HARQ-ACK,其中,n+m,n表示子帧标号且均为非负整数。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帧n-k在第三TDD上下行配置中为上行子帧,其中,所述第三TDD上下行配置为所述网络侧设备为另一UE配置的辅服务小区的TDD上下行配置。
27.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一服务小区的子帧j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上行调度信令和/或下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HARQ-ACK,j表示子帧标号,j为非负整数;
根据所述第一TDD上下行配置和所述第二TDD上下行配置确定第二参考TDD上下行配置;
根据所述第二参考TDD上下行配置,利用所述第二服务小区中的子帧j+i或子帧j+i-m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上行调度信令和/或所述下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号HARQ-ACK所调度的上行数据,其中,j+1,j+i-m表示子帧标号且均为非负整数,i为正整数。
CN201480000366.7A 2014-02-13 2014-02-13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51650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4/072062 WO2015120607A1 (zh) 2014-02-13 2014-02-13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65086A CN105165086A (zh) 2015-12-16
CN105165086B true CN105165086B (zh) 2018-10-19

Family

ID=53799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0366.7A Active CN105165086B (zh) 2014-02-13 2014-02-13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65086B (zh)
WO (1) WO2015120607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6188A (zh) * 2011-04-25 2011-09-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ue测量控制方法与ue
CN102916791A (zh) * 2012-09-29 2013-02-06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载波聚合和动态tdd系统中的pusch传输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3368709A (zh) * 2012-04-09 2013-10-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应答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70399B2 (en) * 2010-12-13 2016-02-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CK/NAC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d on TDD
JP5204248B2 (ja) * 2011-01-13 2013-06-05 株式会社東芝 通信制御装置及び通信装置
EP2966800A1 (en) * 2011-04-29 2016-01-13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Carrier aggregation with subframe restrictions
US10111248B2 (en) * 2012-06-29 2018-10-23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cross-subframe scheduling during carrier aggreg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6188A (zh) * 2011-04-25 2011-09-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ue测量控制方法与ue
CN103368709A (zh) * 2012-04-09 2013-10-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应答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2916791A (zh) * 2012-09-29 2013-02-06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载波聚合和动态tdd系统中的pusch传输方法和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65086A (zh) 2015-12-16
WO2015120607A1 (zh) 2015-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27266B (zh) 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3368709B (zh)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应答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1940046B (zh) 将循环移位映射到用于ack/nack资源分配的信道索引
CN107027184A (zh)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5634693B (zh) 用于载波聚合系统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2468950B (zh) 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基站和通信系统
CN105376035B (zh) 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716891B (zh) Lte‑a系统中pucch资源位置分配的方法和系统
CN104821867B (zh) 时分双工系统中传输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6797635A (zh) 用于d2d资源分配的系统和方法
CN103283166A (zh) 在lte-a tdd系统中带信道选择的pucch格式1b的资源分配
CN105144805A (zh) 无线网络中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
CN104756431A (zh) 无线通信中确认时序的选择
CN104012016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3796327A (zh) 一种子帧调度方法、系统及网络设备、终端
CN105612711B (zh) 应答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3582008A (zh) 一种在业务流量自适应tdd系统中传输harq-ack反馈信息的方法
CN103037517B (zh)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系统和基站
CN105991274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反馈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7295651A (zh)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3906251A (zh) 一种lte网络中d2d模式下的harq-ack反馈方法
CN104518859B (zh) 一种频谱聚合的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6301444A (zh) 射频处理设备及处理方法
CN103905165B (zh) 应答反馈信息的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设备
CN103369695B (zh) 一种上行调度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