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63297A - 跨操作系统接收彩信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跨操作系统接收彩信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63297A
CN105163297A CN201510629275.6A CN201510629275A CN105163297A CN 105163297 A CN105163297 A CN 105163297A CN 201510629275 A CN201510629275 A CN 201510629275A CN 105163297 A CN105163297 A CN 1051632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ng system
multimedia message
information
network connection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2927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63297B (zh
Inventor
姜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anx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roup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uanx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uanx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uanx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2927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6329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632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632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632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632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H04W4/14Short messaging services, e.g. short message services [SMS] or 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 [USS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8Access secu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在终端设备中跨操作系统接收彩信的方案,当接收到向第一操作系统发送的彩信推送信息时,第一操作系统将彩信推送信息转发至第二操作系统,随后第二操作系统提取针对第一操作系统的用于接收彩信的网络连接信息,第二操作系统基于彩信推送信息,通过网络连接信息接收彩信;从而填补了现有技术没有针对跨操作系统接收彩信的解决方案的空白。本发明实现了当第一操作系统的多媒体服务存在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时,可由其他安全策略更高的操作系统代为接收发送至第一操作系统的彩信的目的,以保证终端设备在读取彩信时避免遭受由多媒体服务潜在漏洞而带来的安全性问题,确保了终端设备的用户数据及其他应用的数据安全。

Description

跨操作系统接收彩信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终端设备中跨操作系统接收彩信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移动终端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各种终端多媒体应用的不断涌现,为用户带来了更加便捷和多元化的使用体验。但是,普通安全策略下的终端设备多媒体服务目前被发现存在严重的漏洞,彩信、视频播放等常用功能中含有多媒体信息,在使用多媒体服务进行多媒体信息展示的过程中存在被攻击的风险,从而对终端设备的用户数据的安全产生严重威胁。在所有攻击途径中,彩信攻击最为危险,因为它不需要与用户进行任何交互,即用户在无感知的状态下,攻击方只需简单地发送一条攻击彩信,终端设备接收该攻击彩信后,其系统就可能被攻击。因此,有必要对移动终端的彩信接收方式进行优化处理,以保护用户数据和设备上的其他应用的安全。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特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在终端设备中跨操作系统接收彩信的方法,应用于包括至少两个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中,包括:
当接收到向第一操作系统发送的彩信推送信息时,第一操作系统将彩信推送信息转发至第二操作系统;
第二操作系统提取针对第一操作系统的用于接收彩信的网络连接信息;
第二操作系统基于彩信推送信息,通过网络连接信息接收彩信。
优选地,所述第一操作系统将所述彩信推送信息转发至第二操作系统,包括:
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保存所述彩信推送信息,并生成存储地址信息;
将所述存储地址信息转发至第二操作系统;
所述第二操作系统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存储地址信息提取所述彩信推送信息。
更优选地,将所述存储地址信息转发至第二操作系统,具体包括:
通过共用的内核系统将所述存储地址信息转发至第二操作系统。
优选地,所述第二操作系统提取针对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用于接收彩信的网络连接信息的步骤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操作系统发送用于接收彩信的网络连接请求,并接收响应于所述网络连接请求返回的用于接收彩信的网络连接参数;
所述共用的内核系统根据所述网络连接参数进行网络状态设置,以生成针对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用于接收彩信的网络连接信息。
优选地,所述第二操作系统基于所述彩信推送信息,通过所述网络连接信息接收所述彩信,具体包括:
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从所述彩信推送信息中提取所述彩信的网络存储地址;
所述第二操作系统基于所述彩信的网络存储地址,通过所述网络连接信息接收所述彩信。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跨操作系统接收彩信的系统,包括应用于终端设备的第一操作系统的转发模块,及应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操作系统的推送信息接收模块、连接提取模块和彩信接收模块,包括:
转发模块,用于当接收到向第一操作系统发送的彩信推送信息时,将所述彩信推送信息转发至第二操作系统;
推送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向第一操作系统发送的彩信推送信息;
连接提取模块,用于提取针对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用于接收彩信的网络连接信息;
彩信接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彩信推送信息,通过所述网络连接信息接收所述彩信。
其中,所述转发模块具体包括存储单元及地址转发单元:
存储单元,用于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保存所述彩信推送信息并生成存储地址信息;
地址转发单元,用于将所述存储地址信息转发至第二操作系统;
其中,所述推送信息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存储地址信息提取所述彩信推送信息。
优选地,所述地址转发单元具体用于通过共用的内核系统将所述存储地址信息转发至第二操作系统。
优选地,包括应用于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网络连接模块以及应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的内核系统的设置模块:
所述第二操作系统提取针对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用于接收彩信的网络连接信息的步骤之前,所述网络连接模块用于发送用于接收彩信的网络连接请求,并接收响应于所述网络连接请求返回的用于接收彩信的网络连接参数;
所述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网络连接参数进行网络状态设置,以生成针对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用于接收彩信的网络连接信息。
优选地,所述彩信接收模块具体包括:
地址提取单元,用于从所述彩信推送信息中提取所述彩信的网络存储地址;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彩信的网络存储地址,通过所述网络连接信息接收所述彩信。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提出了在终端设备中跨操作系统接收彩信的方案,在包括至少两个操作系统的终端设备中,当接收到向第一操作系统发送的彩信推送信息时,第一操作系统将彩信推送信息转发至第二操作系统,随后第二操作系统提取针对第一操作系统的用于接收彩信的网络连接信息,第二操作系统基于彩信推送信息,通过网络连接信息接收彩信;从而填补了现有技术没有针对跨操作系统接收彩信的解决方案的空白。通过本发明在终端设备中跨操作系统接收彩信的方案可实现在同一终端设备的不同操作系统中灵活地接收彩信,即发送至第一操作系统的彩信可转由第二操心系统来接收;实现了当第一操作系统的多媒体服务存在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时,可由其他安全策略更高的操作系统代为接收发送至第一操作系统的彩信的目的,以保证终端设备在读取彩信时避免遭受由多媒体服务潜在漏洞而带来的安全性问题,确保了终端设备的用户数据及其他应用的数据安全。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跨操作系统接收彩信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跨操作系统接收彩信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跨操作系统接收彩信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跨操作系统接收彩信的系统的结构框架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跨操作系统接收彩信的系统的结构框架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跨操作系统接收彩信的系统的结构框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里所使用的“终端”、“移动终端”既包括无线信号接收器的设备,其仅具备无发射能力的无线信号接收器的设备,又包括接收和发射硬件的设备,其具有能够在双向通信链路上,进行双向通信的接收和发射硬件的设备。这种设备可以包括:蜂窝或其他通信设备,其具有单线路显示器或多线路显示器或没有多线路显示器的蜂窝或其他通信设备;PCS(PersonalCommunicationsService,个人通信系统),其可以组合语音、数据处理、传真和/或数据通信能力;PDA(PersonalDigital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其可以包括射频接收器、寻呼机、互联网/内联网访问、网络浏览器、记事本、日历和/或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计算机或其他设备,其具有和/或包括射频接收器的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计算机或其他设备。这里所使用的“终端”、“移动终端”可以是便携式、可运输、安装在交通工具(航空、海运和/或陆地)中的,或者适合于和/或配置为在本地运行,和/或以分布形式,运行在地球和/或空间的任何其他位置运行。这里所使用的“终端”、“移动终端”还可以是通信终端、上网终端、音乐/视频播放终端,例如可以是PDA、MID(MobileInternetDevice,移动互联网设备)和/或具有音乐/视频播放功能的移动电话,也可以是智能电视、机顶盒等设备。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多操作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操作系统,其中,操作系统可包括各种操作系统,例如android操作系统等。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多操作系统可基于多种虚拟技术来实现,下文以Linux系统下的容器技术为例来进行实施例的详述。其中,使用Linux容器技术实现的多操作系统,在每个容器中装入独立的操作系统,多个操作系统之间相互独立,且多个操作系统运行在同一台物理终端设备上。
在基于Linux容器技术的多操作系统中,每个操作系统共用Linux内核及网卡设备,该网卡设备用于开启或关闭终端设备收发彩信的网络连接功能,通过将终端设备与彩信中心服务器建立连接来收发彩信。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跨操作系统接收彩信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步骤S110:当接收到向第一操作系统发送的彩信推送信息时,第一操作系统将彩信推送信息转发至第二操作系统;步骤S120:第二操作系统提取针对第一操作系统的用于接收彩信的网络连接信息;步骤S130:第二操作系统基于彩信推送信息,通过网络连接信息接收彩信。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出了在终端设备中跨操作系统接收彩信的方案,填补了现有技术没有针对跨操作系统接收彩信的解决方案的空白。通过本发明在终端设备中跨操作系统接收彩信的方案可实现在同一终端设备的不同操作系统中灵活地接收彩信,即发送至第一操作系统的彩信可转由第二操心系统来接收;实现了当第一操作系统的多媒体服务存在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时,可由其他安全策略更高的操作系统代为接收发送至第一操作系统的彩信的目的,以保证终端设备在读取彩信时避免遭受由多媒体服务潜在漏洞而带来的安全性问题,确保了终端设备的用户数据及其他应用的数据安全。
步骤S110:当接收到向第一操作系统发送的彩信推送信息时,第一操作系统将彩信推送信息转发至第二操作系统;
其中,如图2所示,步骤S110包括步骤S111、步骤S112和步骤S113:
步骤S111:第一操作系统保存所述彩信推送信息,并生成存储地址信息;
步骤S112:将存储地址信息转发至第二操作系统;
步骤S113:第二操作系统根据接收到的存储地址信息提取彩信推送信息。其中,彩信推送信息中具体包括彩信在彩信中心服务器端存储的网络存储地址。
优选地,可通过共用的内核系统将存储地址信息转发至第二操作系统。
例如,第一操作系统为Android操作系统,第二操作系统为安全策略较Android操作系统高的其他操作系统,终端设备包括该两个操作系统,彩信中心服务器向终端设备的Android操作系统发送彩信推送信息,如彩信push,终端设备的Android操作系统接收到彩信push后,Android操作系统将彩信push中的内容以文件形式存储,并发送相应的命令通过共用的内核系统Linux系统将彩信推送信息调用给第二操作系统,其中,该命令的参数为彩信push的文件存储路径,第二操作系统接收到该命令后,通过调用Linux系统来打开该命令,读取并传入其中文件路径参数,即可获取到彩信推送信息的内容。
可选地,可通过彩信中心服务器或第三方服务器将存储地址信息转发至第二操作系统。
例如,在包含Android操作系统和安全策略较Android操作系统高的其他操作系统的终端设备里,终端设备的Android操作系统接收到彩信push后,Android操作系统将该彩信push封装为一条消息信息,并将该消息信息发送至彩信中心服务器或第三方服务器,彩信中心服务器或第三方服务器读取并解析该消息信息,并将其中的彩信push转发至终端设备的其他操作系统,该其他操作系统原本发送至Android操作系统的彩信push。
参照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优选地,在步骤S120之前,第一操作系统发送用于接收彩信的网络连接请求,并接收响应于网络连接请求返回的用于接收彩信的网络连接参数;共用的内核系统根据网络连接参数进行网络状态设置,以生成针对第一操作系统的用于接收彩信的网络连接信息。
例如,在包含Android操作系统和安全策略较Android操作系统高的其他操作系统的终端设备里,Android操作系统在准备接收彩信前,首先发送用于接收彩信的网络连接请求命令给彩信中心服务器,彩信中心服务器接收到该网络连接请求命令后分配IP(InternetProtocol,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DNS(DomainNameSystem,域名系统)等网络连接参数,并将网络连接参数发送至终端设备,接着终端设备的共用的内核系统Linux系统通过调用命令ifconfig(networkinterfacesconfiguring,Linux中用于显示或配置网络设备的命令)将IP,DNS等网络连接参数来配置终端设备的网络连接状态,即将网卡设备的接收彩信功能标识状态设置为开启,以生成针对第一操作系统的用于接收彩信的网络连接信息。
步骤S120:第二操作系统提取针对第一操作系统的用于接收彩信的网络连接信息。
例如,接上例,第二操作系统提取网络连接参数IP,DNS等。
本具体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两个操作系统共用内核系统,并共享同一套网卡设备,该网卡设备用于开启或关闭终端设备收发彩信的网络连接功能,通过将终端设备与彩信中心服务器建立连接来收发彩信。在非收发彩信状态下,网卡设备关闭终端设备收发彩信的网络连接功能,收发彩信功能的标识为关闭状态,在接收彩信的状态下,网卡设备开启终端设备收发彩信的网络连接功能,收发彩信功能的标识为开启状态。该网卡设备分别对应于两个操作系统的SIM(SubscriberIdentityModule,客户识别模块)卡,由于彩信推送信息是向第一操作系统发送的,因此网卡设备接收彩信功能的开启、关闭状态需由Android操作系统进行设置。
步骤S130:第二操作系统基于彩信推送信息,通过网络连接信息接收彩信。
具体地,第二操作系统从彩信推送信息中提取彩信的网络存储地址;第二操作系统基于彩信的网络存储地址,通过网络连接信息接收彩信。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步骤S310:当接收到向第一操作系统发送的彩信推送信息时,第一操作系统将彩信推送信息转发至第二操作系统;步骤S320:第二操作系统提取针对第一操作系统的用于接收彩信的网络连接信息;步骤S331:第二操作系统从彩信推送信息中提取彩信的网络存储地址;步骤S332:第二操作系统基于彩信的网络存储地址,通过网络连接信息接收彩信。
其中,本优选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在步骤S310和步骤S320中执行的内容与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在步骤S110和步骤S120中执行的内容相同或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例如,在包含Android操作系统和安全策略较Android操作系统高的其他操作系统的终端设备里,其他操作系统从彩信推送信息中提取彩信的网络存储地址,并查询确定网卡设备的标识状态为开启,则基于彩信的网络存储地址,通过彩信中心服务器的交互来接收彩信。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跨操作系统接收彩信的结构框架示意图。
转发模块410当接收到向第一操作系统发送的彩信推送信息时,将所述彩信推送信息转发至第二操作系统;推送信息接收模块420接收向第一操作系统发送的彩信推送信息;连接提取模块430第二操作系统提取针对第一操作系统的用于接收彩信的网络连接信息;彩信接收模块440第二操作系统基于彩信推送信息,通过网络连接信息接收彩信。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出了在终端设备中跨操作系统接收彩信的方案,填补了现有技术没有针对跨操作系统接收彩信的解决方案的空白。通过本发明在终端设备中跨操作系统接收彩信的方案可实现在同一终端设备的不同操作系统中灵活地接收彩信,即发送至第一操作系统的彩信可转由第二操心系统来接收;实现了当第一操作系统的多媒体服务存在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时,可由其他安全策略更高的操作系统代为接收发送至第一操作系统的彩信的目的,以保证终端设备在读取彩信时避免遭受由多媒体服务潜在漏洞而带来的安全性问题,确保了终端设备的用户数据及其他应用的数据安全。
转发模块410当接收到向第一操作系统发送的彩信推送信息时,第一操作系统将彩信推送信息转发至第二操作系统;
其中,如图5所示,转发模块410包括存储单元411、转发单元412和接收模块413:
存储单元411第一操作系统保存所述彩信推送信息,并生成存储地址信息;
地址转发单元412将存储地址信息转发至第二操作系统;
推送信息接收模块413第二操作系统根据接收到的存储地址信息提取彩信推送信息。其中,彩信推送信息中具体包括彩信在彩信中心服务器端存储的网络存储地址。
优选地,可通过共用的内核系统将存储地址信息转发至第二操作系统。
例如,第一操作系统为Android操作系统,第二操作系统为安全策略较Android操作系统高的其他操作系统,终端设备包括该两个操作系统,彩信中心服务器向终端设备的Android操作系统发送彩信推送信息,如彩信push,终端设备的Android操作系统接收到彩信push后,Android操作系统将彩信push中的内容以文件形式存储,并发送相应的命令通过共用的内核系统Linux系统将彩信推送信息调用给第二操作系统,其中,该命令的参数为彩信push的文件存储路径,第二操作系统接收到该命令后,通过调用Linux系统来打开该命令,读取并传入其中文件路径参数,即可获取到彩信推送信息的内容。
可选地,可通过彩信中心服务器或第三方服务器将存储地址信息转发至第二操作系统。
例如,在包含Android操作系统和安全策略较Android操作系统高的其他操作系统的终端设备里,终端设备的Android操作系统接收到彩信push后,Android操作系统将该彩信push封装为一条消息信息,并将该消息信息发送至彩信中心服务器或第三方服务器,彩信中心服务器或第三方服务器读取并解析该消息信息,并将其中的彩信push转发至终端设备的其他操作系统,该其他操作系统原本发送至Android操作系统的彩信push。
参照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优选地,在转发模块410之前,第一操作系统发送用于接收彩信的网络连接请求,并接收响应于网络连接请求返回的用于接收彩信的网络连接参数;共用的内核系统根据网络连接参数进行网络状态设置,以生成针对第一操作系统的用于接收彩信的网络连接信息。
例如,在包含Android操作系统和安全策略较Android操作系统高的其他操作系统的终端设备里,Android操作系统在准备接收彩信前,首先发送用于接收彩信的网络连接请求命令给彩信中心服务器,彩信中心服务器接收到该网络连接请求命令后分配IP(InternetProtocol,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DNS(DomainNameSystem,域名系统)等网络连接参数,并将网络连接参数发送至终端设备,接着终端设备的共用的内核系统Linux系统通过调用命令ifconfig(networkinterfacesconfiguring,Linux中用于显示或配置网络设备的命令)将IP,DNS等网络连接参数来配置终端设备的网络连接状态,即将网卡设备的接收彩信功能标识状态设置为开启,以生成针对第一操作系统的用于接收彩信的网络连接信息。
连接提取模块420第二操作系统提取针对第一操作系统的用于接收彩信的网络连接信息。
例如,接上例,第二操作系统提取网络连接参数IP,DNS等。
本具体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两个操作系统共用内核系统,并共享同一套网卡设备,该网卡设备用于开启或关闭终端设备收发彩信的网络连接功能,通过将终端设备与彩信中心服务器建立连接来收发彩信。在非收发彩信状态下,网卡设备关闭终端设备收发彩信的网络连接功能,收发彩信功能的标识为关闭状态,在接收彩信的状态下,网卡设备开启终端设备收发彩信的网络连接功能,收发彩信功能的标识为开启状态。该网卡设备分别对应于两个操作系统的SIM(SubscriberIdentityModule,客户识别模块)卡,由于彩信推送信息是向第一操作系统发送的,因此网卡设备接收彩信功能的开启、关闭状态需由Android操作系统进行设置。
彩信接收模块430第二操作系统基于彩信推送信息,通过网络连接信息接收彩信。
具体地,第二操作系统从彩信推送信息中提取彩信的网络存储地址;第二操作系统基于彩信的网络存储地址,通过网络连接信息接收彩信。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转发模块610当接收到向第一操作系统发送的彩信推送信息时,第一操作系统将彩信推送信息转发至第二操作系统;连接提取模块620第二操作系统提取针对第一操作系统的用于接收彩信的网络连接信息;地址提取单元631第二操作系统从彩信推送信息中提取彩信的网络存储地址;第一接收单元632第二操作系统基于彩信的网络存储地址,通过网络连接信息接收彩信。
其中,本优选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转发模块610和连接提取模块620执行的内容与图4所示的移动终端的转发模块410和连接提取模块430执行的内容相同或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例如,在包含Android操作系统和安全策略较Android操作系统高的其他操作系统的终端设备里,其他操作系统从彩信推送信息中提取彩信的网络存储地址,并查询确定网卡设备的标识状态为开启,则基于彩信的网络存储地址,通过彩信中心服务器的交互来接收彩信。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包括涉及用于执行本申请中所述操作中的一项或多项的设备。这些设备可以为所需的目的而专门设计和制造,或者也可以包括通用计算机中的已知设备。这些设备具有存储在其内的计算机程序,这些计算机程序选择性地激活或重构。这样的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存储在设备(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存储在适于存储电子指令并分别耦联到总线的任何类型的介质中,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但不限于任何类型的盘(包括软盘、硬盘、光盘、CD-ROM、和磁光盘)、ROM(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随即存储器)、EPROM(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闪存、磁性卡片或光线卡片。也就是,可读介质包括由设备(例如,计算机)以能够读的形式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用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这些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中的每个框以及这些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中的框的组合。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将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方法的处理器来实现,从而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方法的处理器来执行本发明公开的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的框或多个框中指定的方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可以被交替、更改、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具有本发明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其他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中的具有与本发明中公开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在终端设备中跨操作系统接收彩信的方法,应用于包括至少两个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接收到向第一操作系统发送的彩信推送信息时,所述第一操作系统将所述彩信推送信息转发至第二操作系统;
所述第二操作系统提取针对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用于接收彩信的网络连接信息;
所述第二操作系统基于所述彩信推送信息,通过所述网络连接信息接收所述彩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终端设备中跨操作系统接收彩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系统将所述彩信推送信息转发至第二操作系统,包括:
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保存所述彩信推送信息,并生成存储地址信息;
将所述存储地址信息转发至第二操作系统;
所述第二操作系统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存储地址信息提取所述彩信推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在终端设备中跨操作系统接收彩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存储地址信息转发至第二操作系统,具体包括:
通过共用的内核系统将所述存储地址信息转发至第二操作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在终端设备中跨操作系统接收彩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作系统提取针对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用于接收彩信的网络连接信息的步骤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操作系统发送用于接收彩信的网络连接请求,并接收响应于所述网络连接请求返回的用于接收彩信的网络连接参数;
所述共用的内核系统根据所述网络连接参数进行网络状态设置,以生成针对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用于接收彩信的网络连接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在终端设备中跨操作系统接收彩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作系统基于所述彩信推送信息,通过所述网络连接信息接收所述彩信,具体包括:
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从所述彩信推送信息中提取所述彩信的网络存储地址;
所述第二操作系统基于所述彩信的网络存储地址,通过所述网络连接信息接收所述彩信。
6.一种跨操作系统接收彩信的系统,包括应用于终端设备的第一操作系统的转发模块,及应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操作系统的推送信息接收模块、连接提取模块和彩信接收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发模块,用于当接收到向第一操作系统发送的彩信推送信息时,将所述彩信推送信息转发至第二操作系统;
推送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向第一操作系统发送的彩信推送信息;
连接提取模块,用于提取针对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用于接收彩信的网络连接信息;
彩信接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彩信推送信息,通过所述网络连接信息接收所述彩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跨操作系统接收彩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模块具体包括存储单元及地址转发单元:
所述存储单元,用于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保存所述彩信推送信息并生成存储地址信息;
所述地址转发单元,用于将所述存储地址信息转发至第二操作系统;
其中,所述推送信息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存储地址信息提取所述彩信推送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跨操作系统接收彩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转发单元具体用于通过共用的内核系统将所述存储地址信息转发至第二操作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跨操作系统接收彩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应用于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网络连接模块以及应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的内核系统的设置模块:
所述第二操作系统提取针对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用于接收彩信的网络连接信息的步骤之前,所述网络连接模块用于发送用于接收彩信的网络连接请求,并接收响应于所述网络连接请求返回的用于接收彩信的网络连接参数;
所述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网络连接参数进行网络状态设置,以生成针对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用于接收彩信的网络连接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任一项所述的跨操作系统接收彩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彩信接收模块具体包括:
地址提取单元,用于从所述彩信推送信息中提取所述彩信的网络存储地址;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彩信的网络存储地址,通过所述网络连接信息接收所述彩信。
CN201510629275.6A 2015-09-29 2015-09-29 跨操作系统接收彩信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51632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29275.6A CN105163297B (zh) 2015-09-29 2015-09-29 跨操作系统接收彩信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29275.6A CN105163297B (zh) 2015-09-29 2015-09-29 跨操作系统接收彩信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63297A true CN105163297A (zh) 2015-12-16
CN105163297B CN105163297B (zh) 2018-05-29

Family

ID=54804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29275.6A Active CN105163297B (zh) 2015-09-29 2015-09-29 跨操作系统接收彩信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6329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77510A (zh) * 2015-12-28 2016-06-15 北京元心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处理器的监控方法和智能终端
CN106201223A (zh) * 2016-08-15 2016-12-0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通知消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9474466A (zh) * 2018-11-13 2019-03-15 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 在dds中间件上实现双冗余网卡切换的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10496A1 (en) * 2010-10-29 2012-05-03 Choongryeol Lee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CN104571964A (zh) * 2015-01-15 2015-04-29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双系统的外部存储设备的挂载方法及系统
CN104601788A (zh) * 2013-10-31 2015-05-06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装置与其无线配对方法
CN104796529A (zh) * 2015-03-05 2015-07-2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双系统的未处理事件的提醒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10496A1 (en) * 2010-10-29 2012-05-03 Choongryeol Lee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CN104601788A (zh) * 2013-10-31 2015-05-06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装置与其无线配对方法
CN104571964A (zh) * 2015-01-15 2015-04-29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双系统的外部存储设备的挂载方法及系统
CN104796529A (zh) * 2015-03-05 2015-07-2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双系统的未处理事件的提醒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77510A (zh) * 2015-12-28 2016-06-15 北京元心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处理器的监控方法和智能终端
CN106201223A (zh) * 2016-08-15 2016-12-0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通知消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WO2018032580A1 (zh) * 2016-08-15 2018-02-2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通知消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9474466A (zh) * 2018-11-13 2019-03-15 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 在dds中间件上实现双冗余网卡切换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63297B (zh) 2018-05-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54259B (zh) 基于多系统的防止电话冲突方法和智能终端
CN105049630B (zh) 智能终端及其多系统的电话接听方法
CN100459733C (zh) 移动通信终端中发送因特网消息的系统和方法
CN104869043B (zh) 一种建立vpn连接的方法及终端
US7953862B2 (en) Methods for accessing a phone-based web server with a private IP address and related electronic devic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CN108846295B (zh) 敏感信息过滤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179552A (zh) 查询通话相对方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00515A (zh) 智能可佩戴设备及其来电处理方法、系统
CN103577773A (zh) 基于Android的移动设备安全保护方法和装置
CN104125547A (zh) 处理短信的方法及短信处理装置
EP3404895B1 (en) Multimedia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7451488B (zh) 一种提供个人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5163297A (zh) 跨操作系统接收彩信的方法及系统
CN103618824B (zh) 在通讯录程序中进行信息发送的方法与移动终端
CN105893580A (zh) 一种使用微信平台创建和管理电子日记的方法
CN102594716A (zh) 一种即时通信消息的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6776066B (zh) 多系统的系统功能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754507A (zh) 信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CN105791552B (zh) 一种短信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3561063A (zh) 一种登录机顶盒的方法及终端
CN104410648A (zh) 基于局域网的VoIP通信方法、系统和通信终端
CN105933217A (zh) 消息同步方法及平台、网络服务器和适配服务器
CN112202744A (zh) 一种多系统数据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6776062B (zh) 多系统的联系人属性信息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06534602B (zh) 一种终端及信息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25

Address after: 101300 room 153, 1 / F, building 17, 16 Caixiang East Road, Nancai Town,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Yuanx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408-27, building 8, No.1, Disheng North Stree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YUANXIN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

Assignee: Beijing Yuanxin Junsheng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Yuanx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roup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1110000018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Method and system of receiving MMS across operating system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29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1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