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60213B - 一种终端启动方法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启动方法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60213B
CN105160213B CN201410258780.XA CN201410258780A CN105160213B CN 105160213 B CN105160213 B CN 105160213B CN 201410258780 A CN201410258780 A CN 201410258780A CN 105160213 B CN105160213 B CN 1051602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criber identity
identity module
domain
module
corresponding do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5878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60213A (zh
Inventor
焦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5878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602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602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602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602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602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启动方法及终端,当接收到终端启动指示时,检测终端内插入的订户识别模块;为检测到的每个订户识别模块分别激活该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其中,每个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包括为该订户识别模块预先分配的、以及该订户识别模块在使用时根据用户指示增加的各应用的运行环境,以及所述各应用对应的数据,且不同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之间相互隔离并能够相互切换;显示预设开机界面。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应用对多SIM卡数据进行管理导致应用稳定性差、安全性差、易用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启动方法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启动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终端可以支持多个订户识别模块(SIM),而不同的SIM卡在使用时会对应不同的应用,例如:该SIM卡对应的电话本、通话记录、短信、以及使用该SIM卡的流量下载的应用等,那么就引发了终端如何针对不同SIM卡对应的不同应用进行管理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各应用对多个SIM卡进行管理,以通话记录应用为例,假设终端支持两个SIM卡,即SIM卡1和SIM卡2,现有技术中会为每个SIM卡分配一个RIL进程,针对通话记录这个应用,通过通话记录实现对多个SIM卡1和SIM卡2的管理,具体实现时,如图1所示,可以在通话记录中同时显示SIM卡1和SIM卡2的通话记录,SIM卡1可以通过自身对应的RIL进程1将SIM卡1通话记录数据提供给通话记录应用,并通过通话记录应用进行管理和显示,SIM卡2可以通过自身对应的RIL进程2将SIM卡2通话记录数据提供给通话记录应用,并通过通话记录应用进行管理和显示,通话记录应用可以通过为每条通话记录标识对应的SIM卡标识来标识该通话记录所属的SIM卡。
现有技术中,通过各应用对多个SIM卡进行管理的方式存在如下缺点:
支持多SIM卡的应用的设计和实现,比仅支持单SIM卡的应用要复杂的多,由于复杂度的提升导致应用错误会比较多,应用的稳定性存在问题;
基于安全的考虑,恶意应用程序可通过攻破支持多SIM卡的某应用,例如:电话本等应用,而获得多个SIM卡的全部信息;
基于易用性考虑,用户在使用某一应用的过程中,由于该应用中涉及到多个SIM卡的相关数据,容易导致多卡间的数据混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启动方法及终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应用对多SIM卡数据进行管理导致应用稳定性差、安全性差、易用性差的问题。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启动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终端启动指示时,检测所述终端内插入的订户识别模块;
为检测到的每个订户识别模块分别激活该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
其中,每个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包括为该订户识别模块预先分配的、以及该订户识别模块在使用时根据用户指示增加的各应用的运行环境,以及所述各应用对应的数据,且不同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之间相互隔离并能够相互切换;
显示预设开机界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终端启动指示时,检测所述终端内插入的订户识别模块;
激活模块,用于为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每个订户识别模块分别激活该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其中,每个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包括为该订户识别模块预先分配的、以及该订户识别模块在使用时根据用户指示增加的各应用的运行环境,以及所述各应用对应的数据,且不同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之间相互隔离并能够相互切换;
显示模块,用于显示预设开机界面。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启动方法及终端,当接收到终端启动指示时,检测终端内插入的订户识别模块;为检测到的每个订户识别模块分别激活该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其中,每个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包括为该订户识别模块预先分配的、以及该订户识别模块在使用时根据用户指示增加的各应用的运行环境,以及所述各应用对应的数据,且不同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之间相互隔离并能够相互切换;显示预设开机界面。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启动方法中,为不同的订户识别模块分配不同的域,每个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中包括预先为该订户识别模块分配的应用的运行环境及对应数据,以及该订户识别模块使用过程中根据用户指示增加的应用的运行环境及对应数据,也就是说,通过域管理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各应用,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中各应用仅需要支持该订户识别模块,而不需要支持终端中的所有订户识别模块,使得每个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应用实现简单稳定性好,并且,各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相互隔离,即使恶意程序攻破某订户识别模块对应域中的某应用,也只能获取该订户识别模块的信息,而无法获取终端中所有订户识别模块的信息,并且用户使用某个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时,该域中仅涉及到该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应用,不会引起多个订户识别模块数据的混淆,并且各个域可以相互切换,易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背景技术提供的终端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启动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终端启动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终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终端启动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终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启动方法及终端,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启动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
S201、当接收到终端启动指示时,检测终端内插入的订户识别模块。
S202、为检测到的每个订户识别模块分别激活该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
其中,每个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包括为该订户识别模块预先分配的、以及该订户识别模块在使用时根据用户指示增加的各应用的运行环境,以及各应用对应的数据,且不同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之间相互隔离并能够相互切换。
S203、显示预设开机界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启动方法中,为每个订户识别模块分配域,通过域对订户识别模块进行管理,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中包括为该订户识别模块预先分配的应用(例如:电话本、通话记录、短消息等应用)的运行环境以及对应的数据、以及该订户识别模块在使用时根据用户指示增加的应用(例如:用户下载的应用)的运行环境以及对应的数据。
下面结合附图,用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及相关设备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1中,提供一种终端启动方法,在本发明实施例1中,终端中可以支持一个操作系统,并在一个操作系统中,为多个订户识别模块预先分配对应的域,并通过域对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应用进行管理。如图3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301、当接收到终端启动指示时,检测终端内插入的订户识别模块。
进一步地,订户识别模块为SIM卡或者USIM卡。
S302、针对S301中检测到的每个订户识别模块,获取该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策略配置文件。
本步骤中,可以为每个订户识别模块建立一个策略配置文件。
进一步地,本步骤中,可以从预设服务器中获取各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策略配置文件,也可以从终端中预设位置获取各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策略配置文件。
S303、将S302中获取的策略配置文件中定义的策略配置到用于管理该订户识别模块的系统内核中,
其中,策略配置文件中定义的策略用于定义该策略配置文件对应的订户识别模块对应域中的各应用使用系统资源的权限。
本步骤中,每个订户识别模块的策略配置文件中可以定义该订户识别模块对应域中各应用使用系统资源的权限,不同订户识别模块对应域中的应用具有不同的使用系统资源的权限,系统资源可以为文件、库等。例如,第一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第一域具有对文件1读写的权限,而对文件2甚至不具有可见的权限,第二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第二域具有对文件2读写的权限,而对文件1甚至不具有可见的权限,可见,通过为不同订户识别模块对应域中的应用设置使用系统资源的不同的权限,可以使每个域仅可使用由该域对应策略规定的资源,从而实现域之间的隔离。也就是说,在当前域下,只能启动运行属于该域的应用,而无法启动运行不属于该域的应用,并且在同一时刻,终端只能运行一个域。
本步骤中,将S302中获取的策略配置文件中定义的策略配置到用于管理该订户识别模块的系统内核中,可以由系统内核根据各域对应的策略,控制各域中的应用对系统资源的使用。
S304、启动各订户识别模块对应域的入口程序,
其中,入口程序为使用该域中各应用的入口,每个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包括为该订户识别模块预先分配的、以及该订户识别模块在使用时根据用户指示增加的各应用的运行环境,以及各应用对应的数据,且不同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之间相互隔离并能够相互切换。
本步骤中,订户识别模块对应域的入口程序可以实现为该域的桌面程序,桌面程序显示的界面中可以提供该订户识别模块对应域中各应用的入口,例如,各应用程序的图标,进一步地,也可以提供向其他域进行切换的入口,例如,表征向指定域切换的图标。
进一步地,域的数量可以由订户识别模块卡槽的数量确定,并在终端出厂时,在系统中预先根据卡槽数量配置相应数量的域。当检测到的订户识别模块为首次插入卡槽的订户识别模块时,为首次插入卡槽的订户识别模块建立策略配置文件;并为首次插入卡槽的订户识别模块分配具有该订户识别模块标识的入口程序以及应用程序;由于卡槽中每次插入的订户识别模块可以不同,因此,每个域需要与订户识别模块绑定,例如,可以将该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手机号码作为该订户识别模块的标识,使该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策略配置文件具有该标识,并使预先分配的该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入口程序(例如:桌面程序)及缺省应用程序(例如:电话本、短消息、通话记录等应用)均具有该标识。那么,每次接收到启动终端的指令,并检测到该订户识别模块时,可以获取具有该订户识别模块对应手机号码标识的策略配置文件,并且启动具有该订户识别模块对应手机号码标识的入口程序,并在入口界面中显示具有该订户识别模块对应手机号码标识的应用程序的入口。当然,也可以使用其他标识作为订户识别模块的唯一标识,这里不限于订户识别模块的手机号码。
进一步地,当订户识别模块在使用时根据用户命令增加新的应用时,为该新的应用添加该订户识别模块的标识(例如:该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手机号码);并使该新的应用按照该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策略配置文件中定义的策略使用系统资源。
S305、显示预设开机界面。
本步骤中,可以将检测到的订户识别模块中,预设卡槽内用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的入口界面作为终端启动后的默认界面进行显示;并使检测到的订户识别模块中,该预设卡槽之外的卡槽内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的入口程序在后台运行。
进一步地,可以从终端的多个用户识别模块卡槽中确定预设卡槽,作为终端启动时的缺省卡槽,即将预设卡槽内用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的入口界面作为终端启动后的默认界面进行显示。而预设卡槽之外的卡槽内的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的入口程序在后台运行,入口界面并不显示,以便接收到域切换指示时,显示入口界面。
本步骤中,也可以根据检测到的订户识别模块,生成并显示检测到的订户识别模块分别对应的域的入口的列表;接收用户的选择指示,将用户选择的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的入口界面进行显示。
进一步地,假设检测到三个订户识别模块:SIM卡1、SIM卡2和SIM卡3,则可以首先显示SIM卡1、SIM卡2和SIM卡3分别对应的域的入口的列表,并接收用户的选择指示,当用户选择SIM卡1时,则将SIM卡1对应的域的入口界面进行显示。而使用户未选择的订户识别模块的入口程序中后台运行。
S306、当接收到切换到指定域的切换指令时,将当前使用的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中的数据保存并使当前使用的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在后台运行。
进一步地,每个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中设置有切换到其他订户识别模块对应域的入口,例如,可以在每个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的入口桌面中,设置切换到其他域的图标,作为切换到其他域的入口。
S307、显示指定域的入口界面。
进一步地,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终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在图4中,终端中可以支持一个操作系统,并支持多个订户识别模块,图4中以两个订户识别模块SIM卡1和SIM卡2为例,在操作系统中,预先为SIM卡1和SIM卡2分配对应的域,在SIM卡1对应的域(域1)中,通过守护进程RIL进程1将SIM卡1产生的网络数据传递到域的相应应用中,在SIM卡2对应的域(域2)中,通过守护进程RIL进程2将SIM卡2产生的网络数据传递到域的相应应用中。SIM卡1对应的域和SIM卡2对应的域相互隔离,保证了各SIM卡对应域中应用的稳定性,SIM卡信息的安全性和易用性。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2中,提供一种终端启动方法,在本发明实施例2中,终端中可以支持多个操作系统,并在每个操作系统中,分别运行一个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并通过域对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应用进行管理。如图5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501、当接收到终端启动指示时,检测终端内插入的订户识别模块。
S502、针对S501中检测到的每个订户识别模块,为该订户识别模块启动对应的虚拟机。
本实施例中,终端可以支持多个操作系统,具体实施时,可以通过虚拟机的形式运行多个操作系统,例如,通过超级监视器(Hypervisor)技术,在基础物理服务器和虚拟机之间设置中间软件层Hypervisor,并通过Hypervisor协调上层对硬件资源的访问,以及各个虚拟机之间的防护。当接收到终端启动指示时,由Hypervisor加载所有虚拟机上运行的操作系统,并为各虚拟机分配资源(例如:内存、磁盘、网络等)。
S503、在该虚拟机的操作系统上运行该订户识别模块对应域的入口程序,
其中,该入口程序为使用该域中各应用的入口,每个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包括为该订户识别模块预先分配的、以及该订户识别模块在使用时根据用户指示增加的各应用的运行环境,以及所述各应用对应的数据,且不同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之间相互隔离并能够相互切换。
本步骤中,当与各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虚拟机运行起来之后,可以将各订户识别模块分别对应的入口程序作为各虚拟机上运行的操作系统中的应用运行起来。
进一步地,本步骤中,由于各个虚拟机之间相互隔离,且能够互相切换,那么使得在各虚拟机上运行的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也能够相互隔离,并且能够互相切换。
S504、显示预设开机界面。
本步骤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显示预设卡槽对应订户识别模块的入口界面,也可以显示各订户识别模块入口列表,根据用户指示显示用户选择的订户识别模块的入口界面。
进一步地,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终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在图6中,终端中可以通过虚拟机支持多个操作系统,并支持多个订户识别模块,图6中以两个订户识别模块SIM卡1和SIM卡2为例,如图6所示,在终端硬件和虚拟机之间具有Hypervisor层,并在Hypervisor层上运行有与开机检测到的订户识别模块一一对应的虚拟机,并在每个虚拟机上运行的操作系统中运行订户识别模块的域,例如,在SIM卡1对应虚拟机中运行的操作系统1上运行域1中的应用,在SIM卡2对应虚拟机中运行的操作系统2上运行域2中的应用。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由于这些终端所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前述一种终端启动方法相似,因此该终端的实施可以参见前述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如图7所示,包括:
检测模块701,用于当接收到终端启动指示时,检测所述终端内插入的订户识别模块;
激活模块702,用于为所述检测模块701检测到的每个订户识别模块分别激活该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其中,每个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包括为该订户识别模块预先分配的、以及该订户识别模块在使用时根据用户指示增加的各应用的运行环境,以及所述各应用对应的数据,且不同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之间相互隔离并能够相互切换;
显示模块703,用于显示预设开机界面。
进一步地,所述激活模块702,具体用于针对检测到的每个订户识别模块,获取该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策略配置文件;将所述策略配置文件中定义的策略配置到用于管理该订户识别模块的系统内核中,其中,所述策略配置文件中定义的策略用于定义所述策略配置文件对应的订户识别模块对应域中的各应用使用系统资源的权限;启动各订户识别模块对应域的入口程序,其中,所述入口程序为使用该域中各应用的入口。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模块703,具体用于将检测到的订户识别模块中,预设卡槽内用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的入口界面作为终端启动后的默认界面进行显示;并使检测到的订户识别模块中,所述预设卡槽之外的卡槽内用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的入口程序在后台运行;或者
根据检测到的订户识别模块,生成检测到的订户识别模块分别对应的域的入口的列表;接收用户的选择指示,将用户选择的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的入口界面进行显示。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模块703,还用于当接收到切换到指定域的切换指令时,将当前使用的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中的数据保存并使当前使用的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中正在运行的应用在后台运行;显示所述指定域的入口界面,其中,每个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中设置有切换到其他订户识别模块对应域的入口。
进一步地,还包括:添加模块704;
所述激活模块702,还用于当检测到的订户识别模块为首次插入卡槽的订户识别模块时,为首次插入卡槽的订户识别模块建立策略配置文件;并为首次插入卡槽的订户识别模块分配具有该订户识别模块标识的入口程序以及应用程序;
所述添加模块704,用于当订户识别模块在使用时根据用户命令增加新的应用时,为所述新的应用添加该订户识别模块的标识;并使所述新的应用按照该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策略配置文件中定义的策略使用系统资源。
进一步地,所述激活模块702,具体用于针对检测到的每个订户识别模块,为该订户识别模块启动对应的虚拟机;在该虚拟机的操作系统上运行该订户识别模块对应域的入口程序,其中,所述入口程序为使用该域中各应用的入口。
上述各单元的功能可对应于图2至图3、图5所示流程中的相应处理步骤,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启动方法及终端,当接收到终端启动指示时,检测终端内插入的订户识别模块;为检测到的每个订户识别模块分别激活该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其中,每个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包括为该订户识别模块预先分配的、以及该订户识别模块在使用时根据用户指示增加的各应用的运行环境,以及所述各应用对应的数据,且不同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之间相互隔离并能够相互切换;显示预设开机界面。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启动方法中,为不同的订户识别模块分配不同的域,每个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中包括预先为该订户识别模块分配的应用的运行环境及对应数据,以及该订户识别模块使用过程中根据用户指示增加的应用的运行环境及对应数据,也就是说,通过域管理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各应用,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中各应用仅需要支持该订户识别模块,而不需要支持终端中的所有订户识别模块,使得每个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应用实现简单稳定性好,并且,各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相互隔离,即使恶意程序攻破某订户识别模块对应域中的某应用,也只能获取该订户识别模块的信息,而无法获取终端中所有订户识别模块的信息,并且用户使用某个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时,该域中仅涉及到该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应用,不会引起多个订户识别模块数据的混淆,并且各个域可以相互切换,易用性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6)

1.一种终端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接收到终端启动指示时,检测所述终端内插入的订户识别模块;
为检测到的每个订户识别模块分别激活该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
其中,每个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包括为该订户识别模块预先分配的、以及该订户识别模块在使用时根据用户指示增加的各应用的运行环境,以及所述各应用对应的数据,且不同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之间相互隔离并能够相互切换;
显示预设开机界面;
为检测到的每个订户识别模块分别激活该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具体包括:
针对检测到的每个订户识别模块,获取该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策略配置文件;
将所述策略配置文件中定义的策略配置到用于管理该订户识别模块的系统内核中,其中,所述策略配置文件中定义的策略用于定义所述策略配置文件对应的订户识别模块对应域中的各应用使用系统资源的权限;
启动各订户识别模块对应域的入口程序,其中,所述入口程序为使用该域中各应用的入口;或
为检测到的每个订户识别模块分别激活该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具体包括:
针对检测到的每个订户识别模块,为该订户识别模块启动对应的虚拟机;
在该虚拟机的操作系统上运行该订户识别模块对应域的入口程序,其中,所述入口程序为使用该域中各应用的入口;
当检测到的订户识别模块为首次插入卡槽的订户识别模块时,还包括:
为首次插入卡槽的订户识别模块建立策略配置文件;并
为首次插入卡槽的订户识别模块分配具有该订户识别模块的标识的入口程序以及应用程序;
当订户识别模块在使用时根据用户命令增加新的应用时,还包括:
为所述新的应用添加该订户识别模块的标识;并
使所述新的应用按照该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策略配置文件中定义的策略使用系统资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显示预设开机界面,具体包括:
将检测到的订户识别模块中,预设卡槽内用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的入口界面作为终端启动后的默认界面进行显示;并使检测到的订户识别模块中,所述预设卡槽之外的卡槽内用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的入口程序在后台运行;或者
根据检测到的订户识别模块,生成检测到的订户识别模块分别对应的域的入口的列表;接收用户的选择指示,将用户选择的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的入口界面进行显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中设置有切换到其他订户识别模块对应域的入口;
当接收到切换到指定域的切换指令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当前使用的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中的数据保存并使当前使用的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中正在运行的应用在后台运行;
显示所述指定域的入口界面。
4.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终端启动指示时,检测所述终端内插入的订户识别模块;
激活模块,用于为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每个订户识别模块分别激活该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其中,每个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包括为该订户识别模块预先分配的、以及该订户识别模块在使用时根据用户指示增加的各应用的运行环境,以及所述各应用对应的数据,且不同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之间相互隔离并能够相互切换;
显示模块,用于显示预设开机界面;
所述激活模块,具体用于针对检测到的每个订户识别模块,获取该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策略配置文件;将所述策略配置文件中定义的策略配置到用于管理该订户识别模块的系统内核中,其中,所述策略配置文件中定义的策略用于定义所述策略配置文件对应的订户识别模块对应域中的各应用使用系统资源的权限;启动各订户识别模块对应域的入口程序,其中,所述入口程序为使用该域中各应用的入口;或
所述激活模块,具体用于针对检测到的每个订户识别模块,为该订户识别模块启动对应的虚拟机;在该虚拟机的操作系统上运行该订户识别模块对应域的入口程序,其中,所述入口程序为使用该域中各应用的入口;
还包括:添加模块;
所述激活模块,还用于当检测到的订户识别模块为首次插入卡槽的订户识别模块时,为首次插入卡槽的订户识别模块建立策略配置文件;并为首次插入卡槽的订户识别模块分配具有该订户识别模块的标识的入口程序以及应用程序;
所述添加模块,用于当订户识别模块在使用时根据用户命令增加新的应用时,为所述新的应用添加该订户识别模块的标识;并使所述新的应用按照该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策略配置文件中定义的策略使用系统资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具体用于将检测到的订户识别模块中,预设卡槽内用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的入口界面作为终端启动后的默认界面进行显示;并使检测到的订户识别模块中,所述预设卡槽之外的卡槽内用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的入口程序在后台运行;或者
根据检测到的订户识别模块,生成检测到的订户识别模块分别对应的域的入口的列表;接收用户的选择指示,将用户选择的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的入口界面进行显示。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还用于当接收到切换到指定域的切换指令时,将当前使用的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中的数据保存并使当前使用的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中正在运行的应用在后台运行;显示所述指定域的入口界面,其中,每个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域中设置有切换到其他订户识别模块对应域的入口。
CN201410258780.XA 2014-06-11 2014-06-11 一种终端启动方法及终端 Active CN1051602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58780.XA CN105160213B (zh) 2014-06-11 2014-06-11 一种终端启动方法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58780.XA CN105160213B (zh) 2014-06-11 2014-06-11 一种终端启动方法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60213A CN105160213A (zh) 2015-12-16
CN105160213B true CN105160213B (zh) 2019-01-01

Family

ID=54801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58780.XA Active CN105160213B (zh) 2014-06-11 2014-06-11 一种终端启动方法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602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61677A (zh) * 2016-01-11 2017-07-1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管理方法及服务器、终端
CN105791588A (zh) * 2016-04-28 2016-07-2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桌面设置装置和方法
CN106658463A (zh) * 2016-09-30 2017-05-1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操作系统登录方法、装置及终端
WO2019127475A1 (zh) * 2017-12-29 2019-07-04 深圳前海达闼云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虚拟sim卡的实现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4426A (zh) * 2010-01-26 2010-10-0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开机启动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2129375A (zh) * 2010-01-12 2011-07-2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系统升级的方法和设备
CN103052175A (zh) * 2012-12-26 2013-04-17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的应用显示方法
CN103067575A (zh) * 2012-12-19 2013-04-24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多模多待终端的桌面显示方法及多模多待终端
CN103428370A (zh) * 2013-08-23 2013-12-04 上海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手机的多用户控制方法及手机
CN103677872A (zh) * 2012-09-10 2014-03-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9375A (zh) * 2010-01-12 2011-07-2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系统升级的方法和设备
CN101854426A (zh) * 2010-01-26 2010-10-0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开机启动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3677872A (zh) * 2012-09-10 2014-03-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3067575A (zh) * 2012-12-19 2013-04-24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多模多待终端的桌面显示方法及多模多待终端
CN103052175A (zh) * 2012-12-26 2013-04-17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的应用显示方法
CN103428370A (zh) * 2013-08-23 2013-12-04 上海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手机的多用户控制方法及手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60213A (zh) 2015-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70543B2 (en) Multi-persona management and devices
US11016856B2 (en) User authorization for file level restoration from image level backups
CN105160213B (zh) 一种终端启动方法及终端
US9172724B1 (en) Licensing and authentication with virtual desktop manager
JP5488854B2 (ja) シンクライアントシステム、シンクライアント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アクセス制御方法およびアクセス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6878084B (zh) 一种权限控制方法和装置
GB2519314A (en) Managing virtual network ports
US20140115675A1 (en) Smart card servic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the same
KR102045662B1 (ko) 보안 요소 내의 수 개의 가상 프로파일에 액세스하기 위한 논리 채널을 관리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6681799B (zh) 插入磁盘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404547A (zh) 一种操作系统的融合方法及装置
CN105678183A (zh) 一种智能终端的用户数据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3716400A (zh) 基于虚拟机实现移动办公的方法及系统
CN110851825A (zh) 一种eSIM卡及其工作方法
CN105447400A (zh) 一种终端应用访问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07770190B (zh) 一种权限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3618758A (zh) Web服务器及其系统资源访问控制方法
CN106878252B (zh) 建立免密登录关系的方法、清除账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US20150134944A1 (en) Data terminal running mode switching method, device, and data terminal
CN106778255A (zh) 基于内存遍历的可信执行环境隔离性检测方法及装置
US10649793B2 (en) Application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2714438B (zh) 用于分配Host设备ID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702728B (zh) 用户配置文件管理方法、装置、智能卡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15161B (zh) 计算设备、存储器设备迁移方法和系统
JP5814138B2 (ja) セキュリティ設定システム、セキュリティ設定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