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54987A - 一种竹丝的制备方法及其竹丝剖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竹丝的制备方法及其竹丝剖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54987A
CN105154987A CN201510482603.4A CN201510482603A CN105154987A CN 105154987 A CN105154987 A CN 105154987A CN 201510482603 A CN201510482603 A CN 201510482603A CN 105154987 A CN105154987 A CN 1051549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mboo
silk
bamboo silk
blades
cu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8260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54987B (zh
Inventor
李凤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ngchun County Product Quality Inspection Institute Fujian fragrance product quality inspection center, national incense burning product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Center (Fujian)
Original Assignee
李凤英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李凤英 filed Critical 李凤英
Priority to CN20151048260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549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549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549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549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549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Chemical And Physical Treatments For Wood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竹丝的制备方法,包括挑选海拔400米以下,低洼地带或水沟边生长的两年生竹子作为竹丝的原材料;采用棉麻或尼龙布对竹身进行缠绕包裹3-5圈;再去掉每根竹子的节,用蔑刀将竹子表皮青色的胶质全部刮除;进一步将竹筒分成若干块,剥去篾黄;将分块后的竹块进行逐层分片;进一步采用竹刀将分层后的竹片进行抛光,煮沸,晒干,上色得篾片;最后采用竹丝剖切装置将篾片每一厘米分成10-48根竹丝,即可完成竹丝的制作。竹丝刀具的上游和下游设有送竹辊组和拉竹辊组,在竹丝刀具的下方设有支承装置。本发明得到的竹丝细弱丝线,厚度为0.1-0.2mm,从而提高竹编画工艺品的精细程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竹编画自然,低碳,传统,永不褪色,永不虫蛀。

Description

一种竹丝的制备方法及其竹丝剖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竹编工艺品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竹子原材料处理的竹丝制备方法及其剖切装置。
背景技术
竹编画清秀,淡雅,栩栩如生,让人感觉似娟似锦,精湛的效果和艺术神韵可与丝绸媲美,即保持了书法和国画的底蕴,又体现了传统的艺术风格。
现有的竹编工艺品生产过程中,最大的难题就在于竹子原材料的处理,例如用于竹编画的竹丝,需要采用直径最小达到0.1~0.2mm的竹丝,以使单个像素点足够的小,从而获得高精度的竹编画工艺品。存在的问题是,难以将竹子原材料处理得到薄如报纸,透明如蚕丝的竹丝,以及将竹丝处理到0.1~0.2mm的直径,尤其是难以确保竹丝纤维的连续,难以避免竹编工艺品产生毛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竹丝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竹:挑选海拔400米以下,低洼地带或水沟边生长的两年生竹子作为竹丝的原材料。
海拔在400m以下,一般来说海拔低气温较高,竹子生长快,竹节长且品质好,高山和半高山的竹子不宜来制作竹丝。低洼地带、水沟边土质较好的地方生长的竹子易于分丝;而对沙土地、山岭上、悬崖边生长的竹子竹性太硬不宜分丝。光照条件应适中,光照时间长,很难分离出竹丝,光照时间短,竹丝易断裂,弹性不够。竹子的年龄也较重要,生长时间太长,竹丝不稳定,且不易分丝,竹龄较短,竹丝不成熟,易断裂。
(2)包裹:采用棉麻或尼龙布对竹身进行缠绕包裹3-5圈,保持3-5天。
该过程不仅可以保持竹子表层及内部的水分,而且可以防止竹子与竹子之间的摩擦撞击和与其他物之间的碰撞。挑选好的竹子哪怕是轻微的摩擦,都会影响竹丝的制作。
(3)去节、去青:揭棉麻或尼龙布料,去掉每根竹子的节,再用锋利的蔑刀将竹子表皮青色的胶质全部刮除,该过程用力要均匀,刮除过程不可停顿。
该步骤中去青是把竹子表面青色的胶质层全部刮掉,去青时所用的蔑刀必须锋利,用力要均匀,蔑刀运行的速度适中一致,切勿停顿,也不能忽轻忽重。
(4)分块:经去节、去青后,将竹子切制成长10-100cm的竹筒,再将竹筒分成若干块,每块长度为0.8-1.2cm(优选为1cm),分块时,采用二分之一的分法,切勿一块一块的分,再剥去每根竹子内侧的篾黄。
(5)分层:将分块后的竹块进行逐层分片,分成6-12片(优选为8片,即8层),分层时,采用二分之一的分层法,切勿一层一层的分,分层以后,剔除破损、虫蛀、擦伤、碰撞痕迹的竹片。
(6)制篾:采用竹刀将分层后的竹片进行抛光,抛光至竹片厚度为0.1-0.2mm(得到的竹片表面光滑,薄如白纸,手感像丝绸一样),将该竹片置于常温水中,以10℃/min的速度加热至煮沸,沸煮竹片2h后将该竹片在24h内晒干或烘干(否则会变色发霉),得到篾片。
(7)上色:将部分篾片与野核桃树根和皮混合后沸煮3h后,将该篾片24h内晒干或烘干(否则会变色发霉),可得到黑色篾片。
(8)分丝:采用竹丝剖切装置将篾片每一厘米分成10-48根竹丝(优选为20-48根竹丝),即可完成竹丝的制作。
采用上述方法竹片分层多,最多可达48条,得到的竹丝厚度为0.1-0.2mm,透明,在编织过程总不易折断,透明,有光泽,柔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竹丝剖切装置,能够将竹丝剖切出直径最小达到0.1~0.2mm,且竹丝连续无断裂。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竹丝剖切装置,竹丝刀具的上游和下游设有送竹辊组和拉竹辊组,在竹丝刀具的下方设有支承装置;
所述的竹丝刀具的结构为,支座上设有多组竹丝刀片组,多组竹丝刀片组沿放射状固设在支座上,竹丝刀片组的刀尖聚集在沿支座长度方向的2cm范围内。
所述的竹丝刀片组为三组,沿支座的上、下游方向布置,竹丝刀片组的刃口均朝向上游。
一组竹丝刀片组中设有多个竹丝刀片,竹丝刀片沿支座的长度方向成放射状分布,各组之间的刀尖交错布置。
竹丝刀片组的刀尖沿上、下游方向在3mm内分布。
所述的支承装置为两个位于竹丝刀具的刀尖两侧的承辊。
所述的支承装置为橡胶垫,橡胶垫底部设有弹簧或气缸。
支座两端设有升降导向杆,升降导向杆上设有螺纹段和导杆段,导杆段与导向座形成滑动配合,螺纹段配合多个螺母与升降座固定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竹丝剖切装置,通过采用放射状分布的竹丝刀片,能够将竹丝剖切至0.1~0.2mm,从而提高竹编画工艺品的精细程度,且通过采用精细调节高度、匀速送料和柔性支承的方式,使竹丝纤维连续无断裂。进一步提高了竹编画工艺品的品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竹丝刀具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竹丝刀具整体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竹丝刀具整体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中:支座1,第一竹丝刀片组2,第二竹丝刀片组2',第三竹丝刀片组2'',升降座3,螺母4,升降导向杆5,螺纹段51,导杆段52,导向座6,送竹辊组7,拉竹辊组8,竹丝9,承辊10。
图4为本发明在制作竹编画所用的竹钎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在制作竹编画所有的压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竹丝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竹:挑选海拔400米以下,低洼地带或水沟边生长的两年生竹子作为竹丝的原材料。
(2)包裹:采用棉麻或尼龙布对竹身进行缠绕包裹3-5圈,保持3-5天。
(3)去节、去青:揭棉麻或尼龙布料,去掉每根竹子的节,再用锋利的蔑刀将竹子表皮青色的胶质全部刮除,该过程用力要均匀,刮除过程不可停顿。
(4)分块:经去节、去青后,将竹子切制成长10-100cm的竹筒,再将竹筒分成若干块,每块长度为1cm,分块时,采用二分之一的分法,切勿一块一块的分,再剥去每根竹子内侧的篾黄。
(5)分层:将分块后的竹块进行逐层分片,分成8片,即8层,分层时,采用二分之一的分层法,切勿一层一层的分,分层以后,剔除破损、虫蛀、擦伤、碰撞痕迹的竹片。
(6)制篾:采用竹刀将分层后的竹片进行抛光,抛光至竹片厚度为0.5-1mm(得到的竹片表面光滑,薄如白纸,手感像丝绸一样),将该竹片置于常温水中,以10℃/min的速度加热至煮沸,沸煮竹片2h后将该竹片在24h内晒干或烘干(否则会变色发霉),得到篾片。
(7)上色:将部分篾片与野核桃树根和皮混合后沸煮3h后,将该篾片24h内晒干或烘干(否则会变色发霉),可得到黑色篾片。
(8)分丝:采用竹丝剖切装置将篾片每一厘米分成10-48根竹丝,即可完成竹丝的制作。
如图3中,一种竹丝剖切装置,竹丝刀具的上游和下游设有送竹辊组7和拉竹辊组8,在竹丝刀具的下方设有支承装置;
如图1、2中,所述的竹丝刀具的结构为,支座1上固设有多组竹丝刀片组,本例中采用丝线绑扎和涂胶的方式固定竹丝刀片,多组竹丝刀片组沿放射状固设在支座1上,竹丝刀片组的刀尖聚集在沿支座1长度方向的2cm范围内。由此结构,密集布置的刀尖便于将竹丝剖切的较细,最细能够达到0.1~0.2mm。由于采用放射状分布的结构,竹丝刀片不用做的太薄,以确保竹丝刀片的机械强度。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如图1、2中,所述的竹丝刀片组为三组,如图1中的第一竹丝刀片组2、第二竹丝刀片组2'和第三竹丝刀片组2'',沿支座1的上、下游方向布置,竹丝刀片组的刃口均朝向上游,由此结构,便于竹丝刀片进行剖切。本例以图3中的左侧为上游侧。
一组竹丝刀片组中设有多个竹丝刀片,竹丝刀片沿支座1的长度方向成放射状分布,各组之间的刀尖交错布置。
竹丝刀片组的刀尖沿上、下游方向在3mm内分布,即各个竹丝刀片组的刀尖互相之间有一定距离,在0.5~1mm之间。由此结构,避免在剖切过程中,竹丝刀片自身的厚度影响竹丝的剖切。以将1cm的竹片剖切成51根竹丝为例,第一竹丝刀片组2的竹丝刀片为15片,将竹片剖切成17份,17份的竹丝宽度大致相等,然后第二竹丝刀片组2'将17份的竹丝剖切成34份,这34份的竹丝宽度不等,一根较细的竹丝与一根较粗的竹丝交错布置,然后第三竹丝刀片组2''将较粗的竹丝剖切成34份,从而获得51根直径在0.1~0.2mm的51根竹丝。
如图3中,所述的支承装置为两个位于竹丝刀具的刀尖两侧的承辊10。由此结构,使竹片在承辊10上获得支承,而刀尖的高程低于承辊10的上表面,竹片在两个承辊10之间有一定的弯折,从而便于竹丝的剖切。该结构适于剖切较厚的竹片,例如厚度在0.5~1mm的竹片。
所述的支承装置为橡胶垫,橡胶垫底部设有弹簧或气缸。该结构使竹片在橡胶垫上获得更多的支承,且刀尖切入到橡胶垫内,该结构需要经常更换橡胶垫。该结构适于剖切较薄的竹片,例如厚度在0.1~0.5mm的竹片。橡胶垫在图中未示出。
支座1两端设有升降导向杆5,升降导向杆5上设有螺纹段51和导杆段52,导杆段52与导向座6形成滑动配合,螺纹段51配合多个螺母4与升降座3固定连接。由此结构,以精确定位刀尖的高度,配合送竹辊组7和拉竹辊组8的匀速送料,以达到最佳的剖切效果。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发明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竹编画的方法如下:
一.制作竹编画的工具
1.小剪刀,小镊子,缝衣针,竹钎,压条。
其中,竹钎是编织竹画最重要的生产工具,竹钎工具是由坚固耐用的竹片制成,其长度为40cm,宽5mm,厚3mm,竹钎的一端是尖型且带有倒钩,如图4所示。压条一般采用铁和石板制作,压条的规格为长60cm,宽5cm,厚1.5cm,在自制压条时必须保证一个规范平面,如图5所示。
二.编织方法
1.经纬编织法,即,纵列、横列编织。
2.提花和压花的编织方法,一般采用黑色和白色两种竹丝进行编织,提花就是将黑色的竹丝表现出来,压花就是将黑色的竹丝覆盖,通过提花和压花的手法就形成了所需图案。提花和压花都必须按一定比例执行,一般使用4:1、6:1、8:1,可同时使用一种或多种比例进行。
3.人字路编织方法,人子路编织方法实际上是加丝编织方法,因为一幅作品有成千上万根竹丝如果一起同时编织会加大编织难度,实际工作中是不可能编织的,人字编织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通俗说就是编一根丝加一根丝的办法。
4.收边编织法,收边是指每根竹丝编到终点所采用的加固方法。

Claims (9)

1.一种竹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选竹:挑选海拔400米以下,低洼地带或水沟边生长的两年生竹子作为竹丝的原材料;
2)包裹:采用棉麻或尼龙布对竹身进行缠绕包裹3-5圈,保持3-5天;
3)去节、去青:揭棉麻或尼龙布料,去掉每根竹子的节,再用锋利的蔑刀将竹子表皮青色的胶质全部刮除,该过程用力要均匀,刮除过程不可停顿;
4)分块:经去节、去青后,将竹子切制成长10-100cm的竹筒,再将竹筒分成若干块,每块长度为0.8-1.2cm,再剥去每根竹子内侧的篾黄;
5)分层:将分块后的竹块进行逐层分片,分成6-12片,分层以后,剔除破损、虫蛀、擦伤、碰撞痕迹的竹片;
6)制篾:采用竹刀将分层后的竹片进行抛光,抛光至竹片厚度为0.5-1mm,将该竹片置于常温水中,以10℃/min的速度加热至煮沸,沸煮竹片2h后将该竹片在24h内晒干或烘干,得到篾片;
7)上色:将部分篾片与野核桃树根和皮混合后沸煮3h后,将该篾片24h内晒干或烘干,可得到黑色篾片;
8)分丝:采用竹丝剖切装置将篾片每一厘米分成10-48根竹丝,即可完成竹丝的制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分块时,采用二分之一的分法,切勿一块一块的分;步骤5)中,分层时,采用二分之一的分层法,切勿一层一层的分。
3.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丝剖切装置,其特征在于:竹丝刀具的上游和下游设有送竹辊组(7)和拉竹辊组(8),在竹丝刀具的下方设有支承装置;
所述的竹丝刀具的结构为,支座(1)上设有多组竹丝刀片组,多组竹丝刀片组沿放射状固设在支座(1)上,竹丝刀片组的刀尖聚集在沿支座(1)长度方向的2cm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竹丝剖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竹丝刀片组为三组,沿支座(1)的上、下游方向布置,竹丝刀片组的刃口均朝向上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竹丝剖切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组竹丝刀片组中设有多个竹丝刀片,竹丝刀片沿支座(1)的长度方向成放射状分布,各组之间的刀尖交错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竹丝剖切装置,其特征在于:竹丝刀片组的刀尖沿上、下游方向在3mm内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竹丝剖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承装置为两个位于竹丝刀具的刀尖两侧的承辊(10)。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竹丝剖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承装置为橡胶垫,橡胶垫底部设有弹簧或气缸。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竹丝剖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支座(1)两端设有升降导向杆(5),升降导向杆(5)上设有螺纹段(51)和导杆段(52),导杆段(52)与导向座(6)形成滑动配合,螺纹段(51)配合多个螺母(4)与升降座(3)固定连接。
CN201510482603.4A 2015-08-10 2015-08-10 一种竹丝的制备方法及其竹丝剖切装置 Active CN1051549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82603.4A CN105154987B (zh) 2015-08-10 2015-08-10 一种竹丝的制备方法及其竹丝剖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82603.4A CN105154987B (zh) 2015-08-10 2015-08-10 一种竹丝的制备方法及其竹丝剖切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54987A true CN105154987A (zh) 2015-12-16
CN105154987B CN105154987B (zh) 2018-07-06

Family

ID=54796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82603.4A Active CN105154987B (zh) 2015-08-10 2015-08-10 一种竹丝的制备方法及其竹丝剖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5498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46069A (zh) * 2016-05-19 2016-09-21 安徽德润工艺品有限公司 一种竹编用原料的处理工艺
CN109366645A (zh) * 2018-10-22 2019-02-22 张劲松 一种微型竹材的剖丝刀及其制作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30296A (zh) * 2005-07-27 2006-02-08 镇江银河竹艺有限公司 隐形竹编字画及其生产制作方法
CN101100078A (zh) * 2006-07-06 2008-01-09 刘岳法 用于编织的竹丝其制造方法及专用滚切成形铣刀组
CN101417457A (zh) * 2008-12-01 2009-04-29 赵斌 一种竹片侧立压制竹板材的制作方法
CN101856826A (zh) * 2009-04-09 2010-10-13 上海缘竹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竹材刮表皮、内壁处理和碾压一体化作业系统
JP2012176596A (ja) * 2011-02-25 2012-09-13 Takeshi Imaizumi 竹及び材木破砕装置
CN103538416A (zh) * 2013-10-31 2014-01-29 南充市高坪区斑竹竹艺有限责任公司 竹编字画生产方法
CN203650647U (zh) * 2013-10-31 2014-06-18 南充市高坪区斑竹竹艺有限责任公司 竹编字画用的破丝排针
CN104260175A (zh) * 2014-08-13 2015-01-07 张毅 竹材加工竹丝的设备
CN104526812A (zh) * 2014-11-29 2015-04-22 黄传勇 可调竹丝截面形状的竹子拉丝机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30296A (zh) * 2005-07-27 2006-02-08 镇江银河竹艺有限公司 隐形竹编字画及其生产制作方法
CN101100078A (zh) * 2006-07-06 2008-01-09 刘岳法 用于编织的竹丝其制造方法及专用滚切成形铣刀组
CN101417457A (zh) * 2008-12-01 2009-04-29 赵斌 一种竹片侧立压制竹板材的制作方法
CN101856826A (zh) * 2009-04-09 2010-10-13 上海缘竹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竹材刮表皮、内壁处理和碾压一体化作业系统
JP2012176596A (ja) * 2011-02-25 2012-09-13 Takeshi Imaizumi 竹及び材木破砕装置
CN103538416A (zh) * 2013-10-31 2014-01-29 南充市高坪区斑竹竹艺有限责任公司 竹编字画生产方法
CN203650647U (zh) * 2013-10-31 2014-06-18 南充市高坪区斑竹竹艺有限责任公司 竹编字画用的破丝排针
CN104260175A (zh) * 2014-08-13 2015-01-07 张毅 竹材加工竹丝的设备
CN104526812A (zh) * 2014-11-29 2015-04-22 黄传勇 可调竹丝截面形状的竹子拉丝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46069A (zh) * 2016-05-19 2016-09-21 安徽德润工艺品有限公司 一种竹编用原料的处理工艺
CN109366645A (zh) * 2018-10-22 2019-02-22 张劲松 一种微型竹材的剖丝刀及其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54987B (zh) 2018-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38416A (zh) 竹编字画生产方法
CN105154987A (zh) 一种竹丝的制备方法及其竹丝剖切装置
CN105547793B (zh) 一种玉米成熟种子粉质胚乳指甲油辅助完整切片制作方法
CN108835106A (zh) 一种用于铜藻幼苗标本制作的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CN105155129B (zh) 一种竹丝剖切装置及编织竹丝编织画的方法
CN202106722U (zh) 竹质笔杆
CN101157321A (zh) 立体布艺年画及其制作方法
CN101261827B (zh) 一种新材料新工艺制作的民族乐器芦笙
CN104369574B (zh) 葵龙凤翅笔
CN105904877B (zh) 一种棕榈树棕毛制作毛笔的方法
CN104757760A (zh) 一种平面竹编竹丝坤包的制备工艺
KR20090102967A (ko) 나뭇잎을 가공한 조형물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CN102950959A (zh) 一种金属丝网立体工艺画及其制作工艺
CN203046708U (zh) 一种金属丝网立体工艺画
CN111923649A (zh) 一种玉米皮粘贴画制作方法
CN107571351A (zh) 一种竹编字画生产方法
CN206442738U (zh) 一种园林用枝条快捷修剪器
CN201085178Y (zh) 工艺潮扇
CN102692424A (zh) 一种基于扫描电镜测试浆液在纱线中浸透效果的测试方法
CN208645622U (zh) 竹制的匾额
CN103549724A (zh) 新型鞋面及其制作工艺
Walker Development of Cyathus fascicularis, C. striatus, and Crucibulum vulgare
CN103862985A (zh) 一种植物画的制作方法
CN101367313A (zh) 剪绸艺术
CN220441469U (zh) 一种人工切膜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15

Address after: 362000 272 maoxia village, Yongchun Town, Yongchun, Fujian

Patentee after: YONGCHUN QIANG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43413 group 1, sanfangping village, Yuguan Town, Wufeng County, Yichang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i Fengy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28

Address after: Liu'an Development Zone, Yongchun County,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east side of Taoxi bridge)

Patentee after: Yongchun County Product Quality Inspection Institute Fujian fragrance product quality inspection center, national incense burning product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Center (Fujian)

Address before: 362000 272 maoxia village, Yongchun Town, Yongchun, Fujian

Patentee before: YONGCHUN QIANG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