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45226A - 一种茶园轻简化栽培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茶园轻简化栽培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45226A
CN105145226A CN201510392061.1A CN201510392061A CN105145226A CN 105145226 A CN105145226 A CN 105145226A CN 201510392061 A CN201510392061 A CN 201510392061A CN 105145226 A CN105145226 A CN 1051452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fertilizer
place
management method
pru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9206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45226B (zh
Inventor
王烨军
苏有健
张永利
廖万有
王光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GSHAN WANGGUANGXI SONGLUO TEA Corp.,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gshan City Songluo Organic Tea Development Co ltd
Tea Research Institute 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gshan City Songluo Organic Tea Development Co ltd, Tea Research Institute 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Huangshan City Songluo Organic Tea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39206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452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452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452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452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452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05Cultivation method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茶树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园轻简化栽培管理方法。本发明至少包括保墒减耕、肥料撒施、低蓬修剪和物理防虫四个步骤,保墒减耕包括白花三叶草的种子撒播;肥料撒施指白花三叶草形成覆盖面并控制茶园土壤含水量在25%-30%范围内后,将肥料均匀撒施于茶行逢面范围内或茶行间;低蓬修剪是指将茶树根颈离地5-10cm处地上枝干全部剪去,之后逐年剪口位置提升修剪,3-5年一个轮回;物理防虫指采用三色混合色板,水平悬挂于茶树蓬面上方10-15cm处。通过上述方法,其可在获得大而饱满的芽苞,并满足名优茶对物料特性求早求壮的需求的同时,还能起到减少化肥、农药等生产成本的投入,降低对茶园环境的危害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茶园轻简化栽培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树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园轻简化栽培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茶园栽培管理技术通常包括耕作、施肥、修剪和病虫害防治四个方面。其中,茶园耕作主要是为了保持茶园土壤墒情和耕锄茶园杂草,通常采用行间铺草、地膜覆盖、耕锄保水、除草剂施用等方法。茶园施肥主要是通过外源肥料的添加来弥补茶树长年生长和采摘消耗的茶园土壤养分,通常是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茶树需肥规律,采取追基肥,配方沟施N、P、K等营养元素。茶园修剪在幼龄茶树树型培育、成年茶树树冠结构调控和衰老茶树更新复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包括:幼龄茶园的定型修剪、成年茶园的轻修剪和深修剪、衰老茶园的重修剪和台刈。茶园虫害防治目前遵循防重于治的原则,综合运用生态调控、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技术措施。然而,我国茶园地貌以山地为主,复杂的地形,零散分布的茶园,给生产管理带来严重不便。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劳动力资源的下降,传统的耗时较大,操作方式繁琐而劳动强度较高的耕作、施肥、修剪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已经很难实现,致使部分茶园长年处在抛荒或半抛荒状态。同时,低下的经济收益也挫伤了部分茶农再生产和再投入的积极性。因此,探寻简便合理、切实可行的茶园管理技术,改善茶园生态和土壤环境质量,提升茶园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我国茶产业优化升级及茶园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茶园轻简化栽培管理方法,其可在获得大而饱满的芽苞,并满足名优茶对物料特性求早求壮的需求的同时,还能起到减少化肥、农药等生产成本的投入,降低对茶园环境的危害的作用,操作简化度高,最终可达到改善茶园生态和土壤环境质量,提升茶园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茶园轻简化栽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保墒减耕、肥料撒施和低蓬修剪、物理防虫四个步骤,其中:
保墒减耕为:在秋冬9-10月份茶园封园前,通过茶树边缘修剪,保持茶行间距30-40cm;而后在茶行之间的开阔地带进行深耕作业,耕作深度:20-25cm;然后重施基肥,所选基肥为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饼肥或K2S04复合肥;饼肥或有机肥用量为200-400Kg/亩;K2S04复合肥(15:15:15)每亩用量为50Kg,并按N:P2O5:K20=(2-4):1:1的比例,配施7.5Kg氮肥;之后将白花三叶草种子按1.0-1.5Kg/亩用量均匀撒播在茶园行间的空白带上,而后耙匀表层种子和浮土,进行覆土作业,覆土深度0.5-1.0cm;在覆土作业后,保持表土湿润;在白花三叶草苗期30-50天内,其根瘤菌尚未生成前,按10Kg/亩纯氮量再撒施1次氮肥;
肥料撒施为:在上述白花三叶草形成覆盖面以使茶园土壤含水量在25%-30%范围内后,全年补肥均以撒施方式施肥;撒施方式为先将肥料直接撒施于茶行逢面范围内或茶行间,而后用掸子或扫帚轻拂,让少数残留在茶树叶面或三叶草上的肥料自然下落。
低蓬修剪为:在当年5月中下旬春茶采摘结束后,再使用圆盘式台刈剪或修剪机将茶树根颈离地5-10cm以上地上枝干全部剪去,修剪时保持切口光滑;此后逐年修剪,每次剪口位置在上一次剪口位置以上8-10厘米处,以3-5年一个轮回;在修剪前7-10天,按照每亩P205、K20各2.5-3.0kg施肥量施入复合肥或磷、钾肥;修剪后待新梢萌发时,按照每亩纯氮8-10kg施用量追施速效肥料。
物理防虫为:在每2-3行茶树蓬面处,沿着茶行方向每隔30-40m间距固定1根高1.2-1.5m的木桩,在距离茶树蓬面上方30-40cm处,横向拉设固定绳;每年4月中下旬和7月中下旬,在上述固定绳上间隔4.5-5m水平悬挂色板,保持色板平面与茶树冠面间距10-15cm,且色板的有色面指向茶树冠面处;所述三色混合色板总长×总宽为24cm×20cm,有色面分为长度方向6格而宽度方向5格共30个边长为4cm的正方形单色色块;各相邻单色色块分别按素馨黄、芽绿、湖蓝三色相间填充、分布。
所述保墒减耕步骤中,在春季或盛夏期,清除高于白花三叶草的高大杂草;而后逐渐增大两次除草之间间隔,直至免耕作业。
所述保墒减耕步骤中,所述清除杂草方式为人工拔除或打草机剪除。
所述保墒减耕步骤中,在白花三叶草种子播入地表后,立即进行喷洒浇灌;时间选择在早晨或傍晚进行,直至出苗。
所述肥料撒施步骤中,肥料为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饼肥或K2S04复合肥;饼肥或有机肥用量为200-400Kg/亩;K2S04复合肥(15:15:15)每亩用量为50Kg,并按N:P2O5:K20=(2-4):1:1的比例,配施7.5Kg氮肥。
所述固定绳为铁丝或尼龙绳。
三色混合色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处均设置便于挂设的悬挂孔,其孔径为0.5cm;三色混合色板各端处悬挂孔均为两个且其孔距为1-2cm。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在于:
1)、摒弃了传统的耗时巨大、操作方式繁琐且成本过高的耕作、施肥、修剪和病虫害防治方式,通过简化其操作流程,改善其操作步骤,以达到改善和提升茶园经济效益的目的。一方面,本发明以白花三叶草解决了传统茶区地面土壤物理结构差和含水量不足的问题,也即通过利用白花三叶草对于茶区地表的覆盖作用,来实现指定湿度区间内的土壤湿度的可控性调节,从而为操作更为简便的撒施技术的使用提供的基础保证,并同步达到减少劳动用工和劳动强度和降低生产管理成本的目的。同时,白花三叶草的有效存活及覆盖,也增加了茶园地表绿色覆盖度,减少了茶园水土肥的流失,并对净化茶园土壤中农残、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亦可起到有利影响,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另一方面,由于采用的操作更为方便的撒施技术,其操作自由度更高,甚至可按茶新梢生长季节,酌情按分批次补肥,从而满足成年采叶茶园集中性对养分的需求和不同采茶季节对养分的需求。氮、磷、钾肥的合理配比,使成年采叶茶园持续不断的保持旺盛的生长活力,茶新梢芽头肥壮,持嫩度好,产叶量和亩效益均得到提高。
此外的,本发明抛弃了茶树蓬面修剪等传统修剪方式,通过在春茶采摘结束后直接整体剪去地上枝干,并逐年提升剪口位置,一方面实现了对于树冠内部和下部的病虫枝、细弱枝和枯老枝的有效去除,从而减少趋嫩性害虫的食物来源,提高茶园通风透光性能,干扰茶树病原菌和虫害生长发育。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树体生育年龄,并有效发挥茶树顶端优势,促使茶树抽生生理年龄较小的旺盛枝条,顶芽多而壮实,满足春季名优茶求早求质的要求。采用本种修剪方式,可提高茶树根冠比,增加茶树营养生长,降低茶树养分和水分向上运输距离,提高自身水肥利用率,减少茶树外源养分施用量。同时,茶树高度合理,方便茶园中耕施肥、喷药等后续管理,且增大了茶行间距,适宜在茶园中套种绿肥或其他经济作物。
本发明通过上述方案,其可在获得大而饱满的芽苞,并满足名优茶对物料特性求早求壮的需求的同时,还能起到减少化肥、农药等生产成本的投入,降低对茶园环境的危害的作用,其操作步骤得到就极大简化,应用起来极为方便快捷,并可同步达到改善茶园生态和土壤环境质量,提升茶园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目的,显然极为符合当前茶园发展方向。
2)、本发明的保墒减耕操作中所间种的白花三叶草,具有以下特点:茎为匍匐茎,高度一般在10-20cm之间;种植后不需要修剪,管理强度小。根系发达,能利用土壤深层的水分;浇水次数少,管理较粗放。开花结实,种子落地自生,可以实现自然更新,经久不衰。耐修剪、耐践踏,再生能力强;高强度践踏或碾压后,3-5天即可恢复。茎节处着地生根,侵占性强;且为阔叶植物,叶片水平伸展,能有效地覆盖地面,保持土壤墒情,抑制杂草滋生。
考虑到茶区本身相对贫瘠复杂的土壤及地形特点,结合上述施肥种植方式,本发明能确保所播种的白花三叶草可切实的形成能满足茶园所需特定土壤湿润度的覆盖面,最终达到既能抑制杂草生长,降低人工、机械除草成本及化学除草剂的投入,又能满足其土壤湿润度需求以及符合相应微生物生长环境的目的,一举多得。
3)、土壤的湿润度需求,为本发明撒施方式所必须满足的关键点。本发明首先利用保墒减耕中的白花三叶草所形成的覆盖结构,来构成可供建立土壤湿润度的微环境,从而提供上述的土壤湿度调控需求。依靠白花三叶草所形成的覆盖面对于土壤湿度的调控作用,可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起到保持水土,增加土壤养分,改善土壤墒情效果。通过对该覆盖面内白花三叶草的施肥调控操作,能够可控的将该土壤湿度限制在本发明所约束范围内,以满足本发明的撒施需求,最终达到有效改善茶园生态环境的目的。
4)、通过采用整体修剪和后期剪口位置提升的新修剪方式,整个过程完全为农艺措施,具有投入低、可操作性强等优点。其可获得大而饱满的芽苞,从而能够满足名优茶对物料特性求早求壮的需求,同时,也减少了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投入,降低了对茶园环境的危害性。
5)、大量数据表明,茶树蓬面中的主发害虫,在遇到外界干扰时,总是向上跳跃或飞散,尤其是小绿叶蝉等跳跃能力强的害虫更是如此。有鉴于此,本发明在上述栽培方法的基础上,增设物理防虫方式,从而进一步降低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投入度和危害性。本发明采用三色混合色板水平悬挂在茶树蓬面上方,使其作为捕捉面的有色面横亘于害虫的跳跃路径处,从而极大的增大了色板有色面与害虫的接触机率。实践表明,其害虫捕获效果得到了明显提升。此外的,考虑到色板长时间悬挂田间,后期粘捕力明显降低,尤其对小绿叶蝉等年发生代次多、危害周期长的害虫更是如此。本发明根据色板的使用期效和虫害的发生高峰期,通过采用一年悬挂2次的色板悬挂方式,使其防治时期得以延长,控虫效果更加理想。
6)、由于茶园中同时发生几种或几十种害虫,而不同种类害虫对颜色的趋向性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如叶蝉、蚜虫、粉虱等害虫对黄色具较强的趋性,蓟马等对蓝色有较强的趋性。本发明根据茶园主发害虫的趋色特点,使该三色混合色板采用黄、绿、蓝色板相间的方式,能同时防治茶园多种害虫,以进一步提升其控虫效率,防治效果提高10-30%。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本方法和传统管理方式后的茶园土壤温度的日变化情况线条图;
图2为采用本方法和传统管理方式后的茶园土壤湿度的日变化情况线条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此处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过程作以下进一步描述:
一种茶园轻简化栽培管理方法,共包括保墒减耕、肥料撒施、低蓬修剪和物理防虫四个步骤。
所述的保墒减耕包括:深翻去杂、重施基肥、平整土地、种子撒播、水分管理、养分管理、杂草拔除、免耕等若干小步骤,其技术内容如下:在茶园施足基肥后(秋冬9-10月),将多年矮生绿肥白花三叶草种子按1.0-1.5Kg/亩用量均匀撒播在茶园行间的空白带上,而后用浅齿钉耙耙匀表层种子和浮土。覆土深度0.5-1.0cm,种子用量:1.0-1.5kg/亩。待三叶草形成覆盖面后,视杂草生长情况,逐年减少除草次数,直至免耕作业。
所述的肥料撒施,是指白花三叶草形成覆盖面并控制茶园土壤含水量在25%-30%范围内后,将肥料均匀撒施于茶行逢面范围内或茶行间,而后用掸子或扫帚轻拂,让少数残留在茶树叶面或三叶草上的肥料自然下落。所用肥料以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或复合肥为主。饼肥或商品有机肥用量一般为200-400Kg/亩;K2S04复合肥(15:15:15)每亩用量为50Kg,并按N:P2O5:K20=(2-4):1:1的比例,配施7.5Kg氮肥。
低蓬修剪是指当年5月中下旬春茶采摘结束后,采用圆盘式台刈剪或修剪机,将茶树根颈离地5-10cm处地上枝干全部剪去,促进茶树新梢向上生长,形成立体树冠采摘面。此后逐年在上次剪口位置上方8-10厘米处进行修剪,3-5年一个轮回。修剪时保持切口光滑,避免撕裂。在修剪前7-10天,按照每亩P205、K20各2.5-3.0kg施肥量施入复合肥或磷、钾肥,促进茶树枝干;修剪后待新梢萌发时,按照每亩纯氮8-10kg施用量及时追施速效肥料,如硫酸铵、尿素等。
物理防虫是指采用素馨黄、芽绿、湖蓝三色混合色板,水平悬挂于茶树蓬面上方10-15cm处。色板采用专业包塑铁线或常规细铁丝穿过三个悬挂孔,水平固定在茶行上方吊绳或铁丝上,并保持色板平面与茶树冠面间距10-15cm。此时色板的有色面也即其捕捉面面朝茶树冠面处。色板悬挂次数一年为2次,分别在害虫发生初期的4月中下旬和发生高峰期的7月中下旬。
实施例1:
实验地点:安徽省黄山徽州区;
茶园土壤:千枚岩和沙页岩发育的黄红壤;pH值4.30左右;
茶树品种:地方群体种;
栽植方式:双条栽密植方式;
为验证该发明的田间实际效果,选取安徽省黄山徽州区某试验茶园做了相关对比对比试验。该茶园试验前茶树长势、园相及管理水平一般,年亩施纯氮约22kg,产量较低。在试验茶园内设置1个茶园轻简化栽培管理试验区(以T表示),面积1500m2,和1个当地常规管理茶园对照区(以CK表示),面积1200m2。采摘方式为手采。对照结果如下:
表1茶园土壤理化性状对比情况:
表2各处理茶叶的产量指标及生化成分:
表3两种处理杂草的性状变化
检测结果分析表明:按照本发明处理的试验区茶园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速效磷含量依次为20.92g/kg、1.25g/kg、66.83mg/kg、17.55mg/kg,分别比对照区茶园土壤提高了12.5%、10.8%、15.4%、11.2%,如表1所示。而表2中可以看出,茶鲜叶的芽叶密度和百芽重相比于对照分别增加了19.4%和18.4%;茶鲜叶中氨基酸、茶多酚和水浸出物相比于对照分别增加了14.7%、8.3%和3.7%。表3则表示,本发明作用在于耕锄茶园杂草表现为,茶园杂草的种类、高度、密度及生物量都有显著降低。此外的,由图1-2所示,按照本发明处理的茶园土壤温度相比于对照低了0.35℃,而土壤湿度相比于对照增加了2.2%,说明本发明可以明显改善茶园土壤的墒情,并且在操作上简单易行,显然适合于大面积推广应用。

Claims (7)

1.一种茶园轻简化栽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保墒减耕、肥料撒施和低蓬修剪、物理防虫四个步骤,其中:
保墒减耕为:在秋冬9-10月份茶园封园前,通过茶树边缘修剪,保持茶行间距30-40cm;而后在茶行之间的开阔地带进行深耕作业,耕作深度:20-25cm;然后重施基肥,所选基肥为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饼肥或K2S04复合肥;饼肥或有机肥用量为200-400Kg/亩;K2S04复合肥(15:15:15)每亩用量为50Kg,并按N:P2O5:K20=(2-4):1:1的比例,配施7.5Kg氮肥;之后将白花三叶草种子按1.0-1.5Kg/亩用量均匀撒播在茶园行间的空白带上,而后耙匀表层种子和浮土,进行覆土作业,覆土深度0.5-1.0cm;在覆土作业后,保持表土湿润;在白花三叶草苗期30-50天内,其根瘤菌尚未生成前,按10Kg/亩纯氮量再撒施1次氮肥;
肥料撒施为:在上述白花三叶草形成覆盖面以使茶园土壤含水量在25%-30%范围内后,全年补肥均以撒施方式施肥;撒施方式为先将肥料直接撒施于茶行逢面范围内或茶行间,而后用掸子或扫帚轻拂,让少数残留在茶树叶面或三叶草上的肥料自然下落。
低蓬修剪为:在当年5月中下旬春茶采摘结束后,再使用圆盘式台刈剪或修剪机将茶树根颈离地5-10cm以上地上枝干全部剪去,修剪时保持切口光滑;此后逐年修剪,每次剪口位置在上一次剪口位置以上8-10厘米处,以3-5年一个轮回;在修剪前7-10天,按照每亩P205、K20各2.5-3.0kg施肥量施入复合肥或磷、钾肥;修剪后待新梢萌发时,按照每亩纯氮8-10kg施用量追施速效肥料。
物理防虫为:在每2-3行茶树蓬面处,沿着茶行方向每隔30-40m间距固定1根高1.2-1.5m的木桩,在距离茶树蓬面上方30-40cm处,横向拉设固定绳;每年4月中下旬和7月中下旬,在上述固定绳上间隔4.5-5m水平悬挂色板,保持色板平面与茶树冠面间距10-15cm,且色板的有色面指向茶树冠面处;所述三色混合色板总长×总宽为24cm×20cm,有色面分为长度方向6格而宽度方向5格共30个边长为4cm的正方形单色色块;各相邻单色色块分别按素馨黄、芽绿、湖蓝三色相间填充、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园轻简化栽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墒减耕步骤中,在春季或盛夏期,清除高于白花三叶草的高大杂草;而后逐渐增大两次除草之间间隔,直至免耕作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园轻简化栽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墒减耕步骤中,所述清除杂草方式为人工拔除或打草机剪除。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茶园轻简化栽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墒减耕步骤中,在白花三叶草种子播入地表后,立即进行喷洒浇灌;时间选择在早晨或傍晚进行,直至出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园轻简化栽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撒施步骤中,肥料为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饼肥或K2S04复合肥;饼肥或有机肥用量为200-400Kg/亩;K2S04复合肥(15:15:15)每亩用量为50Kg,并按N:P2O5:K20=(2-4):1:1的比例,配施7.5Kg氮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园轻简化栽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绳为铁丝或尼龙绳。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茶园轻简化栽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三色混合色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处均设置便于挂设的悬挂孔,其孔径为0.5cm;三色混合色板各端处悬挂孔均为两个且其孔距为1-2cm。
CN201510392061.1A 2015-07-03 2015-07-03 一种茶园轻简化栽培管理方法 Active CN1051452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92061.1A CN105145226B (zh) 2015-07-03 2015-07-03 一种茶园轻简化栽培管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92061.1A CN105145226B (zh) 2015-07-03 2015-07-03 一种茶园轻简化栽培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45226A true CN105145226A (zh) 2015-12-16
CN105145226B CN105145226B (zh) 2019-05-07

Family

ID=54786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92061.1A Active CN105145226B (zh) 2015-07-03 2015-07-03 一种茶园轻简化栽培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4522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1026283B1 (de) * 2018-05-28 2020-04-22 Tea Res Institute 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Ein Verfahren zur Verbesserung der Bodenbearbeitungsfähigkeit von Teeplantagenboden
CN111903413A (zh) * 2020-07-29 2020-11-10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茶园控草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1307A (zh) * 2008-11-19 2009-06-24 陈光辉 茶树的种植方法
CN102138380A (zh) * 2011-04-02 2011-08-03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一种茶园施肥方法
CN104429762A (zh) * 2014-11-10 2015-03-25 鲁广孝 一种夏季投产茶园留养方法
CN104542164A (zh) * 2015-01-27 2015-04-29 芜湖恒诺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的套种方法
CN104686156A (zh) * 2015-03-10 2015-06-10 胡齐放 一种富硒茶叶的套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1307A (zh) * 2008-11-19 2009-06-24 陈光辉 茶树的种植方法
CN102138380A (zh) * 2011-04-02 2011-08-03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一种茶园施肥方法
CN104429762A (zh) * 2014-11-10 2015-03-25 鲁广孝 一种夏季投产茶园留养方法
CN104542164A (zh) * 2015-01-27 2015-04-29 芜湖恒诺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的套种方法
CN104686156A (zh) * 2015-03-10 2015-06-10 胡齐放 一种富硒茶叶的套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振田等: "绿色食品茶叶质量控制生产技术", 《中国茶叶》 *
廖代钧等: "《茶树栽培技术》", 31 December 1984,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1026283B1 (de) * 2018-05-28 2020-04-22 Tea Res Institute 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Ein Verfahren zur Verbesserung der Bodenbearbeitungsfähigkeit von Teeplantagenboden
CN111903413A (zh) * 2020-07-29 2020-11-10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茶园控草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45226B (zh) 2019-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75716B (zh) 一种早熟毛豆的种植方法
CN103430805B (zh) 一种桃树二主枝一中心干形整形栽培方法
CN102986405B (zh) 一种马铃薯-水稻复种模式的种植方法
CN103518523B (zh) 山坡果园种草养羊循环模式种植方法
CN102487686B (zh) 一种用茳芒决明种子规模化育苗方法
CN104126396B (zh) 一种繁殖苹果乔化无性系圆叶海棠自根砧苗的方法
CN106234133A (zh) 一种喀斯特石漠化山区澳洲坚果早结丰产园快速营建方法
CN103621277A (zh) 一种油用牡丹的培育方法
CN103947501B (zh) 一种优质奶枣丰产造林的种植方法
CN105724150A (zh) 桑树的种植方法
CN105594440A (zh) 一种春茬花菜的种植方法
CN104012280A (zh) 印楝—茶树—圆叶决明立体间套作控制茶园有害生物的方法
CN105638359A (zh) 一种土沉香大袋苗培育方法
CN105660102A (zh) 一种窝播留苗移栽两用的油菜种植方法
CN103975727A (zh) 有机蓝莓园种植三叶草控草及改良土壤的方法
CN109566244A (zh) 一种油茶种植方法
CN105993483A (zh) 佛手瓜的有机种植方法
CN108496677A (zh) 一种紫斑牡丹的育苗与移栽方法
CN103416201B (zh) 一种促进西洋南瓜早熟、高产的育苗方法
CN110226445A (zh) 一种桃树两年丰产的栽培方法
CN104429424A (zh) 一种红丰紫长茄栽培方法
CN104206130A (zh) 一种玉米套种指天椒的方法
CN107493994A (zh) 一种早实核桃芽接育苗方法
CN106962127A (zh) 一种葡萄园行间间作猫薄荷的方法
CN105145226B (zh) 一种茶园轻简化栽培管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45000 Anhui Province, Huangshan City District of Tunxi Li Shan Road

Patentee after: TEA Research Institute 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atentee after: HUANGSHAN WANGGUANGXI SONGLUO TEA Corp.,Ltd.

Address before: 245000 Anhui Province, Huangshan City District of Tunxi Li Shan Road

Patentee before: TEA Research Institute 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atentee before: HUANGSHAN CITY SONGLUO ORGANIC TEA DEVELOPMENT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30

Address after: 245000 NanEr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Xiuning County, Huangshan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NGSHAN WANGGUANGXI SONGLUO TEA Corp.,Ltd.

Address before: 245000 Anhui Province, Huangshan City District of Tunxi Li Shan Road

Patentee before: TEA Research Institute 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atentee before: HUANGSHAN WANGGUANGXI SONGLUO TEA Corp.,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