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44778A - 服务质量提升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服务质量提升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44778A
CN105144778A CN201380073065.2A CN201380073065A CN105144778A CN 105144778 A CN105144778 A CN 105144778A CN 201380073065 A CN201380073065 A CN 201380073065A CN 105144778 A CN105144778 A CN 1051447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equipment
service
request
quality
qos requir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306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44778B (zh
Inventor
吴问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8668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515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447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447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447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447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4Charging, meter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data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H04L12/1403Architecture for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4Charging, meter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data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H04L12/1403Architecture for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 H04L12/1407Policy-and-charging control [PCC] archite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66Policy and charging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80Rating or billing plans; Tariff determination aspects
    • H04M15/8016Rating or billing plans; Tariff determination aspects based on quality of service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80Rating or billing plans; Tariff determination aspects
    • H04M15/8083Rating or billing plans; Tariff determination aspects involving reduced rates or discounts, e.g. time-of-day reductions or volume discou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24Accounting or billing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质量提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用以请求提高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服务质量,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识别标识和所述服务质量类型;根据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确定服务质量需求;将所述服务质量需求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由所述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之后,由所述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接入的网关发送所述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以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提升所述服务质量。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提升正在执行无线业务的多个用户设备之间的服务质量。

Description

服务质量提升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 具体涉及到一种服务质量提升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网络发展和用户需求, 移动运营商会为用户提供服务质量
( QoS, Quality of Service )提升业务, 所述的服务质量例如是无线带宽、 时 延、 文件传输速率等。 在用户发觉用户携带的用户设备服务质量较差时, 向 运营商请求提升服务质量, 例如提高用户设备的下行带宽, 运营商根据移动 用户的需求, 提升移动用户的用户设备的下行带宽。 例如, 通过网关 GPRS 支持节点( 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 , GGSN )或分组数据网关( 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 PGW ) 为该用户设备提供保证比特速率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专有承载, 从而为用户设备提高下行带宽。
但是, 当无线业务涉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用户设备时, 每个用户设备 的服务质量都需要保证。 例如当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正在进行视频通话 时, 用户设备 A发觉视频不流畅时, 也就是服务质量体验较差。 这种情况可 能由以下几种情况产生:
第一, 用户设备 A在无线网络中的带宽不足;
第二, 用户设备 B在无线网络中的带宽不足;
第三, 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在无线网络中的带宽均不足, 那么基于 现有技术的方案, 只能解决第一种情况, 造成的服务质量体验较差的问题, 而不能解决后两种情况造成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质量提升方法, 以实现在多个用户设备进行 无线业务执行过程中, 无论影响服务质量的主体在哪一端用户设备, 均能根 据一个用户设备发送的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提升正在执行无线业务的多个用 户设备之间的服务质量, 从而保证正在执行无线业务的多个用户设备之间的 端到端带宽需求, 从而提高视频聊天等双向视频应用的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质量提升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所述第一服务质量请 求用以请求提高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服务质量, 所述第一服 务质量提升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用户标识; 根据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确定服务质量需求;
将所述服务质量需求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策略和 计费功能实体, 由所述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确定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 由所 述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接入的网关 发送所述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 以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提升 所述服务质量。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在所述根 据所述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确定服务质量需求之后, 还包括:
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以请求所述第二用户设备 接受所述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接收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对所述第二服务质量提升请求的回应, 所述回应 中包含接受或者拒绝所述服务质量提升请求的信息;
在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接收所述服务质量提升请求的情况下, 将所述服务 质量需求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在第二种可能 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确定服务质量需求, 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确定所述服务质 量需求。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中携带还携带有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请求的目标服 务质量需求;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确定所述服务质 量需求, 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以及所述目标服 务质量需求, 确定所述服务质量需求。
结合第一方面, 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在第四种可能的 实施方式中,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确定服务质量需求, 具 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确定所述服务质量需求。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中携带还携带有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请求的目标服 务质量需求;
所述的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确定所述服务质量需求, 具体 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以及所述目标服务质量需求, 确定所 述服务质量需求。
结合第一方面的几种可能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在第 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 求, 之后, 还包括:
向开放平台或者业务网关发送用户信息查询请求, 以获取所述第一用户 设备和 /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
结合第一方面的几种可能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在第 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 求, 之后, 还包括:
向开放平台或者业务网关发送用户信息查询请求, 以获取所述第一用户 设备或者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在移动网络中使用的服务质量信息。
第二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质量提升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 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用以请求提高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之间 的服务质量, 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 二用户设备的用户标识;
所述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确定服务质 量需求;
所述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根据所述服务质量需求, 确定策略和计费控制 规则, 之后, 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接入的网关发送所述 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 以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提升所述服务 质量。
结合第二方面,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 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中, 所述第一服务提升请求 是应用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之后, 通过开放平台或者 业务网关发送给所述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的, 或者,
所述第一服务提升请求是开放平台或者业务网关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服务 质量提升请求之后, 发送给所述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的。 结合第二方面,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在所述根据所述服务质量 提升请求, 确定服务质量需求之后, 还包括:
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以请求所述第二用户设备 接受所述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接收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对所述第二服务质量提升请求的回应, 所述回应 中包含接受或者拒绝所述服务质量提升请求的信息;
在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接收所述服务质量提升请求的情况下, 根据所述服 务质量需求, 确定服务质量提升策略。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或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 式中,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确定服务质量需求, 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确定所述服务质 量需求。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中携带还携带有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请求的目标服 务质量需求;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确定所述服务质 量需求, 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以及所述目标服 务质量需求, 确定所述服务质量需求。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或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 式中,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确定服务质量需求, 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确定所述服务质量需求。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中携带还携带有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请求的目标服 务质量需求; 所述的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确定所述服务质量需求, 具体 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以及所述目标服务质量需求, 确定所 述服务质量需求。
第三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质量提升装置, 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所述 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用以提高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服务质 量, 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 备的用户标识;
确定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确定服务质量需求; 发送单元, 用于将所述服务质量需求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 户设备的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 由所述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确定策略和计费 控制规则, 之后, 由所述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 二用户设备接入的网关发送所述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 以为所述第一用户设 备和第二用户设备提升所述服务质量。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发送 单元还用以在所述根据所述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确定服务质量需求之后, 向 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以请求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接受所 述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对所述第二服务质量提升请 求的回应, 所述回应中包含接受或者拒绝所述服务质量提升请求的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在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接收所述服务质量提升请求的情况 下, 将所述服务质量需求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策略和 计费功能实体。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在第二种可能 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确定所述服务质 量需求。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中携带还携带有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目标服务质 量需求;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以及所述目标服 务质量需求, 确定所述服务质量需求。
结合第三方面, 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在第四种可能的 实施方式中,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确定所述服务质量需求。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中携带还携带有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目标服务质 量需求;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以及所述目标服务质量需求, 确定所 述服务质量需求。
结合第三方面的几种可能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在第 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还包括查询单元用于在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 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之后, 向开放平台或者业务网关发送用户信息查询请 求, 以获取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 /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各自的签约业务和实时 服务质量。
结合第三方面的几种可能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在第 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还包括一查询单元, 用于在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 的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之后, 向开放平台或者业务网关发送用户信息查 询请求, 以获取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或者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在移动网络中使用 的服务质量信息。
第四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质量提升装置, 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 用以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所述 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用以提高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服务质 量, 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 备的用户标识;
确定单元, 用以根据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确定服务质量需求; 处理单元, 用以根据所述服务质量需求, 确定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 发送单元, 用以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接入的网关发 送所述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 以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提升所 述服务质量。
结合第四方面,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服务提升请求是 应用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之后, 通过开放平台或者业 务网关发送给所述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的, 或者,
所述第一服务提升请求是开放平台或者业务网关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服务 质量提升请求之后, 发送给所述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的。
结合第四方面,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以在所 述根据所述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确定服务质量需求之后, 向第二用户设备发 送第二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以请求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接受所述服务质量提升 请求;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对所述第二服务质量提升请 求的回应, 所述回应中包含接受或者拒绝所述服务质量提升请求的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在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接收所述服务质量提升请求的情况 下, 将所述服务质量需求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策略和 计费功能实体。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一或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 式中,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确定所述服务质 量需求。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中携带还携带有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请求的目标服 务质量需求;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以及所述目标服 务质量需求, 确定所述服务质量需求。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一或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 式中,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确定所述服务质量需求。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中携带还携带有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请求的目标服 务质量需求;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以及所述目标服务质量需求, 确定所 述服务质量需求。
第五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质量提升装置, 所述装置包括: 网络接口;
处理器;
存储器; 物理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应用程序, 所述应用程序包括可用于使所述 处理器和所述系统执行以下过程的指令:
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 升请求用以提高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服务质量, 所述第一服 务质量提升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用户标识; 根据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确定服务质量需求;
将所述服务质量需求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策略和 计费功能实体, 由所述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确定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 之后, 由所述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接入的 网关发送所述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 以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 提升所述服务质量。
第六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质量提升装置, 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 升请求用以请求提高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服务质量, 所述第 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识别标 识;
根据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确定服务质量需求;
根据所述服务质量需求确定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 之后, 向所述第一用 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接入的网关发送所述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 以为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提升所述服务质量。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服务质量提升方法, 应用服务器或者服务质量 决策网元或者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在接收到与其他用户设备建立连接的一个 用户设备发送的服务质量提升请求之后, 根据该服务质量请求, 确定服务质 量需求; 再由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确定服务质量提升策略, 之后, 向所述第 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接入网网关发送所述服务质量提升策略, 以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提升所述服务质量, 从而实现在多个 用户设备进行无线业务执行过程中, 无论影响服务质量的主体在哪一端用户 设备, 均能根据一个用户设备发送的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提升正在执行无线 业务的多个用户设备之间的服务质量, 从而保证正在执行无线业务的多个用 户设备之间的端到端带宽需求, 从而提高视频聊天等双向视频应用的用户体 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筒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 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 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是本发明提供的服务质量提升方法的一种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 2 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服务质量提升方法一种实施例的交互状态 图;
图 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服务质量提升方法另一种实施例的交互状态 图;
图 4是本发明提供的服务质量提升方法的又一种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 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服务质量提升方法又一种实施例的交互状态 图;
图 6是本发明提供的服务质量提升装置的又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 7是本发明提供的服务质量提升装置的又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 8是本发明提供的服务质量提升装置的又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 9是本发明提供的服务质量提升装置的又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叙述。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质量提升方法, 图 1是该实施例提供 的服务质量提升方法的流程图, 在该实施例中, 执行主体可以是具有服务质 量决策功能的应用服务器, 例如视频服务器, FTP服务器, 、 邮件服务器, 、 WEB服务器等, 也可以是单独的服务质量决策网元, 所述服务质量决策网元 的一个功能是根据用户设备的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决定用户设备在无线网络 中能够使用的服务质量, 如, 移动网络中的业务网关、 移动网络中的开放平 台或者移动网络中的 SDP ( Service Delivery Platform, 业务交付平台)等。 如 图 1所示, 所述方法包括:
101 , 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所述第一用户设 备与第二用户设备已经建立业务连接, 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用以提高 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服务质量, 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中携带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用户标识;
具体而言, 所述的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也可以被称之为业务加速请 求; 所述的服务质量可以是带宽需求、 时延需求等影响用户体验的网络参数。 所述的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已经建立的业务连接包括但不限定于文 件传输、 视频通话、 语音通话等业务, 因此根据不同的业务内容, 所述的服 务质量内容也不同, 例如在视频通话业务中, 视频数据流畅程度对用户体验 最重要, 为了保证视频数据传输流畅, 就需要保证无线带宽, 在该种情况下, 服务质量即为带宽宽度。 在语音通话业务中, 延时程度对用户体验重要, 为 了保证通话质量, 延时长短即作为最主要的服务质量。 因此, 当一个用户在 进行业务进程时, 如果发现服务质量较差, 则可以通过用户设备向服务质量 决策网元发送提高服务质量的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 为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 求, 为例便于服务质量决策网元识别用户设备, 需要在第一服务质量请求中, 携带建立业务连接的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 例如 IMEI ( 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 国际移动设备标识 )、 IMSI ( 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 ) 、 MSISDN ( mobile station international ISDN number, 移动台国际 ISDN号码) 、 URL (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通用资 源定位器)或者临时用户识别码等, 此外还可以携带有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请 求的目标服务质量需求, 便于服务质量决策网元确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 户设备的服务质量需求, 例如所需要的无线带宽。
102, 根据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确定服务质量需求;
具体的, 在接收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之后, 根 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确定所述服务质量需 求; 或者,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确定所述服务质量需求。
更具体的所述的签约业务包括但不限定于是否办理了带宽提升套餐, 例 如, 视频业务加速套餐等, 或者办理的带宽提升套餐对应的带宽量等。
进一步地, 如果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中携带有第一用户设备请求的目 标服务质量需求, 则可以同时参考几种因素, 来确定服务质量需求。
103 ,将所述服务质量需求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策 略和计费功能实体 PCRF ,由所述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确定所述服务质量需求 的策略和计费控制 (PCC, 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 )规则 (rule ) , 之后, 由所述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接入的 网关发送所述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 以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 设备提升所述服务质量。
具体而言, 在确定了服务质量需求之后, 例如, 确定可以为第一用户设 备和第二用户设备提升设定的无线带宽之后, 需要通过用于策略控制决定和 流计费控制功能的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 Policy and Charging Rule Function , PCRF )确定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 其中包含业务信息(例如视频聊天等实时 视频业务类型) , 业务流 filter (例如源 IP地址、 源端口号、 目的 IP地址、 目的端口号和协议类型)等。 并将相应的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发送给每个用 户设备接入的网关 GGSN/PGW等, 由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的无线网关为每个 用户设备建立专有承载, 从而提升用户设备的服务质量, 保证用户设备之间 的业务质量。
如果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应用服务器, 则所述应用服务器接收第一用户 设备发送的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之后, 还包括:
向移动网络中的网元(如, 业务交付平台 SDP或者开放平台等)发送用 户信息查询请求, 以获取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或者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签约业 务, 之后再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确定所述 服务质量需求。 和 /或
向移动网络中的网元(如, 业务交付平台 SDP或者开放平台等)发送用 户信息查询请求, 以获取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或者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在移动网 络中使用的服务质量。
当然, 也可以在一次用户信息查询请求中获取第一用户设备或者第二用 户设备的签约业务和在移动网络中使用的服务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在根据所述服务质量请求, 确定服务质量需 求之后, 还包括:
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以请求所述第二用户设备 接受所述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接收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对所述第二服务质量提升请求的回应, 所述回应 中包含接受或者拒绝所述服务质量提升请求的信息;
将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所述回应, 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
在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接收所述服务质量提升请求的情况下, 将所述服务 质量需求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 以下以正在进行视频通话的两个用户设备 A和 B为例进行说明上述实施 例的一种实施方式, 在视频通话中, 视频数据传输流畅程度是用户判断服务 质量的最重要因素, 图 2是本实施例的交互状态图。
201 , 用户设备 A与用户设备 B正处于视频通话的业务进程中时, 发现 正在进行的视频通话并不流畅, 因此用户设备 A的用户希望提升用户设备 A 和用户设备 B之间使用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 QoS ) , 则用户设备 Α发送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QoS Enhancement Request )到应用服务器或 者到 QoS决策网元,请求提升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之间的服务质量,在 本实施例中,所述服务质量是指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之间的无线链路的 上、 下行带宽。 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称之为 QoS提升请求或者也可以称之 为业务加速请求。 用户设备 A在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中携带标识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的用户标识, 可选地, 用户设备 A在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中携带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之间使用的目标服务质量, 例如用户设备 A 希望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之间维持 2M的上下行带宽。
在该实施例中, QoS决策网元是具有根据用户设备的 QoS提升请求, 决定用户设备在无线网络中能够使用的 QoS功能的实体, QoS决策网元可 以为开放平台、也可以称之为业务交付平台( Service Delivery Platform, SDP ) , 或者应用软件编程接口网关 (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Gateway, API GW ) , 在本实施例中不作为限定, QoS决策网元可以是独立的网元, 也 可以是独立的功能实体, 也可以是在应用服务器中的一个独立的功能模块, 在本实施例中不作为限制。
用户设备 A也可以如 201a中所示,先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一服务质量提 升请求, 在 201b中, 应用服务器再将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发送给 QOS决 策网元, 也可直接如步骤 201中, 用户设备 A直接发 QoS提升请求到 QoS 决策网元。 202, QoS决策网元执行 QoS确定, 根据所述第一服务质量请求, 确定 服务质量需求, 确定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的上行和下行服务质量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 具体为上、 下行带宽需求。
更具体的, QoS决策网元可以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 备的签约业务确定所述服务质量需求。
具体的, QOS决策网元可以根据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的视频数据套 餐来确定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的 QoS需求:
如果用户设备 A没有视频加速数据套餐,则 QoS决策网元确定不能接受 户设备 A的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并返回 QoS提升请求失败信息到应用服 务器, 或者直接返回 QoS提升请求失败信息到用户设备 A, 并且在 QoS提升 请求失败信息中指示拒绝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的原因是用户设备 A没有视 频加速数据套餐服务。
类似的,如果用户设备 B没有视频加速数据套餐,则 QOS决策网元确定 不能接受户设备 A的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并返回 QoS提升请求失败信息 到应用服务器, 或者直接返回 QoS提升请求失败信息到用户设备 A, 并且在 QoS提升请求失败信息中指示拒绝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的原因是用户设备 B没有视频加速数据套餐服务。
如果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都有视频加速数据套餐, 则根据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的视频加速数据套餐确定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的上行和 下行带宽需求。 例如, 用户设备 A的视频加速数据套餐的带宽为 3M, 用户 设备 B的视频加速数据套餐的带宽为 4M, 则确定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 的上行和下行带宽需求为 3M。
如果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没有业务加速套餐,则确定不能执行服 务质量提升处理, 返回服务质量提升请求失败信息到第一用户设备; 或者, 如果第二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没有业务加速套餐,则确定不能执行服务质 量提升处理, 返回服务质量提升请求失败信息到第一用户设备; 或者, 如果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都有业务加速套餐, 则根 据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业务加速套餐确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 户设备的服务质量。
在这个 QoS需求的确定过程中,如果用户设备 A在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 求中携带了第一用户设备的目标服务质量需求, 则 QoS决策网元还参考该目 标服务质量需求确定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的上行和下行带宽需求,例如, 用户设备 A的视频加速数据套餐的带宽为 3M, 用户设备 B的视频加速数据 套餐的带宽为 4M, 用户设备 A请求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之间使用目标 服务质量需求为带宽 2M, 则 QoS决策网元确定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的 上行和下行带宽需求为 2M; 如果用户设备 A的视频加速数据套餐的带宽为 3M, 用户设备 B的视频加速数据套餐的带宽为 4M, 用户设备 A请求用户设 备 A和用户设备 B之间使用的目标服务质量需求的带宽为 5M, 则 QoS决策 网元确定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的上行和下行带宽需求为 3M。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QoS决策网元也可以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 备的签约业务确定所述服务质量需求。
具体的, 在该实施例中, Q0S决策网元可以根据用户设备 A的视频数据 套餐来确定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的 QoS需求:
如果用户设备 A没有视频加速数据套餐,则 QoS决策网元确定不能接受 户设备 A的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并返回 QoS提升请求失败信息到应用服 务器, 或者直接返回 QoS提升请求失败信息到用户设备 A, 并且在 QoS提升 请求失败信息中指示拒绝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的原因是用户设备 A没有视 频加速数据套餐服务。
如果用户设备 A有视频加速数据套餐, 则根据用户设备 A的视频加速数 据套餐确定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的上行和下行带宽需求。 例如, 用户设 备 A的视频加速数据套餐的带宽为 3M, 则确定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的 上行和下行带宽需求为 3M。
在这个 QoS需求的确定过程中,如果用户设备 A在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 求中携带了第一用户设备的目标服务质量需求, 则 QoS决策网元还参考该目 标服务质量需求确定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的上行和下行带宽需求,例如, 用户设备 A的视频加速数据套餐的带宽为 3M, 用户设备 A请求用户设备 A 和用户设备 B之间使用目标服务质量需求为带宽 2M, 则 QoS决策网元确定 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的上行和下行带宽需求为 2M; 如果用户设备 A的 视频加速数据套餐的带宽为 3M , 用户设备 A请求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 之间使用的目标服务质量需求的带宽为 5M, 则 QoS决策网元确定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的上行和下行带宽需求为 3M。
也就是说, 如果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没有业务加速套餐, 则确定 不能执行服务质量提升处理, 返回服务质量提升请求失败信息到第一用户设 备; 或者,
如果第一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有业务加速套餐, 则根据第一用户设备的 业务加速套餐确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服务质量。
203 , QoS决策网元决策出可以提升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之间的 QoS 后, 还可以发送第二服务质量提升请求到用户设备 B , 在本实施例中, 将第 二服务质量提升请求称为 QoS提升请求推送信息。如果 QoS决策网元具有推 送功能, QoS决策网元可以直接向用户设备 B推送 QoS提升请求推送信息, 也可以先发送业务推送请求信息到推送服务器, 请求推送服务器发送 QoS提 升推送信息到用户设备 B , 推送服务器收到请求后发送 QoS提升请求推送信 息到用户设备 B;通过 QoS提升请求推送信息询问用户设备 B是否接受业务。
用户设备 B可以选择接受或者拒绝 QoS提升请求, 直接向 QOS决策网 元或者通过推送服务器回 QoS提升接受或者拒绝信息到 QoS决策网元。 204, QoS决策网元根据 202和 203的操作,确定是否为用户设备 A和用 户设备 B提升服务质量, 例如, 在 203中, 由于用户设备 A或者用户设备 B 未办理签约业务则不能为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提升服务质量, 或者即使 为用户设备 A或者用户设备 B办理了签约业务,但用户设备 B拒绝接受服务 质量提升, 则 QOS决策网元也为不能为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提升服务 质量, 也就是说 QOS决策网元拒绝为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提升服务质 量。
只有在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都具有签约业务,并且用户设备 B也接 受服务质量提升请求的情况下, QOS决策网元才能够提升服务质量。
QOS决策网元根据 203和 204的结果, 回 QoS提升接受或者拒绝信息到 用户设备 A, 如果是拒绝为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提升服务质量, 还需要 携带拒绝为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提升服务质量的原因。
205a, 在 QOS决策网元确定接受为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提升服务 质量时, 将步骤 203中确定的所述服务质量需求通过消息发送到 PCRF A请 求用户设备 A的上行和下行带宽需求, 在所述的消息中, 携带具体的视频聊 天等实时视频业务类型, 业务流 filter, 上行带宽, 下行带宽信息。 PCRF根 据上述消息中的内容, 确定用户设备 A的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
206a, 在确定 PCC规则之后, PCRF A将用户设备 A的 PCC规则发给 GGSN/PGW A, 请求无线网络提升用户设备 A的上 /下行带宽需求。 PCC规 则中包括实时视频业务信息(视频聊天等实时视频业务类型, 业务流 filter ) , 上行带宽, 下行带宽信息。
207 a, GGSN/PGW A根据收到的 PCC规则, 发起专有承载建立流程建 立用户设备 A的 GBR专有承载, 这个专有承载的上行和下行带宽就是应用 服务器请求的带宽, 并将专有承载信息告知 PCRF A。
208a, PCRF A回 QoS Response到 QoS决策网元, 携带网络分配给用户 设备 A的 QoS信息。
205b , 在 QOS决策网元确定接受为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提升服务 质量时, 将步骤 203中确定的所述服务质量需求通过消息发送到 PCRF B请 求用户设备 B的上行和下行带宽需求, 在所述的消息中, 携带具体的视频聊 天等实时视频业务类型, 业务流 filter, 上行带宽, 下行带宽信息。 PCRF B 根据上述消息中的内容, 确定用户设备 B的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
206b , 在确定 PCC规则之后, PCRF B将用户设备 B的 PCC规则发给 GGSN/PGW B , 请求无线网络提升用户设备 B的上 /下行带宽需求。 PCC规 则中包括实时视频业务信息(视频聊天等实时视频业务类型, 业务流 filter ) , 上行带宽, 下行带宽信息。
207 b, GGSN/PGW B根据收到的 PCC规则, 发起专有承载建立流程建 立用户设备 b的 GBR专有承载,这个专有承载的上行和下行带宽就是应用服 务器请求的带宽, 并将专有承载信息告知 PCRF B。
208b, PCRF B回 QoS Response到 QoS决策网元,携带网络分配给用户 设备 B的 QoS信息。
本实施例中不限定 PCRF A和 PCRF B为同一个 PCRF, GGSN/PGW A 和 GGSN/PGW B为同一个网关。
通过上述的实施例, 服务质量决策网元可以实现在多个用户设备进行无 线业务执行过程中, 无论影响服务质量的主体在哪一端用户设备, 均能根据 一个用户设备发送的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提升正在执行无线业务的多个用户 设备之间的服务质量, 从而保证正在执行无线业务的多个用户设备之间的端 到端带宽需求, 从而提高视频聊天等双向视频应用的用户体验。
如图 3所示, 图 3是以应用服务器作为执行主体, 以正在进行视频通话 的两个用户设备 A和 B为例进行说明上述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 在视频通 话中, 视频数据传输流畅程度是用户判断服务质量的最重要因素, 图 3是本 实施例的交互状态图。
301 , 用户设备 A与用户设备 B正处于视频通话的业务进程中时, 发现 正在进行的视频通话并不流畅, 因此用户设备 A的用户希望提升用户设备 A 和用户设备 B之间使用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 QoS ) , 则用户设备 Α发送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QoS Enhancement Request )到应用服务器, 请求提升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之间的服务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服 务质量是指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之间的无线链路的上、 下行带宽。 第一 服务质量提升请求称之为 QoS提升请求或者也可以称之为业务加速请求。 用 户设备 A在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中携带标识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的用 户标识, 可选地, 用户设备 A在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中携带用户设备 A和 用户设备 B之间使用的目标服务质量,例如用户设备 A希望用户设备 A和用 户设备 B之间维持 2M的上下行带宽。
应用服务器在接收到用户设备 A发送的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之后, 需 要获取用户设备 A的签约业务和 /或用户设备 A在无线网络中使用的服务质 量。 例如, 应用服务器可以发送用户信息查询请求信息到开放平台, 或、 业 务交付平台 (Service Delivery Platform, SDP ) , 应用软件编程接口网关 (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Gateway, API GW ) , 业务网关或者业务 服务器, 查询用户设备 A的视频数据套餐和 /或用户设备 A在无线网络中使 用的 QoS。
之后, 应用服务器接收开放平台返回的用户设备 A 的视频数据套餐和 / 或用户设备 A在无线网络中使用的 QoS信息到应用服务器。
应用服务器需要获取用户设备 B的签约业务和 /或用户设备 B在无线网络 中使用的服务质量。 例如, 应用服务器发送用户信息查询请求信息到开放平 台, 或、 SDP, API GW, 查询用户设备 B的视频数据套餐和 /或用户设备 B 在无线网络中的 QoS;开放平台返回用户设备 B的视频数据套餐和 /或用户设 备 B在无线网络中的 QoS信息到应用服务器。
当然, 应用服务器也可以在一次用户信息查询请求中获取用户设备 A和 用户设备 B的视频数据套餐和 /或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在无线网络中使 用的 QoS, 这时, 应用服务器发送的用户信息查询请求中携带用户设备 A和 用户设备 B的标识,指示需要查询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的视频数据套餐 和 /或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在无线网络中使用的 QoS;开放平台返回用户 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的视频数据套餐和 /或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在无线 网络中使用的 QoS信息到应用服务器。
302, 应用服务器执行 QoS确定, 根据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确定服务 质量需求, 确定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的上行和下行服务质量需求, 在本 实施例中, 具体为上、 下行带宽需求。
具体而言, 应用服务器根据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确定服务质量需求 的方法可以和图 2所示的实施例相同, 不多赘述。
303 , 应用服务器决策出可以提升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之间的 QoS 后, 还可以发送第二服务质量提升请求到用户设备 B , 在本实施例中, 将第 二服务质量提升请求称为 QoS提升请求推送信息。 如果应用服务器具有推送 功能, 应用服务器可以直接向用户设备 B推送 QoS提升请求推送信息, 也可 以先发送业务推送请求信息到推送服务器, 请求推送服务器发送 QoS提升推 送信息到用户设备 B, 推送服务器收到请求后发送 QoS提升请求推送信息到 用户设备 B; 通过 QoS提升请求推送信息询问用户设备 B是否接受业务。
用户设备 B可以选择接受或者拒绝 QoS提升请求, 直接向应用服务器或 者通过推送服务器回 QoS提升接受或者拒绝信息到应用服务器。
304,应用服务器根据 302和 303的操作,确定是否为用户设备 A和用户 设备 B提升服务质量, 例如, 在 302中, 由于用户设备 A或者用户设备 B未 办理签约业务则不能为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提升服务质量, 或者即使为 用户设备 A或者用户设备 B办理了签约业务,但用户设备 B拒绝接受服务质 量提升, 则应用服务器也不能为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提升服务质量, 也 就是说应用服务器拒绝为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提升服务质量。
应用服务器根据 302和 303的结果, 回 QoS提升接受或者拒绝信息到用 户设备 A, 如果是拒绝为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提升服务质量, 还需要携 带拒绝为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提升服务质量的原因。
305a, 在应用服务器确定接受为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提升服务质量 时, 将步骤 303中确定的所述服务质量需求通过消息发送到 PCRF A请求用 户设备 A的上行和下行带宽需求, 在所述的消息中, 携带具体的视频聊天等 实时视频业务类型, 业务流 filter, 上行带宽, 下行带宽信息。 PCRF根据上 述消息中的内容, 确定用户设备 A的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
306a, 在确定 PCC规则之后, PCRF A将用户设备 A的 PCC规则发给 GGSN/PGW A, 请求无线网络提升用户设备 A的上 /下行带宽需求。 PCC规 则中包括实时视频业务信息(视频聊天等实时视频业务类型, 业务流 filter ) , 上行带宽, 下行带宽信息。
307 a, GGSN/PGW A根据收到的 PCC规则, 发起专有承载建立流程建 立用户设备 A的 GBR专有承载, 这个专有承载的上行和下行带宽就是应用 服务器请求的带宽, 并将专有承载信息告知 PCRF A。
308 a, PCRFA回 QoS Response到 QoS决策网元, 携带网络分配给用户 设备 A的 QoS信息。
305b , 在应用服务器确定接受为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提升服务质量 时, 将步骤 203中确定的所述服务质量需求通过消息发送到 PCRF B请求用 户设备 B的上行和下行带宽需求, 在所述的消息中, 携带具体的视频聊天等 实时视频业务类型, 业务流 filter, 上行带宽, 下行带宽信息。 PCRF B根据上 述消息中的内容, 确定用户设备 B的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 306b, 在确定 PCC规则之后, PCRFB将用户设备 B的 PCC规则发给 GGSN/PGW B , 请求无线网络提升用户设备 B的上 /下行带宽需求。 PCC规 则中包括实时视频业务信息(视频聊天等实时视频业务类型, 业务流 filter ) , 上行带宽, 下行带宽信息。
307 b, GGSN/PGW B根据收到的 PCC规则, 发起专有承载建立流程建 立用户设备 b的 GBR专有承载,这个专有承载的上行和下行带宽就是应用服 务器请求的带宽, 并将专有承载信息告知 PCRF B。
308b, PCRF B回 QoS Response到 QoS决策网元,携带网络分配给用户 设备 B的 QoS信息。
本实施例中不限定 PCRF A和 PCRF B为同一个 PCRF, GGSN/PGW A 和 GGSN/PGW B为同一个网关。
通过上述的实施例, 应用服务器可以实现在多个用户设备进行无线业务 执行过程中, 无论影响服务质量的主体在哪一端用户设备, 均能根据一个用 户设备发送的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提升正在执行无线业务的多个用户设备之 间的服务质量, 从而保证正在执行无线业务的多个用户设备之间的端到端带 宽需求, 从而提高视频聊天等双向视频应用的用户体验。
如图 4所示, 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质量提升方法, 图 5 是该实施例的流程图, 与图 1所示的实施例的区别在于, 本实施例的执行主 体为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 PCRF, 由图 4可见,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 401 , 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 求, 所述第一服务质量请求用以提高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服 务质量, 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 户设备的用户标识,
具体而言, 所述的服务质量可以是带宽需求、 时延需求等影响用户体验 的网络参数。 所述的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已经建立的业务连接包括 但不限定于文件传输、 视频通话、 语音通话等业务, 因此根据不同的业务内 容, 所述的服务质量内容也不同, 例如在视频通话业务中, 视频数据流畅程 度对用户体验最重要, 为了保证视频数据传输流畅, 就需要保证无线带宽, 在该种情况下, 服务质量即为带宽宽度。 在语音通话业务中, 延时程度对用 户体验重要, 为了保证通话质量, 延时长短即作为最主要的服务质量。 因此, 当一个用户在进行业务进程时, 如果发现服务质量较差, 则可以通过用户设 备向服务质量决策网元发送提高服务质量的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 为第一服 务质量提升请求, 为例便于服务质量决策网元识别用户设备, 需要在第一服 务质量请求中, 携带建立业务连接的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 此外还可以携带 有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目标服务质量需求, 便于服务质量决策网元确定第一 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服务质量需求, 例如所需要的无线带宽。
其中, 所述第一服务提升请求是应用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服务质量 提升请求之后, 通过开放平台发送给所述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的, 或者, 所述第一服务提升请求是开放平台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之后, 发送给所述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的。
402, 所述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确定服 务质量需求;
具体的, 在接收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之后, 根 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确定所述服务质量需 求; 或者,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确定所述服务质量需求。
更具体的所述的签约业务包括但不限定于是否办理了带宽提升套餐 (如, 视频业务加速套餐等) , 或者办理的带宽提升套餐对应的带宽量等。
进一步地, 如果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中携带有第一用户设备请求的目 标服务质量需求, 则可以同时参考几种因素, 来确定服务质量需求。 403 , 所述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确定服务质量提升策略, 之后, 向所述第 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接入的网关发送所述服务质量提升策略, 以 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提升所述服务质量。
具体而言, 在确定了服务质量需求之后, 例如, 确定可以为第一用户设 备和第二用户设备提升设定的无线带宽之后, 需要通过用于策略控制决定和 流计费控制功能的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 Policy and Charging Rule Function , PCRF )确定策略和计费工作规则, 其中包含业务信息、 业务流 filter等。 并 将相应的策略和计费工作规则发送给每个用户设备接入的网关 GGSN/PGW 等, 由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的网关为每个用户设备建立专有承载, 从而提升用 户设备的服务质量, 保证用户设备之间的业务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在所述根据所述服务质 量请求, 确定服务质量需求之后, 还包括:
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以请求所述第二用户设备 接受所述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接收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对所述第二服务质量提升请求的回应, 所述回应 中包含接受或者拒绝所述服务质量提升请求的信息;
将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所述回应, 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
在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接收所述服务质量提升请求的情况下, 根据所述服 务质量需求, 确定服务质量提升策略。
以下以正在进行视频通话的两个用户设备 A和 B为例进行说明上述实施 例的一种实施方式, 在视频通话中, 视频数据传输流畅程度是用户判断服务 质量的最重要因素, 图 5是本实施例的交互状态图。
501 , 用户设备 A与用户设备 B正处于视频通话的业务进程中时, 发现 正在进行的视频通话并不流畅, 因此用户设备 A的用户希望提升用户设备 A 和用户设备 B之间使用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 QoS ) , 则用户设备 A发送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QoS Enhancement Request )到 PCRF, 请求提 升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之间的服务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服务质量 是指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之间的无线链路的上、 下行带宽。 第一服务质 量提升请求称之为 QoS提升请求或者也可以称之为业务加速请求。 用户设备 A在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中携带标识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 的用户标 识, 可选地, 用户设备 A在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中携带用户设备 A和用户 设备 B之间使用的目标服务质量,例如用户设备 A希望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 备 B之间维持 2M的上下行带宽。
如图 5中步骤 501a,用户设备 A可以选择将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发送到 应用服务器, 应用服务器再将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通过开放平台或者业务 网关转发给 PCRF,通过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请求 PCRF提升用户设备 A 和用户设备 B之间的 QoS。
或者, 如步骤 501b所示, 用户设备 A发送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到开 放平台或者业务网关, 开放平台或者业务网关再将第一服务质量请求发送到 PCRF。 开放平台也可以称之为业务交付平台 ( Service Delivery Platform, SDP ) , 或者 API GW。 用户设备 A发送 QoS提升请求到开放平台或者业务 网关, 开放平台或者业务网关发送 QoS提升请求到到 PCRF, 请求提升用户 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之间的 QoS。 QoS Enhancement Request中携带用户设 备 A和用户设备 B的用户标识, 可选地, QoS Enhancement Request中携带希 望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之间使用的 QoS。
502, PCRF执行 QoS确定, 根据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确定服务 质量需求, 确定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的上行和下行服务质量需求, 在本 实施例中, 具体为上、 下行带宽需求。
具体而言, PCRF根据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确定服务质量需求的方法 可以和图 2所示的实施例相同, 不多赘述。 503 , PCRF决策出可以提升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之间的 QoS后, 还可以发送第二服务质量提升请求到用户设备 B , 在本实施例中, 将第二服 务质量提升请求称为 QoS提升请求推送信息。 PCRF可以先发送业务推送请 求信息到推送服务器,请求推送服务器发送 QoS提升推送信息到用户设备 B , 推送服务器收到请求后发送 QoS提升请求推送信息到用户设备 B; 或者, 如 果 PCRF具有推送功能, 则 PCRF直接发送 QoS提升请求推送信息到用户设 备 B , 通过 QoS提升请求推送信息询问用户设备 B是否接受业务。
用户设备 B可以选择接受或者拒绝 QoS提升请求, 直接向 PCRF或者通 过推送服务器回 QoS提升接受或者拒绝信息到 PCRF。
504, PCRF根据 502和 503的操作, 确定是否为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提升服务质量, 例如, 在 502中, 由于用户设备 A或者用户设备 B未办理 签约业务则不能为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提升服务质量, 或者即使为用户 设备 A或者用户设备 B办理了签约业务,但用户设备 B拒绝接受服务质量提 升, 则应用服务器也不能为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提升服务质量, 也就是 说应用服务器拒绝为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提升服务质量。
PCRF根据 502和 503的结果, 回 QoS提升接受或者拒绝信息到用户设 备 A, 如果是拒绝为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提升服务质量, 还需要携带拒 绝为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提升服务质量的原因。
PCRF可以发送 QoS提升接受或者拒绝信息到开放平台, 开放平台发送 QoS提升接受或者拒绝信息到应用服务器, 应用服务器发送 QoS提升接受或 者拒绝信息到用户设备八。
或者, PCRF发送 QoS提升接受或者拒绝信息到开放平台, 开放平台发 送 QoS提升接受或者拒绝信息到用户设备 A。
505 , 在 PCRF确定接受为用户设备 A和用户设备 B提升服务质量时, 根据 502中确定的所述服务质量需求, 确定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 506 a, 在确定 PCC规则之后, PCRF将 PCC规则发给 GGSN/PGW A, 请求无线网络提升用户设备 A的上 /下行带宽需求。 PCC规则中包括实时视频 业务信息 (视频聊天等实时视频业务类型, 业务流 filter ) , 上行带宽, 下行 带宽信息。
507 a, GGSN/PGW A根据收到的 PCC规则, 发起专有承载建立流程建 立用户设备 A的 GBR专有承载, 这个专有承载的上行和下行带宽就是应用 服务器请求的带宽, 并将专有承载信息告知 PCRF。
506 b , 在确定 PCC规则之后, PCRF将 PCC规则发给 GGSN/PGW B , 请求无线网络提升用户设备 B的上 /下行带宽需求。 PCC规则中包括实时视频 业务信息 (视频聊天等实时视频业务类型, 业务流 filter ) , 上行带宽, 下行 带宽信息。
507b, GGSN/PGW B根据收到的 PCC规则,发起专有承载建立流程建立 用户设备 B的 GBR专有承载, 这个专有承载的上行和下行带宽就是应用服 务器请求的带宽, 并将专有承载信息告知 PCRF。
通过上述的实施例, 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可以实现在多个用户设备进行 无线业务执行过程中, 无论影响服务质量的主体在哪一端用户设备, 均能根 据一个用户设备发送的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提升正在执行无线业务的多个用 户设备之间的服务质量, 从而保证正在执行无线业务的多个用户设备之间的 端到端带宽需求, 从而提高视频聊天等双向视频应用的用户体验。
相应的,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服务质量提升装置, 图 6该服务提 升装置, 该种装置可以是具有服务质量决策功能的应用服务器, 也可以单独 的服务决策网元, 由图 6可见, 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 601 ,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所 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用以请求提高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 服务质量, 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 用户设备的用户标识;
确定单元 602, 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服务质量请求, 确定服务质量需求; 发送单元 603 ,用于将所述服务质量需求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 用户设备的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 由所述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确定策略和计 费控制规则, 之后, 由所述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 第二用户设备接入的网关发送所述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 以为所述第一用户 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提升所述服务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发送单元 601还用以在所述根据所述服 务质量提升请求, 确定服务质量需求之后, 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服务质 量提升请求, 以请求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接受所述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所述接收单元 602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对所述第二服务质量提 升请求的回应,所述回应中包含接受或者拒绝所述服务质量提升请求的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 601在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接收所述服务质量提升请求的情 况下, 将所述服务质量需求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策略 和计费功能实体。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确定单元 60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确定所述服务质 量需求。
或者, 在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中携带还携带有所述第一用户设备 的目标服务质量需求的情况下
所述确定单元 602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签约业 务以及所述目标服务质量需求, 确定所述服务质量需求。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确定单元 60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确定所述服务质量需求。
当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中携带还携带有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目标 服务质量需求时;
所述确定单元 60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以及所述目标服务质量需求, 确定所 述服务质量需求。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服务质量提升装置, 可以实现在多个用户设备 进行无线业务执行过程中, 无论影响服务质量的主体在哪一端用户设备, 均 能根据一个用户设备发送的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提升正在执行无线业务的多 个用户设备之间的服务质量, 从而保证正在执行无线业务的多个用户设备之 间的端到端带宽需求, 从而提高视频聊天等双向视频应用的用户体验。
相应的,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服务质量提升装置, 其结构如图 7 所示,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装置可以是一种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 由图 7可 见, 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 701 ,用以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所 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用以请求提高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 服务质量, 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 用户设备的用户标识;
确定单元 702,用以根据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确定服务质量需求; 处理单元 703 , 用以根据所述服务质量需求, 确定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 发送单元 704,用以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接入的网关 发送所述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 以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提升 所述服务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服务提升请求是应用服务器在接收 到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之后, 通过开放平台或者业务网关发送给所述 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的, 或者,
所述第一服务提升请求是开放平台或者业务网关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服务 质量提升请求之后, 发送给所述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的。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发送单元 703还用以在所述根据所述 服务质量请求, 确定服务质量需求之后, 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服务质量 提升请求, 以请求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接受所述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所述接收单元 70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对所述第二服务质量提 升请求的回应,所述回应中包含接受或者拒绝所述服务质量提升请求的信息; 所述确定单元 702可以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签 约业务确定所述服务质量需求; 或者是在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中携带还携 带有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目标服务质量需求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 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以及所述目标服务质量需求, 确定所述服务 质量需求。
所述确定单元 702可以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确定所述服务 质量需求; 或者是在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中携带还携带有所述第一用户设 备的目标服务质量需求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以及所述 目标服务质量需求, 确定所述服务质量需求。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服务质量提升装置, 可以实现在多个用户设备 进行无线业务执行过程中, 无论影响服务质量的主体在哪一端用户设备, 均 能根据一个用户设备发送的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提升正在执行无线业务的多 个用户设备之间的服务质量, 从而保证正在执行无线业务的多个用户设备之 间的端到端带宽需求, 从而提高视频聊天等双向视频应用的用户体验。
相应的,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服务质量提升装置, 图 8该服务提 升装置, 该种装置可以是具有服务质量决策功能的应用服务器, 也可以是单 独的服务决策网元, 由图 8可见, 本实施例包括网络接口 81、 处理器 82、 存 储器 8 3以及系统总线 84。
系统总线 84用于连接网络接口 61、 处理器 62和存储器 63。 网络接口 81用于与网络通信。
存储器 8 3可以是永久存储器, 例如硬盘驱动器和闪存, 存储器 8 3中具 有软件模块和设备驱动程序。 软件模块能够执行本发明上述方法的各种功能 模块; 设备驱动程序可以是网络和接口驱动程序。
在启动时, 这些软件组件被加载到存储器 8 3中, 然后被处理器 82访问 并执行如下指令:
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 升请求用以提高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服务质量, 所述第一服 务质量提升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用户标识; 根据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确定服务质量需求;
将所述服务质量需求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策略和 计费功能实体, 由所述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确定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 之后, 由所述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接入的 网关发送所述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 以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 提升所述服务质量。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服务质量提升装置, 可以实现在多个用户设备 进行无线业务执行过程中, 无论影响服务质量的主体在哪一端用户设备, 均 能根据一个用户设备发送的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提升正在执行无线业务的多 个用户设备之间的服务质量, 从而保证正在执行无线业务的多个用户设备之 间的端到端带宽需求, 从而提高视频聊天等双向视频应用的用户体验。
相应的,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服务质量提升装置, 在该实施例中 所述的装置可以是一种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 由图 9可见, 所述装置本实施 例包括网络接口 91、 处理器 92、 存储器 93以及系统总线 94。
系统总线 94用于连接网络接口 91、 处理器 92和存储器 93。
网络接口 91用于与网络通信。 存储器 93可以是永久存储器, 例如硬盘驱动器和闪存, 存储器 9 3中具 有软件模块和设备驱动程序。 软件模块能够执行本发明上述方法的各种功能 模块; 设备驱动程序可以是网络和接口驱动程序。
在启动时, 这些软件组件被加载到存储器 9 3中, 然后被处理器 92访问 并执行如下指令:
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 升请求用以请求提高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服务质量, 所述第 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识别标 识;
根据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确定服务质量需求;
根据所述服务质量需求确定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 之后, 向所述第一用 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接入的网关发送所述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 以为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提升所述服务质量。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服务质量提升装置, 可以实现在多个用户设备 进行无线业务执行过程中, 无论影响服务质量的主体在哪一端用户设备, 均 能根据一个用户设备发送的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提升正在执行无线业务的多 个用户设备之间的服务质量。
专业人员应该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 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 能够以电子硬件、 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 实现, 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 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 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 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 执行, 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 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 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 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 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用硬件、 处理 器执行的软件模块, 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 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
( RAM ) 、 内存、 只读存储器(ROM ) 、 电可编程 R0M、 电可擦除可编程 R0M、 寄存器、 硬盘、 可移动磁盘、 CD-ROM, 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 的存储介质中。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 了进一步详细说明, 所应理解的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 已, 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做 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1)

  1.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服务质量提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所述第一服务质量请 求用以请求提高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服务质量, 所述第一服 务质量提升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用户标识; 根据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确定服务质量需求;
    将所述服务质量需求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策略和 计费功能实体, 由所述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确定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 由所 述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接入的网关 发送所述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 以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提升 所述服务质量。
  2. 2、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服务质量提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根据所 述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确定服务质量需求之后, 还包括:
    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以请求所述第二用户设备 接受所述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接收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对所述第二服务质量提升请求的回应, 所述回应 中包含接受或者拒绝所述服务质量提升请求的信息;
    在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接收所述服务质量提升请求的情况下, 将所述服务 质量需求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
  3. 3、 如权利要求 1至 2任一项所述的服务质量提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根据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确定服务质量需求, 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确定所述服务质 量需求。
  4. 4、 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服务质量提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服务 质量提升请求中携带还携带有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请求的目标服务质量需求;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确定所述服务质 量需求, 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以及所述目标服 务质量需求, 确定所述服务质量需求。
  5. 5、 如权利要求 1至 2任一项所述的服务质量提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根据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确定服务质量需求, 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确定所述服务质量需求。
  6. 6、 如权利要求 5所述的服务质量提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服务 质量提升请求中携带还携带有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请求的目标服务质量需求; 所述的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确定所述服务质量需求, 具体 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以及所述目标服务质量需求, 确定所 述服务质量需求。
  7. 7、 如权利要求 1-6任一项所述的服务质量提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之后, 还包括:
    向开放平台或者业务网关发送用户信息查询请求, 以获取所述第一用户 设备和 /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
  8. 8、 如权利要求 1-6任一项所述的服务质量提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之后, 还包括:
    向开放平台或者业务网关发送用户信息查询请求, 以获取所述第一用户 设备或者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在移动网络中使用的服务质量信息。
  9. 9、 一种服务质量提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用以请求提高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之间 的服务质量, 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 二用户设备的用户标识;
    所述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确定服务质 量需求;
    所述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根据所述服务质量需求, 确定策略和计费控制 规则, 之后, 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接入的网关发送所述 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 以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提升所述服务 质量。
  10. 10、 如权利要求 9所述的服务质量提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策略和 计费功能实体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中, 所述第一 服务提升请求是应用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之后, 通过 开放平台或者业务网关发送给所述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的, 或者,
    所述第一服务提升请求是开放平台或者业务网关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服务 质量提升请求之后, 发送给所述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的。
  11. 11、 如权利要求 9所述的服务质量提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根据 所述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确定服务质量需求之后, 还包括:
    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以请求所述第二用户设备 接受所述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接收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对所述第二服务质量提升请求的回应, 所述回应 中包含接受或者拒绝所述服务质量提升请求的信息;
    在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接收所述服务质量提升请求的情况下, 根据所述服 务质量需求, 确定服务质量提升策略。
  12. 12、 如权利要求 9至 11任一项所述的服务质量提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确定服务质量需求, 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确定所述服务质 量需求。 13、 如权利要求 12所述的服务质量提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服 务质量提升请求中携带还携带有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请求的目标服务质量需 求;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确定所述服务质 量需求, 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以及所述目标服 务质量需求, 确定所述服务质量需求。
  13. 14、 如权利要求 9至 11任一项所述的服务质量提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确定服务质量需求, 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确定所述服务质量需求。
  14. 15、 如权利要求 14所述的服务质量提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服 务质量提升请求中携带还携带有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请求的目标服务质量需 求;
    所述的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确定所述服务质量需求, 具体 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以及所述目标服务质量需求, 确定所 述服务质量需求。
  15. 16、 一种服务质量提升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所述 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用以提高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服务质 量, 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 备的用户标识;
    确定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确定服务质量需求; 发送单元, 用于将所述服务质量需求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 户设备的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 由所述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确定策略和计费 控制规则, 之后, 由所述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 二用户设备接入的网关发送所述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 以为所述第一用户设 备和第二用户设备提升所述服务质量。
  16. 17、 如权利要求 16所述的服务质量提升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 元还用以在所述根据所述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确定服务质量需求之后, 向第 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以请求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接受所述 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对所述第二服务质量提升请 求的回应, 所述回应中包含接受或者拒绝所述服务质量提升请求的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在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接收所述服务质量提升请求的情况 下, 将所述服务质量需求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策略和 计费功能实体。
  17. 18、 如权利要求 16或 17任一项所述的服务质量提升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确定所述服务质 量需求。
  18. 19、 如权利要求 18所述的服务质量提升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服 务质量提升请求中携带还携带有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目标服务质量需求;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以及所述目标服 务质量需求, 确定所述服务质量需求。
  19. 20、 如权利要求 16或 17任一项所述的服务质量提升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确定所述服务质量需求。
  20. 21、 如权利要求 20所述的服务质量提升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服 务质量提升请求中携带还携带有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目标服务质量需求;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以及所述目标服务质量需求, 确定所 述服务质量需求。
  21. 22、 如权利要求 16至 21任一项所述的服务质量提升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查询单元用于在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之 后, 向开放平台或者业务网关发送用户信息查询请求, 以获取所述第一用户 设备和 /或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各自的签约业务和实时服务质量。
  22. 23、 如权利要求 16至 21任一项所述的服务质量提升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一查询单元,用于在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之后, 向开放平台或者业务网关发送用户信息查询请求, 以获取所述第一用 户设备或者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在移动网络中使用的服务质量信息。
  23. 24、 一种服务质量提升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接收单元, 用以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所述 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用以提高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服务质 量, 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 备的用户标识;
    确定单元, 用以根据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确定服务质量需求; 处理单元, 用以根据所述服务质量需求, 确定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 发送单元, 用以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接入的网关发 送所述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 以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提升所 述服务质量。
  24. 25、 如权利要求 24所述的服务质量提升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服 务提升请求是应用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之后, 通过开 放平台或者业务网关发送给所述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的, 或者, 所述第一服务提升请求是开放平台或者业务网关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服务 质量提升请求之后, 发送给所述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的。
  25. 26、 如权利要求 14所述的服务质量提升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 元还用以在所述根据所述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确定服务质量需求之后, 向第 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以请求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接受所述 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对所述第二服务质量提升请 求的回应, 所述回应中包含接受或者拒绝所述服务质量提升请求的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在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接收所述服务质量提升请求的情况 下, 将所述服务质量需求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策略和 计费功能实体。
  26. 27、 如权利要求 24至 26任一项所述的服务质量提升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确定所述服务质 量需求。
  27. 28、 如权利要求 27所述的服务质量提升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服 务质量提升请求中携带还携带有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请求的目标服务质量需 求;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以及所述目标服 务质量需求, 确定所述服务质量需求。
  28. 29、 如权利要求 24至 26任一项所述的服务质量提升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确定所述服务质量需求。
  29. 30、 如权利要求 29所述的服务质量提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服 务质量提升请求中携带还携带有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请求的目标服务质量需 求;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签约业务以及所述目标服务质量需求, 确定所 述服务质量需求。
  30. 31、 一种服务质量提升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网络接口;
    处理器;
    存储器;
    物理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应用程序, 所述应用程序包括可用于使所述 处理器和所述系统执行以下过程的指令:
    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 升请求用以提高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服务质量, 所述第一服 务质量提升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用户标识; 根据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确定服务质量需求;
    将所述服务质量需求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策略和 计费功能实体, 由所述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确定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 之后, 由所述策略和计费功能实体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接入的 网关发送所述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 以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 提升所述服务质量。
  31. 32、 一种服务质量提升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网络接口;
    处理器;
    存储器;
    物理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应用程序, 所述应用程序包括可用于使所述 处理器和所述系统执行以下过程的指令:
    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 升请求用以请求提高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服务质量, 所述第 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识别标 识;
    根据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提升请求, 确定服务质量需求;
    根据所述服务质量需求确定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 之后, 向所述第一用 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接入的网关发送所述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 以为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提升所述服务质量。
CN201380073065.2A 2013-05-08 2013-05-08 服务质量提升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51447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86685.2A CN109451539B (zh) 2013-05-08 2013-05-08 服务质量提升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3/075334 WO2014179951A1 (zh) 2013-05-08 2013-05-08 服务质量提升方法及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86685.2A Division CN109451539B (zh) 2013-05-08 2013-05-08 服务质量提升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44778A true CN105144778A (zh) 2015-12-09
CN105144778B CN105144778B (zh) 2018-11-30

Family

ID=5186661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3065.2A Active CN105144778B (zh) 2013-05-08 2013-05-08 服务质量提升方法及装置
CN201811386685.2A Active CN109451539B (zh) 2013-05-08 2013-05-08 服务质量提升方法及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86685.2A Active CN109451539B (zh) 2013-05-08 2013-05-08 服务质量提升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05144778B (zh)
WO (1) WO201417995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14798A (zh) * 2017-10-25 2019-05-0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后向QoS保障方法、加速平台以及通信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44778B (zh) * 2013-05-08 2018-1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服务质量提升方法及装置
CN106817392B (zh) * 2015-12-01 2019-09-0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2099871B (zh) * 2020-09-03 2023-06-0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质量配置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49648A1 (en) * 2006-08-28 2008-02-28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licy management for an internet protocol multimedia subsystem ba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188504A (zh) * 2006-11-20 2008-05-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融合策略计费控制架构的系统及处理方法
US20120059943A1 (en) * 2009-05-19 2012-03-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Establishing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89581C (zh) * 2004-09-29 2008-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保障端到端业务质量的方法
GB0500588D0 (en) * 2005-01-12 2005-02-16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the transmission of data unit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262357B (zh) * 2008-04-25 2011-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策略控制实现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741822B (zh) * 2008-11-11 2012-07-0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建立方法、系统及装置
US8675663B2 (en) * 2010-06-30 2014-03-18 Alcatel Lucent Method for QoS authorization
CN102427585B (zh) * 2011-11-30 2015-03-1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站互联方法和接入网系统
CN102612097A (zh) * 2012-03-30 2012-07-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调整用户QoS策略的方法、系统及PCRF
CN105144778B (zh) * 2013-05-08 2018-1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服务质量提升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49648A1 (en) * 2006-08-28 2008-02-28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licy management for an internet protocol multimedia subsystem ba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188504A (zh) * 2006-11-20 2008-05-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融合策略计费控制架构的系统及处理方法
US20120059943A1 (en) * 2009-05-19 2012-03-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Establishing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14798A (zh) * 2017-10-25 2019-05-0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后向QoS保障方法、加速平台以及通信系统
CN109714798B (zh) * 2017-10-25 2023-03-2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后向QoS保障方法、加速平台以及通信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44778B (zh) 2018-11-30
CN109451539A (zh) 2019-03-08
CN109451539B (zh) 2022-04-05
WO2014179951A1 (zh) 2014-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98725A (zh) 动态确定网络切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412628B (zh) 一种在电信网络中提供应用服务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KR100804292B1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제어 결정
JP5054699B2 (ja) ポリシ施行点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8031719B2 (en) System, node, and method optimizing data connections for packet services
US2005020733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receiving various packet services through the same 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 in a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 system
US798414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a policy server
CN104145505B (zh) 接入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621023A (zh) 处理QoS的方法、应用服务器、QoS控制网元和移动网络
EP3113539A1 (en) Load balancing user plane traffic in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3782624A (zh) 带宽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144778A (zh) 服务质量提升方法及装置
US7286475B2 (en) GPRS system and in-zone node apparatus, and bearer setting method used therefor
CN103491517A (zh) 一种pcc规则获取方法及设备
EP2239894A1 (en) A tunnel service data stream control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0484290C (zh) 一种业务接入中实现pdp地址分配的方法
CN101420361A (zh) 一种会话终止的方法、系统及服务器、客户端
US9391890B2 (en) Network-initi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data communication using IP with a wireless terminal
EP2919509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hosting application by access node
CN106063217A (zh) 一种实现业务优化的方法及系统
EP3240314A1 (en) Data stream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06817392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KR100550014B1 (ko) 무선패킷서비스시스템의 사용자 QoS 변경을 통한서비스 제공 방법
CN1323122A (zh) 3g或新一代电信网络ⅲ中的资源保存
CN105814853A (zh) Qos提升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