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44769A - 网络控制方法及控制网元 - Google Patents

网络控制方法及控制网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44769A
CN105144769A CN201380075997.0A CN201380075997A CN105144769A CN 105144769 A CN105144769 A CN 105144769A CN 201380075997 A CN201380075997 A CN 201380075997A CN 105144769 A CN105144769 A CN 1051447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control
cordless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network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599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44769B (zh
Inventor
彭程晖
倪锐
王丙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1447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447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447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447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控制方法及控制网元,该方法包括:确定无线通信网络的组网模式,组网模式为组成无线通信网络的网络制式,根据组网模式,设置工作模式,在工作模式下,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控制,即控制网元自适应的感知当前无线通信网络的组网模式,根据组网模式,对各种制式网络的用户平面进行控制,即自适应的开启或关闭本网元的某些功能,从而改变整个网络控制面的信息流向,自适应的对各种制式的网络的用户面进行参数配置等,从而达到对当前无线通信网络进行智能控制的目的。

Description

网络控制方法及控制网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网络控制方法及控制网元。 背景技术
目前, 研究表明: 未来十年的无线网络通信网络容量将有 500到 1000倍 的增长。 一个典型的密集城区, 其吞吐量将达到 25Gbps/km2, 在线用户的平 均带宽将超过 10Mbps,使得在移动终端上也可以轻松观看 1080p的视频流媒 体。 为应对网络流量的爆发式增长, 异构网络、 载波汇聚、 干扰消除等技术 快速发展, 从而带来网络复杂度高、 网络运营以及管理难度大、 成本超线性 增长等问题, 而这些矛盾的化解将依赖于网络架构的演进。
无线通信网络架构中, 无线接入网 (Radio Access Network, RAN) 主要 呈现出蜂窝网与无线局域网 (Wireless Fidelity, WiFi) 两种制式, 其中, 蜂 窝网例如为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LTE) 网络、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GSM)等。虽然起初 LTE和 WiFi 在设计理念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但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 这两者的融合 趋势越来越明显。 不同架构的网络融合过程中, 需要对各种网络建立统一的 控制机制, 才能使网络变得真正智能可控起来; 而且, 即使对于同一种网络, 若其网络控制能力较弱, 如 WiFi网络, 也需要有一种控制机制以提高对该种 网络的控制能力。 然而, 现有技术中并不存在该种机制。
因此, 如何提成一种可控制异构融合网络中各种制式的网络, 或者对网 络控制能力较弱的同种制式的网络的控制方法, 实为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控制方法及控制网元, 对异构融合网络中各 种不同制式的网络, 或者对网络控制能力较弱的同种制式的网络建立统一的 控制机制, 以到达对网络的智能控制。
第一个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控制方法, 包括: 确定无线通信网络的组网模式, 所述组网模式为组成所述无线通信网络 的网络制式;
根据所述组网模式, 设置工作模式;
在所述工作模式下, 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控制。
在第一个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根据所述组网模式, 设 置工作模式, 包括:
接收模式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模式配置信息, 设置所述工作模式; 或者,
检查本地的静态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静态配置信息, 设置所述工作模式; 或者,
向所述无线通信网络的各网络制式的网络发送发现帧;
接收所述各制式的网络发送的响应帧;
根据所述响应帧, 设置所述工作模式。
结合第一个方面或第一个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一个方面 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在所述工作模式下, 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 进行控制, 包括下述控制项中的至少一个:
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负载均衡控制;
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用户认证或密钥控制;
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移动性控制;
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频谱规划控制。
结合第一个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一个方面的第三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组网模式为第一组网模式, 在所述第一组网模式下, 所 述无线通信网络由蜂窝制式网络和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组成;
所述根据所述组网模式, 设置工作模式, 包括:
在所述第一组网模式下, 将所述工作模式设置为第一工作模式; 所述在所述工作模式下, 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控制, 包括下述控制 项中的至少一个:
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 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负载均衡控制; 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用户认证或密钥控制; 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 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移动性控制; 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 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频谱规划控制。
结合第一个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一个方面的第四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组网模式为第二组网模式, 在所述第二组网模式下, 所 述无线通信网络由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组成;
所述根据所述组网模式, 设置工作模式, 包括:
在所述第二组网模式下, 将所述工作模式设置为第二工作模式; 所述在所述工作模式下, 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控制, 包括下述控制 项中的至少一个:
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用户认证或密钥控制; 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 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移动性控制; 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 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频谱规划控制。
结合第一个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一个方面的第五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 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负载 均衡控制之前, 还包括:
接收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蜂窝制式网络, 和 /或, 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 上报的无线链路负载信息;
根据所述无线链路负载信息, 确定是否触发所述负载均衡控制; 所述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 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负载均衡控制, 包括:
执行负载均衡算法, 和 /或, 软件定义网络 SDN算法以得到 SDN路由信 息;
根据所述 SDN路由信息, 对网关路由器、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蜂窝制 式网络、 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进行路由更新。
结合第一个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一个方面的第六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 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用户 认证或密钥控制, 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通过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中蜂窝制式网络与无线局域网制式 网络发送的用户认证或密钥请求, 所述用户认证或密钥请求携带所述用户设 备的身份标识;
根据所述身份标识, 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所述用户认证或密钥控制;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认证或密钥响应。
结合第一个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一个方面的第七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身份标识为用户身份识别卡 SIM卡号。
结合第一个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一个方面的第八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 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移动 性控制, 包括:
接收所述蜂窝制式网络与所述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在对用户设备感知移 动性后上报的移动性管理请求;
根据所述移动性管理请求, 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移动性控制;
执行软件定义网络 SDN算法以获取 SDN路由信息;
根据所述 SDN路由信息, 对网关路由器进行路由更新;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移动性控制完成信息。
结合第一个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一个方面的第九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 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频谱 规划控制, 包括:
向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中蜂窝制式网络与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广播负载信 息查询信令, 以使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中蜂窝制式网络与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 确定用户流量负载信息;
接收所述蜂窝制式网络与所述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发送的用户流量负载 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流量负载信息, 确定全网范围的负载分布信息;
根据所述负载分布信息, 将可供所述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使用的频谱资 源分配给所述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
结合第一个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一个方面的第十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 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用户 认证或密钥控制, 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通过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中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发送的用户 认证或密钥请求, 所述用户认证或密钥请求携带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 根据所述身份标识, 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所述用户认证或密钥控制;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认证或密钥响应。 结合第一个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一个方面的第十一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身份标识为介质访问控制 MAC地址。
结合第一个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一个方面的第十二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 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移 动性控制, 包括:
接收所述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在对用户设备感知移动性后上报的移动性 管理请求;
根据所述移动性管理请求, 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移动性控制;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移动性管理完成信息。
结合第一个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一个方面的第十三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 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频 谱规划控制, 包括:
向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中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广播负载信息查询信令, 以 使所述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确定用户流量负载信息;
接收所述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发送的用户流量负载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流量负载信息, 确定全网范围的负载分布信息;
根据所述负载分布信息, 将可供所述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使用的频谱资 源分配给所述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
第二个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网元, 包括:
确定模块, 用于确定无线通信网络的组网模式, 所述组网模式为组成所 述无线通信网络的网络制式;
设置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组网模式, 设置工作模式; 控制模块, 用于在所述设置模块设置的工作模式下, 对所述无线通信网 络进行控制。
在第二个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设置模块用于: 接收模式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模式配置信息, 设置所述工作模式; 或者,
检查本地的静态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静态配置信息, 设置所述工作模式; 或者,
向所述无线通信网络的各网络制式的网络发送发现帧; 接收所述各制式的网络发送的响应帧;
根据所述响应帧, 设置所述工作模式。
结合第二个方面或第二个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个方面 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下述单元中的至少一个: 负载均衡控制单元, 用于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负载均衡控制; 用户认证或密钥控制单元, 用于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用户认证或密 钥控制;
移动性控制单元, 用于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移动性控制;
频谱规划控制单元, 用于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频谱规划控制。
结合第二个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个方面的第三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设置模块, 用于在第一组网模式下, 将所述工作模式设 置为第一工作模式, 其中, 在所述第一组网模式下, 所述无线通信网络由蜂 窝制式网络和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组成;
所述负载均衡控制单元, 用于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 对所述无线通信 网络进行负载均衡控制;
所述用户认证或密钥控制单元, 用于在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 对所述 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用户认证或密钥控制;
所述移动性控制单元, 用于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 对所述无线通信网 络进行移动性控制;
所述频谱规划控制单元, 用于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 对所述无线通信 网络进行频谱规划控制。
结合第二个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个方面的第四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设置模块, 用于在第二组网模式下, 将所述工作模式设 置为第二工作模式, 其中, 在所述第二组网模式下, 所述无线通信网络由无 线局域网制式网络组成;
所述用户认证或密钥控制单元, 用于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 对所述无 线通信网络进行用户认证或密钥控制;
所述移动性控制单元, 用于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 对所述无线通信网 络进行移动性控制;
所述频谱规划控制单元, 用于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 对所述无线通信 网络进行频谱规划控制。
结合第二个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个方面的第五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负载均衡单元用于:
接收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蜂窝制式网络, 和 /或, 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 上报的无线链路负载信息, 根据所述无线链路负载信息, 确定是否触发所述 负载均衡控制, 执行负载均衡算法, 和 /或, 软件定义网络 SDN算法以得到 SDN路由信息, 根据所述 SDN路由信息, 对网关路由器、 所述无线通信网 络中的蜂窝制式网络、 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进行路由更新。
结合第二个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个方面的第六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用户认证或密钥控制单元用于:
接收用户设备通过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中蜂窝制式网络与无线局域网制式 网络发送的用户认证或密钥请求, 所述用户认证或密钥请求携带所述用户设 备的身份标识, 根据所述身份标识, 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所述用户认证或密 钥控制,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认证或密钥响应。
结合第二个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个方面的第七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身份标识为用户身份识别卡 SIM卡号。
结合第二个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个方面的第八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移动性控制单元用于:
接收所述蜂窝制式网络与所述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在对用户设备感知移 动性后上报的移动性管理请求, 根据所述移动性管理请求, 对所述用户设备 进行移动性控制, 执行软件定义网络 SDN算法以获取 SDN路由信息, 根据 所述 SDN路由信息, 对网关路由器进行路由更新,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移动 性控制完成信息。
结合第二个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个方面的第九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频谱规划控制单元用于:
向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中蜂窝制式网络与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广播负载信 息查询信令, 以使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中蜂窝制式网络与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 确定用户流量负载信息, 接收所述蜂窝制式网络与所述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 发送的用户流量负载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流量负载信息, 确定全网范围的负 载分布信息, 根据所述负载分布信息, 将可供所述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使用 的频谱资源分配给所述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
结合第二个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个方面的第十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用户认证或密钥控制单元用于:
接收用户设备通过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中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发送的用户 认证或密钥请求, 所述用户认证或密钥请求携带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 根据所述身份标识, 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所述用户认证或密钥控制, 向所述 用户设备发送认证或密钥响应。
结合第二个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个方面的第十一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身份标识为介质访问控制 MAC地址。
结合第二个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个方面的第十二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移动性控制单元用于:
接收所述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在对用户设备感知移动性后上报的移动性 管理请求, 根据所述移动性管理请求, 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移动性控制, 向 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移动性管理完成信息。
结合第二个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个方面的第十三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频谱规划控制单元用于:
向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中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广播负载信息查询信令, 以 使所述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确定用户流量负载信息, 接收所述无线局域网制 式网络发送的用户流量负载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流量负载信息, 确定全网范 围的负载分布信息, 根据所述负载分布信息, 将可供所述无线局域网制式网 络使用的频谱资源分配给所述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
第三个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网元, 包括: 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执行指令, 当所述控制网元运行时,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 器之间通信,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执行指令使得所述控制网元执行如第一个 方面、 第一个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十三种中任一种可能实现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控制方法及控制网元,控制网元自适应的感知 当前无线通信网络的组网模式, 根据组网模式, 对各种制式网络的用户平 面进行控制, 即自适应的开启或关闭本网元的某些功能, 从而改变整个网 络控制面的信息流向, 自适应的对各种制式的网络的用户面进行参数配置 等, 从而达到对当前无线通信网络进行智能控制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 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 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为本发明网络控制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 2A为本发明网络控制方法所适用的第一组网模式的架构示意图; 图 2B为本发明网络控制方法所适用的第二组网模式的架构示意图; 图 3为本发明网络控制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 4为图 3所示实施例中确定组网模式的子流程图;
图 5为图 3所示实施例中户认证或密钥控制的信令交互图;
图 6A为图 3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工作模式下移动性控制的信令交互图; 图 6B为图 3所示实施例中第二工作模式下移动性控制的信令交互图; 图 7为图 3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工作模式下负载均衡控制的信令交互图; 图 8为图 3所示实施例中频谱规划的流程图;
图 9为本发明控制网元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 10为本发明控制网元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 11为本发明控制网元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本 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 述,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 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 1为本发明网络控制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 为控制网元, 适用于当组网模式中存在不同制式的网络, 需要对各种制式 的网络进行控制的场景; 或者, 适用于当组网中仅存在同种制式的网络, 然而该种制式的网络控制能力较弱, 需要对该制式的网络进行控制的场 景。 具体的, 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101、确定无线通信网络的组网模式,组网模式为组成无线通信网络的网 络制式。
一般来说, 无线接口协议栈可分为用户平面 (U-plane ) 和控制平面 ( C-plane) , 对于每一种制式的网络来说, 用户平面受控于控制平面, 控 制平面和用户平面混合在同一个网元实体上,例如混合在 LTE网络的演进 节点 (eNodeB ) 上或无线局域网的无线接入点 (Access Point, AP) 上。 将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每种制式网络的控制平面和用户平进行物理分离, 分离 出两个独立的实体, 其中控制平面独立实体例如可表示为节点 B的控制平面 (Control-plane of Node B, cNB) 实体, 用户平面独立实体例如可表示为节 点 B的用户平面 (User-plane of Node B, uNB ) 实体。 本实施例中, 将各制 式网络的 cNB实体合并得到一个新的控制网元, 例如可表示为 Single-cNB, 并且该控制网元具有统一网络控制器(Single Network Controller, SNC)的功 會^ 由该新的控制网元统一对无线通信网络中各制式网络的用户平面实体, 即 uNB实体进行控制。
本步骤中, 控制网元对当前无线通信网络的组网模式进行自适应感知, 感知出当前无线通信网络中存在的网络制式, 即确定当前无线通信网络中包 括哪些制式的网络, 对各制式网络的用户平面实体进行控制, 从而实现对当 前无线通信网络的控制。
举例来说, 若当前网络中同时存在 LTE网络和 WiFi网络, 将原来都位 于 LTE网络的 eNodeB网元上的控制平面独立为 C-cNB实体、用户平面独立 为 C-uNB实体; 对 WiFi网络的 AP增加相当于 LTE网络的无线资源控制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的功能, 将该新增的功能与介质访问控制 (Media Access Control, MAC) 层现有的一部分控制功能合并得到一个全新 的控制平面实体 W-cNB , 而将 AP 的剩余部分作为独立的用户平面实体 W-uNB实体, 将 C-cNB实体与 W-cNB实体合并, 并使其具有 SNC网元功 會^ 即可得到本实施例的控制网元 Single-cNB。 由 Single-cNB进行对当前无 线通信网络的组网模式进行自适应感知, 确定出当前组网模式为 LTE 网络 +WiFi网络, 对 LTE网络的 C-uNB实体和 WiFi网络的 W-uNB实体进行统 一控制以实现对当前无线通信网络的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 上述各种制式的网络, 包括但不限于 LTE 网络和 WiFi 网络, 例如, 还可以为除 LTE网络外的其他蜂窝网络、 蓝牙通信网络、 红外 线通信网络、 微波存取全球互通 (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WiMAX) 网络等制式的网络。 因此, 控制网元确定出的当前组网模式包括: 蜂窝网络 +WiFi的异构组合方式、 仅包括 WiFi制式网络、 蜂窝网络 +红外线 通信网络等同构或异构组合方式。
还需要说明的是, 控制网元可以合并组网模式中所有制式网络的控制平 面实体, 以实现对各制式的用户平面实体进行控制; 或者, 也可以仅合并组 网模式中部分制式网络的控制平面实体, 仅对部分制式的用户平面实体进行 控制。 另外, 控制网元除了合并组网模式中所有制式网络的控制平面外, 还 可以合并组网模式外其他网络制式的控制平面实体, 实现控制网元的冗余设 计, 为后续异构网络的控制做准备。例如,若当前网络仅为 WiFi网络,此时, 依旧可以将蜂窝网络的控制平面实体和 WiFi 网络的控制平面实体进行合并 得到控制网元。
102、 根据组网模式, 设置工作模式。
每种组网模式下, 控制网元有与该组网模式对应的工作模式。 在确定出 组网模式后, 控制网元设置自身的工作模式。 具体的, 控制网元根据确定出 的组网模式, 自适应的开启或关闭部分控制功能等, 以将工作模式设置到与 当前组网模式适应的状态。
103、 在工作模式下, 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控制。
在具体的工作模式下, 控制网元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负载均衡、移动性、 参数配置等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控制方法, 控制网元自适应的感知当前无线 通信网络的组网模式, 根据组网模式, 对各种制式网络的用户平面进行控 制, 即自适应的开启或关闭本网元的某些功能, 从而改变整个网络控制面 的信息流向, 自适应的对各种制式的网络的用户面进行参数配置等, 从而 达到对当前无线通信网络进行智能控制的目的。
可选的, 上述实施例一中, 控制网元可通过如下方式根据组网模式, 设置自身的工作模式:
方式一、 远程配置方式。
该方式中, 控制网元接收模式配置信息, 根据模式配置信息, 设置自身 的工作模式。 具体的, 控制网元在开机或重启阶段, 侦听是否有来自于管 理员的手动配置指令, 该手动配置指令携带模式配置信息。 若侦听到手动配 置指令, 则根据模式配置信息将自身设置为相应的工作模式。
方式二、 本机静态配置方式。
该方式中, 控制网元检测本地的静态配置信息, 根据静态配置信息, 设 置自身的工作模式。 具体的, 控制网元检查本机的静态配置, 即检查静态配 置信息中是否明确指明自身的工作模式, 根据静态配置信息, 将自身设置为 相应的工作模式。
方式三、 动态信令交互方式。
该方式中, 控制网元向无线通信网络的各网络制式的网络发送发现帧, 接收各制式的网络发送的响应帧, 根据响应帧, 设置自身的工作模式。 具体 的, 控制网元向当前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制式网络的用户平面实体广播发送发 现帧, 各控制平面实体接收到发现帧后, 立即反馈表明自身身份和工作制式 的响应帧, 控制网元根据接收到的响应帧, 设置自身的工作模式。 例如, 若 仅收到一种制式网络的响应帧, 则将工作模式设定为与该制式网络对应的工 作模式下, 对该同种制式的网络进行控制; 若收到两种制式网络反馈的响应 帧, 则将工作模式设定为与该两种制式网络对应的工作模式下, 实现对异构 网络的统一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 上述各种方式可单独使用, 也可组合在一起后使用。 例 如, 控制网元可默认使用其中一种方式进行工作模式的设定, 也可以对上述 方式设定优先级, 按照优先级依次执行工作模式设定方式。
可选的, 上述实施例一中, 在工作模式下, 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控制, 包括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负载均衡控制、 用户认证或密钥控制、 移动性控制 以及频谱规划控制中的至少一项。
目前, 无线通信网络主要存在两种组网模式: 电信级组网模式和企业级 组网模式。 电信级组网模式下, 无线通信网络由蜂窝制式网络和无线局域网 制式网络组成, 即由蜂窝网络 +WiFi网络混合组成, 具体可参见图 2A; 企业 级组网模式下, 无线通信网络由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组成, 即由 WiFi网络单 独组成, 具体可参见图 2B。 以下为清楚起见, 将电信级组网模式称之为第一 组网模式, 该第一组网模式下, 将控制网元的工作模式设置为第一工作模式, 此时, 负载均衡控制能力将被开启, 控制网元负责 LTE网络和 WiFi网络的 流量负载均衡, 移动性控制功能将会考虑跨网切换的情况, 用户认证或密钥 控制将会联合考虑 LTE和 WiFi网络的统一认证机制, WiFi的频谱规划将会 联合考虑 LTE和 WiFi两种制式网络的负载情况; 将企业级组网模式称之为 第二组网模式, 该第二组网模式下, 将控制网元的工作模式设置为第二工作 模式,此时,控制网元的负载均衡控制能力将被关闭,移动性控制仅考虑 WiFi 内切换的情况, 用户认证或密钥控制将仅考虑 WiFi 网络的认证机制, WiFi 的频谱规划将仅考虑 WiFi网络的负载情况。
图 2A 为本发明网络控制方法所适用的第一组网模式的架构示意图。 如 图 2A所示, 网关路由器(Gateway Route, GR) 向上连接公共数据网(Public Data Network, PDN) 或因特网 (Internet) , GR向下分别连接 eNodeB的用 户平面实体 C-uNB和 AP的用户面平面实体 W-uNB。 C-uNB向下连接一个 或多个蜂窝制式的射频拉远单元 (Cellular-Radio Remote Unite, C-RRU) 。 W-uNB向下连接一个活多个 WiFi制式的射频拉远单元 (WiFi-Radio Remote Unite, W-RRU)。控制网元 Single-cNB分别连接 C-RRU、 W-RRU以及 GR, 如图中虚线所示, Single-cNB具有 Single-uNB接口, 通过该接口与 C-RRU、 W-RRU进行信息交互等, 该 Single-uNB接口例如可以为一个事先定义好的 通信链路, 其具体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双绞线、 同轴电缆、 光纤、 无线链路等, 在该通信链路上交互的信令的帧格式只需要 Single-cNB与 C-RRU、 W-RRU 事先达成一致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 Single-cNB 可以同时连接到多个 C-RRU, 和 /或, 多个 W-RRU, 图中仅画出一个作为示例。
图 2B为本发明网络控制方法所适用的第二组网模式的架构示意图。如图 2B所示, GR向上连接 PDN或 Internet, GR向下连接 AP的用户面平面实体 W-uNB。 W-uNB向下连接一个活多个 WiFi制式的射频拉远单元(WiFi-Radio Remote Unite, W-RRU) 。 控制网元 Single-cNB连接 W-RRU与 GR, 如图中 虚线所示, Single-cNB具有 Single-uNB接口, 通过该接口与 W-RRU进行信 息交互等, 该 Single-uNB接口例如可以为一个事先定义好的通信链路, 其具 体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双绞线、 同轴电缆、 光纤、 无线链路等, 在该通信链路 上交互的信令的帧格式只需要 Single-cNB与 W-RRU事先达成一致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 Single-cNB可以同时连接多个 W-RRU, 图中仅画出一个 作为示例。
以下针对图 2A和图 2B所示的组网模式, 对本发明网络控制方法进行详 细说明。 具体的, 请参见图 3。 图 3为本发明网络控制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 图。 本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
201、 确定无线通信网络的组网模式。
控制网元在开机或重启时, 自适应感知确定当前无线通信网络的组网模 式, 根据组网模式, 设置工作模式, 若组网模式为第一组网模式, 则将工作 模式设定为第一工作模式, 执行步骤 202~205 ; 否则, 若组网模式为第二组 网模式, 则将工作模式设定为第二工作模式, 执行 206~208。 其中, 该自适 应感知过程可参见图 4, 图 4为图 3所示实施例中确定组网模式的子流程图, 包括如下步骤:
301、 控制网元开机或重启。
302、 等待管理员手动配置指令。
本步骤中, 控制网元优先采用方式一进行工作模式的设定。 具体的, 控 制网元等待来自管理员的手动配置指令, 手动配置指令携带模式配置信息。
303、 判断是否收到手动配置指令。
若收到手动配置指令, 则执行 304, 根据模式配置信息将自身设置为第 一工作模式或第二工作模式; 否则, 若未收到手动配置指令, 则执行 305。
304、 判断模式配置信息。
判断模式配置信息指示当前组网模式为第一组网模式还是第二组网模 式, 若为第一组网模式, 则执行 311, 将工作模式设定为第一工作模式; 否 贝 IJ , 若为第二组网模式, 则执行 312, 将工作模式设定为第二工作模式。
305、 判断等待是否超时。
306、 检查本地的静态配置信息。
控制网元在采用方式一后未能成功设置工作模式后, 尝试采用方式二进 行工作模式的设定。 具体的, 控制网元检查本机的今天配置信息, 若静态配 置信息中明确指示了工作模式, 则执行步骤 306; 否则, 若静态配置信息中 没有工作模式的指示, 则执行步骤 307。
307、 判断本地静态配置信息。 判断静态配置信息指示当前组网模式为第一组网模式还是第二组网模 式, 若为第一组网模式, 则执行 311, 将工作模式设定为第一工作模式; 否 则, 若为第二组网模式, 则执行 312, 将工作模式设定为第二工作模式。
308、 广播发现帧。
309、 接收响应帧。
在采用方式二依旧未能成功设置工作模式后, 控制网元采用方式三进行 工作模式的设定, 即通过 Single-uNB接口广播发现帧, 并通过 C-uNB, 和 / 或, W-uNB反馈的响应帧来确定组网模式并进行工作模式的设定。
310、 判断响应帧。
控制网元判断接收到的响应帧的来源, 若接收到的响应帧有来自 C-uNB 的, 也有来自 W-uNB的, 则确定组网模式为第一组网模式, 执行 311, 将工 作模式设定为第一工作模式;若只接收到来自 W-uNB的响应帧,则确定组网 模式为第二组网模式, 执行 312, 将工作模式设定为第二工作模式; 否则, 若未接收到来自 C-uNB、 W-uNB的响应帧, 则执行步骤 313。
311、 将工作模式设置为第一工作模式。
312、 将工作模式设置为第二工作模式。
313、 设置为待机状态。
若采用方式三依 1日未能成功设置工作模式, 则设置为待机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 上述步骤 302、 306及 309中分别采用方式一、 方式二和 方式三对工作模式进行设定。 然而, 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制, 在实际的实施 方式中, 上述方式可单独使用, 也可如本实施例中设置优先级后组合在一起 使用。
202、 在第一工作模式下 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用户认证或密钥控制。 203、 在第一工作模式下 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移动性控制。
204、 在第一工作模式下 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负载均衡控制。
205、 在第一工作模式下 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频谱规划控制。
206、 在第二工作模式下 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用户认证或密钥控制。 207、 在第二工作模式下 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移动性控制。
208、 在第二工作模式下 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频谱规划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 上述步骤 202~205的执行并无严格的先后顺序; 同理, 步骤 206~208的执行也无严格的先后顺序。
下面, 对上述的控制网元在工作模式下, 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控制的过 程做详细说明。
首先, 控制网元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的用户认证或密钥控制的实现。 不论是第一工作模式还是第二工作模式, 控制网元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 的用户认证或密钥控制基本相同, 即上述的 202与 206的实现过程类似。 该 过程中, 控制网元接收用户设备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中蜂窝制式网络与无线局 域网制式网络发送的用户认证或密钥请求, 该用户认证或密钥请求携带用户 设备的身份标识; 根据身份标识, 控制网元对用户设备进行用户认证或密钥 控制并向用户设备发送认证或密钥响应信息。 具体的, 可参见图 5, 图 5为 图 3所示实施例中户认证或密钥控制的信令交互图, 其包括如下步骤:
401、 用户设备向射频拉远单元发送用户认证或密钥请求。
具体的, 在第一工作模式下, 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 向蜂窝制式的 射频拉远单元 C-RRU, 和 /或, WiFi制式的射频拉远单元 W-RRU发送用户 认证或密钥请求; 在第二工作模式下, 用户设备仅向 W-RRU发送用户认证 或密钥请求。 该用户认证或密钥请求携带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
402、 射频拉远单元向用户平面实体发送用户认证或密钥请求。
本步骤中, C-RRU将在步骤 401中接收到的用户认证或密钥请求发送给 C-uNB; W-RRU 将在步骤 401 中接收到的用户认证或密钥请求发送给
403、 用户平面实体向控制网元发送用户认证或密钥请求。
C-uNB, 和 /或, W-uNB 向控制网元 Single-cNB发送用户认证或密钥请 求。
404、 控制网元完成用户认证或密钥控制。
控制网元根据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 对用户设备进行用户认证或密钥控 制。 具体的, 在第一工作模式下, 联合考虑蜂窝网络和 WiFi网络的统一认证 机制,对用户设备进行用户认证或密钥控制;在第二工作模式下,仅考虑 WiFi 网络的认证机制, 对用户设备进行用户认证或密钥控制, 以保证用户设备接 入的安全认证或密钥的分配与管理。
405、 控制网元向用户平面实体发送认证或密钥响应。 具体的, 在第一工作模式下, 控制网元向 C-uNB, 和 /或, W-uNB发送 认证或密钥响应;第二工作模式下,控制网元向 W-uNB发送认证或密钥响应。
406、 控制平面实体向射频拉远单元发送认证或密钥响应。
具体的, C-uNB向 C-RRU发送认证或密钥响应; W-uNB向 W-RRU发 送认证或密钥响应信。
406、 射频拉远单元向用户设备发送认证或密钥响应。
C-RRU, 和 /或, W-RRU向用户设备发送认证或密钥响应。
需要说明的是, 控制网元在具体工作模式下, 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控制 过程中的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 可以是以下任一种信息或其组合: 手机的用 户身份识别卡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IM) 卡号、 用户设备的介质访 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 MAC)地址、用户设备的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 IP) 地址、 用户的 Email邮箱、 特定的字符串、 特定的数字编码等 等。作为一个优选的方案, 在第一工作模式下, 身份标识优先为 SIM卡卡号, 在第二工作模式下, 身份标识优先为 MAC地址。
其次, 控制网元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的移动性控制的实现。
第一工作模式下控制网元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的移动性控制, 与第二工 作模式下控制网元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的移动性控制有所不同, 具体的, 请 参见图 6A与图 6B, 图 6A为图 3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工作模式下移动性控制 的信令交互图,图 6B为图 3所示实施例中第二工作模式下移动性控制的信令 交互图。
请参照图 6A, 在第一工作模式下, 本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
501、 用户设备和射频拉远单元之间感知用户移动性。
本步骤中, 用户设备和 C-RRU, 和 /或, W-RRU之间感知用户移动性, 该过程中,可以是用户设备主动上报信息进行移动性感知,也可以是 C-RRU, 和 /或, W-RRU对 UE的信道测量进行移动性感知。
502、 射频拉远单元触发用户平面实体的用户移动管理过程。
C-RRU触发其所属的 C-uNB的用户移动管理过程, W-RRU触发其所属 的 W-uNB的用户移动管理过程。
503、 用户平面实体向控制网元发送移动性管理请求。
C-uNB, 和 /或, W-uNB向控制网元发送移动性管理请求, 将用户移动性 上报到控制网元。
504、 控制网元对用户设备进行移动性控制。
根据移动性管理请求, 控制网元对该用户设备完成移动性控制。
505、 执行 SDN算法以获取 SDN路由信息。
在对用户设备完成移动性控制后, 控制网元执行 SDN算法获取 SDN路 由信息。
506、 控制网元对 GR进行路由更新。
控制网元根据 SDN路由信息, 向 GR发送更新 SDN路由信息的更新消 息, 对 GR进行路由更新。
507、 控制网元向用户平面实体发送移动性控制完成信息。
控制网元向 C-uNB , 和 /或, W-uNB发送移动性控制完成信息。
508、 控制平面实体向射频拉远单元发送移动性控制完成信息。
具体的, C-uNB向 C-RRU发送移动性控制完成信息, W-uNB向 W-RRU 发送移动性控制完成信息。
509、 射频拉远单元向用户设备发送移动性控制完成信息。
具体的, W-RRU, 和 /或, C-RRU向用户设备发送移动性控制完成信息。 请参照图 6A, 在第二工作模式下, 本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
601、 用户设备和 WiFi制式射频拉远单元之间感知用户移动性。
本步骤中, 用户设备和 W-RRU之间感知用户移动性, 该过程中, 可以 是用户设备主动上报信息进行移动性感知,也可以是 W-RRU对 UE的信道测 量进行移动性感知。
602、 WiFi制式射频拉远单元触发用户平面实体的用户移动管理过程。 W-RRU触发其所属的 W-uNB的用户移动管理过程。
603、 AP的用户平面实体向控制网元发送移动性管理请求。
W-uNB 向控制网元发送移动性管理请求, 将用户移动性上报到控制网 元。
604、 控制网元对用户设备进行移动性控制。
根据移动性管理请求, 控制网元对该用户设备完成移动性控制。
605、 控制网元向 AP的用户平面实体发送数据流向更新消息。
控制网元向 W-uNB发送数据流向更新消息, 告知 w-uNB更新的数据流 向。
606、 AP的用户平面实体向 WiFi制式的射频拉远单元发送移动性控制完 成信息。
607、 WiFi制式的射频拉远单元向用户设备发送移动性控制完成信息。 具体的, W-RRU向用户设备发送移动性控制完成信息。
再次, 控制网元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的负载均衡控制 的实现。
具体的, 请参照图 7。 图 7为图 3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工作模式下负载均 衡控制的信令交互图, 其包括如下步骤:
701、 用户设备与路由器网管之间进行无线通信数据的传输。
具体的, 该步骤包括如下子步骤:
7011、 用户设备与射频拉远单元进行无线通信数据传输。
用户设备与 C-RRU, 和 /或, W-RRU之间进行无线通信数据的传输。
7012、 射频拉远单元与用户平面实体之间对无线通信数据进行有线路由 转发。
C-RRU与 C-uNB 之间对无线通信数据进行有线路由转发, W-RRU 与
W-uNB之间对无线通信数据进行有线路由转发。
7013、 用户平面实体与路由器网管之间在对无线通信数据进行有线路由 转发。
C-uNB与 GR之间对无线通信数据进行有线路由转发, W-uNB与 GR之 间对无线通信数据进行有线路由转发。
702、 用户平面实体向控制网元发送无线链路负载信息。
具体的, C-uNB, 和 /或, W-uNB不断的监测无线链路上的负载情况, 并 向控制网元发送无线连续负载信息从而将负载情况进行上报。
703、 控制网元确定是否触发负载均衡控制。
控制网元根据收集到的负载请求, 决定是否触发负载均衡控制, 若触发, 则执行步骤 704; 否则, 继续收集负载情况。
704、 执行负载均衡算法, 和 /或, SDN算法以得到 SDN路由信息。
若触发负载均衡控制, 则执行负载均衡算法, 并根据负载均衡算法, 进 一步执行 SDN算法, 计算得到最佳路由和规则的 SDN路由信息。 705、 更新 GR的 SDN路由信息。
控制网元根据计算得到的 SDN路由信息, 对 GR进行路由更新。
706、 更新用户平面实体的 SDN路由信息。
控制网元根据计算得到的 SDN路哟信息, 对 C-uNB, 和 /或, W-uNB进 行路由更新。
707、 用户设备与路由器网管之间进行无线通信数据的传输。
具体的, 该步骤包括如下子步骤:
7071、 用户设备与射频拉远单元之间进行无线通信数据的传输。
用户设备与 C-RRU, 和 /或, W-RRU之间进行无线通信数据的传输。 7012、 射频拉远单元与用户平面实体之间在新的路径上对无线通信数据 进行有线路由转发。
C-RRU与 C-uNB之间在新的有线路径上对无线通信数据进行有线路由 转发, W-RRU与 W-uNB之间在新的有线路径上对无线通信数据进行有线路 由转发。
7013、 用户平面实体与路由器网管之间在新的路径上对无线通信数据进 行有线路由转发。
C-uNB 与 GR 之间在新的路径上对无线通信数据进行有线路由转发, W-uNB与 GR之间在新的路径上对无线通信数据进行有线路由转发。
最后, 控制网元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的频谱规划的实现。 具体的, 请参 见图 8, 图 8为图 3所示实施例中频谱规划的流程图, 本实施例包括如下步 骤:
801、 控制网元触发频谱规划操作的周期定时器到期。
802、 控制网元广播负载信息查询命令。
在第一工作模式下, 广播的对象为无线通信网络中蜂窝制式网络与无线 局域网制式网络,即向蜂窝制式网络的 C-uNB与 WiFi制式的 W-uNB广播负 载查询命令, 以使收到该命令的 C-uNB与 W-uNB统计各自管辖区域内各个 C-RRU、 W-RRU的用户流量负载情况得到用户流量负载信息。然后, 向控制 网元反馈该些用户流量负载信息。
在第二工作模式下,广播的对象为无线通信网络中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 即向 WiFi制式的 W-uNB广播负载查询命令, 以使收到该命令的 W-uNB统 计各自管辖区域内各个 W-RRU的用户流量负载情况得到用户流量负载信息。 然后, 向控制网元反馈该些用户流量负载信息。
803、 控制网元汇总户流量负载信息, 以确定全网范围的负载分布信息。 在第一工作模式下, 汇总的信息包括 LTE网络的 C-RRU反馈的用户流 量负载信息, 也包括 WiFi网络的 W-RRU反馈的用户流量负载信息。
在第二工作模式下, 汇总的信息仅包括 WiFi网络的 W-RRU反馈的用户 流量负载信息。
804、根据负载分布信息, 将可供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使用的频谱资源分 配给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
控制网元根据负载分布信息, 执行频谱规划算法, 该算法的基本原理是 将所有可供 WiFi 使用的网络频谱资源分局负载分布情况按需分配给不同空 间区域内的 W-RRU。
805、 控制网元向 WiFi网络广播频谱规划结果。
控制网元将频谱规划算法的结果向 W-uNB广播, 并由各 W-uNB对下辖 的 W-RRU进行频谱和信道配置。
806、 控制网元重启周期定时器。
在进行完频谱规划后, 控制网元重新启动周期定时器, 从而为下一次触 发频谱规划做准备。
图 9为本发明控制网元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网 元是与本发明图 1实施例对应的装置实施例, 具体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的, 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网元 100具体包括:
确定模块 11, 用于确定无线通信网络的组网模式, 组网模式为组成无线 通信网络的网络制式;
设置模块 12, 用于根据确定模块 11确定的组网模式, 设置工作模式; 控制模块 13, 用于在设置模块 12设置的工作模式下, 对无线通信网络 进行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网元, 对当前无线通信网络的组网模式进行自 适应感知, 感知出当前无线通信网络中存在的网络制式, 即确定当前无线通 信网络中包括哪些制式的网络, 对各制式网络的用户平面实体进行控制, 从 而实现对当前无线通信网络的控制。 进一步的, 设置模块 12用于:
接收模式配置信息, 根据模式配置信息, 设置工作模式; 或者, 检查本地的静态配置信息, 根据静态配置信息, 设置工作模式; 或者, 向无线通信网络的各网络制式的网络发送发现帧, 接收各制式的网络发 送的响应帧, 根据响应帧, 设置工作模式。
图 10为本发明控制网元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 10所示, 本实施 例的控制网元 200在图 9装置结构的基础上, 进一步的, 控制模块 13包括下 述单元中的至少一个:
负载均衡控制单元 131, 用于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负载均衡控制; 用户认证或密钥控制单元 132, 用于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用户认证或密 钥控制;
移动性控制单元 133, 用于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移动性控制;
频谱规划控制单元 134, 用于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频谱规划控制。
进一步的, 设置模块 12, 用于在第一组网模式下, 将工作模式设置为第 一工作模式, 其中, 在第一组网模式下, 无线通信网络由蜂窝制式网络和无 线局域网制式网络组成;
负载均衡控制单元 131, 用于在第一工作模式下, 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 负载均衡控制;
用户认证或密钥控制单元 132, 用于在在第一工作模式下, 对无线通信 网络进行用户认证或密钥控制;
移动性控制单元 133, 用于在第一工作模式下, 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移 动性控制;
频谱规划控制单元 134, 用于在第一工作模式下, 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 频谱规划控制。
进一步的, 设置模块 12, 用于在第二组网模式下, 将工作模式设置为第 二工作模式, 其中, 在第二组网模式下, 无线通信网络由无线局域网制式网 络组成;
用户认证或密钥控制单元 132, 用于在第二工作模式下, 对无线通信网 络进行用户认证或密钥控制;
移动性控制单元 133, 用于在第二工作模式下, 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移 动性控制;
频谱规划控制单元 134, 用于在第二工作模式下, 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 频谱规划控制。
进一步的, 负载均衡控制单元 131用于:
接收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蜂窝制式网络, 和 /或, 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上报 的无线链路负载信息, 根据无线链路负载信息, 确定是否触发负载均衡控制, 执行负载均衡算法, 和 /或, 软件定义网络 SDN算法以得到 SDN路由信息, 根据 SDN路由信息, 对网关路由器、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蜂窝制式网络、 无线 局域网制式网络进行路由更新。
进一步的, 用户认证或密钥控制单元 132用于:
接收用户设备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中蜂窝制式网络与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 发送的用户认证或密钥请求,用户认证或密钥请求携带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 根据身份标识, 对用户设备进行用户认证或密钥控制, 向用户设备发送认证 或密钥响应。
进一步的, 身份标识为用户身份识别卡 SIM卡号。
进一步的, 移动性控制单元 133用于:
接收蜂窝制式网络与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在对用户设备感知移动性后上 报的移动性管理请求, 根据移动性管理请求, 对用户设备进行移动性控制, 执行软件定义网络 SDN算法以获取 SDN路由信息, 根据 SDN路由信息, 对 网关路由器进行路由更新, 向用户设备发送移动性控制完成信息。
进一步的, 频谱规划控制单元 134用于:
向无线通信网络中蜂窝制式网络与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广播负载信息查 询信令, 以使无线通信网络中蜂窝制式网络与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确定用户 流量负载信息, 接收蜂窝制式网络与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发送的用户流量负 载信息, 根据用户流量负载信息, 确定全网范围的负载分布信息, 根据负载 分布信息, 将可供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使用的频谱资源分配给无线局域网制 式网络。
进一步的, 用户认证或密钥控制单元 132用于:
接收用户设备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中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发送的用户认证 或密钥请求, 用户认证或密钥请求携带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 根据身份标识, 对用户设备进行用户认证或密钥控制, 向用户设备发送认证或密钥响应。 进一步的, 身份标识为介质访问控制 MAC地址。
进一步的, 移动性控制单元 133用于:
接收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在对用户设备感知移动性后上报的移动性管理 请求, 根据移动性管理请求, 对用户设备进行移动性控制, 向用户设备发送 移动性管理完成信息。
进一步的, 频谱规划控制单元 134用于:
向无线通信网络中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广播负载信息查询信令, 以使无 线局域网制式网络确定用户流量负载信息, 接收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发送的 用户流量负载信息, 根据用户流量负载信息, 确定全网范围的负载分布信息, 根据负载分布信息, 将可供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使用的频谱资源分配给无线 局域网制式网络。
图 11为本发明控制网元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 11所示, 本实施 例提供的控制网元 300, 包括: 处理器 21和存储器 22。 控制网元 300还 可以包括发射器 23、 接收器 24。 发射器 23和接收器 24可以和处理器 21 相连。 其中, 发射器 23用于发送数据或信息, 接收器 24用于接收数据或 信息, 存储器 22存储执行指令, 当控制网元 300运行时, 处理器 21与存 储器 22之间通信, 处理器 21调用存储器 22中的执行指令, 用于执行以 下操作:
确定无线通信网络的组网模式, 组网模式为组成无线通信网络的网络制 式;
根据组网模式, 设置工作模式;
在工作模式下, 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控制。
可选的, 根据组网模式, 设置工作模式, 包括:
接收模式配置信息, 根据模式配置信息, 设置工作模式; 或者, 检查本地的静态配置信息, 根据静态配置信息, 设置工作模式; 或者, 向无线通信网络的各网络制式的网络发送发现帧, 接收各制式的网络发 送的响应帧, 根据响应帧, 设置工作模式。
可选的, 在工作模式下, 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控制, 包括下述控制项中 的至少一个: 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负载均衡控制;
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用户认证或密钥控制;
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移动性控制;
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频谱规划控制。
可选的, 组网模式为第一组网模式, 在第一组网模式下, 无线通信网络 由蜂窝制式网络和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组成;
根据组网模式, 设置工作模式, 包括:
在第一组网模式下, 将工作模式设置为第一工作模式;
在工作模式下, 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控制, 包括下述控制项中的至少一 个:
在第一工作模式下, 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负载均衡控制;
在第一工作模式下, 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用户认证或密钥控制; 在第一工作模式下, 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移动性控制;
在第一工作模式下, 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频谱规划控制。
可选的, 组网模式为第二组网模式, 在第二组网模式下, 无线通信网络 由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组成;
根据组网模式, 设置工作模式, 包括:
在第二组网模式下, 将工作模式设置为第二工作模式;
在工作模式下, 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控制, 包括下述控制项中的至少一 个:
在第二工作模式下, 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用户认证或密钥控制; 在第二工作模式下, 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移动性控制;
在第二工作模式下, 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频谱规划控制。
可选的, 在第一工作模式下, 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负载均衡控制之前, 还包括:
接收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蜂窝制式网络, 和 /或, 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上报 的无线链路负载信息, 根据无线链路负载信息, 确定是否触发负载均衡控制; 在第一工作模式下, 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负载均衡控制, 包括: 执行负载均衡算法, 和 /或, 软件定义网络 SDN算法以得到 SDN路由信 息, 根据 SDN路由信息, 对网关路由器、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蜂窝制式网络、 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进行路由更新。
可选的, 在第一工作模式下, 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用户认证或密钥控制, 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中蜂窝制式网络与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 发送的用户认证或密钥请求,用户认证或密钥请求携带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 根据身份标识, 对用户设备进行用户认证或密钥控制;
向用户设备发送认证或密钥响应。
可选的, 身份标识为用户身份识别卡 SIM卡号。
可选的, 在第一工作模式下, 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移动性控制, 包括: 接收蜂窝制式网络与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在对用户设备感知移动性后上 报的移动性管理请求, 根据移动性管理请求, 对用户设备进行移动性控制; 执行软件定义网络 SDN算法以获取 SDN路由信息, 根据 SDN路由信息, 对 网关路由器进行路由更新, 向用户设备发送移动性控制完成信息。
可选的, 在第一工作模式下, 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频谱规划控制, 包括: 向无线通信网络中蜂窝制式网络与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广播负载信息查 询信令, 以使无线通信网络中蜂窝制式网络与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确定用户 流量负载信息, 接收蜂窝制式网络与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发送的用户流量负 载信息, 根据用户流量负载信息, 确定全网范围的负载分布信息, 根据负载 分布信息, 将可供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使用的频谱资源分配给无线局域网制 式网络。
可选的, 在第二工作模式下, 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用户认证或密钥控制, 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中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发送的用户认证 或密钥请求, 用户认证或密钥请求携带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 根据身份标识, 对用户设备进行用户认证或密钥控制, 向用户设备发送认证或密钥响应。
可选的, 身份标识为介质访问控制 MAC地址。
可选的, 在第二工作模式下, 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移动性控制, 包括: 接收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在对用户设备感知移动性后上报的移动性管理 请求, 根据移动性管理请求, 对用户设备进行移动性控制, 向用户设备发送 移动性管理完成信息。 可选的, 在第二工作模式下, 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频谱规划控制, 包括: 向无线通信网络中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广播负载信息查询信令, 以使无 线局域网制式网络确定用户流量负载信息, 接收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发送的 用户流量负载信息, 根据用户流量负载信息, 确定全网范围的负载分布信息, 根据负载分布信息, 将可供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使用的频谱资源分配给无线 局域网制式网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网元, 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 案, 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 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 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 取存储介质中, 该程序在执行时, 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 而前述 的存储介质包括: ROM、 RAM, 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 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 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 并 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

  1.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网络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确定无线通信网络的组网模式, 所述组网模式为组成所述无线通信网络 的网络制式;
    根据所述组网模式, 设置工作模式;
    在所述工作模式下, 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控制。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组网模式, 设置工作模式, 包括:
    接收模式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模式配置信息, 设置所述工作模式; 或者,
    检查本地的静态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静态配置信息, 设置所述工作模式; 或者,
    向所述无线通信网络的各网络制式的网络发送发现帧;
    接收所述各制式的网络发送的响应帧;
    根据所述响应帧, 设置所述工作模式。
    3、 根据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所述工作模式 下, 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控制, 包括下述控制项中的至少一个:
    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负载均衡控制;
    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用户认证或密钥控制;
    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移动性控制;
    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频谱规划控制。
    4、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网模式为第一组网模式, 在所述第一组网模式下, 所述无线通信 网络由蜂窝制式网络和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组成;
    所述根据所述组网模式, 设置工作模式, 包括:
    在所述第一组网模式下, 将所述工作模式设置为第一工作模式; 所述在所述工作模式下, 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控制, 包括下述控制 项中的至少一个:
    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 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负载均衡控制; 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用户认证或密钥控制; 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 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移动性控制; 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 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频谱规划控制。
    5、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网模式为第二组网模式, 在所述第二组网模式下, 所述无线通信 网络由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组成;
    所述根据所述组网模式, 设置工作模式, 包括:
    在所述第二组网模式下, 将所述工作模式设置为第二工作模式; 所述在所述工作模式下, 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控制, 包括下述控制 项中的至少一个:
    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用户认证或密钥控制; 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 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移动性控制; 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 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频谱规划控制。
    6、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 下, 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负载均衡控制之前, 还包括:
    接收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蜂窝制式网络, 和 /或, 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 上报的无线链路负载信息;
    根据所述无线链路负载信息, 确定是否触发所述负载均衡控制; 所述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 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负载均衡控制, 包括:
    执行负载均衡算法, 和 /或, 软件定义网络 SDN算法以得到 SDN路由信 息;
    根据所述 SDN路由信息, 对网关路由器、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蜂窝制 式网络、 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进行路由更新。
    7、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 下, 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用户认证或密钥控制, 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通过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中蜂窝制式网络与无线局域网制式 网络发送的用户认证或密钥请求, 所述用户认证或密钥请求携带所述用户设 备的身份标识;
    根据所述身份标识, 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所述用户认证或密钥控制;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认证或密钥响应。 8、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身份标识为用户身份识别卡 SIM卡号。
    9、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 下, 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移动性控制, 包括:
    接收所述蜂窝制式网络与所述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在对用户设备感知移 动性后上报的移动性管理请求;
    根据所述移动性管理请求, 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移动性控制;
    执行软件定义网络 SDN算法以获取 SDN路由信息;
    根据所述 SDN路由信息, 对网关路由器进行路由更新;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移动性控制完成信息。
    10、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所述第一工作模 式下, 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频谱规划控制, 包括:
    向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中蜂窝制式网络与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广播负载信 息查询信令, 以使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中蜂窝制式网络与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 确定用户流量负载信息;
    接收所述蜂窝制式网络与所述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发送的用户流量负载 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流量负载信息, 确定全网范围的负载分布信息;
    根据所述负载分布信息, 将可供所述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使用的频谱资 源分配给所述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
    11、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所述第二工作模 式下, 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用户认证或密钥控制, 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通过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中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发送的用户 认证或密钥请求, 所述用户认证或密钥请求携带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 根据所述身份标识, 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所述用户认证或密钥控制;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认证或密钥响应。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身份标识为介质访问控制 MAC地址。
    13、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所述第二工作模 式下, 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移动性控制, 包括: 接收所述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在对用户设备感知移动性后上报的移动性 管理请求;
    根据所述移动性管理请求, 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移动性控制;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移动性管理完成信息。
    14、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所述第二工作模 式下, 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频谱规划控制, 包括:
    向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中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广播负载信息查询信令, 以 使所述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确定用户流量负载信息;
    接收所述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发送的用户流量负载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流量负载信息, 确定全网范围的负载分布信息;
    根据所述负载分布信息, 将可供所述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使用的频谱资 源分配给所述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
    15、 一种控制网元,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确定模块, 用于确定无线通信网络的组网模式, 所述组网模式为组成所 述无线通信网络的网络制式;
    设置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组网模式, 设置工作模式; 控制模块, 用于在所述设置模块设置的工作模式下, 对所述无线通信网 络进行控制。
    16、根据权利要求 15所述的控制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模块用于: 接收模式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模式配置信息, 设置所述工作模式; 或者,
    检查本地的静态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静态配置信息, 设置所述工作模式; 或者,
    向所述无线通信网络的各网络制式的网络发送发现帧;
    接收所述各制式的网络发送的响应帧;
    根据所述响应帧, 设置所述工作模式。
    17、 根据权利要求 15或 16所述的控制网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模 块包括下述单元中的至少一个:
    负载均衡控制单元, 用于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负载均衡控制; 用户认证或密钥控制单元, 用于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用户认证或密 钥控制;
    移动性控制单元, 用于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移动性控制;
    频谱规划控制单元, 用于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进行频谱规划控制。
    18、 根据权利要求 17所述的控制网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置模块, 用于在第一组网模式下, 将所述工作模式设置为第一工 作模式, 其中, 在所述第一组网模式下, 所述无线通信网络由蜂窝制式网络 和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组成;
    所述负载均衡控制单元, 用于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 对所述无线通信 网络进行负载均衡控制;
    所述用户认证或密钥控制单元, 用于在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 对所述 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用户认证或密钥控制;
    所述移动性控制单元, 用于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 对所述无线通信网 络进行移动性控制;
    所述频谱规划控制单元, 用于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 对所述无线通信 网络进行频谱规划控制。
    19、 根据权利要求 17所述的控制网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置模块, 用于在第二组网模式下, 将所述工作模式设置为第二工 作模式, 其中, 在所述第二组网模式下, 所述无线通信网络由无线局域网制 式网络组成;
    所述用户认证或密钥控制单元, 用于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 对所述无 线通信网络进行用户认证或密钥控制;
    所述移动性控制单元, 用于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 对所述无线通信网 络进行移动性控制;
    所述频谱规划控制单元, 用于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 对所述无线通信 网络进行频谱规划控制。
    20、 根据权利要求 18所述的控制网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载均衡单元 用于:
    接收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蜂窝制式网络, 和 /或, 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 上报的无线链路负载信息, 根据所述无线链路负载信息, 确定是否触发所述 负载均衡控制, 执行负载均衡算法, 和 /或, 软件定义网络 SDN算法以得到 SDN路由信息, 根据所述 SDN路由信息, 对网关路由器、 所述无线通信网 络中的蜂窝制式网络、 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进行路由更新。
    21、 根据权利要求 18所述的控制网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认证或密 钥控制单元用于:
    接收用户设备通过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中蜂窝制式网络与无线局域网制式 网络发送的用户认证或密钥请求, 所述用户认证或密钥请求携带所述用户设 备的身份标识, 根据所述身份标识, 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所述用户认证或密 钥控制,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认证或密钥响应。
    22、 根据权利要求 21所述的控制网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身份标识为用户身份识别卡 SIM卡号。
    23、 根据权利要求 18所述的控制网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性控制单 元用于:
    接收所述蜂窝制式网络与所述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在对用户设备感知移 动性后上报的移动性管理请求, 根据所述移动性管理请求, 对所述用户设备 进行移动性控制, 执行软件定义网络 SDN算法以获取 SDN路由信息, 根据 所述 SDN路由信息, 对网关路由器进行路由更新,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移动 性控制完成信息。
    24、 根据权利要求 18所述的控制网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频谱规划控制 单元用于:
    向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中蜂窝制式网络与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广播负载信 息查询信令, 以使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中蜂窝制式网络与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 确定用户流量负载信息, 接收所述蜂窝制式网络与所述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 发送的用户流量负载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流量负载信息, 确定全网范围的负 载分布信息, 根据所述负载分布信息, 将可供所述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使用 的频谱资源分配给所述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
    25、 根据权利要求 19所述的控制网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认证或密 钥控制单元用于:
    接收用户设备通过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中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发送的用户 认证或密钥请求, 所述用户认证或密钥请求携带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 根据所述身份标识, 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所述用户认证或密钥控制, 向所述 用户设备发送认证或密钥响应。
    26、 根据权利要求 25所述的控制网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身份标识为介质访问控制 MAC地址。
    27、 根据权利要求 19所述的控制网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性控制单 元用于:
    接收所述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在对用户设备感知移动性后上报的移动性 管理请求, 根据所述移动性管理请求, 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移动性控制, 向 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移动性管理完成信息。
    28、 根据权利要求 19所述的控制网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频谱规划控制 单元用于:
    向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中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广播负载信息查询信令, 以 使所述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确定用户流量负载信息, 接收所述无线局域网制 式网络发送的用户流量负载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流量负载信息, 确定全网范 围的负载分布信息, 根据所述负载分布信息, 将可供所述无线局域网制式网 络使用的频谱资源分配给所述无线局域网制式网络。
    29、 一种控制网元,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 存储执行指令, 当所述控制网元运行时,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信,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执行指令使得所述控制网元执行如权利要求 1至 14任一 项所述的方法。
CN201380075997.0A 2013-09-30 2013-09-30 网络控制方法及控制网元 Active CN1051447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3/084773 WO2015042978A1 (zh) 2013-09-30 2013-09-30 网络控制方法及控制网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44769A true CN105144769A (zh) 2015-12-09
CN105144769B CN105144769B (zh) 2018-11-20

Family

ID=52741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5997.0A Active CN105144769B (zh) 2013-09-30 2013-09-30 网络控制方法及控制网元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44769B (zh)
WO (1) WO201504297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30610A (zh) * 2019-06-28 2019-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网模式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3016A (zh) * 2006-12-15 2008-06-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制式通信系统中实现网元配置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2857931B (zh) * 2008-04-17 2015-08-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系统及通信网络组网方法
CN101820700B (zh) * 2009-02-26 2012-08-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的工作模式识别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1754386B (zh) * 2010-01-20 2012-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模基站系统的业务处理资源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2547698B (zh) * 2010-12-22 2014-09-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认证系统、方法及中间认证平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30610A (zh) * 2019-06-28 2019-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网模式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42978A1 (zh) 2015-04-02
CN105144769B (zh) 2018-1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72752B1 (en) Wireless bearing building method, access point equipment, user equipment and system
CN104969612B (zh) OpenFlow使能的WiFi管理实体架构
EP2713634A1 (en) Method for dynamically controlling data paths, MTC gateway and network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12583693B (zh) 一种虚拟局域网通信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22093339A (ja) QoS制御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EP2675234A1 (en) Schedul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based on quality of service
EP3029989A1 (en) Wlan user roaming
US20170005981A1 (en) Address identifier allocation method, related device, and system
US11178057B2 (en) Offloading policy negoti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8738022B (zh) 一种无线通信网络移动管理方法及系统
EP3166347B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application server
EP3817453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2917354A (zh) 一种接入方法、系统及移动智能接入点
EP3091693B1 (en) Control method and centralized controller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CN104703165A (zh) 一种处理无线接入的方法、转发设备及网络控制器
CN104349303A (zh) 设备到设备连接管理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5284150A (zh) 业务分流方法、控制网元、网关路由器及用户面实体
CN110521178A (zh) 一种分发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362110A (zh) 漫游切换方法、设备、网络及存储介质
CN107079524A (zh) 一种数据转发的方法和控制器
CN102843434A (zh) 一种设备间共享内容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384365A (zh)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业务处理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1586602B (zh) 一种策略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12087777B (zh) 一种mdbv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144769A (zh) 网络控制方法及控制网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1

Address after: Unit 3401, unit a, building 6, Shenye Zhongcheng, No. 8089, Hongli West Road, Donghai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40

Patentee after: Honor De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