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在进行VoIP视频通话时将视频画面转换至智能电视上进行收发及播放,为移动终端节约电量的同时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同时,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电视,能够在移动终端进行VoIP视频通话时收发及播放通话过程的视频画面,以更好的利用智能电视为用户提供体验及为移动终端节约电量。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视频通话转换方法,在移动终端进行VoIP视频通话时将视频画面转换至智能电视上进行收发及播放,为移动终端节约电量的同时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移动终端,与远端通信终端进行视频通话。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搜寻模块、切换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搜寻模块用于搜索所述移动终端周边的多个智能电视,获取多个智能电视的设备信息并建立电视列表,从电视列表中选择目标电视。切换模块用于与远端通信终端协商更改所述视频通话的会话描述,以目标电视IP地址为远端通信终端的视频通话媒体流的终端地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目标电视,设定目标电视获取及发送媒体流的IP地址为远端通信终端的IP地址,使目标电视直接从远端通信终端获取媒体流以及向远端通信终端直接发送媒体流。
优选的,搜寻模块通过通用即插即用协议搜索移动终端周边的多个智能电视,切换模块通过会话初始协议与远端通信终端进行协商,控制模块通过通用即插即用协议控制目标电视。
优选的,多个智能电视的设备信息包括多个智能电视的NFC设备标签、IP地址以及设备能力。
优选的,搜寻模块当移动终端内NFC组件发生感应时启动搜索功能,所述感应指移动终端与多个智能电视中的一个智能电视发生NFC碰触,搜寻模块还以移动终端内NFC组件发生感应时移动终端碰触的智能电视为预设目标电视。
优选的,搜寻模块还通过NFC设备标签区分多个智能电视,在多个智能电视的设备能力皆符合用户预设标准时判定多个智能电视为可选目标电视,当预设目标电视为可选目标电视中的一个时,自动选择预设目标电视为目标电视。
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视频通话转换的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中,移动终端与远端通信终端进行视频通话。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搜索移动终端周边的多个智能电视,获取多个智能电视的设备信息并建立电视列表,从电视列表中选择目标电视;与远端通信终端协商更改视频通话的会话描述,以目标电视IP地址为远端通信终端的视频通话媒体流的终端地址;控制目标电视,设定目标电视获取及发送媒体流的IP地址为远端通信终端的IP地址,使目标电视直接从远端通信终端获取媒体流以及向远端通信终端直接发送媒体流。
优选的,所述搜索步骤使用通用即插即用协议搜索移动终端周边的多个智能电视,所述协商步骤通过会话初始协议与远端通信终端进行协商,所述控制步骤通过通用即插即用协议控制目标电视。
优选的,多个智能电视的设备信息包括多个智能电视的NFC设备标签,IP地址以及设备能力。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当移动终端内NFC组件发生感应时启动搜索功能并得到预设目标电视NFC设备标签,所述感应指移动终端与多个智能电视中的一个智能电视发生NFC碰触;以所述移动终端内NFC组件发生感应时所述移动终端碰触的智能电视为预设目标电视。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通过NFC设备标签区分多个智能电视;在多个智能电视的设备能力符合用户预设标准时判定多个智能电视为可选目标电视,当预设目标电视为可选目标电视中的一个时,自动选择预设目标电视为目标电视。
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智能电视,可以与移动终端及远端通信终端进行通信,所述智能电视包括回应模块、设定模块和收发模块。回应模块在接收到来自移动终端的搜索指令后回应移动终端智能电视的设备信息。设定模块依据移动终端的控制指令将智能电视获取及发送媒体流的IP地址设置为远端通信终端的IP地址。收发模块依据所设置的IP地址从远端通信终端直接获取媒体流以及直接向所述远端通信终端发送媒体流。
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视频通话转换的方法,应用于智能电视中,所述智能电视可以与移动终端及远端通信终端进行通信,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到来自移动终端的搜索指令后回应移动终端智能电视的设备信息;依据移动终端的控制指令将智能电视获取及发送媒体流的IP地址设置为远端通信终端的IP地址。;依据所设置的IP地址从远端通信终端直接获取媒体流以及直接向所述远端通信终端发送媒体流。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所提供的移动终端、智能电视及视频通话转换的方法,通过UPnP协议发现并选定目标TV,通过SIP协商为远端通信终端指定目标TV为新的媒体流接收端,从而将移动终端与远端通信终端之间的媒体流传输转换至目标TV与远端通信终端间,由此实现视频通话过程中视频画面的转换,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用户体验的同时,也更好的利用了智能电视,为移动终端减轻了负担。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移动终端一实施方式的应用环境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智能电视TV20、22、24可以与移动终端10进行通信。移动终端10可以与远端通信终端30基于SIP(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会话发起协议)进行VoIP通话。在VoIP通话中,SIP协议通常与SDP协议(SessionDescriptionProtocol,会话描述协议)及RTP协议(Real-timeTransportProtocol,实时传输协议)配合使用,移动终端10与远端通信终端30在SIP协商中对通话的描述采用SDP包,采用RTP传输协议进行数据的实时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远端通信终端30可以是IP固话终端,也可以是支持VoIP通话功能的其他智能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10可以为支持VoIP通话功能的其他智能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10与远端通信终端30均具有可进行VoIP通话的必要组件如SIPUA(SIP用户代理)等。TV20、22、24等可以是智能电视如数字电视、数字机顶盒、数字播放器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TV20、22、24与移动终端10均为支持UPnP(UniversalPlugandPlay,通用即插即用)协议的设备,具有实现UPnP功能的必要组件。移动终端10可通过UPnP核心协议之一SSDP(SimpleServicesDiscoveryProtocol,简单服务发现协议)发现同一网络内的其他UPnP设备如TV20、22、24并通过UPnP获取TV20、22、24等地设备信息如IP地址及设备能力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TV20、22、24与移动终端10还具有NFC(NearFieldCommunication)组件,相互之间能够通过NFC碰触感应以进行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10与远端通信终端30进行的视频通话均为VoIP视频通话,后续为方便描述,均只简略描述为视频通话。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开启UPnP功能的移动终端10在与远端通信终端30进行视频通话时,可以通过SSDP向周边TV如TV20等发送M-search搜寻命令,获取TV20等的设备信息并建立TV列表,选取合适的目标TVR如TV20,通过与远端通信终端30进行SIP协商后,将通话时媒体流的终端地址改为TV20的IP地址,使媒体流直接在远端通信终端30与TV20间进行传输,而移动终端10仍保持对视频通话的控制权。
请参阅图2,所示为本发明中移动终端10与TV20一实施方式的功能模块图。因TV20、22、24均为结构功能相同的电视终端,故此处仅示出以TV20为例,同时在本实施方式中以TV20为目标TV进行描述。移动终端10包括搜寻模块1021、切换模块1022、控制模块1023以及数据库1024。TV20包括回应模块2021、设定模块2022、收发模块2023以及数据库2024。
移动终端10的搜寻模块1021用于对周边TV进行搜索,获取周边TV如TV20等的设备信息建立TV列表,通过筛选得到目标TV。移动终端10在与远端通信终端30进行视频通话时,当用户使用移动终端10与某一预想目标TV进行NFC碰触时,移动终端10得到预想目标TV的NFC-UID(设备NFC标识码),并启动UPnP功能,移动终端10的搜寻模块1021开启搜寻功能,通过UPnPdiscovery程序向周边TV如TV20、22、24等发送M-search搜寻命令。TV20、22、24等会回应M-search搜寻命令,以TV20为例,TV20的回应模块2021收到M-search搜寻命令后会向移动终端10的搜寻模块1021上报TV20的设备信息。移动终端10的搜寻模块1021由此获取各个TV的设备信息并由此建立TV列表,存储TV信息,并依据一定筛选标准,自动筛选适合的TV作为可选TV。此处,TV的信息包括设备IP地址、NFC-UID及设备能力。筛选标准可依据视频通话实际要求由用户预先设定,在本实施方式中,TV设备需提供UPnPAV-MediaRender(媒体接收组件,MR)及DigitalSecurityCamera(数字摄像组件,DSC)等UPnP组件及其相关服务如MR-AVT(AVTtransport,媒体传输服务)、MR-CM(ConnectionManager,连接管理服务)、DSC-MI(MotionImage,运动图像服务)。当被碰触的预想目标TV的NFC-UID在可选TV中时,则预想目标TV自动成为目标TV,移动终端10的搜寻模块1021自动与目标TV建立连接。若被碰触的预想目标TV的NFC-UID不在可选TV中,则用户可通过与其他TV进行NFC碰触选择目标TV。此处,对于目标TV的选择,用户直接使用NFC碰触进行选择,使用户的体验更为直接,避免了在通话过程中因需要在移动终端10的用户界面上进行操作而使通话暂停。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目标TV的筛选也可由用户在操作界面上直接进行目标TV的选择,用户可对此进行自行设定与选择。
移动终端10的切换模块1022用于与远端通信终端30进行SIP协商,更改远端通信终端30媒体流的的传输终端。移动终端10的切换模块1022使用SIPre-invite请求,对视频通话进行修改,在SDP会话描述中单独指定媒体流的终点地址为目标TV即TV20的IP地址而不修改原SDP包中其他描述如会话终点地址。此时,对于远端通信终端30而言,其视频通话的对象仍为移动终端10,SIP消息及其他通话控制数据仍在移动终端10与远端通信终端30间传输,但媒体流的传输已改道至TV2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媒体流可以是单独的视频流,也可是音频流和视频流,这取决于用户的选择以及目标TV是否能够如移动终端10一样提供一般语音通话所需的ACE回声消除功能。另外,在移动终端10与远端通信终端进行SIP协商时,传输方式、远端通信终端30的IP地址及通话约定的codec等信息也能够同时获得。在本实施例中,传输方式默认为RTP传输。
移动终端10的控制模块1023用于通过UPnP告知目标TV即TV20的设定模块2022移动终端10与远端通信终端30的SIP协商结果,设定所述目标电视获取及发送媒体流的IP地址并控制TV20的收发模块2023收发/播放媒体流。在移动终端10的切换模块1022与远端通信终端30完成SIPre-invite协商,约定目标TV即TV20为媒体流传输终端后,移动终端10的控制模块1023得到SIP协商结果,包括传输方式、远端通信终端30的IP地址即TV20获取媒体流的地址、及通话约定的codec即TV20需采用的codec。移动终端10的控制模块1023发送UPnP控制信息至TV20的设定模块2022,TV20的设定模块2022接收到UPnP控制信息后对TV20的UPnP相关组件及服务进行初始化设置及扩充,如对MR组件,可设定其媒体传输协议为RTP协议,媒体流获取地址为远端通信终端30IP地址,支持的编解码方式为通话约定的codec,扩充其使用RTP传输获取远端媒体流的能力等。对其他UPnP组件如DSC组件的初始化设置及扩充也与此类同,包括设定媒体流发送地址为远端通信终端30IP地址及设定编解码方式为通话约定codec,同时扩充相应能力,在此不作详细说明。初始化设置完成后,移动终端10的控制模块1023通过UPnP持续控制目TV20的收发模块2023从远端通信终端30获取媒体流或向远端通信终端发送媒体流,实时依据移动终端10与远端通信终端30视频通话过程中的SIP消息,适时对TV20的收发模块2023媒体流收发/播放的开始和结束时间进行设定,也可改变视频播放过程中视频的相关属性如亮度、颜色等。
请参阅图3,所示为本发明移动终端100与TV20另一实施方式的功能模块图移动终端10包括搜寻模块1021、切换模块1022、控制模块1023、数据库1024、处理器101以及存储媒介102。模块1021~1024为存储于存储媒介102中的可执行程序,功能与图2中描述的一致,处理器101执行这些可执行程序,以实现其各自功能。TV20包括回应模块2021、设定模块2022、收发模块2023、数据库2024、处理器201以及存储媒介202。模块2021~2024为存储于存储媒介202中的可执行程序,功能与图2中描述的一致,处理器201执行这些可执行程序,以实现其各自功能。
请参阅图4,所示本发明移动终端实现视频通话转换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方法通过图2或图3所示的各个模块来实现。以下以移动终端10将视频通话转换至TV20为例进行描述。
步骤S400中,移动终端10在与远端通信终端30进行视频通话时,若用户使用移动终端10与某一预想目标TV进行NFC碰触,则移动终端10得到预想目标TV的NFC-UID(设备NFC标识码),并启动UPnP功能,移动终端10的搜寻模块1021开启搜寻功能,通过UPnPdiscovery程序向周边TV如TV20、22、24等发送M-search搜寻命令。TV20、22、24等会回应M-search搜寻命令,以TV20为例,TV20的回应模块2021收到M-search搜寻命令后会向移动终端10的搜寻模块1021上报推测20的设备信息。移动终端10的搜寻模块1021由此获取各个TV的设备信息并由此建立TV列表,存储TV信息,并依据一定筛选标准,自动筛选适合的TV作为可选TV。此处,TV的信息包括设备IP地址、NFC-UID及设备能力。筛选标准可依据视频通话实际要求由用户预先设定,在本实施方式中,TV设备需提供UPnPAV-MR及DSC等UPnP组件及其相关服务如MR-AVT、MR-CM、DSC-MI。当被碰触的预想目标TV的NFC-UID在可选TV中时,则预想目标TV自动成为目标TV,移动终端10的搜寻模块1021自动与目标TV建立连接。若被碰触的预想目标TV的NFC-UID不在可选TV中,则用户可通过与其他TV进行NFC碰触选择目标TV。此处,对于目标TV的选择,用户直接使用NFC碰触进行选择,使用户的体验更为直接,避免了在通话过程中因需要在移动终端10的用户界面上进行操作而使通话暂停。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目标TV的筛选也可由用户在操作界面上直接进行目标TV的选择,用户可对此进行自行设定与选择。
如图5是搜索过程中移动终端10与TV设备之间指令交换的示意图。因UPnP及其核心协议SSDP相关指令均为领域常识,故此在本文中不作详细解释。图5中SSDP:M-SearchReq命令指SSDP指令M-SearchReq,UPnP:MR-CM:GetProtocalInfoming指UPnPAVMR-CM服务的GetProtocalInfoming指令。图5及后续文中其他指令的表示方法以此类推,不再进行叙述。此处以移动终端10碰触TV20并最终以TV20为目标TV为例。移动终端10与TV20进行NFC碰触后获得TV20的NFC-UID,同时,开启UPnP功能,向周边TV设备发送M-SearchReq命令(图中仅画出TV20及TV40)。收到M-SearchReq命令的TV设备以M-SearchRsq命令回应,上报自身NFC-UID。移动终端10向各个TV发送GetDescription命令以获取各个TV的设备信息。搜寻过程结束。当移动终端通过筛选选定TV20为目标终端后,则通过UPnP相关指令如GetProtocolInfo等获取TV20的设备能力如传输协议及编解码能力等。
步骤S402中,移动终端10的切换模块1022使用SIPre-invite请求,对视频通话进行修改,在SDP会话描述中单独指定媒体流的终点地址为目标TV即TV20的IP地址而不修改原SDP包中其他描述如会话终点地址。此时,对于远端通信终端30而言,其视频通话的对象仍为移动终端10,SIP消息及其他通话控制数据仍在移动终端10与远端通信终端30间传输,但媒体流的传输已改道至TV20。在实际应用中,媒体流可以是单独的视频流,也可是音频流和视频流,这取决于用户的选择以及TV20是否能够如移动终端10一样提供一般语音通话所需的ACE回声消除功能。完成SIPre-invite协商后,移动终端10的切换模块1022将SIP协商结果包括传输方式、远端通信终端30的IP地址及通话约定的codec等信息存储至数据库中以备查询。.在本实施例中,传输方式默认为RTP传输。
步骤S404中,移动终端10的控制模块1023得到SIP协商结果后,发送UPnP控制信息至TV20的设定模块2022,TV20的设定模块2022接收到UPnP控制信息后对TV20的UPnP相关组件及服务进行初始化设置及扩充,如对MR组件,可设定其媒体传输协议为RTP协议,媒体流获取地址为远端通信终端30IP地址,支持的编解码方式为通话约定的codec,扩充其使用RTP传输获取远端媒体流的能力等。对其他UPnP组件如DSC组件的初始化设置及扩充也与此类同,包括设定媒体流发送地址为远端通信终端30IP地址及设定编解码方式为通话约定codec,同时扩充相应能力,在此不作详细说明。初始化设置完成后,移动终端10的控制模块1023通过UPnP持续控制目TV20的收发模块2023从远端通信终端30获取媒体流或向远端通信终端发送媒体流,实时依据移动终端10与远端通信终端30视频通话过程中的SIP消息,适时对TV20的收发模块2023媒体流收发/播放的开始和结束时间进行设定,也可改变视频播放过程中视频的相关属性如亮度、颜色等。
如图6是移动终端10通过UPnP控制TV设备时移动终端10与TV20之间指令交换的示意图,其中,显示为斜体的指令对应UPnP原相关组件的扩充设置。移动终端10与远端通信终端首先通过re-invite协商进行会话更改,取得相关信息如远端通信终端30的IP地址等。移动终端10控制TV20收取媒体流时,通过SetAVTransport、PrepareForConnectionde及Play等相关指令设定TV20获取媒体流的远端URI地址、编解码方式及启动传输。移动终端10控制TV发送媒体流时,其相关指令与收取媒体流时相似,区别仅为所应用的组件服务不同,具体指令可参考图示,在此不作重复讲述。
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所提供的移动终端10、TV及其视频通话转换方法,通过UPnP协议发现并选定目标TV,通过SIP协商为远端通信终端30指定目标TV为新的媒体流接收端,从而将移动终端10与远端通信终端30之间的媒体流传输转换至目标TV与远端通信终端30间,由此实现视频通过过程中视频画面的转换,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用户体验的同时,也更好地利用了智能电视为为移动终端10减轻负担。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实施方式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