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41775B -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屏幕亮度控制方法、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屏幕亮度控制方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41775B
CN105141775B CN201510581163.8A CN201510581163A CN105141775B CN 105141775 B CN105141775 B CN 105141775B CN 201510581163 A CN201510581163 A CN 201510581163A CN 105141775 B CN105141775 B CN 1051417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screen brightness
distance
current
det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8116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41775A (zh
Inventor
章金玉
冯甬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Communication Ningb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Ningb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Ningb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Ningb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8116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417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417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417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417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417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屏幕亮度控制方法、系统,其中,所述方法通过检测人眼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在人眼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临界距离时,实时调节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使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与人眼到移动终端的距离成正比;有效的保护了视力,减少了屏幕亮度对眼睛造成的刺激和伤害。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屏幕亮度控制方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屏幕亮度控制方法、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及平板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接受和使用智能移动终端及平板上网,看电子书,打游戏等娱乐活动。用户在上网,看电子书,打游戏或是操作智能移动终端及平板时,眼睛离其LCD显示屏很近,容易伤害眼睛。目前智能移动终端及平板对人机互动这一块没有给予控制方案,技术上存在一定的欠缺,影响用户体验。
因此,现有的模块电视的测试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屏幕亮度控制方法、系统,可有效的保护视力,减少屏幕亮度对眼睛造成的刺激和伤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A、检测人眼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
B、在人眼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临界距离时,实时调节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使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与人眼到移动终端的距离成正比。
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控制方法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C、在人眼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临界距离时,关闭移动终端的屏幕。
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控制方法中,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
A1、实时检测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根据检测到的红外线的强弱,对应输出与红外线的强弱成正比的检测电流;
A2、比较实时检测到的红外线对应的检测电流与第一参考电流之间的大小;所述第一参考电流为人眼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为第一临界距离时,对应的检测电流。
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控制方法中,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在实时检测到的红外线对应的检测电流大于第一参考电流时,实时调节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使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与检测电流的大小成反比;在实时检测到的红外线对应的检测电流小于或等于第一参考电流时,保持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不变。
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控制方法中,所述步骤B还包括:在实时检测到的红外线对应的检测电流大于第一参考电流时,在预定时间内,将检测电流稳定在第一参考电流之上;在实时检测到的红外线对应的检测电流小于第一参考电流时,将在预定时间内,将检测电流稳定在第一参考电流之下。
一种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控制系统,包括:
红外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人眼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
亮度调节模块,用于在人眼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临界距离时,实时调节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使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与人眼到移动终端的距离成正比。
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控制系统中,所述亮度调节模块,还用于在人眼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临界距离时,关闭移动终端的屏幕。
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控制系统中,所述红外检测模块包括:
红外传感器单元,用于实时检测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根据检测到的红外线的强弱,对应输出与红外线的强弱成正比的检测电流;
电流比较单元,用于比较实时检测到的红外线对应的检测电流与第一参考电流之间的大小;所述第一参考电流为人眼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为第一临界距离时,对应的检测电流。
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控制系统中,所述亮度调节模块包括调节单元,所述调节单元用于:在实时检测到的红外线对应的检测电流大于第一参考电流时,实时调节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使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与检测电流的大小成反比;在实时检测到的红外线对应的检测电流小于或等于第一参考电流时,保持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不变。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控制系统。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及其屏幕亮度控制方法、系统,其中,所述方法通过检测人眼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在人眼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临界距离时,实时调节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使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与人眼到移动终端的距离成正比;有效的保护了视力,减少了屏幕亮度对眼睛造成的刺激和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控制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屏幕亮度控制方法、系统。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检测人眼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便携式智能设备。
S20、在人眼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临界距离L1时,实时调节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使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与人眼到移动终端的距离成正比,即,在人眼靠近移动终端时,使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变暗;在人眼远离移动终端时,使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变亮。在人眼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临界距离L1时,保持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不变。由此,使得移动终端可根据用户与移动终端屏幕的距离,来调节屏幕亮度,有效的保护了视力,减少了屏幕亮度对眼睛造成的刺激和伤害,提高了移动终端使用的便利性。
在人眼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临界距离L1时,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为正常使用时的亮度。所述第一临界距离L1根据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尺寸和PPI等确定,也可由用户自行设定。优选的,所述第一临界距离L1为移动终端的屏幕的最佳观看距离。
S30、在人眼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临界距离L2时,关闭移动终端的屏幕。即,在人眼与移动终端距离太近时,熄灭移动终端的屏幕,避免眼睛受到强光的刺激。所述第二临界距离L2可由用户根据自身喜好或者需求进行设定。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0具体包括:
S110、实时检测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根据检测到的红外线的强弱,对应输出与红外线的强弱成正比的检测电流,检测到的红外线越强,输出的检测电流越大;检测到的红外线越弱,输出的检测电流越小。具体的,所述移动终端中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设置在移动终端屏幕的周边,用于检测人体辐射的红外线。由于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时,面部正对着屏幕,故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到的大部分红外线来自面部的辐射,由此可获取人眼到移动终端的距离。
S120、比较实时检测到的红外线对应的检测电流与第一参考电流I1之间的大小;所述第一参考电流I1为人眼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为第一临界距离L1时,对应的检测电流。即,检测到的红外线对应的检测电流比第一参考电流I1小时,说明人眼到移动终端的距离大于第一临界距离L1;检测到的红外线对应的检测电流比第一参考电流I1大时,说明人眼到移动终端的距离小于第一临界距离L1。通过检测人体的红外线辐射来判断人眼与移动终端的距离,实现方法简单、便捷,重要的是,只需增加一个红外线传感器即可,成本低,易于推广。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0具体包括:在实时检测到的红外线对应的检测电流大于第一参考电流I1时,实时调节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使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与检测电流的大小成反比,即,检测电流增大时,使屏幕亮度变暗,检测电流减小时,使屏幕亮度变量;在实时检测到的红外线对应的检测电流I1小于或等于第一参考电流时,保持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不变。
移动终端在调节屏幕亮度时,具体通过一个开关管单元来调节LED背光模组的亮度。所述开关管单元为NMOS管,高电平导通,低电平关断。
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0还包括:在实时检测到的红外线对应的检测电流大于第一参考电流I1时,在预定时间内,将检测电流稳定在第一参考电流I1之上;即,在预定时间内,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都比正常使用时低。在实时检测到的红外线对应的检测电流小于第一参考电流I1时,将在预定时间内,将检测电流稳定在第一参考电流I1之下;即,在预定时间内,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都保持不变。所述预定时间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只要能排除检测电流不稳定引起的亮度变化即可。优选的,所述预定时间为2s。设置预定时间,使检测电流的大小在预定时间内不会在第一参考电流I1上下波动,可防止由于人体近距离移动终端时,热辐射较大引起的检测电流不稳定,同时,也能消除人体距离移动终端较远时,外界红外信号引起的检测电流的扰动。
具体的,在实时检测到的红外线对应的检测电流大于第一参考电流I1时,在预定时间内,对温度传感器进行高温补偿,即,将人体靠近移动终端引起的温度升高的影响消除,使检测电流稳定在第一参考电流I1之上。在实时检测到的红外线对应的检测电流小于第一参考电流I1时,在预定时间内,对温度传感器进行低温补偿,即,将人体远离移动终端引起的温度降低的影响消除,使检测电流稳定在第一参考电流I1之下。
基于上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控制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控制系统,请参阅图2,所述屏幕亮度控制系统包括红外检测模块10和亮度调节模块20。
所述红外检测模块10,用于检测人眼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便携式智能设备。
所述亮度调节模块20,用于在人眼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临界距离L1时,实时调节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使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与人眼到移动终端的距离成正比。即,在人眼靠近移动终端时,所述亮度调节模块20使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变暗;在人眼远离移动终端时,所述亮度调节模块20使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变亮。在人眼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临界距离L1时,所述亮度调节模块20保持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不变。由此,使得移动终端可根据用户与移动终端屏幕的距离,来调节屏幕亮度,有效的保护了视力,减少了屏幕亮度对眼睛造成的刺激和伤害,提高了移动终端使用的便利性。
在人眼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临界距离L1时,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为正常使用时的亮度。所述第一临界距离L1根据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尺寸和PPI等确定,也可由用户自行设定。优选的,所述第一临界距离L1为移动终端的屏幕的最佳观看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亮度调节模块20,还用于在人眼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临界距离L2时,关闭移动终端的屏幕。即,在人眼与移动终端距离太近时,亮度调节模块20熄灭移动终端的屏幕,避免眼睛受到强光的刺激。所述第二临界距离L2可由用户根据自身喜好或者需求进行设定。
更进一步的,所述红外检测模块10包括红外传感器单元110和电流比较单元120。
所述红外传感器单元110,用于实时检测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根据检测到的红外线的强弱,对应输出与红外线的强弱成正比的检测电流,检测到的红外线越强,输出的检测电流越大;检测到的红外线越弱,输出的检测电流越小。具体的,所述移动终端中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设置在移动终端屏幕的周边,用于检测人体辐射的红外线。由于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时,面部正对着屏幕,故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到的大部分红外线来自面部的辐射,由此可获取人眼到移动终端的距离。所述红外线传感器中设置有光敏电阻,光敏电阻上的电流就是所述检测电流。
所述电流比较单元120,用于比较实时检测到的红外线对应的检测电流与第一参考电流I1之间的大小,在检测电流大于第一参考电流I1时,输出高电平,在检测电流小于第一参考电流I1时输出低电平;所述第一参考电流I1为人眼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为第一临界距离L1时,对应的检测电流。即,所述电流比较单元120检测到的红外线对应的检测电流比第一参考电流I1小时,说明人眼到移动终端的距离大于第一临界距离L1;检测到的红外线对应的检测电流比第一参考电流I1大时,说明人眼到移动终端的距离小于第一临界距离L1。通过检测人体的红外线辐射来判断人眼与移动终端的距离,实现方法简单、便捷,重要的是,只需增加一个红外线传感器即可,成本低,易于推广。
所述亮度调节模块20包括调节单元210,所述调节单元210用于:在实时检测到的红外线对应的检测电流大于第一参考电流I1时,即,接收到电流比较单元120输出的高电平时,实时调节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使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与检测电流的大小成反比,即,检测电流增大时,使屏幕亮度变暗,检测电流减小时,使屏幕亮度变量;在实时检测到的红外线对应的检测电流小于或等于第一参考电流I1时,即,接收到电流比较单元120输出的低电平时,保持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不变。
所述调节单元210在调节屏幕亮度时,具体通过一个开关管单元来调节LED背光模组的亮度。所述开关管单元为NMOS管,高电平导通,低电平关断。
所述亮度调节模块20还包括稳流单元220,所述稳流单元220用于在实时检测到的红外线对应的检测电流大于第一参考电流I1时,在预定时间内,将检测电流稳定在第一参考电流I1之上;即,在预定时间内,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都比正常使用时低;在实时检测到的红外线对应的检测电流小于第一参考电流I1时,将在预定时间内,将检测电流稳定在第一参考电流I1之下;即,在预定时间内,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都保持不变。所述预定时间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只要能排除检测电流不稳定引起的亮度变化即可。优选的,所述预定时间为2s。设置预定时间,使检测电流的大小在预定时间内不会在第一参考电流I1上下波动,可防止由于人体近距离移动终端时,热辐射较大引起的检测电流不稳定,同时,也能消除人体距离移动终端较远时,外界红外信号引起的检测电流的扰动。
具体的,所述稳流单元220在实时检测到的红外线对应的检测电流大于第一参考电流I1时,在预定时间内,对温度传感器进行高温补偿,即,将人体靠近移动终端引起的温度升高的影响消除,使检测电流稳定在第一参考电流I1之上;在实时检测到的红外线对应的检测电流小于第一参考电流I1时,在预定时间内,对温度传感器进行低温补偿,即,将人体远离移动终端引起的温度降低的影响消除,使检测电流稳定在第一参考电流I1之下。
红外检测模块10在实时检测到的红外线对应的检测电流大于第一参考电流I1时,发送低电平请求信号到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接收到该低电平请求信号,在其内部存储器单元检索该低电平请求信号指令,提取该指令寄存到其内部指令寄存器单元,调用该指令信号,输出驱动信号到稳流单元220,稳流单元220对红外检测模块10的热辐射感应进行高温补偿,使检测电流在预定时间内大于第一参考电流I1。同理,红外检测模块10在实时检测到的红外线对应的检测电流小于第一参考电流I1时,发送高电平请求信号到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接收到该高电平请求信号,在其内部存储器单元检索该高电平请求信号指令,提取该指令寄存到其内部指令寄存器单元,调用该指令信号,输出驱动信号到稳流单元220,稳流单元220对红外检测模块10的热辐射感应进行低温补偿,使检测电流在预定时间内小于第一参考电流I1。
所述屏幕亮度控制系统中,所述红外检测模块10还包括电平延时单元130,所述电平延时单元130用于当电流比较单元120输出的电平信号由低电平快速切换到高电平和高电平快速切换到低电平时,将电流比较单元120输出的电平信号推迟延时时间t后,输出给调节单元210,防止电平快速切换时产生的干扰,进一步提高了亮度控制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所述延时时间t根据实际需求而定,优选的,为1s。
基于上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控制系统,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控制系统。由于所述移动终端控制屏幕亮度的原理和特点在上一实施例中已详细阐述,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A、检测人眼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
B、在人眼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临界距离时,实时调节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使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与人眼到移动终端的距离成正比;
C、在人眼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临界距离时,关闭移动终端的屏幕;所述第二临界距离由用户设定;
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
A1、实时检测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根据检测到的红外线的强弱,对应输出与红外线的强弱成正比的检测电流;
A2、比较实时检测到的红外线对应的检测电流与第一参考电流之间的大小;所述第一参考电流为人眼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为第一临界距离时,对应的检测电流;
在实时检测到的红外线对应的检测电流大于第一参考电流时,实时调节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使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与检测电流的大小成反比;
在实时检测到的红外线对应的检测电流大于第一参考电流时,在预定时间内,对温度传感器进行高温补偿,使检测电流稳定在第一参考电流之上;在实时检测到的红外线对应的检测电流小于第一参考电流时,在预定时间内,对温度传感器进行低温补偿,使检测电流稳定在第一参考电流之下;
在人眼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临界距离时,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为正常使用时的亮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在实时检测到的红外线对应的检测电流大于第一参考电流时,实时调节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使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与检测电流的大小成反比;在实时检测到的红外线对应的检测电流小于或等于第一参考电流时,保持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不变。
3.一种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红外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人眼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
亮度调节模块,用于在人眼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临界距离时,实时调节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使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与人眼到移动终端的距离成正比;
所述亮度调节模块,还用于在人眼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临界距离时,关闭移动终端的屏幕;所述第二临界距离由用户设定;
所述红外检测模块包括:
红外传感器单元,用于实时检测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根据检测到的红外线的强弱,对应输出与红外线的强弱成正比的检测电流;
电流比较单元,用于比较实时检测到的红外线对应的检测电流与第一参考电流之间的大小;所述第一参考电流为人眼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为第一临界距离时,对应的检测电流;
所述亮度调节模块还包括稳流单元,所述稳流单元在实时检测到的红外线对应的检测电流大于第一参考电流时,在预定时间内,对温度传感器进行高温补偿,使检测电流稳定在第一参考电流之上;在实时检测到的红外线对应的检测电流小于第一参考电流时,在预定时间内,对温度传感器进行低温补偿,使检测电流稳定在第一参考电流之下;
所述亮度调节模块,还用于在人眼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临界距离时,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为正常使用时的亮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亮度调节模块包括调节单元,所述调节单元用于:在实时检测到的红外线对应的检测电流大于第一参考电流时,实时调节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使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与检测电流的大小成反比;在实时检测到的红外线对应的检测电流小于或等于第一参考电流时,保持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不变。
5.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3-4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控制系统。
CN201510581163.8A 2015-09-14 2015-09-14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屏幕亮度控制方法、系统 Active CN1051417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81163.8A CN105141775B (zh) 2015-09-14 2015-09-14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屏幕亮度控制方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81163.8A CN105141775B (zh) 2015-09-14 2015-09-14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屏幕亮度控制方法、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41775A CN105141775A (zh) 2015-12-09
CN105141775B true CN105141775B (zh) 2020-01-14

Family

ID=54726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81163.8A Active CN105141775B (zh) 2015-09-14 2015-09-14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屏幕亮度控制方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417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59959A (zh) * 2016-01-29 2016-07-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5575365A (zh) * 2016-02-04 2016-05-11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用户视力的方法及装置
CN107221303A (zh) * 2016-03-22 2017-09-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节屏幕亮度的方法、装置及智能终端
CN105719619A (zh) * 2016-04-22 2016-06-29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亮度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783643A (zh) * 2016-08-27 2018-03-09 深圳市诺维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用户视力的方法及装置
CN106406742B (zh) * 2016-10-08 2019-07-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屏幕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550134A (zh) * 2016-10-31 2017-03-2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隐私信息保护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648081A (zh) * 2016-12-06 2017-05-10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控制屏幕熄灭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155248A (zh) * 2017-04-28 2017-09-12 深圳齐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调光的方法以及文具
CN108810623A (zh) * 2017-05-03 2018-11-13 深圳市创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终端的智能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9816718A (zh) * 2017-11-22 2019-05-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播放提示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038444A (zh) 2017-12-11 2018-05-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图像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8095461A (zh) * 2018-01-10 2018-06-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画框及其显示方法
CN109558053A (zh) * 2018-11-30 2019-04-0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节屏幕显示的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34955A (zh) * 2021-07-07 2021-10-22 上海映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目间距测距算法控制屏幕亮度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9947A (zh) * 2009-12-24 2011-06-29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2821210A (zh) * 2012-08-21 2012-12-1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阅读的省电方法
CN104363337A (zh) * 2014-10-31 2015-02-1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调节屏幕亮度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648801U (zh) * 2012-03-16 2013-01-02 温州市凯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被动式红外探测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9947A (zh) * 2009-12-24 2011-06-29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2821210A (zh) * 2012-08-21 2012-12-1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阅读的省电方法
CN104363337A (zh) * 2014-10-31 2015-02-1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调节屏幕亮度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41775A (zh) 2015-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41775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屏幕亮度控制方法、系统
US9830883B2 (en) Method and circuit for adjusting screen brightness and display device
EP3392867B1 (en)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CN108510963B (zh) 屏幕亮度的调整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KR101526351B1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동 단말기의 제어 방법
US10223981B2 (en) Display system with automatic brightness adjustment
US20200043427A1 (en) Backlight adjusting method and backlight adjusting device
CN107993604A (zh) 一种显示屏的调节方法及设备
US20130141351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brightness control
US2015011620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for screen thereof
US20170277258A1 (en) Method for adjusting screen luminan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RU2648583C2 (ru) Жидкокристаллический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отображения
CN101299807A (zh) 一种自动调整显示参数的显示设备及其实现方法
CN107731201B (zh) 屏幕亮度调节方法及调节装置
TW201120853A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backlight brightness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2006030995A (ja) 表示制御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10403231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6293909B2 (ja) バックライト輝度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JP2013168935A (ja) 表示装置の輝度調整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CN105913812A (zh) 一种调节终端lcd背光亮度的方法、装置以及终端
WO2019019902A1 (zh) 一种屏幕显示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8184020B (zh) 一种智能终端的显示屏幕控制方法及显示屏幕控制系统
CN106534494B (zh) 一种移动终端背光调节方法及系统
CN105575364A (zh) 一种智能手表及其亮度自适应调节系统和方法
US10650786B2 (en) Automatically brightness adjusting electronic device and brightness adjusting method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26

Address after: 6 building, No. 999, Lane 315100, sailing Road, hi tech Zone, Zhejiang, Ningbo, 5

Patentee after: TCL COMMUNICATION (NINGBO) Co.,Ltd.

Address before: 10 building, No. 999, Lane 315100, sailing Road, hi tech Zone, Zhejiang, Ningbo, 5

Patentee before: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Ningbo)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