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39212A - 六网合一网店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六网合一网店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39212A
CN105139212A CN201510475673.7A CN201510475673A CN105139212A CN 105139212 A CN105139212 A CN 105139212A CN 201510475673 A CN201510475673 A CN 201510475673A CN 105139212 A CN105139212 A CN 1051392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signal
identify label
information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7567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桂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47567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39212A/zh
Publication of CN1051392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392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的六网合一网店系统属于通信系统技术领域,包括:服务器、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预先在所述服务器注册;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扫描或监听的方式发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依据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信息交互,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为所述第二终端在服务器注册时获取到的标识;本发明提供六网合一网店系统使得用户可与其周围的用户进行信息沟通和交流,其针对的是真实的生活场景,与现有的通过QQ、微信、人人网等进行信息交互的方式相比,其更能反映用户的真实生活,用户体验较好。

Description

六网合一网店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智能手机、平板上集成微信、QQ、人人、支付宝功能的六网合一网店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在人们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具备各式功能的终端与用户结合得越来越紧密,为工作和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随着各种即时通讯软件的应用,进行即时通讯成为终端的重要功能之一。近年来,出现了支持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LBS的即时通讯软件,如微信、QQ,支持LBS的即时通讯软件使得用户通过终端能够查看周围一定范围内存在的同样使用支持LBS的即时通讯软件的用户,并可以选择某一用户,与其进行信息交互。这种基于LSB服务的通讯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另外,除了通过即时通讯软件进行信息交互外,还出现了基于网站的信息交互方式,如人人网等社交网络服务网站。还有基于支付系统的支付宝等网络服务网站。
微信、QQ、人人和支付宝的功能各不一样,都有特色,不能简单舍弃,而如果一个用户需要同时使用这么多的即使通讯系统,会造成用户出现忙乱,难以协调,如何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上将即时通讯软件如微信、QQ、人人,支付系统如支付宝系统集成一个软件,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六网合一网店系统,解决在智能手机、平板上集成微信、QQ、人人、支付宝功能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六网合一网店系统,一种六网合一网店系统,包括:服务器、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预先在所述服务器注册;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扫描或监听的方式发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依据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信息交互,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为所述第二终端在服务器注册时获取到的标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作为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包括:终端发现单元、信息获取单元和信息交互单元;所述终端发现单元,用于通过扫描或监听的方式发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所述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为所述第二终端在服务器注册时获取到的标识;所述信息交互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信息交互。
所述六网合一网店系统包括:通过扫描或监听的方式发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为所述第二终端在服务器注册时获取到的标识;依据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信息交互;依据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信息交互包括: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信号特征信息;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信号特征信息和对应的身份标识发送往第三终端或服务器,以使所述第三终端或服务器依据所述信号特征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确定目标终端;接收所述第三终端或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目标终端的身份标识;依据所述目标终端的身份标识与所述目标终端进行信息交互;依据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信息交互包括: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信号特征信息;依据所述信号特征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确定目标终端;依据所述目标终端的身份标识与所述目标终端进行信息交互;所述信号特征信息包括:信号强度信息,所述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信号特征信息的过程包括:接收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发送的信号;确定接收的所述信号的信号强度;所述信号特征信息包括:信号强度信息,所述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信号特征信息的过程包括: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发送信号,以使接收到该信号的第二终端确定信号强度并将所述信号强度发送往所述第一终端;接收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发送的信号强度;所述依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信号特征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确定目标终端包括:判断所述第二终端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值;当所述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时,将所述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的第二终端确定为目标终端;所述信号特征信息包括:信号的频率信息,所述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信号特征信息的过程包括: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发送信号,以使接收到该信号的第二终端确定预设时间范围内的信号频率,并在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的信号频率发生变化时,确定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由多普勒效应导致的信号的频率偏移量;接收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发送的信号的频率偏移量;所述信号特征信息包括:信号的频率信息,所述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信号特征信息的过程包括: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发送信号,以使接收到该信号的第二终端确定预设时间范围内的信号频率,并在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的信号频率发生变化时,将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的信号频率发送往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的信号频率;所述信号特征信息包括:信号的频率信息,所述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信号特征信息的过程包括:监测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信号,确定预设时间范围内第二终端发送的信号的频率;在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信号的频率发生变化时,确定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由多普勒效应导致的信号的频率偏移量;所述信号特征信息包括:信号的频率信息,所述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信号特征信息的过程包括: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发送信号,以使接收到该信号的第二终端确定预设时间范围内的信号频率,并在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的信号频率发生变化时,将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的信号频率发送往所述第三终端或服务器,以使所述第三终端或服务器确定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由多普勒效应导致的信号的频率偏移量;接收所述第三终端或服务器发送的所述信号的频率偏移量;依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信号特征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确定目标终端包括:根据接收的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的信号频率确定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由多普勒效应导致的信号的频率偏移量;判断所述频率偏移量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值;当所述频率偏移量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时,将所述频率偏移量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的第二终端确定为目标终端;依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信号特征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确定目标终端包括:判断所述频率偏移量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值;当所述频率偏移量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时,将所述频率偏移量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的第二终端确定为目标终端;所述依据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信息交互包括:将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发送往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将其预存的、与接收的身份标识对应的信息发送往所述第一终端;或者,将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发送往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一信息转发给与接收的身份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或者,通过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直接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信息;所述信号为无线信号,所述无线信号为WIFI信号、蓝牙信号、RFID射频信号、声波信号或超声波信号。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六网合一网店系统中,第一终端可通过扫描或监听的方式发现周围的第二终端,在获取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后,通过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可以其进行信息交互。本发明提供六网合一网店系统使得用户可与其周围的用户进行信息沟通和交流,其针对的是真实的生活场景,与现有的通过QQ、微信、人人网等进行信息交互的方式相比,其更能反映用户的真实生活,用户体验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六网合一网店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六网合一网店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六网合一网店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六网合一网店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5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7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8提供的六网合一网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六网合一网店系统,应用于第一终端,图1示出了该六网合一网店系统的流程示意图,该六网合一网店系统可以包括:S101:通过扫描或监听的方式发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第一终端可以使用无线通信技术扫描发现第二终端,如第一终端可以使用Wi-Fi、Wi-FiDirect技术、蓝牙技术、RFID技术和/或Ad-hoc技术扫描发现第二终端。S102: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为第二终端在服务器注册时获取到的标识。其中,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可以为第二终端在服务器注册时,由用户输入的标识,也可以为服务器为其分配的标识。第一终端在发现第二终端后,可以通过各种无线通信技术获取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其中,无线通信技术包括:Wi-Fi、Wi-Fidirect技术、蓝牙技术、RFID技术、NFC技术、红外技术、传感技术、Ad-hoc技术、蜂窝网技术等。特别说明的是,以上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采用单一形式或组合形式。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便携式手持设备等移动终端,也可为个人电脑、工作站等固定终端。S103:依据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与第二终端进行信息交互。其中,依据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与第二终端进行信息交互可以包括:将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发送往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将其预存的、与接收的身份标识对应的信息发送往第一终端;或者,将第一信息和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发送往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将第一信息转发给与接收的身份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或者,通过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直接向第二终端发送信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六网合一网店系统中,第一终端可通过扫描或监听的方式发现周围的第二终端,在获取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后,通过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可以其进行信息交互。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使得用户可与其周围的用户进行信息沟通和交流,其针对的是真实的生活场景,与现有的通过QQ、微信、人人网等进行信息交互的方式相比,其更能反映用户的真实生活,用户体验较好。
实施例2、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六网合一网店系统,应用于第一终端,图2示出了该六网合一网店系统的流程示意图,该六网合一网店系统可以包括:S201:通过扫描或监听的方式发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其中,第一终端可以使用无线通信技术扫描发现第二终端,如第一终端可以使用Wi-Fi、Wi-FiDirect技术、蓝牙技术、RFID技术和/或Ad-hoc技术扫描发现第二终端。S202: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其中,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为第二终端在服务器注册时获取到的标识。其中,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可以为第二终端在服务器注册时,由用户输入的标识,也可以为服务器为其分配的标识。第一终端在发现第二终端后,可以通过各种无线通信技术获取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其中,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包括:Wi-Fi、Wi-Fidirect技术、蓝牙技术、RFID技术、NFC技术、红外技术、传感技术、Ad-hoc技术、蜂窝网技术等。特别说明的是,以上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采用单一形式或组合形式。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便携式手持设备等移动终端,也可为个人电脑、工作站等固定终端。S203: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信号特征信息。其中,信号特征信息可以为信号强度信息。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信号特征信息的过程可以包括:接收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发送的信号,确定接收的信号的强度。由于信号的强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终端之间的距离,因此,通过信号的强度可确定第二终端距离第一终端的远近。第一终端获取信号特征信息的方式还可为其它,例如:第一终端发送信号,接收到该信号的第二终端确定信号强度,并将信号强度发送往第一终端;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信号强度。S204:依据信号特征信息从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确定目标终端。其中,依据信号特征信息从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确定目标终端的过程可以包括:判断第二终端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值,当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预设值时,将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预设值的第二终端确定为目标终端。另外,第一终端在接收到各个信号强度后,还可对信号强度进行排序,根据排序确定目标终端,例如,将信号强度最大的第二终端确定为目标终端。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目标终端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根据信号强度确定目标终端的具体方式可由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而定。S205:依据目标终端的身份标识与目标终端进行信息交互。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与目标终端进行信息交互的过程可以包括:将目标终端的身份标识发送往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将其预存的与接收的目标终端的身份标识对应的信息发送往第一终端;接收服务器发送的信息。其中,服务器预存的与目标终端的身份标识对应的信息可以为持有目标终端的用户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昵称、兴趣、爱好等,还可以为该用户分享的信息等。另外,服务器也可预存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和与该身份标识对应的信息,当服务器接收到目标终端发送的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时,也可将与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对应的信息发送往目标终端。这样,第一终端可获取到目标终端的相关信息,目标终端也可获取到第一终端的相关信息。在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础上,现列举一具体实例进行说明:持有终端A的用户a对与其距离最近的持有终端B1的用户b1感兴趣,想获取用户b1的信息,获取信息的过程为:①终端A扫描发现其周围的终端B1、B2和B3,②终端A获取终端B1、B2和B3的身份标识,分别为b1、b2和b3。其中,b1为终端B1在服务器注册时,服务器为其分配的标识,b2和b3同样如此。③终端A向终端B1、B2和B3发送信号。终端B1接收到终端A发送的信号后,确定该信号的信号强度,并将确定出的信号强度发送往终端A,终端B2和B3同样如此。④信号强度越大,说明终端间的距离越近。终端A将信号强度最大的终端的身份标识,即终端B1的身份标识b1发送往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将其预存的与b1对应的信息发送往终端A。其中,与b1对应的信息可以为用户b1基本个人信息、用户b1分享的信息等等。优选地,终端B1将信号强度和自身的身份标识b1发送往终端A,终端B2和B3同样如此,这样,终端A可以得知与接收的信号强度对应的终端为哪个。⑤终端A接收服务器发送的信息。这样,用户a通过终端A便可获取到用户b1的信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六网合一网店系统中,第一终端在发现周围的第二终端并获取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后,可基于信号的特征信息从第二终端中确定目标终端,并与目标终端进行信息交互。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使得用户不但可以获取到其周围用户的信息,还可获取到其感兴趣的用户的信息,与现有的通过QQ、微信、人人网等进行信息交互的方式相比,其更能反映用户的真实生活,用户体验较好。
实施例3、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六网合一网店系统,应用于第一终端,图3示出了该六网合一网店系统的流程示意图,该六网合一网店系统可以包括:S301:通过扫描或监听的方式发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其中,第一终端可以使用无线通信技术扫描发现第二终端,如第一终端可以使用Wi-Fi、Wi-FiDirect技术、蓝牙技术、RFID技术和/或Ad-hoc技术扫描发现第二终端。S302: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其中,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为第二终端在服务器注册时获取到的标识。其中,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可以为第二终端在服务器注册时,由用户输入的标识,也可以为服务器为其分配的标识。第一终端在发现第二终端后,可以通过各种无线通信技术获取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其中,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包括:Wi-Fi、Wi-Fidirect技术、蓝牙技术、RFID技术、NFC技术、红外技术、传感技术、Ad-hoc技术、蜂窝网技术等。特别说明的是,以上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采用单一形式或组合形式。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便携式手持设备等移动终端,也可为个人电脑、工作站等固定终端。S303: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信号特征信息。其中,信号特征信息可以为信号频率信息。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信号特征信息的过程可以包括:向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发送信号,以使接收到该信号的第二终端确定预设时间范围内的信号频率,并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信号频率发生变化时,确定预设时间范围内由多普勒效应导致的信号的频率偏移量;接收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发送的信号的频率偏移量。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终端将频率偏移量和自身的身份标识一并发送往第一终端,以便第一终端能得知接收的频率偏移量来自哪个终端。其中,第一终端发送的信号为无线信号,具体可以为WIFI信号、蓝牙信号、RFID射频信号、声波信号或超声波信号。S304:依据信号特征信息从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确定目标终端。依据信号特征信息从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确定目标终端包括:判断频率偏移量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值;当频率偏移量大于第二预设值时,将频率偏移量大于第二预设值的第二终端确定为目标终端。另外,第一终端在接收到各个频率偏移量后,还可对频率偏移量进行排序,根据排序确定目标终端,例如,将频率偏移量最大的第二终端确定为目标终端。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目标终端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根据频率偏移量确定目标终端的具体方式可由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通过信号的频率信息确定目标终端的方法适用于两个终端之间发生相对位移的情况,例如,持有终端A的用户a对其周围持有终端B1的用户b1兴趣,用户a向其感兴趣的用户b1移动,相应的,终端A会朝向终端B1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终端A处于持续发送信号的状态。终端A的移动使得终端B1接收到的信号的频率发生变化,终端B1确定预设时间范围内的频率偏移量,并将频率偏移量发送给终端A或服务器。虽然终端A朝向终端B1移动,但终端A发送的信号仍会被其他的终端如B2接收,终端B2也会确定预设时间范围内的频率偏移量,并将频率偏移量发送给终端A。终端A将频率偏移量最大的终端确定为目标终端。S305:依据目标终端的身份标识与目标终端进行信息交互。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与目标终端进行信息交互的过程可以包括:第一终端依据目标终端的身份标识直接向目标终端发送信息,当然,第一终端也可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信息。另外,可选的,步骤S303中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信号特征信息的过程还可以为:向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发送信号,以使接收到该信号的第二终端确定预设时间范围内的信号频率,并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信号频率发生变化时,将预设时间范围内的信号频率发送往第三终端或服务器,以使第三终端或服务器确定预设时间范围内由多普勒效应导致的信号的频率偏移量;接收第三终端或服务器发送的信号的频率偏移量。可选的,步骤S303中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信号特征信息的过程还可以为:第一终端监测第二终端发送的信号,确定预设时间范围内第二终端发送的信号的频率,其中,第二终端处于持续发送信号的状态;在预设时间范围内信号的频率发生变化时,确定预设时间范围内由多普勒效应导致的信号的频率偏移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六网合一网店系统中,第一终端在发现周围的第二终端并获取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后,可基于信号的特征信息从第二终端中确定目标终端,并与目标终端进行信息交互。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使得用户不但可以获取到其周围用户的信息,还可获取到其感兴趣的用户的信息,与现有的通过QQ、微信、人人网等进行信息交互的方式相比,其更能反映用户的真实生活,用户体验较好。
实施例4、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了一种六网合一网店系统,应用于第一终端,图4示出了该六网合一网店系统的流程示意图,该六网合一网店系统可以包括:S401:通过扫描或监听的方式发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第一终端可以使用无线通信技术扫描发现第二终端,如第一终端可以使用Wi-Fi、Wi-FiDirect技术、蓝牙技术、RFID技术和/或Ad-hoc技术扫描发现第二终端。S402: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为第二终端在服务器注册时获取到的标识。其中,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可以为第二终端在服务器注册时,由用户输入的标识,也可以为服务器为其分配的标识。第一终端在发现第二终端后,可以通过各种无线通信技术获取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其中,无线通信技术包括:Wi-Fi、Wi-Fidirect技术、蓝牙技术、RFID技术、NFC技术、红外技术、传感技术、Ad-hoc技术、蜂窝网技术等。特别说明的是,以上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采用单一形式或组合形式。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便携式手持设备等移动终端,也可为个人电脑、工作站等固定终端。S403: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信号特征信息。其中,信号特征信息可以为信号频率信息。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信号特征信息的过程可以为:向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发送信号,以使接收到该信号的第二终端确定预设时间范围内的信号频率,并在预设时间范围内的信号频率发生变化时,将预设时间范围内的信号频率发送往第一终端;接收预设时间范围内的信号频率。需要说明的是,预设时间范围内的信号频率发生变化,表明第一终端相对第二终端发生位移,例如,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移动,在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移动时,第一终端处于持续发送信号的状态。其中,第一终端发送的信号为无线信号,具体可以为WIFI信号、蓝牙信号、RFID射频信号、声波信号或超声波信号。S404:将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信号特征信息和对应的身份标识发送往第三终端或服务器,以使第三终端或服务器依据信号特征信息从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确定目标终端。其中,第三终端或服务器依据信号特征信息从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确定目标终端的过程包括:根据接收的预设时间范围内的信号频率确定预设时间范围内由多普勒效应导致的信号的频率偏移量;判断频率偏移量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值;当频率偏移量大于第二预设值时,将频率偏移量大于第二预设值的第二终端确定为目标终端。另外,第三终端或服务器在接收到各个频率偏移量后,还可对频率偏移量进行排序,根据排序确定目标终端,例如,将频率偏移量最大的第二终端确定为目标终端。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目标终端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根据频率偏移量确定目标终端的具体方式可由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而定。S405:接收第三终端或服务器发送的目标终端的身份标识。S406:依据目标终端的身份标识与目标终端进行信息交互。依据目标终端的身份标识与目标终端进行信息交互的过程可以包括:将目标终端的身份标识发送往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将其预存的、与接收的目标终端的身份标识对应的信息发送往第一终端,或者,将第一信息和目标终端的身份标识发送往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将第一信息转发给与接收的身份标识对应的目标终端;或者,通过目标终端的身份标识直接向目标终端发送信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六网合一网店系统中,第一终端在发现周围的第二终端并获取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后,可基于信号的特征信息从第二终端中确定目标终端,并与目标终端进行信息交互。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使得用户不但可以获取到其周围用户的信息,还可获取到其感兴趣的用户的信息,与现有的通过QQ、微信、人人网等进行信息交互的方式相比,其更能反映用户的真实生活,用户体验较好。
实施例5、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作为第一终端,图5示出了该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可以包括:终端发现单元101,用于通过扫描或监听的方式发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信息获取单元102,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为第二终端在服务器注册时获取到的标识。信息交互单元103,用于依据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与第二终端进行信息交互。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终端可通过扫描或监听的方式发现周围的第二终端,在获取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后,通过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可以其进行信息交互。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终端使得用户可与其周围的用户进行信息沟通和交流,其针对的是真实的生活场景,与现有的通过QQ、微信、人人网等进行信息交互的方式相比,其更能反映用户的真实生活,用户体验较好。
实施例6、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作为第一终端,图6示出了该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可以包括:终端发现单元201,用于通过扫描或监听的方式发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信息获取单元202,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为第二终端在服务器注册时,服务器为第二终端分配的标识。信息交互单元203,用于依据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与第二终端进行信息交互。进一步的,信息交互单元203可以包括:第一获取子单元2031、第一发送子单元2032、第一接收子单元2033和第一信息交互子单元2034。其中:第一获取子单元2031,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信号特征信息。第一发送子单元2032,用于将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信号特征信息和对应的身份标识发送往第三终端或服务器,以使第三终端或服务器依据信号特征信息从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确定目标终端。第一接收子单元2033,用于接收第三终端或服务器发送的目标终端的身份标识。第一信息交互子单元2034,用于依据目标终端的身份标识与目标终端进行信息交互。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终端在发现周围的第二终端并获取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后,可基于信号的特征信息从第二终端中确定目标终端,并与目标终端进行信息交互。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终端使得用户不但可以获取到其周围用户的信息,还可获取到其感兴趣的用户的信息,与现有的通过QQ、微信、人人网等进行信息交互的方式相比,其更能反映用户的真实生活,用户体验较好。
实施例7、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作为第一终端,图7示出了该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可以包括:终端发现单元301,用于通过扫描或监听的方式发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信息获取单元302,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为第二终端在服务器注册时,服务器为第二终端分配的标识。信息交互单元303,用于依据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与第二终端进行信息交互。进一步的,信息交互单元303可以包括:第二获取子单元3031、信息确定子单元3032和第二信息交互子单元3033。其中:第二获取子单元3031,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信号特征信息。信息确定子单元3032,用于依据信号特征信息从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确定目标终端。第二信息交互子单元3033,用于依据目标终端的身份标识与目标终端进行信息交互。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终端在发现周围的第二终端并获取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后,可基于信号的特征信息从第二终端中确定目标终端,并与目标终端进行信息交互。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终端使得用户不但可以获取到其周围用户的信息,还可获取到其感兴趣的用户的信息,与现有的通过QQ、微信、人人网等进行信息交互的方式相比,其更能反映用户的真实生活,用户体验较好。
实施例8、本发明实施例八提供一种六网合一网店系统,图8示出了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可以包括:服务器、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预先在服务器注册。第一终端通过扫描或监听的方式发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依据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与第二终端进行信息交互,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为第二终端在服务器注册时获取到的标识。其中,本实施例提供的六网合一网店系统的第一终端可以是实施例五至实施例七提供的终端,其具体结构可参见实施五至实施例七,在此不作赘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系统中,第一终端可通过扫描或监听的方式发现周围的第二终端,在获取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后,通过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可以其进行信息交互。本实施例提供的系统使得用户可与其周围的用户进行信息沟通和交流,其针对的是真实的生活场景,与现有的通过QQ、微信、人人网等进行信息交互的方式相比,其更能反映用户的真实生活,用户体验较好。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六网合一网店系统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2)

1.一种六网合一网店系统,包括:服务器、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特征是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预先在所述服务器注册;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扫描或监听的方式发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依据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信息交互,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为所述第二终端在服务器注册时获取到的标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作为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包括:终端发现单元、信息获取单元和信息交互单元;所述终端发现单元,用于通过扫描或监听的方式发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所述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为所述第二终端在服务器注册时获取到的标识;所述信息交互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信息交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网合一网店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六网合一网店系统包括:通过扫描或监听的方式发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为所述第二终端在服务器注册时获取到的标识;依据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信息交互;依据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信息交互包括: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信号特征信息;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信号特征信息和对应的身份标识发送往第三终端或服务器,以使所述第三终端或服务器依据所述信号特征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确定目标终端;接收所述第三终端或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目标终端的身份标识;依据所述目标终端的身份标识与所述目标终端进行信息交互;依据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信息交互包括: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信号特征信息;依据所述信号特征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确定目标终端;依据所述目标终端的身份标识与所述目标终端进行信息交互;所述信号特征信息包括:信号强度信息,所述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信号特征信息的过程包括:接收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发送的信号;确定接收的所述信号的信号强度;所述信号特征信息包括:信号强度信息,所述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信号特征信息的过程包括: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发送信号,以使接收到该信号的第二终端确定信号强度并将所述信号强度发送往所述第一终端;接收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发送的信号强度;所述依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信号特征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确定目标终端包括:判断所述第二终端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值;当所述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时,将所述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的第二终端确定为目标终端;所述信号特征信息包括:信号的频率信息,所述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信号特征信息的过程包括: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发送信号,以使接收到该信号的第二终端确定预设时间范围内的信号频率,并在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的信号频率发生变化时,确定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由多普勒效应导致的信号的频率偏移量;接收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发送的信号的频率偏移量;所述信号特征信息包括:信号的频率信息,所述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信号特征信息的过程包括: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发送信号,以使接收到该信号的第二终端确定预设时间范围内的信号频率,并在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的信号频率发生变化时,将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的信号频率发送往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的信号频率;所述信号特征信息包括:信号的频率信息,所述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信号特征信息的过程包括:监测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信号,确定预设时间范围内第二终端发送的信号的频率;在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信号的频率发生变化时,确定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由多普勒效应导致的信号的频率偏移量;所述信号特征信息包括:信号的频率信息,所述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信号特征信息的过程包括: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发送信号,以使接收到该信号的第二终端确定预设时间范围内的信号频率,并在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的信号频率发生变化时,将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的信号频率发送往所述第三终端或服务器,以使所述第三终端或服务器确定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由多普勒效应导致的信号的频率偏移量;接收所述第三终端或服务器发送的所述信号的频率偏移量;依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信号特征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确定目标终端包括:根据接收的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的信号频率确定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由多普勒效应导致的信号的频率偏移量;判断所述频率偏移量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值;当所述频率偏移量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时,将所述频率偏移量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的第二终端确定为目标终端;依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信号特征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确定目标终端包括:判断所述频率偏移量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值;当所述频率偏移量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时,将所述频率偏移量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的第二终端确定为目标终端;所述依据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信息交互包括:将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发送往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将其预存的、与接收的身份标识对应的信息发送往所述第一终端;或者,将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发送往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一信息转发给与接收的身份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或者,通过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直接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信息;所述信号为无线信号,所述无线信号为WIFI信号、蓝牙信号、RFID射频信号、声波信号或超声波信号。
CN201510475673.7A 2015-08-06 2015-08-06 六网合一网店系统 Pending CN1051392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75673.7A CN105139212A (zh) 2015-08-06 2015-08-06 六网合一网店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75673.7A CN105139212A (zh) 2015-08-06 2015-08-06 六网合一网店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39212A true CN105139212A (zh) 2015-12-09

Family

ID=54724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75673.7A Pending CN105139212A (zh) 2015-08-06 2015-08-06 六网合一网店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3921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6505A (zh) * 2016-04-22 2016-09-21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多普勒频移的人气商品发现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6505A (zh) * 2016-04-22 2016-09-21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多普勒频移的人气商品发现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3087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fication of mobile device users in an area of a wireless access point
US20190335404A1 (en) Exchanging ranging and location information among peer-to-peer devices
US10524223B2 (en) Location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LCI) query
US8694027B2 (en) Determining a position of a mobile device
CN105850218B (zh) 一种d2d通信的发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202729B (zh) 一种联系人的添加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075297B (zh) 使用Wi-Fi的基于位置的通告系统
JP6021368B2 (ja) 位置別アクセスポイントの品質情報を介してネットワークを選択するための無線端末システム、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サービス提供方法、及び接続方法
US10433101B2 (en) Location services in an obfuscated wireless network
WO2017063499A1 (zh) 文件发送、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2821461A (zh) 位置判定方法、系统以及相应的移动终端
CN103906226A (zh) 邻近终端发现方法、装置、终端和服务器
US20160050281A1 (en) Seamless peer to peer internet connectivity
CN107831467B (zh) 节点定位方法、服务器、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9686648B2 (en) Method, a server and a computer program for local discovery
CN103841513A (zh) 服务信息提供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04349283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终端及信息处理系统
CN105139212A (zh) 六网合一网店系统
CN104105084A (zh)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终端及信息交互系统
CN103634360A (zh) 传感器功能的分享应用方法、系统和服务器、移动终端
CN103686608B (zh) 一种定位方法及其移动终端、广播终端以及服务器
WO2012088667A1 (en) Estimating the geographical position of an apparatus based on its proximity to other apparatuses
CN109194420A (zh) 一种基于信号强度连接不同蓝牙设备的方法
Yun et al. Silent broadcast: Experience of connectionless messaging using Wi-Fi P2P
WO2017015860A1 (zh) 特殊作业场所工作人员定位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