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33621B - 基坑围护系统的施工方法及基坑围护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坑围护系统的施工方法及基坑围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33621B
CN105133621B CN201510532299.XA CN201510532299A CN105133621B CN 105133621 B CN105133621 B CN 105133621B CN 201510532299 A CN201510532299 A CN 201510532299A CN 105133621 B CN105133621 B CN 1051336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undation pit
pit enclosure
wall width
attached
continuous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3229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33621A (zh
Inventor
熊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Southwest Survey and Design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3229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336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336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336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336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336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lkheads Adapted To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坑围护系统,在主体基坑围护和附属基坑围护的搭接处设有止水结构,止水结构包括第一连续墙墙幅,第一连续墙墙幅分别与主体基坑围护外侧及附属基坑围护外侧贴合,第一连续墙墙幅与L型过渡墙幅一体成槽。另外还涉及一种该围护系统的施工方法。本发明通过在主体基坑围护与附属基坑围护搭接处施工一第一连续墙墙幅,该第一连续墙墙幅与主体基坑围护的L型过渡墙幅一体成槽,可保证搭接处墙幅的完整性,避免在主体基坑围护和附属基坑围护搭接位置出现渗水通道,从而达到止水的目的。

Description

基坑围护系统的施工方法及基坑围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坑围护系统的施工方法及一种基坑围护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许多地铁车站,主体及附属的深基坑由于基坑深度不同,且受到场地条件及交通条件的制约,基坑需进行分期开挖。在富水地区,地铁车站主体基坑围护101一般采用止水效果较好的连续墙,附属基坑围护103一般采用咬合桩。基坑进行分期施工,且围护型式不同,将出现先期实施基坑与后期实施基坑的围护存在一个不连续的搭接区,往往成为基坑围护系统的薄弱点。在富水地区,当场区存在粉砂层及承压水时,后续开挖的基坑围护在搭接位置出现渗漏水及涌水涌砂的情况,对周边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威胁周边的建构筑物安全以及基坑自身的安全,因此须对渗漏点进行止水处理。
目前,一般的处理方式是在搭接位置的围护结构外侧进行高压旋喷形成止水帷幕102,如图1-图2所示。但大量实践表明,旋喷止水在粉砂层的效果较差,且旋喷止水帷幕102在基坑深度范围内难以达到均一的效果,导致基坑开挖过程中随着开挖深度变化,反复出现侧壁漏水漏砂的情况。当场区存在强透水层时,搭接位置的渗漏水处理也存在相同的问题,因此旋喷止水需要反复进行,导致工程成本增加、工期延误。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基坑围护系统的施工方法及一种基坑围护系统,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基坑围护系统的施工方法及一种基坑围护系统,至少可解决现有技术的部分缺陷。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基坑围护系统的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基坑围护系统轮廓线,将所述基坑围护系统划分为主体基坑围护和附属基坑围护,所述附属基坑围护与所述主体基坑围护搭接。
步骤二:沿主体基坑围护轮廓线进行施工,所述主体基坑围护采用连续墙结构,在与所述附属基坑围护搭接处采用L型过渡墙幅,于该L型过渡墙幅外侧一体成槽施工有第一连续墙墙幅,所述第一连续墙墙幅与附属基坑围护轮廓线外侧贴合。
步骤三:沿附属基坑围护轮廓线进行施工。
作为实施例之一,步骤二中,于所述第一连续墙墙幅靠近所述附属基坑围护轮廓线的一端搭接施工有第二连续墙墙幅,所述第二连续墙墙幅为L型,且远离所述第一连续墙墙幅的一边与所述附属基坑围护轮廓线垂直相交;对应在步骤三中,在附属基坑围护施工取土过程中,切割所述第二连续墙墙幅,使所述附属基坑围护与所述第二连续墙墙幅搭接;附属基坑开挖过程中,将位于所述附属基坑围护内的第二连续墙墙幅部分挖除。
作为实施例之一,步骤二中,所述L型过渡墙幅与所述第一连续墙墙幅一体成槽后,先在L型过渡墙幅槽内吊装L型的钢筋笼,然后在一体槽内进行整体混凝土浇筑。
作为实施例之一,一体槽内浇筑的混凝土强度为C25~C30。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第二连续墙墙幅为素混凝土墙幅,混凝土强度为C15~C20。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基坑围护系统,包括主体基坑围护和附属基坑围护,所述附属基坑围护与所述主体基坑围护搭接且于搭接处设有止水结构,所述主体基坑围护为连续墙结构且于所述搭接处采用L型过渡墙幅,所述止水结构包括第一连续墙墙幅,所述第一连续墙墙幅分别与所述主体基坑围护外侧及所述附属基坑围护外侧贴合,所述第一连续墙墙幅与所述L型过渡墙幅一体成槽。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止水结构还包括第二连续墙墙幅,所述第二连续墙墙幅一端与所述第一连续墙墙幅靠近附属基坑的一端搭接,所述第二连续墙墙幅另一端与所述附属基坑围护搭接。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L型过渡墙幅为钢筋混凝土墙幅;所述第一连续墙墙幅为素混凝土墙幅,且与所述L型过渡墙幅内的混凝土强度相同。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第二连续墙墙幅为素混凝土墙幅,混凝土强度为C15~C20。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附属基坑围护为咬合桩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实现了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主体基坑围护与附属基坑围护搭接处施工一第一连续墙墙幅,该第一连续墙墙幅与主体基坑围护的L型过渡墙幅一体成槽,可保证搭接处墙幅的完整性,避免在主体基坑围护和附属基坑围护搭接位置出现渗水通道,从而达到止水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还实现了如下有益效果:通过L型过渡墙幅、第一连续墙墙幅和第二连续墙墙幅组合过渡,可在主体基坑围护和附属基坑围护搭接处形成一良好的封闭区域,能够有效切断该搭接范围内的渗水路径,起到良好的基坑止水效果。通过素混凝土墙幅对搭接位置的土体进行全深度置换,沿深度范围素墙保持均匀,能够有效提高止水效果;且置换后的素混凝土墙具有一定的强度,对于搭接位置的基坑围护亦能起到坑外加固的作用,因此能够保证周围环境安全以及基坑自身的安全,并且能够保证工期,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图2为背景技术提供的现有技术中基坑围护系统施工的流程示意图;
图3-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坑围护系统施工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3-图5,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基坑围护系统的施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地铁车站基坑围护系统的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基坑围护系统轮廓线,将所述基坑围护系统划分为主体基坑围护1和附属基坑围护5,所述附属基坑围护5与所述主体基坑围护1搭接。一般地,对于富水地区,地铁车站主体基坑围护1一般采用止水效果较好的连续墙,附属基坑围护5一般采用咬合桩。
步骤二:沿主体基坑围护1轮廓线进行施工,所述主体基坑围护1采用连续墙结构,在与所述附属基坑围护5搭接处采用L型过渡墙幅2,于该L型过渡墙幅2外侧一体成槽施工有第一连续墙墙幅3,所述第一连续墙墙幅3与附属基坑围护5轮廓线外侧贴合。如图3,此处所述的L型过渡墙幅2外侧指的是其远离附属基坑的一边的外侧;该第一连续墙墙幅3优选为一字型墙幅3,其内侧分别与主体基坑围护1外侧及附属基坑围护5外侧贴合接触;该一字型墙幅3与上述L型过渡墙幅2一体成槽,形成一异形墙幅。该一字型墙幅3的长度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及止水强度需要进行确定:以该L型过渡墙幅2靠近附属基坑的一边为第一边部,另一边为第二边部,上述一字型墙幅3可与第一边部形成一L型墙幅,或与第一边部形成一T型墙幅。即一字型墙幅3与主体基坑围护1贴合的长度不小于第一边部的宽度,以保证墙幅的强度。
步骤三:沿附属基坑围护5轮廓线进行施工。一般地,先紧邻所述L型过渡墙幅2及所述第一连续墙墙幅3进行施工,再施工所述附属基坑围护5的其余部分。
通过在主体基坑围护1与附属基坑围护5搭接处施工一第一连续墙墙幅3,该第一连续墙墙幅3与主体基坑围护1的L型过渡墙幅2一体成槽,可保证搭接处墙幅的完整性,避免在主体基坑围护1和附属基坑围护5搭接位置出现渗水通道,从而达到止水的目的。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步骤二中,于所述第一连续墙墙幅3靠近所述附属基坑的一端搭接施工有第二连续墙墙幅4,所述第二连续墙墙幅4为L型,且远离所述第一连续墙墙幅3的一边与所述附属基坑围护5轮廓线垂直相交;对应在步骤三中,在附属基坑围护5施工取土过程中,切割所述第二连续墙墙幅4,使所述附属基坑围护5与所述第二连续墙墙幅4搭接;附属基坑开挖过程中,将位于所述附属基坑围护5内的第二连续墙墙幅4部分挖除。如图4-图5所示,以该第二连续墙墙幅4与所述附属基坑围护5轮廓线垂直相交的一边为第三边部,另一边为第四边部,第四边部远离第三边部的一端与第一连续墙墙幅3搭接,从而第四边部内侧与附属基坑围护5轮廓线外侧贴合接触。由于附属基坑围护5在施工取土过程中要切割第三边部,从而在切割处形成一先切割、后填充的搭接区域,该搭接区域能够有效地防止该处出现的渗漏,具有良好的止水效果,无需反复,且该搭接区域可作为分界位置咬合桩外侧的土体加固,有利于基坑的安全,对周边环境能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接续上述方法,上述第二连续墙墙幅4优选为素混凝土墙幅,采用低标号混凝土,墙幅土体被完全置换,强度比土体经过注浆加固条件下要高,且置换后的素砼墙幅的均一性比土体加固条件下要好很多。另外,该第二连续墙墙幅4采用低标号素砼,在后期附属基坑围护5施工时,便于切割该第二连续墙墙幅4(第三边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续墙墙幅4采用C15~C20混凝土浇筑,一般采用C15混凝土即可。
接续上述方法,步骤二中,优选地,所述L型过渡墙幅2为钢筋混凝土墙幅,所述第一连续墙墙幅3为素混凝土墙幅,可满足主体基坑围护1及搭接处止水结构的强度要求。其中,L型过渡墙幅2与第一连续墙墙幅3内浇筑的混凝土的强度可相同也可不同;为施工方便,同时保证一体成槽的墙幅的强度均匀性,设置L型过渡墙幅2与第一连续墙墙幅3内浇筑的混凝土的强度相同。其施工方法如下:所述L型过渡墙幅2与所述第一连续墙墙幅3一体成槽后,先在L型过渡墙幅2槽内吊装L型的钢筋笼,然后在一体槽内进行整体混凝土浇筑,可有效提高施工的方便性,缩短工期。本实施例中,一体槽内浇筑的混凝土强度为C25~C30,为保证强度,采用C30混凝土。
通过上述L型过渡墙幅2、第一连续墙墙幅3(一字型墙幅3)和第二连续墙墙幅4组合过渡,可在主体基坑围护1和附属基坑围护5搭接处形成一良好的封闭区域,能够有效切断该搭接范围内的渗水路径,起到良好的基坑止水效果。通过素混凝土墙幅对搭接位置的土体进行全深度置换,沿深度范围素墙保持均匀,能够有效提高止水效果;且置换后的素混凝土墙具有一定的强度,对于搭接位置的基坑围护亦能起到坑外加固的作用,因此能够保证周围环境安全以及基坑自身的安全,并且能够保证工期,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基坑围护系统,包括主体基坑围护1和附属基坑围护5,所述附属基坑围护5与所述主体基坑围护1搭接且于搭接处设有止水结构。所述主体基坑围护1为连续墙结构且于所述搭接处采用L型过渡墙幅2,上述附属基坑围护5一般采用咬合桩。所述止水结构包括第一连续墙墙幅3,所述第一连续墙墙幅3分别与所述主体基坑围护1外侧及所述附属基坑围护5外侧贴合,所述第一连续墙墙幅3与所述L型过渡墙幅2一体成槽。如图3,该第一连续墙墙幅3优选为一字型墙幅3,其内侧分别与主体基坑围护1外侧及附属基坑围护5外侧贴合接触;该一字型墙幅3与上述L型过渡墙幅2一体成槽,形成一异形墙幅。该一字型墙幅3的长度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及止水强度需要进行确定:以该L型过渡墙幅2靠近附属基坑围护5轮廓线的一边为第一边部,另一边为第二边部,上述一字型墙幅3可与第一边部形成一L型墙幅,或与第一边部形成一T型墙幅。即一字型墙幅3与主体基坑围护1贴合的长度不小于第一边部的宽度,以保证墙幅的强度。
上述基坑围护系统中,所述L型过渡墙幅2为钢筋混凝土墙幅;所述第一连续墙墙幅3为素混凝土墙幅。其中,L型过渡墙幅2与第一连续墙墙幅3内浇筑的混凝土的强度可相同也可不同;为施工方便,同时保证一体成槽的墙幅的强度均匀性,设置L型过渡墙幅2与第一连续墙墙幅3内浇筑的混凝土的强度相同。其施工方法如下:所述L型过渡墙幅2与所述第一连续墙墙幅3一体成槽后,先在L型过渡墙幅2槽内吊装L型的钢筋笼,然后在一体槽内进行整体混凝土浇筑,可有效提高施工的方便性,缩短工期。本实施例中,一体槽内浇筑的混凝土强度为C25~C30,为保证强度,采用C30混凝土。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止水结构还包括第二连续墙墙幅4,所述第二连续墙墙幅4一端与所述第一连续墙墙幅3靠近附属基坑的一端搭接,所述第二连续墙墙幅4另一端与所述附属基坑围护5搭接。其中,该第二连续墙墙幅4为素混凝土墙幅,采用低标号混凝土,墙幅土体被完全置换,强度比土体经过注浆加固条件下要高,且置换后的素砼墙幅的均一性比土体加固条件下要好很多。另外,该第二连续墙墙幅4采用低标号素砼,在后期附属基坑围护5施工时,便于切割该第二连续墙墙幅4。本实施例中,第二连续墙墙幅4采用C15~C20混凝土浇筑,一般采用C15混凝土即可。
本实施例所述的基坑围护系统的施工方法采用如实施例一中所述的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坑围护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基坑围护系统轮廓线,将所述基坑围护系统划分为主体基坑围护和附属基坑围护,所述附属基坑围护与所述主体基坑围护搭接;
步骤二:沿主体基坑围护轮廓线进行施工,所述主体基坑围护采用连续墙结构,在与所述附属基坑围护搭接处采用L型过渡墙幅,于该主体基坑围护的该L型过渡墙幅外侧一体成槽施工有第一连续墙墙幅,所述第一连续墙墙幅与附属基坑围护轮廓线外侧贴合;
步骤三:沿附属基坑围护轮廓线进行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围护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于所述第一连续墙墙幅靠近附属基坑的一端搭接施工有第二连续墙墙幅,所述第二连续墙墙幅为L型,且远离所述第一连续墙墙幅的一边与所述附属基坑围护轮廓线垂直相交;对应在步骤三中,在附属基坑围护施工取土过程中,切割所述第二连续墙墙幅,使所述附属基坑围护与所述第二连续墙墙幅搭接;附属基坑开挖过程中,将位于所述附属基坑围护内的第二连续墙墙幅部分挖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坑围护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L型过渡墙幅与所述第一连续墙墙幅一体成槽后,先在L型过渡墙幅槽内吊装L型的钢筋笼,然后在一体槽内进行整体混凝土浇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坑围护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体槽内浇筑的混凝土强度为C25~C3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围护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续墙墙幅为素混凝土墙幅,混凝土强度为C15~C20。
6.一种基坑围护系统,包括主体基坑围护和附属基坑围护,所述附属基坑围护与所述主体基坑围护搭接且于搭接处设有止水结构,所述主体基坑围护为连续墙结构且于所述搭接处采用L型过渡墙幅,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结构包括第一连续墙墙幅,所述第一连续墙墙幅分别与所述主体基坑围护外侧及所述附属基坑围护外侧贴合,所述第一连续墙墙幅与所述主体基坑围护的所述L型过渡墙幅一体成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坑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结构还包括第二连续墙墙幅,所述第二连续墙墙幅一端与所述第一连续墙墙幅靠近附属基坑的一端搭接,所述第二连续墙墙幅另一端与所述附属基坑围护搭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基坑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过渡墙幅为钢筋混凝土墙幅;所述第一连续墙墙幅为素混凝土墙幅,且与所述L型过渡墙幅内的混凝土强度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坑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续墙墙幅为素混凝土墙幅,混凝土强度为C15~C20。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基坑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属基坑围护为咬合桩结构。
CN201510532299.XA 2015-08-27 2015-08-27 基坑围护系统的施工方法及基坑围护系统 Active CN1051336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32299.XA CN105133621B (zh) 2015-08-27 2015-08-27 基坑围护系统的施工方法及基坑围护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32299.XA CN105133621B (zh) 2015-08-27 2015-08-27 基坑围护系统的施工方法及基坑围护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33621A CN105133621A (zh) 2015-12-09
CN105133621B true CN105133621B (zh) 2017-10-31

Family

ID=54719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32299.XA Active CN105133621B (zh) 2015-08-27 2015-08-27 基坑围护系统的施工方法及基坑围护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336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06590A (zh) * 2019-06-11 2019-10-08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先附属后主体的地铁车站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10765523A (zh) * 2019-10-17 2020-02-07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深基坑围护结构快速构建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47703B1 (fr) * 1996-04-19 1999-05-07 Soc D Gestion De Brevets Paroi moulee a armature continue, procede de realisation d'une telle paroi moulee dans le sol et coffrage pour realiser une telle paroi moulee
JP2001193058A (ja) * 2000-01-14 2001-07-17 Ki Kyo 地下連続壁の施工方法および地下連続壁の単位壁
CN101349057A (zh) * 2008-08-19 2009-01-21 上海建工股份有限公司 横跨城市管线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
CN102312445A (zh) * 2010-06-29 2012-01-11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02535441A (zh) * 2012-03-16 2012-07-04 广州中煤江南基础工程公司 一种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33621A (zh) 2015-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81694A (zh) 一种针对基坑基底涌水涌砂进行封堵的施工结构及方法
CN108547639B (zh) 隧道临近既有构筑物的超前同孔多导管分层注浆施工方法
CN107859145A (zh) 一种排水管水下接驳施工方法
CN205134193U (zh) 缓坡河床基岩上的桥梁主墩承台基坑支护结构
CN102535441A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
CN104404974A (zh) 高承压水厚砂卵石地层深基坑注浆封底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CN103334452B (zh) 一种地下工程混合施工法
CN105040595A (zh) 缓坡河床基岩上的桥梁主墩承台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5926636A (zh) 深基坑冻结封底施工方法
CN106812540A (zh) 一种盾构始发素墙封闭止水加固结构及施工工艺
CN209339169U (zh) 一种基坑内降水井封堵装置
CN112343003A (zh) 一种隧道下穿河道施工河床超浅覆土的加固防渗处理方法
CN106759380A (zh) 多道地下连续墙结合地层加固及降水的基坑围护结构
CN105888693A (zh) 公路隧道小型地下暗河涌水的处理施工方法
CN108166532A (zh) 一种可注浆式地下连续墙接头及其施工方法
CN105133621B (zh) 基坑围护系统的施工方法及基坑围护系统
CN205714215U (zh) 隧道衬砌用减压管片及管片衬砌结构
CN203939036U (zh) 一种适用于河道的钢板桩围堰结构
CN206529779U (zh) 一种多道地下连续墙结合地层加固及降水的基坑围护结构
CN212250042U (zh) 富水砂层盾构法施工地铁站端头加固结构
CN104499489B (zh) 一种基坑施工方法
CN104480945B (zh) 一种基坑逆作施工方法
CN107905795A (zh) 一种运营条件下地铁车站逆作拓建方法
CN204252148U (zh) 高承压水厚砂卵石地层深基坑注浆封底结构
CN110144871A (zh) 一种暗浜处理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3

Address after: 650206 Kunming, Guandu, Yunnan province Guandu town Guangfu Road 5349, Yinhai Cherry Blossom happiness square F

Patentee after: CHINA RAILWAY SIYUAN GROUP SOUTHWEST SURVEY AND DESIGN Co.,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63 No. 745 Heping Avenue, Wuchang, Hubei, Wuhan

Patentee before: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