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16128A - 一种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观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观测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116128A CN105116128A CN201510498526.1A CN201510498526A CN105116128A CN 105116128 A CN105116128 A CN 105116128A CN 201510498526 A CN201510498526 A CN 201510498526A CN 105116128 A CN105116128 A CN 10511612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zzle
- soil
- water balance
- diversion pipe
- balance fiel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9000002352 surface wate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162 soil eros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344 surface laye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049 sedi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449 bri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95 infil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64 in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侵蚀和森林水文学技术领域,公开了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装置,包括:隔离边墙、集水槽、挡墙及收集装置;所述隔离边墙设置于坡面的基岩面上,所述集水槽对应于所述隔离边墙设置,所述挡墙内分别设置有表层导流管及壤中导流管,所述表层导流管对应于所述集水槽设置,所述表层导流管及壤中导流管均与所述收集装置连通。本发明提供的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装置中挡墙内设置有表层导流管及壤中导流管,能够对土壤壤中流分层观测,能够很好的验证水量平衡方程,实现对坡面水量过程全面的观测;具有结构简单、观测方便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侵蚀和森林水文学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能够观测坡面水量平衡过程的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观测方法。
背景技术
水量平衡是水文现象和水文过程分析研究的基础,也是水资源数量和质量计算及评价的依据。坡面水量平衡场是研究自然降雨条件下坡面的水量平衡过程和土壤侵蚀过程的常用方法。传统的研究方法是建立径流试验小区,其设计原理是模拟自然坡面,通过集流槽收集坡面的径流以及泥沙,从而研究自然降雨条件下坡面的水文过程与土壤侵蚀过程。传统的径流小区主要由两部分组成,试验坡面和集流系统,试验坡面是将坡面四周用垂直埋入地下的水泥板或其他挡流设施将坡面独立开来,确保不与周围发生水分交换,并在底部设置集流槽,用来收集坡面产生的径流;另一部分是集流系统,根据当地的降雨量以及产流量,采用砖砌或铁皮设计制作集流系统用来储存坡面产生的径流。
然而,传统的径流小区在实际工作工程中存在诸多不足,其一,传统的坡面径流小区通过集流槽只能收集坡面在降雨过程中产生的径流和泥沙,但土壤的入渗过程以及壤中流过程不能观测出来,这就直接导致坡面的水量平衡过程不能得到验证,不能满足部分实验要求;其二,为了防止大、暴降雨产生的径流在集流系统中不外溢,常需建造一级或多级分流等庞大的分流设施,这不仅增加了工程成本,而且排水清沙工作费工费时。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坡面径流小区不能观测出来土壤的入渗过程以及壤中流过程,且为了径流在集流系统中不外溢,常需建造一级或多级分流等庞大的分流设施,不仅增加了工程成本,而且排水清沙工作费工费时。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装置,其包括:隔离边墙、集水槽、挡墙及收集装置;所述隔离边墙设置于坡面的基岩面上,所述集水槽对应于所述隔离边墙设置,所述挡墙内分别设置有表层导流管及壤中导流管,所述表层导流管对应于所述集水槽设置,所述表层导流管及壤中导流管均与所述收集装置连通。
优选地,所述壤中导流管包括第一壤中导流管及第二壤中导流管,所述第一壤中导流管设置于所述表层导流管与所述第二壤中导流管之间。
优选地,还包括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壤中导流管及第二壤中导流管设置的钢板。
优选地,所述收集装置包括与所述表层导流管连通的径流泥砂池,及与所述壤中导流管连通的蓄水池。
优选地,所述集水槽上设置有槽盖。
优选地,所述槽盖的材质为不锈钢。
优选地,坡面上对应于所述隔离边墙设置有排水沟。
优选地,所述集水槽与所述表层导流管之间设置有过滤网。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应用如上所述的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装置的观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S1、在坡面的基岩面上设置有隔离边墙,隔离边墙围成隔离径流小区;
S2、将挡墙内的表层导流管及壤中导流管与观测室内的收集装置连通。
优选地,所述观测室上设置有防渗层。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提供的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装置中的隔离边墙设置于坡面的基岩面上,集水槽对应于隔离边墙设置,挡墙内分别设置有表层导流管及壤中导流管,表层导流管对应于集水槽设置,表层导流管及壤中导流管均与收集装置连通。本发明提供的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装置中挡墙内设置有表层导流管及壤中导流管,能够对土壤壤中流分层观测,能够很好的验证水量平衡方程,实现对坡面水量过程全面的观测;具有结构简单、观测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装置的剖视图。
图中:1:排水沟;2:隔离边墙;3:集水槽;4:挡墙;5:表层导流管;6:第一壤中导流管;7:第二壤中导流管;8:径流泥砂池;9:观测室;10:基岩面;11:钢板;12:蓄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机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装置包括隔离边墙2、集水槽3、挡墙4及收集装置;所述隔离边墙2设置于坡面的基岩面10上,所述集水槽3对应于所述隔离边墙2设置,所述挡墙4内分别设置有表层导流管5及壤中导流管,所述表层导流管5对应于所述集水槽3设置,所述表层导流管5及壤中导流管均与所述收集装置连通。在水量平衡场的隔离边墙2的下方修建集水槽3,用来收集坡面产生的径流和泥沙,通过表层导流管5汇集到收集装置内,集水槽宽25cm,深25cm。
本发明中的坡面水量平衡场由坡面系统和观测系统组成,坡面水量平衡场采用传统径流小区方法设计,面积可根据实验需要而定,一般宽5m,与等高线平行,水平投影长20m,水平投影面积100m2。
本发明提供的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装置中挡墙内设置有表层导流管及壤中导流管,能够对土壤壤中流分层观测,能够很好的验证水量平衡方程,实现对坡面水量过程全面的观测;具有结构简单、观测方便等优点。
本发明中的隔离边墙2是水量平衡场与外界的分解线,有混凝土浇筑砖砌墙为材料,厚度为20cm,修建时里侧带韧,斜面朝外,角度45度,地上部分墙高超出地面20cm,地下部分深度视情况而定,原则上需要到基岩面,深度至少80cm,墙体保持一条直线,高度和左右均不能参差不齐。
本实施例中所述壤中导流管包括第一壤中导流管6及第二壤中导流管7,所述第一壤中导流管6设置于所述表层导流管5与所述第二壤中导流管7之间。为了方便收集壤中流,本发明中还包括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壤中导流管6及第二壤中导流管7设置的钢板11。
本实施例中所述收集装置包括与所述表层导流管5连通的径流泥砂池8,及与所述壤中导流管连通的蓄水池12。收集坡面产生的径流和泥沙,通过表层导流管5汇集到径流泥砂池8内。
为了排除径流场上方径流对该水量平衡场的影响,本发明中所述集水槽3上设置有槽盖,所述槽盖的材质为不锈钢。槽盖沿竖直方向的盖面向右下方倾斜,使槽盖上不会存水。
本实施例中在坡面上对应于所述隔离边墙2设置有排水沟1。即水量平衡场的隔离边墙2上方150-200cm处修建排水沟1,用于分流上坡径流,以阻挡上坡径流进入水量平衡场汇集面,排除径流场上方径流对该水量平衡场的影响,排水沟宽20cm。
本发明中所述集水槽3与所述表层导流管5之间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也可以设置于第一壤中导流管6或第二壤中导流管的进口端。表层导流管直径20cm;水量平衡场下端设置浆砌石材质的挡墙4,保证水量平衡场的稳定;在土壤20cm处上层设置第一壤中导流管6,在土壤40cm处下层设置第二壤中导流管7用来监测壤中流流量,壤中导流管的直径为5cm;最后在距离挡墙4的距离为100-150cm处修建观测室9,所有收集装置设置于观测室9内,观测室9要进行防渗处理,减小测量误差,空间大,人能站立,方便操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应用如上所述的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装置的观测方法,其中,具体步骤为:
S1、在坡面的基岩面10上设置有隔离边墙2,隔离边墙2围成隔离径流小区;
S2、将挡墙4内的表层导流管5及壤中导流管与观测室9内的收集装置连通。
本实施例中所述观测室9上设置有防渗层,用于防渗。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装置,使用时,在坡面的基岩面10上设置有隔离边墙2,隔离边墙2围成隔离径流小区;将挡墙4内的表层导流管5及壤中导流管与观测室9内的收集装置连通。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装置中的隔离边墙设置于坡面的基岩面上,集水槽对应于隔离边墙设置,挡墙内分别设置有表层导流管及壤中导流管,表层导流管对应于集水槽设置,表层导流管及壤中导流管均与收集装置连通。本发明提供的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装置中挡墙内设置有表层导流管及壤中导流管,能够对土壤壤中流分层观测,能够很好的验证水量平衡方程,实现对坡面水量过程全面的观测;具有结构简单、观测方便等优点。
进一步地,为了排除径流场上方径流对该水量平衡场的影响,在在坡面上对应于隔离边墙设置有排水沟。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离边墙(2)、集水槽(3)、挡墙(4)及收集装置;所述隔离边墙(2)设置于坡面的基岩面(10)上,所述集水槽(3)对应于所述隔离边墙(2)设置,所述挡墙(4)内分别设置有表层导流管(5)及壤中导流管,所述表层导流管(5)对应于所述集水槽(3)设置,所述表层导流管(5)及壤中导流管均与所述收集装置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壤中导流管包括第一壤中导流管(6)及第二壤中导流管(7),所述第一壤中导流管(6)设置于所述表层导流管(5)与所述第二壤中导流管(7)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壤中导流管(6)及第二壤中导流管(7)设置的钢板(1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包括与所述表层导流管(5)连通的径流泥砂池(8),及与所述壤中导流管连通的蓄水池(1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3)上设置有槽盖。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盖的材质为不锈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坡面上对应于所述隔离边墙(2)设置有排水沟(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3)与所述表层导流管(5)之间设置有过滤网。
9.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装置的观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S1、在坡面的基岩面(10)上设置有隔离边墙(2),隔离边墙(2)围成隔离径流小区;
S2、将挡墙(4)内的表层导流管(5)及壤中导流管与观测室(9)内的收集装置连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观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室(9)上设置有防渗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98526.1A CN105116128A (zh) | 2015-08-13 | 2015-08-13 | 一种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观测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98526.1A CN105116128A (zh) | 2015-08-13 | 2015-08-13 | 一种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观测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116128A true CN105116128A (zh) | 2015-12-02 |
Family
ID=54664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498526.1A Pending CN105116128A (zh) | 2015-08-13 | 2015-08-13 | 一种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观测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116128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04611A (zh) * | 2016-04-20 | 2017-02-15 | 李新卫 | 原位土壤降雨入渗测量系统 |
CN107238695A (zh) * | 2017-07-26 | 2017-10-10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一种土壤径流观测小区构造 |
CN108519474A (zh) * | 2018-03-14 | 2018-09-11 | 北京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院 | 一种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系统 |
CN109030771A (zh) * | 2018-06-25 | 2018-12-18 | 南京林业大学 | 水土流失监测用径流小区 |
CN109507394A (zh) * | 2018-12-29 | 2019-03-22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 一种简易径流场及其制作方法 |
-
2015
- 2015-08-13 CN CN201510498526.1A patent/CN105116128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04611A (zh) * | 2016-04-20 | 2017-02-15 | 李新卫 | 原位土壤降雨入渗测量系统 |
CN107238695A (zh) * | 2017-07-26 | 2017-10-10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一种土壤径流观测小区构造 |
CN108519474A (zh) * | 2018-03-14 | 2018-09-11 | 北京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院 | 一种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系统 |
CN109030771A (zh) * | 2018-06-25 | 2018-12-18 | 南京林业大学 | 水土流失监测用径流小区 |
CN109507394A (zh) * | 2018-12-29 | 2019-03-22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 一种简易径流场及其制作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54404B (zh) | 一种适宜高异质性喀斯特坡地的微型土壤水文监测系统 | |
CN105116128A (zh) | 一种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观测方法 | |
CN107587516B (zh) | 一种跟进式高效止水阻砂降水复合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3947484U (zh) | 一种基坑排水及循环水利用系统 | |
CN103046565B (zh) | 超深岩基深基坑降排水方法 | |
CN105092795A (zh) | 一种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观测方法 | |
CN103760318B (zh) | 适用于土石边坡的双向渗透力模型试验装置 | |
CN204495824U (zh) | 可模拟地下水位变化的基坑开挖模型试验装置 | |
CN108118725B (zh) | 相似材料模拟承压含水层中基坑降水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 |
CN106013086A (zh) | 利用凸台型工字钢接头箱处理地下连续墙接头施工的方法 | |
CN110397050B (zh) | 一种梁锚式轻型排水挡墙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2561253B (zh) | 一种原态原位冲沟系统冲刷小区 | |
CN202730785U (zh) | 用于地下结构抗浮的盲沟排水结构 | |
CN205015318U (zh) | 一种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装置 | |
CN105672370B (zh) | 一种地下工程用水压控制系统 | |
CN204715364U (zh) | 一种基坑支护装置 | |
CN209652959U (zh) | 连通器式基坑降排水结构 | |
CN105421498B (zh) | 一种基于立体帷幕‑井群体系的基坑防渗水及沉降控制方法 | |
CN104805873A (zh) | 多防线可监测地下室水压力释放抗浮系统 | |
CN204899978U (zh) | 竖井开挖至界面水层排水系统 | |
CN208152063U (zh) | 一种超高渗透系数砂卵地层地下水控制系统 | |
CN106120828A (zh) | 一种连续墙的夹心饼干式帷幕止水施工方法 | |
CN105092821A (zh) | 一种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观测方法 | |
CN204608811U (zh) | 超深水部位降排水结构 | |
CN210658410U (zh) | 倒挂壁围井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2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