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01309A - 切换方法和切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切换方法和切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01309A
CN105101309A CN201410195399.3A CN201410195399A CN105101309A CN 105101309 A CN105101309 A CN 105101309A CN 201410195399 A CN201410195399 A CN 201410195399A CN 105101309 A CN105101309 A CN 1051013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et
terminal
base station
data packets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9539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01309B (zh
Inventor
张晨璐
张云飞
董贤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19539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01309B/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82958 priority patent/WO2015168990A1/zh
Publication of CN1051013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013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013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0130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3Reselecting a link using a direct mode connection
    • H04W36/033Reselecting a link using a direct mode connection in pre-organised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3Reselecting a link using a direct mode conn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切换方法和一种切换装置,其中,切换方法包括第一终端通过第一基站、核心网和第二基站与第二终端进行数据交互;在发起通信模式切换后,确定第一终端未通过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成功传输至第二终端的数据包;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进行直连通信,第一终端通过直连通信方式将未成功传输的数据包传输至第二终端。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在从传统通信模式切换至直连通信模式时的丢失数据包的重传问题,减少了误码率,满足无损切换要求。

Description

切换方法和切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切换方法和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LTE(LongTermEvolution)协议技术中,可通过数据包的前转规则实现上下行数据传输在切换时的无损切换。
为确保切换时“上行”数据的无损切换,终端(UE)会重发储存在PDCP(PacketDataConvergenceProtocol,分组数据汇聚协议)重传缓存器中的PDCP数据包,图1描述了此过程。
该例中,PDCP实体发起序号1~5的PDCP数据包发送,其中,3号和5号分组并未被源eNB收到,例如由于切换中断了HARQ(HybridAutomaticRepea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切换后,UE会重新发送之前未被确认正确传输的PDCP数据包。如图1所示,切换发生之前只有1号和2号PDCP数据包被确认。因此切换后,UE会重传分组3、4、5,尽管网络已经确认接收到了分组4。
为了确保上行时的顺序传输,源eNB会在解压缩之后把已按序接收的PDCP数据包发给网关,并把已收到的乱序PDCP数据包转发给目标eNB。因而,目标eNB可对从源eNB收到的已解码的PDCP数据包(如数据包4)以及从UE处收到的重传的PDCP数据包进行重排序,并根据正确的顺序将它们发送到网关。
为了确保“下行”时的顺序传输,源eNB把传输还未被UE确认且未解码的PDCP数据包转发给目标eNB以确保下行重传。源eNB从网关收到一指示,指明最后一个将要发给源eNB的数据包。源eNB同样把这个指示转发给目标eNB,这样一来,目标eNB就可知道它应该在何时发送从网关收到的数据包。在图2中,源eNB已开始发送PDCP数据包1~4;由于例如切换发生在HARQ重传3号包之前等原因,UE不会从源eNB收到3号包。而且尽管已收到4号包,但UE仅发送对1号和2号包的确认。接下来目标eNB需确保哪些尚未被源eNB确认的PDCP数据包全部发送给UE。
上述的现有技术可以很好的保证在传统通信模式(基站与UE之间的通信)切换时的无损切换,但当UE从传统通信模式切换到直连通信(D2D)模式时,现有技术无法满足无损切换的要求,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切换方案以保证无损切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切换技术,解决当UE从传统通信模式切换到D2D模式时的无损切换问题。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切换方法,包括:第一终端通过第一基站、核心网和第二基站与第二终端进行数据交互;在发起通信模式切换后,确定所述第一终端未通过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成功传输至所述第二终端的数据包;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直连通信,所述第一终端通过直连通信方式将未成功传输的数据包传输至所述第二终端。
本实施例解决了在终端之间的通信模式从传统通信模式(基于基站的通信模式)切换至D2D模式的场景下,如何实现无损切换的技术问题。在发起通信模式切换后,获取没有通过传统通信模式成功传输的数据包,然后将该数据包通过直连通信模式进行传输,减少了误码率,提供了在从传统通信模式切换至直连通信模式时的无损切换解决方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在发起通信模式切换后,确定所述第一终端未通过所述第一基站、核心网和所述第二基站成功传输至所述第二终端的数据包,包括:在发起通信模式切换后,所述第一终端停止发送上行数据包;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基站的响应确认所述第一基站未成功接收的第一丢失数据包;所述第一基站在接收成功的数据包中添加结束标识信息,并将接收成功的数据包通过所述核心网发送给所述第二基站;所述第二基站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接收成功的数据包,以及在所述第二基站检测到所述结束标识信息时,停止从所述核心网接收数据;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响应,确认所述第二终端未成功接收的第二丢失数据包;所述第一丢失数据包与所述第二丢失数据包作为所述未通过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成功传输至所述第二终端的数据包。
丢失的数据包一方面包括第一基站没有从第一终端成功接收的数据包,另一方面包括第二终端没有从第二基站成功接收的数据包。
其中,所述结束标识信息作为一个标志位被加入所述接收成功的数据包中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中,或者将所述结束标识信息作为一个数据包并设置在所述接收成功的数据包之后。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还可以包括:在所述第二基站停止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数据时,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一切换命令,通知所述第二终端进入直连通信流程;所述第二基站在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一切换命令时或在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终端的响应后,通过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二切换命令,通知所述第一终端进入直连通信流程。
第二终端切换进入直连通信流程的时机有多种情况,典型的一种情况是上面列出的情况,第二基站停止向第二终端传输数据可以理解成第二基站将所有数据包成功传输之后至第二终端或者在第二基站将最后一个数据包发送给第二终端之后。第一终端切换至直流通信流程的时机也有多种,例如是第一终端根据用户的选择主动切换至直流通信流,或者在第一基站成功接收来自第一终端的所有数据包之后。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还可以包括:在所述第二基站检测到所述结束标识信息时或在所述第二基站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最后一个数据包或在所述第二基站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每个数据包时,开启定时器或重传计数器;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或所述重传计数器溢出时,所述第二基站停止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数据,并在所述第二切换命令中携带丢失数据包标识,以使所述第一终端在直连通信时继续传输与所述丢失数据包标识对应的数据包。
为了避免传统通信模式信道质量欠佳导致的长时间尝试重传导致的时延,因此设置定时器或重传计数器,启动定时器或重传计数器的时机至少有以下三种方案:在第一基站发送最后一个数据包时,用来限制最后一个数据包发送后,继续传输的时间;在第二基站发送最后一个数据包时,用来限制最后一个数据包发送后,所有数据包重传的次数;在向第二终端传输数据的整个过程中,对每个数据包均开启一个重传计数器/计时器,用来限制所有数据重传的时间或次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还可以包括:在所述第二基站检测到所述结束标识信息时,停止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数据,并在所述第二切换命令中携带丢失数据包标识,以使所述第一终端在直连通信时继续传输与所述丢失数据包标识对应的数据包。在该方案中,相当于定时器或重传计数器的值是0。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还可以包括:在所述第二基站完成所述从核心网接收成功的数据的传输之后,停止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数据。在该方案中,相当于定时器或重传计数器的值是无限大,即第二基站需要将所有数据包成功传输至第二终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还可以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在完成所述上行数据包的发送之后,进入直连通信建立流程;所述第二基站在停止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数据时,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一切换命令,通知所述第二终端进入直连通信流程。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在未开启乱序传输功能时,所述第一终端未通过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成功传输至所述第二终端的数据包包含第一丢失数据包、第二丢失数据包和所述第一基站接收到的乱序数据包,其中,所述乱序数据包为连续数据包中排列在所述第一丢失数据包之后的数据包;在开启乱序传输功能时,所述第一终端未通过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成功传输至所述第二终端的数据包仅包含丢失的数据包。
其中,在开启乱序传输功能时,所述第一基站在接收到的乱序数据包中增加乱序标识信息;若所述第二终端在接收到的数据包中检测到所述乱序标识信息,缓存携带所述乱序标识信息的乱序数据包,并等待补齐丢失的数据包;在丢失的数据包全部补齐时,将所有顺序排列的数据包上传至所述第二终端的应用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为同一基站。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切换装置,包括:通信切换单元,位于终端侧,向基站侧和核心网发送数据包,以及接收来自基站侧和核心网的数据包,以及在发起通信模式切换后,与其他终端进行直连通信,将丢失数据包确定单元确定的未成功传输的数据包发送至所述其他终端;所述丢失数据包确定单元,在发起通信模式切换后,确定未通过所述基站侧和核心网成功传输至所述其他终端的数据包。
本实施例解决了在终端之间的通信模式从传统通信模式(基于基站的通信模式)切换至D2D模式的场景下,如何实现无损切换的技术问题。在发起通信模式切换后,获取没有通过传统通信模式成功传输的数据包,然后将该数据包通过直连通信模式进行传输,减少了误码率,提供了在从传统通信模式切换至直连通信模式时的无损切换解决方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丢失数据包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监测单元,位于终端侧,在发起通信模式切换后,通知所述终端停止发送上行数据包,以及根据所述基站的响应确认所述基站未成功接收的第一丢失数据包;第一数据传输单元,位于基站侧,在接收成功的数据包中添加结束标识信息并将接收成功的数据通过所述核心网发送给其他基站;第二数据传输单元,位于基站侧,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单元的数据包,并将所述数据包发送至所述其他终端,以及在检测到所述结束标识信息时,停止从所述核心网接收数据;第二监测单元,位于基站侧,根据所述其他终端的响应,确认所述其他终端未成功接收的第二丢失数据包;判定单元,所述第一丢失数据包与所述第二丢失数据包作为所述未通过所述基站和核心网成功传输至所述其他终端的数据包。丢失的数据包一方面包括第一基站没有从第一终端成功接收的数据包,另一方面包括第二终端没有从第二基站成功接收的数据包。
其中,所述结束标识信息作为一个标志位被加入所述接收成功的数据包中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中,或者将所述结束标识信息作为一个数据包并设置在所述接收成功的数据包之后。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基站停止向所述其他终端传输数据时,向所述其他终端发送第一切换命令,通知所述其他终端进入直连通信流程;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单元还用于在向所述其他终端发送第一切换命令时或在接收到来自所述其他终端的响应后,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切换命令,通知所述终端进入直连通信流程。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二监测单元还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结束标识信息时或在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单元向所述其他终端发送最后一个数据包或在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单元向所述其他终端发送每个数据包时,开启定时器或重传计数器;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或所述重传计数器溢出时,停止向所述其他终端传输数据,并在所述第二切换命令中携带丢失数据包标识,以使所述终端在直连通信时继续传输与所述丢失数据包标识对应的数据包。
为了避免传统通信模式信道质量欠佳导致的长时间尝试重传导致的时延,因此设置定时器或重传计数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二监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结束标识信息时,停止向所述其他终端传输数据,并在所述第二切换命令中携带丢失数据包标识,以使所述终端在直连通信时继续传输与所述丢失数据包标识对应的数据包。在该方案中,相当于定时器或重传计数器的值是0。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单元还用于在完成所述从核心网接收成功的数据的传输之后,停止向所述其他终端传输数据。在该方案中,相当于定时器或重传计数器的值是无限大,即第二基站需要将所有数据包成功传输至第二终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通信切换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终端完成所述上行数据包的发送之后,使所述终端进入直连通信建立流程;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单元还用于在停止向所述其他终端传输数据时,向所述其他终端发送第一切换命令,通知所述其他终端进入直连通信流程。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在未开启乱序传输功能时,所述终端未通过基站成功传输至所述其他终端的数据包包含第一丢失数据包、第二丢失数据包和所述基站接收到的乱序数据包,其中,所述乱序数据包为连续数据包中排列在所述第一丢失数据包之后的数据包,在开启乱序传输功能时,所述终端未通过所述基站成功传输至所述其他终端的数据包仅包含丢失的数据包。
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单元还用于在开启乱序传输功能时,在接收到的乱序数据包中增加乱序标识信息;所述通信切换单元包括:数据包补齐单元,若所述其他终端在接收到的数据包中检测到所述乱序标识信息,缓存携带所述乱序标识信息的乱序数据包,并等待补齐丢失的数据包,在丢失的数据包全部补齐时,将所有顺序排列的数据包上传至所述其他终端的应用层。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无缝切换方法,包括:第一终端通过第一基站、核心网和第二基站与第二终端进行数据交互;在发起通信模式切换后,确认第一终端发送给第一基站的最后一个数据包;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直连通信,所述第一终端通过直连通信方式将所述最后一个数据包之后的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
其中,在发起通信模式切换后,所述第一终端停止发送上行数据包;
所述第一基站在接收成功的数据包中添加结束标识信息,并将接收成功的数据包通过所述核心网发送给所述第二基站;
所述第二基站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接收成功的数据包,以及在所述第二基站检测到所述结束标识信息时,停止从所述核心网接收数据。
其中,在所述第二基站停止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数据时,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一切换命令,通知所述第二终端进入直连通信流程;
所述第二基站在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一切换命令时或在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终端的响应后,通过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二切换命令,通知所述第一终端进入直连通信流程,或者所述第一终端在完成上行数据包的发送之后,进入直连通信建立流程。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UE从传统通信模式切换到D2D模式时数据的无损/无缝切换,保证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相关技术中的传统通信模式下的上行数据无损切换示意图;
图2示出了相关技术中的传统通信模式下的下行数据无损切换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切换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未开启乱序功能的切换方法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开启乱序功能的切换方法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切换装置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切换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切换方法,可以包括:步骤302,第一终端通过第一基站、核心网和第二基站与第二终端进行数据交互;步骤304,在发起通信模式切换后,确定第一终端未通过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成功传输至第二终端的数据包;步骤306,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进行直连通信,第一终端通过直连通信方式将未成功传输的数据包传输至第二终端。
本实施例解决了在终端之间的通信模式从传统通信模式(基于基站的通信模式)切换至D2D模式的场景下,如何实现无损切换的技术问题。在发起通信模式切换后,获取没有通过传统通信模式成功传输的数据包,然后将该数据包通过直连通信模式进行传输,减少了误码率,提供了在从传统通信模式切换至直连通信模式时的无损切换解决方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在发起通信模式切换后,确定所述第一终端未通过所述第一基站、核心网和所述第二基站成功传输至所述第二终端的数据包,包括:在发起通信模式切换后,所述第一终端停止发送上行数据包;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基站的响应确认所述第一基站未成功接收的第一丢失数据包;所述第一基站在接收成功的数据包中添加结束标识信息,并将接收成功的数据包通过所述核心网发送给所述第二基站;所述第二基站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接收成功的数据包,以及在所述第二基站检测到所述结束标识信息时,停止从所述核心网接收数据;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响应,确认所述第二终端未成功接收的第二丢失数据包;所述第一丢失数据包与所述第二丢失数据包作为所述未通过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成功传输至所述第二终端的数据包。
丢失的数据包一方面包括第一基站没有从第一终端成功接收的数据包,另一方面包括第二终端没有从第二基站成功接收的数据包。
其中,所述结束标识信息作为一个标志位被加入所述接收成功的数据包中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中,或者将所述结束标识信息作为一个数据包并设置在所述接收成功的数据包之后。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还可以包括:在所述第二基站停止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数据时,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一切换命令,通知所述第二终端进入直连通信流程;所述第二基站在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一切换命令时或在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终端的响应后,通过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二切换命令,通知所述第一终端进入直连通信流程。
第二终端切换进入直连通信流程的时机有多种情况,典型的一种情况是上面列出的情况,第二基站停止向第二终端传输数据可以理解成第二基站将所有数据包成功传输之后至第二终端或者在第二基站将最后一个数据包发送给第二终端之后。第一终端切换至直流通信流程的时机也有多种,例如是第一终端根据用户的选择主动切换至直流通信流,或者在第一基站成功接收来自第一终端的所有数据包之后。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还可以包括:在所述第二基站检测到所述结束标识信息时或在所述第二基站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最后一个数据包或在所述第二基站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每个数据包时,开启定时器或重传计数器;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或所述重传计数器溢出时,所述第二基站停止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数据,并在所述第二切换命令中携带丢失数据包标识,以使所述第一终端在直连通信时继续传输与所述丢失数据包标识对应的数据包。
为了避免传统通信模式信道质量欠佳导致的长时间尝试重传导致的时延,因此设置定时器或重传计数器,启动定时器或重传计数器的时机至少有以下三种方案:在第一基站发送最后一个数据包时,用来限制最后一个数据包发送后,继续传输的时间;在第二基站发送最后一个数据包时,用来限制最后一个数据包发送后,所有数据包重传的次数;在向第二终端传输数据的整个过程中,对每个数据包均开启一个重传计数器/计时器,用来限制所有数据重传的时间或次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还可以包括:在所述第二基站检测到所述结束标识信息时,停止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数据,并在所述第二切换命令中携带丢失数据包标识,以使所述第一终端在直连通信时继续传输与所述丢失数据包标识对应的数据包。在该方案中,相当于定时器或重传计数器的值是0。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还可以包括:在所述第二基站完成所述从核心网接收成功的数据的传输之后,停止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数据。在该方案中,相当于定时器或重传计数器的值是无限大,即第二基站需要将所有数据包成功传输至第二终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还可以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在完成所述上行数据包的发送之后,进入直连通信建立流程;所述第二基站在停止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数据时,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一切换命令,通知所述第二终端进入直连通信流程。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在未开启乱序传输功能时,所述第一终端未通过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成功传输至所述第二终端的数据包包含第一丢失数据包、第二丢失数据包和所述第一基站接收到的乱序数据包,其中,所述乱序数据包为连续数据包中排列在所述第一丢失数据包之后的数据包;在开启乱序传输功能时,所述第一终端未通过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成功传输至所述第二终端的数据包仅包含丢失的数据包。
其中,在开启乱序传输功能时,所述第一基站在接收到的乱序数据包中增加乱序标识信息;若所述第二终端在接收到的数据包中检测到所述乱序标识信息,缓存携带所述乱序标识信息的乱序数据包,并等待补齐丢失的数据包;在丢失的数据包全部补齐时,将所有顺序排列的数据包上传至所述第二终端的应用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为同一基站。
下面结合图4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未开启乱序功能的切换方法的一个实施例。
1.源UE基于传统通信模式(基于基站的通信模式)与目标UE进行通信。可由源基站eNB1或源UE或目标UE触发切换准备,源UE停止发送新的上行数据包。
2.进入切换准备阶段后:
-源UE已经发送数据包1~5,但4号数据包未收到源基站的成功接收反馈(说明书4号数据包未成功传输给源基站);
-源基站将成功接收到的数据包1~3以及LP标识数据包(或携带了LP标识的3号数据包)发送给网络侧。
LP标识数据包是指表示结束标识信息的数据包,由源基站添加该结束标识信息,可以是单独的数据包并加在3号数据包之后,或者将该结束标识信息加入3号数据包中。
由于在本实施例中未开启乱序功能,因此源基站虽然收到了数据包5,但由于数据包5是乱序数据包(中间丢失了数据包4),因此该数据包5将不被通过核心网传输至目标基站。
另外,源UE发送的数据包,若源基站已经成功接收,但有与某些原因(如ACK反馈错误接收为NACK反馈)导致源UE没有收到成功接收反馈,则此时,源基站在向网关递交数据包时,可以选择提交或不提交该数据包。源UE在续传时,需要对该数据包进行重传。目标UE会根据数据包重复检测功能分辨此重复接收的数据包,避免重复提交上层。
3.目标基站(eNB2)在接收到LP标识数据包后,停止接收网络后续数据,并开启定时器T或重传计数器C。目标基站开始向目标UE发送LP标识数据包之前的数据包1~3;或在接收到包含有LP标识的数据包3后,向目标UE发送数据包1~3。为了减少时延,该定时器T或重传计数器C可以设置适当值,当然,也可以设置为无限大或者零。
需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开始定时器后重传计数器的时机是检测到LP标识数据包,除此之后,还可以是在目标基站向目标终端发送最后一个数据包或在目标基站向目标终端发送每个数据包时开启定时器或重传计数器。
4.目标基站在完成数据包1~3的传输并收到目标UE的确认后或定时器T或重传记数器C溢出后,停止向目标UE发送下行数据,并通知目标UE进入“D2D通信建立流程”。
5.目标UE成功接收的顺序数据包1、2(未成功接收到数据包3),上交UE上层。
6.目标基站通过核心网以及源基站向源UE发送“切换命令”,通知其进入“D2D通信建立流程”,并在“切换命令”中包含“LostPacket”标识(在本实施例中为丢失数据包3)指示源UE需要续传未成功接收的数据包3。
在本实施例中,源UE也可以在完成上行数据包的发送之后,进入“D2D通信建立流程”。此时,目标基站仅需要将“LostPacket”标识通知源UE。
7.源UE和目标UE完成“D2D通信建立流程”,并进入D2D通信状态。
8.建立D2D通信后,源UE在D2D路径上发送丢失数据包3、4、5及后续数据包。
因此,采用本发明的切换方法,在未开启乱序功能的情况下,从传统通信模式切换到直连通信模式,能够保证丢失的数据包能够在直连通信模式下被传输,实现了无损切换。
对于定时器T或重传计数器C有以下说明:
1、不弃包模式,第二丢失数据包(即目标基站未成功传输至目标终端的数据包)全在D2D模式下重传传输,即定时器或重传计数器设置为0,这样,目标终端收到结束标识后,无论是否存在重传,均停止数据传输,转到D2D下重传(包括源终端未成功传输至源基站的数据包(即第一丢失数据包)以及目标基站未成功传输至目标终端的数据包);
2、不弃包模式,第二丢失数据包全在传统通信模式下重传传输,即定时器或重传计数器设置为无穷大(或极大值)。目标终端在成功接收到第二丢失数据包后,才能进入D2D模式去重传可能的第一丢失数据包。
3、不弃包模式,限制重传,即定时器或重传计数器设置为一定的有限值。这样,第二丢失数据包可以在一定时延控制下,进行重传,如果超时,则将目标基站最终未成功传输至目标终端的数据包在D2D模式下重传(可能是第二丢失数据包中的部分数据包),第一丢失数据包也在D2D模式下重传。
4、弃包模式,即目标终端在接收到结束标识后,不进行任何重传,直接丢弃没有成功接收的数据包(包括第一丢失数据包、第二丢失数据包)。源终端在D2D连接后,开始传输它在传统通信模式中没有成功传输的数据包(即结束标识之后的数据包)。
基于该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切换方法,即无缝切换方法,无缝切换指延时很短(用户感受不到)。无损切换方法侧重于没有丢失数据包,而无缝切换方法则侧重于短延时,并不关心是否丢失数据包,对丢失数据包不进行重传,以减少时延。
因此本发明的无缝切换方法除以下内容之外,其他内容同无损切换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借用图4,目标终端与源终端之间通过传统通信模式进行通信,可由源终端或源基站或目标终端发起通信切换,源终端停止发送上行数据,源终端根据源基站的应答,确认最后一个数据包(数据包5)被成功传输至源基站。在源终端接收到目标基站的切换命令后(该切换命令中不包含丢失数据包的标识),源终端在直连通信模式中传输数据包6以及之后的数据,因此,在无缝切换方法下,在传统通信模式下丢失的数据包3、4、5未在D2D通信模式下被重传。
接下来结合图5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开启乱序功能的切换方法的一个实施例。
1.源基站eNB1或源UE触发切换准备。源UE停止发送新的上行数据包。
2.进入切换准备阶段后,
-源UE已经发送数据包1~5,但4号数据包未收到源基站的成功接收反馈(4号数据包被丢失);
-源基站将成功接收到的数据包1~3和5以及LP标识数据包(或携带了LP标识的3号数据包)发送给网络侧。
3.目标基站(eNB2)在接收到LP标识数据包后,停止接收网络后续数据,并开启定时器T或重传记数器C。目标基站开始向目标UE发送LP标识数据包之前的数据包1~3和5,或在接收到包含有LP标识的数据包5后,向目标UE发送数据包1~3和5。
由于在本实施例中开启了乱序功能,因此数据包5虽然是乱序数据包括(中间丢失了数据包4)但仍被传输,对比图4所示的实施例可以发现,区别主要是在开启乱序功能之后,乱序数据包仍可被传输。
4.目标基站在定时器T或重传记数器C溢出前,仅收到数据包1、2、5的反馈(即目标终端未成功接收数据包3),停止向目标UE发送下行数据,并通知目标UE进入“D2D通信建立流程”。
5.目标UE将顺序数据包1、2上交应用上层,将数据包5缓存,等待数据包3、4接收成功后重新排序再提交应用上层。
6.目标基站通过核心网以及源基站向源UE发送“切换命令”,通知其进入“D2D通信建立流程”,并在“切换命令”中包含“LostPacket”标识IE指示源UE需要续传为成功接收的数据包3;
7.目标终端和源终端完成“D2D通信建立流程”,并进入D2D通信状态
8.建立D2D通信后,源UE在D2D路径上发送数据包3、4、6及后续数据包。
在图4和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源终端即第一终端,源基站即第一基站,目标基站即第二基站,目标终端即第二终端。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切换装置的示意框图。
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切换装置600可以包括:通信切换单元602,位于终端侧,向基站侧和核心网发送数据包,以及接收来自基站侧和核心网的数据包,以及在发起通信模式切换后,与其他终端进行直连通信,将丢失数据包确定单元确定的未成功传输的数据包发送至所述其他终端;所述丢失数据包确定单元604,在发起通信模式切换后,确定未通过所述基站侧和核心网成功传输至所述其他终端的数据包。
本实施例解决了在终端之间的通信模式从传统通信模式(基于基站的通信模式)切换至D2D模式的场景下,如何实现无损切换的技术问题。在发起通信模式切换后,获取没有通过传统通信模式成功传输的数据包,然后将该数据包通过直连通信模式进行传输,减少了误码率,提供了在从传统通信模式切换至直连通信模式时的无损切换解决方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丢失数据包确定单元604包括:
第一监测单元6042,位于终端侧,在发起通信模式切换后,通知所述终端停止发送上行数据包,以及根据所述基站的响应确认所述基站未成功接收的第一丢失数据包;第一数据传输单元6046,位于基站侧,在接收成功的数据包中添加结束标识信息并将接收成功的数据通过所述核心网发送给其他基站;第二数据传输单元6048,位于基站侧,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单元的数据包,并将所述数据包发送至所述其他终端,以及在检测到所述结束标识信息时,停止从所述核心网接收数据;第二监测单元60410,位于基站侧,根据所述其他终端的响应,确认所述其他终端未成功接收的第二丢失数据包;判定单元60412,所述第一丢失数据包与所述第二丢失数据包作为所述未通过所述基站和核心网成功传输至所述其他终端的数据包。丢失的数据包一方面包括第一基站没有从第一终端成功接收的数据包,另一方面包括第二终端没有从第二基站成功接收的数据包。
其中,所述结束标识信息作为一个标志位被加入所述接收成功的数据包中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中,或者将所述结束标识信息作为一个数据包并设置在所述接收成功的数据包之后。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单元6048还用于在所述基站停止向所述其他终端传输数据时,向所述其他终端发送第一切换命令,通知所述其他终端进入直连通信流程;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单元6048还用于在向所述其他终端发送第一切换命令时或在接收到来自所述其他终端的响应后,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切换命令,通知所述终端进入直连通信流程。
优选的,所述第二监测单元60410还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结束标识信息时或在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单元向所述其他终端发送最后一个数据包或在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单元6048向所述其他终端发送每个数据包时,开启定时器或重传计数器;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单元6048还用于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或所述重传计数器溢出时,停止向所述其他终端传输数据,并在所述第二切换命令中携带丢失数据包标识,以使所述终端在直连通信时继续传输与所述丢失数据包标识对应的数据包。
为了避免传统通信模式信道质量欠佳导致的长时间尝试重传导致的时延,因此设置定时器或重传计数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单元6048还用于在所述第二监测单元60410检测到所述结束标识信息时,停止向所述其他终端传输数据,并在所述第二切换命令中携带丢失数据包标识,以使所述终端在直连通信时继续传输与所述丢失数据包标识对应的数据包。在该方案中,相当于定时器或重传计数器的值是0。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单元6048还用于在完成所述从核心网接收成功的数据的传输之后,停止向所述其他终端传输数据。在该方案中,相当于定时器或重传计数器的值是无限大,即第二基站需要将所有数据包成功传输至第二终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通信切换单元602还用于在所述终端完成所述上行数据包的发送之后,使所述终端进入直连通信建立流程;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单元6048还用于在停止向所述其他终端传输数据时,向所述其他终端发送第一切换命令,通知所述其他终端进入直连通信流程。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在未开启乱序传输功能时,所述终端未通过基站成功传输至所述其他终端的数据包包含第一丢失数据包、第二丢失数据包和所述基站接收到的乱序数据包,其中,所述乱序数据包为连续数据包中排列在所述第一丢失数据包之后的数据包,在开启乱序传输功能时,所述终端未通过所述基站成功传输至所述其他终端的数据包仅包含丢失的数据包。
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单元6042还用于在开启乱序传输功能时,在接收到的乱序数据包中增加乱序标识信息;所述通信切换单元602包括:数据包补齐单元6022,若所述其他终端在接收到的数据包中检测到所述乱序标识信息,缓存携带所述乱序标识信息的乱序数据包,并等待补齐丢失的数据包,在丢失的数据包全部补齐时,将所有顺序排列的数据包上传至所述其他终端的应用层。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UE从传统通信模式切换到D2D模式时数据的无损/无缝切换,保证了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1)

1.一种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通过第一基站、核心网和第二基站与第二终端进行数据交互;
在发起通信模式切换后,确定所述第一终端未通过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成功传输至所述第二终端的数据包;
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直连通信,所述第一终端通过直连通信方式将未成功传输的数据包传输至所述第二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发起通信模式切换后,确定所述第一终端未通过所述第一基站、核心网和所述第二基站成功传输至所述第二终端的数据包,包括:
在发起通信模式切换后,所述第一终端停止发送上行数据包;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基站的响应确认所述第一基站未成功接收的第一丢失数据包;
所述第一基站在接收成功的数据包中添加结束标识信息,并将接收成功的数据包通过所述核心网发送给所述第二基站;
所述第二基站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接收成功的数据包,以及在所述第二基站检测到所述结束标识信息时,停止从所述核心网接收数据;
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响应,确认所述第二终端未成功接收的第二丢失数据包;
所述第一丢失数据包与所述第二丢失数据包作为所述未通过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成功传输至所述第二终端的数据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束标识信息作为一个标志位被加入所述接收成功的数据包中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中,或者将所述结束标识信息作为一个数据包并设置在所述接收成功的数据包之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基站停止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数据时,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一切换命令,通知所述第二终端进入直连通信流程;
所述第二基站在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一切换命令时或在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终端的响应后,通过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二切换命令,通知所述第一终端进入直连通信流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基站检测到所述结束标识信息时或在所述第二基站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最后一个数据包或在所述第二基站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每个数据包时,开启定时器或重传计数器;
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或所述重传计数器溢出时,所述第二基站停止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数据,并在所述第二切换命令中携带丢失数据包标识,以使所述第一终端在直连通信时继续传输与所述丢失数据包标识对应的数据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基站检测到所述结束标识信息时,停止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数据,并在所述第二切换命令中携带丢失数据包标识,以使所述第一终端在直连通信时继续传输与所述丢失数据包标识对应的数据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基站完成所述从核心网接收成功的数据的传输之后,停止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在完成所述上行数据包的发送之后,进入直连通信建立流程;
所述第二基站在停止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数据时,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一切换命令,通知所述第二终端进入直连通信流程。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未开启乱序传输功能时,所述第一终端未通过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成功传输至所述第二终端的数据包包含第一丢失数据包、第二丢失数据包和所述第一基站接收到的乱序数据包,其中,所述乱序数据包为连续数据包中排列在所述第一丢失数据包之后的数据包;
在开启乱序传输功能时,所述第一终端未通过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成功传输至所述第二终端的数据包仅包含丢失的数据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开启乱序传输功能时,所述第一基站在接收到的乱序数据包中增加乱序标识信息;
若所述第二终端在接收到的数据包中检测到所述乱序标识信息,缓存携带所述乱序标识信息的乱序数据包,并等待补齐丢失的数据包;
在丢失的数据包全部补齐时,将所有顺序排列的数据包上传至所述第二终端的应用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为同一基站。
12.一种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切换单元,位于终端侧,向基站侧和核心网发送数据包,以及接收来自基站侧和核心网的数据包,以及在发起通信模式切换后,与其他终端进行直连通信,将丢失数据包确定单元确定的未成功传输的数据包发送至所述其他终端;
所述丢失数据包确定单元,在发起通信模式切换后,确定未通过所述基站侧和核心网成功传输至所述其他终端的数据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丢失数据包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监测单元,位于终端侧,在发起通信模式切换后,通知所述终端停止发送上行数据包,以及根据所述基站的响应确认所述基站未成功接收的第一丢失数据包;
第一数据传输单元,位于基站侧,在接收成功的数据包中添加结束标识信息并将接收成功的数据通过所述核心网发送给其他基站;
第二数据传输单元,位于基站侧,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单元的数据包,并将所述数据包发送至所述其他终端,以及在检测到所述结束标识信息时,停止从所述核心网接收数据;
第二监测单元,位于基站侧,根据所述其他终端的响应,确认所述其他终端未成功接收的第二丢失数据包;
判定单元,所述第一丢失数据包与所述第二丢失数据包作为所述未通过所述基站和核心网成功传输至所述其他终端的数据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束标识信息作为一个标志位被加入所述接收成功的数据包中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中,或者将所述结束标识信息作为一个数据包并设置在所述接收成功的数据包之后。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基站停止向所述其他终端传输数据时,向所述其他终端发送第一切换命令,通知所述其他终端进入直连通信流程;
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单元还用于在向所述其他终端发送第一切换命令时或在接收到来自所述其他终端的响应后,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切换命令,通知所述终端进入直连通信流程。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监测单元还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结束标识信息时或在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单元向所述其他终端发送最后一个数据包或在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单元向所述其他终端发送每个数据包时,开启定时器或重传计数器;
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或所述重传计数器溢出时,停止向所述其他终端传输数据,并在所述第二切换命令中携带丢失数据包标识,以使所述终端在直连通信时继续传输与所述丢失数据包标识对应的数据包。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二监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结束标识信息时,停止向所述其他终端传输数据,并在所述第二切换命令中携带丢失数据包标识,以使所述终端在直连通信时继续传输与所述丢失数据包标识对应的数据包。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单元还用于在完成所述从核心网接收成功的数据的传输之后,停止向所述其他终端传输数据。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切换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终端完成所述上行数据包的发送之后,使所述终端进入直连通信建立流程;
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单元还用于在停止向所述其他终端传输数据时,向所述其他终端发送第一切换命令,通知所述其他终端进入直连通信流程。
20.根据权利要求13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未开启乱序传输功能时,所述终端未通过基站成功传输至所述其他终端的数据包包含第一丢失数据包、第二丢失数据包和所述基站接收到的乱序数据包,其中,所述乱序数据包为连续数据包中排列在所述第一丢失数据包之后的数据包,在开启乱序传输功能时,所述终端未通过所述基站成功传输至所述其他终端的数据包仅包含丢失的数据包。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单元还用于在开启乱序传输功能时,在接收到的乱序数据包中增加乱序标识信息;
所述通信切换单元包括:
数据包补齐单元,若所述其他终端在接收到的数据包中检测到所述乱序标识信息,缓存携带所述乱序标识信息的乱序数据包,并等待补齐丢失的数据包,在丢失的数据包全部补齐时,将所有顺序排列的数据包上传至所述其他终端的应用层。
CN201410195399.3A 2014-05-09 2014-05-09 切换方法和切换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1013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95399.3A CN105101309B (zh) 2014-05-09 2014-05-09 切换方法和切换装置
PCT/CN2014/082958 WO2015168990A1 (zh) 2014-05-09 2014-07-24 切换方法和切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95399.3A CN105101309B (zh) 2014-05-09 2014-05-09 切换方法和切换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01309A true CN105101309A (zh) 2015-11-25
CN105101309B CN105101309B (zh) 2019-01-11

Family

ID=54392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9539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101309B (zh) 2014-05-09 2014-05-09 切换方法和切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01309B (zh)
WO (1) WO2015168990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74642A (zh) * 2019-01-08 2019-03-15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以太网udp协议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9714326A (zh) * 2018-12-21 2019-05-03 北京明朝万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层数据顺序组包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62248A (zh) * 2018-06-29 2020-01-07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测量方法和设备
CN111726841A (zh) * 2019-03-22 2020-09-29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物联网的通信方法及其系统
CN113692755A (zh) * 2019-09-17 2021-11-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重传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85359A (zh) * 2022-06-09 2022-08-0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时延性能评估方法、接入网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2430A (zh) * 2008-11-20 2010-06-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包处理方法、装置以及基站
CN103037450A (zh) * 2011-09-29 2013-04-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模式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3249095A (zh) * 2012-02-08 2013-08-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接收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及网关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75328B2 (ja) * 2007-12-26 2010-06-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3428793A (zh) * 2012-05-14 2013-12-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系统间的切换处理、切换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2430A (zh) * 2008-11-20 2010-06-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包处理方法、装置以及基站
CN103037450A (zh) * 2011-09-29 2013-04-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模式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3249095A (zh) * 2012-02-08 2013-08-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接收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及网关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62248A (zh) * 2018-06-29 2020-01-07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测量方法和设备
CN110662248B (zh) * 2018-06-29 2022-07-08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测量方法和设备
CN109714326A (zh) * 2018-12-21 2019-05-03 北京明朝万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层数据顺序组包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474642A (zh) * 2019-01-08 2019-03-15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以太网udp协议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726841A (zh) * 2019-03-22 2020-09-29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物联网的通信方法及其系统
CN113692755A (zh) * 2019-09-17 2021-11-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重传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92755B (zh) * 2019-09-17 2023-10-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重传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01309B (zh) 2019-01-11
WO2015168990A1 (zh) 2015-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82488B (zh) 移动终端、基站及移动终端、基站中使用的方法
CN102090087B (zh) 信息处理方法、系统及设备
US11743780B2 (en) User equipment
TW525399B (en) Transmission control in a radio access network
WO2021063133A1 (zh) Harq进程管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US10306699B2 (en)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RU2502198C2 (ru) Способ и абонентское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для повторной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TWI405445B (zh) 處理一傳輸時間間隔集束模式的方法及通訊裝置
US9609557B2 (en) Optimizing in-order delivery of data packets dur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handover
CN105101309A (zh) 切换方法和切换装置
WO200903340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dicating data re-transmission when area switching in lte system
CN110739993A (zh) 使用多个载波来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4022856B (zh) 一种td‑lte系统中减小业务延迟的tti绑定方法
KR20170053326A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4812000A (zh) 一种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3975613A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094446A (zh) 移动通信系统和在发生切换时发送数据的方法
WO2014094613A1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KR20200029389A (ko) 스위칭 방법, 액세스 네트워크 장치 및 단말 장치
WO2016127666A1 (zh) 一种rlc数据包分流方法及基站
WO2015127670A1 (zh) 一种数据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WO2014026386A1 (zh) 数据包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10020078A1 (zh) 利用单播链路来实现harq重传的方法和系统
CN107801211A (zh) 一种报文的非按序递交方法及rlc实体、基站
WO2010127493A1 (zh) 切换处理方法、基站及中继节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1

Termination date: 202105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