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99038B - 一种汽轮发电机定子线棒及定子线棒内股线换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轮发电机定子线棒及定子线棒内股线换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99038B
CN105099038B CN201510584510.2A CN201510584510A CN105099038B CN 105099038 B CN105099038 B CN 105099038B CN 201510584510 A CN201510584510 A CN 201510584510A CN 105099038 B CN105099038 B CN 1050990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osition
strand
stator
stator bar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8451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99038A (zh
Inventor
梁艳萍
边旭
于鸿浩
王晨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51058451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9903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990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990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990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990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 Windings For Motors And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轮发电机定子线棒及定子线棒内股线换位方法。该定子线棒包括横向排列为四列的换位股线,换位股线在槽部以槽中心线为分界线,左、右两边的两列换位股线各自组成一个换位组,两个换位组的换位方式关于槽中心线呈镜像分布,两个换位组的股线在端部均焊接在一起,并且同一线圈的上、下层定子线棒在横向上位于同侧的换位组的端部均通过一个并头套连接在一起。该定子线棒及定子线棒内换位方法能够有效地抑制定子线棒中的环流,降低环流损耗,大大提高发电机运行效率及运行安全性,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汽轮发电机定子线棒及定子线棒内股线换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发电机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轮发电机定子线棒及定子线棒内股线换位方法。
背景技术
定子线棒是汽轮发电机设计与制造中的核心部件之一,汽轮发电机的定子线棒主要采用条式线棒,这种线棒的集肤效应会比较明显的产生涡流损耗。为了减少定子线棒中的涡流损耗,一般将定子线棒分成若干厚度较薄的股线,对于容量较大的汽轮发电机而言,定子线棒中的股线横向排列为四列,这样股线中的涡流可以被限制,但是这种对涡流的限制也是有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现有的定子线棒的结构所造成,其结构为:定子绕组的一个槽部的上层定子线棒由四排股线组成,在定子线棒的端部,将所有股线焊接在一起;定子绕组的另一个槽部的下层定子线棒由四排股线组成,在定子线棒的端部,将所有股线焊接在一起,上层定子线棒和下层定子线棒的股线焊接后通过一个并头套连接在一起,由于这些不同位置的股线的漏磁场不同所产生的环流会在四列不同的股线之间流动,环流流通路径很多,环流很大,这种环流不但大大增加了定子线棒的附加损耗,而且容易造成各股线温升的不同,最终导致股线出现过热点,影响发电机的安全运行。
目前,汽轮发电机的定子线棒常采用股线换位的方式来减小环流引起的损耗,其换位方式主要有仅槽部换位的0°/540°/0°换位、0°/不足540°/0°换位和0°/540°/0°加空换位段换位以及槽部与端部均换位的0°/540°/0°延长换位和180°/540°/-180°换位;虽然已经产生了上述诸多适用于汽轮发电机的换位方式,但是这些换位方式却无法同时兼顾减损效果与工艺的可行性,仅槽部换位的换位方式在工艺上简单易行,但由于发电机定子线棒股线数目较多且端部较长,使得端部磁场对股线环流产生较大的影响,线棒中仍然存在相当大的环流;槽部与端部均换位的换位方式虽然可以显著地减小线棒的环流,但端部换位工艺复杂,几乎无法得到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汽轮发电机定子线棒,解决现有的定子线棒中环流损耗大导致发电机运行安全性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轮发电机定子线棒内股线换位方法,该方法不仅简单易行,并且还能够很好地抑制定子线棒中的环流,降低环流损耗。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轮发电机定子线棒,包括横向排列为四列的换位股线,以定子绕组的槽部的槽中心线为分界线,位于所述分界线两端的两列换位股线各自组成一个换位组;所述组成换位组的两列换位股线在定子绕组的端部焊接在一起;
用于组成定子线圈的上层定子线棒和下层定子线棒中位于同侧的换位组均通过一个并头套相连接。
所述换位股线的外表面包覆有绝缘漆。
所述换位股线的换位处设置有用于加强绝缘保护的玻璃丝带垫片。
上述汽轮发电机定子线棒内股线换位方法,包括:
位于定子线圈的同侧并通过一个并头套连接的两个换位组分别进行换位以降低定子线棒中的股线环流损耗,具体过程为:
每个换位组中的两列换位股线进行换位,使得每一列中的换位股线相互弯穿过另外一列中的换位股线;
所述位于定子线圈的同侧并通过一个并头套连接的两个换位组的换位方式相同或不同;所述位于定子线圈的两侧的同层线棒中的两个换位组的换位方式关于所述槽中心线呈镜像对称。
所述每个换位组中的两列换位股线分别进行换位的具体过程为:
在定子绕组的槽部,换位组中的左列中最远离槽口方向的换位股线移动至右列中最远离槽口方向的换位股线的位置,左列中的其余换位股线均沿远离槽口方向移动一个换位股线高度的距离;换位股线的右列中最靠近槽口方向的换位股线移动至左列中最靠近槽口方向的换位股线的位置,右列中的其余换位股线均沿靠近槽口方向移动一个换位股线高度的距离。
所述换位股线在每个换位节距内换位一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汽轮发电机定子线棒通过设置上层定子线棒中的每两列换位股线组成一个换位组,下层定子线棒中的每两列换位股线组成一个换位组,每个换位组内的所有换位股线焊接在一起,再将定子绕组的一个槽内的上层定子线棒的每一个换位组与另一个槽内的下层定子线棒的同侧的换位组通过并头套连接起来,因此,一个定子线圈中设置有两个并头套,与传统的设置有一个并头套的结构相比,由于漏磁场的不同所产生的环流仅会在每个换位组的股线之间流通,不会在不同的换位组之间流通,环流路径大大减少,环流减小,环流损耗也大大减小,大大提高了发电机运行的安全性。
2)本发明所提供的定子线棒内股线换位方法通过设置每个换位组中两列换位股线进行换位以最终使得一列中的换位股线相互弯穿过另外一列中的换位股线,该换位方法不仅能够实现各种换位方式,并且能够很好地抑制定子线棒中的环流,大大减小股线中的环流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定子线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定子线棒端部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定子线棒内换位股线在5个换位节距后的立体图。
图4是图3中沿A-A面的剖视图。
图5是图3中沿B-B面的剖视图。
图6是图3中沿C-C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但应该清楚,本发明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发明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参考图1和2,图1示出了汽轮发电机定子线棒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定子线棒端部的立体图;在汽轮发电机的定子绕组中,在定子铁心2以外的部分为定子绕组的端部,在定子铁心2以内的部分为定子绕组的槽部;如图1所示,该定子线棒1包括横向排列为四列的换位股线,以定子绕组的槽部的槽中心线为分界线,左、右两边的两列换位股线各自组成一个换位组,即左边换位组和右边换位组;如图2所示,在定子绕组的端部,左边换位组的两列的所有换位股线焊接在一起,右边换位组的两列的所有换位股线焊接在一起;并且,同一定子线圈的上层定子线棒和下层定子线棒中的左边换位组通过一个并头套3连接在一起,同一定子线圈的上层定子线棒和下层定子线棒中的右边换位组通过一个并头套连接在一起;该定子线棒中的换位股线的外表面包覆有绝缘漆,并且换位股线的换位处设置有用于加强绝缘保护的玻璃丝带垫片。
上述定子线棒内股线换位方法如下:换位股线在每一个换位节距内换位一次,换位组中,左列的每一根换位股线均通过换位弯穿过右列的换位股线,右列的每一根换位股线均通过换位弯穿过左列的换位股线,从而实现左列换位股线和右列换位股线的换位。
在定子绕组的槽部,每经过一个换位节距后,左边换位组的左列中最远离槽口的换位股线移动至左边换位组的右列中最远离槽口的位置,左边换位组的左列中其余换位股线均向远离槽口的方向移动一个股线高度的距离;左边换位组的右列中最靠近槽口的换位股线移动至左边换位组的左列中最靠近槽口的位置,左边换位组的右列中其余换位股线均向靠近槽口的方向移动一个股线高度的距离。
在槽部,每经过一个换位节距后,右边换位组的右列中最远离槽口的换位股线移动至右边换位组的左列中最远离槽口的位置,右边换位组的右列中其余换位股线均向远离槽口方向移动一个股线高度的距离;右边换位组的左列中最靠近槽口的换位股线移动至右边换位组的右列中最靠近槽口的位置,右边换位组的左列中其余换位股线均向靠近槽口的方向移动一个股线高度的距离。
在定子绕组的槽部,位于定子线圈的左侧并通过一个并头套连接的左边换位组的换位方式可以不同,具体可以为:位于定子线圈上层线棒的左侧的换位组的换位节距及换位次数与位于下层线棒的左侧的换位组的换位节距及换位次数不同,但是每个换位组中的两列换位股线的具体换位过程均保持相同;同样的,位于定子线圈的右侧并通过一个并头套连接的右边换位组的换位方式可保持相同或不同;位于定子线圈的同层线棒中的两侧的左边换位组和右边换位组的换位方式关于槽中心线呈镜像对称。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参见图3,图3所示为截取了槽部的5个换位节距的由48根换位股线构成的定子线棒内股线的换位方式的示意图,由图3至图6可知,本发明的定子线棒内股线的换位过程为:
首先,A-A位置是定子线棒内股线换位的起始阶段,其截面图如图4所示,共有48根股线,换位股线1~24构成了一个换位组,换位股线25~48构成了另外一个换位组;在经过1个换位节距以后的B-B处,其截面图如图5所示,此时换位股线24移动至换位股线1的上方,而换位股线12移动至换位股线13的下方,同时换位股线24下方的换位股线依次移动至本换位股线的上方,换位股线1下方的股线依次移动至本换位股线的下方;换位股线48移动至换位股线25的上方,换位股线36移动至换位股线37的下方,同时换位股线48下方的换位股线依次移动至本换位股线的上方,换位股线25下方的股线依次移动至本换位股线的下方。
在经过5个换位节距以后的C-C处,其截面图如图6所示,换位股线1移动至了图4中换位股线6的位置,换位股线25移动至了图4中换位股线30的位置,其余换位股线也按照图5中的相应次序移动,最终完成了定子线棒内股线的换位。
以一台功率为1400MW的汽轮发电机为例,对采用端部由一个并头套组成的定子线棒(传统的定子线棒)内股线和采用本发明的端部由两个并头套组成的定子线棒内股线采用不同的换位方式时产生的环流损耗进行对比,具体如下:
当采用0°/540°/0°换位方式时,传统的定子线棒环流损耗为289kW,本发明的定子线棒环流损耗为114kW;当采用0°/540°加空换位/0°换位方式时,传统的定子线棒环流损耗为225kW,本发明的定子线棒环流损耗为49kW;当采用0°/不足540°加空换位/0°换位方式时,传统的定子线棒环流损耗为210kW,本发明的定子线棒环流损耗为35kW,由上可以看出,对于不同的换位形式,本发明的定子线棒内股线换位方法可有效地降低线棒中的环流损耗。
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定子线棒内股线换位方法不仅能够实现各种换位方式,而且能够很好的抑制定子线棒中的环流,减小股线中的环流损耗;同时,由于该换位方法对设备和工艺的要求,易于实现,并且能够有效提高发电机的运行效率与运行安全性,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Claims (3)

1.一种汽轮发电机定子线棒内股线换位方法,其特征是,包括:
位于定子线圈的同侧并通过一个并头套连接的两个换位组分别进行换位以降低定子线棒中的股线环流损耗,具体过程为:
每个换位组中的两列换位股线进行换位,使得每一列中的换位股线相互弯穿过另外一列中的换位股线;
所述位于定子线圈的同侧并通过一个并头套连接的两个换位组的换位方式相同或不同;所述位于定子线圈的两侧的同层线棒中的两个换位组的换位方式关于定子槽中心线呈镜像对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发电机定子线棒内股线换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每个换位组中的两列换位股线分别进行换位的具体过程为:
在定子绕组的槽部,换位组中的左列中最远离槽口方向的换位股线移动至右列中最远离槽口方向的换位股线的位置,左列中的其余换位股线均沿远离槽口方向移动一个换位股线高度的距离;换位股线的右列中最靠近槽口方向的换位股线移动至左列中最靠近槽口方向的换位股线的位置,右列中的其余换位股线均沿靠近槽口方向移动一个换位股线高度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轮发电机定子线棒内股线换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换位股线在每个换位节距内换位一次。
CN201510584510.2A 2015-09-15 2015-09-15 一种汽轮发电机定子线棒及定子线棒内股线换位方法 Active CN1050990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84510.2A CN105099038B (zh) 2015-09-15 2015-09-15 一种汽轮发电机定子线棒及定子线棒内股线换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84510.2A CN105099038B (zh) 2015-09-15 2015-09-15 一种汽轮发电机定子线棒及定子线棒内股线换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99038A CN105099038A (zh) 2015-11-25
CN105099038B true CN105099038B (zh) 2017-10-13

Family

ID=54578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84510.2A Active CN105099038B (zh) 2015-09-15 2015-09-15 一种汽轮发电机定子线棒及定子线棒内股线换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990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4600B (zh) * 2017-10-20 2023-06-06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大型交流电机渐变式空换位定子线棒及渐变式空换位方法
CN108258826B (zh) * 2018-03-22 2024-04-02 哈尔滨理工大学 发电机双层异构式定子绕组及双层异构式换位方法
CN113783336B (zh) * 2021-09-13 2022-05-13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汽轮发电机四排股线整体换位定子线棒及四排股线整体换位方法
CN113783335B (zh) * 2021-09-13 2022-07-29 哈尔滨理工大学 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分侧分组换位及分侧分组端部连接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3590A (zh) * 2000-07-06 2002-01-30 阿尔斯托姆电力有限公司 用于电机的定子绕组
CN102055266A (zh) * 2010-12-29 2011-05-11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多胶模压绝缘体系定子线棒高导热绝缘结构
CN202503385U (zh) * 2012-03-28 2012-10-24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大型水轮发电机定子线棒
CN103904840A (zh) * 2014-04-18 2014-07-02 山东齐鲁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发电机定子双罗贝尔线棒的内防晕制造工艺
CN204967455U (zh) * 2015-09-15 2016-01-13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汽轮发电机定子线棒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3590A (zh) * 2000-07-06 2002-01-30 阿尔斯托姆电力有限公司 用于电机的定子绕组
CN102055266A (zh) * 2010-12-29 2011-05-11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多胶模压绝缘体系定子线棒高导热绝缘结构
CN202503385U (zh) * 2012-03-28 2012-10-24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大型水轮发电机定子线棒
CN103904840A (zh) * 2014-04-18 2014-07-02 山东齐鲁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发电机定子双罗贝尔线棒的内防晕制造工艺
CN204967455U (zh) * 2015-09-15 2016-01-13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汽轮发电机定子线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99038A (zh) 2015-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99038B (zh) 一种汽轮发电机定子线棒及定子线棒内股线换位方法
CN204967455U (zh) 一种汽轮发电机定子线棒
CN105099032B (zh) 一种大型汽轮发电机双周混合换位定子线棒及双周混合换位方法
CN105048679B (zh) 一种大型交流电机局部与整体混合换位定子线棒及混合换位方法
Bruzzone et al. High current superconductors for DEMO
CN107634600B (zh) 一种大型交流电机渐变式空换位定子线棒及渐变式空换位方法
CN104852535A (zh) 一种新型交流发电机定子线棒换位方法
CN202503385U (zh) 一种大型水轮发电机定子线棒
CN205992442U (zh) 一种散热效果良好的电缆
CN202658949U (zh) 电缆终端平台及包括其的电缆终端塔
CN107893564A (zh) 一种玄武岩纤维包裹的装配式四槽钢防屈曲支撑及装配方法
CN204721128U (zh) 一种新型交流发电机定子线棒
CN103166390A (zh) 一种大型水轮发电机定子线棒内股线换位方法
CN204992846U (zh) 一种大型交流电机局部与整体混合换位定子线棒
SK6378Y1 (sk) Continuous coiled wire and method for its manufacture
CN206116169U (zh) 一种抗短路变压器
CN105262261A (zh) 用于在电机中使用的罗贝尔线棒
CN102237191A (zh) At供电方式sf6气体绝缘牵引变压器
CN204967456U (zh) 一种大型汽轮发电机双周混合换位定子线棒
CN205303155U (zh) 一种改进型环氧树脂干式变压器
CN207834067U (zh) 非晶变压器铁心
CN206134473U (zh) 一种船用超导变压器的绕组结构
CN107195335A (zh) 燃料组件及其装配方法
CN208337275U (zh) 交流电机定子绕组
CN207719032U (zh) 一种海洋平台变压器的线圈绕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