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90086A - 一种轴流压气机调节风量风压时防喘振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流压气机调节风量风压时防喘振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90086A
CN105090086A CN201510616598.1A CN201510616598A CN105090086A CN 105090086 A CN105090086 A CN 105090086A CN 201510616598 A CN201510616598 A CN 201510616598A CN 105090086 A CN105090086 A CN 1050900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peed
control interval
speed control
interval
guide v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1659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90086B (zh
Inventor
薛恒
王景生
郑兰琴
刘海旭
叶东平
冯永志
李宇峰
张宏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Turbine Co Ltd
Hadian Power Equipment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Turb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Turb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rbin Turb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1659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900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900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900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900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900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Positive-Displacement Air Blowers (AREA)

Abstract

一种轴流压气机调节风量风压时防喘振方法,涉及轴流压气机防喘振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轴流压气机变转速、变可转导叶角度时防喘振方法。本发明为解决现有轴流压气机调节风量风压时,如何实现同时调节转速和可转导叶角度的防喘振控制的问题。本发明按以下步骤进行:一、按年平均、夏季、冬季三个不同状态,分别采用不同的状态控制模式;二、在每一个状态控制模式下,按温度高低确定4个不会发生喘振的转速控制区间;三、在获得不会发生喘振的各转速控制区间的基础上,确定仍不会发生喘振的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四、结合上述三个步骤的结果,得到轴流压气机不发生喘振的各安全控制模式。本发明应用于我国各地区使用大型压气机设备的生产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轴流压气机调节风量风压时防喘振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流压气机防喘振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轴流压气机变转速、变可转导叶角度时防喘振方法。
背景技术
高压比、大流量、高效率的轴流压气机,要求流量变化范围大,稳定运行范围宽,高效率区域广,压比安全余度大等。但是,轴流压气机在偏离设计状态时,气体的容积流量与通流尺寸、叶片安装角等不适应,使得叶栅流道内产生气流分离,机组运行状态恶化,甚至产生喘振现象,影响机组的正常工作。目前轴流压气机的风量风压调节,大多数是采用定转速调节可转导叶角度,或者是固定可转导叶角度调节转速的方式。当采用前两者调节手段之一无法满足机组风量、风压要求时,就要采用调节可转导叶角度的同时,还要调节转速。当同时采用两种调节方法时,如何实现调节控制就成为一个难题,同时如何更好的防止喘振也增加了调节难度。
发明内容
轴流压气机调节风量、风压时,需要同时调节转速和可转导叶角度,轴流压气机经常会发生喘振,喘振与大气温度有关,也与机组转速和可转导叶角度相关,综合考虑上述三种影响因素,找到特定的大气温度下,按特定的转速运行,同时将可转导叶角度固定为特定角度时,轴流压气机不发生喘振的安全控制模式。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轴流压气机调节风量风压时,如何实现同时调节转速和可转导叶角度的防喘振控制的问题,而提出一种轴流压气机调节风量风压时防喘振方法。
一种轴流压气机调节风量风压时防喘振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将防喘振控制模式按照气象参数分区,即按照一年四季大气温度的不同,分为年平均、夏季、冬季三个不同状态,分别采用不同的状态控制模式;
当大气温度为:4℃≤t<24℃时,采用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
当大气温度为:t≥18℃时,采用夏季状态控制模式;
当大气温度为:t<8℃时,采用冬季状态控制模式;
其中当大气温度为:18℃≤t<24℃时,采用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或夏季状态控制模式;
当大气温度为:4℃≤t<8℃时,采用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或冬季状态控制模式;
二、在每一个状态控制模式下,确定4个不会发生喘振的转速控制区间;
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下:
有4个转速控制区间,分别为:
转速控制区间n11:4330~443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12:4580~468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13:4850~495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14:5100~5200r/min;
夏季状态控制模式下:
有4个转速控制区间,分别为:
转速控制区间n21:4300~440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22:4650~475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23:4950~505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24:5280~5380r/min;
冬季状态控制模式下:
有4个转速控制区间,分别为:
转速控制区间n31:4100~420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32:4280~438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33:4470~457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34:4650~4750r/min;
当大气温度为:18℃≤t<24℃时,采用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或夏季状态控制模式:
有8个转速控制区间,分别为:
转速控制区间n11:4330~443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12:4580~468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13:4850~495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14:5097~5197r/min;
转速控制区间n21:4310~441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22:4650~475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23:4950~505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24:5283~5383r/min;
当大气温度为:4℃≤t<8℃时,采用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或冬季状态控制模式:
有8个转速控制区间,分别为:
转速控制区间n11:4330~443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12:4580~468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13:4850~495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14:5097~5197r/min;
转速控制区间n31:4100~420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32:4280~438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33:4470~457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34:4650~4750r/min;
三、在获得不会发生喘振的各转速控制区间的基础上,确定仍不会发生喘振的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
转速控制区间n11为4330~4430r/min时,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8~-12°;
转速控制区间n12为4580~4680r/min时,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8~-8°;
转速控制区间n13为4850~4950r/min时,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4~0°;
转速控制区间n14为5097~5197r/min时,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4~6°;
转速控制区间n21为4310~4410r/min时,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8~-12°;
转速控制区间n22为4650~4750r/min时,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6~-6°;
转速控制区间n23为4950~5050r/min时,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4~4°;
转速控制区间n24为5283~5383r/min时,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2~10°;
转速控制区间n31为4100~4200r/min时,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20~-12°;
转速控制区间n32为4280~4380r/min时,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8~-8;
转速控制区间n33为4470~4570r/min时,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6~-6°;
转速控制区间n34为4650~4750r/min时,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6~0°;
四、结合上述三个步骤的结果,得到轴流压气机不发生喘振的各安全控制模式:
安全控制模式1:当大气温度为:4℃≤t<24℃时,采用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11为4330~443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8~-12°;
安全控制模式2:当大气温度为:4℃≤t<24℃时,采用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12为4580~468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8~-8°;
安全控制模式3:当大气温度为:4℃≤t<24℃时,采用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13为4850~495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4~0°;
安全控制模式4:当大气温度为:4℃≤t<24℃时,采用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14为5097~5197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4~6°;
安全控制模式5:当大气温度为:t≥18℃时,采用夏季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21为4310~441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8~-12°;
安全控制模式6:当大气温度为:t≥18℃时,采用夏季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22为4650~475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6~-6°;
安全控制模式7:当大气温度为:t≥18℃时,采用夏季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23为4950~505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4~4°;
安全控制模式8:当大气温度为:t≥18℃时,采用夏季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24为5283~5383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2~10°;
安全控制模式9:当大气温度为:t<8℃时,采用冬季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31为4100~420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20~-12°;
安全控制模式10:当大气温度为:t<8℃时,采用冬季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32为4280~438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8~-8;
安全控制模式11:当大气温度为:t<8℃时,采用冬季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33为4470~457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6~-6°;
安全控制模式12:当大气温度为:t<8℃时,采用冬季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34为4650~475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6~0°;
安全控制模式13:当大气温度为:18℃≤t<24℃时,采用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11为4330~443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8~-12°;
安全控制模式14:当大气温度为:18℃≤t<24℃时,采用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12为4580~468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8~-8°;
安全控制模式15:当大气温度为:18℃≤t<24℃时,采用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13为4850~495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4~0°;
安全控制模式16:当大气温度为:18℃≤t<24℃时,采用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14为5097~5197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4~6°;
安全控制模式17:当大气温度为:18℃≤t<24℃时,采用夏季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21为4310~441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8~-12°;
安全控制模式18:当大气温度为:18℃≤t<24℃时,采用夏季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22为4650~475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6~-6°;
安全控制模式19:当大气温度为:18℃≤t<24℃时,采用夏季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23为4950~505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4~4°;
安全控制模式20:当大气温度为:18℃≤t<24℃时,采用夏季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24为5283~5383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2~10°;
安全控制模式21:当大气温度为:4℃≤t<8℃时,采用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11为4330~443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8~-12°;
安全控制模式22:当大气温度为:4℃≤t<8℃时,采用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12为4580~468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8~-8°;
安全控制模式23:当大气温度为:4℃≤t<8℃时,采用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13为4850~495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4~0°;
安全控制模式24:当大气温度为:4℃≤t<8℃时,采用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14为5097~5197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4~6°;
安全控制模式25:当大气温度为:4℃≤t<8℃时,采用冬季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31为4100~420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20~-12°;
安全控制模式26:当大气温度为:4℃≤t<8℃时,采用冬季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32为4280~438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8~-8;
安全控制模式27:当大气温度为:4℃≤t<8℃时,采用冬季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33为4470~457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6~-6°;
安全控制模式28:当大气温度为:4℃≤t<8℃时,采用冬季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34为4650~475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6~0°。
本发明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方法解现有轴流压气机调节风量风压时,如何实现同时调节转速和可转导叶角度的防喘振控制的问题,保证了轴流风机正常、安全地运行;
2、本发明方法将机组运行工况按照气象条件分区、不同区采用不同控制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利用机组的高效率区域,保证机组安全、高效运行;
3、本发明方法广泛适用于我国各地区,在各大城市企业实施过,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地抑制了喘振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轴流压气机大气温度状态下不同控制模式分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图1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轴流压气机调节风量风压时防喘振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将防喘振控制模式按照气象参数分区,即按照一年四季大气温度的不同,分为年平均、夏季、冬季三个不同状态,分别采用不同的状态控制模式,见图1;
当大气温度为:4℃≤t<24℃时,采用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
当大气温度为:t≥18℃时,采用夏季状态控制模式;
当大气温度为:t<8℃时,采用冬季状态控制模式;
其中当大气温度为:18℃≤t<24℃时,采用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或夏季状态控制模式;
当大气温度为:4℃≤t<8℃时,采用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或冬季状态控制模式;
二、在每一个状态控制模式下,确定4个不会发生喘振的转速控制区间;
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下:
有4个转速控制区间,分别为:
转速控制区间n11:4330~443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12:4580~468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13:4850~495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14:5100~5200r/min;
夏季状态控制模式下:
有4个转速控制区间,分别为:
转速控制区间n21:4300~440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22:4650~475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23:4950~505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24:5280~5380r/min;
冬季状态控制模式下:
有4个转速控制区间,分别为:
转速控制区间n31:4100~420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32:4280~438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33:4470~457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34:4650~4750r/min;
当大气温度为:18℃≤t<24℃时,采用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或夏季状态控制模式:
有8个转速控制区间,分别为:
转速控制区间n11:4330~443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12:4580~468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13:4850~495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14:5097~5197r/min;
转速控制区间n21:4310~441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22:4650~475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23:4950~505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24:5283~5383r/min;
当大气温度为:4℃≤t<8℃时,采用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或冬季状态控制模式:
有8个转速控制区间,分别为:
转速控制区间n11:4330~443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12:4580~468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13:4850~495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14:5097~5197r/min;
转速控制区间n31:4100~420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32:4280~438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33:4470~457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34:4650~4750r/min;
三、在获得不会发生喘振的各转速控制区间的基础上,确定仍不会发生喘振的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
转速控制区间n11为4330~4430r/min时,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8~-12°;
转速控制区间n12为4580~4680r/min时,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8~-8°;
转速控制区间n13为4850~4950r/min时,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4~0°;
转速控制区间n14为5097~5197r/min时,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4~6°;
转速控制区间n21为4310~4410r/min时,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8~-12°;
转速控制区间n22为4650~4750r/min时,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6~-6°;
转速控制区间n23为4950~5050r/min时,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4~4°;
转速控制区间n24为5283~5383r/min时,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2~10°;
转速控制区间n31为4100~4200r/min时,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20~-12°;
转速控制区间n32为4280~4380r/min时,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8~-8;
转速控制区间n33为4470~4570r/min时,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6~-6°;
转速控制区间n34为4650~4750r/min时,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6~0°;
四、结合上述三个步骤的结果,得到轴流压气机不发生喘振的各安全控制模式:
安全控制模式1:当大气温度为:4℃≤t<24℃时,采用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11为4330~443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8~-12°;
安全控制模式2:当大气温度为:4℃≤t<24℃时,采用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12为4580~468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8~-8°;
安全控制模式3:当大气温度为:4℃≤t<24℃时,采用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13为4850~495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4~0°;
安全控制模式4:当大气温度为:4℃≤t<24℃时,采用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14为5097~5197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4~6°;
安全控制模式5:当大气温度为:t≥18℃时,采用夏季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21为4310~441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8~-12°;
安全控制模式6:当大气温度为:t≥18℃时,采用夏季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22为4650~475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6~-6°;
安全控制模式7:当大气温度为:t≥18℃时,采用夏季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23为4950~505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4~4°;
安全控制模式8:当大气温度为:t≥18℃时,采用夏季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24为5283~5383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2~10°;
安全控制模式9:当大气温度为:t<8℃时,采用冬季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31为4100~420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20~-12°;
安全控制模式10:当大气温度为:t<8℃时,采用冬季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32为4280~438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8~-8;
安全控制模式11:当大气温度为:t<8℃时,采用冬季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33为4470~457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6~-6°;
安全控制模式12:当大气温度为:t<8℃时,采用冬季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34为4650~475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6~0°;
安全控制模式13:当大气温度为:18℃≤t<24℃时,采用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11为4330~443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8~-12°;
安全控制模式14:当大气温度为:18℃≤t<24℃时,采用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12为4580~468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8~-8°;
安全控制模式15:当大气温度为:18℃≤t<24℃时,采用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13为4850~495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4~0°;
安全控制模式16:当大气温度为:18℃≤t<24℃时,采用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14为5097~5197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4~6°;
安全控制模式17:当大气温度为:18℃≤t<24℃时,采用夏季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21为4310~441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8~-12°;
安全控制模式18:当大气温度为:18℃≤t<24℃时,采用夏季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22为4650~475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6~-6°;
安全控制模式19:当大气温度为:18℃≤t<24℃时,采用夏季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23为4950~505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4~4°;
安全控制模式20:当大气温度为:18℃≤t<24℃时,采用夏季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24为5283~5383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2~10°;
安全控制模式21:当大气温度为:4℃≤t<8℃时,采用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11为4330~443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8~-12°;
安全控制模式22:当大气温度为:4℃≤t<8℃时,采用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12为4580~468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8~-8°;
安全控制模式23:当大气温度为:4℃≤t<8℃时,采用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13为4850~495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4~0°;
安全控制模式24:当大气温度为:4℃≤t<8℃时,采用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14为5097~5197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4~6°;
安全控制模式25:当大气温度为:4℃≤t<8℃时,采用冬季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31为4100~420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20~-12°;
安全控制模式26:当大气温度为:4℃≤t<8℃时,采用冬季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32为4280~438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8~-8;
安全控制模式27:当大气温度为:4℃≤t<8℃时,采用冬季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33为4470~457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6~-6°;
安全控制模式28:当大气温度为:4℃≤t<8℃时,采用冬季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34为4650~475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6~0°。
本实施方式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施方式所述方法用于轴流压气机调节风量风压时,解决了如何同时调节转速和可转导叶角度的防喘振控制的问题,保证了轴流风机正常、安全地运行;
2、本实施方式所述方法将机组运行工况按照气象条件分区、不同区采用不同控制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利用机组的高效率区域,保证机组安全、高效运行;
3、本实施方式所述方法广泛适用于我国各地区,在各大城市企业实施过,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地抑制了喘振现象的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按照一年四季大气温度的不同,分为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四个不同状态,分别采用不同的状态控制模式。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步骤二中在每一个状态控制模式下,按温度高低确定3个不会发生喘振的转速控制区间。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步骤二中在每一个状态控制模式下,按温度高低确定5个不会发生喘振的转速控制区间。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步骤二中在每一个状态控制模式下,按温度高低确定6个不会发生喘振的转速控制区间。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轴流压气机调节风量风压时防喘振方法的进一步说明,步骤四中所述的各安全控制模式之间的切换,采用手动切换模式。

Claims (6)

1.一种轴流压气机调节风量风压时防喘振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将防喘振控制模式按照气象参数分区,即按照一年四季大气温度的不同,分为年平均、夏季、冬季三个不同状态,分别采用不同的状态控制模式;
当大气温度为:4℃≤t<24℃时,采用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
当大气温度为:t≥18℃时,采用夏季状态控制模式;
当大气温度为:t<8℃时,采用冬季状态控制模式;
其中当大气温度为:18℃≤t<24℃时,采用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或夏季状态控制模式;
当大气温度为:4℃≤t<8℃时,采用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或冬季状态控制模式;
二、在每一个状态控制模式下,确定4个不会发生喘振的转速控制区间;
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下:
有4个转速控制区间,分别为:
转速控制区间n11:4330~443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12:4580~468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13:4850~495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14:5100~5200r/min;
夏季状态控制模式下:
有4个转速控制区间,分别为:
转速控制区间n21:4300~440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22:4650~475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23:4950~505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24:5280~5380r/min;
冬季状态控制模式下:
有4个转速控制区间,分别为:
转速控制区间n31:4100~420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32:4280~438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33:4470~457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34:4650~4750r/min;
当大气温度为:18℃≤t<24℃时,采用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或夏季状态控制模式:
有8个转速控制区间,分别为:
转速控制区间n11:4330~443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12:4580~468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13:4850~495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14:5097~5197r/min;
转速控制区间n21:4310~441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22:4650~475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23:4950~505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24:5283~5383r/min;
当大气温度为:4℃≤t<8℃时,采用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或冬季状态控制模式:
有8个转速控制区间,分别为:
转速控制区间n11:4330~443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12:4580~468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13:4850~495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14:5097~5197r/min;
转速控制区间n31:4100~420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32:4280~438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33:4470~4570r/min;
转速控制区间n34:4650~4750r/min;
三、在获得不会发生喘振的各转速控制区间的基础上,确定仍不会发生喘振的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
转速控制区间n11为4330~4430r/min时,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8~-12°;
转速控制区间n12为4580~4680r/min时,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8~-8°;
转速控制区间n13为4850~4950r/min时,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4~0°;
转速控制区间n14为5097~5197r/min时,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4~6°;
转速控制区间n21为4310~4410r/min时,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8~-12°;
转速控制区间n22为4650~4750r/min时,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6~-6°;
转速控制区间n23为4950~5050r/min时,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4~4°;
转速控制区间n24为5283~5383r/min时,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2~10°;
转速控制区间n31为4100~4200r/min时,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20~-12°;
转速控制区间n32为4280~4380r/min时,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8~-8;
转速控制区间n33为4470~4570r/min时,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6~-6°;
转速控制区间n34为4650~4750r/min时,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6~0°;
四、结合上述三个步骤的结果,得到轴流压气机不发生喘振的各安全控制模式:
安全控制模式1:当大气温度为:4℃≤t<24℃时,采用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11为4330~443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8~-12°;
安全控制模式2:当大气温度为:4℃≤t<24℃时,采用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12为4580~468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8~-8°;
安全控制模式3:当大气温度为:4℃≤t<24℃时,采用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13为4850~495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4~0°;
安全控制模式4:当大气温度为:4℃≤t<24℃时,采用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14为5097~5197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4~6°;
安全控制模式5:当大气温度为:t≥18℃时,采用夏季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21为4310~441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8~-12°;
安全控制模式6:当大气温度为:t≥18℃时,采用夏季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22为4650~475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6~-6°;
安全控制模式7:当大气温度为:t≥18℃时,采用夏季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23为4950~505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4~4°;
安全控制模式8:当大气温度为:t≥18℃时,采用夏季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24为5283~5383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2~10°;
安全控制模式9:当大气温度为:t<8℃时,采用冬季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31为4100~420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20~-12°;
安全控制模式10:当大气温度为:t<8℃时,采用冬季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32为4280~438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8~-8;
安全控制模式11:当大气温度为:t<8℃时,采用冬季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33为4470~457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6~-6°;
安全控制模式12:当大气温度为:t<8℃时,采用冬季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34为4650~475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6~0°;
安全控制模式13:当大气温度为:18℃≤t<24℃时,采用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11为4330~443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8~-12°;
安全控制模式14:当大气温度为:18℃≤t<24℃时,采用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12为4580~468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8~-8°;
安全控制模式15:当大气温度为:18℃≤t<24℃时,采用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13为4850~495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4~0°;
安全控制模式16:当大气温度为:18℃≤t<24℃时,采用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14为5097~5197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4~6°;
安全控制模式17:当大气温度为:18℃≤t<24℃时,采用夏季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21为4310~441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8~-12°;
安全控制模式18:当大气温度为:18℃≤t<24℃时,采用夏季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22为4650~475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6~-6°;
安全控制模式19:当大气温度为:18℃≤t<24℃时,采用夏季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23为4950~505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4~4°;
安全控制模式20:当大气温度为:18℃≤t<24℃时,采用夏季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24为5283~5383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2~10°;
安全控制模式21:当大气温度为:4℃≤t<8℃时,采用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11为4330~443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8~-12°;
安全控制模式22:当大气温度为:4℃≤t<8℃时,采用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12为4580~468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8~-8°;
安全控制模式23:当大气温度为:4℃≤t<8℃时,采用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13为4850~495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4~0°;
安全控制模式24:当大气温度为:4℃≤t<8℃时,采用年平均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14为5097~5197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4~6°;
安全控制模式25:当大气温度为:4℃≤t<8℃时,采用冬季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31为4100~420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20~-12°;
安全控制模式26:当大气温度为:4℃≤t<8℃时,采用冬季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32为4280~438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8~-8;
安全控制模式27:当大气温度为:4℃≤t<8℃时,采用冬季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33为4470~457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6~-6°;
安全控制模式28:当大气温度为:4℃≤t<8℃时,采用冬季状态控制模式,转速控制区间n34为4650~4750r/min,可转导叶角度调节控制区间为:-16~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流压气机调节风量风压时防喘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按照我国各地区一年四季大气温度的不同,分为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四个不同状态,分别采用不同的状态控制模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轴流压气机调节风量风压时防喘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在每一个状态控制模式下,按温度高低确定3个不会发生喘振的转速控制区间。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轴流压气机调节风量风压时防喘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在每一个状态控制模式下,按温度高低确定5个不会发生喘振的转速控制区间。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轴流压气机调节风量风压时防喘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在每一个状态控制模式下,按温度高低确定6个不会发生喘振的转速控制区间。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轴流压气机调节风量风压时防喘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的各安全控制模式之间的切换,采用手动切换模式。
CN201510616598.1A 2015-09-24 2015-09-24 一种轴流压气机调节风量风压时防喘振方法 Active CN1050900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16598.1A CN105090086B (zh) 2015-09-24 2015-09-24 一种轴流压气机调节风量风压时防喘振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16598.1A CN105090086B (zh) 2015-09-24 2015-09-24 一种轴流压气机调节风量风压时防喘振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90086A true CN105090086A (zh) 2015-11-25
CN105090086B CN105090086B (zh) 2016-09-28

Family

ID=54571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16598.1A Active CN105090086B (zh) 2015-09-24 2015-09-24 一种轴流压气机调节风量风压时防喘振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9008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02029A (zh) * 2017-07-03 2017-09-2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轴流压气机的自适应攻角方法
CN111322265A (zh) * 2020-04-27 2020-06-23 乔治洛德方法研究和开发液化空气有限公司 一种离心式压缩机的防喘振系统及控制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26561A (ja) * 2004-02-13 2005-08-25 Kawasaki Shipbuilding Corp Lng船におけるローデューティコンプレッサ制御方法
US20130272845A1 (en) * 2010-12-30 2013-10-17 Young Seok KANG Axial compresso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to stabilize fluid
CN104074786A (zh) * 2014-06-12 2014-10-01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缩机控制方法
CN104728151A (zh) * 2015-04-09 2015-06-24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轴流压缩机喘振边界测定系统
CN104884814A (zh) * 2012-08-31 2015-09-02 德莱赛公司 用于操作压缩机装置的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26561A (ja) * 2004-02-13 2005-08-25 Kawasaki Shipbuilding Corp Lng船におけるローデューティコンプレッサ制御方法
US20130272845A1 (en) * 2010-12-30 2013-10-17 Young Seok KANG Axial compresso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to stabilize fluid
CN104884814A (zh) * 2012-08-31 2015-09-02 德莱赛公司 用于操作压缩机装置的系统和方法
CN104074786A (zh) * 2014-06-12 2014-10-01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缩机控制方法
CN104728151A (zh) * 2015-04-09 2015-06-24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轴流压缩机喘振边界测定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叶东平等: "大功率发电用燃机的压气机设计思想探讨", 《汽轮机技术》 *
涂仁辉: "轴流压缩机防喘振控制优化改进", 《压缩机技术》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02029A (zh) * 2017-07-03 2017-09-2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轴流压气机的自适应攻角方法
CN111322265A (zh) * 2020-04-27 2020-06-23 乔治洛德方法研究和开发液化空气有限公司 一种离心式压缩机的防喘振系统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90086B (zh) 2016-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96045B (zh) 空调系统变频器的温度控制方法
CN104595245A (zh) 用于轴流压缩机末级的前半段可调静子叶片及其工作方法
CN106089801B (zh) 一种压气机叶片造型方法
CN103452608B (zh) 一种用于凝结水系统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05090086A (zh) 一种轴流压气机调节风量风压时防喘振方法
CN109812922B (zh) 空调器防凝露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CN108953232B (zh) 一种非轴对称分布静叶轴流式压气机
CN105402845A (zh) 一种空调系统的调节方法
CN105134637B (zh) 用于动叶可调引风机的变频与动叶联合控制方法
CN104632679B (zh) 对旋风机工况自适应变转速匹配方法
CN105066369B (zh) 空调器恒风量控制方法
CN101471785A (zh) 一种网元设备
CN112984626B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及柜式空调的控制方法
CN103174589B (zh) 用于控制风力涡轮机的方法
CN203584471U (zh) 一种异型气膜孔结构及涡轮叶片
CN203670278U (zh) 扇叶角度可调的风机
CN203963156U (zh) 新型减压阀
CN108757516A (zh) 一种离心风机设计优化方法
CN110886710B (zh) 离心压气机动态扩稳方法
CN204458535U (zh) 一种回流器及离心式压缩机
CN113606180B (zh) 一种压气机控制方法和装置
CN203962058U (zh) 一种用于凝结水系统的控制装置
CN203488438U (zh) 一种压缩机的高效流量调节装置
CN203670249U (zh) 风机扇叶角度调节装置
CN202280643U (zh) 一种导叶器阀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21

Address after: 150000 building 3, high tech production base, Nangang District, Harbin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RBIN TURBINE Co.,Ltd.

Patentee after: HADIAN POWER EQUIPMENT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CO.,LTD.

Address before: 150046 No. three power road 345, Xiangfang District, Heilongjiang, Harbin

Patentee before: HARBIN TURBIN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