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52217B - 数据传输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52217B
CN105052217B CN201380003012.3A CN201380003012A CN105052217B CN 105052217 B CN105052217 B CN 105052217B CN 201380003012 A CN201380003012 A CN 201380003012A CN 105052217 B CN105052217 B CN 1050522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value
amount check
transmit
data amou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0301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52217A (zh
Inventor
刘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0522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522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522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522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04L47/2416Real-time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signal quality detector
    • H04L1/203Details of error rate determination, e.g. BER, FER or 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5Adaptation of specific ARQ protocol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transmission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signal quality detector
    • H04L1/201Frame classification, e.g. bad, good or eras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7Evaluation or update of window size, e.g. using information derived from acknowledged [ACK] pack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9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hreshol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71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control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及方法。本发明数据传输装置,包括:预处理模块,用于若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数据,则记录数据对应的链路质量指示值LQI,并对计数值执行加1处理;计数值用于对接收数据的个数进行统计;处理模块,用于若通过比较获知到计数值不小于当前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值N,则计算当前周期内接收到的所有数据对应的链路质量指示值的平均值处理模块,还用于将平均值与阈值进行比较,确定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回复模块,用于回复周期性确认帧,周期性确认帧携带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本发明实施例能够自适应对下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进行调整,形成实时的信道检测机制。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Wireless Media Sensor Network,简称WMSN)是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加入了一些采集信息更加丰富的视频、音频、图像等传感器节点,由这些不同的节点组成了具有存储信息、数据计算和通信能力的分布式感知网络。广义的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涵盖了传统数值传感器网络、视频传感器网络、图传感器网络、视觉传感器网络以及视频、音频、图像等各种传感器节点网络的混合。在无线多媒体传感网中,多媒体数据对实时性与可靠性要求比较高。
由于ACK机制对MAC层数据的收发的效率以及网络吞吐量有较大的影响,现有技术中,通过计算误帧率与误帧率阈值的比较来判断信道状态情况,然后根据信道状态来自适应选择是否发送确认帧即NO-ACK机制或者发送即时确认帧即Imm-ACK机制。源设备在发送数据帧后,根据接收到的确认帧情况更新接收设备当前的误帧率。然后将当前计算的误帧率与预设的误帧率阈值进行比较,如果当前的误帧率小于阈值,说明信道质量较好,源设备选择NO-ACK机制处理待发送的数据帧,如果当前的误帧率不小于阈值,则选择Imm-ACK机制处理待发送的数据帧。通过整体误帧率的计算来衡量信道的状态,没有考虑到突发的信道干扰情况,不能实时的反应信道的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及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ACK确认机制的选择不能实时的反应信道的状态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预处理模块,用于若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数据,则记录所述数据对应的链路质量指示值LQI,并对计数值执行加1处理;所述计数值用于对接收数据的个数进行统计;
处理模块,用于若通过比较获知到所述计数值不小于当前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值N,则计算所述当前周期内接收到的所有数据对应的链路质量指示值的平均值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平均值与阈值进行比较,确定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
回复模块,用于回复周期性确认帧,所述周期性确认帧携带所述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回复模块,还用于:
若接收到的数据为重传数据,则立即回复确认帧。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处理模块,还用于:
若在预设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数据,则视为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接收到一空数据,所述空数据的链路质量指示值为预设的链路质量指示临界值,并对所述计数值执行加1处理。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平均值小于等于下限阈值LQImin时,则减小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且所述数据个数不小于第一预设值Nmin
当所述平均值大于等于上限阈值LQImax时,则增大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且所述数据个数不大于第二预设值Nmax
当所述平均值大于所述下限阈值LQImin且小于所述上限阈值LQImax时,则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为所述当前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值N。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还具体用于:
当所述平均值小于等于下限阈值LQImin时,若N*(1-k)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Nmin,则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为第一预设值Nmin,否则为N*(1-k)取整;其中,所述k为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还具体用于:
当所述平均值大于等于上限阈值LQImax时,若N*(1+k)大于第二预设值Nmax,则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为第二预设值Nmax,否则为N*(1+k)取整;其中,所述k为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若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数据,则记录所述数据对应的链路质量指示值LQI,并对计数值执行加1处理;所述计数值用于对接收数据的个数进行统计;
若通过比较获知到所述计数值不小于当前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值N,则计算所述当前周期内接收到的所有数据对应的链路质量指示值的平均值
将所述平均值与阈值进行比较,确定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
回复周期性确认帧,所述周期性确认帧携带所述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接收到的数据为重传数据,则立即回复确认帧。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若在预设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数据,则视为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接收到一空数据,所述空数据的链路质量指示值为预设的链路质量指示临界值,并对所述计数值执行加1处理。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平均值与阈值进行比较,确定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包括:
当所述平均值小于等于下限阈值LQImin时,则减小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且所述数据个数不小于第一预设值Nmin
当所述平均值大于等于上限阈值LQImax时,则增大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且所述数据个数不大于第二预设值Nmax
当所述平均值大于所述下限阈值LQImin且小于所述上限阈值LQImax时,则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为所述当前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值N。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当所述平均值小于等于下限阈值LQImin时,则减小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且所述数据个数不小于第一预设值Nmin,包括:
当所述平均值小于等于下限阈值LQImin时,若N*(1-k)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Nmin,则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为第一预设值Nmin,否则为N*(1-k)取整;其中,所述k为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当所述平均值大于等于上限阈值LQImax时,则增大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且所述数据个数不大于第二预设值Nmax,包括:
当所述平均值大于等于上限阈值LQImax时,若N*(1+k)大于第二预设值Nmax,则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为第二预设值Nmax,否则为N*(1+k)取整;其中,所述k为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设备,包括:
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执行指令,当所述数据传输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信,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执行指令使得所述数据传输设备执行如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五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数据传输装置及方法,若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数据,则记录所述数据对应的链路质量指示值LQI,并对计数值执行加1处理;所述计数值用于对接收数据的个数进行统计;若通过比较获知到所述计数值不小于当前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值N,则计算所述当前周期内接收到的所有数据对应的链路质量指示值的平均值将所述平均值与阈值进行比较,确定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回复周期性确认帧,所述周期性确认帧携带所述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通过LQI平均值与阈值的比较分析,形成实时的信道检测机制,自适应对下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进行调整,确保数据的可靠性需求,并通过回复周期性确认帧减少了确认帧的交互,降低确认帧交互所需的开销,降低数据的等待时延,提高网络吞吐量以及数据的收发效率,满足多媒体数据尤其是视频数据的实时性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二的数据帧交互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二的数据帧交互示意图二;
图6为MicaZ硬件平台仿真的LQI平均值与数据包接收率均值的关系示意图;
图7为TelosB硬件平台仿真的LQI与误包率PER的关系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数据传输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由于多媒体传感器网络中设备传输的数据类型比传统的无线传感网多,且QoS需求更高,这就对数据的服务质量有更高的要求,因此针对多媒体传感网的这种特点,可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的方案以提高网络吞吐量。
图1为本发明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一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数据传输装置,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实现。本实施例的方案可以应用在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中。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10可以包括:预处理模块101、处理模块102、回复模块103,其中,预处理模块101,用于若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数据,则记录数据对应的链路质量指示值LQI,并对计数值执行加1处理;计数值用于对接收数据的个数进行统计;处理模块102,用于若通过比较获知到计数值不小于当前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值N,则计算当前周期内接收到的所有数据对应的链路质量指示值的平均值处理模块102,还用于将平均值与阈值进行比较,确定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回复模块103,用于回复周期性确认帧,周期性确认帧携带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
可选地,回复模块103,还用于:
若接收到的数据为重传数据,则立即回复确认帧。
可选地,预处理模块101,还用于:
若在预设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数据,则视为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接收到一空数据,所述空数据的链路质量指示值为预设的链路质量指示临界值,并对所述计数值执行加1处理。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可以是多媒体传感器网络中的接收设备,网络初始化时,配置预设的链路质量指示临界值、初始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值N以及预设时间t即计时器超时时间。如图2所示,数据传输周期开始后,数据传输装置10即接收设备的预处理模块101的计时器开始计时,并判定在预设时间t内是否接收到数据,如果未接收到数据,则视为接收到一空数据,并记录该数据的LQI为预设的链路质量指示临界值,数据个数的计数值执行加1处理,计时器清零;如果在时间t内收到数据,当收到的数据为重传数据时,回复模块103立即回复ACK帧,预处理模块101记录该数据的LQI,数据个数的计数值执行加1处理,计时器清零;当收到的数据为非重传数据时,预处理模块101记录该数据的LQI,数据个数的计数值执行加1处理,计时器清零。如果计数值小于本周期的数据个数值N,则继续接收下一个数据,进行新的计数后,再比较。如果数据个数的计数值等于本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值N,则处理模块102计算本周期接收到的数据的LQI的平均值并通过与阈值的比较,自适应对下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进行调整。确定下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后,回复模块103构造周期性确认帧Pec-ACK回复确认,并将下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通过Pec-ACK帧反馈给源设备,源设备收到Pec-ACK帧后,开始下一个周期的数据发送。
本实施例,通过若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数据,则记录所述数据对应的链路质量指示值LQI,并对计数值执行加1处理;所述计数值用于对接收数据的个数进行统计;若通过比较获知到所述计数值不小于当前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值N,则计算所述当前周期内接收到的所有数据对应的链路质量指示值的平均值将所述平均值与阈值进行比较,确定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回复周期性确认帧,所述周期性确认帧携带所述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通过LQI平均值与阈值的比较分析,形成实时的信道检测机制,自适应对下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进行调整,确保数据的可靠性需求,并通过回复周期性确认帧减少了确认帧的交互,降低确认帧交互所需的开销,降低数据的等待时延,提高网络吞吐量以及数据的收发效率,满足多媒体数据尤其是视频数据的实时性需求。
图3为本发明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图4为本发明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二的数据帧交互示意图一,图5为本发明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二的数据帧交互示意图二。在图1所示装置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处理模块102,具体用于:
当平均值小于等于下限阈值LQImin时,则减小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且数据个数不小于第一预设值Nmin
当平均值大于等于上限阈值LQImax时,则增大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且数据个数不大于第二预设值Nmax
当平均值大于下限阈值LQImin且小于上限阈值LQImax时,则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为当前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值N。
具体地,网络初始化时,配置下限阈值LQImin、上限阈值LQImax以及第一预设值Nmin即一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最小值、第二预设值Nmax即一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最大值。如图3所示,如果数据个数的计数值等于本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值N,则处理模块103计算本周期接收到的数据的LQI的平均值并通过与阈值的比较,自适应对下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进行调整,具体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当平均值小于等于下限阈值LQImin时,则减小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且数据个数不能小于第一预设值Nmin
当平均值大于等于上限阈值LQImax时,则增大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且数据个数不能大于第二预设值Nmax
当平均值大于下限阈值LQImin且小于上限阈值LQImax时,则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为当前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值N。
如图3、4所示,假设第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N=5,在该周期中,接收设备接收到第4帧数据后,在计时器超时的预设时间t内未收到数据,因此计数值加1,此时数据个数计数值n等于5,接收设备的处理模块102计算平均值并将分别与下限阈值LQImin以及上限阈值LQImax进行比较。若小于等于LQImin,说明信道受到干扰,信道质量较差,则减小下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且不能小于第一预设值Nmin,例如为4。将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确定后,回复模块103构造Pec-ACK帧进行回复确认,并将下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通过Pec-ACK反馈给源节点,开始下一个周期的数据传输。在第二个周期中,上一个周期的第5帧数据需重传,且在接收到该重传数据时,回复模块103立即回复ACK帧确认,直到接收的数据个数等于该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如4,则处理模块102计算平均值并将分别与下限阈值LQImin以及上限阈值LQImax进行比较。若大于等于LQImax,说明信道质量较高,则增加下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且不能大于第二预设值Nmax,例如为6。如图5所示,在第三个周期中,当该周期内接收到的数据的与LQImin、LQImax的比较结果为:则第四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为第三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如6。
可选地,处理模块102,还具体用于:
当平均值小于等于下限阈值LQImin时,若N*(1-k)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Nmin,则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为第一预设值Nmin,否则为N*(1-k)取整;其中,所述k为
具体地,当平均值小于等于下限阈值LQImin时,减小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但是不能小于第一预设值Nmin,可以为Nmin和N*(1-k)取整两者的较大值,k为
可选地,处理模块102,还具体用于:
当所述平均值大于等于上限阈值LQImax时,若N*(1+k)大于第二预设值Nmax,则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为第二预设值Nmax,否则为N*(1+k)取整;其中,所述k为
具体地,当平均值大于等于上限阈值LQImax时,增大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但是不能大于第二预设值Nmax,可以为Nmax和N*(1+k)取整两者的较小值,k为
Pec-ACK帧的帧格式如表1所示:
表1Pec-ACK帧的帧格式
表1中的MPDU指的是MAC协议数据单元,FCS指的是帧校验序列。MAC帧头部的格式,如表2所示:
表2MAC帧头部格式
表2中流指示中增加0xFA用于标识视频数据流,PNID指的是个域网的网络标识,帧控制字段的格式如表3所示,新增周期性确认帧Pec-ACK,其余字段与IEEE802.15.3标准相同。
表3帧控制字段格式
表4帧控制中有效的ACK机制字段类型值
表4中示出了帧控制中有效的ACK机制字段类型值,如No ACK即不回复ACK,帧控制字段的第7、8、11、14、15比特为都为0;Imm-ACK为即时回复ACK,Dly-ACK为延迟回复ACK,Imp-ACK为系统默认的ACK,Blk-ACK为分组数据的ACK。
本实施例,当平均值小于等于下限阈值LQImin时,则减小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且数据个数不小于第一预设值Nmin;当平均值大于等于上限阈值LQImax时,则增大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且数据个数不大于第二预设值Nmax;当平均值大于下限阈值LQImin且小于上限阈值LQImax时,则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为当前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值N。通过LQI平均值与阈值的比较分析,形成实时的信道检测机制,自适应对下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进行调整,确保数据的可靠性需求,并通过回复周期性确认帧减少了确认帧的交互,降低确认帧交互所需的开销,降低数据的等待时延,提高网络吞吐量以及数据的收发效率,满足多媒体数据尤其是视频数据的实时性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是根据发送数据的源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在约定的一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交互完成后,进行正常的周期轮换。在数据交互时,如果出现数据丢失的情况,将导致数据个数计数值无法更新,约定的数据个数无法正常计数,也无法求得准确的LQI平均值。
因此,设置预设时间t即计时器超时时间。如果在规定的时间t内没有收到数据,则可以判定该数据丢失,周期内数据的个数计数值加1,计时器重新计时。
依据IEEE802.15.3标准,连续发送数据时,接收完一帧数据所需的时间为:T=Td+TMIFS。Td为接收一帧数据所需的平均时间,TMIFS为最小帧间间隔(Minimum InterframeSpacing,简称MIFS)的平均等待时间。
由于数据帧传输所需的时间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有些数据帧的传输时间略大于T,因此将预设时间t可以设置为t=Td+2×TMIFS。
图6为MicaZ硬件平台仿真的LQI平均值与数据包接收率均值的关系示意图,图7为TelosB硬件平台仿真的LQI与误包率PER的关系示意图。在MicaZ平台上,当低于80时,数据包接收率为0;当大于105时,数据包接收率为1,可靠性最高;当时,数据包接收率接近1,可靠性较高,当小于100时,数据包接收率递减,LQI越小,可靠性越低。
在TelosB平台上,当LQI<50时,PER为100%;当LQI>105时,PER为0%,可靠性很高;当95<LQI<105时,PER接近0%,可靠性较高;当LQI<95时,PER为线性递增的趋势,LQI越小,可靠性越低。
因此,在这两个硬件平台上,本实施例的方案中阈值区间可以设置为[95,105],满足视频传输的可靠性需求,即下限阈值LQImin为95,上限阈值LQImax为105。
在MicaZ硬件平台上,预设的链路质量指示的临界值可设置为80;在TelosB硬件平台上,预设的链路质量指示的临界值可设置为50。
图8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数据传输装置,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实现。本实施例的方案可以应用在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中。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是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中的接收设备。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801、若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数据,则记录数据对应的链路质量指示值LQI,并对计数值执行加1处理;计数值用于对接收数据的个数进行统计;
步骤802、若通过比较获知到计数值不小于当前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值N,则计算当前周期内接收到的所有数据对应的链路质量指示值的平均值
步骤803、将平均值与阈值进行比较,确定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
步骤804、回复周期性确认帧,周期性确认帧携带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
可选地,在步骤801中,若接收到的数据为重传数据,则立即回复确认帧。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
若在预设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数据,则视为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一空数据,空数据的链路质量指示值为预设的链路质量指示临界值,并对计数值执行加1处理。
可选地,将平均值与阈值进行比较,确定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包括:
当平均值小于等于下限阈值LQImin时,则减小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且数据个数不小于第一预设值Nmin
当平均值大于等于上限阈值LQImax时,则增大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且数据个数不大于第二预设值Nmax
当平均值大于下限阈值LQImin且小于上限阈值LQImax时,则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为当前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值N。
可选地,当平均值小于等于下限阈值LQImin时,则减小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且数据个数不小于第一预设值Nmin,包括:
当平均值小于等于下限阈值LQImin时,若N*(1-k)小于第一预设值Nmin,则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为第一预设值Nmin,否则为N*(1-k)取整;其中,k为
可选地,当平均值大于等于上限阈值LQImax时,则增大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且数据个数不大于第二预设值Nmax,包括:
当平均值大于等于上限阈值LQImax时,若N*(1+k)大于第二预设值Nmax,则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为第二预设值Nmax,否则为N*(1+k)取整;其中,k为
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采用任一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的结构执行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9为本发明数据传输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设备90包括处理器901和存储器902。数据传输设备90还可以包括发射器903、接收器904。发射器903和接收器904可以和处理器901相连。其中,发射器903用于发送数据或信息,接收器904用于接收数据或信息,存储器902存储执行指令,当数据传输设备90运行时,处理器901与存储器902之间通信,处理器901调用存储器902中的执行指令,用于执行如图8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或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模块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处理模块,用于若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数据,则记录所述数据对应的链路质量指示值LQI,并对计数值执行加1处理;所述计数值用于对接收数据的个数进行统计;
处理模块,用于若通过比较获知到所述计数值不小于当前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值N,则计算所述当前周期内接收到的所有数据对应的链路质量指示值的平均值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平均值与阈值进行比较,确定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
回复模块,用于回复周期性确认帧,所述周期性确认帧携带所述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平均值小于等于下限阈值LQImin时,则减小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且所述数据个数不小于第一预设值Nmin
当所述平均值大于等于上限阈值LQImax时,则增大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且所述数据个数不大于第二预设值Nmax
当所述平均值大于所述下限阈值LQImin且小于所述上限阈值LQImax时,则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为所述当前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值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复模块,还用于:
若接收到的数据为重传数据,则立即回复确认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模块,还用于:
若在预设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数据,则视为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接收到一空数据,所述空数据的链路质量指示值为预设的链路质量指示临界值,并对所述计数值执行加1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平均值小于等于下限阈值LQImin时,若N*(1-k)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Nmin,则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为第一预设值Nmin,否则为N*(1-k)取整;其中,所述k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平均值大于等于上限阈值LQImax时,若N*(1+k)大于第二预设值Nmax,则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为第二预设值Nmax,否则为N*(1+k)取整;其中,所述k为
6.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数据,则记录所述数据对应的链路质量指示值LQI,并对计数值执行加1处理;所述计数值用于对接收数据的个数进行统计;
若通过比较获知到所述计数值不小于当前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值N,则计算所述当前周期内接收到的所有数据对应的链路质量指示值的平均值
将所述平均值与阈值进行比较,确定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
回复周期性确认帧,所述周期性确认帧携带所述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
所述将所述平均值与阈值进行比较,确定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包括:
当所述平均值小于等于下限阈值LQImin时,则减小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且所述数据个数不小于第一预设值Nmin
当所述平均值大于等于上限阈值LQImax时,则增大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且所述数据个数不大于第二预设值Nmax
当所述平均值大于所述下限阈值LQImin且小于所述上限阈值LQImax时,则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为所述当前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值N。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接收到的数据为重传数据,则立即回复确认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在预设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数据,则视为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接收到一空数据,所述空数据的链路质量指示值为预设的链路质量指示临界值,并对所述计数值执行加1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平均值小于等于下限阈值LQImin时,则减小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且所述数据个数不小于第一预设值Nmin,包括:
当所述平均值小于等于下限阈值LQImin时,若N*(1-k)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Nmin,则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为第一预设值Nmin,否则为N*(1-k)取整;其中,所述k为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平均值大于等于上限阈值LQImax时,则增大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且所述数据个数不大于第二预设值Nmax,包括:
当所述平均值大于等于上限阈值LQImax时,若N*(1+k)大于第二预设值Nmax,则下一个周期允许传输的数据个数为第二预设值Nmax,否则为N*(1+k)取整;其中,所述k为
11.一种数据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执行指令,当所述数据传输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信,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执行指令使得所述数据传输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6~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380003012.3A 2013-12-17 2013-12-17 数据传输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050522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3/089696 WO2015089740A1 (zh) 2013-12-17 2013-12-17 数据传输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52217A CN105052217A (zh) 2015-11-11
CN105052217B true CN105052217B (zh) 2019-04-26

Family

ID=53401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3012.3A Active CN105052217B (zh) 2013-12-17 2013-12-17 数据传输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135742B2 (zh)
EP (1) EP3076724B1 (zh)
CN (1) CN105052217B (zh)
ES (1) ES2671480T3 (zh)
WO (1) WO20150897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69224B2 (en) 2018-05-18 2020-12-15 Apple Inc. Fast synchronization of compressor state and decompression state in marginal wireless coverag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4955A (zh) * 2007-01-09 2007-09-12 北京天碁科技有限公司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中信道质量指示的产生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1102312A (zh) * 2007-06-11 2008-0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通信数据处理方法、网络通信系统及客户端
CN101170381A (zh) * 2007-10-29 2008-04-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前向链路的数据包的发送速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01621829A (zh) * 2009-07-27 2010-01-06 北京天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质量指示符上报的方法及装置
CN101702824A (zh) * 2009-11-25 2010-05-05 北京天碁科技有限公司 增强上行绝对接入允许信道的功率控制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2694731A (zh) * 2012-05-29 2012-09-26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速率调整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20065614L (fi) * 2006-09-29 2008-03-30 Nokia Corp Lähetysaikavälin allokointi pakettiradiopalvelua varten
US8238313B2 (en) 2007-09-14 2012-08-07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 communications with efficient spatial reuse
US8619620B2 (en) * 2008-09-16 2013-12-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mode selection in a multi channel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20112981A (ko) 2011-04-04 2012-10-1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데이터 프레임의 재전송 감소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수신 노드
US9182248B2 (en) * 2012-09-11 2015-11-10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discovery process
US9264103B2 (en) * 2012-12-17 2016-02-16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Asymmetric channels in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4955A (zh) * 2007-01-09 2007-09-12 北京天碁科技有限公司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中信道质量指示的产生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1102312A (zh) * 2007-06-11 2008-0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通信数据处理方法、网络通信系统及客户端
CN101170381A (zh) * 2007-10-29 2008-04-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前向链路的数据包的发送速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01621829A (zh) * 2009-07-27 2010-01-06 北京天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质量指示符上报的方法及装置
CN101702824A (zh) * 2009-11-25 2010-05-05 北京天碁科技有限公司 增强上行绝对接入允许信道的功率控制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2694731A (zh) * 2012-05-29 2012-09-26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速率调整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52217A (zh) 2015-11-11
EP3076724A4 (en) 2016-12-21
WO2015089740A1 (zh) 2015-06-25
ES2671480T3 (es) 2018-06-06
US20160294708A1 (en) 2016-10-06
US10135742B2 (en) 2018-11-20
EP3076724A1 (en) 2016-10-05
EP3076724B1 (en) 2018-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78170B2 (en) Spectrum and medium access allocation for fairness
Jiang et al. Transparent cross-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over data traffic
US8957784B2 (en) 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 system for guaranteeing reliable transmission of meter data and advanced meter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CN110380835B (zh) 用于动态可配置空中接口的系统和方法
US7991351B2 (en) Extension of wired controller area networks to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s
CN102958190B (zh) 无线通信装置
JP6841144B2 (ja) 故障診断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CN107222869A (zh) 在具有电子干扰的环境中的无线通信
CN104168050B (zh) 信道信息反馈的方法和设备
MX2007009406A (es) Metodo y aparato para determinar la estructura de reconocimiento para reconocer la recepcion de cuadros de transmision en una red de area local inalambrica.
CN104995949B (zh) 响应帧类型指示的系统和方法
KR101627885B1 (ko) 랜덤 액세스 네트워크에서의 통신 링크(들)의 채널 손실률 및 충돌 손실률의 계산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3346826B (zh) 智能天线的选择方法和接入点
CN102821361B (zh) 通信设备、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
CN107484261A (zh) 一种基于433MHz无线自组网方法
JP6747164B2 (ja) 故障検出装置及び故障検出システム
CN110177385A (zh) 无线摄像系统中数据通信的传输速率控制
CN109104739A (zh) 无线网络的状态监测装置及方法、网络系统
CN103250460A (zh) 用于突发噪声环境的通信技术
CN109217983A (zh) 一种工业物联网的作业终端通信协议设计方法
CN103312469A (zh) 组播重传中的确认代表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1238674A (zh) 经由无线网络和无线装置发送和/或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5052217B (zh) 数据传输装置及方法
CN207588889U (zh) 一种基于以太网的智能终端交互系统
CN104219735A (zh) 基于多包接收的无线传感网媒体接入控制方法与通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