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49562B - 一种用户识别卡的解锁方法及通讯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户识别卡的解锁方法及通讯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049562B CN105049562B CN201510412186.6A CN201510412186A CN105049562B CN 105049562 B CN105049562 B CN 105049562B CN 201510412186 A CN201510412186 A CN 201510412186A CN 105049562 B CN105049562 B CN 10504956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ngerprint information
- finger print
- preset fingerprint
- preset
- communicating term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户识别卡的解锁方法及通讯终端。所述方法包括:检测输入的指纹信息;对比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是否匹配,如果匹配,检测通讯终端以及与所述通讯终端指定的穿戴设备是否均在预设时长内发生同一动作事件,如果均在预设时长内发生同一动作事件,从预设指纹信息与个人识别码的对应关系中提取与所述预设指纹信息对应的个人识别码;利用所述对应的个人识别码对所述通讯终端的用户识别卡进行解锁。实施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提高用户识别卡解锁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识别卡的解锁方法及通讯终端。
背景技术
用户识别卡(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卡)是一张内含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智能卡,用来登记用户身份识别数据和信息。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防止由于通讯终端丢失而导致通讯终端中的SIM卡被盗用,通常可以通过个人识别码(即PIN码)对SIM卡进行加密,而具有SIM卡的通讯终端在每次开机时均需要用户输入正确的PIN码来解锁SIM卡,从而使得通讯终端进入正常使用状态。然而,在实践中发现,用户在每次开启具有SIM卡的通讯终端时都需要输入PIN码来进行解锁,容易导致PIN码泄露,从而导致SIM卡解锁的安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户识别卡的解锁方法及通讯终端,能够提高SIM卡解锁的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用户识别卡的解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输入的指纹信息;
对比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是否匹配,如果匹配,检测通讯终端以及与所述通讯终端指定的穿戴设备是否均在预设时长内发生同一动作事件,如果均在预设时长内发生同一动作事件,从预设指纹信息与个人识别码的对应关系中提取与所述预设指纹信息对应的个人识别码;
利用所述对应的个人识别码对所述通讯终端的用户识别卡进行解锁。
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检测通讯终端以及与所述通讯终端指定的穿戴设备是否均在预设时长内发生同一动作事件,包括:
检测通讯终端是否发生第一甩动作事件,如果所述通讯终端发生第一甩动作事件,检测所述通讯终端指定的穿戴设备是否发生第二甩动作事件,如果所述穿戴设备发生第二甩动作事件,判断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和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方向是否相同,如果甩动作方向相同,判断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和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起始时间是否均位于预设时长内,以及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和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持续时长是否均位于所述预设时长内,如果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和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起始时间均位于预设时长内,以及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和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持续时长均位于所述预设时长内,判断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与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起始时间的差值是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如果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与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起始时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判断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与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持续时长的差值是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如果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与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持续时长的差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确定所述通讯终端以及所述穿戴设备均在所述预设时长内发生同一动作事件。
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对比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是否匹配,包括:
对比是否存储有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如果存储有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
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在检测输入的指纹信息之后,以及在对比是否存储有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通讯录中的指定联系人发送预设指纹信息获取请求;
接收所述指定联系人响应所述预设指纹信息获取请求发送的预设指纹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在检测输入的指纹信息之后,以及在对比是否存储有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正在运行的社交应用中的指定关系用户发送预设指纹信息获取请求;
接收所述指定关系用户响应所述预设指纹信息获取请求发送的预设指纹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在检测输入的指纹信息之后,以及在对比是否存储有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通讯录中的指定联系人发送参考指纹信息获取请求;以及,向正在运行的社交应用中的指定关系用户发送参考指纹信息获取请求;
接收所述指定联系人响应所述参考指纹信息获取请求发送的参考指纹信息,以及接收所述指定关系用户响应所述参考指纹信息获取请求发送的参考指纹信息;
识别所述指定联系人响应所述参考指纹信息获取请求发送的参考指纹信息与所述指定关系用户响应所述参考指纹信息获取请求发送的参考指纹信息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将所述参考指纹信息作为预设指纹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公开一种通讯终端,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输入的指纹信息;
对比单元,用于对比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是否匹配;
第二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对比单元的对比结果为匹配时,检测所述通讯终端以及与所述通讯终端指定的穿戴设备是否均在预设时长内发生同一动作事件;
提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为是时,从预设指纹信息与个人识别码的对应关系中提取与所述预设指纹信息对应的个人识别码;
执行单元,用于利用所述对应的个人识别码对所述通讯终端的用户识别卡进行解锁。
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对比单元的对比结果为匹配时,检测所述通讯终端是否发生第一甩动作事件,如果所述通讯终端发生第一甩动作事件,检测所述通讯终端指定的穿戴设备是否发生第二甩动作事件,如果所述穿戴设备发生第二甩动作事件,判断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和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方向是否相同,如果甩动作方向相同,判断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和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起始时间是否均位于预设时长内,以及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和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持续时长是否均位于所述预设时长内,如果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和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起始时间均位于预设时长内,以及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和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持续时长均位于所述预设时长内,判断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与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起始时间的差值是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如果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与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起始时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判断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与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持续时长的差值是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如果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与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持续时长的差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确定所述通讯终端以及所述穿戴设备均在所述预设时长内发生同一动作事件。
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对比单元具体用于对比是否存储有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如果存储有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
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通讯终端还包括:
第一交互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输入的指纹信息之后,向通讯录中的指定联系人发送预设指纹信息获取请求;以及,接收所述指定联系人响应所述预设指纹信息获取请求发送的预设指纹信息,以及,触发所述对比单元执行所述的对比是否存储有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的步骤。
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通讯终端还包括:
第二交互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输入的指纹信息之后,向正在运行的社交应用中的指定关系用户发送预设指纹信息获取请求;以及,接收所述指定关系用户响应所述预设指纹信息获取请求发送的预设指纹信息;以及,触发所述对比单元执行所述的对比是否存储有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的步骤。
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通讯终端还包括:
第三交互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输入的指纹信息之后,向通讯录中的指定联系人发送参考指纹信息获取请求;以及,向正在运行的社交应用中的指定关系用户发送参考指纹信息获取请求;以及,接收所述指定联系人响应所述参考指纹信息获取请求发送的参考指纹信息,以及,接收所述指定关系用户响应所述参考指纹信息获取请求发送的参考指纹信息;
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所述指定联系人响应所述参考指纹信息获取请求发送的参考指纹信息与所述指定关系用户响应所述参考指纹信息获取请求发送的参考指纹信息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将所述参考指纹信息作为预设指纹信息,以及,触发所述对比单元执行所述的对比是否存储有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讯终端可以检测输入的指纹信息,当对比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并且检测到通讯终端以及与通讯终端指定的穿戴设备均在预设时长内发生同一动作事件时,进一步从预设指纹信息与个人识别码的对应关系中提取与上述预设指纹信息对应的个人识别码,进而可以利用对应的个人识别码对通讯终端的用户识别卡进行解锁才对通讯终端执行解锁屏。可见,实施本发明实施例,不仅需要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还需要通讯终端以及与通讯终端指定的穿戴设备均在预设时长内发生同一动作事件才利用预设指纹信息对应的个人识别码对通讯终端的用户识别卡执行解锁,从而可以提高用户识别卡解锁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户识别卡的解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户识别卡的解锁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用户识别卡的解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用户识别卡的解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用户识别卡的解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通讯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通讯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通讯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通讯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户识别卡的解锁方法及通讯终端,能够提高解锁屏的安全性。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户识别卡的解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解锁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01、通讯终端检测输入的指纹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讯终端可以包括移动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等各类终端,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讯终端可以通过指纹识别模组来采集输入的指纹信息。
102、通讯终端对比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是否匹配,如果匹配,执行步骤103;反之,如果不匹配,提示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不匹配,结束本流程。
103、通讯终端检测通讯终端以及与通讯终端指定的穿戴设备是否均在预设时长内发生同一动作事件,如果发生同一动作事件,执行步骤104;反之,提示通讯终端及其指定的穿戴设备未在预设时长内发生同一动作事件,结束本流程。
请一并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户识别卡的解锁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通讯终端可以被用户拿在手上,并且用户拿通讯终端的同一只手上还可以携带有穿戴设备(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其中,穿戴设备是通讯终端指定的穿戴设备,并且通讯终端可以通过蓝牙与穿戴设备连接。在图2所示的架构中,通讯终端检测输入的指纹信息后,用户可以朝着某一个方向同时甩动通讯终端和穿戴设备,相应地,当穿戴设备检测到发生甩动作时,穿戴设备可以发送包括甩动作起始时间和甩动作持续时间的甩动作事件给通讯终端,相应地,通讯终端在执行步骤101~步骤102之后,可以检测通讯终端是否发生第一甩动作事件,如果通讯终端发生第一甩动作事件,检测通讯终端指定的穿戴设备是否发生第二甩动作事件,如果穿戴设备发生第二甩动作事件,判断第一甩动作事件和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方向是否相同,如果甩动作方向相同,判断第一甩动作事件和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起始时间是否均位于预设时长(如10秒)内,以及第一甩动作事件和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持续时长是否均位于预设时长内,如果第一甩动作事件和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起始时间均位于预设时长内,以及第一甩动作事件和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持续时长均位于预设时长内,判断第一甩动作事件与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起始时间的差值是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如0.03秒),如果第一甩动作事件与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起始时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判断第一甩动作事件与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持续时长的差值是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如0.03秒),如果第一甩动作事件与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持续时长的差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确定通讯终端以及穿戴设备均在预设时长内发生同一动作事件。
104、通讯终端从预设指纹信息与PIN码的对应关系中提取与上述预设指纹信息对应的PIN码,并利用对应的PIN码对通讯终端的SIM卡进行解锁。
在图1所描述的方法中,不仅需要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还需要通讯终端以及与通讯终端指定的穿戴设备均在预设时长内发生同一动作事件才利用预设指纹信息对应的PIN码对通讯终端的SIM卡执行解锁,从而可以提高SIM卡解锁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用户识别卡的解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图3所描述的解锁方法中,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301、通讯终端检测输入的指纹信息。
302、通讯终端向通讯录中的指定联系人发送预设指纹信息获取请求。
303、通讯终端接收指定联系人响应预设指纹信息获取请求发送的预设指纹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步骤302和步骤303,通讯终端无需预先存储预设指纹信息,从而可以降低对通讯终端的存储空间的占用。而且,由于指定联系人响应预设指纹信息获取请求发送的预设指纹信息具有随机性,从而后续可以更好地提高解锁屏的安全性。
304、通讯终端对比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是否匹配,如果匹配,执行步骤305;反之,如果不匹配,提示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不匹配,结束本流程。
305、通讯终端检测通讯终端以及与通讯终端指定的穿戴设备是否均在预设时长内发生同一动作事件,如果发生同一动作事件,执行步骤306;反之,提示通讯终端及其指定的穿戴设备未在预设时长内发生同一动作事件,结束本流程。
其中,步骤304中,通讯终端对比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是否匹配,包括:
对比是否存储有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如果存储有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讯终端检测通讯终端以及与通讯终端指定的穿戴设备是否均在预设时长内发生同一动作事件的具体实现方式已在前面实施例中进行了举例介绍,此处不作赘述。
306、通讯终端从预设指纹信息与PIN码的对应关系中提取与上述预设指纹信息对应的PIN码,并利用对应的PIN码对通讯终端的SIM卡进行解锁。
在图3所描述的方法中,不仅需要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还需要通讯终端以及与通讯终端指定的穿戴设备均在预设时长内发生同一动作事件才利用预设指纹信息对应的PIN码对通讯终端的SIM卡执行解锁,从而可以提高SIM卡解锁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用户识别卡的解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图4所描述的解锁方法中,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401、通讯终端检测输入的指纹信息。
402、通讯终端向正在运行的社交应用中的指定关系用户发送预设指纹信息获取请求。
403、通讯终端接收指定关系用户响应预设指纹信息获取请求发送的预设指纹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步骤402和步骤403,通讯终端无需预先存储预设指纹信息,从而可以降低对通讯终端的存储空间的占用。而且,由于指定关系用户响应预设指纹信息获取请求发送的预设指纹信息具有随机性,从而后续可以更好地提高解锁屏的安全性。
404、通讯终端对比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是否匹配,如果匹配,执行步骤405;反之,如果不匹配,提示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不匹配,结束本流程。
405、通讯终端检测通讯终端以及与通讯终端指定的穿戴设备是否均在预设时长内发生同一动作事件,如果发生同一动作事件,执行步骤406;反之,提示通讯终端及其指定的穿戴设备未在预设时长内发生同一动作事件,结束本流程。
其中,步骤404中,通讯终端对比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是否匹配,包括:
对比是否存储有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如果存储有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讯终端检测通讯终端以及与通讯终端指定的穿戴设备是否均在预设时长内发生同一动作事件的具体实现方式已在前面实施例中进行了举例介绍,此处不作赘述。
406、通讯终端从预设指纹信息与PIN码的对应关系中提取与上述预设指纹信息对应的PIN码,并利用对应的PIN码对通讯终端的SIM卡进行解锁。
在图4所描述的方法中,不仅需要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还需要通讯终端以及与通讯终端指定的穿戴设备均在预设时长内发生同一动作事件才利用预设指纹信息对应的PIN码对通讯终端的SIM卡执行解锁,从而可以提高SIM卡解锁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用户识别卡的解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图5所描述的解锁屏控制方法中,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501、通讯终端检测输入的指纹信息。
502、通讯终端向通讯录中的指定联系人发送参考指纹信息获取请求;以及,向正在运行的社交应用中的指定关系用户发送参考指纹信息获取请求。
503、通讯终端接收指定联系人响应参考指纹信息获取请求发送的参考指纹信息,以及接收指定关系用户响应参考指纹信息获取请求发送的参考指纹信息。
504、通讯终端识别指定联系人响应参考指纹信息获取请求发送的参考指纹信息与指定关系用户响应参考指纹信息获取请求发送的参考指纹信息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将参考指纹信息作为预设指纹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步骤502~步骤504,通讯终端无需预先存储预设指纹信息,从而可以降低对通讯终端的存储空间的占用。而且,由于指定联系人和指定关系用户响应参考指纹信息获取请求发送的参考指纹信息具有随机性,从而后续可以更好地提高解锁屏的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讯终端在识别指定联系人响应参考指纹信息获取请求发送的参考指纹信息与指定关系用户响应参考指纹信息获取请求发送的参考指纹信息不相同时,可以提示解锁屏失败,结束本流程。
505、通讯终端对比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是否匹配,如果匹配,执行步骤506;反之,如果不匹配,提示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不匹配,结束本流程。
506、通讯终端检测通讯终端以及与通讯终端指定的穿戴设备是否均在预设时长内发生同一动作事件,如果发生同一动作事件,执行步骤507;反之,提示通讯终端及其指定的穿戴设备未在预设时长内发生同一动作事件,结束本流程。
其中,步骤505中,通讯终端对比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是否匹配,包括:
对比是否存储有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如果存储有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讯终端检测通讯终端以及与通讯终端指定的穿戴设备是否均在预设时长内发生同一动作事件的具体实现方式已在前面实施例中进行了举例介绍,此处不作赘述。
507、通讯终端从预设指纹信息与PIN码的对应关系中提取与上述预设指纹信息对应的PIN码,并利用对应的PIN码对通讯终端的SIM卡进行解锁。
在图5所描述的方法中,不仅需要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还需要通讯终端以及与通讯终端指定的穿戴设备均在预设时长内发生同一动作事件才利用预设指纹信息对应的PIN码对通讯终端的SIM卡执行解锁,从而可以提高SIM卡解锁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通讯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在图6所描述的通讯终端中,该通讯终端可以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601,用于检测输入的指纹信息;
对比单元602,用于对比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是否匹配;
第二检测单元603,用于在对比单元602的对比结果为匹配时,检测通讯终端以及与通讯终端指定的穿戴设备是否均在预设时长内发生同一动作事件;
提取单元604,用于在第二检测单元603的检测结果为是时,从预设指纹信息与PIN码的对应关系中提取与上述预设指纹信息对应的PIN码;
执行单元605,用于利用上述对应的个人识别码对通讯终端的SIM卡进行解锁。
其中,所述对比单元602具体用于对比是否存储有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如果存储有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检测单元603具体用于在对比单元602的对比结果为匹配时,检测通讯终端是否发生第一甩动作事件,如果通讯终端发生第一甩动作事件,检测通讯终端指定的穿戴设备是否发生第二甩动作事件,如果穿戴设备发生第二甩动作事件,判断第一甩动作事件和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方向是否相同,如果甩动作方向相同,判断第一甩动作事件和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起始时间是否均位于预设时长内,以及第一甩动作事件和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持续时长是否均位于所述预设时长内,如果第一甩动作事件和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起始时间均位于预设时长内,以及第一甩动作事件和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持续时长均位于预设时长内,判断第一甩动作事件与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起始时间的差值是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如果第一甩动作事件与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起始时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判断第一甩动作事件与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持续时长的差值是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如果第一甩动作事件与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持续时长的差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确定通讯终端以及穿戴设备均在预设时长内发生同一动作事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比单元602可以用于对比是否存储有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如果存储有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反之,如果未存储有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不匹配。
请一并参阅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通讯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7所示的通讯终端是由图6所示的通讯终端进行优化得到的。与图6所示的通讯终端相比,图7所示的通讯终端还可以包括:
第一交互单元606,用于在第一检测单元601检测输入的指纹信息之后,向通讯录中的指定联系人发送预设指纹信息获取请求;以及,接收指定联系人响应预设指纹信息获取请求发送的预设指纹信息,以及,触发对比单元602执行上述的对比是否存储有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的步骤。
请一并参阅图8,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通讯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8所示的通讯终端是由图6所示的通讯终端进行优化得到的。与图6所示的通讯终端相比,图8所示的通讯终端还可以包括:
第二交互单元607,用于在第一检测单元601检测输入的指纹信息之后,向正在运行的社交应用中的指定关系用户发送预设指纹信息获取请求;以及,接收指定关系用户响应预设指纹信息获取请求发送的预设指纹信息;以及,触发对比单元602执行上述的对比是否存储有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的步骤。
请一并参阅图9,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通讯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9所示的通讯终端是由图6所示的通讯终端进行优化得到的。与图6所示的通讯终端相比,图9所示的通讯终端还可以包括:
第三交互单元608,用于在第一检测单元601检测输入的指纹信息之后,向通讯录中的指定联系人发送参考指纹信息获取请求;以及,向正在运行的社交应用中的指定关系用户发送参考指纹信息获取请求;以及,接收指定联系人响应参考指纹信息获取请求发送的参考指纹信息,以及接收指定关系用户响应参考指纹信息获取请求发送的参考指纹信息;
识别单元609,用于识别指定联系人响应参考指纹信息获取请求发送的参考指纹信息与指定关系用户响应参考指纹信息获取请求发送的参考指纹信息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将参考指纹信息作为预设指纹信息,以及,触发对比单元602执行上述的对比是否存储有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的步骤。
可见,实施图6~图9所描述的通讯终端,不仅需要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还需要通讯终端以及与通讯终端指定的穿戴设备均在预设时长内发生同一动作事件才利用预设指纹信息对应的PIN码对通讯终端的SIM卡执行解锁,从而可以提高SIM卡解锁的安全性。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One-tim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OTPROM)、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介质。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户识别卡的解锁方法及通讯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用户识别卡的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输入的指纹信息;
对比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是否匹配,如果匹配,检测通讯终端以及与所述通讯终端指定的穿戴设备是否均在预设时长内发生同一动作事件,如果均在预设时长内发生同一动作事件,从预设指纹信息与个人识别码的对应关系中提取与所述预设指纹信息对应的个人识别码;
利用所述对应的个人识别码对所述通讯终端的用户识别卡进行解锁,
其中,所述个人识别码是PIN码,所述对比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是否匹配,包括:
对比是否存储有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如果存储有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
在检测输入的指纹信息之后,以及在对比是否存储有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通讯录中的指定联系人发送预设指纹信息获取请求;
接收所述指定联系人响应所述预设指纹信息获取请求发送的预设指纹信息。
2.一种用户识别卡的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输入的指纹信息;
对比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是否匹配,如果匹配,检测通讯终端以及与所述通讯终端指定的穿戴设备是否均在预设时长内发生同一动作事件,如果均在预设时长内发生同一动作事件,从预设指纹信息与个人识别码的对应关系中提取与所述预设指纹信息对应的个人识别码;
利用所述对应的个人识别码对所述通讯终端的用户识别卡进行解锁,
其中,所述个人识别码是PIN码,
所述对比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是否匹配,包括:
对比是否存储有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如果存储有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
在检测输入的指纹信息之后,以及在对比是否存储有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正在运行的社交应用中的指定关系用户发送预设指纹信息获取请求;
接收所述指定关系用户响应所述预设指纹信息获取请求发送的预设指纹信息。
3.一种用户识别卡的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输入的指纹信息;
对比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是否匹配,如果匹配,检测通讯终端以及与所述通讯终端指定的穿戴设备是否均在预设时长内发生同一动作事件,如果均在预设时长内发生同一动作事件,从预设指纹信息与个人识别码的对应关系中提取与所述预设指纹信息对应的个人识别码;
利用所述对应的个人识别码对所述通讯终端的用户识别卡进行解锁,
其中,所述个人识别码是PIN码,
所述对比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是否匹配,包括:
对比是否存储有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如果存储有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
在检测输入的指纹信息之后,以及在对比是否存储有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通讯录中的指定联系人发送参考指纹信息获取请求;以及,向正在运行的社交应用中的指定关系用户发送参考指纹信息获取请求;
接收所述指定联系人响应所述参考指纹信息获取请求发送的参考指纹信息,以及接收所述指定关系用户响应所述参考指纹信息获取请求发送的参考指纹信息;
识别所述指定联系人响应所述参考指纹信息获取请求发送的参考指纹信息与所述指定关系用户响应所述参考指纹信息获取请求发送的参考指纹信息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将所述参考指纹信息作为预设指纹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通讯终端以及与所述通讯终端指定的穿戴设备是否均在预设时长内发生同一动作事件,包括:
检测通讯终端是否发生第一甩动作事件,如果所述通讯终端发生第一甩动作事件,检测所述通讯终端指定的穿戴设备是否发生第二甩动作事件,如果所述穿戴设备发生第二甩动作事件,判断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和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方向是否相同,如果甩动作方向相同,判断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和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起始时间是否均位于预设时长内,以及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和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持续时长是否均位于所述预设时长内,如果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和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起始时间均位于预设时长内,以及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和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持续时长均位于所述预设时长内,判断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与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起始时间的差值是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如果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与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起始时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判断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与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持续时长的差值是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如果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与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持续时长的差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确定所述通讯终端以及所述穿戴设备均在所述预设时长内发生同一动作事件。
5.一种通讯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输入的指纹信息;
对比单元,用于对比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是否匹配;
第二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对比单元的对比结果为匹配时,检测所述通讯终端以及与所述通讯终端指定的穿戴设备是否均在预设时长内发生同一动作事件;
提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为是时,从预设指纹信息与个人识别码的对应关系中提取与所述预设指纹信息对应的个人识别码;
执行单元,用于利用所述对应的个人识别码对所述通讯终端的用户识别卡进行解锁;
第一交互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输入的指纹信息之后,向通讯录中的指定联系人发送预设指纹信息获取请求;以及,接收所述指定联系人响应所述预设指纹信息获取请求发送的预设指纹信息,以及,触发所述对比单元执行所述的对比是否存储有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的步骤,
其中,所述个人识别码是PIN码,
所述对比单元具体用于对比是否存储有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如果存储有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
6.一种通讯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输入的指纹信息;
对比单元,用于对比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是否匹配;
第二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对比单元的对比结果为匹配时,检测所述通讯终端以及与所述通讯终端指定的穿戴设备是否均在预设时长内发生同一动作事件;
提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为是时,从预设指纹信息与个人识别码的对应关系中提取与所述预设指纹信息对应的个人识别码;
执行单元,用于利用所述对应的个人识别码对所述通讯终端的用户识别卡进行解锁;
第二交互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输入的指纹信息之后,向正在运行的社交应用中的指定关系用户发送预设指纹信息获取请求;以及,接收所述指定关系用户响应所述预设指纹信息获取请求发送的预设指纹信息;以及,触发所述对比单元执行所述的对比是否存储有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的步骤,
其中,所述个人识别码是PIN码,
所述对比单元具体用于对比是否存储有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如果存储有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
7.一种通讯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输入的指纹信息;
对比单元,用于对比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是否匹配;
第二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对比单元的对比结果为匹配时,检测所述通讯终端以及与所述通讯终端指定的穿戴设备是否均在预设时长内发生同一动作事件;
提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为是时,从预设指纹信息与个人识别码的对应关系中提取与所述预设指纹信息对应的个人识别码;
执行单元,用于利用所述对应的个人识别码对所述通讯终端的用户识别卡进行解锁;
第三交互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输入的指纹信息之后,向通讯录中的指定联系人发送参考指纹信息获取请求;以及,向正在运行的社交应用中的指定关系用户发送参考指纹信息获取请求;以及,接收所述指定联系人响应所述参考指纹信息获取请求发送的参考指纹信息,以及,接收所述指定关系用户响应所述参考指纹信息获取请求发送的参考指纹信息;
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所述指定联系人响应所述参考指纹信息获取请求发送的参考指纹信息与所述指定关系用户响应所述参考指纹信息获取请求发送的参考指纹信息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将所述参考指纹信息作为预设指纹信息,以及,触发所述对比单元执行所述的对比是否存储有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的步骤,
其中,所述个人识别码是PIN码,
所述对比单元具体用于对比是否存储有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如果存储有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通讯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对比单元的对比结果为匹配时,检测所述通讯终端是否发生第一甩动作事件,如果所述通讯终端发生第一甩动作事件,检测所述通讯终端指定的穿戴设备是否发生第二甩动作事件,如果所述穿戴设备发生第二甩动作事件,判断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和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方向是否相同,如果甩动作方向相同,判断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和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起始时间是否均位于预设时长内,以及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和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持续时长是否均位于所述预设时长内,如果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和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起始时间均位于预设时长内,以及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和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持续时长均位于所述预设时长内,判断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与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起始时间的差值是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如果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与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起始时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判断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与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持续时长的差值是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如果所述第一甩动作事件与所述第二甩动作事件包括的甩动作持续时长的差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确定所述通讯终端以及所述穿戴设备均在所述预设时长内发生同一动作事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12186.6A CN105049562B (zh) | 2015-07-14 | 2015-07-14 | 一种用户识别卡的解锁方法及通讯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12186.6A CN105049562B (zh) | 2015-07-14 | 2015-07-14 | 一种用户识别卡的解锁方法及通讯终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49562A CN105049562A (zh) | 2015-11-11 |
CN105049562B true CN105049562B (zh) | 2017-09-19 |
Family
ID=54455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412186.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049562B (zh) | 2015-07-14 | 2015-07-14 | 一种用户识别卡的解锁方法及通讯终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04956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54216A (zh) * | 2015-11-30 | 2016-05-04 | 东莞酷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联系人信息保存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14168916A (zh) * | 2017-09-29 | 2022-03-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屏幕解锁的方法及终端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53682B (zh) * | 2009-11-27 | 2012-09-05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用户识别卡权限管理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
JP5861529B2 (ja) * | 2012-03-27 | 2016-02-16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生体認証装置、生体認証システム、生体認証方法、生体認証プログラム |
CN103092503B (zh) * | 2012-10-11 | 2016-08-31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的解锁及验证方法与解锁及验证装置 |
CN103440445A (zh) * | 2013-08-14 | 2013-12-11 | 深圳市亚略特生物识别科技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的解锁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04050402A (zh) * | 2014-06-12 | 2014-09-17 |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的方法、系统与移动终端 |
-
2015
- 2015-07-14 CN CN201510412186.6A patent/CN10504956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49562A (zh) | 2015-11-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914693B2 (en) |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touchscreen terminal | |
CN109255211B (zh) | 移动安全对策 | |
CN102819721B (zh) | 基于nfc的信息交互方法和装置 | |
Buriro et al. | Please hold on: Unobtrusive 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smartphone's built-in sensors | |
CN105005724B (zh) | 一种基于密码的解锁屏方法及通讯终端 | |
KR101668958B1 (ko) | 휴대용 스마트 단말기 및 안면인식을 이용한 보안시스템 | |
CN104537291A (zh) | 屏幕界面的解锁方式和屏幕界面的解锁装置 | |
CN109117616B (zh) | 验证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6778113A (zh) | 通过智能穿戴设备解锁移动终端和应用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4820805B (zh) | 一种用户身份识别卡信息防盗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5022945B (zh) | 一种基于人脸生物信息的解锁屏方法及移动设备 | |
CN107633573A (zh) | 一种智能门锁的开锁方法及智能门锁 | |
CN105094680B (zh) | 一种浏览网页的显示对象控制方法及用户终端 | |
CN110049490B (zh) | 穿戴式设备的安全防护方法、装置、穿戴式设备及介质 | |
CN111414605B (zh) | 嵌入式安全单元的解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7577930A (zh) | 一种触屏终端的解锁检测方法及触屏终端 | |
CN109814964B (zh) | 一种界面展示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8198302A (zh) | 一种智能门锁的开锁方法及智能门锁 | |
Findling et al. | Shakeunlock: Securely unlock mobile devices by shaking them together | |
CN105005729B (zh) | 一种基于图像的解锁屏方法及用户终端 | |
CN104301295A (zh) | 一种近距离无线通讯交易认证方法和系统 | |
CN104853030B (zh) |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5049562B (zh) | 一种用户识别卡的解锁方法及通讯终端 | |
CN106778392A (zh) | 一种移动终端安全保护方法及系统 | |
CN105100466B (zh) | 一种基于声纹的解锁屏方法及移动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1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