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48648B - 非接触式纳卫星搭载供电与单向信息传输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非接触式纳卫星搭载供电与单向信息传输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48648B
CN105048648B CN201510465892.7A CN201510465892A CN105048648B CN 105048648 B CN105048648 B CN 105048648B CN 201510465892 A CN201510465892 A CN 201510465892A CN 105048648 B CN105048648 B CN 1050486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information
nano satellite
coil
receiving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6589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48648A (zh
Inventor
邹兴
侯建文
袁建平
刘正全
沈朱泉
谢少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stitute of Satellite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stitute of Satellite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stitute of Satellite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stitute of Satellite Engineering
Priority to CN20151046589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4864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486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486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486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486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纳卫星搭载供电与单向信息传输系统和方法,其将纳卫星搭载在主航天器上;将纳卫星上的能量与信息接收线圈与主航天器上的能量与信息发射线圈的包络边缘重合且两者之间的最大间距不大于5mm;当能量发射与信息调制模块通过能量与信息发射线圈向外发射电磁波信号时,能量与信息接收线圈接收电磁波信号,通过能量接收与信息解调模块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同时将调制信号解调为原始编码信号。本发明利用同一套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实现非接触的能量和信息传输,摒弃了传统卫星搭载供电和通信的电缆连接切割或者分离插头连接分离方式,降低了纳卫星搭载供电和通信的资源消耗,提高了纳卫星空间分离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非接触式纳卫星搭载供电与单向信息传输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星供配电和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主航天器向搭载纳卫星进行非接触式供电与单向信息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航天领域,传统的实现两个相互独立的航天器之间的能量与信息传递的方法一般有插头分离和电缆切割两种方式。
插头分离方式分为插头和插座两个部分,分离插座一般安装在子航天器上,两个航天器未分离前插头和插座保持紧密的契合状态,两个航天器分离时由主航天器向分离插头发出分离的电信号,分离插头通过电磁转换原理产生分离力将插头从插座上拔出。
电缆切割方式分为电缆和火工切割器两个部分,火工切割器一般安装在主航天器上,两个航天器未分离前通过集中捆扎的细电缆束连接,两个航天器分离时由主航天器向切割器发出分离的电信号,切割器将连接电缆切断。
目前航天领域没有发现与本发明类似相关技术的说明或报道,也尚未收集到国内外类似的资料。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电磁感应的非接触式纳卫星搭载供电与单向信息传输系统和方法,以解决纳卫星搭载在其它航天器上发射分离前的供电与信息传输问题。利用本发明,可以在主航天器和搭载的纳卫星非接触的情况下实现由主航天器向纳卫星的单向能量和信息传递。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非接触式纳卫星搭载供电与单向信息传输系统,包括:能量接收与信息解调模块、能量与信息接收线圈、能量与信息发射线圈以及能量发射与信息调制模块;
能量接收与信息解调模块、能量与信息接收线圈之间通过一电缆连接在一起;能量与信息发射线圈、能量发射与信息调制模块通过另一电缆连接在一起;
能量与信息接收线圈、能量与信息发射线圈之间相对设置进行电磁感应;
能量与信息接收线圈设置在纳卫星外表面;
能量与信息发射线圈设置在主航天器外表面;
纳卫星搭载于主航天器上。
优选地,所述能量发射与信息调制模块,用于将直流电源转换为交流电源,将原始编码信号调制到交流电源上,并通过能量与信息发射线圈向外发射电磁波信号;
所述能量接收与信息解调模块,用于将能量与信息接收线圈接收电磁波信号而产生的交流电源进行整流及电压变换,同时将调制信号解调为原始编码信号。
优选地,能量与信息接收线圈的包络边缘、能量与信息发射线圈的包络边缘之间重合且最大间距不大于5mm;当能量发射与信息调制模块通过能量与信息发射线圈向外发射电磁波信号时,能量与信息接收线圈接收电磁波信号,通过能量接收与信息解调模块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同时将调制信号解调为原始编码信号。
优选地,所述能量与信息接收线圈采用利兹线绕制的同心圆线圈,采用表面粘结的方式安装在搭载的纳卫星外表面;
所述能量与信息发射线圈采用利兹线绕制的同心圆线圈,采用表面粘结的方式安装在主航天器外表面。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非接触式纳卫星搭载供电与单向信息传输方法,包括步骤:
将纳卫星搭载在主航天器上;
将纳卫星上的能量与信息接收线圈的包络边缘与主航天器上的能量与信息发射线圈的包络边缘重合且两个包络边缘之间的最大间距不大于5mm;
当主航天器上的能量发射与信息调制模块通过能量与信息发射线圈向外发射电磁波信号时,纳卫星上的能量与信息接收线圈接收电磁波信号,通过纳卫星上的能量接收与信息解调模块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同时将调制信号解调为原始编码信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摒弃了传统卫星搭载供电的电缆连接切割或者分离插头连接分离方式,降低了纳卫星搭载供电装置和信息传输装置的资源消耗,提高了纳卫星空间分离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本发明采用基于电磁感应的非接触式纳卫星搭载供电与单向信息传输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纳卫星体积小,无法为现有的分离插头提供足够的安装空间的问题;
3、本发明中同一套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进行能量传输与信息传输,减少搭载供电和通信的资源消耗;
4、本发明中主航天器对纳卫星进行非接触式能量和信息传递,提高了纳卫星空间分离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基于电磁感应的非接触式纳卫星搭载供电与单向信息传输方法原理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磁感应的非接触式纳卫星搭载供电与单向信息传输方法,采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主航天器对搭载的纳卫星的非接触式供电与单向信息传输,包括能量接收与信息解调模块、能量与信息接收线圈、能量与信息发射线圈和能量发射与信息调制模块。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电磁感应的非接触式纳卫星搭载供电与单向信息传输方法的原理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
能量接收与信息解调模块1,安装在纳卫星星内,负责将接收线圈中产生的交流电源进行整流及电压变换,同时将调制信号解调为原始编码信号。
能量与信息接收线圈2,采用利兹线绕制的同心圆线圈,采用表面粘结的方式安装在搭载的纳卫星外表面,负责接收电磁波信号。
能量与信息发射线圈3,采用利兹线绕制的同心圆线圈,采用表面粘结的方式安装在主航天器外表面,负责发射电磁波信号。
能量发射与信息调制模块4,基于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安装在主航天器内,负责将直流电源转换为交流电源,同时将原始编码信号调制到交流电源上。
本非接触式纳卫星搭载供电与通信方法工作原理如下:
纳卫星搭载在主航天器上,纳卫星上能量与信息接收线圈2的包络边缘与主航天器上能量与信息发射线圈3的包络边缘重合,且两者之间的最大间距不大于5mm,当主航天器上的能量发射与信息调制模块4通过能量与信息发射线圈3向外发射电磁波信号时,纳卫星上能量与信息接收线圈2接收电磁波信号,通过纳卫星上的能量接收与信息解调模块1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同时将调制信号解调为原始编码信号。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Claims (2)

1.一种非接触式纳卫星搭载供电与单向信息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能量接收与信息解调模块(1)、能量与信息接收线圈(2)、能量与信息发射线圈(3)以及能量发射与信息调制模块(4);
能量接收与信息解调模块(1)、能量与信息接收线圈(2)之间通过一电缆连接在一起;能量与信息发射线圈(3)、能量发射与信息调制模块(4)通过另一电缆连接在一起;
能量与信息接收线圈(2)、能量与信息发射线圈(3)之间相对设置进行电磁感应;
能量与信息接收线圈(2)设置在纳卫星外表面;
能量与信息发射线圈(3)设置在主航天器外表面;
纳卫星搭载于主航天器上;
所述能量发射与信息调制模块(4),用于将直流电源转换为交流电源,将原始编码信号调制到交流电源上,并通过能量与信息发射线圈(3)向外发射电磁波信号;
所述能量接收与信息解调模块(1),用于将能量与信息接收线圈(2)接收电磁波信号而产生的交流电源进行整流及电压变换,同时将调制信号解调为原始编码信号;
能量与信息接收线圈(2)的包络边缘、能量与信息发射线圈(3)的包络边缘之间重合且最大间距不大于5mm;当能量发射与信息调制模块(4)通过能量与信息发射线圈(3)向外发射电磁波信号时,能量与信息接收线圈(2)接收电磁波信号,通过能量接收与信息解调模块(1)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同时将调制信号解调为原始编码信号;
所述能量与信息接收线圈(2)采用利兹线绕制的同心圆线圈,采用表面粘结的方式安装在搭载的纳卫星外表面;
所述能量与信息发射线圈(3)采用利兹线绕制的同心圆线圈,采用表面粘结的方式安装在主航天器外表面;
所述非接触式纳卫星搭载供电与单向信息传输系统采用同一套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进行能量传输与信息传输。
2.一种非接触式纳卫星搭载供电与单向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纳卫星搭载在主航天器上;
将纳卫星上的能量与信息接收线圈(2)的包络边缘与主航天器上的能量与信息发射线圈(3)的包络边缘重合且两个包络边缘之间的最大间距不大于5mm;
当主航天器上的能量发射与信息调制模块(4)通过能量与信息发射线圈(3)向外发射电磁波信号时,纳卫星上的能量与信息接收线圈(2)接收电磁波信号,通过纳卫星上的能量接收与信息解调模块(1)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同时将调制信号解调为原始编码信号;
采用同一套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进行能量传输与信息传输。
CN201510465892.7A 2015-07-31 2015-07-31 非接触式纳卫星搭载供电与单向信息传输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050486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65892.7A CN105048648B (zh) 2015-07-31 2015-07-31 非接触式纳卫星搭载供电与单向信息传输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65892.7A CN105048648B (zh) 2015-07-31 2015-07-31 非接触式纳卫星搭载供电与单向信息传输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48648A CN105048648A (zh) 2015-11-11
CN105048648B true CN105048648B (zh) 2017-11-14

Family

ID=54454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65892.7A Active CN105048648B (zh) 2015-07-31 2015-07-31 非接触式纳卫星搭载供电与单向信息传输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486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60764B (zh) * 2020-10-19 2022-04-01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基于旋转放射源的通信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79841B2 (ja) * 2011-12-08 2013-12-25 株式会社ホンダアクセス 車載充電装置
JP6381947B2 (ja) * 2013-09-04 2018-08-2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携帯機器、充電システム、及び、電源回路基板等
CN104133151B (zh) * 2014-07-23 2017-03-15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运载火箭发动机电磁阀回路极性自动测试系统
CN204424946U (zh) * 2015-01-09 2015-06-24 林谷 一种具有nfc功能的无线充电设备
CN104808683B (zh) * 2015-04-13 2017-03-15 中国民航大学 基于太空太阳能电站的电动飞机精确定位系统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48648A (zh) 2015-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38420B2 (ja) 車両用ワイヤレス充電システム
US20160134370A1 (en) Visible Light Power-Carry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omar et al.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Applications and components
CN104935087B (zh) 基于磁耦合谐振的无线电能和信号同步传输系统
EP2690785B1 (e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galvanic isolation of gate-controlled devices
CN206673705U (zh) 一种非接触式电能与信号混合传输滑环装置
CN105048648B (zh) 非接触式纳卫星搭载供电与单向信息传输系统和方法
US10892707B2 (en) Photovoltaic module monitoring apparatus and power system
US20200067348A1 (en)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including power transmitter apparatus, power receiver apparatus, or power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apparatus easily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to/from transmission path
US20150244280A1 (en) Direct current power transmission networks operating at different voltages
CN105719470A (zh) 一种电力线载波集抄系统及该系统自动确认节点台区归属的方法
CN102904612B (zh) 基于电力线的全双工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8711952B (zh) 非接触式电磁型被动切割磁感线取电装置及方法
CN105336149A (zh) 一种通过电力载波辐射向巡线无人机发送控制指令的方法
CN208367905U (zh) 一种无基站信号台区的用电信息采集通信装置
CN111106880A (zh) 飞行器的无线测试发射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4392587U (zh) 无线数据通信综合终端装置
CN209358537U (zh) 一种基于毫米波的电气化铁路通信设备及系统
CN108134758B (zh) 一种磁谐振耦合无线携能通信系统的时频联合同步方法
CN210518323U (zh) 一种基于LoRa的信号传输装置
CN101169895A (zh) 工频电力数据传输系统
CN209526531U (zh) 一种基于电力载波的无线充电系统
Nche et al.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CN202374050U (zh) 基于gps的变电站雷击监控装置
CN212910059U (zh) 一种应用感应通信传输的数传电台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