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47479B - 电磁接触器 - Google Patents

电磁接触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47479B
CN105047479B CN201410575578.XA CN201410575578A CN105047479B CN 105047479 B CN105047479 B CN 105047479B CN 201410575578 A CN201410575578 A CN 201410575578A CN 105047479 B CN105047479 B CN 1050474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movable
contact
iron core
pede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7557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47479A (zh
Inventor
村上贵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0474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474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474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4747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magnets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 Contacts (AREA)

Abstract

得到一种电磁接触器,其能够抑制在可动接触件和固定接触件之间产生微小分离,降低触点损耗。电磁接触器具有:壳体;固定铁心,其相对于壳体经由弹性体而得到支撑;可动铁心,其与固定铁心相对配置;可动系统支撑部件,其将可动铁心向与固定铁心分离的方向预紧,相对于壳体对可动铁心进行支撑;励磁线圈,其设置在固定铁心的周围,在励磁时产生克服可动系统支撑部件的预紧力而将可动铁心向固定铁心吸附的电磁力;固定接触件基座,其相对于固定铁心被刚性固定;固定接触件,其与固定接触件基座卡合;可动接触件,其与可动铁心一起移动,在励磁线圈励磁时与固定接触件接触。

Description

电磁接触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接触器。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电磁接触器的构造,存在下述构造,其具有:固定接触件,其与壳体一体地固定;以及固定铁心,其固定在壳体上。另外,该电磁接触器的构造设置有:可动铁心,其在线圈励磁时,被固定铁心吸附;以及可动接触件,其与可动铁心一起移动,能够移动至与固定接触件接触的位置和与固定接触件分离的位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0-22532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019148号公报
在现有的构造中,可动铁心通过线圈的励磁而被固定铁心吸附,与固定铁心碰撞。在该碰撞时,可动铁心和固定铁心一体地振动,该振动也会传递至可动接触件。但是,固定铁心的振动几乎不会传递至与壳体一体地固定的固定接触件。因此,在可动接触件的振幅在与固定接触件分离的方向上变大的情况下等,容易在可动接触件和固定接触件之间产生微小分离。由于在可动接触件和固定接触件之间产生微小分离,因此在接触件之间产生电弧,存在接触件容易损耗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电磁接触器,该电磁接触器能够抑制在可动接触件和固定接触件之间产生微小分离,降低触点损耗。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并实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有:壳体;固定铁心,其相对于壳体经由弹性体而得到支撑;可动铁心,其与固定铁心相对配置;可动系统支撑部件,其将可动铁心向与固定铁心分离的方向预紧,相对于壳体对可动铁心进行支撑;励磁线圈,其设置在固定铁心的周围,在励磁时产生克服可动系统支撑部件的预紧力而将可动铁心向固定铁心吸附的电磁力;固定接触件基座,其相对于固定铁心被刚性固定;固定接触件,其与固定接触件基座卡合;以及可动接触件,其与可动铁心一起移动,在励磁线圈励磁时与固定接触件接触。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具有能够抑制在可动接触件和固定接触件之间产生微小分离,降低触点损耗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磁接触器的概略结构的图,是表示可动接触件和固定接触件分离的断开状态的图。
图2是示意地表示电磁接触器的概略结构的图,是表示可动接触件和固定接触件接触的闭合状态的图。
图3是表示电磁接触器的详细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沿图3所示的A-A线的向视剖视图。
图5是固定接触件基座的斜视图。
图6是可动接触件基座的斜视图。
图7是示意地表示作为对比例示出的电磁接触器的概略结构的图。
标号的说明
1壳体,1a内侧面,1b内侧面,2励磁线圈,3固定接触件,3a固定触点,4固定接触件基座,4a第1开口,4b第2开口,4c第3开口,5固定铁心,6固定系统支撑部件,7可动接触件,7a可动触点,8可动接触件按压部件,9可动接触件基座,9a顶面部,9b壁部,9c柱部,9d通孔,10可动铁心,11可动系统支撑部件,12驱动电路,50电磁接触器,101壳体,103固定接触件,104固定接触件基座,150电磁接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磁接触器进行详细说明。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磁接触器的概略结构的图,是表示可动接触件和固定接触件分离的断开状态的图。图2是示意地表示电磁接触器的概略结构的图,是表示可动接触件和固定接触件接触的闭合状态的图。图3是表示电磁接触器的详细结构的剖视图。图4是沿图3所示的A-A线的向视剖视图。
电磁接触器50具有壳体1、固定铁心5、励磁线圈2、固定接触件基座4、固定接触件3、可动铁心10、可动接触件基座9及可动接触件7。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图的简化而设为仅具有一对触点的构造,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在电磁接触器50中,可动接触件7能够移动至与固定接触件3接触的位置和与固定接触件3分离的位置。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可动接触件7与固定接触件3分离的方向称为X方向,将可动接触件7靠近固定接触件3的方向称为Y方向。
壳体1构成电磁接触器50的外廓,在其内部收容固定铁心5等结构要素。如图3以及图4所示,壳体1呈顶面开口的箱体形状。固定铁心5借助由橡胶等弹性部件构成的固定系统支撑部件6而固定在壳体1的内壁面上。在壳体1内的固定铁心5的周围,固定使固定铁心5产生电磁力的励磁线圈2。在壳体1内固定对励磁线圈2进行驱动的驱动电路12。
固定接触件基座4收容在壳体1内,相对于固定铁心5刚性固定。在此所称的“固定”是指处于刚性连接状态(与其他部位相比,以非常大的弹簧常数连接的状态)。图5是固定接触件基座4的斜视图。如图5所示,固定接触件基座4呈底面开口的箱体形状。固定接触件基座4在顶面形成第1开口4a,在侧面形成第2开口4b以及第3开口4c。
向第1开口4a以及第2开口4b中插入将在后面详细说明的可动接触件基座9的一部分。固定铁心5固定在第3开口4c中。固定接触件3与固定接触件基座4的顶面卡合。在此所称的“卡合”是指不对弹簧常数等进行特别限定的连接状态(不限定弹簧常数的固定)。在固定接触件3上形成有固定触点3a。固定接触件基座4刚性固定在固定铁心5上,从而与固定铁心5一体地动作。与固定接触件基座4卡合的固定接触件3,也与固定铁心5一体地动作。
如图4所示,固定接触件基座4的形成有第2开口4b以及第3开口4c的壁面,与壳体1的内侧面1a抵接。利用内侧面1a的引导,固定接触件基座4能够沿X方向以及Y方向移动。
可动铁心10相对于固定铁心5在成为X方向的一侧相对配置。图6是可动接触件基座9的斜视图。可动接触件基座9具有:顶面部9a;壁部9b,其从顶面部9a的两端向Y方向侧延伸;以及柱部9c,其从顶面部9a的大致中央向X方向侧延伸。在柱部9c上形成有在与X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贯穿的通孔9d。在可动接触件基座9的顶面部9a上,在成为Y方向侧的面上固定可动铁心10。
可动接触件基座9的顶面部9a插入至固定接触件基座4的第2开口4b。可动接触件基座9的柱部9c插入至固定接触件基座4的第1开口4a。在形成于柱部9c的通孔9d中插入可动接触件7。在可动接触件7上,在与固定触点3a相对的位置处形成有可动触点7a。在不使励磁线圈2励磁时,可动触点7a和固定触点3a的间隔,比固定铁心5和可动铁心10的间隔小。利用可动接触件按压部件8,将插入至通孔9d的可动接触件7向Y方向侧预紧。
利用弹簧等可动系统支撑部件11,将可动接触件基座9向X方向侧预紧。此外,可动接触件基座9的顶面部9a插入至固定接触件基座4的第2开口4b,因此,可动接触件基座9从顶面部9a与第2开口4b抵接的位置进一步向Y方向侧的移动受到限制。
如图3所示,可动接触件基座9是壁部9b与壳体1的内侧面1b抵接。利用内侧面1b的引导,可动接触件基座9能够沿X方向以及Y方向移动。固定于可动接触件基座9的顶面部9a处的可动铁心10,与可动接触件基座9一起移动。插入至通孔9d的可动接触件7,也与可动接触件基座9一起移动。
此外,通过固定接触件基座4以及可动接触件基座9与壳体1的内侧面1a、1b的抵接或彼此的卡合,使得固定接触件基座4以及可动接触件基座9向X方向以及Y方向以外的方向的移动受到限制。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在固定接触件基座4、可动接触件基座9、内侧面1a、1b上形成槽或凸部,通过使它们嵌合,从而限制固定接触件基座4以及可动接触件基座9的移动方向。
根据以上述方式构成的电磁接触器50,在励磁线圈2未被励磁的状态下,通过可动系统支撑部件11的预紧力,可动铁心10位于与固定铁心5分离的位置处。由此,可动接触件7也位于与固定接触件3分离的位置处。如果励磁线圈2被励磁,则固定铁心5产生电磁力。由于电磁力,可动铁心10被固定铁心5吸附,由此,可动铁心10克服可动系统支撑部件11的预紧力而向Y方向移动。由此,可动接触件7也向Y方向移动,可动接触件7(可动触点7a)和固定接触件3(固定触点3a)接触。然后,如果励磁线圈2的励磁被解除,则由于可动系统支撑部件11的预紧力,可动接触件7与可动铁心10一起向X方向移动,可动接触件7(可动触点7a)与固定接触件3(固定触点3a)分离。
图7是示意地表示作为对比例示出的电磁接触器150的概略结构的图。对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磁接触器50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在作为对比例示出的电磁接触器150中,固定接触件103固定在与壳体101一体地固定的固定接触件基座104上。即,固定接触件103经由固定接触件基座104而相对于壳体101一体地固定。
在此,在励磁线圈2励磁时,可动铁心10被固定铁心5吸附,而与固定铁心5碰撞。在该碰撞时,可动铁心10和固定铁心5一体地振动,该振动也传递至可动接触件7。但是,固定铁心5的振动几乎不会传递至与壳体101一体地固定的固定接触件103。因此,有时由于可动接触件7的振动,在可动接触件7和固定接触件103之间产生微小分离。由于在可动接触件7和固定接触件103之间产生微小分离,因此在接触件之间产生电弧,接触件7、103容易损耗。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固定接触件基座4与固定铁心5成为一体,因此,在可动铁心10与固定铁心5碰撞时,固定铁心5、固定接触件基座4、固定接触件3、可动铁心10、可动接触件基座9、可动接触件7成为一体,这些部件通过固定系统支撑部件6以及可动系统支撑部件11弹性地固定于壳体1,构成简谐振动系统。该简谐振动系统将铁心碰撞时的冲击力作为输入而呈现自由振动。这样,由于可动接触件7和固定接触件3能够成为一体而振动,因此,在可动接触件7和固定接触件3之间不易产生微小分离。因此,能够抑制在接触件之间产生电弧,抑制接触件3、7的损耗。
另外,励磁线圈2以及驱动电路12位于振动系统外、且固定于壳体1,因此,不易受到铁心碰撞所引起的振动的影响。由此,能够抑制励磁线圈2的线圈断线。
工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所涉及的电磁接触器,作为利用固定铁心所产生的励磁力而使可动接触件与固定接触件接触的电磁接触器是有效的。

Claims (2)

1.一种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壳体;
固定铁心,其相对于所述壳体经由弹性体而得到支撑;
可动铁心,其与所述固定铁心相对配置;
可动系统支撑部件,其将所述可动铁心向与所述固定铁心分离的方向预紧,相对于所述壳体对所述可动铁心进行支撑;
励磁线圈,其设置在所述固定铁心的周围,在励磁时产生克服所述可动系统支撑部件的预紧力而将所述可动铁心向所述固定铁心吸附的电磁力;
固定接触件基座,其相对于所述固定铁心被刚性固定;
固定接触件,其与所述固定接触件基座卡合;以及
可动接触件,其与所述可动铁心一起移动,在所述励磁线圈励磁时与所述固定接触件接触,
所述固定接触件基座以如下方式受到引导,即,相对于所述壳体仅能够在与所述可动接触件的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向上自由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励磁线圈和对所述励磁线圈进行驱动的驱动电路,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CN201410575578.XA 2014-04-16 2014-10-24 电磁接触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0474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84761 2014-04-16
JP2014084761A JP2015204269A (ja) 2014-04-16 2014-04-16 電磁接触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47479A CN105047479A (zh) 2015-11-11
CN105047479B true CN105047479B (zh) 2018-01-23

Family

ID=54453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75578.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047479B (zh) 2014-04-16 2014-10-24 电磁接触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5204269A (zh)
CN (1) CN10504747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96231A (en) * 1960-02-12 1965-07-20 Licentia Gmbh Switch which reduces rebounding of its contacts
CN2276665Y (zh) * 1996-07-05 1998-03-18 杨化民 一种电磁式自保持继电器
CN2838025Y (zh) * 2005-05-26 2006-11-15 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电磁继电器
JP2012199108A (ja) * 2011-03-22 2012-10-18 Panasonic Corp 電磁開閉装置
CN203013636U (zh) * 2013-01-06 2013-06-19 北海市深蓝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无抖动的继电器触头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406885A1 (fr) * 1977-10-18 1979-05-18 Telemecanique Electrique Electro-aimant pour contacteur alimente en courant continu
JPS5783640U (zh) * 1980-11-10 1982-05-24
JPS6065953U (ja) * 1983-10-14 1985-05-10 株式会社東芝 電磁接触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96231A (en) * 1960-02-12 1965-07-20 Licentia Gmbh Switch which reduces rebounding of its contacts
CN2276665Y (zh) * 1996-07-05 1998-03-18 杨化民 一种电磁式自保持继电器
CN2838025Y (zh) * 2005-05-26 2006-11-15 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电磁继电器
JP2012199108A (ja) * 2011-03-22 2012-10-18 Panasonic Corp 電磁開閉装置
CN203013636U (zh) * 2013-01-06 2013-06-19 北海市深蓝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无抖动的继电器触头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47479A (zh) 2015-11-11
JP2015204269A (ja) 2015-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16587B (zh) 电磁继电器
CN103875052B (zh) 触点装置以及使用了该触点装置的电磁接触器
CN103401394B (zh) 一种改进的薄型扁平直线振动电机
WO2010091156A3 (en) Electromagnetic device having compact flux paths for harvesting energy from vibrations
CN103762815A (zh) 一种快速反应水平振动微型电机
JP2019083171A (ja) 電磁継電器
CN103117636A (zh) 直线振动器
CN104767345A (zh) 线性振动致动器
KR101239635B1 (ko) 전자개폐장치
CN105207440A (zh) 磁平衡导向线性振动马达
CN108780721A (zh) 电磁继电器
JP2012089485A (ja) 電磁開閉装置
US10637339B2 (en) Linear vibration motor
JP5277078B2 (ja) 電磁接触器
CN105047479B (zh) 电磁接触器
JP2007294264A (ja) 接点装置
JP2016201899A (ja) 振動構造体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振動発電装置
JP2015032444A (ja) 電磁継電器
KR101028498B1 (ko) 듀얼 모드 진동기
JP5838329B2 (ja) 接点装置
JP6327992B2 (ja) 電磁継電器
KR101883364B1 (ko) 리니어 진동모터.
EP2706550A1 (en) Electromagnetic switching device
JP2012199130A (ja) 電磁継電器
WO2020090265A1 (ja) リレ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23

Termination date: 2018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