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44307B - 一种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土壤重金属二维风险概率评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土壤重金属二维风险概率评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44307B
CN105044307B CN201510409382.8A CN201510409382A CN105044307B CN 105044307 B CN105044307 B CN 105044307B CN 201510409382 A CN201510409382 A CN 201510409382A CN 105044307 B CN105044307 B CN 1050443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vy metal
data
risk probability
polluted soil
concent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0938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44307A (zh
Inventor
吴波
郭书海
李凤梅
李刚
张玲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Applied Ecolog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Applied Ecolog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Applied Ecology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Applied Ecolog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51040938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443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443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443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443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443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土壤重金属二维风险概率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先验数据,通过分类统计建立土壤重金属二维风险概率评估模型;获取后验数据,将统计值代入风险概率评估模型,得到该土壤重金属的风险概率。本发明以贝叶斯理论为基础,充分利用先验与后验数据的关系,不断更新风险概率评估模型的参数,逐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土壤重金属二维风险概率评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重金属污染土壤风险评估的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土壤重金属二维风险概率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的风险评估是目前研究关注的热点。前期基础研究表明,农作物可食部分中重金属含量不仅受土壤中重金属总量浓度的影响,更与有效浓度态密切相关。因此,土壤中重金属总量与有效态浓度对农作物可食部分的重金属浓度存在着双重影响。
目前研究中,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风险评估评价存在两大问题:
(1)以相关性拟合建立的模型准确性较差。目前风险评估多是从土壤与农作物中重金属浓度的相关性入手,建立线性或非线性的评估模型。这类方法在室内盆栽实验中效果较好,但在野外农田中,两者相关性普遍较差,且农作物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关系还受pH值、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代换量等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因此,风险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差距较大,难以建立实用的风险概率评估模型。
(2)未考虑总量与有效态的双重影响。以往研究均将土壤中重金属总量与有效态之一作为风险评估的指标,但两者对农作物可食部分重金属超标带来的风险是不同的。总量是导致农作物超标的潜在风险源,常出现重金属总量不超标而作物超标,作物超标而总量不超标的情况;有效态虽然与农作物超标直接相关,但其浓度变化受影响因子较多,相同总量条件下的有效态浓度也存在差异。因此,仅以有效态浓度作为评价标准,显然也缺乏科学依据。
因此,如何通过有限的数据,根据土壤重金属总量与有效态浓度的双重影响,以概率统计的方式,建立一个土壤重金属二维风险概率评估方法,量化土壤重金属的风险概率,对指导重金属污染土壤风险评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指导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土壤重金属二维风险概率评估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土壤重金属二维风险概率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获取先验数据,通过分类统计建立土壤重金属二维风险概率评估模型;
4)获取后验数据,将统计值代入风险概率评估模型,得到该土壤重金属的风险概率。
所述先验数据通过区域本底调查得到,指标包括土壤中重金属总量浓度Ct、有效态浓度Ca及相对应农作物可食部分中重金属总量浓度Cp
所述后验数据通过目标地块调查得到,指标包括土壤中重金属总量浓度Ct、有效态浓度Ca及相对应农作物可食部分中重金属总量浓度Cp
所述分类统计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农作物可食部分中重金属总量浓度的限值C0将先验数据分为两组:农作物超标即Cp>C0的数据作为N1组,农作物不超标即Cp≤C0的数据作为N2组;
当N1与N2组中Ct与Ca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时,分别统计得到两组数据中总量浓度Ct与有效态浓度Ca的均值、标准差及相关系数。
当N1与N2组中Ct与Ca数据至少一组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时;若Ct与Ca数据分别通过对数转换后均符合正态分布,则分别得到两组数据中总量浓度Ct与有效态浓度Ca的均值、标准差及相关系数;否则,先验数据需补充采样点,直到Ct与Ca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为止。
所述统计值包括总量浓度Ct与有效态浓度Ca的均值、标准差。
所述土壤重金属二维风险概率评估模型为
P = n 1 n × ( 1 - R 1 2 ) ( 2 × π × δ 1 t × δ 1 a ) × e α n 1 n × ( 1 - R 1 2 ) ( 2 × π × δ 1 t × δ 1 a ) × e α + n 2 n × ( 1 - R 2 2 ) ( 2 × π × δ 2 t × δ 2 a ) × e β 公式(1)
α = - 1 2 × ( 1 - R 1 2 ) × ( ( x - μ 1 t ) 2 δ 1 t 2 - 2 × R 1 × ( x - μ 1 t ) × ( y - μ 1 a ) δ 1 t × δ 1 a + ( y - μ 1 a ) 2 δ 1 a 2 ) 公式(2)
β = - 1 2 × ( 1 - R 2 2 ) × ( ( x - μ 2 t ) 2 δ 2 t 2 - 2 × R 2 × ( x - μ 2 t ) × ( y - μ 2 a ) δ 2 t × δ 2 a + ( y - μ 2 a ) 2 δ 2 a 2 ) 公式(3)
其中,P是土壤重金属风险概率;x是土壤重金属总量浓度,y是土壤重金属有效态浓度;n1、n2、n分别是N1组、N2组、总体的样本数量;μ1t,δ1t是N1组中土壤重金属总量浓度的均值与标准差;μ1a,δ1a分别是N1组中土壤重金属有效态浓度的均值与标准差;μ2t,δ2t分别是N2组中土壤重金属总量浓度的均值与标准差;μ2a,δ2a分别是N2组中土壤重金属有效态浓度的均值与标准差;R1是N1组中土壤重金属总量与有效态浓度的相关系数;R2是N2组中土壤重金属总量与有效态浓度的相关系数。
所述得到该土壤重金属的风险概率之后,将先验数据和后验数据合并形成新的先验数据,通过分类统计,重新建立风险概率评估模型,用于下一次的重金属风险概率评估。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以总量与有效态浓度为指标,综合考虑土壤重金属对农作物的潜在风险与直接风险,构建了土壤重金属二维风险概率评估方法。
2.本发明以贝叶斯理论为基础,充分利用先验与后验数据的关系,不断更新风险概率评估模型的参数,逐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土壤重金属二维风险概率评估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土壤重金属二维风险概率评估方法。步骤是:1)获取先验数据,通过分类统计,建立土壤重金属二维风险概率评估模型;2)获取后验数据,进行土壤重金属的风险概率评估。
先验数据与后验数据具体如下:
1)先验数据为区域本底调查,可采用网格布点的方式获取数据;
2)后验数据为目标地块调查,根据地块特点,选择采样方式;
3)先验与后验数据的指标均包括土壤中重金属总量浓度(Ct)、有效态浓度(Ca)及相对应农作物可食部分中重金属总量浓度(Cp)。且后验数据在用于风险概率计算后,可与先验数据合并成新的先验数据,用于模型参数更新。
建立土壤重金属二维风险评估模型具体如下:
1)根据农作物可食部分中重金属总量浓度的限值(C0),将先验数据分为两组,即农作物超标(Cp>C0)数据作为N1组与农作物不超标(Cp≤C0)数据作为N2组;
2)当N1与N2组中Ct与Ca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时,分别统计两组数据中Ct与Ca的均值(μ)、标准差(δ)及相关系数(R)等参数;
3)根据上述先验数据分组统计参数,建立基于土壤重金属总量与有效态浓度的二维风险评估模型:
P = n 1 n × ( 1 - R 1 2 ) ( 2 × π × δ 1 t × δ 1 a ) × e α n 1 n × ( 1 - R 1 2 ) ( 2 × π × δ 1 t × δ 1 a ) × e α + n 2 n × ( 1 - R 2 2 ) ( 2 × π × δ 2 t × δ 2 a ) × e β 公式(1)
α = - 1 2 × ( 1 - R 1 2 ) × ( ( x - μ 1 t ) 2 δ 1 t 2 - 2 × R 1 × ( x - μ 1 t ) × ( y - μ 1 a ) δ 1 t × δ 1 a + ( y - μ 1 a ) 2 δ 1 a 2 ) 公式(2)
β = - 1 2 × ( 1 - R 2 2 ) × ( ( x - μ 2 t ) 2 δ 2 t 2 - 2 × R 2 × ( x - μ 2 t ) × ( y - μ 2 a ) δ 2 t × δ 2 a + ( y - μ 2 a ) 2 δ 2 a 2 ) 公式(3)
其中:P是土壤风险概率(%);x是土壤重金属总量浓度(mg/kg),y是土壤重金属有效态浓度(mg/kg);n1,n2,n分别是N1组、N2组、总体的样本数量(个);μ1t,δ1t是N1组中土壤重金属总量浓度的均值(mg/kg)与标准差(mg/kg);μ1a,δ1a是N1组中土壤重金属有效态浓度的均值(mg/kg)与标准差(mg/kg);μ2t,δ2t是N2组中土壤重金属总量浓度的均值(mg/kg)与标准差(mg/kg);μ2a,δ2a是N2组中土壤重金属有效态浓度的均值(mg/kg)与标准差(mg/kg);R1是N1组中土壤重金属总量与有效态浓度的相关系数;R2是N2组中土壤重金属总量与有效态浓度的相关系数。
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要求具体如下:
1)通过K-S(Kolmogorov-Smirnov)检验确认N1与N2组中Ct与Ca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
2)当原始数据符合正态分布时,根据农作物可食部分中重金属总量浓度的限值(C0),将先验数据分为两组,即农作物超标(Cp>C0)数据作为N1组与农作物不超标(Cp≤C0)数据作为N2组;分别统计两组数据中Ct与Ca的均值、标准差及相关系数,建立模型;
3)当原始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时,若数据通过对数转换后符合正态分布,则根据农作物可食部分中重金属总量浓度的限值(C0),将先验数据分为两组,即农作物超标(Cp>C0)数据作为N1组与农作物不超标(Cp≤C0)数据作为N2组;分别统计两组数据中Ct与Ca的对数转换后数据的均值、标准差及相关系数,建立模型;
当数据对数转换后仍不符合正态分布时,需适当补充采样点,直到数据符合正态分布。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采重金属污染土壤,采自于湖南省某地农田土壤,主要重金属为镉,种植作物为水稻且品种统一。
土壤中镉总量浓度测定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41-1997);镉有效态浓度测定方法参照Tessier连续提取法,其中有效态浓度为可交换态;水稻籽粒中镉含量测定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B/T 5009.15-2003),食用的评价标准参考《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即标准为0.2mg/kg。
具体操作流程包括:
步骤1:获取先验数据,建立风险评估模型
1)先验数据是通过本底调查获得,调查面积为500亩,以网格布点的方式采集土壤与对应水稻样品各105个;
2)先验指标包括土壤中重金属总量浓度(Ct)、有效态浓度(Ca)及相对应农作物可食部分中重金属总量浓度(Cp);
3)根据农作物可食部分中重金属总量浓度的限值C0=0.2mg/kg,将数据分为两组,即农作物超标(Cp>C0)数据作为N1组与农作物不超标(Cp≤C0)数据作为N2组;
4)经K-S法(Kolmogorov-Smirnov)检验,N1与N2组中Ct与Ca数据均为偏态分布;将数据对数转换后(log10 x),通过K-S法检验,符合正态分布;
5)统计N1与N2组中对数转换后Ct’与Ca’数据的均值(μ)、标准差(δ)及相关系数(R),详见表1;
表1土壤重金属总量与有效态分组统计值(对数转换log10 x)
6)根据上述先验数据分组统计参数,建立基于土壤重金属总量与有效态浓
度的二维风险概率评估模型:
P = 8.85 × e α 8.85 × e α + 22.59 × e β 公式(4)
α=-1.02×(102×(x+0.429)2-120×(x+0.429)×(y+0.850)+142×(y+0.850)2) 公式(5)
β=-0.79×(121×(x+0.495)2-166×(x+0.495)×(y+0.934)+229×(y+0.934)2) 公式(6)
其中:P是土壤风险概率(%);
x是土壤重金属总量浓度的对数转换值(mg/kg);
y是土壤重金属有效态浓度的对数转换值(mg/kg)。
步骤2:获取后验数据,进行土壤重金属的风险概率评估
1)后验数据对目标地块调查获得,调查面积为10亩的地块共5个,各地块均以随机布点的方式采集土壤与对应水稻样品各10个;
2)后验数据指标包括土壤重金属总量浓度(Ct)、有效态浓度(Ca)及相对应农作物可食部分中重金属总量浓度(Cp);
3)分别统计后验数据中土壤重金属总量浓度(Ct)与有效态浓度(Ca)的均值(μ),经对数转换后作为x、y,带入步骤1得到风险概率评估模型(公式4,公式5,公式6),得到各个目标地块的风险概率,详见表2。
表2后验数据中各地块重金属总量与有效态浓度及风险概率
步骤3:后验与先验数据融合,更新风险评估模型
1)先验数据与后验数据按照对应的Ct、Ca与Cp等指标,合并形成新的先验数据,再按照步骤1,分类统计模型参数,详见表3;
表3数据融合后土壤重金属总量与有效态分组统计值(对数转换log10 x)
2)根据新的先验数据分组统计参数,更新基于土壤重金属二维风险概率评估模型,用于提高模型准确性或扩展浓度适用范围,进行下一次的重金属的风险概率评估:
P = 7.06 × e α 7.06 × e α + 18.65 × e β 公式(7)
α=-0.79×(96×(x+0.418)2-111×(x+0.418)×(y+0.804)+129×(y+0.804)2) 公式(8)
β=-0.77×(106×(x+0.470)2-137×(x+0.470)×(y+0.894)+178×(y+0894)2) 公式(9)
其中:P是土壤风险概率(%);
x是土壤重金属总量浓度的对数转换值(mg/kg);
y是土壤重金属有效态浓度的对数转换值(mg/kg)。

Claims (7)

1.一种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土壤重金属二维风险概率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先验数据,通过分类统计建立土壤重金属二维风险概率评估模型;
2)获取后验数据,将统计值代入风险概率评估模型,得到该土壤重金属的风险概率;
所述土壤重金属二维风险概率评估模型为
其中,P是土壤重金属风险概率;x是土壤重金属总量浓度,y是土壤重金属有效态浓度;n1、n2、n分别是N1组、N2组、总体的样本数量;μ1t,δ1t是N1组中土壤重金属总量浓度的均值与标准差;μ1a,δ1a分别是N1组中土壤重金属有效态浓度的均值与标准差;μ2t,δ2t分别是N2组中土壤重金属总量浓度的均值与标准差;μ2a,δ2a分别是N2组中土壤重金属有效态浓度的均值与标准差;R1是N1组中土壤重金属总量与有效态浓度的相关系数;R2是N2组中土壤重金属总量与有效态浓度的相关系数。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土壤重金属二维风险概率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先验数据通过区域本底调查得到,指标包括土壤中重金属总量浓度Ct、有效态浓度Ca及相对应农作物可食部分中重金属总量浓度Cp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土壤重金属二维风险概率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验数据通过目标地块调查得到,指标包括土壤中重金属总量浓度Ct、有效态浓度Ca及相对应农作物可食部分中重金属总量浓度Cp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土壤重金属二维风险概率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类统计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农作物可食部分中重金属总量浓度的限值C0将先验数据分为两组:农作物超标即Cp>C0的数据作为N1组,农作物不超标即Cp≤C0的数据作为N2组;
当N1与N2组中Ct与Ca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时,分别统计得到两组数据中总量浓度Ct与有效态浓度Ca的均值、标准差及相关系数。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土壤重金属二维风险概率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N1与N2组中Ct与Ca数据至少一组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时;若Ct与Ca数据分别通过对数转换后均符合正态分布,则分别得到两组数据中总量浓度Ct与有效态浓度Ca的均值、标准差及相关系数;否则,先验数据需补充采样点,直到Ct与Ca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为止。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土壤重金属二维风险概率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统计值包括总量浓度Ct与有效态浓度Ca的均值、标准差。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土壤重金属二维风险概率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得到该土壤重金属的风险概率之后,将先验数据和后验数据合并形成新的先验数据,通过分类统计,重新建立风险概率评估模型,用于下一次的重金属风险概率评估。
CN201510409382.8A 2015-07-14 2015-07-14 一种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土壤重金属二维风险概率评估方法 Active CN1050443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09382.8A CN105044307B (zh) 2015-07-14 2015-07-14 一种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土壤重金属二维风险概率评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09382.8A CN105044307B (zh) 2015-07-14 2015-07-14 一种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土壤重金属二维风险概率评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44307A CN105044307A (zh) 2015-11-11
CN105044307B true CN105044307B (zh) 2016-08-17

Family

ID=54451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09382.8A Active CN105044307B (zh) 2015-07-14 2015-07-14 一种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土壤重金属二维风险概率评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443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01575A (zh) * 2016-01-26 2016-06-22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一种基于土壤-作物系统的农产品重金属风险评估方法
CN105844301A (zh) * 2016-04-05 2016-08-10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基于贝叶斯源识别的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源解析方法
CN116384624B (zh) * 2023-03-13 2023-09-05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用于深翻耕措施的区域土壤最优翻耕深度确定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21237A1 (en) * 2003-07-03 2005-01-27 Schachter Asher Danie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valuating new chemical entities
CN102411537A (zh) * 2011-09-02 2012-04-11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混合贝叶斯先验分布的可靠性验证测试方法
CN102768711B (zh) * 2012-03-13 2015-04-29 山东省射频识别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肉制品加工过程微生物风险评估方法
CN104636627B (zh) * 2015-02-28 2017-08-25 张霖琳 一种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44307A (zh) 2015-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Puttick et al. Size is not everything: rates of genome size evolution, not C-value, correlate with speciation in angiosperms
Chapagain et al. Decomposing crop model uncertainty: A systematic review
Herben et al. Polyploid species rely on vegetative reproduction more than diploids: a re-examination of the old hypothesis
Dandres et al. Macro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 2005–2025 European Union bioenergy policy using the GTAP model and life cycle assessment
Shi et al. The impact of energy poverty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The case of China
Tian et al. Environmental capacity of heavy metals in intensive agricultural soils: Insights from geochemical baselines and source apportionment
CN105044307B (zh) 一种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土壤重金属二维风险概率评估方法
CN108575240A (zh) 一种基于模型的旱地马铃薯优化推荐施肥方法
Zhai et al. Impact-oriented water footprint assessment of wheat production in China
Li et al. Simulation of genotype performances across a larger number of environments for rice breeding using ORYZA2000
CN105701575A (zh) 一种基于土壤-作物系统的农产品重金属风险评估方法
CN103886217A (zh) 一种河湖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生态风险确定方法
Alves et al. Selection of Jatropha curcas families based on temporal stability and adaptability of genetic values
Jackson et al. Crop-specific exposure to extreme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for the globe for the last half century
Van Cauwenberghe et al. Effects of local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and geographical location on the genetic diversity and composition of Rhizobium leguminosarum nodulating Vicia cracca populations
CN114210718B (zh) 一种农产品污染治理修复方法
CN104630382B (zh) 一种基于基因组杂合度鉴定猕猴桃杂交种质的方法
CN104750982A (zh) 一种基于比例分组再抽样的可靠度区间估计方法
CN102567536A (zh) 一种基于数据统计学的关键绩效指标分析方法
Guo et al.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otentially toxic elements in agricultural soils across China and associated health risks and driving mechanism
Sasu et al. Studies regarding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main morphological traits in a collection of bell pepper (Capsicum annuum var, grossum) local landraces.
Technow et al. Genomic prediction of dichotomous traits with Bayesian logistic models
CN105844366A (zh) 一种区域尺度种植业面源氮损失量统计方法
Kasim et al. Production risk of seaweed cultivation in south sulawesi: Comparison between cobb-douglas and just-pope production function
CN108492042A (zh) 确定湖泊水质管理目标可接受范围及其可达性风险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