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24856A - 多网管系统的融合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网管系统的融合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24856A
CN105024856A CN201510426703.5A CN201510426703A CN105024856A CN 105024856 A CN105024856 A CN 105024856A CN 201510426703 A CN201510426703 A CN 201510426703A CN 105024856 A CN105024856 A CN 1050248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management
management system
real time
time data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2670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24856B (zh
Inventor
骈义
唐明
胡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olden Highway Technology Co ltd
Liupanshui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izhou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olden Highway Technology Co ltd
Liupanshui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izhou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olden Highway Technology Co ltd, Liupanshui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izhou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olden Highw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2670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248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248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248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248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248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多网管系统的融合通信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通过N个第一北向接口分别与N个网管系统建立连接;分别通过所述N个第一北向接口获取所述N个网管系统的实时信息;通过所述N个第一北向接口将所述实时信息进行解码,得到实时数据,并将所述实时数据保存在实时数据库中。本发明针对N个网管系统采用的协议分别为N个网管系统提供第一北向接口,分别通过N个第一北向接口获取N个网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信息以及各个网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信息并保存在实时数据库中,由此实现了不同的网管系统之间的融合通信,对各个网管系统进行统一的监视和控制,保证电力通信网络及设备的正常运行。

Description

多网管系统的融合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多网管系统的融合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电力通信的规模也在不断地发展扩大。目前,在电力系统中,电力通信业务按照业务属性划分为生产业务和管理业务;按照业务流类型划分为语音业务、数据业务和多媒体业务;按照时延划分为实时业务和非实时业务;按照业务分布划分为集中性业务、相邻性业务和均匀性业务;按照用户对象划分为变电站业务、线路业务以及电网公司、供电局、供电所、营业所业务;按照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管理体系划分为I、II、III、Ⅳ四大安全区域业务。
电力通信网络体系架构底层传输采用传输A网和传输B网,主要承载各种控制业务和业务网络。其中,传输A网用于承载线路保护、安稳系统、PCM(Pulse Code Modulation,脉冲编码调制)等业务以及调度数据网;传输B网用于承载线路保护、安稳系统等业务以及调度交换网、调度交换网等网络。调度数据网采用IP over SDH(Internet Protocol over Synchronous DigitalHierarchy,基于同步数字体系的网际协议)技术构建,主要用于承载调度数据业务以及配网自动化业务;综合数据网采用光纤直连,主要用于承载生产管理信息业务以及视频会议、软交换等网络;行政交换网采用软交换技术构建,承载在综合数据网络上;调度交换网采用程控交换技术,主要承载调度电话。
电力通信网的设备复杂多样,包括光纤、DDN(Digital Data Network,数字数据网)、卫星、微波等各种专网以及各个厂家的网络设备。对于这些通信网络以及设备的有效管理是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基础。目前,对于调度数据网、综合数据网、调度交换网等通信网络以及设备已有相关的网络管理系统,但这些系统都是相互独立的,这些系统之间存在网络协议不一致、不相关联的问题。因此,需要提出一个新的技术方案,以融合各个不同的网管系统,保证电力通信网络及设备的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网管系统的融合通信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各个网管系统之间相互独立、采用不同的协议、不能互相通信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网管系统的融合通信方法,包括:
通过N个第一北向接口分别与N个网管系统建立连接,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分别通过所述N个第一北向接口获取所述N个网管系统的实时信息,每个所述网管系统的实时信息包括该网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信息以及该网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信息;
通过所述N个第一北向接口将所述实时信息进行解码,得到实时数据,并将所述实时数据保存在实时数据库中。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网管系统的融合通信装置,包括:
连接建立单元,用于通过N个第一北向接口分别与N个网管系统建立连接,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实时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分别通过所述N个第一北向接口获取所述N个网管系统的实时信息,每个所述网管系统的实时信息包括该网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信息以及该网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信息;
实时数据保存单元,用于通过所述N个第一北向接口将所述实时信息进行解码,得到实时数据,并将所述实时数据保存在实时数据库中。
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施例针对N个网管系统采用的协议分别为N个网管系统提供第一北向接口,分别通过N个第一北向接口获取N个网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信息以及各个网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信息并保存在实时数据库中,由此实现了不同的网管系统之间的融合通信,对各个网管系统进行统一的监视和控制,保证电力通信网络及设备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网管系统的融合通信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多网管系统的融合通信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多网管系统的融合通信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多网管系统的融合通信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融合通信系统的系统架构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网管系统的融合通信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网管系统的融合通信方法的实现流程图,详述如下:
在步骤S101中,通过N个第一北向接口分别与N个网管系统建立连接,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网管系统指的是网络管理系统。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网管系统包括但不限于调度数据网对应的网管系统、综合数据网对应的网管系统以及调度交换网对应的网管系统。各个网管系统可能采用不同的协议标准。对于采用不同协议标准的各个网管系统,分别提供不同的协议代理对应的第一北向接口。在这里,不同的协议代理包括但不限于CORBA(Common Object RequestBroker Architecture,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CMIP(Common ManagementInformation Protocol,公共管理信息协议)、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以及Web Service(Web服务)协议代理。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北向接口与网管系统一一对应。
在步骤S102中,分别通过所述N个第一北向接口获取所述N个网管系统的实时信息,每个所述网管系统的实时信息包括该网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信息以及该网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信息。
在步骤S103中,通过所述N个第一北向接口将所述实时信息进行解码,得到实时数据,并将所述实时数据保存在实时数据库中。
其中,对实时信息进行解码指的是,将各个网管系统的网络设备信息以及各个网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信息解码为符合实时数据库的数据规范的实时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实时数据库是在获取实时信息后动态创建的。实时数据库用于维护各个网管系统的运行状态信息。进一步地,在将实时数据保存在实时数据库中之后,将实时数据保存在历史数据库中。若各个网管系统的实时数据库保存在不同的服务器中,则可采用Zookeeper同步各个服务器中的实时数据库,实现多个服务器中的实时数据库的集群管理。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实时数据库中,通过唯一标识符标识各个网管系统,以区分实时数据库中存储的实时数据的来源。在这里,唯一标识符可以由ID(Identity,账号)和/或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地址标记。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将所述实时数据保存在实时数据库中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实时数据库生成报表。
可选地,在所述将所述实时数据保存在实时数据库中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接收到报警信息时,通过消息总线ActiveMQ发布报警信息。
图2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多网管系统的融合通信方法的实现流程图,参照图2:
在步骤S201中,通过N个第一北向接口分别与N个网管系统建立连接,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在步骤S202中,分别通过所述N个第一北向接口获取所述N个网管系统的实时信息,每个所述网管系统的实时信息包括该网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信息以及该网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信息;
在步骤S203中,通过所述N个第一北向接口将所述实时信息进行解码,得到实时数据,并将所述实时数据保存在实时数据库中;
在步骤S204中,通过第二北向接口与外部系统建立连接;
在步骤S205中,当接收到所述外部系统发送的查询请求时,根据所述第二北向接口的接口规范对所述实时数据进行编码;
在步骤S206中,将编码后的所述实时数据发送至所述外部系统。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二北向接口采用CORBA。当接收到外部系统发送的查询请求时,将实时数据编码为符合CORBA规范的数据,再将编码后的实时数据发送至外部系统。可选地,第二北向接口由CORBA客户端代理执行功能。
图3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多网管系统的融合通信方法的实现流程图,参照图3:
在步骤S301中,通过N个第一北向接口分别与N个网管系统建立连接,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在步骤S302中,分别通过所述N个第一北向接口获取所述N个网管系统的实时信息,每个所述网管系统的实时信息包括该网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信息以及该网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信息;
在步骤S303中,通过所述N个第一北向接口将所述实时信息进行解码,得到实时数据,并将所述实时数据保存在实时数据库中;
在步骤S304中,当接收到所述N个网管系统中的任意一个网管系统发送的查询请求时,根据该网管系统对应的第一北向接口的接口规范对所述实时数据进行编码;
在步骤S305中,将编码后的所述实时数据发送至该网管系统。
优选地,所述将编码后的所述实时数据发送至该网管系统具体为:
通过Web服务向该网管系统发布编码后的所述实时数据。
图4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多网管系统的融合通信方法的实现流程图,参照图4:
在步骤S401中,通过N个第一北向接口分别与N个网管系统建立连接,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在步骤S402中,分别通过所述N个第一北向接口获取所述N个网管系统的实时信息,每个所述网管系统的实时信息包括该网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信息以及该网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信息;
在步骤S403中,根据每个所述网管系统的实时信息确定每个所述网管系统的拓扑结构信息;
在步骤S404中,通过所述N个第一北向接口将所述实时信息进行解码,得到实时数据,并将所述实时数据保存在实时数据库中,并将所有所述网管系统的拓扑结构信息保存在所述实时数据库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个网管系统的拓扑结构信息包括该网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之间的实体连接关系信息以及各个网络设备之间的逻辑连接关系信息。根据各个网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信息以及各个网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信息,可以确定每个网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之间的实体连接关系以及各个网络设备之间的逻辑连接关系。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实时数据库不仅维护各个网管系统的网络设备信息以及各个网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信息,还维护各个网管系统的拓扑结构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实时数据库可以向外部系统和/或网管系统提供所有网管系统的集合的访问接口,单个网管系统的访问接口,网络设备的访问接口,网络设备的性能参数的访问接口,网络设备的运行数据的访问接口,每个网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之间的实体连接关系信息的访问接口,以及每个网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之间的逻辑连接关系信息的访问接口。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通过Web服务向该网管系统发布网管系统的拓扑结构信息、报警信息以及报表。
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融合通信系统的系统架构图。参照图5,该融合通信系统包括融合通信装置51、外部系统52以及网管系统53。网管系统53与融合通信装置51通过第一北向接口54建立连接,融合通信装置51与外部系统52通过第二北向接口55建立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针对N个网管系统采用的协议分别为N个网管系统提供第一北向接口,分别通过N个第一北向接口获取N个网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信息以及各个网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信息并保存在实时数据库中,由此实现了不同的网管系统之间的融合通信,对各个网管系统进行统一的监视和控制,保证电力通信网络及设备的正常运行。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网管系统的融合通信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可以用于运行图1至图4所示的多网管系统的融合通信方法,该装置可以为图5中的融合通信装置51。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参照图6,该装置包括:
连接建立单元61,用于通过N个第一北向接口分别与N个网管系统建立连接,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实时信息获取单元62,用于分别通过所述N个第一北向接口获取所述N个网管系统的实时信息,每个所述网管系统的实时信息包括该网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信息以及该网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信息;
实时数据保存单元63,用于通过所述N个第一北向接口将所述实时信息进行解码,得到实时数据,并将所述实时数据保存在实时数据库中。
优选地,所述连接建立单元61还用于:
通过第二北向接口与外部系统建立连接;
所述装置还包括:
编码单元64,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外部系统发送的查询请求时,根据所述第二北向接口的接口规范对所述实时数据进行编码;
第一发送单元65,用于将编码后的所述实时数据发送至所述外部系统。
优选地,所述编码单元64还用于:
当接收到所述N个网管系统中的任意一个网管系统发送的查询请求时,根据该网管系统对应的第一北向接口的接口规范对所述实时数据进行编码;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66,用于将编码后的所述实时数据发送至该网管系统。
优选地,所述第二发送单元66具体用于:
通过Web服务向该网管系统发布编码后的所述实时数据。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拓扑结构确定单元67,用于根据每个所述网管系统的实时信息确定每个所述网管系统的拓扑结构信息;
拓扑结构信息保存单元68,用于将所有所述网管系统的拓扑结构信息保存在所述实时数据库中。
本发明实施例针对N个网管系统采用的协议分别为N个网管系统提供第一北向接口,分别通过N个第一北向接口获取N个网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信息以及各个网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信息并保存在实时数据库中,由此实现了不同的网管系统之间的融合通信,对各个网管系统进行统一的监视和控制,保证电力通信网络及设备的正常运行。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多网管系统的融合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N个第一北向接口分别与N个网管系统建立连接,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分别通过所述N个第一北向接口获取所述N个网管系统的实时信息,每个所述网管系统的实时信息包括该网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信息以及该网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信息;
通过所述N个第一北向接口将所述实时信息进行解码,得到实时数据,并将所述实时数据保存在实时数据库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实时数据保存在实时数据库中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第二北向接口与外部系统建立连接;
当接收到所述外部系统发送的查询请求时,根据所述第二北向接口的接口规范对所述实时数据进行编码;
将编码后的所述实时数据发送至所述外部系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实时数据保存在实时数据库中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N个网管系统中的任意一个网管系统发送的查询请求时,根据该网管系统对应的第一北向接口的接口规范对所述实时数据进行编码;
将编码后的所述实时数据发送至该网管系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编码后的所述实时数据发送至该网管系统具体为:
通过Web服务向该网管系统发布编码后的所述实时数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别通过所述N个第一北向接口获取所述N个网管系统的实时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每个所述网管系统的实时信息确定每个所述网管系统的拓扑结构信息;
将所有所述网管系统的拓扑结构信息保存在所述实时数据库中。
6.一种多网管系统的融合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建立单元,用于通过N个第一北向接口分别与N个网管系统建立连接,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实时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分别通过所述N个第一北向接口获取所述N个网管系统的实时信息,每个所述网管系统的实时信息包括该网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信息以及该网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信息;
实时数据保存单元,用于通过所述N个第一北向接口将所述实时信息进行解码,得到实时数据,并将所述实时数据保存在实时数据库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建立单元还用于:
通过第二北向接口与外部系统建立连接;
所述装置还包括:
编码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外部系统发送的查询请求时,根据所述第二北向接口的接口规范对所述实时数据进行编码;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编码后的所述实时数据发送至所述外部系统。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单元还用于:
当接收到所述N个网管系统中的任意一个网管系统发送的查询请求时,根据该网管系统对应的第一北向接口的接口规范对所述实时数据进行编码;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编码后的所述实时数据发送至该网管系统。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Web服务向该网管系统发布编码后的所述实时数据。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拓扑结构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每个所述网管系统的实时信息确定每个所述网管系统的拓扑结构信息;
拓扑结构信息保存单元,用于将所有所述网管系统的拓扑结构信息保存在所述实时数据库中。
CN201510426703.5A 2015-07-20 2015-07-20 多网管系统的融合通信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50248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26703.5A CN105024856B (zh) 2015-07-20 2015-07-20 多网管系统的融合通信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26703.5A CN105024856B (zh) 2015-07-20 2015-07-20 多网管系统的融合通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24856A true CN105024856A (zh) 2015-11-04
CN105024856B CN105024856B (zh) 2019-01-01

Family

ID=54414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26703.5A Active CN105024856B (zh) 2015-07-20 2015-07-20 多网管系统的融合通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24856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41267A (zh) * 2016-09-18 2017-01-18 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级网管系统中的北向接口模块及其信息处理方法
CN110380921A (zh) * 2018-04-13 2019-10-25 国家电网公司 基于网管状态的电力通信网络可靠性呈现方法
CN111200514A (zh) * 2018-11-20 2020-05-2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网元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网络平台及存储介质
CN114268979A (zh) * 2021-11-23 2022-04-01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网管终端北向接口的安全通信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7314A (zh) * 2009-05-07 2009-10-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网管系统及数据配置管理方法
CN102098273A (zh) * 2009-12-09 2011-06-15 北京中电飞华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lc网络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2104490A (zh) * 2009-12-22 2011-06-22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铁路通信网的综合网络管理系统
CN102904868A (zh) * 2012-06-27 2013-0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集中告警系统及方法
CN103166776A (zh) * 2011-12-13 2013-06-19 成都勤智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网设备综合管理系统
CN104079436A (zh) * 2014-07-14 2014-10-01 武汉大学 一种跨设备跨协议的epon网络中的网元管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7314A (zh) * 2009-05-07 2009-10-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网管系统及数据配置管理方法
CN102098273A (zh) * 2009-12-09 2011-06-15 北京中电飞华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lc网络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2104490A (zh) * 2009-12-22 2011-06-22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铁路通信网的综合网络管理系统
CN103166776A (zh) * 2011-12-13 2013-06-19 成都勤智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网设备综合管理系统
CN102904868A (zh) * 2012-06-27 2013-0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集中告警系统及方法
CN104079436A (zh) * 2014-07-14 2014-10-01 武汉大学 一种跨设备跨协议的epon网络中的网元管理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41267A (zh) * 2016-09-18 2017-01-18 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级网管系统中的北向接口模块及其信息处理方法
CN110380921A (zh) * 2018-04-13 2019-10-25 国家电网公司 基于网管状态的电力通信网络可靠性呈现方法
CN111200514A (zh) * 2018-11-20 2020-05-2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网元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网络平台及存储介质
CN114268979A (zh) * 2021-11-23 2022-04-01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网管终端北向接口的安全通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24856B (zh) 2019-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Yao et al. On fast and coordinated data backup in geo-distributed optical inter-datacenter networks
US7099879B2 (en) Real-time monitoring of service performance through the use of relational database calculation clusters
US8099488B2 (en) Real-time monitoring of service agreements
CN109600768A (zh) 网络切片的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US20030120764A1 (en) Real-time monitoring of services through aggregation view
CN108832626A (zh) 一种低压配电台区拓扑识别方法及系统
EP1361761A1 (en)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rvice monitoring
US20150215228A1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a cloud-based virtualization orchestrator
CN105024856A (zh) 多网管系统的融合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9074287B (zh) 基础设施资源状态
US6944657B1 (en) Automatic network synchronization of the network configuration with th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database
CN104468408A (zh) 用于动态调整业务带宽的方法和控制中心服务器
Jiang et al. Efficient joint approaches for location-constrained survivable virtual network embedding
CN114745791B (zh) 一种电力业务切片编排和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1296232B (zh) 一种多级网管多北向接口的适配装置及方法
CN100401684C (zh) 网络管理层通过网元管理层实现信息管理的方法
CN114301988A (zh) 分布式调用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l-Rubaye et al. Enabling digital grid for industrial revolution: self-healing cyber resilient platform
CN111447077B (zh) 一种网元配置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hoi et al. Latency-optimal network intelligence services in SDN/NFV-based energy Internet cyberinfrastructure
CN102801618B (zh) 一种在以太环网中确定三层数据路径的方法及装置
CN115208765A (zh) 一种面向电力业务的切片编排方法及系统
CN102647424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CA2535707C (en) Method for integrated management and provision of services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2368715A (zh) 基于iec-61850协议网关的交换机集中网管实现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53001 No. 45 Zhongshan Middle Road, Zhongsh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Liupanshui City, Guizho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LIUPANSHUI POWER SUPPLY BUREAU, GUIZHOU POWER GRID CO., LTD.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Jinhongwei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53001 No. 45 Zhongshan Middle Road, Zhongsh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Liupanshui City, Guizho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LIUPANSHUI POWER SUPPLY BUREAU, GUIZHOU POWER GRID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Jinhongwei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