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23489B - 用于电力教学的电力线路控制模型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力教学的电力线路控制模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23489B
CN105023489B CN201510508210.6A CN201510508210A CN105023489B CN 105023489 B CN105023489 B CN 105023489B CN 201510508210 A CN201510508210 A CN 201510508210A CN 105023489 B CN105023489 B CN 1050234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connecting lever
porcelain vase
rotating shaft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0821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23489A (zh
Inventor
白云庆
伍家洁
郭剑峰
刘赟
徐�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Electric Power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Electric Power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Electric Power College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Electric Power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51050821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234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234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234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234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234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力教学的电力线路控制模型,包括底板和并排架设在底板上的两个母线组和悬梁,在底板上还安装有至少一个控制间隔,每一控制间隔包括三条并排的开关电路;每一开关电路包括从左到右依次布置的绝缘子、避雷器、电流互感器、隔离断路器、垂直隔离开关和水平隔离开关,所述垂直隔离开关和水平隔离开关分别对应一个母线组。从而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力教学的电力线路控制模型,不仅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控制灵活、使用方便,而且便于更加直观地模拟电力线路控制,使教学更加直观,学生的学习、理解更加轻松。

Description

用于电力教学的电力线路控制模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教学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讲,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力教学的电力线路控制模型。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的需求和电站电网的建设规模也日趋扩大,对电力领域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现有输变电站方面的教学大多停留在书面讲解和现场参观,书面讲解不够直观、不利于学生理解;而现场参观不仅给输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带来影响、存在安全隐患,而且大型输变电站的现场参观大多是走马观花,并不利于学生的直观地了解电力线路的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力教学的电力线路控制模型,使教学更加直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电力教学的电力线路控制模型,包括底板和并排架设在底板上的两个母线组和悬梁,每个所述母线组均包括A、B、C三相的母线,在每一母线的两端均设有接地刀闸,在底板上还安装有至少一个控制间隔,每一所述控制间隔包括三条并排的开关电路;每一所述开关电路包括从左到右依次布置的绝缘子、避雷器、电流互感器、隔离断路器、垂直隔离开关和水平隔离开关,所述绝缘子的上端与悬梁固定,在绝缘子的下端连接有导线,该导线的下端分流后分别与对应的避雷器和电流互感器连接,在每一开关电路内的电流互感器、隔离断路器、垂直隔离开关和水平隔离开关之间连接有导线,并且所述垂直隔离开关和水平隔离开关分别对应一个母线组,所述水平隔离开关包括间隔的两个静触头,其中一个静触头通过导线与对应的垂直隔离开关连接,另一个静触头通过导线与对应的母线连接。
所述垂直隔离开关包括并排安装在底板上方的左瓷瓶和右瓷瓶,在所述左瓷瓶和右瓷瓶的上端之间连接有水平的第一安装板,所述左瓷瓶的上端穿过第一安装板并固定有水平的第一拐臂,在所述第一拐臂远离左瓷瓶的一端通过万向节铰接有第一连臂,所述第一连臂远离第一拐臂的一端通过万向节与第二拐臂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拐臂的另一端固套在水平的第一销轴上,所述第一销轴通过立板安装在第一安装板上,在所述第一销轴上还固套有安装块,在所述安装块上固定有下柱,并且在所述下柱远离安装块的一端铰接有芯轴,在所述芯轴上套装有上柱,在上柱与芯轴之间连接有拉伸弹簧,在所述芯轴与下柱之间连接有第一联动机构,在所述芯轴与上柱之间安装有第二联动机构,在每一控制间隔内的至少一个垂直隔离开关上设有与左瓷瓶连接的第一驱动装置,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所述左瓷瓶转动、带动第一拐臂转动、推动第一连臂、第二拐臂和安装块,使下柱向上转动,同时芯轴在第一联动机构的作用下向上转动,并且上柱在第二联动机构的作用下向远离芯轴的方向移动,使上柱的上端与相应母线连接。
所述左瓷瓶和右瓷瓶通过第一转轴、第一立柱和第二安装板安装在底板上方,所述第二安装板水平安装在第一转轴和第一立柱的上端之间,所述左瓷瓶和右瓷瓶均连接在第二安装板上,并且所述左瓷瓶的下端穿过第二安装板与第一转轴同轴固定;在每一控制间隔内的其中一个垂直隔离开关上设有与左瓷瓶连接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转轴、固定套、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电机,安装第一驱动装置的左瓷瓶所对应的第一转轴的下端自上而下穿过底板并固定有同轴的固定套和第一锥齿轮,在所述底板的下方安装有电机,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套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在每一控制间隔内的三个所述左瓷瓶下端均固定有联动盘,三个所述联动盘之间连接有水平的第一联动杆;当电机转动时,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一联动杆带动三个左瓷瓶同时转动;在所述固定套上固定有接近杆,在所述底板的下方安装有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与接近杆位于同一高度。
所述芯轴通过上铰链和下铰链铰接在下柱上,所述上铰链与芯轴固定,并且在上铰链上固定穿设有第二销轴,所述下铰链与下柱固定,并且下铰链铰接在第二销轴上;所述第一联动机构包括固定板、第二连臂、第三拐臂、第三销轴、大齿轮和小齿轮,所述固定板紧贴立板的外侧固定,在固定板的上端铰接有第二连臂,所述第二连臂远离固定板的一端与第三拐臂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拐臂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三销轴上,所述第三销轴安装在下铰链上,在所述第三销轴上还固套有大齿轮,在所述第二销轴上固套有小齿轮,所述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当下柱向上转动时,所述第二连臂推动第三拐臂、第三销轴和大齿轮转动,带动小齿轮、第二销轴、上铰链和芯轴转动。
所述第二联动机构包括顶杆、导向套和顶块,所述导向套固定在上铰链上,在导向套内插有与上柱同轴布置的顶杆,所述顶杆的上端与上柱固定,顶杆的下端与顶块的顶面相抵,所述顶块固定在下铰链上,当芯轴向上转动时,顶杆与顶块相抵,将上柱向远离芯轴的方向推移,当芯轴向下转动时,在拉伸弹簧的作用下,上柱向靠近芯轴的方向移动。
所述水平隔离开关包括通过两根第二立柱安装在底板上方的第一横梁,在所述第一横梁的左右两端均固定有竖向的第一瓷瓶,在所述第一瓷瓶的上端固定有静触头和第一棒帽,在所述第一横梁的中部安装有竖向的定位轴,在所述定位轴的上部活套有第二瓷瓶,在所述第二瓷瓶的上端固定有水平杆状的动触头;在所述第二瓷瓶的下端固定有水平的推拉盘,在每一控制间隔内的三个所述推拉盘之间连接有水平的第二联动杆;在每一控制间隔的其中一个所述推拉盘上还铰接有水平的中连杆,所述中连杆的另一端与水平的第四拐臂铰接,所述第四拐臂的另一端与第二转轴的上端固定,所述第二转轴竖向安装在第一横梁与底板之间,并且第二转轴的上端穿过第一横梁与第四拐臂固定,第二转轴下端穿过底板并安装有第二驱动装置,在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和第二联动杆的作用下,所述第二转轴转动,拉动第四拐臂和中连杆、带动推拉盘、第二瓷瓶和动触头转动,使动触头的两端与对应的静触头接触,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结构与第一驱动装置的结构相同。
在每一控制间隔内的其中一个第一横梁与底板之间还安装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上端穿过第一横梁与水平的第五拐臂固定,所述第五拐臂的另一端与短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短连杆的另一端通过万向接头与第六拐臂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六拐臂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连轴上,所述第一连轴水平安装在每一控制间隔内的三根第一横梁之间,并且第一连轴与第一横梁相互垂直,在所述第一连轴上还固定有与第一横梁一一对应的接地刀杆;所述第三转轴的下端穿过底板并安装有第三驱动装置,在第三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所述第三转轴转动,拉动第五拐臂、短连杆和第六拐臂转动、带动第一连轴和三个接地刀杆转动,使每一接地刀杆与对应的第一棒帽接触;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的结构与第一驱动装置的结构相同。
所述母线通过支架架设在底板上,所述支架包括通过第三立柱悬置在底板上方的水平第二横梁和并排安装在第二横梁上的三个第三瓷瓶,每一母线组中的三根母线分别固定在对应的第三瓷瓶上端,在最外第二横梁上的每一第三瓷瓶上端还固定有与对应母线连接的第二棒帽;在最外所述第二横梁上还安装有第二连轴,所述第二连轴的中心线与第二横梁的中心线平行,所述母线两端对应的接地刀闸固定在第二连轴上,在所述第二连轴上还固套有第七拐臂,所述第七拐臂的下端与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水平第八拐臂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八拐臂的另一端固定在第四转轴的上端,所述第四转轴安装在底板与第二横梁之间,在所述第四转轴上安装有第四驱动装置,在第四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第二连轴转动,带动接地刀闸向上转动,使接地刀闸的上端与对应的第二棒帽接触;所述第四驱动装置的结构与第一驱动装置的结构相同。
在所述隔离断路器的顶部安装有指示灯。
上述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当垂直隔离开关与对应的母线闭合时,水平隔离开关断开,并且水平隔离开关对应母线的接地刀闸闭合,此时垂直隔离开关对应的母线组处于工作,水平隔离开关对应的母线组可以进行检修;当水平隔离开关与对应的母线闭合时,垂直隔离开关断开,并且垂直隔离开关对应母线的接地刀闸闭合,此时水平隔离开关对应的母线组处于工作,垂直隔离开关对应的母线组可以进行检修。从而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力教学的电力线路控制模型,不仅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控制灵活、使用方便,而且便于更加直观地模拟电力线路控制,使教学更加直观,学生的学习、理解更加轻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垂直隔离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B剖视图。
图5为图3的C-C剖视图。
图6为图3中下柱及其以上结构的右视图。
图7为下柱、芯轴和上柱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水平隔离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的D向视图。
图10为图8的E-E剖视图。
图11为母线和接地刀闸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F-F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具体保护范围。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
在本发明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组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发明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之下”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是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的高度。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之下”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
如图1至图12所示,本发明包括底板4和并排架设在底板4上的两个母线组和悬梁3,每个所述母线组均包括A、B、C三相的母线1,在每一母线1的两端均设有接地刀闸2,在底板4上还安装有至少一个控制间隔Q,每一所述控制间隔Q包括三条并排的开关电路K;每一所述开关电路K包括从左到右依次布置的绝缘子5、避雷器Ⅰ、电流互感器Ⅱ、隔离断路器Ⅲ、垂直隔离开关Ⅳ和水平隔离开关Ⅴ,所述绝缘子5的上端与悬梁3固定,在绝缘子5的下端连接有导线42,该导线42的下端分流后分别与对应的避雷器Ⅰ和电流互感器Ⅱ连接,在每一开关电路K内的电流互感器Ⅱ、隔离断路器Ⅲ、垂直隔离开关Ⅳ和水平隔离开关Ⅴ之间连接有导线,并且所述垂直隔离开关Ⅳ和水平隔离开关Ⅴ分别对应一个母线组,所述水平隔离开关Ⅴ包括间隔的两个静触头52,其中一个静触头52通过导线与对应的垂直隔离开关Ⅳ连接,另一个静触头52通过导线与对应的母线1连接。
如图1至图12所示,所述垂直隔离开关Ⅳ包括并排安装在底板4上方的左瓷瓶17和右瓷瓶18,在所述左瓷瓶17和右瓷瓶18的上端之间连接有水平的第一安装板19,所述左瓷瓶17的上端穿过第一安装板19并固定有水平的第一拐臂20,在所述第一拐臂20远离左瓷瓶17的一端通过万向节铰接有第一连臂21,所述第一连臂21远离第一拐臂20的一端通过万向节与第二拐臂22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拐臂22的另一端固套在水平的第一销轴23上,所述第一销轴23通过立板24安装在第一安装板19上,在所述第一销轴23上还固套有安装块40,在所述安装块40上固定有下柱37,并且在所述下柱37远离安装块40的一端铰接有芯轴31,在所述芯轴31上套装有上柱30,在上柱30与芯轴31之间连接有拉伸弹簧29,在所述芯轴31与下柱37之间连接有第一联动机构,在所述芯轴31与上柱30之间安装有第二联动机构,在每一控制间隔Q内的至少一个垂直隔离开关Ⅳ上设有与左瓷瓶17连接的第一驱动装置,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所述左瓷瓶17转动、带动第一拐臂20转动、推动第一连臂21、第二拐臂22和安装块40,使下柱37向上转动,同时芯轴31在第一联动机构的作用下向上转动,并且上柱30在第二联动机构的作用下向远离芯轴31的方向移动,使上柱30的上端与相应母线1连接。
如图1至图12所示,所述左瓷瓶17和右瓷瓶18通过第一转轴12、第一立柱13和第二安装板14安装在底板4上方,所述第二安装板14水平安装在第一转轴12和第一立柱13的上端之间,所述左瓷瓶17和右瓷瓶18均连接在第二安装板14上,并且所述左瓷瓶17的下端穿过第二安装板14与第一转轴12同轴固定;在每一控制间隔Q内的其中一个垂直隔离开关Ⅳ上设有与左瓷瓶17连接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转轴12、固定套9、第一锥齿轮8、第二锥齿轮7和电机6,安装第一驱动装置的左瓷瓶17所对应的第一转轴12的下端自上而下穿过底板4并固定有同轴的固定套9和第一锥齿轮8,在所述底板4的下方安装有电机6,在所述电机6的输出轴上固套有第二锥齿轮7,所述第二锥齿轮7与第一锥齿轮8啮合;在每一控制间隔Q内的三个所述左瓷瓶17下端均固定有联动盘15,三个所述联动盘15之间连接有水平的第一联动杆16;当电机6转动时,所述第一转轴12和第一联动杆16带动三个左瓷瓶17同时转动;在所述固定套9上固定有接近杆10,在所述底板4的下方安装有接近开关11,所述接近开关11与接近杆10位于同一高度。
如图1至图12所示,所述芯轴31通过上铰链28和下铰链35铰接在下柱37上,所述上铰链28与芯轴31固定,并且在上铰链28上固定穿设有第二销轴26,所述下铰链35与下柱37固定,并且下铰链35铰接在第二销轴26上;所述第一联动机构包括固定板39、第二连臂38、第三拐臂41、第三销轴25、大齿轮36和小齿轮27,所述固定板39紧贴立板24的外侧固定,在固定板39的上端铰接有第二连臂38,所述第二连臂38远离固定板39的一端与第三拐臂41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拐臂41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三销轴25上,所述第三销轴25安装在下铰链35上,在所述第三销轴25上还固套有大齿轮36,在所述第二销轴26上固套有小齿轮27,所述小齿轮27与大齿轮36啮合,当下柱37向上转动时,所述第二连臂38推动第三拐臂41、第三销轴25和大齿轮36转动,带动小齿轮27、第二销轴26、上铰链28和芯轴31转动。
如图1至图12所示,所述第二联动机构包括顶杆32、导向套33和顶块34,所述导向套33固定在上铰链28上,在导向套33内插有与上柱30同轴布置的顶杆32,所述顶杆32的上端与上柱30固定,顶杆32的下端与顶块34的顶面相抵,所述顶块34固定在下铰链35上,当芯轴31向上转动时,顶杆32与顶块34相抵,将上柱30向远离芯轴31的方向推移,当芯轴31向下转动时,在拉伸弹簧29的作用下,上柱30向靠近芯轴31的方向移动。
如图1至图12所示,所述水平隔离开关包括通过两根第二立柱43安装在底板4上方的第一横梁46,在所述第一横梁46的左右两端均固定有竖向的第一瓷瓶50,在所述第一瓷瓶50的上端固定有静触头52和第一棒帽60,在所述第一横梁46的中部安装有竖向的定位轴45,在所述定位轴45的上部活套有第二瓷瓶51,在所述第二瓷瓶51的上端固定有水平杆状的动触头53;在所述第二瓷瓶51的下端固定有水平的推拉盘47,在每一控制间隔Q内的三个所述推拉盘47之间连接有水平的第二联动杆54;在每一控制间隔Q的其中一个所述推拉盘47上还铰接有水平的中连杆49,所述中连杆49的另一端与水平的第四拐臂48铰接,所述第四拐臂48的另一端与第二转轴44的上端固定,所述第二转轴44竖向安装在第一横梁46与底板4之间,并且第二转轴44的上端穿过第一横梁46与第四拐臂48固定,第二转轴44下端穿过底板4并安装有第二驱动装置,在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和第二联动杆54的作用下,所述第二转轴44转动,拉动第四拐臂48和中连杆49、带动推拉盘47、第二瓷瓶51和动触头53转动,使动触头53的两端与对应的静触头52接触,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结构与第一驱动装置的结构相同。
如图1至图12所示,在每一控制间隔Q内的其中一个第一横梁46与底板4之间还安装有第三转轴59,所述第三转轴59的上端穿过第一横梁46与水平的第五拐臂56固定,所述第五拐臂56的另一端与短连杆57的一端铰接,所述短连杆57的另一端通过万向接头与第六拐臂58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六拐臂58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连轴61上,所述第一连轴61水平安装在每一控制间隔Q内的三根第一横梁46之间,并且第一连轴61与第一横梁46相互垂直,在所述第一连轴61上还固定有与第一横梁46一一对应的接地刀杆55;所述第三转轴59的下端穿过底板4并安装有第三驱动装置,在第三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所述第三转轴59转动,拉动第五拐臂56、短连杆57和第六拐臂58转动、带动第一连轴61和三个接地刀杆55转动,使每一接地刀杆55与对应的第一棒帽60接触;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的结构与第一驱动装置的结构相同。
如图1至图12所示,所述母线1通过支架架设在底板4上,所述支架包括通过第三立柱62悬置在底板4上方的水平第二横梁64和并排安装在第二横梁64上的三个第三瓷瓶66,每一母线组中的三根母线1分别固定在对应的第三瓷瓶66上端,在最外第二横梁64上的每一第三瓷瓶66上端还固定有与对应母线1连接的第二棒帽67;在最外所述第二横梁64上还安装有第二连轴65,所述第二连轴65的中心线与第二横梁64的中心线平行,所述母线1两端对应的接地刀闸2固定在第二连轴65上,在所述第二连轴65上还固套有第七拐臂68,所述第七拐臂68的下端与连接杆69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杆69的另一端与水平第八拐臂70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八拐臂70的另一端固定在第四转轴63的上端,所述第四转轴63安装在底板4与第二横梁64之间,在所述第四转轴63上安装有第四驱动装置,在第四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第二连轴65转动,带动接地刀闸2向上转动,使接地刀闸2的上端与对应的第二棒帽67接触;所述第四驱动装置的结构与第一驱动装置的结构相同。在所述隔离断路器的顶部安装有指示灯71。

Claims (9)

1.一种用于电力教学的电力线路控制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4)和并排架设在底板(4)上的两个母线组和悬梁(3),每个所述母线组均包括A、B、C三相的母线(1),在每一母线(1)的两端均设有接地刀闸(2),在底板(4)上还安装有至少一个控制间隔(Q),每一所述控制间隔(Q)包括三条并排的开关电路(K);每一所述开关电路(K)包括从左到右依次布置的绝缘子(5)、避雷器(Ⅰ)、电流互感器(Ⅱ)、隔离断路器(Ⅲ)、垂直隔离开关(Ⅳ)和水平隔离开关(Ⅴ),所述绝缘子(5)的上端与悬梁(3)固定,在绝缘子(5)的下端连接有导线(42),该导线(42)的下端分流后分别与对应的避雷器(Ⅰ)和电流互感器(Ⅱ)连接,在每一开关电路(K)内的电流互感器(Ⅱ)、隔离断路器(Ⅲ)、垂直隔离开关(Ⅳ)和水平隔离开关(Ⅴ)之间连接有导线,并且所述垂直隔离开关(Ⅳ)和水平隔离开关(Ⅴ)分别对应一个母线组,所述水平隔离开关(Ⅴ)包括间隔的两个静触头(52),其中一个静触头(52)通过导线与对应的垂直隔离开关(Ⅳ)连接,另一个静触头(52)通过导线与对应的母线(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电力教学的电力线路控制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隔离开关(Ⅳ)包括并排安装在底板(4)上方的左瓷瓶(17)和右瓷瓶(18),在所述左瓷瓶(17)和右瓷瓶(18)的上端之间连接有水平的第一安装板(19),所述左瓷瓶(17)的上端穿过第一安装板(19)并固定有水平的第一拐臂(20),在所述第一拐臂(20)远离左瓷瓶(17)的一端通过万向节铰接有第一连臂(21),所述第一连臂(21)远离第一拐臂(20)的一端通过万向节与第二拐臂(22)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拐臂(22)的另一端固套在水平的第一销轴(23)上,所述第一销轴(23)通过立板(24)安装在第一安装板(19)上,在所述第一销轴(23)上还固套有安装块(40),在所述安装块(40)上固定有下柱(37),并且在所述下柱(37)远离安装块(40)的一端铰接有芯轴(31),在所述芯轴(31)上套装有上柱(30),在上柱(30)与芯轴(31)之间连接有拉伸弹簧(29),在所述芯轴(31)与下柱(37)之间连接有第一联动机构,在所述芯轴(31)与上柱(30)之间安装有第二联动机构,在每一控制间隔(Q)内的至少一个垂直隔离开关(Ⅳ)上设有与左瓷瓶(17)连接的第一驱动装置,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所述左瓷瓶(17)转动、带动第一拐臂(20)转动、推动第一连臂(21)、第二拐臂(22)和安装块(40),使下柱(37)向上转动,同时芯轴(31)在第一联动机构的作用下向上转动,并且上柱(30)在第二联动机构的作用下向远离芯轴(31)的方向移动,使上柱(30)的上端与相应母线(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电力教学的电力线路控制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瓷瓶(17)和右瓷瓶(18)通过第一转轴(12)、第一立柱(13)和第二安装板(14)安装在底板(4)上方,所述第二安装板(14)水平安装在第一转轴(12)和第一立柱(13)的上端之间,所述左瓷瓶(17)和右瓷瓶(18)均连接在第二安装板(14)上,并且所述左瓷瓶(17)的下端穿过第二安装板(14)与第一转轴(12)同轴固定;在每一控制间隔(Q)内的其中一个垂直隔离开关(Ⅳ)上设有与左瓷瓶(17)连接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转轴(12)、固定套(9)、第一锥齿轮(8)、第二锥齿轮(7)和电机(6),安装第一驱动装置的左瓷瓶(17)所对应的第一转轴(12)的下端自上而下穿过底板(4)并固定有同轴的固定套(9)和第一锥齿轮(8),在所述底板(4)的下方安装有电机(6),在所述电机(6)的输出轴上固套有第二锥齿轮(7),所述第二锥齿轮(7)与第一锥齿轮(8)啮合;在每一控制间隔(Q)内的三个所述左瓷瓶(17)下端均固定有联动盘(15),三个所述联动盘(15)之间连接有水平的第一联动杆(16);当电机(6)转动时,所述第一转轴(12)和第一联动杆(16)带动三个左瓷瓶(17)同时转动;在所述固定套(9)上固定有接近杆(10),在所述底板(4)的下方安装有接近开关(11),所述接近开关(11)与接近杆(10)位于同一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电力教学的电力线路控制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31)通过上铰链(28)和下铰链(35)铰接在下柱(37)上,所述上铰链(28)与芯轴(31)固定,并且在上铰链(28)上固定穿设有第二销轴(26),所述下铰链(35)与下柱(37)固定,并且下铰链(35)铰接在第二销轴(26)上;所述第一联动机构包括固定板(39)、第二连臂(38)、第三拐臂(41)、第三销轴(25)、大齿轮(36)和小齿轮(27),所述固定板(39)紧贴立板(24)的外侧固定,在固定板(39)的上端铰接有第二连臂(38),所述第二连臂(38)远离固定板(39)的一端与第三拐臂(41)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拐臂(41)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三销轴(25)上,所述第三销轴(25)安装在下铰链(35)上,在所述第三销轴(25)上还固套有大齿轮(36),在所述第二销轴(26)上固套有小齿轮(27),所述小齿轮(27)与大齿轮(36)啮合,当下柱(37)向上转动时,所述第二连臂(38)推动第三拐臂(41)、第三销轴(25)和大齿轮(36)转动,带动小齿轮(27)、第二销轴(26)、上铰链(28)和芯轴(31)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电力教学的电力线路控制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联动机构包括顶杆(32)、导向套(33)和顶块(34),所述导向套(33)固定在上铰链(28)上,在导向套(33)内插有与上柱(30)同轴布置的顶杆(32),所述顶杆(32)的上端与上柱(30)固定,顶杆(32)的下端与顶块(34)的顶面相抵,所述顶块(34)固定在下铰链(35)上,当芯轴(31)向上转动时,顶杆(32)与顶块(34)相抵,将上柱(30)向远离芯轴(31)的方向推移,当芯轴(31)向下转动时,在拉伸弹簧(29)的作用下,上柱(30)向靠近芯轴(31)的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用于电力教学的电力线路控制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隔离开关包括通过两根第二立柱(43)安装在底板(4)上方的第一横梁(46),在所述第一横梁(46)的左右两端均固定有竖向的第一瓷瓶(50),在所述第一瓷瓶(50)的上端固定有静触头(52)和第一棒帽(60),在所述第一横梁(46)的中部安装有竖向的定位轴(45),在所述定位轴(45)的上部活套有第二瓷瓶(51),在所述第二瓷瓶(51)的上端固定有水平杆状的动触头(53);在所述第二瓷瓶(51)的下端固定有水平的推拉盘(47),在每一控制间隔(Q)内的三个所述推拉盘(47)之间连接有水平的第二联动杆(54);在每一控制间隔(Q)的其中一个所述推拉盘(47)上还铰接有水平的中连杆(49),所述中连杆(49)的另一端与水平的第四拐臂(48)铰接,所述第四拐臂(48)的另一端与第二转轴(44)的上端固定,所述第二转轴(44)竖向安装在第一横梁(46)与底板(4)之间,并且第二转轴(44)的上端穿过第一横梁(46)与第四拐臂(48)固定,第二转轴(44)下端穿过底板(4)并安装有第二驱动装置,在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和第二联动杆(54)的作用下,所述第二转轴(44)转动,拉动第四拐臂(48)和中连杆(49)、带动推拉盘(47)、第二瓷瓶(51)和动触头(53)转动,使动触头(53)的两端与对应的静触头(52)接触,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结构与第一驱动装置的结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用于电力教学的电力线路控制模型,其特征在于:在每一控制间隔(Q)内的其中一个第一横梁(46)与底板(4)之间还安装有第三转轴(59),所述第三转轴(59)的上端穿过第一横梁(46)与水平的第五拐臂(56)固定,所述第五拐臂(56)的另一端与短连杆(57)的一端铰接,所述短连杆(57)的另一端通过万向接头与第六拐臂(58)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六拐臂(58)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连轴(61)上,所述第一连轴(61)水平安装在每一控制间隔(Q)内的三根第一横梁(46)之间,并且第一连轴(61)与第一横梁(46)相互垂直,在所述第一连轴(61)上还固定有与第一横梁(46)一一对应的接地刀杆(55);所述第三转轴(59)的下端穿过底板(4)并安装有第三驱动装置,在第三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所述第三转轴(59)转动,拉动第五拐臂(56)、短连杆(57)和第六拐臂(58)转动、带动第一连轴(61)和三个接地刀杆(55)转动,使每一接地刀杆(55)与对应的第一棒帽(60)接触;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的结构与第一驱动装置的结构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用于电力教学的电力线路控制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线(1)通过支架架设在底板(4)上,所述支架包括通过第三立柱(62)悬置在底板(4)上方的水平第二横梁(64)和并排安装在第二横梁(64)上的三个第三瓷瓶(66),每一母线组中的三根母线(1)分别固定在对应的第三瓷瓶(66)上端,在最外第二横梁(64)上的每一第三瓷瓶(66)上端还固定有与对应母线(1)连接的第二棒帽(67);在最外所述第二横梁(64)上还安装有第二连轴(65),所述第二连轴(65)的中心线与第二横梁(64)的中心线平行,所述母线(1)两端对应的接地刀闸(2)固定在第二连轴(65)上,在所述第二连轴(65)上还固套有第七拐臂(68),所述第七拐臂(68)的下端与连接杆(69)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杆(69)的另一端与水平第八拐臂(70)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八拐臂(70)的另一端固定在第四转轴(63)的上端,所述第四转轴(63)安装在底板(4)与第二横梁(64)之间,在所述第四转轴(63)上安装有第四驱动装置,在第四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第二连轴(65)转动,带动接地刀闸(2)向上转动,使接地刀闸(2)的上端与对应的第二棒帽(67)接触;所述第四驱动装置的结构与第一驱动装置的结构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用于电力教学的电力线路控制模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隔离断路器的顶部安装有指示灯(71)。
CN201510508210.6A 2015-08-18 2015-08-18 用于电力教学的电力线路控制模型 Active CN1050234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08210.6A CN105023489B (zh) 2015-08-18 2015-08-18 用于电力教学的电力线路控制模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08210.6A CN105023489B (zh) 2015-08-18 2015-08-18 用于电力教学的电力线路控制模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23489A CN105023489A (zh) 2015-11-04
CN105023489B true CN105023489B (zh) 2017-11-24

Family

ID=544134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08210.6A Active CN105023489B (zh) 2015-08-18 2015-08-18 用于电力教学的电力线路控制模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234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06193B (zh) * 2015-08-18 2017-06-16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用于电力教学的电力线路控制台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80835C (zh) * 2008-03-21 2010-01-13 鞍山华夏电力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断路器同步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1777797B (zh) * 2010-02-05 2014-03-12 广州徳昊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三合一智能配电柜
US8881607B2 (en) * 2012-03-28 2014-11-11 Advins, Inc. Miniature universal dynamometer educational tool
KR101400009B1 (ko) * 2012-10-11 2014-06-27 이근준 스마트그리드 교육용 실습장치
CN103218941B (zh) * 2013-04-07 2014-12-10 国网技术学院 室内配电线路模拟实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23489A (zh) 2015-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47036A (zh) 虚实融合的轨道交通车辆全车电气实训装置和方法
CN107342026A (zh) 一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施工警示装置
CN105023489B (zh) 用于电力教学的电力线路控制模型
CN203632013U (zh) 具有观察视窗的封闭开关柜
CN105006193B (zh) 用于电力教学的电力线路控制台
CN205051219U (zh) 高压变电设备接地辅助装拆装置
CN110649480B (zh) 智能开关柜
CN201352398Y (zh) Plc综合实训装置
CN205452868U (zh)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隔离开关站
CN204927155U (zh) 用于电力教学的接地刀闸
CN201796516U (zh) 通用桌面模拟驾驶台
CN205282901U (zh) 一种箱式高压开关柜
CN203277143U (zh) 断路器连锁装置
CN202721065U (zh) 一种刀闸结构
CN205028542U (zh) 用于电力教学的垂直伸缩式隔离开关
CN207216952U (zh) 二十四节气展示仪
CN202084455U (zh) 防误操作变电站隔离开关
CN101154532B (zh) 户内交流高压隔离开关
CN213987875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转辙机实训平台
CN204102360U (zh) 串户故障排查技能实训装置
CN205680320U (zh) 电动自行车电路示教板
CN201774757U (zh) 一种面板门有效开合的电气控制柜
CN209514907U (zh) 带电拆装电表培训考核装置
CN204577269U (zh) 一种高压柜新型传动机构
CN216699128U (zh) 教学用仿真高压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Bai Yunqing

Inventor after: Wu Jiajie

Inventor after: Guo Jianfeng

Inventor after: Liu Bin

Inventor after: Xu Ming

Inventor before: Guo Jianfeng

Inventor before: Liu Bin

Inventor before: Ma Fei

Inventor before: Xu Mi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