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94514B - 一种无线局域网可视化方法、系统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局域网可视化方法、系统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94514B
CN104994514B CN201510232891.8A CN201510232891A CN104994514B CN 104994514 B CN104994514 B CN 104994514B CN 201510232891 A CN201510232891 A CN 201510232891A CN 104994514 B CN104994514 B CN 1049945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coordinate
interfering nodes
weight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3289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94514A (zh
Inventor
陈澄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jie Networ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Star Net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Star Net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Star Net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3289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945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945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945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945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945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8Network planning to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局域网可视化方法、系统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无线局域网中AP按照预设时间进行频谱扫描,记录扫描到的信号信息;根据扫描到信号信息确定信号类型,并将该信号信息上报服务器;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信号信息及其类型确定所述AP的邻居节点的坐标和干扰节点的坐标;根据确定的邻居节点的坐标和干扰节点的坐标更新可视化坐标系的坐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局域网可视化方法、系统及设备,通过AP进行频谱扫描,根据获取到的信号信息及其类型确定该AP的邻居节点和干扰节点的坐标,并将坐标更新在可视化坐标系中,自动实现无线局域网覆盖干扰的可视化呈现,且中间无需人工参与,实现复杂度较低,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局域网可视化方法、系统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局域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局域网可视化方法、系统及设备。
背景技术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已是当前全球应用最为广泛的无线宽带接入技术,为用户提供了高速无线接入互联网的宽带业务。然而环境的干扰无处不在,已投入使用的或者新兴的无线技术和常用电子设备产生的干扰都会影响环境中已部署的WLAN整体性能,降低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网络优化是WLAN建设各个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关注无线网络信号整体覆盖方式是否合理部署,并通过信号侧和数据侧的优化方法最大限度削弱无线干扰带来的影响是网络优化工作的重点内容。同时WLAN中AP和AP之间本身配置若不合理也会导致同频/临频干扰强,降低无线局域网性能。
可视化技术是一种呈现无线局域网中覆盖干扰的有效手段,将覆盖干扰可视化可协助运维人员及时发现信号覆盖盲点与信道冲突域,为后续分析干扰,确定如何解决提供了直观的展示,是网络优化的第一步,为网络维护者提供了一个直观友好地呈现。
目前覆盖干扰可视化呈现的主流技术多为热图(heat map)呈现。然而,部署热图时需要导入无线工程部署图、按照实地勘察设置工程图的比例生成比例尺、根据实际网络情况绘制障碍物,并移动AP到楼层中的实际位置,按实际需求选择以何种参数显示信号覆盖范围、添加速率和冲突情况,制作过程过于繁琐,实施复杂,对网络维护者技能要求较高。同时,网络管理员调整AP部署,场地装修客观地改变了网络环境的参数,以及其他便携设备带来的间歇性干扰,都有可能导致热图覆盖和干扰的呈现与实际情况不符,当发生覆盖干扰问题时,不利于网络维护者进一步判断,但覆盖干扰带来的降低整网性能的问题需要解决,网络维护者便需要购买更为庞大而昂贵的频谱分析仪耗费更为高昂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局域网可视化方法、系统及设备,能够自动实现无线局域网覆盖干扰的可视化呈现,复杂度较低。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无线局域网可视化方法,包括:
无线局域网中接入点(AP)按照预设时间进行频谱扫描,记录扫描到的信号信息;
根据扫描到信号信息确定信号类型,并将该信号信息上报服务器;
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信号信息及其类型确定所述AP的邻居节点的坐标和干扰节点的坐标;
根据确定的邻居节点的坐标和干扰节点的坐标更新可视化坐标系的坐标。
一种无线局域网可视化系统,所述系统包括:AP和服务器;其中,
所述AP,用于按照预设时间进行频谱扫描,记录扫描到的信号信息;根据扫描到信号信息确定信号类型,并将该信号信息上报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信号信息及其类型确定所述AP的邻居节点的坐标和干扰节点的坐标;根据确定的邻居节点的坐标和干扰节点的坐标更新可视化坐标系的坐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AP,该AP是如上所述无线局域网可视化系统中的AP。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是如上所述无线局域网可视化系统中的服务器。
由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局域网可视化方法、系统及设备,通过AP进行频谱扫描,服务器根据获取到的信号信息及其类型确定该AP的邻居节点和干扰节点的坐标,并将坐标更新在可视化坐标系中,自动实现无线局域网覆盖干扰的可视化呈现,且中间无需人工参与,实现复杂度较低,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局域网可视化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局域网可视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几个具体实施例为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且各个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局域网可视化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无线局域网可视化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101,无线局域网中接入点AP按照预设时间进行频谱扫描,记录扫描到的信号信息;
具体地,所述AP按照预设周期或空闲时开启频谱扫描功能,记录扫描到的信号的基本服务集标识符(Basic Service Set Identifier,BSSID)、服务集标识符(Service SetIdentifier,SSID)、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底噪、中心频率及扫描到该信号时的时间戳等信息。
步骤102,AP根据扫描到信号信息确定信号类型,并将该信号信息上报服务器;
具体地,根据扫描到的信号信息确定信号类型一种方式可以为:AP预先存储有自身网络中存在的BSSID信息,判断扫描到的信号信息中的BSSID是否包含在自身存储的BSSID信息中,若包含,则该扫描信号为所述AP的邻居节点发出的信号,否则,该扫描信号为所述AP的干扰节点发出的信号。另一种方式还可以为:AP根据自身的SSID,在扫描得到的信号信息中找到存在同样的SSID的BSSID,将该具有同样SSID的BSSID的信号确定为所述AP的邻居节点发出的信号。本发明实施例优先选取第一种方式。
其中,上报给服务器的信号信息可以包括BSSID、SSID、RSSI、底噪、中心频率及扫描到该信号时的时间戳等信息的一种或多种。
步骤103,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信号信息及其类型确定所述AP的邻居节点的坐标和干扰节点的坐标;
具体地,所述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信号信息确定所述AP的邻居节点的坐标包括:
根据各个AP接收到的信号信息中邻居节点发出的信号,生成AP的邻居信号强度矩阵Weight,其中,所述邻居信号强度矩阵Weight是n×n大小的矩阵,n为AP节点的个数;其中,Weightij表示节点APi收到节点APj的信号强度,并且由于AP的发射功率往往各不相同决定了在多数情况下,Weightij不等于Weightji,由于采用接收的RSSI表示信号强度,故满足Weightij≥0,且当APi没有接收到APj的信号时,Weightij的值为0,同时为方便计算,这里Weightii为0。
根据初始化的布局面积,确定各个AP节点的初始的坐标;具体地,当初始化的布局面积为W*H时,以该布局面积的中心(W/2,H/2)为椭圆圆心,为该布局面积内的n个AP节点随机生成均匀围绕在该椭圆圆心的初始的坐标,比如,第i个AP节点APi的横坐标Pti·x为:Pti·x=W/2+W/2×cos(degreei),纵坐标Pti·y为Pti·y=H/2+H/2×sin(degreei);其中,degreei=2×Π×i/n,即degreei为第i个AP节点位于二维平面与X轴正向的夹角角度,其中,n为正整数,为无线局域网中AP节点的个数,1≤i≤n;这里,初始化的布局面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确定;随机生成方法还可以选用其他现有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地,在确定各个AP节点的初始的坐标后,还可以利用质心算法结合邻居信号 强度矩阵,将具有邻居关系的AP节点的坐标进行靠拢调整以增加后续处理的精准性;这里, 质心算法的作用主要是将有关联的节点聚集到一起,同时保留节点坐标本身初始化的随机 性,应当理解,还可以利用现有的其他取质心的算法模型,不再赘述;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选 用bary_centralization算法,具体地,利用公式 按照第二预设迭代次数进行迭代计算, 其中,第1次迭代时的坐标为初始的坐标,为第t+1次迭代的第i个AP节点的横坐标,为第t+1次迭代的第i个节点的纵坐标,degi为第i个AP节点能接收到有效信号的邻 居节点的个数,W1及W2分别为预设的第一坐标更新权重和第二坐标更新权重;这里,所述有 效信号是指AP节点能够接收到本网络其他AP发来的非零信号,优选地,第二预设迭代次数 可以为3次,第一坐标更新权重和第二坐标更新权重可以分别取值为0.7和0.3。
利用force-directed模型,按照第一预设迭代次数进行迭代计算,生成所述AP及 其邻居节点的节点坐标,具体地,传统的force-directed模型应用场景都为对称矩阵,但当 前的邻居信号强度矩阵Weight为非对称矩阵,Weightij不一定等于Weightji,故需要利用aij =(100-Weightij)/100×K、new_weightij=(pj×aij+pi×aji)/(pi+pj)对邻居信号强度矩阵 Weight进行对称处理,得到新的信号强度权值矩阵new_weight,其中new_weightij=new_ weightji将信号强度权值矩阵new_ weight代入执行force-directed模型的算法,这里的Pi为节点APi被其他所有AP接收到信号 强度之和,K为采用force-directed模型的网络中节点的理想位移。这里,所述第一预设迭 代次数可以为300次,以下是每次force-directed算法迭代步骤:
利用公式 遍历每个AP节点 确定其所受所有AP节点的斥力和,得到每个节点在X轴、Y轴反向的坐标移动位移,其中,分别表示第t次迭代第i个AP节点在X轴、Y轴反向的 坐标移动位移,为第t次迭代的第i个AP节点的横坐标,为第t次迭代的第i个AP 节点的纵坐标;表示第t次迭代第i个AP节点和第j个AP节点在布局上的距离,通过上述grid boxes的方式可以忽略与第i个AP节点距离大于2×K的节点 对APi斥力影响。
利用公式
在每轮迭代中,遍历邻居信号强度 矩阵Weight,计算邻居信号矩阵中非零矩阵元素的下标节点对之间的引力,其中,表示 第t次迭代中节点i和j之间的引力,分别表 示第t轮迭代中,受到终止节点j的引力的作用,起始节点i在X轴、Y轴方向位置偏移;相互 地,分别表示第t次迭代中,受到起始节点i的引力的作用,终止节点j 在X轴、Y轴方向位置偏移;
在每次迭代中,分别对每个节点结合斥力偏移和引力偏移之和,得到每个节点在X轴、 Y轴方向的总位置偏移和其中,
根据所述总位置偏移,更新邻居节点的节点坐标:
其中,第t+1轮的退火温度 tempert+1的更新公式为:
t为当前迭代次数,t_max为最大迭代次数,temper_min,temper_max分别为初始设置的最小及最大退火的温度。
应当理解,还可以利用其它布局模型进行节点坐标的确定,比如GEM、DH等布局模型,布局模型的选择并不造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
具体地,所述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信号信息确定所述AP的干扰节点的坐标包括:
根据各个AP接收到的信号信息中干扰节点发出的信号,生成AP的干扰信号强度矩阵PRI_Weight,PRI_Weightij表示第j个AP节点接收到的第i个干扰节点的信号强度,当PRI_Weightij大于0,表示第j个AP节点可以接收到第i个干扰节点的信号;
根据初始化的布局面积,确定各个干扰节点的初始的坐标;具体地,针对每一个干扰节点i,将满足PRI_Weighti,i_k≥PRI_Weighti,j关系的干扰节点标记为i_k,将此前经过最大迭代次数t_max计算后生成的第i_k个AP的节点坐标作为第i_k个干扰节点的初始坐标,并引入各个AP相对于干扰节点i的逻辑点位坐标
优选地,在确定各个干扰节点的初始的坐标后,还可以利用质心算法结合干扰信号强度矩阵,将具有邻居关系的干扰节点的坐标进行靠拢调整以增加后续处理的精准性;这里,质心算法的作用主要是将有关联的节点聚集到一起,同时保留节点坐标本身初始化的随机性,应当理解,还可以利用现有的其他取质心的算法模型,不再赘述;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选用bary_centralization算法,具体地,利用公式
其中,Ei为能收到第i个干扰节点的信号的AP的总数(即PRI_Weightij下标第i行大于0的个数),为第j个AP针对第i个干扰节点的逻辑坐标,分别表示此前经过最大迭代次数t_max计算后生成的第j个的AP的节点坐标。
利用force-directed模型,按照第三预设迭代次数进行迭代计算,生成所述干扰节点的节点坐标;这里,第三预设迭代次数优选为300;具体处理过程如下:
先利用pri_wifi_weightij=(100-PRI_Weightij)/100×K,得到新的信号强度权值矩阵pri_wifi_weightij,其中,
每次迭代行为:
利用公式
遍历每个干扰节点确定其所受所有AP节点的斥力和, 得到每个干扰节点在X轴、Y轴反向的坐标移动位移,其中,表示在第t次迭代的当前布局中干扰节点i与第j个AP节点的距离,及分别表示此前经过最大迭代次数t_max计算后生成的第j个的AP的节点坐标;得到 的分别表示第t次迭代第i个干扰节点在X轴、Y轴反向的坐标移动位移;
利用公式 在每次迭代中,遍 历干扰信号强度矩阵PRI_Weightij,计算第i个的干扰节点受到AP节点的引力,其中,表 示第t次迭代中第i个干扰节点受到第j个AP节点的引力,分别表示第t次迭代中,第i个干扰节点受到各个AP节点的引力的作用分 别在X轴、Y轴方向位置偏移;
在每次迭代中,分别对每个干扰节点结合斥力偏移和引力偏移之和,得到每个干扰节 点在X轴、Y轴方向的总位置偏移和其中,
根据所述总位置偏移,更新干扰节点的节点坐标:
其中,第t+1次 的退火温度tempert+1的更新公式为:
t为当前迭代次数,t_max为最大迭代次数,temper_min、temper_max分别为初始设置的最小及最大退火的温度。应当理解,确定干扰节点时的t_max、temper_min、temper_max可分别与确定邻居节点时的t_max、temper_min、temper_max相同。
应当理解,还可以利用其它布局模型进行节点坐标的确定,比如GEM、DH等布局模型,布局模型的选择并不造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
步骤104,服务器根据确定的邻居节点的坐标和干扰节点的坐标更新可视化坐标系的坐标。
这里,上述步骤得到的节点的坐标有可能存在负数,也有可能超出了初始布局面积W*H,为了保证上述步骤确定的坐标能够都位于初始布局面积W*H范围内,且保持当前节点相对位置、比例大小不变,需要对各节点的坐标进行平移和/或缩放。
可通过最小坐标和/或最大坐标调整方式进行坐标调整,只要调整后的坐标能够位于W*H布局面积内即可。下面对同时使用这两种调整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该两种调整方式是否必须同时使用及同时使用的顺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具体地,在得到的n个邻居节点和m个干扰节点的坐标中,选出最小的横坐标xmin和纵坐标ymin,这里,xmin和ymin不一定来自同一个节点,且xmin及ymin分别小于等于0;对每个邻居节点的坐标利用Pt'i·x=Pti·x-xmin和Pt'i·y=Pti·y-ymin进行坐标更新,对每个干扰节点的坐标利用PRIPt'i·x=PRIPti·x-xmin和PRIPt'i·y=PRIPti·y-ymin进行坐标更新;Pti·x和Pti·y分别为第i个邻居节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PRIPti·x和PRIPti·y分别为第i个干扰节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在更新后的邻居节点和干扰节点的节点坐标中,选出最大的横坐标xmax和纵坐标ymax,此时满足所有节点的节点坐标都大于等于0;按照如下公式调整邻居节点和干扰节点的节点坐标:Pti·x=Pt'i·x/k·x,Pti·y=Pt'i·y/k·y,PRIPti·x=PRIPt'i·x/k·x,PRIPti·y=PRIPt'i·y/k·y,其中,k·x=W'/W,W'=Xmax,k·y=H'/H,H'=ymax,W*H为初始化的布局面积。
优选地,当所述邻居节点/干扰节点与所述AP之间的干扰超过预设阈值时,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可视化坐标系在所述邻居节点/干扰节点与所述AP之间通过连线进行标识。
其中,若节点i工作在信道chani,节点j工作在信道chanj,那么,Weightij为节点i扫描收到的节点j在信道chanj发出的信号强度,根据802.11协议,对于节点i来说,节点j在chanj信道发出的信号到本信道的存在衰减,进而节点j实际对节点i的影响需要减去不同信道间的衰减值,因此,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公式 确定两个AP之间实际信号强度;其中,chani为节点APi工作的信道,chanj为节点APj工作的 信道,Weightij表示APi接收到APj的信号强度;对APi的每个Real_Wij值,当满足Real_Wij+ Noisei+CCA_Threshi>C_W时,则确定APi和APj之间的干扰超过预设的阈值;其中,Noisei为 APi处测量得到的底噪,CCA_Threshi为APi预设的CCA阈值,C_W为预设阈值,可根据具体产品 进行初始设置。比如,当CCA_Threshi预设为-28,APi工作在信道1,APj工作在信道6,且C_W预 设为-103时,APi收到APj的RSSI信号强度为35(Weightij=35),底噪noise为-105。Real_Wij 根据上面公式计算得到是35–32=3,然后根据这个计算阈值的公式,3-105-28=-130<- 103,此时确定APj对APi不存在干扰。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局域网可视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系统包括:AP和服务器;其中,
所述AP,用于按照预设时间进行频谱扫描,记录扫描到的信号信息;根据扫描到信号信息确定信号类型,并将该信号信息上报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信号信息及其类型确定所述AP的邻居节点的坐标和干扰节点的坐标;根据确定的邻居节点的坐标和干扰节点的坐标更新可视化坐标系的坐标。
其中,所述AP,按照预设时间进行频谱扫描,记录扫描到的信号信息时,具体用于按照预设周期或空闲时开启频谱扫描功能,记录扫描到的信号的BSSID、SSID、RSSI、底噪、中心频率及扫描到该信号时的时间戳。
其中,所述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信号信息及其类型确定所述AP的邻居节点的坐标时,具体用于根据各个AP接收到的信号信息中邻居节点发出的信号,生成AP的邻居信号强度矩阵Weight,其中,所述邻居信号强度矩阵Weight是n×n大小的矩阵,n为AP节点的个数,Weightij表示APi接收到节点APj的信号强度;根据初始化的布局面积,确定各个AP节点的初始的坐标;利用bary_centralization算法结合邻居信号强度矩阵,将具有邻居关系的AP节点的坐标进行靠拢调整;利用force-directed模型,按照第一预设迭代次数进行迭代计算,生成所述AP及其邻居节点的节点坐标。
其中,所述服务器,根据初始化的布局面积,确定各个AP节点的初始的坐标时,具体用于当初始化的布局面积为W*H时,以该布局面积的中心(W/2,H/2)为椭圆圆心,为该布局面积内的n个AP节点随机生成均匀围绕在该椭圆圆心的初始的坐标,其中,n为正整数。
其中,所述服务器,为该布局面积内的n个节点随机生成均匀围绕在该椭圆圆心的初始的坐标时,具体用于确定第i个AP节点APi的横坐标Pti·x为:Pti·x=W/2+W/2×cos(degreei),纵坐标Pti·y为Pti·y=H/2+H/2×sin(degreei);其中,degreei=2×Π×i/n。
进一步地,所述服务器,还用于利用质心算法结合邻居信号强度矩阵,将具有邻居关系的AP节点的坐标进行靠拢调整。
其中,所述服务器,利用质心算法结合邻居信号强度矩阵,将具有邻居关系的AP节 点的坐标进行靠拢调整时,具体用于利用公式 按照第二预设迭代次数进行迭代计算,其 中,第1次迭代时的坐标为初始的坐标,为第t+1次迭代的第i个AP节点的横坐标,为第t+1次迭代的第i个AP节点的纵坐标,degi为第i个AP节点能接收到有效信号 的邻居节点的个数,W1及W2分别为预设的第一坐标更新权重和第二坐标更新权重。
其中,所述服务器,利用force-directed模型,按照第一预设迭代次数进行迭 代计算,生成所述AP及其邻居节点的节点坐标时,具体用于利用aij=(100-Weightij)/ 100×K、new_weightij=(pj×aij+pi×aji)/(pi+pj)对邻居信号强度矩阵Weight进行对称处 理,得到新的信号强度权值矩阵new_weight,其中new_weightij=new_weightji
利用公式 遍历每个AP节点 确定其所受所有AP节点的斥力和,得到每个AP节点在X轴、Y轴反向的坐标移动位移,其中,分别表示第t轮迭代第i个AP节点在X轴、Y轴反向的 坐标移动位移,为第t次迭代的第i个AP节点的横坐标,为第t次迭代的第i个AP节 点的纵坐标;表示第t次迭代第i个AP节点和第j个AP节点在布局上的距离;
利用公式
在每轮迭代中,遍历邻居信号强度 矩阵Weight,计算邻居信号矩阵中非零矩阵元素的下标节点对之间的引力,其中,表示 第t次迭代中节点i和j之间的引力,分别表 示第t轮迭代中,受到终止节点j的引力的作用,起始节点i在X轴、Y轴方向位置偏移;相互 地,分别表示第t次迭代中,受到起始节点i的引力的作用,终止节点j 在X轴、Y轴方向位置偏移;
在每次迭代中,分别对每个节点结合斥力偏移和引力偏移之和,得到每个节点在X轴、Y 轴方向的总位置偏移和其中,
根据所述总位置偏移,更新邻居节点的节点坐标:
其中,第t+1轮的退火温度 tempert+1的更新公式为:
t为当前迭代次数,t_max为最大迭代次数,temper_min,temper_max分别为初始设置的最小及最大退火的温度。
其中,所述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信号信息及其类型确定所述AP的干扰节点的坐标时,具体用于根据各个AP接收到的信号信息中干扰节点发出的信号,生成AP的干扰信号强度矩阵PRI_Weight,其中,PRI_Weightij表示第j个AP节点接收到的第i个干扰节点的信号强度,当PRI_Weightij大于0,表示第j个AP节点接收到第i个干扰节点的信号;根据初始化的布局面积,确定各个干扰节点的初始的坐标;利用force-directed模型,按照第三预设迭代次数进行迭代计算,生成所述干扰节点的节点坐标。
其中,所述服务器,根据初始化的布局面积,确定各个干扰节点的初始的坐标时,具体用于将满足PRI_Weighti,i_k≥PRI_Weighti,j关系的干扰节点标记为i_k,将此前经过最大迭代次数t_max计算后生成的第i_k个AP的节点坐标 作为第i_k个干扰节点的初始坐标,并引入各个AP相对于干扰节点i的逻辑点位坐标
进一步地,所述服务器,还用于利用质心算法结合邻居信号强度矩阵、逻辑点位坐标,将具有邻居关系的干扰节点的坐标进行靠拢调整。
其中,所述服务器,利用质心算法结合邻居信号强度矩阵、逻辑点位坐标,将具有邻居关系的干扰节点的坐标进行靠拢调整时,具体用于利用如下公式计算得到第i个干扰节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其中,Ei为能收到第i个干扰节点的信号的AP节点的总数,为第j个AP针对第i个干扰节点的逻辑坐标,分别为最终确定得到的第j个AP节点的节点坐标。
其中,所述服务器,利用force-directed模型,按照第三预设迭代次数进行迭代计算,生成所述干扰节点的节点坐标时,具体用于利用pri_wifi_weightij=(100-PRI_Weightij)/100×K,得到新的信号强度权值矩阵pri_wifi_weightij,其中,
每次迭代行为利用公式 遍历每个干扰节点确定其所受所有AP节点的斥 力和,得到每个干扰节点在X轴、Y轴反向的坐标移动位移,其中,表示在第t次迭代的当前布局中干扰节点i与第j个AP节点的距离,及 分别表示此前经过最大迭代次数t_max计算后生成的第j个的AP的节点坐标;得到的分别表示第t次迭代第i个干扰节点在X轴、Y轴反向的坐标移动位移;
利用公式 在每次迭代中,遍 历干扰信号强度矩阵PRI_Weightij,计算第i个的干扰节点受到AP节点的引力,其中,表 示第t次迭代中第i个干扰节点受到第j个AP节点的引力,分别表示第t次迭代中,第i个干扰节点受到各个AP节点的引力的作用分 别在X轴、Y轴方向位置偏移;
在每次迭代中,分别对每个干扰节点结合斥力偏移和引力偏移之和,得到每个干扰节 点在X轴、Y轴方向的总位置偏移和其中,
根据所述总位置偏移,更新干扰节点的节点坐标:
其中,第t+1次 的退火温度tempert+1的更新公式为:
t为当前迭代次数,t_max为最大迭代次数,temper_min、temper_max分别为初始设置的最小及最大退火的温度。
其中,所述服务器,根据确定的邻居节点的坐标和干扰节点的坐标更新可视化坐标系的坐标时,具体用于在得到的n个邻居节点和m个干扰节点的节点坐标中,选出最小的横坐标xmin和纵坐标ymin,对每个邻居节点的坐标利用Pt'i·x=Pti·x-xmin和Pt'i·y=Pti·y-ymin进行坐标更新,对每个干扰节点的坐标利用PRIPt'i·x=PRIPti·x-xmin和PRIPt'i·y=PRIPti·y-ymin进行坐标更新;Pti·x和Pti·y分别为第i个邻居节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PRIPti·x和PRIPti·y分别为第i个干扰节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和/或,
在邻居节点和干扰节点的节点坐标中,选出最大的横坐标xmax和纵坐标ymax,按照如下公式调整邻居节点和干扰节点的节点坐标:Pti·x=Pt'i·x/k·x,Pti·y=Pt'i·y/k·y,PRIPti·x=PRIPt'i·x/k·x,PRIPti·y=PRIPt'i·y/k·y,其中,k·x=W'/W,W'=Xmax,k·y=H'/H,H'=ymax,W*H为初始化的布局面积。
其中,当所述邻居节点/干扰节点与所述AP之间的干扰超过预设阈值时,所述服务器,还用于通过所述可视化坐标系在所述邻居节点/干扰节点与所述AP之间通过连线进行标识。
其中,所述服务器,还用于通过公式
确定两个 AP之间实际信号强度;其中,chani为节点APi工作的信道,chanj为节点APj工作的信道, Weightij表示APi接收到APj的信号强度;
对APi的每个Real_Wij值,当满足Real_Wij+Noisei+CCA_Threshi>C_W时,则确定APi和APj之间的干扰超过预设的阈值;其中,Noisei为APi处测量得到的底噪,CCA_Threshi为APi预设的CCA阈值,C_W为预设阈值。
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局域网可视化系统的工作过程可参考上述图1所示的无线局域网可视化方法,在此不再赘述。上述服务器具体可以是另外的一台物理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网关或PC服务器等,也可以直接利用AC实现,即将服务器功能配置在AC上,AC既具有原有的接入控制功能,还具有服务器的功能,此时,AP扫描到的信号信息直接上报到AC进行处理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接入点(AP),该AP是如上所述无线局域网可视化系统中的AP,其工作原理及实现流程与上述无线局域网可视化系统中的AP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是如上所述无线局域网可视化系统中的服务器,其工作原理及实现流程与上述无线局域网可视化系统中的服务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地,该网络设备可以为AC、路由器、交换机、网关等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局域网可视化方法、系统及设备,通过AP进行频谱扫描,根据获取到的信号信息及其类型确定该AP的邻居节点和干扰节点的坐标,并将坐标更新在可视化坐标系中,自动实现无线局域网覆盖干扰的可视化呈现,且中间无需人工参与,实现复杂度较低,成本较低,且当邻居节点/干扰节点与所述AP之间的干扰超过预设阈值时,在可视化坐标系中将该邻居节点/干扰节点与所述AP之间通过连线进行标识,方便用户发现问题,更好地实现网络维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或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及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0)

1.一种无线局域网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线局域网中接入点AP按照预设时间进行频谱扫描,记录扫描到的信号信息;
根据扫描到信号信息确定信号类型,并将该信号信息上报服务器;
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信号信息及其类型确定所述AP的邻居节点的坐标和干扰节点的坐标;
根据确定的邻居节点的坐标和干扰节点的坐标更新可视化坐标系的坐标;
其中,所述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信号信息及其类型确定所述AP的邻居节点的坐标包括:
根据各个AP接收到的信号信息中邻居节点发出的信号,生成AP的邻居信号强度矩阵Weight,其中,所述邻居信号强度矩阵Weight是n×n矩阵,n为AP节点的个数,Weightij表示第i个AP节点接收到第j个AP节点的信号强度;
根据初始化的布局面积,确定各个AP节点的初始的坐标;
利用force-directed模型,按照第一预设迭代次数进行迭代计算,生成所述AP及其邻居节点的节点坐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初始化的布局面积,确定各个AP节点的初始的坐标包括:
当初始化的布局面积为W*H时,以该布局面积的中心(W/2,H/2)为椭圆圆心,为该布局面积内的n个AP节点随机生成均匀围绕在该椭圆圆心的初始的坐标,其中,n为正整数;
其中,W和H分别表示可视化布局的宽度和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该布局面积内的n个节点随机生成均匀围绕在该椭圆圆心的初始的坐标包括:
第i个AP节点APi的横坐标Pti·x为:Pti·x=W/2+W/2×cos(degreei),纵坐标Pti·y为Pti·y=H/2+H/2×sin(degreei);其中,degreei=2×Π×i/n;
其中,∏是圆周率的通用数学符号,1≤i≤n,n为AP节点总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各个AP节点的初始的坐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质心算法结合邻居信号强度矩阵,将具有邻居关系的AP节点的坐标进行靠拢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质心算法结合邻居信号强度矩阵,将具有邻居关系的AP节点的坐标进行靠拢调整包括:
利用公式
按照第二预设迭代次数进行迭代计算,其中,第1次迭代时的坐标为初始的坐标,为第t+1次迭代的第i个AP节点的横坐标,为第t+1次迭代的第i个AP节点的纵坐标,degi为第i个AP节点能接收到有效信号的邻居节点的个数,W1及W2分别为预设的第一坐标更新权重和第二坐标更新权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force-directed模型,按照第一预设迭代次数进行迭代计算,生成所述AP及其邻居节点的节点坐标包括:
利用aij=(100-Weightij)/100×K、new_weightij=(pj×aij+pi×aji)/(pi+pj)对邻居信号强度矩阵Weight进行对称处理,得到新的信号强度权值矩阵new_weight,其中new_weightij=new_weightji
利用公式 遍历每个AP节点确定其所受所有AP节点的斥力和,得到每个AP节点在X轴、Y轴反向的坐标移动位移,其中, 分别表示第t轮迭代第i个AP节点在X轴、Y轴反向的坐标移动位移,为第t次迭代的第i个AP节点的横坐标,为第t次迭代的第i个AP节点的纵坐标;表示第t次迭代第i个AP节点和第j个AP节点在布局上的距离;
利用公式
在每轮迭代中,遍历邻居信号强度矩阵Weight,计算邻居信号矩阵中非零矩阵元素的下标节点对之间的引力,其中,表示第t次迭代中节点i和j之间的引力, 分别表示第t轮迭代中,受到终止节点j的引力的作用,起始节点i在X轴、Y轴方向位置偏移;相互地,分别表示第t次迭代中,受到起始节点i的引力的作用,终止节点j在X轴、Y轴方向位置偏移;
在每次迭代中,分别对每个节点结合斥力偏移和引力偏移之和,得到每个节点在X轴、Y轴方向的总位置偏移其中,
根据所述总位置偏移,更新邻居节点的节点坐标: 其中,第t+1轮的退火温度tempert+1的更新公式为:
t为当前迭代次数,t_max为最大迭代次数,temper_min,temper_max分别为初始设置的最小及最大退火的温度;
其中,aji与aij相对称,pj与pi相对称,为第t次迭代的pi值,为第t次迭代的pj值。
7.一种无线局域网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线局域网中接入点AP按照预设时间进行频谱扫描,记录扫描到的信号信息;
根据扫描到信号信息确定信号类型,并将该信号信息上报服务器;
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信号信息及其类型确定所述AP的邻居节点的坐标和干扰节点的坐标;
根据确定的邻居节点的坐标和干扰节点的坐标更新可视化坐标系的坐标;
其中,所述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信号信息及其类型确定所述AP的干扰节点的坐标包括:
根据各个AP接收到的信号信息中干扰节点发出的信号,生成AP的干扰信号强度矩阵PRI_Weight,其中,PRI_Weightij表示第j个AP节点接收到的第i个干扰节点的信号强度,当PRI_Weightij大于0,表示第j个AP节点接收到第i个干扰节点的信号;
根据初始化的布局面积,确定各个干扰节点的初始的坐标;
利用force-directed模型,按照第三预设迭代次数进行迭代计算,生成所述干扰节点的节点坐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初始化的布局面积,确定各个干扰节点的初始的坐标包括:
将满足PRI_Weighti,i_k≥PRI_Weighti,j关系的干扰节点标记为i_k,将此前经过最大迭代次数t_max计算后生成的第i_k个AP的节点坐标 作为第i_k个干扰节点的初始坐标,并引入各个AP相对于干扰节点i的逻辑点位坐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各个干扰节点的初始的坐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利用质心算法结合邻居信号强度矩阵、逻辑点位坐标,将具有邻居关系的干扰节点的坐标进行靠拢调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质心算法结合邻居信号强度矩阵、逻辑点位坐标,将具有邻居关系的干扰节点的坐标进行靠拢调整包括:
利用如下公式计算得到第i个干扰节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其中,Ei为能收到第i个干扰节点的信号的AP节点的总数,为第j个AP针对第i个干扰节点的逻辑坐标,分别为最终确定得到的第j个AP节点的节点坐标。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force-directed模型,按照第三预设迭代次数进行迭代计算,生成所述干扰节点的节点坐标包括:
利用pri_wifi_weightij=(100-PRI_Weightij)/100×K,得到新的信号强度权值矩阵pri_wifi_weightij,其中,
每次迭代行为利用公式
遍历每个干扰节点确定其所受所有AP节点的斥力和,得到每个干扰节点在X轴、Y轴反向的坐标移动位移,其中, 表示在第t次迭代的当前布局中干扰节点i与第j个AP节点的距离,分别表示此前经过最大迭代次数t_max计算后生成的第j个的AP的节点坐标;得到的分别表示第t次迭代第i个干扰节点在X轴、Y轴反向的坐标移动位移;
利用公式
在每次迭代中,遍历干扰信号强度矩阵PRI_Weightij,计算第i个的干扰节点受到AP节点的引力,其中,表示第t次迭代中第i个干扰节点受到第j个AP节点的引力, 分别表示第t次迭代中,第i个干扰节点受到各个AP节点的引力的作用分别在X轴、Y轴方向位置偏移;
在每次迭代中,分别对每个干扰节点结合斥力偏移和引力偏移之和,得到每个干扰节点在X轴、Y轴方向的总位置偏移其中,
根据所述总位置偏移,更新干扰节点的节点坐标:
其中,第t+1次的退火温度tempert+1的更新公式为:
t为当前迭代次数,t_max为最大迭代次数,temper_min、temper_max分别为初始设置的最小及最大退火的温度。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确定的邻居节点的坐标和干扰节点的坐标更新可视化坐标系的坐标包括:
在邻居节点和干扰节点的节点坐标中,选出最小的横坐标xmin和纵坐标ymin,对每个邻居节点的坐标利用Pt′i·x=Pti·x-xmin和Pt′i·y=Pti·y-ymin进行坐标更新,对每个干扰节点的坐标利用PRIPt′i·x=PRIPti·x-xmin和PRIPt′i·y=PRIPti·y-ymin进行坐标更新;Pti·x和Pti·y分别为第i个邻居节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PRIPti·x和PRIPti·y分别为第i个干扰节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和/或
在邻居节点和干扰节点的节点坐标中,选出最大的横坐标xmax和纵坐标ymax,按照如下公式调整邻居节点和干扰节点的节点坐标:Pti·x=Pt′i·x/k·x,Pti·y=Pt′i·y/k·y,PRIPti·x=PRIPt′i·x/k·x,PRIPti·y=PRIPt′i·y/k·y,其中,k·x=W'/W,W'=xmax,k·y=H'/H,H'=ymax,W*H为初始化的布局面积。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邻居节点/干扰节点与所述AP之间的干扰超过预设阈值时,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可视化坐标系在所述邻居节点/干扰节点与所述AP之间通过连线进行标识。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公式确定两个AP之间实际信号强度;其中,chani为节点APi工作的信道,chanj为节点APj工作的信道,Weightij表示APi接收到APj的信号强度;
对APi的每个Real_Wij值,当满足Real_Wij+Noisei+CCA_Threshi>C_W时,则确定APi和APj之间的干扰超过预设的阈值;其中,Noisei为APi处测量得到的底噪,CCA_Threshi为APi预设的CCA阈值,C_W为预设阈值;
其中,CCA阈值为空闲信道评估阈值。
15.一种无线局域网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AP和服务器;其中,
所述AP,用于按照预设时间进行频谱扫描,记录扫描到的信号信息;根据扫描到信号信息确定信号类型,并将该信号信息上报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信号信息及其类型确定所述AP的邻居节点的坐标和干扰节点的坐标;根据确定的邻居节点的坐标和干扰节点的坐标更新可视化坐标系的坐标;
其中,所述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信号信息及其类型确定所述AP的邻居节点的坐标时,具体用于根据各个AP接收到的信号信息中邻居节点发出的信号,生成AP的邻居信号强度矩阵Weight,其中,所述邻居信号强度矩阵Weight是n×n大小的矩阵,n为AP节点的个数,Weightij表示APi接收到节点APj的信号强度;根据初始化的布局面积,确定各个AP节点的初始的坐标;利用force-directed模型,按照第一预设迭代次数进行迭代计算,生成所述AP及其邻居节点的节点坐标。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根据初始化的布局面积,确定各个AP节点的初始的坐标时,具体用于当初始化的布局面积为W*H时,以该布局面积的中心(W/2,H/2)为椭圆圆心,为该布局面积内的n个AP节点随机生成均匀围绕在该椭圆圆心的初始的坐标,其中,n为正整数;
其中,W和H分别表示可视化布局的宽度和高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为该布局面积内的n个节点随机生成均匀围绕在该椭圆圆心的初始的坐标时,具体用于确定第i个AP节点APi的横坐标Pti·x为:Pti·x=W/2+W/2×cos(degreei),纵坐标Pti·y为Pti·y=H/2+H/2×sin(degreei);其中,degreei=2×Π×i/n;
其中,П是圆周率的通用数学符号,1≤i≤n,n为AP节点总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用于利用质心算法结合邻居信号强度矩阵,将具有邻居关系的AP节点的坐标进行靠拢调整。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利用质心算法结合邻居信号强度矩阵,将具有邻居关系的AP节点的坐标进行靠拢调整时,具体用于利用公式
按照第二预设迭代次数进行迭代计算,其中,第1次迭代时的坐标为初始的坐标,为第t+1次迭代的第i个AP节点的横坐标,为第t+1次迭代的第i个AP节点的纵坐标,degi为第i个AP节点能接收到有效信号的邻居节点的个数,W1及W2分别为预设的第一坐标更新权重和第二坐标更新权重。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利用force-directed模型,按照第一预设迭代次数进行迭代计算,生成所述AP及其邻居节点的节点坐标时,具体用于利用aij=(100-Weightij)/100×K、new_weightij=(pj×aij+pi×aji)/(pi+pj)对邻居信号强度矩阵Weight进行对称处理,得到新的信号强度权值矩阵new_weight,其中new_weightij=new_weightji
利用公式 遍历每个AP节点确定其所受所有AP节点的斥力和,得到每个AP节点在X轴、Y轴反向的坐标移动位移,其中, 分别表示第t轮迭代第i个AP节点在X轴、Y轴反向的坐标移动位移,为第t次迭代的第i个AP节点的横坐标,为第t次迭代的第i个AP节点的纵坐标;表示第t次迭代第i个AP节点和第j个AP节点在布局上的距离;
利用公式
在每轮迭代中,遍历邻居信号强度矩阵Weight,计算邻居信号矩阵中非零矩阵元素的下标节点对之间的引力,其中,表示第t次迭代中节点i和j之间的引力, 分别表示第t轮迭代中,受到终止节点j的引力的作用,起始节点i在X轴、Y轴方向位置偏移;相互地,分别表示第t次迭代中,受到起始节点i的引力的作用,终止节点j在X轴、Y轴方向位置偏移;
在每次迭代中,分别对每个节点结合斥力偏移和引力偏移之和,得到每个节点在X轴、Y轴方向的总位置偏移其中,
根据所述总位置偏移,更新邻居节点的节点坐标:
其中,第t+1轮的退火温度tempert+1的更新公式为:
t为当前迭代次数,t_max为最大迭代次数,temper_min,temper_max分别为初始设置的最小及最大退火的温度;
其中,aji与aij相对称,pj与pi相对称,为第t次迭代的pi值,为第t次迭代的pj值。
21.一种无线局域网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AP和服务器;其中,
所述AP,用于按照预设时间进行频谱扫描,记录扫描到的信号信息;根据扫描到信号信息确定信号类型,并将该信号信息上报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信号信息及其类型确定所述AP的邻居节点的坐标和干扰节点的坐标;根据确定的邻居节点的坐标和干扰节点的坐标更新可视化坐标系的坐标;
其中,所述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信号信息及其类型确定所述AP的干扰节点的坐标时,具体用于根据各个AP接收到的信号信息中干扰节点发出的信号,生成AP的干扰信号强度矩阵PRI_Weight,其中,PRI_Weightij表示第j个AP节点接收到的第i个干扰节点的信号强度,当PRI_Weightij大于0,表示第j个AP节点接收到第i个干扰节点的信号;根据初始化的布局面积,确定各个干扰节点的初始的坐标;利用force-directed模型,按照第三预设迭代次数进行迭代计算,生成所述干扰节点的节点坐标。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根据初始化的布局面积,确定各个干扰节点的初始的坐标时,具体用于将满足PRI_Weighti,i_k≥PRI_Weighti,j关系的干扰节点标记为i_k,将此前经过最大迭代次数t_max计算后生成的第i_k个AP的节点坐标作为第i_k
个干扰节点的初始坐标,并引入各个AP相对于干扰节点i的逻辑点位坐标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用于利用质心算法结合邻居信号强度矩阵、逻辑点位坐标,将具有邻居关系的干扰节点的坐标进行靠拢调整。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利用质心算法结合邻居信号强度矩阵、逻辑点位坐标,将具有邻居关系的干扰节点的坐标进行靠拢调整时,具体用于利用如下公式计算得到第i个干扰节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其中,Ei为能收到第i个干扰节点的信号的AP节点的总数,为第j个AP针对第i个干扰节点的逻辑坐标,分别为最终确定得到的第j个AP节点的节点坐标。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利用force-directed模型,按照第三预设迭代次数进行迭代计算,生成所述干扰节点的节点坐标时,具体用于利用pri_wifi_weightij=(100-PRI_Weightij)/100×K,得到新的信号强度权值矩阵pri_wifi_weightij,其中,
每次迭代行为利用公式
遍历每个干扰节点确定其所受所有AP节点的斥力和,得到每个干扰节点在X轴、Y轴反向的坐标移动位移,其中, 表示在第t次迭代的当前布局中干扰节点i与第j个AP节点的距离,分别表示此前经过最大迭代次数t_max计算后生成的第j个的AP的节点坐标;得到的分别表示第t次迭代第i个干扰节点在X轴、Y轴反向的坐标移动位移;
利用公式
在每次迭代中,遍历干扰信号强度矩阵PRI_Weightij,计算第i个的干扰节点受到AP节点的引力,其中,表示第t次迭代中第i个干扰节点受到第j个AP节点的引力, 分别表示第t次迭代中,第i个干扰节点受到各个AP节点的引力的作用分别在X轴、Y轴方向位置偏移;
在每次迭代中,分别对每个干扰节点结合斥力偏移和引力偏移之和,得到每个干扰节点在X轴、Y轴方向的总位置偏移
其中,
根据所述总位置偏移,更新干扰节点的节点坐标:
其中,第t+1次的退火温度tempert+1的更新公式为:
t为当前迭代次数,t_max为最大迭代次数,temper_min、temper_max分别为初始设置的最小及最大退火的温度。
2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根据确定的邻居节点的坐标和干扰节点的坐标更新可视化坐标系的坐标时,具体用于在邻居节点和干扰节点的节点坐标中,选出最小的横坐标xmin和纵坐标ymin,对每个邻居节点的坐标利用Pt′i·x=Pti·x-xmin和Pt′i·y=Pti·y-ymin进行坐标更新,对每个干扰节点的坐标利用PRIPt′i·x=PRIPti·x-xmin和PRIPt′i·y=PRIPti·y-ymin进行坐标更新;Pti·x和Pti·y分别为第i个邻居节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PRIPti·x和PRIPti·y分别为第i个干扰节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和/或,
在邻居节点和干扰节点的节点坐标中,选出最大的横坐标xmax和纵坐标ymax,按照如下公式调整邻居节点和干扰节点的节点坐标:Pti·x=Pt′i·x/k·x,Pti·y=Pt′i·y/k·y,PRIPti·x=PRIPt′i·x/k·x,PRIPti·y=PRIPt′i·y/k·y,其中,k·x=W'/W,W'=xmax,k·y=H'/H,H'=ymax,W*H为初始化的布局面积。
27.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邻居节点/干扰节点与所述AP之间的干扰超过预设阈值时,所述服务器,还用于通过所述可视化坐标系在所述邻居节点/干扰节点与所述AP之间通过连线进行标识。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用于通过公式
确定两个AP之间实际信号强度;其中,chani为节点APi工作的信道,chanj为节点APj工作的信道,Weightij表示APi接收到APj的信号强度;
对APi的每个Real_Wij值,当满足Real_Wij+Noisei+CCA_Threshi>C_W时,则确定APi和APj之间的干扰超过预设的阈值;其中,Noisei为APi处测量得到的底噪,CCA_Threshi为APi预设的CCA阈值,C_W为预设阈值;
其中,CCA阈值为空闲信道评估阈值。
29.一种接入点AP,其特征在于,所述AP是如权利要求15至20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局域网可视化系统中的AP;
所述AP是如权利要求21至28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局域网可视化系统中的AP。
30.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是如权利要求15至20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局域网可视化系统中的服务器;
所述网络设备是如权利要求21至28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局域网可视化系统中的服务器。
CN201510232891.8A 2015-05-08 2015-05-08 一种无线局域网可视化方法、系统及设备 Active CN1049945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32891.8A CN104994514B (zh) 2015-05-08 2015-05-08 一种无线局域网可视化方法、系统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32891.8A CN104994514B (zh) 2015-05-08 2015-05-08 一种无线局域网可视化方法、系统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94514A CN104994514A (zh) 2015-10-21
CN104994514B true CN104994514B (zh) 2019-06-14

Family

ID=54306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32891.8A Active CN104994514B (zh) 2015-05-08 2015-05-08 一种无线局域网可视化方法、系统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945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75406B2 (en) 2016-03-04 2022-06-28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Radio frequency (RF)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CN106507411B (zh) * 2016-12-02 2019-07-23 浪潮天元通信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mr的lte工参自动核查方法
CN108337637B (zh) * 2017-08-18 2020-08-25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局域网wlan设备三维部署点位图的生成方法及设备
CN110012472B (zh) * 2019-03-15 2023-09-15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和频宽的集中式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3132894B (zh) * 2019-12-31 2022-08-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及装置、wlan设备、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02761B (zh) * 2020-12-21 2022-11-25 西安邮电大学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空洞检测方法及系统
US11483728B1 (en) 2021-01-04 2022-10-25 Rockwell Colli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mode graphic visualization of wireless link parameter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4964A (zh) * 2007-08-21 2008-01-30 北京大学 一种无线网状网络的客户机节点定位方法
CN104080149A (zh) * 2013-03-25 2014-10-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的小区中的位置特定wlan信息提供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74122B2 (en) * 2005-12-21 2013-02-12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grated WiFi/WiMax neighbor AP discovery and AP advertisement
CN102892197A (zh) * 2012-09-07 2013-01-23 佳都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wifi的室内定位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4964A (zh) * 2007-08-21 2008-01-30 北京大学 一种无线网状网络的客户机节点定位方法
CN104080149A (zh) * 2013-03-25 2014-10-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的小区中的位置特定wlan信息提供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94514A (zh) 2015-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94514B (zh) 一种无线局域网可视化方法、系统及设备
Liu et al. Tractable coverage analysis for hexagonal macrocell-based heterogeneous UDNs with adaptive interference-aware CoMP
Bao et al. Stochastic geometric analysis of user mobility i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s
Mirahsan et al. HetHetNets: Heterogeneous traffic distribution i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cellular networks
Peng et al. An improved localiz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JP5351241B2 (ja) 反復リソース重みの更新を用いて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ノードにリソースを配分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Yan et al. Homology-based distributed coverage hole detection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CN107864490A (zh) 分布式多频带无线网络系统中的客户端漫游
Lelescu et al. Model T++ an empirical joint space-time registration model
CN106717082A (zh) 减轻信号噪声的基于指纹的室内定位
CN106465142B (zh) 无线网络扩容方法和设备
CN110535578A (zh) 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6535155A (zh) 一种无线终端进行无线漫游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8060058A1 (en) Wlan extender placement
EP286801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grouping and selecting transmission points
Bandaranayake et al. Indoor link quality comparison of IEEE 802.11 a channels in a multi-radio mesh network testbed
Barolli et al. Node placement for wireless mesh networks: Analysis of WMN-GA system simulation results for different parameters and distributions
CN107872805B (zh) 参数获取方法及装置、网络侧设备
Rakavi et al. Grid based mobile sensor node deployment for improving area coverage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CN104349326B (zh) 网络规划方法
CN104066099A (zh) 一种无线通信网的中继部署方法
Xhafa et al. Local search methods for efficient router nodes placement in wireless mesh networks
Sadhukhan et al. Impact of beacon coverage on clustering strategies for fingerprinting localization system
Farsi et al. Heuristic approaches for access points deployment and Frequency Assignment in WLANs
CN103796187B (zh) 改进快速漫游的发现阶段性能的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angshan District of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350002 Jinshan Road No. 618 Garden State Industrial Park 19 floor

Patentee after: RUIJIE NETWORKS Co.,Ltd.

Address before: Cangshan District of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350002 Jinshan Road No. 618 Garden State Industrial Park 19 floor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Star-Net Ruijie Network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