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93855B - 通信终端中的天线切换方法和通信终端 - Google Patents
通信终端中的天线切换方法和通信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993855B CN104993855B CN201510240377.9A CN201510240377A CN104993855B CN 104993855 B CN104993855 B CN 104993855B CN 201510240377 A CN201510240377 A CN 201510240377A CN 104993855 B CN104993855 B CN 10499385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ntenna
- grip part
- communication terminal
- grip
- hel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2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48669 Terminal stat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witch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witching
- H04B7/0608—Antenna selection according to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终端中的天线切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输出通信终端对应的握持信号,所述通信终端包括第一握持部、第二握持部、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根据所述握持信号识别所述通信终端当前所处的握持状态,所述握持状态包括第一握持部被握持和第二握持部被握持;根据所述握持状态选择对应的天线进行通信,所述握持状态为第一握持部被握持时选择与所述第二握持部对应的第二天线进行通信;所述握持状态为第二握持部被握持时选择与所述第一握持部对应的第一天线进行通信。采用本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手机通信质量。此外还提供一种通信终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信终端中的天线切换方法和通信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已成为人们进行通信的重要工具。人们对于手机通信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人们在使用手机时会因为手掌遮挡天线的原因,使得天线接收信号收到影响,导致手机的通信质量下降。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手机通信质量的通信终端中的天线切换方法和通信终端。
一种通信终端中的天线切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输出通信终端对应的握持信号,所述通信终端包括第一握持部、第二握持部、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
根据所述握持信号识别所述通信终端当前所处的握持状态,所述握持状态包括第一握持部被握持和第二握持部被握持;
根据所述握持状态选择对应的天线进行通信,所述握持状态为第一握持部被握持时选择与所述第二握持部对应的第二天线进行通信;所述握持状态为第二握持部被握持时选择与所述第一握持部对应的第一天线进行通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终端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与所述第一握持部位于所述通信终端的一侧,所述第二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握持部位于所述通信终端的另一侧,所述根据所述握持信号识别所述通信终端所处的握持状态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传感器输出的与第一握持部对应的第一电容值和所述第二传感器输出的与第二握持部对应的第二电容值;
将所述第一电容值与所述第二电容值分别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得到所述第一电容值和所述第二电容值对应的状态标识;
根据所述状态标识在预设配置表中查询所述通信终端对应的握持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握持状态还包括第一握持部与第二握持部均被握持,在所述根据所述状态标识在预设配置表中查询所述通信终端对应的握持状态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识别为第一握持部与第二握持部均被握持,则选择与所述第二握持部位对应的第二天线进行通信,或者选择与所述第一握持部位对应的第一天线进行通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输出通信终端对应的握持信号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未输出所述握持信号,则所述通信终端按照预先设置采用所述第一天线或所述第二天线进行通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终端还包括射频装置,所述根据所述握持状态选择对应的天线进行通信,所述握持状态为第一握持部被握持时选择与所述第二握持部对应的第二天线进行通信;所述握持状态为第二握持部被握持时选择与所述第一握持部对应的第一天线进行通信的步骤具体为:
若识别为第一握持部被握持,则控制所述射频装置与所述第二天线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二天线发送或接收射频信号;
若识别为第二握持部被握持,则控制所述射频装置与所述第一天线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天线发送或接收射频信号。
一种通信终端,所述通信终端包括:
握持部,包括第一握持部与第二握持部;
天线,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
传感器,用于输出与所述握持部对应的握持信号;
识别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握持信号识别所述通信终端当前所处的握持状态,所述握持状态包括第一握持部被握持和第二握持部被握持;及
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握持状态选择对应的天线进行通信;
当所述识别装置识别到所述通信终端的握持状态为第一握持部被握持,则所述控制装置选择与第二握持部对应的第二天线进行通信,当所述识别装置识别到所述通信终端的握持状态为第二握持部被握持,则所述控制装置选择与所述第一握持部对应的第一天线进行通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与所述第一握持部位于所述通信终端的一侧,所述第二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握持部位于所述通信终端的另一侧,所述识别装置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传感器输出的与第一握持部对应的第一电容值和所述第二传感器输出的与第二握持部对应的第二电容值;将所述第一电容值与所述第二电容值分别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得到所述第一电容值和所述第二电容值对应的状态标识;根据所述状态标识在预设配置表中查询所述通信终端对应的握持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握持状态还包括第一握持部与第二握持部均被握持,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若所述通信终端的握持状态为第一握持部与第二握持部均被握持,则选择与所述第二握持部位对应的第二天线进行通信,或者选择与所述第一握持部位对应的第一天线进行通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所述传感器未输出握持信号,则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按照预先设置采用所述第一天线或所述第二天线进行通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终端还包括射频装置,若所述通信终端的握持状态为第一握持部被握持,则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射频装置与所述第二天线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二天线发送或接收射频信号,若所述通信终端的握持状态为第二握持部被握持,则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射频装置与所述第一天线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天线发送或接收射频信号。
上述通信终端中的天线切换方法和通信终端,输出通信终端对应的握持信号,通信终端包括第一握持部、第二握持部、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根据握持信号识别通信终端当前所处的握持状态,握持状态包括第一握持部被握持和第二握持部被握持;根据握持状态选择对应的天线进行通信,握持状态为第一握持部被握持时选择与第二握持部对应的第二天线进行通信;握持状态为第二握持部被握持时选择与第一握持部对应的第一天线进行通信。根据输出的握持信号识别通信终端当前所处的握持状态,如果第一握持部被握持则选择与第二握持部对应的天线进行通信,如果第二握持部被握持则选择与第一握持部对应的第一天线进行通信,由此能够根据握持状态选择对应的天线进行通信,从而克服了由于天线被遮挡而导致通信终端通信质量下降的问题,有效改善了天线的性能,进而提高了通信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通信终端中的天线切换方法流程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天线被遮挡采用第二天线进行通信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天线被遮挡采用第一天线进行通信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通信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通信终端中的天线切换方法。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1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一定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而且,图1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其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该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102,输出通信终端对应的握持信号,通信终端包括第一握持部、第二握持部、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
通信终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等。通信终端上设置有第一握持部、第二握持部、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位于通信终端的两侧。通信终端的两侧可以是相对两侧(如手机的相对的两个长边)或者相邻两侧。第一握持部与第一天线位于通信终端的同一侧,第二握持部与第二天线位于通信终端同一侧。当用户握持第一握持部时,第一天线被遮挡,发送或接收信号会受到影响。当用户握持第二握持部时,第二天线被遮挡,发送或接收信号会收到影响。
通信终端中设有传感器,利用传感器输出通信终端是否被握持。优选的,传感器采用握持传感器。传感器根据用户与通信终端的触摸面积产生电容,并输出对应的电容值。传感器输出电容值即可确定输出通信终端对应的握持信号。获取传感器输出的电容值之后,将电容值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若电容值大于第一阈值,则识别通信终端当前处于握持状态。由此通过传感器输出的电容值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能够简单有效的识别出通信终端是否处于握持状态。
步骤104,根据握持信号识别通信终端当前所处的握持状态,握持状态包括第一握持部被握持和第二握持部被握持。
通信终端的握持状态包括第一握持部被握持和第二握持部被握持。根据握持信号识别通信终端所处的握持状态,也就是根据传感器输出的电容值来识别通信终端所处的握持状态。根据电容值与预设阈值(即第二阈值)进行比较,得到对应的状态标识,利用该状态标识在预设配置表中查询通信终端对应的握持状态。
步骤106,根据握持状态选择对应的天线进行通信,握持状态为第一握持部被握持时选择与第二握持部对应的第二天线进行通信;握持状态为第二握持部被握持时选择与第一握持部对应的第一天线进行通信。
在识别出通信终端当前所处的握持状态后,根据握持状态来选择对应的天线。识别为第一握持部被握持时,则表示第一天线受到影响,可选择第二天线进行通信。识别为第二握持部被握持时,则表示第二天线受到影响,可选择第一天线进行通信。
本实施例中,输出通信终端对应的握持信号,通信终端包括第一握持部、第二握持部、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根据握持信号识别通信终端当前所处的握持状态,握持状态包括第一握持部被握持和第二握持部被握持;根据握持状态选择对应的天线进行通信,握持状态为第一握持部被握持时选择与第二握持部对应的第二天线进行通信;握持状态为第二握持部被握持时选择与第一握持部对应的第一天线进行通信。根据输出的握持信号识别通信终端当前所处的握持状态,如果第一握持部被握持则选择与第二握持部对应的天线进行通信,如果第二握持部被握持则选择与第一握持部对应的第一天线进行通信,由此能够根据握持状态选择对应的天线进行通信,从而克服了由于天线被遮挡而导致通信终端通信质量下降的问题,有效改善了天线的性能,进而提高了通信质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信终端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第一传感器与第一握持部相对应,第二传感器与第二握持部相对应,根据握持信号识别通信终端所处的握持状态的步骤包括:获取第一传感器输出的与第一握持部对应的第一电容值和第二传感器输出的与第二握持部对应的第二电容值;将第一电容值与第二电容值分别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得到第一电容值和第二电容值对应的状态标识;根据状态标识在预设配置表中查询通信终端对应的握持状态。
本实施例中,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位于通信终端的相对两侧,第一传感器与第一握持部设置在通信终端的同一侧,第二传感器与第二握持部设置在通信终端的同一侧。利用第一传感器输出与第一握持部对应的第一电容值,利用第二传感器输出与第二握持部对应的第二电容值。用户的手指/手掌与移动终端的接触面积不同,传感器输出的电容值也就不同。具体地,接触面积大则输出的电容值大,接触面积小则输出的电容值小。
将第一电容值与第二电容值分别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得到第一电容值和第二电容值对应的状态标识。具体的,将第一电容值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如果第一电容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得到第一电容值对应的第一状态标识,如果第一电容值小于预设阈值且大于第一阈值,则得到第一电容值对应的第二状态标识。采用同样的方式,将第二电容值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得到对应的状态标识。根据第一电容值对应的状态标识和第二电容值对应的状态标识在预设配置表中查询通信终端对应的握持状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握持状态还包括第一握持部与第二握持部均被握持,在根据状态标识在预设配置表中查询通信终端对应的握持状态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若识别为第一握持部与第二握持部均被握持,则选择与第二握持部位对应的第二天线进行通信,或者选择与第一握持部位对应的第一天线进行通信。预设配置表如下表一所示:
表一:
例如,第一握持部被握持对应左手握持,第二握持部被握持对应右手握持,若第一电容值对应的状态标识为2,第二电容值对应的状态标识为1,则识别出通信终端当前为左手握持,如图2所示,第一天线202和第二天线204分别用虚线表示,分别设置于通信终端的相对两侧,其中第一天线202被手掌遮挡,识别通信终端当前处于左手握持状态,则通信终端采用第二天线204进行通信。
例如,第一握持部被握持对应竖直握持,第二握持部被握持对应水平握持,若第一电容值对应的状态标识为1,第二电容值对应的状态标识为2,则识别出通信终端当前为水平握持,如图3所示,第一天线302和第二天线304分别用虚线表示,分别设置于通信终端的相邻两侧,其中第二天线304被手掌遮挡,识别通信终端当前处于水平握持,则通信终端采用第一天线302进行通信。
通过根据电容值与预设阈值的比较,得到电容值对应的状态标识,根据状态标识在预设配置表中进行查询,由此能够简单方便的识别出移动终端所处的握持状态,并根据握持状态选择对应的天线进行通信。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输出通信终端对应的握持信号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若未输出握持信号,则通信终端按照预先设置采用第一天线或第二天线进行通信。
本实施例中,若未输出握持信号,则表示通信终端当前未处于握持状态。此时可以按照预先设置采用第一天线进行通信或者采用第二天线进行通信。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信终端还包括射频装置,根据握持状态选择对应的天线进行通信,握持状态为第一握持部被握持时选择与第二握持部对应的第二天线进行通信;握持状态为第二握持部被握持时选择与第一握持部对应的第一天线进行通信的步骤具体为:若识别为第一握持部被握持,则控制射频装置与第二天线连接,以使得第二天线发送或接收射频信号;若识别为第二握持部被握持,则控制射频装置与第一天线连接,以使得第一天线发送或接收射频信号。
本实施例中,当握持状态为第一握持部被握持时,通过控制射频装置与第二天线连接,利用第二天线发送或接收射频信号。当握持状态为第二握持部被握持时,通过射频装置与第一天线连接,利用第一天线发送或接收射频信号。由此克服了通信终端因天线被遮挡导致通信质量下降的问题,有效改善了天线的性能,进而提高了通信质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提供了一种通信终端,该通信终端包括:
握持部408,包括第一握持部408a与第二握持部408b;
天线410,包括第一天线410a和第二天线410b;
传感器402,用于输出与握持部408对应的握持信号。
识别装置404,用于根据握持信号识别通信终端当前所处的握持状态,握持状态包括第一握持部被握持和第二握持部被握持。
控制装置406,用于根据握持状态选择对应的天线进行通信。
当识别装置404识别到通信终端的握持状态为第一握持部被握持,则控制装置406选择与第二握持部408b对应的第二天线410b进行通信,当识别装置404识别到通信终端的握持状态为第二握持部被握持,则控制装置406选择与第一握持部408a对应的第一天线410a进行通信。
本实施例中,传感器402据用户与通信终端的触摸面积产生电容,并输出对应的电容值。传感器402输出电容值即可确定输出通信终端对应的握持信号。获取传感器402输出的电容值之后,将电容值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若电容值大于第一阈值,则识别通信终端当前处于握持状态。根据输出的握持信号识别通信终端当前所处的握持状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通信终端还包括射频装置412,若通信终端的握持状态为第一握持部被握持,则控制装置406控制射频装置412与第二天线410b连接,以使得第二天线410b发送或接收射频信号,若通信终端的握持状态为第二握持部被握持,则控制装置406控制射频装置412与第一天线410a连接,以使得第一天线410a发送或接收射频信号。由此能够根据握持状态选择对应的天线进行通信,从而克服了由于天线被遮挡而导致通信终端通信质量下降的问题,有效改善了天线的性能,进而提高了通信质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传感器402包括第一传感器402a和第二传感器402b,第一传感器402a与第一握持部408a位于通信终端的一侧,第二传感器402b与第二握持部408b位于通信终端的另一侧,识别装置404还用于获取第一传感器402a输出的与第一握持部408a对应的第一电容值和第二传感器402b输出的与第二握持部408b对应的第二电容值;将第一电容值与第二电容值分别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得到第一电容值和第二电容值对应的状态标识;根据状态标识在预设配置表中查询通信终端对应的握持状态。由此通过根据电容值与预设阈值的比较,得到电容值对应的状态标识,根据状态标识在预设配置表中进行查询,能够简单方便的识别出移动终端所处的握持状态,并根据握持状态选择对应的天线进行通信。
在一个实施例中,握持状态还包括第一握持部与第二握持部均被握持,控制装置406还用于若通信终端的握持状态为第一握持部与第二握持部均被握持,则选择与第二握持部位408b对应的第二天线410b进行通信,或者选择与第一握持部位408a对应的第一天线410a进行通信。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传感器402未输出握持信号,则控制装置406还用于按照预先设置采用第一天线410a或第二天线410b进行通信。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通信终端中的天线切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输出通信终端对应的握持信号,所述通信终端包括第一握持部、第二握持部、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所述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位于通信终端的相对两侧,第一握持部与第一天线位于通信终端的同一侧,第二握持部与第二天线位于通信终端同一侧,所述通信终端还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与所述第一握持部位于所述通信终端的一侧,所述第二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握持部位于所述通信终端的另一侧;
根据所述握持信号识别所述通信终端当前所处的握持状态包括:获取所述第一传感器输出的与第一握持部对应的第一电容值和所述第二传感器输出的与第二握持部对应的第二电容值;将所述第一电容值与所述第二电容值分别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得到所述第一电容值和所述第二电容值对应的状态标识;根据所述状态标识在预设配置表中查询所述通信终端对应的握持状态,所述握持状态包括第一握持部被握持和第二握持部被握持;
根据所述握持状态选择对应的天线进行通信,所述握持状态为第一握持部被握持时选择与所述第二握持部对应的第二天线进行通信;所述握持状态为第二握持部被握持时选择与所述第一握持部对应的第一天线进行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状态还包括第一握持部与第二握持部均被握持,在所述根据所述状态标识在预设配置表中查询所述通信终端对应的握持状态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识别为第一握持部与第二握持部均被握持,则选择与所述第二握持部位对应的第二天线进行通信,或者选择与所述第一握持部位对应的第一天线进行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出通信终端对应的握持信号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未输出所述握持信号,则所述通信终端按照预先设置采用所述第一天线或所述第二天线进行通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终端还包括射频装置,所述根据所述握持状态选择对应的天线进行通信,所述握持状态为第一握持部被握持时选择与所述第二握持部对应的第二天线进行通信;所述握持状态为第二握持部被握持时选择与所述第一握持部对应的第一天线进行通信的步骤具体为:
若识别为第一握持部被握持,则控制所述射频装置与所述第二天线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二天线发送或接收射频信号;
若识别为第二握持部被握持,则控制所述射频装置与所述第一天线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天线发送或接收射频信号。
5.一种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终端包括:
握持部,包括第一握持部与第二握持部;
天线,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所述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位于通信终端的相对两侧,第一握持部与第一天线位于通信终端的同一侧,第二握持部与第二天线位于通信终端同一侧;
传感器,用于输出与所述握持部对应的握持信号;所述传感器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与所述第一握持部位于所述通信终端的一侧,所述第二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握持部位于所述通信终端的另一侧;
识别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握持信号识别所述通信终端当前所处的握持状态,所述握持状态包括第一握持部被握持和第二握持部被握持;所述识别装置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传感器输出的与第一握持部对应的第一电容值和所述第二传感器输出的与第二握持部对应的第二电容值;将所述第一电容值与所述第二电容值分别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得到所述第一电容值和所述第二电容值对应的状态标识;根据所述状态标识在预设配置表中查询所述通信终端对应的握持状态;
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握持状态选择对应的天线进行通信;
当所述识别装置识别到所述通信终端的握持状态为第一握持部被握持,则所述控制装置选择与第二握持部对应的第二天线进行通信,当所述识别装置识别到所述通信终端的握持状态为第二握持部被握持,则所述控制装置选择与所述第一握持部对应的第一天线进行通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状态还包括第一握持部与第二握持部均被握持,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若所述通信终端的握持状态为第一握持部与第二握持部均被握持,则选择与所述第二握持部位对应的第二天线进行通信,或者选择与所述第一握持部位对应的第一天线进行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传感器未输出握持信号,则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按照预先设置采用所述第一天线或所述第二天线进行通信。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终端还包括射频装置,若所述通信终端的握持状态为第一握持部被握持,则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射频装置与所述第二天线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二天线发送或接收射频信号,若所述通信终端的握持状态为第二握持部被握持,则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射频装置与所述第一天线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天线发送或接收射频信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240377.9A CN104993855B (zh) | 2015-05-12 | 2015-05-12 | 通信终端中的天线切换方法和通信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240377.9A CN104993855B (zh) | 2015-05-12 | 2015-05-12 | 通信终端中的天线切换方法和通信终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993855A CN104993855A (zh) | 2015-10-21 |
CN104993855B true CN104993855B (zh) | 2018-06-26 |
Family
ID=54305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240377.9A Active CN104993855B (zh) | 2015-05-12 | 2015-05-12 | 通信终端中的天线切换方法和通信终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99385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06143B (zh) | 2016-04-25 | 2020-10-13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及确定天线的方法 |
CN107645312A (zh) * | 2016-07-20 | 2018-01-30 | 晶钛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通讯装置 |
CN106453839B (zh) * | 2016-09-12 | 2019-05-1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天线的调整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6453963A (zh) * | 2016-11-30 | 2017-02-22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天线切换装置及方法 |
CN106791073B (zh) * | 2016-12-15 | 2019-09-06 |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天线装置、天线切换方法和移动终端 |
CN106850024B (zh) * | 2016-12-15 | 2019-12-17 |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天线切换装置、方法和移动终端 |
CN106791072A (zh) * | 2016-12-15 | 2017-05-31 |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天线切换装置、方法和移动终端 |
CN106850881A (zh) * | 2016-12-15 | 2017-06-13 |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天线装置、天线切换方法和移动终端 |
CN106648105B (zh) * | 2016-12-29 | 2020-12-29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设备的天线切换方法及装置 |
CN106887672A (zh) * | 2016-12-30 | 2017-06-23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和通信方法 |
CN106843487B (zh) * | 2017-01-24 | 2018-10-19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被握持的状态的确定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8718206B (zh) * | 2018-05-02 | 2020-08-1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天线组件、电子设备、天线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
CN108649335B (zh) * | 2018-05-15 | 2021-01-2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天线组件、电子设备及天线切换方法 |
WO2019223097A1 (zh) * | 2018-05-25 | 2019-11-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 |
CN109104507A (zh) * | 2018-07-12 | 2018-12-2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CN110971742A (zh) * | 2018-09-28 | 2020-04-07 | 深圳市诚壹科技有限公司 | 天线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2984944A (zh) * | 2019-12-18 | 2021-06-18 |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具备天线功能的冰箱及天线控制方法 |
CN112467338A (zh) * | 2020-11-18 | 2021-03-09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70999A (zh) * | 2010-06-03 | 2011-12-07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天线切换系统及方法 |
TWI513101B (zh) * | 2010-09-14 | 2015-12-11 | Compal Electronics Inc | 電子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03187986A (zh) * | 2011-12-30 | 2013-07-03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装置 |
CN202957891U (zh) * | 2012-10-19 | 2013-05-29 |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通信终端 |
CN104468950A (zh) * | 2013-09-18 | 2015-03-25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控制终端的方法和装置 |
CN103682640A (zh) * | 2013-12-25 | 2014-03-26 |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和调整终端天线工作模式的方法 |
-
2015
- 2015-05-12 CN CN201510240377.9A patent/CN104993855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993855A (zh) | 2015-10-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993855B (zh) | 通信终端中的天线切换方法和通信终端 | |
CN103716468B (zh) |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
EP3068185A1 (en) | Transmitting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02262879B (zh) | 语音命令竞争处理方法、装置、语音遥控器和数字电视 | |
CN204362145U (zh) | 自动识别左右手的移动终端 | |
CN109217882A (zh) | 天线的切换方法和移动终端 | |
WO2017185565A1 (zh) | 移动终端及确定天线的方法 | |
CN106028410A (zh) | 一种移动终端的网络切换方法和装置 | |
CN105407237A (zh) |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穿戴智能设备 | |
WO2016101743A1 (en) | Communications methods and user equipments | |
CN106411323B (zh) | 一种压力式按键的防误触发的方法 | |
CN102568177B (zh) | 射频遥控器 | |
CN106773625A (zh) | 一种智能手表及其天线信号处理电路和方法 | |
CN105934898B (zh) | 一种模数转换器保护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控制器 | |
CN106203046A (zh) | 移动终端 | |
CN107006062A (zh) | 一种终端天线调节方法及装置 | |
CN103220370B (zh) | 一种实现swp接口的方法和装置以及swp系统 | |
CN104156592B (zh) | 数据处理方法及数据处理设备 | |
CN105335081B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207995366U (zh) | 一种耳机兼容电路及电子终端 | |
CN105630121A (zh) | 一种功能复位控制装置 | |
CN106293023B (zh) | 姿态确定方法和设备 | |
CN106933440B (zh) | 一种终端操作方法、装置及终端 | |
CN204377003U (zh) | 一种快速联系遗失手机机主的系统 | |
CN104796749B (zh) | 利用遥控器替代键盘实现常用快捷键的装置和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