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80354B - 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80354B
CN104980354B CN201510363640.3A CN201510363640A CN104980354B CN 104980354 B CN104980354 B CN 104980354B CN 201510363640 A CN201510363640 A CN 201510363640A CN 104980354 B CN104980354 B CN 1049803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destination
node
destination node
ti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6364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80354A (zh
Inventor
刘慧�
黄庆明
宋国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51036364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803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803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803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803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803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和装置,包括:接收用于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进行通信交互的数据传输请求;根据目的IP地址查询预先存储的IP地址范围与节点名称的映射关系表,确定与目的IP地址对应的目的节点名称,以便根据目的节点名称完成通信交互。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和装置,数据传输处理装置在收到待传输的数据包后,根据目的节点IP地址获得目的节点的名称,之后根据目的节点名称完成通信交互,由于待传输的数据包指定了目的节点名称,这样使得在数据传输处理的过程中即使目的节点的IP进行了更新,待传输的数据包也能准确到达目的节点名称对应的目的节点,从而避免了数据丢失,提高了传输处理服务质量,改善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互联网主要是基于IP地址进行信息传输处理的。数据传输处理时,传输处理器根据IP数据包的目的地址查找传输处理表,获得转发出口或下一跳地址,进而将数据包有效的传送到目的站点。
但是,越来越多的网络终端用户具有高动态移动性,这使得网络拓扑频繁的发生变化,进而使网络中的各个终端的IP频繁切换,从而破坏了已有的传输处理信息。而传输处理信息不能随网络拓扑的变化实时更新,就会导致数据在传输处理中的丢失,影响传输处理服务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和装置,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传输处理信息不能随网络拓扑的变化实时更新,导致的数据在传输处理中丢失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用于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进行通信交互的数据传输请求,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包括:待传输的数据包和目的IP地址;
根据所述目的IP地址查询预先存储的IP地址范围与节点名称的映射关系表,确定与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目的节点名称,以便根据所述目的节点名称完成所述通信交互。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处理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于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进行通信交互的数据传输请求,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包括:待传输的数据包和目的IP地址;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的IP地址查询预先存储的IP地址范围与节点名称的映射关系表,确定与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目的节点名称,以便根据所述目的节点名称完成所述通信交互。
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和装置,数据传输处理装置在收到待传输的数据包后,根据目的节点IP地址获得目的节点的名称,之后根据目的节点名称完成通信交互,由于待传输的数据包指定了目的节点名称,这样使得在数据传输处理的过程中即使目的节点的IP进行了更新,待传输的数据包也能准确到达目的节点名称对应的目的节点,从而避免了数据丢失,提高了传输处理服务质量,改善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处理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处理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包括:
S100,接收用于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进行通信交互的数据传输请求,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包括:待传输的数据包和目的IP地址。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处理方法的执行主体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处理装置。该数据传输处理装置可以是现有IP网络中的路由器,或者是一种具有现在IP网络中的路由器的功能的传输处理装置,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该数据传输处理请求可以是终端发送的,也可以是网络中的其它数据传输处理装置转发的。
具体的,若数据传输处理装置接收到一个数据传输处理请求后,通过判断发现目的IP地址并未在自己处理的范围内,则可将该数据传输请求转发给目的IP地址所在的数据传输处理装置,由目的IP地址所在的数据传输处理装置对该数据传输请求进行处理。
S110,根据所述目的IP地址查询预先存储的IP地址范围与节点名称的映射关系表,确定与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目的节点名称,以便根据所述目的节点名称完成所述通信交互。
本实施例中,数据传输处理装置保存有该装置传输处理范围内不同的IP地址范围与节点名称的映射关系表。举例来说,若该数据传输处理装置传输处理范围包括IP1~IP10,该数据传输处理装置可以定义在IP1~IP5范围内的节点名称为a,IP6~IP8范围内的节点名称为b,IP9~IP10范围内的节点名称为c。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数据传输处理装置对该装置范围内的IP范围进行划分的规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且相同的数据传输处理装置在不同的时刻对该装置范围内的IP范围进行划分的规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不同的数据传输处理装置对相同的节点的命名规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举例来说,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实施例二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数据传输处理装置1、数据传输处理装置2和数据传输处理装置3中都保存有IP地址范围与节点名称的映射关系表,其中,移动节点B在数据传输处理装置1和数据传输处理装置2中的名称都是“m”,在数据传输装置3中的名称为“2”,即数据传输装置3与数据传输装置1或2的命名规则不同。在源节点A与目的节点B通信的过程中,当目的节点B在数据传输处理装置1的路由范围内时,数据传输处理装置1收到A发送的数据传输请求后,通过查询本地存储的IP地址范围和节点名称的映射关系表后,即可确定目的节点的名称为“m”,之后即可将待传输数据包发送给节点“m”,即节点B。若目的节点B在一段时间后移动到了数据传输处理装置2的路由范围内,此时数据传输处理装置1通过目的IP确定目的节点在数据传输处理装置2所在的路由范围内,则将输出传输处理请求发送给数据传输处理装置2,之后数据传输处理装置2通过查询本地存储的IP地址范围和节点名称的映射关系表后,即可确定目的节点的名称为“m”,之后即可将待传输数据包发送给节点“m”,即节点B。相似的过程,当目的节点B移动到数据传输处理装置3所在的路由范围内时,数据传输处理请求经过数据传输处理装置1和2被转发给数据传输处理装置3,之后数据传输处理装置3将待传输数据包发送给节点“2”,即节点B。
通过上述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各个数据传输处理装置根据名字直接将待传输数据包传输到相应网络节点上,而无须顾及相应网络节点是否在与该节点名称对应的IP地址范围内进行了IP地址切换,这样可在网络节点IP地址频繁切换时,避免了待传输数据包丢失。
另外,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IP地址范围可以是一个连续的范围,也可以是几个不连续的IP地址或IP范围的集合。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具体的,数据传输处理装置在确定目的节点名称后,为该节点传输处理数据时,指定该数据包发送给与该名称对应的节点,这样使得在传输处理的过程中即使节点的IP进行了更新,由于该数据包指定了目的节点名称,该数据包也能准确到达目的节点名称对应的目的节点,从而避免了数据丢失。举例来说,若名称为a的目的节点在数据传输处理装置为其传输数据时,IP地址从IP1变成了IP2,由于数据传输处理装置指定数据是传输给节点a,当节点a的IP变化时,则可以终止从原来IP1传输数据,而改由新的IP2传输,保证了传输给节点a的数据可靠、完整送到。
特别的,若某数据传输处理装置传输处理范围内,有至少2个节点对应的IP范围有重叠,则数据传输处理装置在收到待传输的数据包时,首先检测当前使用目的IP的节点是哪个,当前使用目的IP的节点即为此次数据传输的目的节点,进一步地,若当前目的IP处于空闲,则确定最近一次使用该目的IP的哪个节点是目的节点,然后再确定目的节点的名称。
根据目的节点名称完成所述通信交互时,可以将所述目的节点名称加入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包中,或者,用所述目的节点名称替换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包中的目的IP地址,这样发往该节点的信息在该数据传输处理装置处可根据节点名称的方式直接发给该网络节点,该网络节点在其名称所对应的IP地址范围内进行更新时,数据传输处理装置可以暂缓待传输的数据包,在确定该节点名称对应的节点再次与数据传输处理装置连接后,再将待传输的数据包继续传输给该节点,使得该节点即使进行多次IP地址的频繁切换也对数据的传输无影响。
举例来说,若某数据传输处理装置在其传输处理范围内有2个网络节点,该数据传输处理装置通过检测确定网络节点a在该区域内使用的IP地址为IP1、IP2和IP4,网络节点b在该区域内使用的IP地址为IP3和IP5。则该数据传输处理装置可确定其传输处理范围内的IP地址范围与节点名称的映射关系表如下表1所示:
表1
网络节点名称 IP地址范围
a IP1、IP2、IP4
b IP3、IP5
此时,若该传输处理器收到目的IP为IP2的数据包,则通过查找表1可确定该数据包是发给节点a的,之后即使节点a从IP2传输处理到了IP4,该数据传输处理器由于仅根据目的节点名称传输数据,所以在目的节点通过IP4与传输处理器连接时,传输处理器继续将未传完的数据通过IP4传给节点a,从而使得节点a可以收到完整的数据包。
使用时,本发明中的IP地址范围与节点名称的映射关系表可以同时链接现有的IP路由表。其中网络节点名称列对应通过该路由器进行信息传输的网络节点,IP地址范围列对应到达相应网络节点该路由器下一跳的IP地址或者IP地址范围。不管是发送方还是接收方,查目的地址在哪个IP范围,若有,就是有名称的节点;若没有,就是常规IP路由协议的下一跳。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处理方法,数据传输处理装置在收到待传输的数据包后,根据目的节点IP地址获得目的节点的名称,之后根据目的节点名称完成通信交互,由于待传输的数据包指定了目的节点名称,这样使得在数据传输处理的过程中即使目的节点的IP进行了更新,待传输的数据包也能准确到达目的节点名称对应的目的节点,从而避免了数据丢失,提高了传输处理服务质量,改善了用户体验。
具体的,上述在目的节点进行IP更新的过程中,根据所述目的节点名称完成所述通信交互,包括:
接收所述目的节点发送的位置更新广播消息,所述位置更新广播消息包括:目的节点名称和更新IP地址;
根据所述目的节点名称获取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包,并根据所述更新IP地址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
具体的,目的节点在进行IP更新时,当目的节点通过新的IP地址与数据传输处理装置连接时,数据传输处理装置即可收到目的节点发送的位置更新广播消息,之后数据传输处理装置即可得知目的节点的IP已进行了更新,则可从缓存将待传输的数据包取出后发送给目的节点。由于数据传输装置中可能对多个节点的数据包进行了缓存,因此在缓存待传输的数据包时,需要根据目的节点名称缓存,相应的获取待传输的数据包时也要根据节点的名称获取,从而保证数据包传输的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为保证待传输数据包可以完整到达目的节点,可设置数据传输处理装置在传输数据包的过程中,实时监测目的节点发送的更新广播消息,若收到了目的节点的更新广播消息,则可确定目的节点IP地址已经更新,此时可将正在更新前的IP中传输的数据转移到更新的IP中继续传输;或者,设置数据传输处理装置在传输数据包的过程中,实时监测目的节点的心跳包,若在一段时间间隔内未收到目的节点的心跳包,则确定目的节点已断开连接,此时可将待传输的数据包缓存,等再次收到目的节点的心跳包后,再将待传输数据包从更新的IP地址传给目的节点。
本发明的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上述S110之前还包括:
接收与所述目的节点名称对应的IP地址范围;
将与所述目的节点名称对应的IP地址范围存储在IP地址范围与节点名称的映射关系表中。
具体的,数据传输处理装置中保存的IP地址范围与节点名称的映射关系表可以是数据传输处理装置根据其传输处理范围内的节点特性动态生成的,也可以是在已知各网络节点的特性时,预先配置在数据传输处理装置中的,还可以在预先配置了IP地址范围与节点名称的映射关系表后,再根据节点的实际运动特性再对IP地址范围与节点名称的映射关系表进行动态调整。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本发明的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上述S110接收所述目的节点发送的位置更新广播消息,包括:
判断预先存储的与所述目的节点名称对应的IP地址范围内是否包括所述更新IP地址;
若不包括,则将所述更新IP地址加入到与所述目的节点名称对应的IP地址范围。
具体的,数据传输处理装置实时接收其传输处理区域内各网络节点的位置更新广播消息,并根据位置更新广播消息确定各网络节点的更新IP地址,然后可以通过查询IP地址范围与节点名称映射关系表,判断各网络节点的更新IP地址是否在与该网络节点名称对应的IP地址范围内,若在,则将网络节点待接收的数据包根据该网络节点更新的IP传输给该网络节点,若不在,则将该网络节点的更新IP地址加入到与其名称对应的IP地址范围内。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包括:
S200,接收用于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进行通信交互的数据传输请求。
其中,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包括:待传输的数据包和目的IP地址。
S210,根据所述目的IP地址查询预先存储的IP地址范围与节点名称的映射关系表。
S220,判断所述目的IP地址是否在IP地址范围与节点名称的映射关系表中,若是,则执行S230,否则执行S250。
S230,确定与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目的节点名称。
S240,根据所述目的节点名称完成所述通信交互。
特别地,为了保证数据传输处理装置间及数据传输处理装置与网络节点间的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在数据传输时,可以对待传输的数据包进行安全处理,比如发送方将待传输的数据包进行加密、签名等,这样接收方接收到数据包后,对数据包进行解密或者签名认证,若成功则说明数据安全,若失败,则说明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被进行了篡改,那么接收方可以通知发送方数据接收失败或数据被篡改等等。
S250,判断与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节点是否满足预设的要求,若满足,则执行S260,否则执行S280。
其中,预设的要求可以是指网络节点在某数据传输处理装置传输处理范围内有固定的IP范围,或者指网络节点在某数据传输处理装置传输处理范围内移动规律固定,或者网络节点满足预设的规定等,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S260,根据预设的规则确定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节点名称和IP地址范围。
其中,预设的规则需遵守不重复,唯一性原则,即每个数据传输处理装置的传输处理范围内的各网络节点名称唯一、不重复。比如可以根据先后顺序为各节点分配名称,或者其它原则,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S270,将确定的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节点名称和IP地址范围保存在IP地址范围与节点名称的映射关系表中,返回执行S240。
S280,将待传输数据包根据目的IP地址发送出去。
需要说明的是,若目的IP地址对应的目的节点不满足预设的规则,则数据仍按照目的IP地址发送出去,但是此时若目的节点已经从原来的目的IP地址移动到另外的IP地址,则此时仍按原来的目的IP地址传输该数据,会导致该数据的丢失。
特别的,数据传输处理装置在确定某节点不在IP地址范围与节点名称的映射关系表中时,可以向该节点发送询问消息,所述询问消息用于询问该节点是否加入IP地址范围与名称的映射关系表;
接收该节点返回的应答消息,所述应答消息用于指示该节点是否加入IP地址范围与名称的映射关系表;
若所述应答消息为同意加入IP地址范围与名称的映射关系表,则根据预设的规则确定该节点的节点名称和IP地址范围;
将确定的该节点的节点名称和IP地址范围保存到本地的IP地址范围和节点名称的映射关系表中。
或者,网络节点也可以主动向数据传输处理装置发起请求加入IP地址范围与节点名称的映射关系表的请求,则上述S110之前,还包括:
接收与所述目的IP对应的节点发送的请求加入消息,所述请求加入消息用于请求加入IP地址范围与节点名称的映射关系表;
判断与所述目的IP对应的节点是否满足预设的要求;
若满足,则根据预设的规则确定与所述目的IP对应的节点的IP地址范围和节点名称;
将所述与所述目的IP对应的节点的IP地址范围和节点名称保存到IP地址范围与节点名称的映射关系表中。
可以理解的是,数据传输处理装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实时的将满足条件的网络节点加入到IP地址范围和节点名称的映射关系表中,以备数据传输处理使用。同样的,为了保证IP地址范围和节点名称的映射关系表的有效性,数据传输处理装置也可以实时监测其路由范围内的各节点的实际情况,在确定某节点不满足继续使用可根据节点名称进行数据传输处理的条件时,或某节点主动要求退出以节点名称进行数据传输处理时,数据传输处理装置可以将该节点从IP地址范围与节点名称的映射关系表中删除,之后仅根据IP地址对该节点进行数据传输处理。
本发明的再一种可行的实现形式中,上述接收用于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进行通信交互的数据传输请求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包是否异常;
若否,则根据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目的节点名称完成所述通信交互。
具体的,数据路由处理装置在接收到数据传输请求后,可周期性或者根据实时状况检测数据包的流量是否异常,若无异常,则再将待传输数据包发送出去,在数据包流量异常时,则与数据包传输来的上一级数据传输处理装置建立关联,查看其数据源是否异常,若否,则可转本数据传输处理装置继续周期性或者根据实时状况统计检查经过该数据传输处理装置的命名包流量,并且分析该处命名包流量异常的原因,若有攻击源则关闭并将相应数据包删除,若没有攻击源则可报警通知采取应急措施。若上一级路由器处流量异常,则通知上一级路由器禁止数据包传输,关闭数据源,查看具体异常原因。
为了保证传输数据的可靠和安全,数据传输处理装置通过对经过其的数据包进行检测,在数据包流量异常时,及时追溯该异常数据包的源头,并停止该异常数据包的继续传递。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处理方法,数据传输处理装置在收到待传输的数据包后,根据目的节点IP地址获得目的节点的名称,之后根据目的节点名称完成通信交互,由于待传输的数据包指定了目的节点名称,这样使得在数据传输处理的过程中即使目的节点的IP进行了更新,待传输的数据包也能准确到达目的节点名称对应的目的节点,从而避免了数据丢失,提高了传输处理服务质量,改善了用户体验。另外,数据传输处理装置还可以在确定目的IP地址对应的节点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将目的IP地址的节点名称和IP地址范围加入到IP地址范围和节点名称的映射表中,为数据传输处理装置管理范围内的网络节点的通信交互提供条件,提高了数据传输成功率。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处理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数据传输处理装置300包括:接收模块301和处理模块302。
其中,接收模块301用于接收用于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进行通信交互的数据传输请求,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包括:待传输的数据包和目的IP地址;处理模块302用于根据所述目的IP地址查询预先存储的IP地址范围与节点名称的映射关系表,确定与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目的节点名称,以便根据所述目的节点名称完成所述通信交互。
具体的,上述处理模块302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目的节点发送的位置更新广播消息,所述位置更新广播消息包括:目的节点名称和更新IP地址;
根据所述目的节点名称获取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包,并根据所述更新IP地址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
本发明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上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与所述目的节点名称对应的IP地址范围;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与所述目的节点名称对应的IP地址范围存储在IP地址范围与节点名称的映射关系表中。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处理装置,其数据传输处理过程和有益效果可参照上述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实施例一的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处理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图4所示的基础上,该数据传输处理装置300还包括:判断模块401,用于判断预先存储的与所述目的节点名称对应的IP地址范围内是否包括所述更新IP地址;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若不包括,则将所述更新IP地址加入到与所述目的节点名称对应的IP地址范围。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若未找到与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节点名称,则判断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节点是否满足预设的要求;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若满足,则根据预设的规则确定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节点名称和IP地址范围;
将确定的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节点名称和IP地址范围保存在IP地址范围与节点名称的映射关系表中。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与所述目的IP对应的节点发送的请求加入消息,所述请求加入消息用于请求加入IP地址范围与节点名称的映射关系表;
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判断与所述目的IP对应的节点是否满足预设的要求;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若满足,则根据预设的规则确定与所述目的IP对应的节点的IP地址范围和节点名称;
将所述与所述目的IP对应的节点的IP地址范围和节点名称保存到IP地址范围与节点名称的映射关系表中。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处理装置,其数据传输处理过程和有益效果可参照上述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实施例二的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用于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进行通信交互的数据传输请求,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包括:待传输的数据包和目的IP地址;
根据所述目的IP地址查询预先存储的IP地址范围与节点名称的映射关系表,确定与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目的节点名称,以便根据所述目的节点名称完成所述通信交互;
所述根据所述目的IP地址查询预先存储的IP地址范围与节点名称的映射关系表之后,还包括:
若未找到与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节点名称;
则判断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节点是否满足预设的要求;
若满足,则根据预设的规则确定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节点名称和IP地址范围;
将确定的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节点名称和IP地址范围保存在IP地址范围与节点名称的映射关系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的节点名称完成所述通信交互,包括:
接收所述目的节点发送的位置更新广播消息,所述位置更新广播消息包括:目的节点名称和更新IP地址;
根据所述目的节点名称获取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包,并根据所述更新IP地址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查询预先存储的IP地址范围与节点名称的映射关系表之前,还包括:
接收与所述目的节点名称对应的IP地址范围;
将与所述目的节点名称对应的IP地址范围存储在IP地址范围与节点名称的映射关系表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目的节点发送的位置更新广播消息之后,还包括:
判断预先存储的与所述目的节点名称对应的IP地址范围内是否包括所述更新IP地址;
若不包括,则将所述更新IP地址加入到与所述目的节点名称对应的IP地址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的IP地址查询预先存储的IP地址范围与节点名称的映射关系表之前,还包括:
接收与所述目的IP对应的节点发送的请求加入消息,所述请求加入消息用于请求加入IP地址范围与节点名称的映射关系表;
判断与所述目的IP对应的节点是否满足预设的要求;
若满足,则根据预设的规则确定与所述目的IP对应的节点的IP地址范围和节点名称;
将所述与所述目的IP对应的节点的IP地址范围和节点名称保存到IP地址范围与节点名称的映射关系表中。
6.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更新IP地址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目的节点名称加入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包中,或者,用所述目的节点名称替换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包中的目的IP地址。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用于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进行通信交互的数据传输请求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包是否异常;
若否,则根据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目的节点名称完成所述通信交互。
8.一种数据传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于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进行通信交互的数据传输请求,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包括:待传输的数据包和目的IP地址;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的IP地址查询预先存储的IP地址范围与节点名称的映射关系表,确定与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目的节点名称,以便根据所述目的节点名称完成所述通信交互;
所述装置还包括:判断模块;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若未找到与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节点名称;则判断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节点是否满足预设的要求;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若满足,则根据预设的规则确定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节点名称和IP地址范围;将确定的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节点名称和IP地址范围保存在IP地址范围与节点名称的映射关系表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目的节点发送的位置更新广播消息,所述位置更新广播消息包括:目的节点名称和更新IP地址;
根据所述目的节点名称获取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包,并根据所述更新IP地址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
CN201510363640.3A 2015-06-26 2015-06-26 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49803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63640.3A CN104980354B (zh) 2015-06-26 2015-06-26 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63640.3A CN104980354B (zh) 2015-06-26 2015-06-26 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80354A CN104980354A (zh) 2015-10-14
CN104980354B true CN104980354B (zh) 2018-12-18

Family

ID=54276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63640.3A Active CN104980354B (zh) 2015-06-26 2015-06-26 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803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1020B (zh) * 2017-05-11 2020-11-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有源可信路由管理的方法、装置及其计算机设备
CN108184171A (zh) * 2018-01-23 2018-06-19 北京数码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急广播的点播方法、系统、服务器和数字视频变换盒
CN111510300B (zh) * 2020-04-10 2023-04-1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88034A (zh) * 2020-09-29 2021-01-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5796A (zh) * 2009-10-12 2011-05-04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一种移动网络系统及其移动管理方法
EP2472788A1 (en) * 2009-11-02 2012-07-04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id/locator mapping
CN102957612A (zh) * 2011-08-24 2013-03-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主机寻址方法和系统
CN103905303A (zh) * 2012-12-28 2014-07-0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虚拟机vm跨网迁移后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5796A (zh) * 2009-10-12 2011-05-04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一种移动网络系统及其移动管理方法
EP2472788A1 (en) * 2009-11-02 2012-07-04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id/locator mapping
CN102957612A (zh) * 2011-08-24 2013-03-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主机寻址方法和系统
CN103905303A (zh) * 2012-12-28 2014-07-0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虚拟机vm跨网迁移后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80354A (zh) 2015-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18747B2 (ja) スリーピノードをサポートするための近隣発見
CN104980354B (zh) 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3118013B (zh) 内容中心网络中数据包捎带反向兴趣包的方法
WO2016015379A1 (zh) 基于终端直连通信的中继选择的路由方法和路由方法
CN107104899B (zh) 一种应用于车载自组织网络中的基于蚁群算法的路由方法
CN108092899B (zh) Manet环境下基于命名数据网络的路由策略更新方法
WO2017113238A1 (zh) 一种建立路由表的方法、电子设备及网络
CN101854697B (zh) 一种无线网状网络中多约束服务质量控制路由方法和系统
RU2010120572A (ru) Выбор маршрута в беспроводных сетях
KR20050114654A (ko) 무선 애드 혹 통신 시스템, 단말기, 그 단말기에 있어서의처리 방법 및 그 방법을 단말기에 실행하도록 하기 위한프로그램
RU2009149102A (ru) Способ,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истема управления мобильностью и эффективного поиска информации в сети связи
Rivoirard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ODV, DSR, GRP and OLSR for VANET with real-world trajectories
US2011007559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cast group management
CN109218111B (zh) 一种处理报文的方法和转发器
US20170118691A1 (en) Vehicle ad hoc network rout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based on wireless access in vehicular environments
WO2018036254A1 (zh) 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WO2017075781A1 (zh) 一种数据报文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686701B2 (en) Packet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10691379A (zh) 一种适于无线自组网的主动式路由通信方法
Chowdhury et al. Leveraging content connectivity and location awareness for adaptive forwarding in NDN-based mobile ad hoc networks
JP2004159146A (ja)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及びパケット転送装置
CN104243303B (zh) 一种自治系统环路组网中发送更新报文的方法和装置
WO2017071591A1 (en) Icn based distributed resource directory for iot resource discovery and routing
Hussaini et al. Optimal broadcast strategy-based producer mobility support scheme for Named Data Networking
Jin et al. MANET for Disaster Relief based on ND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