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80189A - 跨屏传输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跨屏传输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80189A
CN104980189A CN201410286370.6A CN201410286370A CN104980189A CN 104980189 A CN104980189 A CN 104980189A CN 201410286370 A CN201410286370 A CN 201410286370A CN 104980189 A CN104980189 A CN 1049801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iving terminal
described receiving
terminal
transmitting terminal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8637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80189B (zh
Inventor
黄江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8637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801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801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801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801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801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屏传输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发送终端通过MCNearbyServiceBrowser启动广播;接收终端通过MCNearbyServiceBrowser启动设备监听;若所述接收终端监听到所述发送终端,则接收用户选择所述发送终端作为发送端;所述接收终端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数据连接请求;所述发送终端接收来自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数据连接请求;若所述发送终端同意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数据连接请求,则所述发送终端可通过MCSession将数据传输给所述接收终端。由于上述跨屏传输方法不需要帐号体系且不依赖于网络和后台,因此操作简单、上手容易,且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跨屏传输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跨屏传输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真正开始畅想移动化生活,每天从上班到回家,都会变换使用台式电脑(或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设备。跨屏传输是指在上述设备之间进行的跨平台数据传输,如台式电脑与手机、手机与平板电脑及台式电脑与平板电脑之间的数据传输。
然而,当前的宽屏传输功能需要依赖统一的帐号体系才能实现。请参阅图1,以浏览器为例,需要手机和台式电脑使用同一帐号登录后才能进行手机与浏览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同步。因此,由于当前的跨屏传输功能依赖于帐号体系与设备绑定,因此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操作繁杂麻烦,使用跨屏功能前,必须先进行帐号登录,进行设备绑定,提高了门户门槛;二是依赖于网络服务和后台服务器,如果网络或后台出现问题,则直接导致跨屏功能不可用。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靠性更高的针对数据传输或同步的跨屏传输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跨屏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发送终端通过MCNearbyServiceBrowser启动广播;
接收终端通过MCNearbyServiceBrowser启动设备监听;
若所述接收终端监听到所述发送终端,则接收用户选择所述发送终端作为发送端;
所述接收终端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数据连接请求;
所述发送终端接收来自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数据连接请求;
若所述发送终端同意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数据连接请求,则所述发送终端可通过MCSession将数据传输给所述接收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跨屏传输系统,包括:接收终端及发送终端;
所述接收终端包括:
监听单元,用于接收终端通过MCNearbyServiceBrowser启动设备监听;
选择单元,用于若所述接收终端监听到所述发送终端,则接收用户选择所述发送终端作为发送端;及
请求单元,用于所述接收终端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数据连接请求;
所述发送终端包括:
广播单元,用于发送终端通过MCNearbyServiceBrowser启动广播;
接收单元,用于所述发送终端接收来自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数据连接请求;及
传输单元,用于若所述发送终端同意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数据连接请求,则所述发送终端可通过MCSession将数据传输给所述接收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跨屏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终端通过MCNearbyServiceBrowser启动设备监听;
若监听到其他设备,则所述接收终端接收用户选择所述其他设备之一作为发送终端;
所述接收终端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数据连接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跨屏传输系统,包括:
监听单元,用于接收终端通过MCNearbyServiceBrowser启动设备监听;
选择单元,用于若监听到其他设备,则所述接收终端接收用户选择所述其他设备之一作为发送终端;
请求单元,用于所述接收终端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数据连接请求。
上述跨屏传输方法和系统不需要通过互联网,通过Multipeer Connectivity框架就能很容易的创建多点(multipeer)会话、支持稳定、可靠和实时的数据传输。通过该框架,可使接收终端与附近的发送终端进行通讯,并能做到数据的无缝交换。由于上述跨屏传输方法不需要帐号体系且不依赖于网络和后台,因此操作简单、上手容易,且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跨屏传输方案的界面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实施例跨屏传输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实施例跨屏传输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三实施例跨屏传输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第四施例例跨屏传输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五实施例跨屏传输系统的系统模块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第六实施例跨屏传输系统的系统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除非上下文另有特定清楚的描述,本发明中的元件和组件,数量既可以单个的形式存在,也可以多个的形式存在,本发明并不对此进行限定。本发明中的步骤虽然用标号进行了排列,但并不用于限定步骤的先后次序,除非明确说明了步骤的次序或者某步骤的执行需要其他步骤作为基础,否则步骤的相对次序是可以调整的。可以理解,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涉及且涵盖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一者或一者以上的任何和所有可能的组合。
如图2所示,第一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跨屏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0:发送终端通过MCNearbyServiceBrowser启动广播。
其中,所述发送终端包括台式电脑、平板电脑、手机、智能设备等电子设备,尤其包括苹果公司制造的、或使用IOS7系统或更高版本系统的电子设备。Multipeer connectivity是一个IOS7系统提供的使附近设备通过Wi-Fi网络、P2PWi-Fi以及蓝牙个人局域网进行通信的框架。互相链接的节点可以安全地传递信息、流或是其他文件资源,而不用通过网络服务。通过Multipeer Connectivity框架以查找附近的设备,并直接与这些设备进行通讯。该框架提供了两种方式来查找并管理网络服务:编程方式和基于UI选项。可以使用MCNearbyServiceBrowser类以编程的方式查找并管理设备。
步骤S120:接收终端通过MCNearbyServiceBrowser启动设备监听。
其中,所述接收终端可以为手机、智能设备等电子设备,尤其包括苹果公司制造的、或使用IOS7系统或更高版本系统的电子设备。
步骤S130:若所述接收终端监听到所述发送终端,则接收用户选择所述发送终端作为发送端。
步骤S140:所述接收终端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数据连接请求。
步骤S150:所述发送终端接收来自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数据连接请求。
步骤S160:若所述发送终端同意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数据连接请求,则所述发送终端可通过MCSession将数据传输给所述接收终端。
上述跨屏传输方法不需要通过互联网,通过Multipeer Connectivity框架就能很容易的创建多点(multipeer)会话、支持稳定、可靠和实时的数据传输。通过该框架,可使接收终端与附近的发送终端进行通讯,并能做到数据的无缝交换。由于上述跨屏传输方法不需要帐号体系且不依赖于网络和后台,因此操作简单、上手容易,且可靠性高。
如图3所示,第二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跨屏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10:发送终端通过MCNearbyServiceBrowser启动广播。
其中,所述发送终端包括台式电脑、平板电脑、手机、智能设备等电子设备,尤其包括苹果公司制造的、或使用IOS7系统或更高版本系统的电子设备。Multipeer connectivity是一个IOS7系统提供的使附近设备通过Wi-Fi网络、P2PWi-Fi以及蓝牙个人局域网进行通信的框架。互相链接的节点可以安全地传递信息、流或是其他文件资源,而不用通过网络服务。通过Multipeer Connectivity框架以查找附近的设备,并直接与这些设备进行通讯。该框架提供了两种方式来查找并管理网络服务:编程方式和基于UI选项。可以使用MCNearbyServiceBrowser类以编程的方式查找并管理设备。
步骤S220:所述接收终端通过其重力感应芯片获取到用户对所述接收终端的摇晃动作。
步骤S230:接收终端通过MCNearbyServiceBrowser启动设备监听。
其中,所述接收终端可以为手机、智能设备等电子设备,尤其包括苹果公司制造的、或使用IOS7系统或更高版本系统的电子设备。
步骤S240:所述接收终端在其显示器上显示所述发送终端的标识及所述发送终端与所述接收终端之间的连接状态。
步骤S250:若所述接收终端监听到所述发送终端,则接收用户选择所述发送终端作为发送端。
步骤S260:所述接收终端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数据连接请求。
步骤S270:所述发送终端接收来自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数据连接请求。
步骤S280:若所述发送终端同意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数据连接请求,则所述发送终端可通过MCSession将数据传输给所述接收终端。
步骤S290:所述接收终端在其显示器上显示所述发送终端与所述接收终端之间的连接状态为连接成功。
步骤S291:所述接收终端通过MCSession接收所述发送终端传输的数据并解析,以便所述接收终端在其显示器上显示所述解析后的数据。
上述跨屏传输方法不需要通过互联网,通过Multipeer Connectivity框架就能很容易的创建多点(multipeer)会话、支持稳定、可靠和实时的数据传输。通过该框架,可使接收终端与附近的发送终端进行通讯,并能做到数据的无缝交换。由于上述跨屏传输方法不需要帐号体系且不依赖于网络和后台,因此操作简单、上手容易,且可靠性高。
如图4所示,第三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跨屏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10:接收终端通过MCNearbyServiceBrowser启动设备监听。
其中,所述接收终端可以为手机、智能设备等电子设备,尤其包括苹果公司制造的、或使用IOS7系统或更高版本系统的电子设备。Multipeer connectivity是一个IOS7系统提供的使附近设备通过Wi-Fi网络、P2P Wi-Fi以及蓝牙个人局域网进行通信的框架。互相链接的节点可以安全地传递信息、流或是其他文件资源,而不用通过网络服务。通过Multipeer Connectivity框架以查找附近的设备,并直接与这些设备进行通讯。该框架提供了两种方式来查找并管理网络服务:编程方式和基于UI选项。可以使用MCNearbyServiceBrowser类以编程的方式查找并管理设备。
步骤S320:若监听到其他设备,则所述接收终端接收用户选择所述其他设备之一作为发送终端。
其中,所述发送终端包括台式电脑、平板电脑、手机、智能设备等电子设备,尤其包括苹果公司制造的、或使用IOS7系统或更高版本系统的电子设备。
步骤S330:所述接收终端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数据连接请求。
上述跨屏传输方法不需要通过互联网,通过Multipeer Connectivity框架就能很容易的创建多点(multipeer)会话、支持稳定、可靠和实时的数据传输。通过该框架,可使接收终端与附近的发送终端进行通讯,并能做到数据的无缝交换。由于上述跨屏传输方法不需要帐号体系且不依赖于网络和后台,因此操作简单、上手容易,且可靠性高。
如图5所示,第四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跨屏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10:所述接收终端通过其重力感应芯片获取到用户对所述接收终端的摇晃动作。
步骤S420:接收终端通过MCNearbyServiceBrowser启动设备监听。
其中,所述接收终端可以为手机、智能设备等电子设备,尤其包括苹果公司制造的、或使用IOS7系统或更高版本系统的电子设备。Multipeer connectivity是一个IOS7系统提供的使附近设备通过Wi-Fi网络、P2P Wi-Fi以及蓝牙个人局域网进行通信的框架。互相链接的节点可以安全地传递信息、流或是其他文件资源,而不用通过网络服务。通过Multipeer Connectivity框架以查找附近的设备,并直接与这些设备进行通讯。该框架提供了两种方式来查找并管理网络服务:编程方式和基于UI选项。可以使用MCNearbyServiceBrowser类以编程的方式查找并管理设备。
步骤S430:所述接收终端在其显示器上显示所述发送终端的标识及所述发送终端与所述接收终端之间的连接状态。
步骤S440:若监听到其他设备,则所述接收终端接收用户选择所述其他设备之一作为发送终端。
其中,所述发送终端包括台式电脑、平板电脑、手机、智能设备等电子设备,尤其包括苹果公司制造的、或使用IOS7系统或更高版本系统的电子设备。
步骤S450:所述接收终端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数据连接请求。
步骤S460:若所述接收终端接收到所述发送终端通过MCSession传输的数据,所述接收终端通过MCSession接收所述发送终端传输的数据并解析,以便所述接收终端在其显示器上显示所述解析后的数据。
上述跨屏传输方法不需要通过互联网,通过Multipeer Connectivity框架就能很容易的创建多点(multipeer)会话、支持稳定、可靠和实时的数据传输。通过该框架,可使接收终端与附近的发送终端进行通讯,并能做到数据的无缝交换。由于上述跨屏传输方法不需要帐号体系且不依赖于网络和后台,因此操作简单、上手容易,且可靠性高。
如图6所示,第五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跨屏传输系统,包括:接收终端10及发送终端20。
所述接收终端10包括:
监听单元11,用于接收终端通过MCNearbyServiceBrowser启动设备监听;
选择单元12,用于若所述接收终端监听到所述发送终端,则接收用户选择所述发送终端作为发送端;及
请求单元13,用于所述接收终端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数据连接请求;
所述发送终端20包括:
广播单元21,用于发送终端通过MCNearbyServiceBrowser启动广播;
接收单元22,用于所述发送终端接收来自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数据连接请求;及
传输单元23,用于若所述发送终端同意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数据连接请求,则所述发送终端可通过MCSession将数据传输给所述接收终端。
所述接收终端10还包括重力感应单元14,用于:在所述接收终端通过MCNearbyServiceBrowser启动设备监听步骤之前,所述接收终端通过其重力感应芯片获取到用户对所述接收终端的摇晃动作。
所述接收终端10还包括显示单元15,用于,在所述若所述接收终端监听到所述发送终端步骤之后,并在接收用户选择所述发送终端作为发送端步骤之前,所述接收终端在其显示器上显示所述发送终端的标识及所述发送终端与所述接收终端之间的连接状态。
所述显示单元15还用于:在所述若所述发送终端同意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数据连接请求步骤之后,所述接收终端在其显示器上显示所述发送终端与所述接收终端之间的连接状态为连接成功。
所述接收终端10还包括解析单元16,用于:在所述发送终端可通过MCSession将数据传输给所述接收终端步骤之后,所述接收终端通过MCSession接收所述发送终端传输的数据并解析,以便所述接收终端在其显示器上显示所述解析后的数据。
上述跨屏传输系统不需要通过互联网,通过Multipeer Connectivity框架就能很容易的创建多点(multipeer)会话、支持稳定、可靠和实时的数据传输。通过该框架,可使接收终端与附近的发送终端进行通讯,并能做到数据的无缝交换。由于上述跨屏传输系统不需要帐号体系且不依赖于网络和后台,因此操作简单、上手容易,且可靠性高。
如图7所示,第六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跨屏传输系统,包括:
监听单元31,用于接收终端通过MCNearbyServiceBrowser启动设备监听;
选择单元32,用于若监听到其他设备,则所述接收终端接收用户选择所述其他设备之一作为发送终端;
请求单元33,用于所述接收终端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数据连接请求。
所述接收终端还包括重力感应单元34,用于:在所述接收终端通过MCNearbyServiceBrowser启动设备监听步骤之前,所述接收终端通过其重力感应芯片获取到用户对所述接收终端的摇晃动作。
所述接收终端还包括显示单元35,用于,在所述接收终端接收用户选择所述其他设备之一作为发送终端步骤之前,所述接收终端在其显示器上显示所述发送终端的标识及所述发送终端与所述接收终端之间的连接状态。
所述接收终端还包括解析单元37,用于:在所述接收终端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数据连接请求所述发送终端可通过MCSession将数据传输给所述接收终端步骤之后,若所述接收终端接收到所述发送终端通过MCSession传输的数据,所述接收终端通过MCSession接收所述发送终端传输的数据并解析,以便所述接收终端在其显示器上显示所述解析后的数据。
上述跨屏传输系统不需要通过互联网,通过Multipeer Connectivity框架就能很容易的创建多点(multipeer)会话、支持稳定、可靠和实时的数据传输。通过该框架,可使接收终端与附近的发送终端进行通讯,并能做到数据的无缝交换。由于上述跨屏传输系统不需要帐号体系且不依赖于网络和后台,因此操作简单、上手容易,且可靠性高。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8)

1.一种跨屏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发送终端通过MCNearbyServiceBrowser启动广播;
接收终端通过MCNearbyServiceBrowser启动设备监听;
若所述接收终端监听到所述发送终端,则接收用户选择所述发送终端作为发送端;
所述接收终端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数据连接请求;
所述发送终端接收来自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数据连接请求;
若所述发送终端同意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数据连接请求,则所述发送终端可通过MCSession将数据传输给所述接收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终端通过MCNearbyServiceBrowser启动设备监听步骤之前,包括:所述接收终端通过其重力感应芯片获取到用户对所述接收终端的摇晃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接收终端监听到所述发送终端步骤之后,并在接收用户选择所述发送终端作为发送端步骤之前,还包括,所述接收终端在其显示器上显示所述发送终端的标识及所述发送终端与所述接收终端之间的连接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发送终端同意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数据连接请求步骤之后,还包括,所述接收终端在其显示器上显示所述发送终端与所述接收终端之间的连接状态为连接成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终端可通过MCSession将数据传输给所述接收终端步骤之后,包括:所述接收终端通过MCSession接收所述发送终端传输的数据并解析,以便所述接收终端在其显示器上显示所述解析后的数据。
6.一种跨屏传输系统,包括:接收终端及发送终端;
所述接收终端包括:
监听单元,用于接收终端通过MCNearbyServiceBrowser启动设备监听;
选择单元,用于若所述接收终端监听到所述发送终端,则接收用户选择所述发送终端作为发送端;及
请求单元,用于所述接收终端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数据连接请求;
所述发送终端包括:
广播单元,用于发送终端通过MCNearbyServiceBrowser启动广播;
接收单元,用于所述发送终端接收来自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数据连接请求;及
传输单元,用于若所述发送终端同意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数据连接请求,则所述发送终端可通过MCSession将数据传输给所述接收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终端还包括重力感应单元,用于:在所述接收终端通过MCNearbyServiceBrowser启动设备监听步骤之前,所述接收终端通过其重力感应芯片获取到用户对所述接收终端的摇晃动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终端还包括显示单元,用于,在所述若所述接收终端监听到所述发送终端步骤之后,并在接收用户选择所述发送终端作为发送端步骤之前,所述接收终端在其显示器上显示所述发送终端的标识及所述发送终端与所述接收终端之间的连接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还用于:在所述若所述发送终端同意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数据连接请求步骤之后,所述接收终端在其显示器上显示所述发送终端与所述接收终端之间的连接状态为连接成功。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终端还包括解析单元,用于:在所述发送终端可通过MCSession将数据传输给所述接收终端步骤之后,所述接收终端通过MCSession接收所述发送终端传输的数据并解析,以便所述接收终端在其显示器上显示所述解析后的数据。
11.一种跨屏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终端通过MCNearbyServiceBrowser启动设备监听;
若监听到其他设备,则所述接收终端接收用户选择所述其他设备之一作为发送终端;
所述接收终端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数据连接请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终端通过MCNearbyServiceBrowser启动设备监听步骤之前,包括:所述接收终端通过其重力感应芯片获取到用户对所述接收终端的摇晃动作。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终端接收用户选择所述其他设备之一作为发送终端步骤之前,还包括,所述接收终端在其显示器上显示所述发送终端的标识及所述发送终端与所述接收终端之间的连接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终端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数据连接请求所述发送终端可通过MCSession将数据传输给所述接收终端步骤之后,包括:若所述接收终端接收到所述发送终端通过MCSession传输的数据,所述接收终端通过MCSession接收所述发送终端传输的数据并解析,以便所述接收终端在其显示器上显示所述解析后的数据。
15.一种跨屏传输系统,包括:
监听单元,用于接收终端通过MCNearbyServiceBrowser启动设备监听;
选择单元,用于若监听到其他设备,则所述接收终端接收用户选择所述其他设备之一作为发送终端;
请求单元,用于所述接收终端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数据连接请求。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终端还包括重力感应单元,用于:在所述接收终端通过MCNearbyServiceBrowser启动设备监听步骤之前,所述接收终端通过其重力感应芯片获取到用户对所述接收终端的摇晃动作。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终端还包括显示单元,用于,在所述接收终端接收用户选择所述其他设备之一作为发送终端步骤之前,所述接收终端在其显示器上显示所述发送终端的标识及所述发送终端与所述接收终端之间的连接状态。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终端还包括解析单元,用于:在所述接收终端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数据连接请求所述发送终端可通过MCSession将数据传输给所述接收终端步骤之后,若所述接收终端接收到所述发送终端通过MCSession传输的数据,所述接收终端通过MCSession接收所述发送终端传输的数据并解析,以便所述接收终端在其显示器上显示所述解析后的数据。
CN201410286370.6A 2014-06-24 2014-06-24 跨屏传输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49801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86370.6A CN104980189B (zh) 2014-06-24 2014-06-24 跨屏传输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86370.6A CN104980189B (zh) 2014-06-24 2014-06-24 跨屏传输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80189A true CN104980189A (zh) 2015-10-14
CN104980189B CN104980189B (zh) 2017-11-17

Family

ID=54276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86370.6A Active CN104980189B (zh) 2014-06-24 2014-06-24 跨屏传输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8018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91396A (zh) * 2020-04-26 2020-08-04 深圳前海壹互联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面对面实现电子名片的交换方法
CN112684995A (zh) * 2020-12-25 2021-04-20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跨屏输入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13054A1 (en) * 2003-11-24 2005-05-26 Lee Sung S.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s using battery devices
CN101587431A (zh) * 2009-04-08 2009-11-25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跨屏实现多屏播放视频的方法
CN102916821A (zh) * 2012-11-01 2013-02-06 上海文广互动电视有限公司 用于媒体跨屏业务的计费认证系统
CN103079102A (zh) * 2013-01-05 2013-05-01 深圳市爱渡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跨屏播放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13054A1 (en) * 2003-11-24 2005-05-26 Lee Sung S.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s using battery devices
CN101587431A (zh) * 2009-04-08 2009-11-25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跨屏实现多屏播放视频的方法
CN102916821A (zh) * 2012-11-01 2013-02-06 上海文广互动电视有限公司 用于媒体跨屏业务的计费认证系统
CN103079102A (zh) * 2013-01-05 2013-05-01 深圳市爱渡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跨屏播放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郭历成: "IOS7新技术:如何使用Multipeer Connecttivity", 《HTTP://WWW.COCOACHINA.COM/INDUSTRY/20140408/8118.HTML》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91396A (zh) * 2020-04-26 2020-08-04 深圳前海壹互联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面对面实现电子名片的交换方法
CN112684995A (zh) * 2020-12-25 2021-04-20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跨屏输入方法及装置
CN112684995B (zh) * 2020-12-25 2024-05-03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跨屏输入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80189B (zh) 2017-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24903B2 (en) Software defined IoT service network architecture
US9445286B2 (en) Protocol version negotiation method, mobile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4205933B (zh) 蜂窝电话从蜂窝通信到Wi-Fi通信的无缝转变
CN104469789A (zh) 智能家电的连接配置方法以及系统
EP3554109A1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 and terminal
EP3618533A1 (en) D2d multi-carrier aggregation-based carrier set selec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CN112543468B (zh) 一种网关设备容灾的方法及通信设备
EP3965341A1 (en) Rate matching metho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40064710A1 (en) Resource pool configuration method, resource pool using method, configuration device, and terminal
CN103686854A (zh) 控制ap的方法和装置
CN108012250A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数据传输装置
US20200383055A1 (en)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5681225A (zh) 网络资源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4980189A (zh) 跨屏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4486443A (zh) 消息推送系统及其方法
CN104063033A (zh) 基于电子设备互连的状态切换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304241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转发器及网关
CN105404253A (zh) 一种控制指令发送方法、响应方法及装置
CN102420753B (zh) 自动保护倒换aps协议状态迁移方法及其装置
CN113348709A (zh) 一种资源管理方法及装置
WO2018082688A1 (zh) 一种盲检方法、系统信息发送方法、及设备
CN105898687B (zh) 一种基于ios平台的设备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4541557A (zh) 集成寻呼技术
CN103987017A (zh) 一种用于在wlan中建立服务访问的方法及系统
CN103957079A (zh) 一种hdlc网络中的协商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