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69618A - 一种选择小区的装置、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选择小区的装置、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69618A
CN104969618A CN201480006188.9A CN201480006188A CN104969618A CN 104969618 A CN104969618 A CN 104969618A CN 201480006188 A CN201480006188 A CN 201480006188A CN 104969618 A CN104969618 A CN 1049696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ty
threshold
messaging parameter
terminal device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618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69618B (zh
Inventor
胡振兴
权威
高永强
杨晓东
张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40063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8259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696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696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696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696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low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20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选择小区的装置、方法及系统,涉及通信领域,能够使终端设备进行正常通信。包括:测量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判断所述通信参数值是否大于第一阈值;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获取第二阈值;判断所述通信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二阈值;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将所述第一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选择小区装置、方法及系统用于选择小区。

Description

一种选择小区的装置、 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选择小区的装置、 方法及 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 与终端设备的移动性相关的过程包括小区选择和小区重 选。 现有技术中, 当终端设备开机或从盲区进入信号覆盖区域时, 若终端设备没有存储该终端设备开机或从盲区进入信号覆盖区域之 前所驻留的小区信息, 首先, 终端设备扫描所有可以使用的射频信 道, 在每个射频信道的载频上, 终端设备仅搜索射频信道质量最好 的小区, 然后测量所述小区的通信参数值, 同时接收基站发送的广 播消息, 再根据 S ( Select , 选择) 准则判断终端设备搜索到的小区 是否为该终端设备进行驻留的合适的小区, 当终端设备测量到的通 信参数值满足 S 准则, 则终端设备将所述小区设置为该终端设备的 服务小区。 所述通信参数为接收信号强度或接收信号质量。 需要说 明的是, 当终端设备将所述小区设置为该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时, 所述小区的通信状态为非禁止状态, 所述小区的禁止状态为该小区 只能为终端设备提供紧急呼叫的通信服务的状态。
在终端设备驻留到服务小区之后, 若终端设备接收到的广播消 息中包括该服务小区的相邻小区, 且该相邻小区的优先级高于所述 服务小区的优先级, 终端设备对该相邻小区进行测量, 若该相邻小 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在小区重选时间内高于广播消息中的该相邻小区 的预设门限, 则将该相邻小区作为终端设备进行小区重选的目标小 区, 终端设备重选到该目标小区。
若该相邻小区的优先级与所述服务小区的优先级相等, 该服务 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小于广播消息中的 时, 终端设备对该 相邻小区进行测量, 若该相邻的小区满足 S准则和 R ( Reselect , 重 选) 准则, 则将该相邻小区作为终端设备进行小区重选的 目 标小 区, 终端设备重选到该目标小区。 所述 R准则为 ^〉 , = +¾^ 和 = Q s,n _ Qffiet , 所述 为服务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迟滞量, 所 述 Q 为相邻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偏移量, 所述 Q 和所述 Qff用 于小区重选时防止产生乒乓效应。
若该相邻小区的优先级低于所述服务小区的优先级, 该相邻小 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小于广播消息中的 , 且该服务小区的接 收信号强度大于广播消息中的 Thresh 时, 则将该相邻小区作为终端 设备进行小区重选的目标小区, 终端设备重选到该目标小区。
但是, 当终端设备处于楼宇或地下室时, 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 的信号会经过障碍物的绕射、 反射等, 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经过障碍 物的信号可能存在损失, 因此, 当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时, 测量到 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较低, 无法满足现有小区选择及小区重选 的要求, 从而导致终端设备无法进行正常通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选择小区的装置、 方法及系统, 能够 使终端设备进行正常通信。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 提供一种终端设备, 包括:
第一测量单元, 用于测量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 所述第一小区是能够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通信服务的小区;
第一判断单元, 用于判断所述通信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小 区的第一阈值, 所述第一阈值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 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 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和; 第一获取单元, 用于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 值, 从广播消息中获取第二阈值, 所述第二阈值至少包括所述第一 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 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和, 或, 所述第二阈值 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与所 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和; 第二判断单元, 用于判断所述通信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二阈 值;
第一设置单元, 用于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将 所述第一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结合第一方面, 在第一种可实现方式中,
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第二测量单元, 用于测量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任意一个邻小区;
第二获取单元, 用于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所述第二小区的第 一阈值或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一门限值, 所述第一阈值至少包括所述 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与所述第二小区的 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和;
第三判断单元, 用于判断所述通信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阈 值, 或, 所述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一阈值之差是否大于所述第一门 限值;
第二设置单元, 用于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 或, 所述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一阈值之差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将 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所述第二设置单元还用于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 一阈值, 或, 所述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一阈值之差小于或等于所述 第一门限值,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与所述第二小区的频 率优先级的高低关系, 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选择到所述第二小区 的相应参数来确定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 区, 所述相应参数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 迟滞量和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
结合第一方面, 在第二种可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设置单元还用于若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 数值大于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 将所述第一小区设置为所述终 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第三测量单元, 用于测量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任意一个邻小区;
第三获取单元, 用于当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 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 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第二 小区的第二阈值, 所述第二阈值至少包括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 的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与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 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和, 或, 当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 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之差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 值, 获取第二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第四判断单元, 用于判断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 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阈值, 或, 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 号的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二阈值之差是否大于所述第二门限值; 第三设置单元, 用于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或, 所述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二阈值之差大于所述第二门限值, 将 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所述第三设置单元还用于若所述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小于或 等于所述第二阈值, 或, 所述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二阈值之差小于 或等于所述第二门限值,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与所述第 二小区的频率优先级的高低关系, 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选择到所 述第二小区的相应参数来确定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 的服务小区, 所述相应参数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 信参数的迟滞量和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
结合第一方面、 第一至第二种可实现方式, 在第三种可实现方 式中,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第一小区所属基站发送的广播消息, 所述 广播消息包括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 所述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 阈值的偏移量、 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迟滞量、 所 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 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 门限值、 所述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参数、 所述第二小区的频率优 先级参数和选择小区等级参数中至少一个。
结合第三种可实现方式, 在第四种可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
重复进行所述广播消息的检测, 直到检测到所述广播消息, 接 收所述广播消息。
结合第一至第二种可实现方式, 在第五种可实现方式中, 发送单元, 用于向基站发送更新消息, 以便于所述基站将所述 更新消息透传至移动管理实体, 使得所述移动管理实体根据所述更 新消息寻呼所述终端设备, 所述更新消息包括所述第二小区的标 识、 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迟滞量、 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 和第二门限值中至少一个。
结合第一方面、 第一至第五种可实现方式, 在第六种可实现方 式中,
所述通信参数为接收信号强度或接收信号质量;
当 所述通信参数为接收信号 强度时 , 所述第 一 阈值为
A+A 1 +C , 所述 A为接收信号强度值的最小阈值, 所述 A 1为接收信 号强度值的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所述 C为补偿量;
当所述通信参数为接收信号质量时, 所述第一阈值为 B+B 1 , 所述 B 为接收信号质量值的最小阈值, 所述 B 1 为接收信号质量值 的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第二方面, 提供一种基站, 包括:
获取单元, 用于获取广播消息, 所述广播消息包括通信参数的 第二最小阈值、 所述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第一小区 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迟滞量、 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 的偏移量和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所述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 级参数、 所述第二小区的频率优先级参数和选择小区等级参数中至 少一个,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小区;
发送单元, 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广播消息, 以便于所述终端设 备根据所述广播消息选择小区。
结合第二方面, 在第一种可实现方式中,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从本地或从第二基站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请求消息、 响应消 息或更新消息中获取所述广播消息。
结合第一种可实现方式, 在第二种可实现方式中,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重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广播消息, 以便于所述终端设备 根据所述广播消息选择小区。
结合第二方面, 在第三种可实现方式中, 所述基站还包括: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更新消息, 所述更新 消息包括所述第二小区的标识、 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 数的迟滞量、 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和第二 门限值中至少一个, 以便于将所述更新消息透传至移动管理实体, 使得所述移动管理实体根据所述更新消息寻呼所述终端设备。 第三方面, 提供一种通信系统, 包括:
以上任意所述的终端设备和以上任意所述的基站中至少一个。 第四方面, 提供一种终端设备, 包括:
处理器, 用于测量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 所述第 一小区是能够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通信服务的小区;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判断所述通信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小区 的第一阈值, 所述第一阈值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 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 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和;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 值, 从广播消息中获取第二阈值, 所述第二阈值至少包括所述第一 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 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和, 或, 所述第二阈值 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与所 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和;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判断所述通信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二阈 值;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将所 述第一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结合第四方面, 在第一种可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测量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 所 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任意一个邻小区;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一 阈值或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一门限值, 所述第一阈值至少包括所述第 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与所述第二小区的接 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和;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判断所述通信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阈 值, 或, 所述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一阈值之差是否大于所述第一门 限值;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 或, 所述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一阈值之差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将所述 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 值, 或, 所述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一阈值之差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 门限值,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与所述第二小区的频率优 先级的高低关系, 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选择到所述第二小区的相 应参数来确定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所 述相应参数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迟滞量 和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
结合第四方面, 在第二种可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大 于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 将所述第一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 的服务小区;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测量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 所 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任意一个邻小区;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小 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 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第二小 区的第二阈值, 所述第二阈值至少包括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 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与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 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和, 或, 当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 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之差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值, 获取第二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 是否大于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阈值, 或, 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 的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二阈值之差是否大于所述第二门限值;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或, 所述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二阈值之差大于所述第二门限值, 将所述 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所述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于所 述第二阈值, 或, 所述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二阈值之差小于或等于 所述第二门限值,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与所述第二小区 的频率优先级的高低关系, 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选择到所述第二 小区的相应参数来确定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 小区, 所述相应参数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 的迟滞量和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
结合第四方面、 第一至第二种可实现方式, 在第三种可实现方 式中,
接收机, 用于接收第一小区所属基站发送的广播消息, 所述广 播消息包括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 所述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 值的偏移量、 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迟滞量、 所述 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 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门 限值、 所述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参数、 所述第二小区的频率优先 级参数和选择小区等级参数中至少一个。
结合第三种可实现方式, 在第四种可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机还用于:
重复进行所述第二广播消息的检测, 直到检测到所述第二广播 消息, 接收所述第二广播消息。
结合第一至第二种可实现方式, 在第五种可实现方式中, 所述 终端设备还包括:
发射机, 用于向基站发送更新消息, 以便于所述基站将所述更 新消息透传至移动管理实体, 使得所述移动管理实体根据所述更新 消息寻呼所述终端设备, 所述更新消息包括所述第二小区的标识、 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迟滞量、 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和第 二门限值中至少一个。
结合第四方面、 第一至第五种可实现方式, 在第六种可实现方 式中,
所述通信参数为接收信号强度或接收信号质量;
当 所述通信参数为接收信号 强度时 , 所述第 一 阈值为
A+A 1 +C , 所述 A为接收信号强度值的最小阈值, 所述 A 1为接收信 号强度值的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所述 C为补偿量;
当所述通信参数为接收信号质量时, 所述第一阈值为 B+B 1 , 所述 B 为接收信号质量值的最小阈值, 所述 B 1 为接收信号质量值 的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第五方面, 提供一种基站, 包括:
处理器, 用于获取广播消息, 所述广播消息包括通信参数的第 二最小阈值、 所述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第一小区的 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迟滞量、 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 偏移量和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所述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 参数、 所述第二小区的频率优先级参数和选择小区等级参数中至少 一个,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小区;
发射机, 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广播消息, 以便于所述终端设备 根据所述广播消息选择小区。
结合第五方面, 在第一种可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从本地或从第二基站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请求消息、 响应消 息或更新消息中获取所述广播消息。
结合第一种可实现方式, 在第二种可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 还用于: 重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广播消息, 以便于所述终端设备 根据所述广播消息选择小区。
结合第二方面, 在第三种可实现方式中, 所述基站还包括: 接收机, 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更新消息, 所述更新消 息包括所述第二小区的标识、 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 的迟滞量、 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和第二门 限值中至少一个, 以便于将所述更新消息透传至移动管理实体, 使 得所述移动管理实体根据所述更新消息寻呼所述终端设备。
第六方面, 提供一种通信系统, 包括:
以上任意所述的终端设备和以上任意所述的基站中至少一个。 第七方面, 提供一种选择小区的方法, 应用于终端设备, 包 括:
测量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 所述第一小区是能够 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通信服务的小区;
判断所述通信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 所述 第一阈值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 阈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 量之和;
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 从广播消息中获 取第二阈值, 所述第二阈值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 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 二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和, 或, 所述第二阈值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 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 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和;
判断所述通信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将所述第一小区设置为 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结合第一方面, 在第一种可实现方式中, 在所述将所述第一小 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测量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 第一小区的任意一个邻小区;
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一阈值或所述第二小 区的第一门限值, 所述第一阈值至少包括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 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与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 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和;
判断所述通信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阈值, 或, 所述通信参 数值与所述第一阈值之差是否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 或, 所述通信参数值与 所述第一阈值之差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 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 或, 所述通信参 数值与所述第一阈值之差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根据所述第 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与所述第二小区的频率优先级的高低关系, 从 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选择到所述第二小区的相应参数来确定将所述 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所述相应参数至少包括 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迟滞量和所述第二小区的接 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
结合第七方面, 在第二种可实现方式中,
在所述判断所述通信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 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一小区的 第一阈值, 将所述第一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测量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 第一小区的任意一个邻小区; 当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 小区的第一阈值, 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第二小区的第二阈值, 所 述第二阈值至少包括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二最 小阈值与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 移量之和, 或, 当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 一小区的第一阈值之差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值, 获取第二小区的第 二门限值;
判断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二 小区的第二阈值, 或, 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与所 述第二阈值之差是否大于所述第二门限值;
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或, 所述通信参数值与 所述第二阈值之差大于所述第二门限值, 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 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若所述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 或, 所述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二阈值之差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门限值,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与所述第二小区的频率优先级的高 低关系, 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选择到所述第二小区的相应参数来 确定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所述相应参 数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迟滞量和所述第 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
结合第七方面、 第一至第二种可实现方式, 在第三种可实现方 式中, 在所述测量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或测量第二小 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之前, 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一小区所属基站发送的广播消息, 所述广播消息包括通 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 所述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迟滞量、 所述第二小区的接 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 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所述第 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参数、 所述第二小区的频率优先级参数和选择 小区等级参数中至少一个。
结合第三种可实现方式, 在第四种可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第 一小区所属基站发送的广播消息包括:
重复进行所述广播消息的检测, 直到检测到所述广播消息, 接 收所述广播消息。
结合第一至第二种可实现方式, 在第五种可实现方式中, 在所 述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之后, 所述方法 还包括:
向基站发送更新消息, 以便于所述基站将所述更新消息透传至 移动管理实体, 使得所述移动管理实体根据所述更新消息寻呼所述 终端设备, 所述更新消息包括所述第二小区的标识、 接收信号的通 信参数的迟滞量、 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和第二门限值中至 少一个。
结合第一方面、 第一至第五种可实现方式, 在第六种可实现方 式中,
所述通信参数为接收信号强度或接收信号质量;
当 所述通信参数为接收信号 强度时 , 所述第 一 阈值为
A+A 1 +C , 所述 A为接收信号强度值的最小阈值, 所述 A 1为接收信 号强度值的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所述 C为补偿量;
当所述通信参数为接收信号质量时, 所述第一阈值为 B+B 1 , 所述 B 为接收信号质量值的最小阈值, 所述 B 1 为接收信号质量值 的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第八方面, 提供一种选择小区的方法, 应用于基站, 包括: 获取广播消息, 所述广播消息包括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 所述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 信参数的迟滞量、 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和所述 第二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所述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参数、 所述第 二小区的频率优先级参数和选择小区等级参数中至少一个, 所述第 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小区;
向终端设备发送广播消息, 以便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广播 消息选择小区。
结合第八方面, 在第一种可实现方式中,
所述获取广播消息包括:
从本地或从第二基站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请求消息、 响应消 息或更新消息中获取所述广播消息。
结合第一种可实现方式, 在第二种可实现方式中,
所述向终端设备发送广播消息包括:
重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广播消息, 以便于所述终端设备 根据所述广播消息选择小区。
结合第八方面, 在第三种可实现方式中, 在所述向终端设备发 送广播消息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更新消息, 所述更新消息包括所述第 二小区的标识、 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迟滞量、 所 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和第二门限值中至少一 个, 以便于将所述更新消息透传至移动管理实体, 使得所述移动管 理实体根据所述更新消息寻呼所述终端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选择小区的装置、 方法及系统, 所述选 择小区的装置, 包括: 第一测量单元, 用于测量第一小区的接收信 号的通信参数值, 所述第一小区是能够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通信服 务的小区; 第一判断单元, 用于判断所述通信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 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 所述第一阈值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 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 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和; 第一获取单元, 用于若所述通 信参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 从广播消息中获取第二阈值, 所述第二阈值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 最小阈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的 偏移量之和, 或, 所述第二阈值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 的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 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和; 第二判断单元, 用于判断所述通信 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第一设置单元, 用于若所述通信参 数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将所述第一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 务小区。 这样一来, 当测量到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 小于或等于该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时, 通过获取第二阈值, 判断该 通信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将所述第一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 备的服务小区, 使得终端设备在空闲态时, 测量到的接收信号的通 信参数值满足小区选择的要求, 从而能够使终端设备进行正常通 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 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 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 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终端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 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又一种终端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 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结构示意图;
图 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示意图;
图 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再一种终端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 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基站结构示意图; 图 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通信系统示意图; 图 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选择小区的方法流程图; 图 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选择小区的方法流程图; 图 1 1 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又一种选择小区的方法流程图; 图 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再一种选择小区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 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 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 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 首先, 终端设备以非覆盖增 强方式选择能够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通信服务的小区, 假设终端设 备检测到第一小区满足为该终端设备提供通信服务的要求, 则将该 第一小区设置为该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若第一小区不满足为所述 终端设备提供通信服务的要求, 则该终端设备以覆盖增强方式选择 该第一小区, 使得第一小区满足为该终端设备提供通信服务的要 求, 则将所述第一小区设置为该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其中, 所述非覆盖增强方式为终端设备首先测量能够为该终端 设备提供通信服务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 并获取第 一小区的第一阈值, 然后, 判断所述通信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 阈值, 若该通信参数值大于该第一阈值, 则将所述第一小区设置为 该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所述通信参数为接收信号强度或接收信号 质量。
当通信参数为接收信号强度时, 所述第一阈值包括接收信号强 度的第一最小阈值、 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与 补偿量之和。 实际应用 中, 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一最小阈值可以用 Grxfev匪表示, 可以为小区选择时最小接收信号强度值, 接收信号强 度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可以用 β 表示, 可以为小区选择 时最小接收信号强度值的偏移量, 补偿量可以用 d^"。《表示, 所述 — =Max P ― P, , 其中, 所述 为终端设备在小区中允许的 最大上行发射功率, 所述 为由终端设备能力决定的最大上行发 射功率。 所述 。 "和 从终端设备所测量的小区所属基 站发送的广播消息中获得。 测量到的接收信号强度值可以用 表示。 因此, 当终端设备测量到的接收信号强度值大于第一阈值 日于 Qrxlevmeas > ( ^r /e min + Qrxlev min offset ) + ^compensation日于 ^夺 、则 _J. 的小区设置为该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当通信参数为接收信号质量时, 所述第一阈值包括接收信号质 量的第一最小阈值、 所述接收信号质量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 和。 实际应用 中, 接收信号质量的第一最小阈值可以用 匪表 示, 可以为小区选择时最小接收信号质量值, 接收信号质量的第一 最小阈值的偏移量可以用 0 o表示, 可以为小区选择时最小接收 信号质量值的偏移量。 测量到的接收信号质量值可以用 表 示。 因此, 当终端设备测量到的接收信号质量值大于第一阈值时, Qqualmeas > [ Qqualmm + Qqualmmoffset }时 , ;]夺终端设备测量的小区设置为该
S rxlev Qqualmeas i^ Qq al in + Qqual moffset ) p| S rxiev > 0 口 > 0日于 p为 g 则, 所述 可以为第一小区选择时接收信号强度值, 5 ^可以为第 一小区选择时接收信号质量值。 在本发明 中终端设备可以满足 S > G和 > G至少一个, 即终端设备测量到的接收信号强度值满足 fev > G和终端设备测量到的接收信号质量值满足1 > 0中至少一个, 该终端设备就可以驻留到测量的小区。 当终端设备进行小区重选时, 若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等于第 二小区的频率优先级,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小区, 终 端设备判断 值是否小于 值。 所述 值为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 度值与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一迟滞量之和, 所述 值为第二小区的接 收信号强度值与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一偏移量之差。 若 值小于 值, 将所述第一小区设置为该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通常情况下, 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一迟滞量可以用 表示, 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一偏移量可以用 ρ。 表示, 贝 |J ^ = 和 , 当 > ? p为 R准贝 'J 。 当终端设备进行小区重选时, 若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高于第 二小区的频率优先级,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小区。 判 断所述第一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该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之差是否小 于该第一小区的第一门限值, 且所述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该第 二小区的第一阈值之差是否大于该第二小区的第一门限值。
若所述第一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该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之差小 于该第一小区的第一门限值, 且所述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该第 二小区的第一阈值之差大于该第二小区的第一门限值, 。
当终端设备进行小区重选时, 若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低于第 二小区的频率优先级,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小区。 判 断所述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该第二小区的第一阈值之差是否大 于该第二小区的第一门限值, 若所述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该第 二小区的第一阈值之差大于该第二小区的第一门限值, 将所述第一 小区设置为该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所述覆盖增强方式为当终端设备测量到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 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 终端设备可以从本地或广播消 息中获取第二阈值, 判断该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是否 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将所述 第一小区设置为该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当通信参数为接收信号强度时, 所述第二阈值包括接收信号强 度的第一最小阈值、 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二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与 补偿量之和, 或, 所述第二阈值包括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二最小阈 值、 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与补偿量之和。 其 中, 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二最小阈值小于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的第 一最小阈值, 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二最小阈值的偏移量小于所述 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二最小 阈值的偏移量可以用 表示, 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二最小阈值 可以用 2 fevmm_ce表示。 因此, 当接收信号强度值大于第二阈值时, -^j- 用 Qrxlevmeas > ^ Qrx lev min + Qrxlev min offset _ ce ) + ^compensation ^- ^夺 测量的小区设置为该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当通信参数为接收信号质量时, 所述第二阈值包括接收信号质 量的第一最小阈值与所述接收信号质量的第二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 和, 或, 所述第二阈值包括接收信号质量的第二最小阈值与所述接 收信号质量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和。 其中, 所述接收信号质 量的第二最小阈值小于所述接收信号质量的第一最小阈值, 所述接 收信号质量的第二最小阈值的偏移量小于所述接收信号质量的第一 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接收信号质量的第二最小阈值的偏移量可以用 Q ffi" 表示, 所述接收信号质量的第二最小阈值可以用 "a nm-ce表示。 因此, 当 接 收 信 号 质 量 值 大 于 第 二 阈 值 时 , 即 可 以 用
Qqualmeas > (Qrqualmm_ce + Qqual mm offset }表示, ;]夺终端设备测量的小区设置为 该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当终端设备进行小区重选时, 若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等于第 二小区的频率优先级,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小区, 获 取 值或 值 , 所述 值为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与接收信号 强度的第二迟滞量之和, 所述 1值为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与 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二偏移量之差。 判断所述 值是否小于所述 值, 若所述 值小于所述 1值, 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 备的服务小区。
通常情况下, 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二迟滞量可以用 β _εβ表示, 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二偏移量可以用 表 示 , 贝 lj = Qmeas,s + Quyst _ce ^ ^nl = Qmeas.n Q offset _ce , > 为 R准贝' J。 其中 , 所述通信参数的第二迟滞量小于所述通信参数的第一迟滞量, 所述 通信参数的第二偏移量小于所述通信参数的第一偏移量。
当终端设备进行小区重选时, 若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高于第 二小区的频率优先级,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小区。 判 断所述第一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二阈值之差是否 小于该第一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二 小区的第二阈值之差是否大于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若所述第一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二阈值之差 小于该第一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二 小区的第二阈值之差大于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将所述第二 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当终端设备进行小区重选时, 若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低于第 二小区的频率优先级,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小区。 判 断所述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该第二小区的第二阈值之差是否大 于该第二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若所述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该第 二小区的第二阈值之差是否大于该第二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将所述 第二小区设置为该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需要说明的是, 当终端设备以覆盖增强的方式选择到驻留的小 区后, 需要从该终端设备接收的广播消息中获取覆盖增强等级, 即 终端设备选择小区的等级参数。 小区等级参数包括高覆盖增强等 级、 中覆盖增强等级和低覆盖增强等级。 所述覆盖增强等级表示终 端设备驻留到适合为该终端设备提供通信服务的小区后, 该终端设 备与基站之间进行消息交互时, 可以根据终端设备测量到小区的接 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来确定使用高覆盖增强等级、 中覆盖增强等级 或低覆盖增强等级。 示例的, 当终端设备测量到小区的接收信号的 通信参数值较低时, 可以使用高覆盖增强等级。 当终端设备测量到 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较高时, 可以使用中覆盖增强等级或 低覆盖增强等级。
具体的, 如下所述的与本发明相关的实施例。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 10 , 假设终端设备以覆盖增 强的方式进行初始小区选择, 如图 1 所示, 包括:
第一测量单元 101 , 用于测量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 值, 所述第一小区是能够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通信服务的小区。
所述通信参数为接收信号强度或接收信号质量, 所述通信参数 值可以是接收信号强度值或接收信号质量值。
第一判断单元 102 , 用于判断所述通信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第 一小区的第一阈值, 所述第一阈值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 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 数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和。
若测量到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大于第一阈值, 将所述第一 小区设置为该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若测量到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获取 第二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 终端设备可以接收第一小区所属基站发送的广 播消息, 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第一阈值。 所述第一阈值至少包括 所述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与所述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 移量之和。
当 所述通信参数为接收信号 强度时 , 所述第 一 阈值为
A+A 1 +C , 所述 A为接收信号强度值的最小值, 所述 A 1为接收信号 强度值的最小值的偏移量, 所述 C为补偿量。
当所述通信参数为接收信号质量时, 所述第一阈值为 B+B 1 , 所述 B 为接收信号质量值的最小值, 所述 B 1 为接收信号质量值的 最小值的偏移量。
本发明实施例假设所述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 获取第二阈值。
第一获取单元 103 , 用于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 一阈值, 从广播消息中获取第二阈值, 所述第二阈值至少包括所述 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 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和, 或, 所述第二 阈值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 与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 和。
其中, 所述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小于所述通信参数的第一 最小阈值, 所述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的偏移量小于所述通信参 数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从而所述第二阈值小于所述第一阈 值, 以便于终端设备可以将所述第一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 务小区。
需要说明的是, 当终端设备处于覆盖增强状态下时, 终端设备 可以重复检测广播消息, 直到检测到所述广播消息, 接收该广播消 息。
第二判断单元 104 , 用于判断所述通信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第 二阈值。
若测量到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大于该第一小区 的第二阈值, 将所述第一小区设置为该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若测量到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于该第 一小区的第二阈值, 获取第三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假设测量到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 大于该第一小区的第二阈值, 将所述第一小区设置为该终端设备的 服务小区。
第一设置单元 105 , 用于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二阈 值, 将所述第一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这样一来, 当测量到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小于 或等于该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时, 通过获取第二阈值, 判断该通信 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将所述第一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 服务小区, 使得终端设备在空闲态时, 测量到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 数值满足小区选择的要求, 从而能够使终端设备进行正常通信。
示例的, 假设通信参数为接收信号强度, 通常情况下, 测量到 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可以用 表示, 第一小区的接收信 号强度的第一最小阈值可以用 m表示, 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 可以用 ^示 ,
则当测量到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即
Qrxlevmeas < ( ^r /e min Qrxlevmmoffset ) ^compensation日于 小区 一 闹
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二最小阈值可以用 ^"^皿 -
或 ( wn_ee + wn ,) + compensation时, 将所述第一小区设置 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其中 , ^compensation ~ΜαΧ ( ΡΕΜαχ - PjjMax , 0 ) , 所述 ΡΕΜαχ为第 ■小区允许终端 设备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 从广播消息中获取 , 所述 为由 终 端 设 备 能 力 决 定 的 最 大 上 行 发 射 功 率 , 所 述
Pcompensation =M<^ ( θ)表示第一小区允许终端设备的最大上行发射 功率与由终端设备能力决定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之差和 0 之间取一 个最大值, 贝1 J所述 P dn为一个大于等于 0的值。 当 PEMax大于 ΡυΜαχ , Compensation大于 0 时, 则缩小终端设备在小区边缘的接入范围, 避免由 于终端设备发射功率不足导致掉话和接入失败等问题, 而当 于 , 等于 () 时, 则终端设备可以按照最大上行发射功率 进行小区驻留, 接入网络。 所述 Qr ^腿。 ffiet仅在终端设备周期性搜索 高优先级 PLMN (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 公共陆地移动网络 ) 的情况下, 作为 dfevmin的一个补偿值使用。 所述 为终端设备 测量到的第一小区的 RSRP ( 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 , 参 考信号接收功率) 实际值。 实际应用中, ^rxfev匪为整数型, 可以是
-70至 -22任意一个负整数 , β 也为整数型 , 可以是 1至 8任意 一个整数。
假设当测量到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 为 -45 , 第一 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一最小阈值 ^^ 11为 -50 , 第一小区的接收 信号强度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Qrxlev ^ offiet为 ,, 补偿量 Compensation为
0 , 则第一阈值为 -50+7+0 , 判断测量到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 值是否大于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 即测量到的接收信号强度值小于 第一阈值 -45<-50+7+0 , 则终端设备再从广播消息中获取第一小区 的第二阈值, 判断测量到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是否大于第 一小区的第二阈值。
假设当该广播消息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二最 小阈值 β·^^11- 为 -55 , 测量到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 为 -45 , 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 为 7 , 补偿量 Patin为 0 , 则第二阈值为 - 55 +7+0 , 判断测量到的第 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是否大于第一小区的第二阈值, 即测量到 的 第 一 小 区 的接收信号 强 度值 大于 第 一 小 区 的 第 二 阈 值 -45>-55+7+0, 则将所述第一小 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 区。
或者, 假设当该广播消息包括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二 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β ee为 2 时, 测量到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 强度值 为—45 , 第一小 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一最小阈值
Qrxlev An为 _ 50 , 补偿量 P P 为 0 , 则第二阈值为 - 50 + 2 + 0 , 判断测量 到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是否大于第一小区的第二阈值, 即 测量到的第一小 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大于第一小区的第二阈值
-45>-50+2+0, 则将所述第一小 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 区。
特别的, 终端设备还可以从广播消息中获取公共偏移量, 所述 公共偏移量可以用 Q 表示 , 该公共偏移量 为枚举型, 可以取
-24, -22, -20, -18, -16, -14, -12, -10, -8,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中任意一个。 当测量到的第 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时, 利用 公共偏移量来减小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 以便于获得第一小区的第 二阈值, 使测量到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大于第一小区的第 二阈值, 将所述第一小区设置为该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示例的 假设测量到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 Q"i—为 -45, 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一最小阈值 dfevmm为 -50, 第一 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 为 7, 补偿量 为 (), 公共偏移量 。 为 3 , 则第一阈值为 - 50 - 3 + 7 + 0 , 判断测 量到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是否大于第一小区的第二阈值, 即测量到的接收信号强度值大于第二阈值 -45>-50-3+7+0 , 则将所 述第一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需要说明的是, 终端设备在初次选择小区时, 还可以直接从本 地或广播消息中获取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二最小阈值或接 收信号强度的第二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得到第一小区的第二阈值, 判断测量到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是否大于第一小区的第二 阈值, 若测量到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大于第一小区的第二 阈值, 将所述第一小区设置为该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这样一来, 终端设备可以快速地选择到适合终端设备驻留的小区, 缩短了终端 设备选择小区的时间, 使终端设备进行正常通信。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 10 , 假设基于实施例二所述 的终端设备以覆盖增强的方式选择第一小区为服务小区, 以非覆盖 增强的方式重选第二小区, 如图 2所示, 包括:
接收单元 106 , 用于接收第一小区所属基站发送的广播消息。 所述广播消息包括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 所述通信参数的 第二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迟 滞量、 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 所述第二小 区的第二门限值、 所述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参数、 所述第二小区 的频率优先级参数和选择小区等级参数中至少一个。
需要说明的是, 终端设备还可以重复进行广播消息的检测, 直 到检测到所述广播消息, 接收所述广播消息。
第一测量单元 101 , 用于测量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 值, 所述第一小区是能够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通信服务的小区。
在终端设备测量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之前, 终端 设备开机或者从盲区进入信号覆盖区域时, 需要检测能够为所述终 端设备提供通信服务的小区, 进行小区驻留。 若终端设备没有存储 能够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通信服务的小区的信息, 则终端设备对该 终端设备支持的全频段进行搜索, 当终端设备发现较强频率的频 点, 可以对该频点的小区进行测量, 以便于终端设备驻留到该小 区。 本发明实施例假设终端设备进行全频段搜索后, 搜索到第一小 区, 该第一小区是该终端设备检测到的能够为该终端设备提供通信 服务的小区。
需要说明的是, 若终端设备存储有能够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通 信服务的小区的信息, 则该终端设备先测量所述小区, 若该小区能 够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通信服务, 该终端设备驻留到该小区。 其 中, 终端设备进行全频段搜索的过程为现有技术, 本发明实施例对 此不作贅述。
第一判断单元 102 , 用于判断所述通信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第 一小区的第一阈值, 所述第一阈值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 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 数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和。
终端设备接收该第一小区所属基站发送的广播消息, 该广播消 息至少包括所述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和该接收信号 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第一获取单元 103 , 用于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 一阈值, 从广播消息中获取第二阈值, 所述第二阈值至少包括所述 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 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和, 或, 所述第二 阈值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 与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 和。
所述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小于所述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 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从而所述第二阈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 终端设备还可以从本地获取所述通信参数的第 二最小阈值或所述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第二判断单元 104 , 用于判断所述通信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第 二阈值。
第一设置单元 105 , 用于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二阈 值, 将所述第一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第二测量单元 107 , 用于测量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 值,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任意一个邻小区。
当终端设备测量到的第一小区的通信参数值大于第一小区的第 二阈值, 将所述第一小区设置为该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使终端设 备进行正常通信后, 终端设备可以持续测量第一小区的通信参数值 和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任意一 个邻小区。
第二获取单元 108 , 用于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所述第二小区 的第一阈值或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一门限值, 所述第一阈值至少包括 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与所述第二小 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和;
第三判断单元 109 , 用于判断所述通信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第 一阈值, 或, 所述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一阈值之差是否大于所述第 一门限值。
第二设置单元 1010 , 用于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一阈 值, 或, 所述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一阈值之差大于所述第一门限 值, 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当终端设备从广播消息中获取到第二小区的第一阈值时, 判断 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 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 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当终端设备从广播消息中获取到第二小 区的第一门限值时, 判断所述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一阈 值之差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 的服务小区。
特别的, 终端设备的第二设置单元还可以根据所述第二小区的 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一阈值之差大于所述第二门限值, 将所述第二 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发送单元 101 1 , 用于向基站发送更新消息, 以便于所述基站 将所述更新消息透传至移动管理实体, 使得所述移动管理实体根据 所述更新消息寻呼所述终端设备, 所述更新消息包括所述第二小区 的标识和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阈值或第二小区的 第一门限值。
第二设置单元 1010 还用于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 第一阈值, 或, 所述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一阈值之差小于或等于所 述第一门限值,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与所述第二小区的 频率优先级的高低关系, 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选择到所述第二小 区的相应参数来确定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 区, 所述相应参数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 迟滞量和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
所述发送单元 101 1 还用于向基站发送更新消息, 以便于所述 基站将所述更新消息透传至移动管理实体, 使得所述移动管理实体 根据所述更新消息寻呼所述终端设备, 所述更新消息包括所述第二 小区的标识和根据第二小区频率优先级获取的所述第二小区的相应 参数。
所述第二小区的相应参数包括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 的迟滞量、 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和第二小区的 第二门限值中至少一个。 这样一来, 当测量到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小于 或等于该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时, 通过获取第二阈值, 判断该通信 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将所述第一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 服务小区后, 存在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一 阈值, 或, 所述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一阈值之差大于所 述第一门限值, 使得终端设备可以重选到第二小区, 在终端设备进 行正常通信的情况下, 提高了终端设备的通信质量。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 10 , 假设基于实施例二所述 的终端设备测量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 并获取到第 一小区的第一阈值, 判断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大于第 一小区的第一阈值, 即以非覆盖增强的方式选择第一小区为服务小 区, 以覆盖增强的方式重选第二小区, 如图 3所示, 包括:
接收单元 106 , 用于接收第一小区所属基站发送的广播消息。 所述广播消息包括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 所述通信参数的 第二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迟 滞量、 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 所述第二小 区的第二门限值、 所述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参数、 所述第二小区 的频率优先级参数和选择小区等级参数中至少一个。
需要说明的是, 终端设备还可以重复进行广播消息的检测, 直 到检测到所述广播消息, 接收所述广播消息。
所述第一设置单元 105还用于若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 信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 将所述第一小区设置为所 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第三测量单元 1012 , 用于测量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 数值。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任意一个邻小区。
第三获取单元 1013 , 用于当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 参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 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 取第二小区的第二阈值, 或, 当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 数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之差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值, 获取 第二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所述第二阈值至少包括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 第二最小阈值与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 值的偏移量之和。
第四判断单元 1014 , 用于判断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 信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阈值, 或, 所述第二小区的 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二阈值之差是否大于所述第二门限 值。
第三设置单元 101 5 , 用于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二阈 值, 或, 所述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二阈值之差大于所述第二门限 值, 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当终端设备从广播消息中获取到第二小区的第二阈值时, 判断 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 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当终端设备从广播消息中获取到第二小 区的第二门限值时, 判断所述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二阈 值之差大于所述第二门限值, 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 的服务小区。
特别的, 终端设备的第三设置单元还可以根据所述第二小区的 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一阈值之差大于所述第二门限值, 将所述第二 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所述发送单元 101 1 还用于向基站发送更新消息, 以便于所述 基站将所述更新消息透传至移动管理实体, 使得所述移动管理实体 根据所述更新消息寻呼所述终端设备, 所述更新消息包括所述第二 小区的标识和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二阈值或第二小 区的第二门限值。
所述第三设置单元 101 5 还用于若所述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 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 或, 所述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二阈值之 差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门限值,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与 所述第二小区的频率优先级的高低关系, 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选 择到所述第二小区的相应参数来确定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 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所述相应参数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 号的通信参数的迟滞量和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 移量。
所述发送单元 101 1 还用于向基站发送更新消息, 以便于所述 基站将所述更新消息透传至移动管理实体, 使得所述移动管理实体 根据所述更新消息寻呼所述终端设备, 所述更新消息包括所述第二 小区的标识和根据第二小区频率优先级获取的所述第二小区的相应 参数。
这样一来, 当测量到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大于 该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时, 将所述第一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 服务小区之后, 若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 于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 则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第二小区的 第二阈值, 判断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阈 值, 或, 所述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二阈值之差大于所述 第二门限值, 使得终端设备可以重选到第二小区, 在终端设备进行 正常通信的情况下, 提高了终端设备的通信质量。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 在终端设备重选到第一小区 的邻小区, 即能够为该终端设备提供通信服务的第二小区时, 若第 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一阈值, 终端设 备需要根据第二小区的载频优先级与第一小区的载频优先级的高低 关系, 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选择到所述第二小区的相应参数, 选 择不同的测量启动规则, 来确定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 备的服务小区, 以便于使终端设备进行正常通信。
通常情况下, 小区的载频优先级在基站中配置, 通过基站向终 端设备发送广播消息的方式告知终端设备小区的载频优先级, 所述 广播消息中携带有小区的载频优先级。 终端设备重选小区时可以用 cellReselectionPriority 表示小区的载频优先级, 所述小区的载频优 先级取值范围为 0 到 7 , 该小区的载频优先级的值越大, 表示对应 载频上所有小区的重选优先级越高。
当终端设备进行小区重选时, 若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等于第 二小区的频率优先级,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小区, 获 取 值或 值 , 所述 值为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与接收信号 强度的第二迟滞量之和, 所述 值为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与 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二偏移量之差。 判断所述 值是否小于所述 R"i 值, 若所述 值小于所述 1值, 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 备的服务小区。
通常情况下, 第一小区的通信参数的第一迟滞量可以用 表 示, 所述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的第一偏移量可以用 β 表示, 则
Rs = Qmeas,S + Qnyst和 Rn = QmeaS,n _ Qoffiet , 即 ?„ > 为 R 准贝 |J , 所述 Qnyst和 Qoffiet用 于小区重选时防止产生乒乓效应。
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二迟滞量可以用 β 表示, 第 二小 区 的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二偏移量可以用 Q 表示 , 则
= QmeaS,S + Quyst _ce和 ^«1 = QmeaS,n _ Qoffiet _ce , l > 为 R准贝 'J。 其中 , 所述通 信参数的第二迟滞量小于所述通信参数的第一迟滞量, 所述通信参 数的第二偏移量小于所述通信参数的第一偏移量。
当终端设备进行小区重选时, 若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高于第 二小区的频率优先级,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小区。 判 断所述第一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二阈值之差是否 小于该第一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二 小区的第二阈值之差是否大于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若所述第一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二阈值之差 小于该第一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二 小区的第二阈值之差大于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将所述第二 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当终端设备进行小区重选时, 若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低于第 二小区的频率优先级,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小区。 判 断所述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该第二小区的第二阈值之差是否大 于该第二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若所述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该第 二小区的第二阈值之差是否大于该第二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将所述 第二小区设置为该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同理, 在终端设备重选到第一小区的邻小区, 即能够为该终端 设备提供通信服务的第二小区时, 当第一小区的通信参数值小于或 等于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一阈值, 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于 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阈值, 终端设备需要根据第二小区的载频优先 级与第一小区的载频优先级的高低关系, 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选 择到所述第二小区的相应参数, 选择不同的测量启动规则, 来确定 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以便于使终端设 备进行正常通信。
当终端设备进行小区重选时, 若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等于第 二小区的频率优先级,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小区, 获 取 值或 值 , 所述 值为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与接收信号 强度的第二迟滞量之和, 所述 1值为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与 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二偏移量之差。 判断所述 值是否小于所述 值, 若所述 值小于所述 1值, 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 备的服务小区。
通常情况下, 第一小区的通信参数的第一迟滞量可以用 表 示, 所述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的第一偏移量可以用 β 表示, 则
Rs = QmeaS,S + Qtfyst和 Rn = QmeaS,n _ Qoffiet , 即 R« > 为 R 准贝 'J , 所述 ^Hyst和 Qoffiet用 于小区重选时防止产生乒乓效应。
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二迟滞量可以用 β 表示, 第 二小 区 的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二偏移量可以用 Q '― 表示 , 则
= QmeaS,S + Quyst _ce和 ^«1 = QmeaS,n _ Qoffiet _ce , l > 为 R准贝 'J。 其中 , 所述通 信参数的第二迟滞量小于所述通信参数的第一迟滞量, 所述通信参 数的第二偏移量小于所述通信参数的第一偏移量。
当终端设备进行小区重选时, 若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高于第 二小区的频率优先级,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小区。 判 断所述第一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二阈值之差是否 小于该第一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二 小区的第二阈值之差是否大于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若所述第一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二阈值之差 小于该第一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二 小区的第二阈值之差大于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将所述第二 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当终端设备进行小区重选时, 若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低于第 二小区的频率优先级,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小区。 判 断所述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该第二小区的第二阈值之差是否大 于该第二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若所述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该第 二小区的第二阈值之差是否大于该第二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将所述 第二小区设置为该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示例的, 当终端设备以覆盖增强的方式选择到第一小区, 将第 一小区设置为该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后, 若终端设备从接收信号较 弱的地方移动到接收信号较强的地方, 存在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较 强, 终端设备以非覆盖增强的方式重选到第二小区, 但是要当端设 备从接收信号较强的地方又移动到接收信号较弱的地方时, 此时所 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也较弱, 则终端设备测量到的接收信号的通 信参数值无法满足 S 准则, 则终端设备通过判断第一小区的频率优 先级与第二小区的频率优先级的方式进行小区重选。
当终端设备以非覆盖增强的方式选择到第一小区, 将第一小区 设置为该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后, 若终端设备从接收信号较强的地 方移动到接收信号较弱的地方, 存在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较弱, 终 端设备以覆盖增强的方式重选到第二小区, 此时, 终端设备的优先 级可以是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低于第二小区的频率优先级。 且终 端设备还可以通过判断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与第二小区的频率优 先级的方式进行小区重选。
这样一来, 当终端设备以非覆盖增强方式选择到第二小区, 将 第二小区设置为该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后, 当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 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一阈值时, 或当终端设备以覆盖增 强方式选择到第二小区, 将第二小区设置为该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后, 当第一小区的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一阈 值, 或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阈值 时, 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小区的载频优先级与第一小区的载频优 先级的高低关系, 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选择到所述第二小区的相 应参数, 选择不同的测量启动规则, 来确定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 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以便于使终端设备进行正常通信。 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 20 , 如图 4所示, 包括:
获取单元 201 , 用于获取广播消息。
所述广播消息包括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 所述通信参数的 第二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迟滞 量、 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和所述第二小区的第 二门限值、 所述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参数、 所述第二小区的频率 优先级参数和选择小区等级参数中至少一个,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 第一小区的邻小区。
发送单元 202 , 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广播消息, 以便于所述终 端设备根据所述广播消息选择小区。
所述获取单元 201具体用于:
从本地或从第二基站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请求消息、 响应消 息或更新消息中获取所述小区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 202还用于:
重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广播消息, 以便于所述终端设备 根据所述广播消息选择小区。
所述基站 20还包括:
接收单元 203 , 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更新消息。
所述更新消息包括所述第二小区的标识、 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 信号的通信参数的迟滞量、 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 偏移量和第二门限值中至少一个, 以便于将所述更新消息透传至移 动管理实体, 使得所述移动管理实体根据所述更新消息寻呼所述终 端设备。
这样一来, 基站通过获取广播消息, 向终端设备发送该广播消 息, 所述广播消息包括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 所述通信参数的 第二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迟滞 量、 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和所述第二小区的第 二门限值、 所述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参数、 所述第二小区的频率 优先级参数和选择小区等级参数中至少一个,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 第一小区的邻小区, 以便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广播消息选择小 区, 使得所述终端设备能够进行正常通信, 并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 送的更新消息, 以便于将所述更新消息透传至移动管理实体, 使得 所述移动管理实体根据所述更新消息寻呼所述终端设备。 实施例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 30 , 如图 5所示, 包括: 终端设备 301和基站 302 ,
假设所述终端设备 301 以覆盖增强的方式进行初始小区选择, 用于测量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 所述第一小区是能够 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通信服务的小区; 判断所述通信参数值是否大 于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 所述第一阈值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 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 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和; 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小于 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 从广播消息中获取第二阈值, 所述第二阈值 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与所 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和, 或, 所述第二阈值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 第二最小阈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 值的偏移量之和; 判断所述通信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若 所述通信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将所述第一小区设置为所述终 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假设所述终端设备 301基于以覆盖增强的方式进行初始小区选 择, 以非覆盖增强的方式重选第二小区, 用于在所述将所述第一小 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之后, 测量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 的通信参数值,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任意一个邻小区; 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一阈值或所述第二小区的 第一门限值, 所述第一阈值至少包括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 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与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 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和; 判断所述通信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 阈值, 或, 所述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一阈值之差是否大于所述第一 门限值; 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 或, 所述通信参数 值与所述第一阈值之差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 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 一阈值, 或, 所述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一阈值之差小于或等于所述 第一门限值,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与所述第二小区的频 率优先级的高低关系, 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选择到所述第二小区 的相应参数来确定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 区, 所述相应参数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 迟滞量和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
假设所述终端设备 301基于终端设备 301 测量到第一小区的接 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 并获取到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 判断第一小 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大于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 即以非覆盖 增强的方式选择第一小区为服务小区, 以覆盖增强的方式重选第二 小区, 在所述判断所述通信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阈 值之后,
若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一小区的 第一阈值, 将所述第一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测量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 第一小区的任意一个邻小区; 当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 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 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 第二小区的第二阈值, 所述第二阈值至少包括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 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与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 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和, 或, 当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 号的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之差小于或等于第一门 限值, 获取第二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判断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二 小区的第二阈值, 或, 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与所 述第二阈值之差是否大于所述第二门限值;
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或, 所述通信参数值与 所述第二阈值之差大于所述第二门限值, 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 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若所述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 或, 所述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二阈值之差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门限值,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与所述第二小区的频率优先级的高 低关系, 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选择到所述第二小区的相应参数来 确定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所述相应参 数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迟滞量和所述第 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
需要说明的是, 在所述测量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 或测量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之前,
终端设备需要先接收第一小区所属基站发送的广播消息, 所述 广播消息包括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 所述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 阈值的偏移量、 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迟滞量、 所 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 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 门限值、 所述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参数、 所述第二小区的频率优 先级参数和选择小区等级参数中至少一个。
特别的, 终端设备还可以重复进行所述广播消息的检测, 直到 检测到所述广播消息, 接收所述广播消息。
进一步的, 在所述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 小区之后,
终端设备需要向基站发送更新消息, 以便于所述基站将所述更 新消息透传至移动管理实体, 使得所述移动管理实体根据所述更新 消息寻呼所述终端设备, 所述更新消息包括所述第二小区的标识、 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迟滞量、 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和第 二门限值中至少一个。
所述通信参数为接收信号强度或接收信号质量;
当 所述通信参数为接收信号 强度时 , 所述第 一 阈值为
A+A 1 +C , 所述 A为接收信号强度值的最小阈值, 所述 A 1为接收信 号强度值的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所述 C为补偿量;
当所述通信参数为接收信号质量时, 所述第一阈值为 B+B 1 , 所述 B 为接收信号质量值的最小阈值, 所述 B 1 为接收信号质量值 的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所述基站 302用于获取广播消息, 所述广播消息包括通信参数 的第二最小阈值、 所述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第一小 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迟滞量、 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 数的偏移量和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所述第一小区的频率优 先级参数、 所述第二小区的频率优先级参数和选择小区等级参数中 至少一个,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小区; 向终端设备发 送广播消息, 以便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广播消息选择小区。
特别的, 基站可以从本地或从第二基站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 请求消息、 响应消息或更新消息中获取所述广播消息。
基站可以重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广播消息, 以便于所述 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广播消息选择小区。
进一步的, 在所述向终端设备发送广播消息之后,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更新消息, 所述更新消息包括所述第 二小区的标识、 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迟滞量、 所 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和第二门限值中至少一 个, 以便于将所述更新消息透传至移动管理实体, 使得所述移动管 理实体根据所述更新消息寻呼所述终端设备。 实施例八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 40 , 如图 6所示, 包括: 处理器 401 , 用于测量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 所 述第一小区是能够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通信服务的小区。
所述通信参数为接收信号强度或接收信号质量;
当 所述通信参数为接收信号 强度时 , 所述第 一 阈值为 A+A 1 +C , 所述 A为接收信号强度值的最小阈值, 所述 A 1为接收信 号强度值的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所述 C为补偿量;
当所述通信参数为接收信号质量时, 所述第一阈值为 B+B 1 , 所述 B 为接收信号质量值的最小阈值, 所述 B 1 为接收信号质量值 的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所述处理器 401还用于判断所述通信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 小区的第一阈值。
所述第一阈值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 第一最小阈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 值的偏移量之和。 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 阈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 量可以从本地获取也可以从第一小区所属基站发送的广播消息中获 取。
所述处理器 401还用于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 阈值, 从广播消息中获取第二阈值。 所述第二阈值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 第一最小阈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 值的偏移量之和, 或, 所述第二阈值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 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 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和。
所述处理器 401还用于判断所述通信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二 阈值。
所述处理器 401还用于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将所述第一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这样一来, 当测量到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小于 或等于该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时, 通过获取第二阈值, 判断该通信 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将所述第一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 服务小区, 使得终端设备在空闲态时, 测量到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 数值满足小区选择的要求, 从而能够使终端设备进行正常通信。
所述处理器 401 还用于测量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 值,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任意一个邻小区;
所述处理器 401还用于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所述第二小区的 第一阈值或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一门限值。
所述第一阈值至少包括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 第一最小阈值与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 值的偏移量之和。
所述处理器 401还用于判断所述通信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 阈值, 或, 所述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一阈值之差是否大于所述第一 门限值。
所述处理器 401还用于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 或, 所述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一阈值之差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将 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所述处理器 40 1还用于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 阈值, 或, 所述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一阈值之差小于或等于所述第 一门限值,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与所述第二小区的频率 优先级的高低关系, 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选择到所述第二小区的 相应参数来确定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所述相应参数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迟滞 量和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
这样一来, 当测量到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小于 或等于该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时, 通过获取第二阈值, 判断该通信 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将所述第一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 服务小区后, 存在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一 阈值, 或, 所述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一阈值之差大于所 述第一门限值, 使得终端设备可以重选到第二小区, 在终端设备进 行正常通信的情况下, 提高了终端设备的通信质量。
示例的, 假设通信参数为接收信号强度, 通常情况下, 测量到 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可以用 表示, 第一小区的接收信 号强度的第一最小阈值可以用 m表示, 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 度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可以用 表示, 补偿量可以用 示 , 第 "阈值可以用 (^r fevmin + Qrxlevmmoffset ) + ^compensation 示 , 则当测量到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即
Qrxlevmeas < ^ ^r /e min Qrxlevmmoffset ) ^compensation日于 .小 区 一 闹
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二最小阈值可以用 η-
Qrxlevmeas > ( Qrxlev mn_ ce + Qrxlev m offset ) + ^compensation日于 ^夺戶斤 小区 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其中 , ^compensation ~MaX ( PEUax _ [/Μ。χ,0) , 所述 ΡΕΜαχ为第 ■小区允许终端 设备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 从广播消息中获取 PEM , 所述 为由 终 端 设 备 能 力 决 定 的 最 大 上 行 发 射 功 率 , 所 述 表示第一小区允许终端设备的最大上行发射 功率与由终端设备能力决定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之差和 0 之间取一 个最大值, 贝1 J所述 Ρ,α"为一个大于等于 0的值。 当 PEMax大于 ΡυΜαχ , Compensation大于 0 时, 则缩小终端设备在小区边缘的接入范围, 避免由 于终端设备发射功率不足导致掉话和接入失败等问题, 而当 、 于 Ρυ , Pcompensation等于 () 时, 则终端设备可以按照最大上行发射功率 进行小区驻留, 接入网络。 所述 Qr ^腿。ffiet仅在终端设备周期性搜索 高优先级 PLMN (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 公共陆地移动网络 ) 的情况下, 作为 dfevmin的一个补偿值使用。 所述 Qrd―为终端设备 测量到的第一小区的 RSRP ( 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 , 参 考信号接收功率) 实际值。 实际应用中, 匪为整数型, 可以是
-70至 -22任意一个负整数 , 0 匪。 也为整数型 , 可以是 1至 8任意 一个整数。
假设当测量到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 为 -45 , 第一 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一最小阈值 ^^^匪为 -50 , 第一小区的接收 信号强度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Qrxlev ^ offiet为 ,, 补偿量 Compensation为
0 , 则第一阈值为 -50+7+0 , 判断测量到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 值是否大于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 即测量到的接收信号强度值小于 第一阈值 -45<-50+7+0 , 则终端设备再从广播消息中获取第一小区 的第二阈值, 判断测量到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是否大于第 一小区的第二阈值。
假设当该广播消息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二最 小阈值 ^^^n- 为 -55 , 测量到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 为—45 , 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为 7 , 补偿量 Ρ,—为 0 , 则第二阈值为 - 55 +7+0 , 判断测量到的第 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是否大于第一小区的第二阈值, 即测量到 的 第 一 小 区 的接收信号 强 度值 大于 第 一 小 区 的 第 二 阈 值 -45>-55+7+0, 则将所述第一小 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 区。
或者, 假设当该广播消息包括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二 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为 2 时, 测量到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 强度值 为—45 , 第一小 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一最小阈值
Qrxlevv^n为 50 , 补偿量 为 0 , 则第二阈值为 - 50 + 2 + 0 , 判断测量 到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是否大于第一小区的第二阈值, 即 测量到的第一小 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大于第一小区的第二阈值
-45>-50+2+0 则将所述第一小 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 区。
特别的, 终端设备还可以从广播消息中获取公共偏移量, 所述 公共偏移量可以用 Q 表示 , 该公共偏移量 Qffiet为枚举型, 可以取
-24, -22, -20, -18, -16, -14, -12, -10, -8,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中任意一个。 当测量到的第 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时, 利用 公共偏移量来减小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 以便于获得第一小区的第 二阈值, 使测量到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大于第一小区的第 二阈值, 将所述第一小区设置为该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示例的, 假设测量到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 Q"i—为 -45, 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一最小阈值 dfevmm为 -50, 第一 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0 为 7, 补偿量
Compensation为 (), 公共偏移量 QffSet3 , 则第一阈值为 - 50 - 3 + 7 + 0 , 判断测 量到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是否大于第一小区的第二阈值, 即测量到的接收信号强度值大于第二阈值 -45>-50-3+7+0, 则将所 述第一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需要说明的是, 终端设备在初次选择小区时, 还可以直接从本 地或广播消息中获取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二最小阈值或接 收信号强度的第二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得到第一小区的第二阈值, 判断测量到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是否大于第一小区的第二 阈值, 若测量到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大于第一小区的第二 阈值, 将所述第一小区设置为该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这样一来, 终端设备可以快速地选择到适合终端设备驻留的小区, 缩短了终端 设备选择小区的时间, 使终端设备进行正常通信。
所述处理器 401还用于若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 值大于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 将所述第一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 设备的服务小区。
所述处理器 401 还用于测量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 值,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任意一个邻小区。
所述处理器 401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 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 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第 二小区的第二阈值, 所述第二阈值至少包括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 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与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 数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和, 或, 当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 的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之差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 值, 获取第二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所述处理器 401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 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阈值, 或, 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 信号的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二阈值之差是否大于所述第二门限值。
所述处理器 401还用于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或, 所述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二阈值之差大于所述第二门限值, 将 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所述处理器 401还用于若所述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 于所述第二阈值, 或, 所述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二阈值之差小于或 等于所述第二门限值,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与所述第二 小区的频率优先级的高低关系, 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选择到所述 第二小区的相应参数来确定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 服务小区, 所述相应参数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 参数的迟滞量和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
这样一来, 当测量到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大于 该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时, 将所述第一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 服务小区之后, 若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 于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 则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第二小区的 第二阈值, 判断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阈 值, 或, 所述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二阈值之差大于所述 第二门限值, 使得终端设备可以重选到第二小区, 在终端设备进行 正常通信的情况下, 提高了终端设备的通信质量。
所述终端设备 40还包括:
接收机 402 , 用于接收第一小区所属基站发送的广播消息。 所述广播消息包括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 所述通信参数的 第二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迟 滞量、 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 所述第二小 区的第二门限值、 所述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参数、 所述第二小区 的频率优先级参数和选择小区等级参数中至少一个。
所述接收机 402还用于:
重复进行所述第二广播消息的检测, 直到检测到所述第二广播 消息, 接收所述第二广播消息。 所述终端设备 40还包括:
发射机 403 , 用于向基站发送更新消息, 以便于所述基站将所 述更新消息透传至移动管理实体, 使得所述移动管理实体根据所述 更新消息寻呼所述终端设备。
所述更新消息包括所述第二小区的标识、 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 的迟滞量、 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和第二门限值中至少一 个。 实施例九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 在终端设备重选到第一小区 的邻小区, 即能够为该终端设备提供通信服务的第二小区时, 若第 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一阈值, 终端设 备需要根据第二小区的载频优先级与第一小区的载频优先级的高低 关系, 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选择到所述第二小区的相应参数, 选 择不同的测量启动规则, 来确定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 备的服务小区, 以便于使终端设备进行正常通信。
通常情况下, 小区的载频优先级在基站中配置, 通过基站向终 端设备发送广播消息的方式告知终端设备小区的载频优先级, 所述 广播消息中携带有小区的载频优先级。 终端设备重选小区时可以用 cellReselectionPriority 表示小区的载频优先级, 所述小区的载频优 先级取值范围为 0 到 7 , 该小区的载频优先级的值越大, 表示对应 载频上所有小区的重选优先级越高。
当终端设备进行小区重选时, 若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等于第 二小区的频率优先级,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小区, 获 取 值或 值 , 所述 值为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与接收信号 强度的第二迟滞量之和, 所述 值为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与 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二偏移量之差。 判断所述 值是否小于所述 值, 若所述 值小于所述 值, 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 备的服务小区。
通常情况下, 第一小区的通信参数的第一迟滞量可以用 表 示, 所述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的第一偏移量可以用 δ。/ 表示, 则
Rs = QmeaS,S + Quyst和 R» = QmeaS,n _ Qoffiet , 即 ^ > 为 R 准贝 'J , 所述 ^yst和 Qoffiet用 于小区重选时防止产生乒乓效应。
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二迟滞量可以用 β 表示, 第 二小 区 的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二偏移量可以用 Q '― 表示 , 则
= QmeaS,S + Quyst _ce和 ^«1 = QmeaS,n _ Qoffiet _ce , R„l > 为 R准贝 'J。 其中 , 所述通 信参数的第二迟滞量小于所述通信参数的第一迟滞量, 所述通信参 数的第二偏移量小于所述通信参数的第一偏移量。
当终端设备进行小区重选时, 若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高于第 二小区的频率优先级,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小区。 判 断所述第一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二阈值之差是否 小于该第一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二 小区的第二阈值之差是否大于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若所述第一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二阈值之差 小于该第一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二 小区的第二阈值之差大于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将所述第二 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当终端设备进行小区重选时, 若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低于第 二小区的频率优先级,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小区。 判 断所述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该第二小区的第二阈值之差是否大 于该第二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若所述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该第 二小区的第二阈值之差是否大于该第二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将所述 第二小区设置为该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同理, 在终端设备重选到第一小区的邻小区, 即能够为该终端 设备提供通信服务的第二小区时, 当第一小区的通信参数值小于或 等于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一阈值, 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于 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阈值, 终端设备需要根据第二小区的载频优先 级与第一小区的载频优先级的高低关系, 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选 择到所述第二小区的相应参数, 选择不同的测量启动规则, 来确定 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以便于使终端设 备进行正常通信。
当终端设备进行小区重选时, 若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等于第 二小区的频率优先级,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小区, 获 取 值或 值 , 所述 值为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与接收信号 强度的第二迟滞量之和, 所述 值为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与 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二偏移量之差。 判断所述 值是否小于所述 值, 若所述 值小于所述 1值, 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 备的服务小区。
通常情况下, 第一小区的通信参数的第一迟滞量可以用 表 示, 所述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的第一偏移量可以用 2。/ 表示, 则
Rs = QmeaS,S + Quyst和 R» = QmeaS,n _ Qoffiet , 即 ^ > 为 R 准贝 'J , 所述 ^yst和 Qoffiet用 于小区重选时防止产生乒乓效应。
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二迟滞量可以用 β 表示, 第 二小 区 的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二偏移量可以用 Q '― 表示 , 则
= QmeaS,S + Quyst _ce和 ^«1 = QmeaS,n _ Qoffiet _ce , l > 为 R准贝 'J。 其中 , 所述通 信参数的第二迟滞量小于所述通信参数的第一迟滞量, 所述通信参 数的第二偏移量小于所述通信参数的第一偏移量。
当终端设备进行小区重选时, 若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高于第 二小区的频率优先级,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小区。 判 断所述第一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二阈值之差是否 小于该第一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二 小区的第二阈值之差是否大于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若所述第一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二阈值之差 小于该第一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二 小区的第二阈值之差大于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将所述第二 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当终端设备进行小区重选时, 若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低于第 二小区的频率优先级,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小区。 判 断所述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该第二小区的第二阈值之差是否大 于该第二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若所述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该第 二小区的第二阈值之差是否大于该第二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将所述 第二小区设置为该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示例的, 当终端设备以覆盖增强的方式选择到第一小区, 将第 一小区设置为该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后, 若终端设备从接收信号较 弱的地方移动到接收信号较强的地方, 存在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较 强, 终端设备以非覆盖增强的方式重选到第二小区, 但是要当端设 备从接收信号较强的地方又移动到接收信号较弱的地方时, 此时所 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也较弱, 则终端设备测量到的接收信号的通 信参数值无法满足 S 准则, 则终端设备通过判断第一小区的频率优 先级与第二小区的频率优先级的方式进行小区重选。
当终端设备以非覆盖增强的方式选择到第一小区, 将第一小区 设置为该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后, 若终端设备从接收信号较强的地 方移动到接收信号较弱的地方, 存在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较弱, 终 端设备以覆盖增强的方式重选到第二小区, 此时, 终端设备的优先 级可以是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低于第二小区的频率优先级。 且终 端设备还可以通过判断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与第二小区的频率优 先级的方式进行小区重选。
这样一来, 当终端设备以非覆盖增强方式选择到第二小区, 将 第二小区设置为该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后, 当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 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一阈值时, 或当终端设备以覆盖增 强方式选择到第二小区, 将第二小区设置为该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后, 当第一小区的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一阈 值, 或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阈值 时, 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小区的载频优先级与第一小区的载频优 先级的高低关系, 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选择到所述第二小区的相 应参数, 选择不同的测量启动规则, 来确定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 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以便于使终端设备进行正常通信。 实施例九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 50 , 如图 7所示, 包括:
处理器 501 , 用于获取广播消息。
广播消息包括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 所述通信参数的第二 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迟滞量、 第 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和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门限 值、 所述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参数、 所述第二小区的频率优先级 参数和选择小区等级参数中至少一个,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 区的邻小区。
发射机 502 , 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广播消息, 以便于所述终端 设备根据所述广播消息选择小区。
所述处理器 501具体用于:
从本地或从第二基站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请求消息、 响应消 息或更新消息中获取所述小区信息。
所述处理器 501还用于:
重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广播消息, 以便于所述终端设备 根据所述广播消息选择小区。 所述基站 50还包括:
接收机 503 , 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更新消息。
所述更新消息包括所述第二小区的标识、 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 信号的通信参数的迟滞量、 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 偏移量和第二门限值中至少一个, 以便于将所述更新消息透传至移 动管理实体, 使得所述移动管理实体根据所述更新消息寻呼所述终 端设备。
这样一来, 基站通过获取广播消息, 向终端设备发送该广播消 息, 所述广播消息包括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 所述通信参数的 第二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迟滞 量、 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和所述第二小区的第 二门限值、 所述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参数、 所述第二小区的频率 优先级参数和选择小区等级参数中至少一个,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 第一小区的邻小区, 以便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广播消息选择小 区, 使得所述终端设备能够进行正常通信, 并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 送的更新消息, 以便于将所述更新消息透传至移动管理实体, 使得 所述移动管理实体根据所述更新消息寻呼所述终端设备。 实施例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 60 , 如图 8所示, 包括: 终端设备 601和基站 602 ,
假设所述终端设备 601 以覆盖增强的方式进行初始小区选择, 用于测量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 所述第一小区是能够 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通信服务的小区; 判断所述通信参数值是否大 于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 所述第一阈值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 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 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和; 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小于 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 从广播消息中获取第二阈值, 所述第二阈值 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与所 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和, 或, 所述第二阈值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 第二最小阈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 值的偏移量之和; 判断所述通信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若 所述通信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将所述第一小区设置为所述终 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假设所述终端设备 601基于以覆盖增强的方式进行初始小区选 择, 以非覆盖增强的方式重选第二小区, 用于在所述将所述第一小 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之后, 测量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 的通信参数值,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任意一个邻小区; 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一阈值或所述第二小区的 第一门限值, 所述第一阈值至少包括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 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与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 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和; 判断所述通信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 阈值, 或, 所述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一阈值之差是否大于所述第一 门限值; 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 或, 所述通信参数 值与所述第一阈值之差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 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 一阈值, 或, 所述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一阈值之差小于或等于所述 第一门限值,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与所述第二小区的频 率优先级的高低关系, 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选择到所述第二小区 的相应参数来确定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 区, 所述相应参数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 迟滞量和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
假设所述终端设备 601基于终端设备 601 测量到第一小区的接 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 并获取到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 判断第一小 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大于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 即以非覆盖 增强的方式选择第一小区为服务小区, 以覆盖增强的方式重选第二 小区, 在所述判断所述通信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阈 值之后,
若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一小区的 第一阈值, 将所述第一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测量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 第一小区的任意一个邻小区; 当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 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 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 第二小区的第二阈值, 所述第二阈值至少包括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 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与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 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和, 或, 当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 号的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之差小于或等于第一门 限值, 获取第二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判断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二 小区的第二阈值, 或, 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与所 述第二阈值之差是否大于所述第二门限值;
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或, 所述通信参数值与 所述第二阈值之差大于所述第二门限值, 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 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若所述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 或, 所述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二阈值之差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门限值,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与所述第二小区的频率优先级的高 低关系, 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选择到所述第二小区的相应参数来 确定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所述相应参 数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迟滞量和所述第 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
需要说明的是, 在所述测量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 或测量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之前,
终端设备需要先接收第一小区所属基站发送的广播消息, 所述 广播消息包括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 所述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 阈值的偏移量、 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迟滞量、 所 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 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 门限值、 所述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参数、 所述第二小区的频率优 先级参数和选择小区等级参数中至少一个。
特别的, 终端设备还可以重复进行所述广播消息的检测, 直到 检测到所述广播消息, 接收所述广播消息。
进一步的, 在所述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 小区之后,
终端设备需要向基站发送更新消息, 以便于所述基站将所述更 新消息透传至移动管理实体, 使得所述移动管理实体根据所述更新 消息寻呼所述终端设备, 所述更新消息包括所述第二小区的标识、 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迟滞量、 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和第 二门限值中至少一个。
所述通信参数为接收信号强度或接收信号质量;
当 所述通信参数为接收信号 强度时 , 所述第 一 阈值为
A+A 1 +C , 所述 A为接收信号强度值的最小阈值, 所述 A 1为接收信 号强度值的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所述 C为补偿量;
当所述通信参数为接收信号质量时, 所述第一阈值为 B+B 1 , 所述 B 为接收信号质量值的最小阈值, 所述 B 1 为接收信号质量值 的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所述基站 602用于获取广播消息, 所述广播消息包括通信参数 的第二最小阈值、 所述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第一小 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迟滞量、 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 数的偏移量和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所述第一小区的频率优 先级参数、 所述第二小区的频率优先级参数和选择小区等级参数中 至少一个,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小区; 向终端设备发 送广播消息, 以便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广播消息选择小区。
特别的, 基站可以从本地或从第二基站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 请求消息、 响应消息或更新消息中获取所述广播消息。
基站可以重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广播消息, 以便于所述 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广播消息选择小区。
进一步的, 在所述向终端设备发送广播消息之后,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更新消息, 所述更新消息包括所述第 二小区的标识、 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迟滞量、 所 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和第二门限值中至少一 个, 以便于将所述更新消息透传至移动管理实体, 使得所述移动管 理实体根据所述更新消息寻呼所述终端设备。 实施例十一
本发明实施例一种选择小区的方法, 如图 9所示, 应用于终端 设备, 假设终端设备以覆盖增强的方式进行初始小区选择, 包括: 步骤 701、 测量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 所述第一 小区是能够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通信服务的小区。
在终端设备测量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之前, 终端 设备开机或者从盲区进入信号覆盖区域时, 需要检测能够为所述终 端设备提供通信服务的小区, 进行小区驻留。 若终端设备没有存储 能够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通信服务的小区的信息, 则终端设备对该 终端设备支持的全频段进行搜索, 当终端设备发现较强频率的频 点, 可以对该频点的小区进行测量, 以便于终端设备驻留到该小 区。 本发明实施例假设终端设备进行全频段搜索后, 搜索到第一小 区, 该第一小区是该终端设备检测到的能够为该终端设备提供通信 服务的小区。
需要说明的是, 若终端设备存储有能够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通 信服务的小区的信息, 则该终端设备先测量所述小区, 若该小区能 够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通信服务, 该终端设备驻留到该小区。 其 中, 终端设备进行全频段搜索的过程为现有技术, 本发明实施例对 此不作贅述。
所述通信参数为接收信号强度或接收信号质量;
当 所述通信参数为接收信号 强度时 , 所述第 一 阈值为
A+A 1 +C , 所述 A为接收信号强度值的最小阈值, 所述 A 1为接收信 号强度值的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所述 C为补偿量;
当所述通信参数为接收信号质量时, 所述第一阈值为 B+B 1 , 所述 B 为接收信号质量值的最小阈值, 所述 B 1 为接收信号质量值 的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步骤 702、 判断所述通信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 阈值, 所述第一阈值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 的第一最小阈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 阈值的偏移量之和。
首先, 终端设备接收该第一小区所属基站发送的广播消息, 从 该广播消息中获取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 阈值和该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需要说明的是, 若测量到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 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该终端设备可以继续搜索全频段内的其他小 区, 当搜索到小区时, 该终端设备可以对所述小区进行测量, 判断 测量到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小区的阈值, 若搜索 到的所述小区的测量到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小 区的阈值, 且经过搜索和判断后不存在能够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通 信服务的小区, 对测量到的每个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进行 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序, 再通过调节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最高的小 区的阈值, 使测量到的接收信号通信参数大于所述小区的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假设所述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 执行步骤 703。
步骤 703、 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 从广 播消息中获取第二阈值, 所述第二阈值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接 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 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和, 或, 所述第二阈值至少包括 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与所述第一小 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和
需要说明的是, 还可以从本地获取所述第一小区的通信参数的 第二最小阈值或所述第一小区的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的偏移 量。 终端设备可以重复检测该广播消息, 直到检测到所述广播消 息, 接收该广播消息。
当该广播消息包括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二最小阈值时, 所述 第二阈值包括该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二最小阈值、 该接收信号强度的 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和补偿量之和。 当该广播消息包括该接收信 号强度的第二最小阈值的偏移量时, 所述第二阈值包括该接收信号 强度的第一最小阈值、 该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二最小阈值的偏移量和 补偿量之和。 其中, 该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二最小阈值小于该接收信 号强度的第一最小阈值, 该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二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小于该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步骤 704、 判断所述通信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所述第一小区的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小于所述通信参数的 第一最小阈值, 所述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的偏移量小于所述通 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从而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二阈值小 于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
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执行步骤 705。
本发明实施例假设所述通信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执行步 骤 705。
步骤 705、 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将所述第一 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在将所述第一小区设置为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之后, 测量第二 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 且持续监测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 号的通信参数值,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任意一个邻小 区。 从广播消息中获取该第二小区的所述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 或所述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判断所述第二小区的通 信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一阈值, 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大 于所述第一阈值, 将该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 判断所述第一小区的 频率优先级与所述第二小区的频率优先级的关系, 以便于终端设备 选择相应的重选小区的方式来选择适合终端设备驻留的小区。
需要说明的是, 通信参数还可以是接收信号质量, 终端设备还 可以测量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质量值, 并从广播消息中获取接收信 号质量的第一最小阈值和接收信号质量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还可以从广播消息中获取接收信号质量的第二最小阈值或接收信号 质量的第二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判断测量到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 质量值是否大于接收信号质量的第一最小阈值与接收信号质量的第 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和, 或, 判断测量到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 质量值是否大于或等于接收信号质量的第二最小阈值与接收信号质 量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和, 或, 判断测量到的第一小区的接 收信号质量值是否大于或等于接收信号质量的第一最小阈值与接收 信号质量的第二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和。 以便于终端设备选择可用 的服务小区, 为终端设备提供通信服务。
特别的, 终端设备还可以既测量接收信号强度值又测量接收信 号质量值, 当测量到的接收信号强度值大于从广播消息中获取到的 接收信号强度的最小阈值、 接收信号强度的最小阈值的偏移量和补 偿量之和, 且同时测量到的接收信号质量值大于从广播消息中获取 到的接收信号质量的最小阈值与接收信号质量的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之和, 使得将第一小区设置为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为终端设备提 供通信服务。
这样一来, 当测量到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小于 或等于该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时, 通过获取第二阈值, 判断该通信 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将所述第一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 服务小区, 使得终端设备在空闲态时, 测量到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 数值满足小区选择的要求, 从而能够使终端设备进行正常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选择小区的方法, 终端设备在初次选择小 区时, 还可以直接从广播消息中获取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第 二最小阈值或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二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得到第二阈 值, 判断测量到的接收信号强度值是否大于第二阈值, 若测量到的 接收信号强度值大于第二阈值, 将所述第一小区设置为该终端设备 的服务小区。 这样一来, 终端设备可以快速地选择到适合终端设备 驻留的小区, 使终端设备进行正常通信。
示例的, 假设通信参数为接收信号强度, 通常情况下, 测量到 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可以用 表示, 第一小区的接收信 号强度的第一最小阈值可以用 m表示, 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 可以用 ^示 ,
则当测量到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即 Qrxlevmeas < ( ^r /e min Qrxlev m offset ) ^compensation日于 小区 一 闹 值。
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二最小阈值可以用 ^^vmn_ce
或 〉 ( wn_ee + wn , ) + compensation时, 将所述第一小区设置 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其中 , ~MaX ( PEMax ~ P , 所述 为第 ■小区允许终端 设备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 从广播消息中获取 PEM , 所述 ? 为由 终 端 设 备 能 力 决 定 的 最 大 上 行 发 射 功 率 , 所 述 , 示第一小区允许终端设备的最大上行发射 功率与由终端设备能力决定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之差和 0 之间取一 个最大值, 贝1 J所述 Ρ,α"为一个大于等于 0的值。 当 PEMax大于 ΡυΜαχ , 大于 0 时, 则缩小终端设备在小区边缘的接入范围, 避免由 于终端设备发射功率不足导致掉话和接入失败等问题, 而当 、 于 Ρυ , Pcompensation等于 () 时, 则终端设备可以按照最大上行发射功率 进行小区驻留, 接入网络。 所述 Qr ^皿 offset仅在终端设备周期性搜索 高优先级 PLMN (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 公共陆地移动网络 ) 的情况下, 作为 dfevmin的一个补偿值使用。 所述 Qrd―为终端设备 测量到的第一小区的 RSRP ( 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 , 参 考信号接收功率) 实际值。 实际应用中, ^rxfev匪为 整数型, 可以是
-70至 -22任意一个负整数 , 0 匪。 也为整数型 , 可以是 1至 8任意 一个整数。
假设当测量到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 为 -45 , 第一 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一最小阈值 ^^^匪为 -50 , 第一小区的接收 信号强度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为 , , 卜偿量 为
0, 则第一阈值为 -50+7+0, 判断测量到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 值是否大于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 即测量到的接收信号强度值小于 第一阈值 -45<-50+7+0, 则终端设备再从广播消息中获取第一小区 的第二阈值, 判断测量到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是否大于第 一小区的第二阈值。
假设当该广播消息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二最 小阈值 β·^^11- 为 -55 , 测量到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 为—45 , 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为 7 , 补偿量 为 0 , 则第二阈值为 - 55 +7+0 , 判断测量到的第 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是否大于第一小区的第二阈值, 即测量到 的 第 一 小 区 的接收信号 强 度值 大于 第 一 小 区 的 第 二 阈 值 -45>-55+7+0, 则将所述第一小 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 区。
或者, 假设当该广播消息包括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二 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β 匪。 为 2 时, 测量到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 强度值 为—45 , 第一小 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一最小阈值
Qrxlevv^n为 50 , 补偿量 为 0 , 则第二阈值为 - 50 + 2 + 0 , 判断测量 到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是否大于第一小区的第二阈值, 即 测量到的第一小 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大于第一小区的第二阈值
-45>-50+2+0 则将所述第一小 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 区。
特别的, 终端设备还可以从广播消息中获取公共偏移量, 所述 公共偏移量可以用 Q 表示 , 该公共偏移量 为枚举型, 可以取
-24, -22, -20, -18, -16, -14, -12, -10, -8,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中任意一个。 当测量到的第 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时, 利用 公共偏移量来减小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 以便于获得第一小区的第 二阈值, 使测量到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大于第一小区的第 二阈值, 将所述第一小区设置为该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示例的, 假设测量到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 Q"i—为
-45 , 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一最小阈值 dfevmm为 -50 , 第一 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0 为 7 , 补偿量 为 (), 公共偏移量 。 为 3 , 则第一阈值为 - 50■ 3 + 7 + 0 , 判断测 量到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是否大于第一小区的第二阈值, 即测量到的接收信号强度值大于第二阈值 -45>-50-3+7+0, 则将所 述第一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需要说明的是, 终端设备在初次选择小区时, 还可以直接从本 地或广播消息中获取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二最小阈值或接 收信号强度的第二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得到第一小区的第二阈值, 判断测量到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是否大于第一小区的第二 阈值, 若测量到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大于第一小区的第二 阈值, 将所述第一小区设置为该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这样一来, 终端设备可以快速地选择到适合终端设备驻留的小区, 缩短了终端 设备选择小区的时间, 使终端设备进行正常通信。 实施例十二
本发明实施例一种选择小区的方法, 如图 10 所示, 应用于终 端设备, 假设终端设备以覆盖增强的方式选择第一小区为服务小 区, 以非覆盖增强的方式重选第二小区, 包括:
步骤 801、 接收第一小区所属基站发送的广播消息。
所述广播消息包括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 所述 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第二小区的第一门 限值和选择小区等级参数中至少一个。 终端设备可以从广播消息获取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一门限值, 第 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 第二小区的接收信 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和第二小区允许终端设备的 最大上行发射功率。 通常情况下, 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一门限值可以 用 Thresh g , 表示。
所述选择小区等级参数用于终端设备以覆盖增强方式成功驻留 到第一小区后, 终端设备与基站进行消息交换所使用的选择小区等 级参数, 且终端设备首先以选择小区等级参数的低级进行终端设备 与基站进行消息交换, 即终端设备与基站之间可以重复发送终端设 备与基站进行交互所述发送的消息。 若在终端设备以选择小区等级 参数的低级时, 还是不能满足终端设备与基站之间的信息交互, 可 以以选择小区等级参数的中级或高级, 进行终端设备与基站之间重 复发送终端设备与基站进行交互所述发送的消息, 以实现终端设备 与基站进行的信息交互。
步骤 802、 测量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 所述第二 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任意一个邻小区。
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一阈值或所述第二小 区的第一门限值, 所述第一阈值至少包括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 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与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 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和。
步骤 803、 判断所述通信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阈值, 或, 所述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一阈值之差是否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 或, 所述通信参数值与 所述第一阈值之差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执行步骤 804。
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 或, 所述通信参 数值与所述第一阈值之差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执行步骤 806。 本发明实施例假设所述通信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 或, 所 述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一阈值之差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执行步骤
804。
步骤 804、 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步骤 805、 向基站发送更新消息。
向基站发送更新消息后, 以便于所述基站将所述更新消息透传 至移动管理实体, 使得所述移动管理实体根据所述更新消息寻呼所 述终端设备, 所述更新消息包括所述第二小区的标识和第二小区的 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阈值或第二小区的第一门限值。
步骤 806、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与所述第二小区的 频率优先级的高低关系, 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选择到所述第二小 区的相应参数来确定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 区。
所述相应参数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 迟滞量和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 执行步骤 805。
向基站发送更新消息后, 以便于所述基站将所述更新消息透传 至移动管理实体, 使得所述移动管理实体根据所述更新消息寻呼所 述终端设备, 所述更新消息包括所述第二小区的标识和根据第二小 区频率优先级获取的所述第二小区的相应参数。
所述相应参数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迟滞 量、 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 第一小区的第 二门限值, 和第二小区的第二门限值中至少一种。
这样一来, 当测量到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小于 或等于该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时, 通过获取第二阈值, 判断该通信 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将所述第一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 服务小区后, 存在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一 阈值, 或, 所述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一阈值之差大于所 述第一门限值, 使得终端设备可以重选到第二小区, 在终端设备进 行正常通信的情况下, 提高了终端设备的通信质量。 实施例十三
本发明实施例一种选择小区的方法, 如图 1 1 所示, 应用于终 端设备, 假设终端设备测量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 并获取到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 判断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 数值大于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 即以非覆盖增强的方式选择第一小 区为服务小区, 以覆盖增强的方式重选第二小区, 包括:
步骤 901、 接收第一小区所属基站发送的广播消息。
所述广播消息包括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 所述通信参数的 第二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迟 滞量、 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 所述第二小 区的第二门限值、 所述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参数、 所述第二小区 的频率优先级参数和选择小区等级参数中至少一个。
需要说明的是, 终端设备还可以重复进行广播消息的检测, 直 到检测到所述广播消息, 接收所述广播消息。
步骤 902、 若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大于所述 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 将所述第一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 小区。
步骤 903、 测量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任意一个邻小区。
步骤 904、 获取第二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当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 小区的第一阈值, 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第二小区的第二阈值, 或, 当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第 一阈值之差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值。
所述第二阈值至少包括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 第二最小阈值与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 值的偏移量之和。
步骤 905、 判断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是否大 于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阈值, 或, 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 参数值与所述第二阈值之差是否大于所述第二门限值。
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或, 所述通信参数值与 所述第二阈值之差大于所述第二门限值, 执行步骤 906。
若所述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 或, 所述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二阈值之差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门限值, 执行步骤 907。
步骤 906、 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步骤 907、 向基站发送更新消息。
以便于所述基站将所述更新消息透传至移动管理实体, 使得所 述移动管理实体根据所述更新消息寻呼所述终端设备, 所述更新消 息包括所述第二小区的标识和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 二阈值或第二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步骤 908、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与所述第二小区的 频率优先级的高低关系, 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选择到所述第二小 区的相应参数来确定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 区。
所述相应参数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 迟滞量和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 执行步骤 907。
以便于所述基站将所述更新消息透传至移动管理实体, 使得所 述移动管理实体根据所述更新消息寻呼所述终端设备, 所述更新消 息包括所述第二小区的标识和根据第二小区频率优先级获取的所述 第二小区的相应参数。
这样一来, 当测量到的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大于 该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时, 将所述第一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 服务小区之后, 若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 于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 则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第二小区的 第二阈值, 判断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阈 值, 或, 所述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二阈值之差大于所述 第二门限值, 使得终端设备可以重选到第二小区, 在终端设备进行 正常通信的情况下, 提高了终端设备的通信质量。 实施例十四
本发明实施例一种选择小区的方法, 如图 12所示, 包括: 步骤 1001、 获取广播消息。
所述广播消息包括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 所述通信参数的 第二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迟滞 量、 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和所述第二小区的第 二门限值、 所述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参数、 所述第二小区的频率 优先级参数和选择小区等级参数中至少一个,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 第一小区的邻小区。
从本地或从第二基站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请求消息、 响应消 息或更新消息中获取所述广播消息。
重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广播消息, 以便于所述终端设备 根据所述广播消息选择小区。
步骤 1002、 向终端设备发送广播消息。
以便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广播消息选择小区。
步骤 1003、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更新消息。 所述更新消息包括所述第二小区的标识、 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 信号的通信参数的迟滞量、 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 偏移量和第二门限值中至少一个, 以便于将所述更新消息透传至移 动管理实体, 使得所述移动管理实体根据所述更新消息寻呼所述终 端设备。
这样一来, 基站通过获取广播消息, 向终端设备发送该广播消 息, 所述广播消息包括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 所述通信参数的 第二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迟滞 量、 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和所述第二小区的第 二门限值、 所述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参数、 所述第二小区的频率 优先级参数和选择小区等级参数中至少一个,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 第一小区的邻小区, 以便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广播消息选择小 区, 使得所述终端设备能够进行正常通信, 并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 送的更新消息, 以便于将所述更新消息透传至移动管理实体, 使得 所述移动管理实体根据所述更新消息寻呼所述终端设备。 实施例十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 在终端设备重选到第一小区 的邻小区, 即能够为该终端设备提供通信服务的第二小区时, 若第 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一阈值, 终端设 备需要根据第二小区的载频优先级与第一小区的载频优先级的高低 关系, 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选择到所述第二小区的相应参数, 选 择不同的测量启动规则, 来确定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 备的服务小区, 以便于使终端设备进行正常通信。
通常情况下, 小区的载频优先级在基站中配置, 通过基站向终 端设备发送广播消息的方式告知终端设备小区的载频优先级, 所述 广播消息中携带有小区的载频优先级。 终端设备重选小区时可以用 cellReselectionPriority 表示小区的载频优先级, 所述小区的载频优 先级取值范围为 0 到 7 , 该小区的载频优先级的值越大, 表示对应 载频上所有小区的重选优先级越高。
当终端设备进行小区重选时, 若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等于第 二小区的频率优先级,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小区, 获 取 值或 值 , 所述 值为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与接收信号 强度的第二迟滞量之和, 所述 值为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与 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二偏移量之差。 判断所述 值是否小于所述 R«i 值, 若所述 值小于所述 1值, 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 备的服务小区。
通常情况下, 第一小区的通信参数的第一迟滞量可以用 表 示, 所述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的第一偏移量可以用 β 表示, 则
Rs = QmeaS,S + Qtfyst和 Rn = QmeaS,n _ Qoffiet , 即 ^ > 为 R 准贝 'J , 所述 和 Qoffiet用 于小区重选时防止产生乒乓效应。
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二迟滞量可以用 β 表示, 第 二小 区 的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二偏移量可以用 Q 表示 , 则
= QmeaS,S + Quyst _ce和 ^«1 = QmeaS,n _ Qoffiet _ce , l > 为 R准贝 'J。 其中 , 所述通 信参数的第二迟滞量小于所述通信参数的第一迟滞量, 所述通信参 数的第二偏移量小于所述通信参数的第一偏移量。
当终端设备进行小区重选时, 若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高于第 二小区的频率优先级,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小区。 判 断所述第一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二阈值之差是否 小于该第一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二 小区的第二阈值之差是否大于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若所述第一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二阈值之差 小于该第一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二 小区的第二阈值之差大于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将所述第二 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当终端设备进行小区重选时, 若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低于第 二小区的频率优先级,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小区。 判 断所述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该第二小区的第二阈值之差是否大 于该第二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若所述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该第 二小区的第二阈值之差是否大于该第二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将所述 第二小区设置为该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同理, 在终端设备重选到第一小区的邻小区, 即能够为该终端 设备提供通信服务的第二小区时, 当第一小区的通信参数值小于或 等于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一阈值, 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于 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阈值, 终端设备需要根据第二小区的载频优先 级与第一小区的载频优先级的高低关系, 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选 择到所述第二小区的相应参数, 选择不同的测量启动规则, 来确定 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以便于使终端设 备进行正常通信。
当终端设备进行小区重选时, 若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等于第 二小区的频率优先级,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小区, 获 取 值或 值 , 所述 值为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与接收信号 强度的第二迟滞量之和, 所述 值为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值与 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二偏移量之差。 判断所述 值是否小于所述 值, 若所述 值小于所述 1值, 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 备的服务小区。
通常情况下, 第一小区的通信参数的第一迟滞量可以用 表 示, 所述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的第一偏移量可以用 β 表示, 则
Rs = Qmeas,S + Qnyst和 Rn = QmeaS,n _ Qoffiet , 即 ?„ > 为 R 准贝 |J , 所述 Qnyst和 Qoffiet用 于小区重选时防止产生乒乓效应。
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二迟滞量可以用 β 表示, 第 二小 区 的接收信号强度的第二偏移量可以用 Q 表示 , 则
= QmeaS,S + Quyst _ce和 ^«1 = QmeaS,n _ Qoffiet _ce , l > 为 R准贝 'J。 其中 , 所述通 信参数的第二迟滞量小于所述通信参数的第一迟滞量, 所述通信参 数的第二偏移量小于所述通信参数的第一偏移量。
当终端设备进行小区重选时, 若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高于第 二小区的频率优先级,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小区。 判 断所述第一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二阈值之差是否 小于该第一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二 小区的第二阈值之差是否大于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若所述第一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二阈值之差 小于该第一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二 小区的第二阈值之差大于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将所述第二 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当终端设备进行小区重选时, 若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低于第 二小区的频率优先级,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小区。 判 断所述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该第二小区的第二阈值之差是否大 于该第二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若所述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与该第 二小区的第二阈值之差是否大于该第二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将所述 第二小区设置为该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示例的, 当终端设备以覆盖增强的方式选择到第一小区, 将第 一小区设置为该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后, 若终端设备从接收信号较 弱的地方移动到接收信号较强的地方, 存在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较 强, 终端设备以非覆盖增强的方式重选到第二小区, 但是要当端设 备从接收信号较强的地方又移动到接收信号较弱的地方时, 此时所 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也较弱, 则终端设备测量到的接收信号的通 信参数值无法满足 S 准则, 则终端设备通过判断第一小区的频率优 先级与第二小区的频率优先级的方式进行小区重选。 当终端设备以非覆盖增强的方式选择到第一小区, 将第一小区 设置为该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后, 若终端设备从接收信号较强的地 方移动到接收信号较弱的地方, 存在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较弱, 终 端设备以覆盖增强的方式重选到第二小区, 此时, 终端设备的优先 级可以是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低于第二小区的频率优先级。 且终 端设备还可以通过判断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与第二小区的频率优 先级的方式进行小区重选。
这样一来, 当终端设备以非覆盖增强方式选择到第二小区, 将 第二小区设置为该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后, 当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 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一阈值时, 或当终端设备以覆盖增 强方式选择到第二小区, 将第二小区设置为该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后, 当第一小区的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一阈 值, 或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阈值 时, 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小区的载频优先级与第一小区的载频优 先级的高低关系, 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选择到所述第二小区的相 应参数, 选择不同的测量启动规则, 来确定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 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以便于使终端设备进行正常通信。 在本发明所述的相关实施例中, 在终端设备选择适合该终端设 备进行驻留的小区之前, 需要先从所述测量的小区所属的基站获取 广播消息, 所述广播消息可以为第一系统信息块。 当前, 第一系统 信息块是每个偶数帧的第 5 个子帧发送, 但在覆盖增强模式下, 终 端无法按照现有方式获取第一信息块。
实施例十六
假设基站先重复发送广播消息, 然后, 该终端设备可以从本地 预设的配置信息中获取第一时间段, 基于所述假设, 终端在所述第 一时间段内, 重复接收基站发送的广播消息, 并且合并解析所述重 复接收到的该广播消息, 以获取所述广播消息的内容。
实施例十七
假设基站先重复发送广播消息, 然后, 该终端设备可以从本地 预设的配置信息中获取第一时间段, 基于所述假设, 所述终端设备 从系统帧号对所述第一时间段取模, 当该第一时间段取模后为 0 的 帧开始, 以所述第一时间段作为接收窗, 在所述接收窗内重复接收 所述广播消息, 并且合并解析重复接收到的该广播消息, 以获取所 述广播消息的内容。 示例的, 假设第一时间段为 N , 所述终端设备 从系统帧号对 N取模后为 0的系统帧开始至从系统帧号对 N取模为 N- 1 的帧结束为值, 即连续的 N个帧作为接收窗。
实施例十八
假设基站先重复发送广播消息, 然后, 该终端设备可以从本地 预设的配置信息中获取第一时间段, 基于所述假设, 所述终端设备 从所述接收窗的起始时刻获取广播消息的时间点开始, 以所述第一 时间段作为接收窗, 持续滑动所述接收窗, 并在所述接收窗内重复 接收所述广播消息, 并且合并解析重复接收到的该广播消息, 直到 解析出所述广播消息。 所述接收窗的起始时刻可以为系统帧中的任 意一个帧的起始时刻, 连续 N个帧作为接收窗。
实施例十九
在实施例十六至实施例十八的基础上, 所述第一时间段为基站 支持的最大覆盖增强等级对应的广播消息合并次数或所述第一时间 段为系统信息修改周期。
实施例二十
在实施例十六至实施例十九的基础上, 所述第一时间段为 64 帧的整数倍。
实施例二十一
在实施例十六至实施例二十的基础上, 所述获取第一时间段, 为从终端设备预设的配置信息中获取所述广播消 , ¾。
实施例二十二
终端设备可以从第一系统信息块的内容中获取以覆盖增强方式 接收的至少一个第二系统信息块, 每个所述第二系统信息与所述第 一系统信息块不同。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 为描述的方便和简 洁, 上述描述的系统, 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 可以参考前述 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 在此不再贅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 应该理解到, 所揭露的系 统, 装置和方法, 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 例如, 以上所描述的 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 例如, 所述单元的划分, 仅仅为一种 逻辑功能划分, 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例如多个单元 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 或一些特征可以忽 略, 或不执行。 另一点, 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 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 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 连接, 可以是电性, 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 开的, 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 即可 以位于一个地方, 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 可以根据实 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 目 的。
另外, 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 理单元中, 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包括, 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 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 实现, 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 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 前述的程序可以存 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该程序在执行时, 执行包括上述 方法实施例的步骤; 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 ROM、 RAM , 磁碟 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 术范围内, 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之内。 因此,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

Claims (34)

  1.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终端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第一测量单元, 用于测量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 所述第一小区是能够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通信服务的小区;
    第一判断单元, 用于判断所述通信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小 区的第一阈值, 所述第一阈值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 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 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和;
    第一获取单元, 用于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 值, 从广播消息中获取第二阈值, 所述第二阈值至少包括所述第一 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 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和, 或, 所述第二阈值 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与所 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和; 第二判断单元, 用于判断所述通信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二阈 值;
    第一设置单元, 用于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将 所述第一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2.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终端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设 备还包括:
    第二测量单元, 用于测量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任意一个邻小区;
    第二获取单元, 用于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所述第二小区的第 一阈值或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一门限值, 所述第一阈值至少包括所述 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与所述第二小区的 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和;
    第三判断单元, 用于判断所述通信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阈 值, 或, 所述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一阈值之差是否大于所述第一门 限值; 第二设置单元, 用于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 或, 所述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一阈值之差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将 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所述第二设置单元还用于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 一阈值, 或, 所述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一阈值之差小于或等于所述 第一门限值,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与所述第二小区的频 率优先级的高低关系, 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选择到所述第二小区 的相应参数来确定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 区, 所述相应参数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 迟滞量和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
  3. 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终端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置单元还用于若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 数值大于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 将所述第一小区设置为所述终 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第三测量单元, 用于测量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任意一个邻小区;
    第三获取单元, 用于当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 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 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第二 小区的第二阈值, 所述第二阈值至少包括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 的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与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 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和, 或, 当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 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之差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 值, 获取第二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第四判断单元, 用于判断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 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阈值, 或, 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 号的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二阈值之差是否大于所述第二门限值; 第三设置单元, 用于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或, 所述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二阈值之差大于所述第二门限值, 将 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所述第三设置单元还用于若所述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小于或 等于所述第二阈值, 或, 所述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二阈值之差小于 或等于所述第二门限值,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与所述第 二小区的频率优先级的高低关系, 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选择到所 述第二小区的相应参数来确定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 的服务小区, 所述相应参数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 信参数的迟滞量和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
  4. 4、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3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终端设备, 其 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第一小区所属基站发送的广播消息, 所述 广播消息包括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 所述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 阈值的偏移量、 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迟滞量、 所 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 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 门限值、 所述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参数、 所述第二小区的频率优 先级参数和选择小区等级参数中至少一个。
  5. 5、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终端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 元还用于:
    重复进行所述广播消息的检测, 直到检测到所述广播消息, 接 收所述广播消息。
  6. 6、 根据权利要求 2至 3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终端设备, 其 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发送单元, 用于向基站发送更新消息, 以便于所述基站将所述 更新消息透传至移动管理实体, 使得所述移动管理实体根据所述更 新消息寻呼所述终端设备, 所述更新消息包括所述第二小区的标 识、 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迟滞量、 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 和第二门限值中至少一个。
  7. 7、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6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终端设备, 其 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参数为接收信号强度或接收信号质量;
    当 所述通信参数为接收信号 强度时 , 所述第 一 阈值为
    A+A1 +C , 所述 A为接收信号强度值的最小阈值, 所述 A1 为接收信 号强度值的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所述 C为补偿量;
    当所述通信参数为接收信号质量时, 所述第一阈值为 B+B 1 , 所 述 B为接收信号质量值的最小阈值, 所述 B 1为接收信号质量值的最 小阈值的偏移量。
  8. 8、 一种基站, 其特征在于, 包括:
    获取单元, 用于获取广播消息, 所述广播消息包括通信参数的 第二最小阈值、 所述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第一小区 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迟滞量、 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 的偏移量和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所述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 级参数、 所述第二小区的频率优先级参数和选择小区等级参数中至 少一个,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小区;
    发送单元, 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广播消息, 以便于所述终端设 备根据所述广播消息选择小区。
  9. 9、 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单元具 体用于:
    从本地或从第二基站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请求消息、 响应消 息或更新消息中获取所述广播消息。
  10. 10、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 还用于:
    重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广播消息, 以便于所述终端设备 根据所述广播消息选择小区。
  11. 11、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还包 括: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更新消息, 所述更新 消息包括所述第二小区的标识、 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 数的迟滞量、 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和第二 门限值中至少一个, 以便于将所述更新消息透传至移动管理实体, 使得所述移动管理实体根据所述更新消息寻呼所述终端设备。
  12. 12、 一种通信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权利要求 1至 7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终端设备和权利要求 8 至 1 1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基站中至少一个。
  13. 13、 一种终端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处理器, 用于测量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 所述第 一小区是能够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通信服务的小区;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判断所述通信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小区 的第一阈值, 所述第一阈值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 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 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和;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 值, 从广播消息中获取第二阈值, 所述第二阈值至少包括所述第一 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 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和, 或, 所述第二阈值 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与所 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和;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判断所述通信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二阈 值;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将所 述第一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14. 14、 根据权利要求 13所述的终端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测量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 所 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任意一个邻小区;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一 阈值或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一门限值, 所述第一阈值至少包括所述第 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与所述第二小区的接 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和;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判断所述通信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阈 值, 或, 所述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一阈值之差是否大于所述第一门 限值;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 或, 所述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一阈值之差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将所述 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 值, 或, 所述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一阈值之差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 门限值,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与所述第二小区的频率优 先级的高低关系, 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选择到所述第二小区的相 应参数来确定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所 述相应参数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迟滞量 和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
  15. 15、 根据权利要求 13所述的终端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大 于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 将所述第一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 的服务小区;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测量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 所 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任意一个邻小区;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小 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 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第二小 区的第二阈值, 所述第二阈值至少包括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 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与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 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和, 或, 当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 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之差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值, 获取第二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 是否大于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阈值, 或, 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 的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二阈值之差是否大于所述第二门限值;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或, 所述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二阈值之差大于所述第二门限值, 将所述 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所述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于所 述第二阈值, 或, 所述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二阈值之差小于或等于 所述第二门限值,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与所述第二小区 的频率优先级的高低关系, 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选择到所述第二 小区的相应参数来确定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 小区, 所述相应参数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 的迟滞量和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
  16. 16、 根据权利要求 13至 15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终端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接收机, 用于接收第一小区所属基站发送的广播消息, 所述广 播消息包括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 所述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 值的偏移量、 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迟滞量、 所述 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 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门 限值、 所述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参数、 所述第二小区的频率优先 级参数和选择小区等级参数中至少一个。
  17. 17、 根据权利要求 16所述的终端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 机还用于:
    重复进行所述第二广播消息的检测, 直到检测到所述第二广播 消息, 接收所述第二广播消息。
  18. 18、 根据权利要求 14至 15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终端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发射机, 用于向基站发送更新消息, 以便于所述基站将所述更 新消息透传至移动管理实体, 使得所述移动管理实体根据所述更新 消息寻呼所述终端设备, 所述更新消息包括所述第二小区的标识、 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迟滞量、 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和第 二门限值中至少一个。 19、 根据权利要求 13至 18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终端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参数为接收信号强度或接收信号质量;
    当 所述通信参数为接收信号 强度时 , 所述第 一 阈值为
    A+A1 +C , 所述 A为接收信号强度值的最小阈值, 所述 A1 为接收信 号强度值的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所述 C为补偿量;
    当所述通信参数为接收信号质量时, 所述第一阈值为 B+B 1 , 所 述 B为接收信号质量值的最小阈值, 所述 B 1为接收信号质量值的最 小阈值的偏移量。
  19. 20、 一种基站,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处理器, 用于获取广播消息, 所述广播消息包括通信参数的第 二最小阈值、 所述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第一小区的 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迟滞量、 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 偏移量和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所述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 参数、 所述第二小区的频率优先级参数和选择小区等级参数中至少 一个,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小区;
    发射机, 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广播消息, 以便于所述终端设备 根据所述广播消息选择小区。
  20. 21、 根据权利要求 20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具 体用于:
    从本地或从第二基站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请求消息、 响应消 息或更新消息中获取所述广播消息。
  21. 22、 根据权利要求 21 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 用于:
    重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广播消息, 以便于所述终端设备 根据所述广播消息选择小区。
  22. 23、 根据权利要求 20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还包 括:
    接收机, 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更新消息, 所述更新消 息包括所述第二小区的标识、 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 的迟滞量、 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和第二门 限值中至少一个, 以便于将所述更新消息透传至移动管理实体, 使 得所述移动管理实体根据所述更新消息寻呼所述终端设备。
  23. 24、 一种通信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权利要求 13至 19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终端设备和权利要求 20至 23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基站中至少一个。
  24. 25、 一种选择小区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应用于终端设备, 包 括:
    测量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 所述第一小区是能够 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通信服务的小区;
    判断所述通信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 所述 第一阈值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 阈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 量之和;
    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 从广播消息中获 取第二阈值, 所述第二阈值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 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 二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和, 或, 所述第二阈值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 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与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 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和;
    判断所述通信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将所述第一小区设置为 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25. 26、 根据权利要求 25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将所述 第一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测量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 第一小区的任意一个邻小区;
    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一阈值或所述第二小 区的第一门限值, 所述第一阈值至少包括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 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与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 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移量之和;
    判断所述通信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阈值, 或, 所述通信参 数值与所述第一阈值之差是否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 或, 所述通信参数值与 所述第一阈值之差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 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 或, 所述通信参 数值与所述第一阈值之差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根据所述第 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与所述第二小区的频率优先级的高低关系, 从 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选择到所述第二小区的相应参数来确定将所述 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所述相应参数至少包括 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迟滞量和所述第二小区的接 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
  26. 27、 根据权利要求 25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判断所 述通信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阈值之后, 所述方法还 包括:
    若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一小区的 第一阈值, 将所述第一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测量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 所述第二小区为所述 第一小区的任意一个邻小区;
    当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 小区的第一阈值, 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第二小区的第二阈值, 所 述第二阈值至少包括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二最 小阈值与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第一最小阈值的偏 移量之和, 或, 当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 一小区的第一阈值之差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值, 获取第二小区的第 二门限值; 判断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二 小区的第二阈值, 或, 所述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与所 述第二阈值之差是否大于所述第二门限值;
    若所述通信参数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或, 所述通信参数值与 所述第二阈值之差大于所述第二门限值, 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 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若所述第二小区的通信参数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 或, 所述通信参数值与所述第二阈值之差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门限值,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与所述第二小区的频率优先级的高 低关系, 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选择到所述第二小区的相应参数来 确定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 所述相应参 数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迟滞量和所述第 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
  27. 28、 根据权利要求 25至 27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在所述测量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或测量第二 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值之前, 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一小区所属基站发送的广播消息, 所述广播消息包括通 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 所述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迟滞量、 所述第二小区的接 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 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所述第 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参数、 所述第二小区的频率优先级参数和选择 小区等级参数中至少一个。
  28. 29、 根据权利要求 28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第一 小区所属基站发送的广播消息包括:
    重复进行所述广播消息的检测, 直到检测到所述广播消息, 接 收所述广播消息。
  29. 30、 根据权利要求 26至 27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在所述将所述第二小区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之 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基站发送更新消息, 以便于所述基站将所述更新消息透传至 移动管理实体, 使得所述移动管理实体根据所述更新消息寻呼所述 终端设备, 所述更新消息包括所述第二小区的标识、 接收信号的通 信参数的迟滞量、 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和第二门限值中至 少一个。
  30. 3 1、 根据权利要求 25至 30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通信参数为接收信号强度或接收信号质量;
    当 所述通信参数为接收信号 强度时 , 所述第 一 阈值为
    A+A 1 +C , 所述 A为接收信号强度值的最小阈值, 所述 A 1 为接收信 号强度值的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所述 C为补偿量;
    当所述通信参数为接收信号质量时, 所述第一阈值为 B+B 1 , 所 述 B为接收信号质量值的最小阈值, 所述 B 1为接收信号质量值的最 小阈值的偏移量。
  31. 32、 一种选择小区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应用于基站, 包括: 获取广播消息, 所述广播消息包括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 所述通信参数的第二最小阈值的偏移量、 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 信参数的迟滞量、 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和所述 第二小区的第二门限值、 所述第一小区的频率优先级参数、 所述第 二小区的频率优先级参数和选择小区等级参数中至少一个, 所述第 二小区为所述第一小区的邻小区;
    向终端设备发送广播消息, 以便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广播 消息选择小区。
  32. 33、 根据权利要求 3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广播 消息包括:
    从本地或从第二基站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请求消息、 响应消 息或更新消息中获取所述广播消息。
  33. 34、 根据权利要求 33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向终端设 备发送广播消息包括: 重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广播消息, 以便于所述终端设备 根据所述广播消息选择小区。
  34. 35、 根据权利要求 3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向终端 设备发送广播消息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更新消息, 所迷更新消息包括所述第 二小区的标识、 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迟滞量、 所 迷第二小区的接收信号的通信参数的偏移量和第二门限值中至少一 个, 以便于将所述更新消息透传至移动管理实体, 使得所述移动管 理实体根据所述更新消息寻呼所述终端设备。
CN201480006188.9A 2014-01-29 2014-01-29 一种选择小区的装置、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49696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00636.4A CN111182596B (zh) 2014-01-29 2014-01-29 一种选择小区的装置、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4/071803 WO2015113275A1 (zh) 2014-01-29 2014-01-29 一种选择小区的装置、方法及系统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00636.4A Division CN111182596B (zh) 2014-01-29 2014-01-29 一种选择小区的装置、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69618A true CN104969618A (zh) 2015-10-07
CN104969618B CN104969618B (zh) 2020-01-10

Family

ID=5375616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00636.4A Active CN111182596B (zh) 2014-01-29 2014-01-29 一种选择小区的装置、方法及系统
CN201480006188.9A Active CN104969618B (zh) 2014-01-29 2014-01-29 一种选择小区的装置、方法及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00636.4A Active CN111182596B (zh) 2014-01-29 2014-01-29 一种选择小区的装置、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0390298B2 (zh)
EP (1) EP3091786B1 (zh)
CN (2) CN111182596B (zh)
WO (1) WO201511327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53359A1 (zh) * 2018-02-12 2019-08-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14172612A (zh) * 2021-10-11 2022-03-11 哲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小区搜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981134B1 (en) 2014-07-30 2017-06-2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Cell selection and reselection in normal and enhanced coverage mode
US10805957B2 (en) * 2014-09-23 2020-10-1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initial acccess procedure for low cost user equip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419990B2 (en) * 2015-01-16 2019-09-1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Wireless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integrated circuits
US9883428B2 (en) * 2015-01-16 2018-01-3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Wireless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integrated circuits
US9699815B2 (en) * 2015-09-28 2017-07-04 Hirschmann Automation And Control Gmbh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ic wireless coupling
CN105554910B (zh) * 2015-09-30 2019-06-1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移动通信网络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US20190124604A1 (en) * 2016-04-28 2019-04-25 Ntt Docomo, Inc.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1191016B2 (en) * 2016-08-11 2021-11-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ervice-based cell selection and reselection control method
CN108551666B (zh) * 2016-11-04 2020-06-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选择及接入方法和装置
US10411795B2 (en) 2017-03-14 2019-09-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verage enhancement mode switch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ing shar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KR20200053438A (ko) * 2017-09-21 2020-05-18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자원 선택 방법, 기기 및 컴퓨터 저장 매체
US10349429B1 (en) * 2017-12-17 2019-07-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 and method for frequency redirec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419022B2 (en) 2018-05-11 2022-08-16 FG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Cell prioritization for cell (re)sel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11615159A (zh) * 2019-06-06 2020-09-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驻留方法及终端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7627A (zh) * 2008-04-10 2009-10-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重选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01646197A (zh) * 2008-08-07 2010-02-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系统间小区重选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131253A (zh) * 2008-04-10 2011-07-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重选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US20120218021A1 (en) * 2011-02-24 2012-08-30 Kddi Corporation Threshold Computation Apparatus and Threshold Computation Program
US20130344872A1 (en) * 2012-06-26 2013-12-26 Apple Inc. Cell Re-Selection in a Device Configured to Operate According to Multiple Cellula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88572B (en) * 2004-08-04 2007-10-11 Benq Corp Mobile unit and method for which to re-select a serving base station
US7480519B2 (en) * 2005-03-10 2009-01-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ell resel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ping-pong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8670415B2 (en) * 2005-08-05 2014-03-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handoff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0574536C (zh) * 2005-10-28 2009-1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重选处理方法及其用户终端
CA2641177A1 (en) * 2006-01-31 2007-08-09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cell update and routing area update procedures while a wireless transmit/receive unit is in an idle state
CN101170834B (zh) * 2007-12-06 2011-09-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01572921B (zh) * 2008-04-29 2013-07-3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小区重选方法及装置
CN101651961B (zh) * 2008-08-11 2012-06-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重选的方法和终端
KR101443993B1 (ko) * 2009-12-23 2014-09-23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다수의 캐리어를 사용하는 무선 통신에서의 측정 수행
EP2533565B1 (en) * 2010-02-01 2017-06-14 LG Electronics Inc. Measurement method for generating cell coverage map and device for the same
CN102378243B (zh) * 2010-08-12 2015-0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重选偏移量获取及处理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WO2012064265A1 (en) * 2010-11-11 2012-05-1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network nodes for configuring almost blank subframe transmission patterns and corresponding measurement patterns for reducing intercell interference in an heterogeneous cellular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2153995A2 (ko) * 2011-05-10 2012-11-1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셀 선택 방법 및 장치
US8892708B2 (en) * 2011-07-11 2014-11-18 Cisco Technology, Inc. Placement of service delivery locations of a distributed computing service based on logical topology
US8500146B2 (en) * 2011-07-26 2013-08-06 Romulus Investments, LLC Skate board
CN103139890B (zh) * 2011-12-01 2017-11-24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通信系统中调整小区覆盖范围的方法、基站及低功率节点
US9049698B2 (en) * 2012-01-18 2015-06-02 Mediatek Inc. Method of enhanced connection recovery and cell selection
US8948767B2 (en) * 2012-01-25 2015-02-03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modifying cell reselection and/or handover parameters
US9226208B2 (en) * 2012-04-06 2015-12-29 Apple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resolving incomplete message content in networks
US9986473B2 (en) * 2013-05-07 2018-05-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er equipment panic state(s) under connected mode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state in long term evolution
US9560560B2 (en) * 2014-04-28 2017-01-31 Intel IP Corpor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s for handover using measurement reporting based on multiple event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7627A (zh) * 2008-04-10 2009-10-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重选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02131253A (zh) * 2008-04-10 2011-07-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重选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01646197A (zh) * 2008-08-07 2010-02-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系统间小区重选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US20120218021A1 (en) * 2011-02-24 2012-08-30 Kddi Corporation Threshold Computation Apparatus and Threshold Computation Program
US20130344872A1 (en) * 2012-06-26 2013-12-26 Apple Inc. Cell Re-Selection in a Device Configured to Operate According to Multiple Cellula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User Equipment (UE) procedures in idle mode(Release 11)", 《3GPP TS 36.304 V11.6.0》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53359A1 (zh) * 2018-02-12 2019-08-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方法及装置
US11503484B2 (en) 2018-02-12 2022-11-1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asur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4172612A (zh) * 2021-10-11 2022-03-11 哲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小区搜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91786A4 (en) 2017-02-22
US20190373544A1 (en) 2019-12-05
CN111182596B (zh) 2021-11-19
EP3091786A1 (en) 2016-11-09
US10390298B2 (en) 2019-08-20
CN111182596A (zh) 2020-05-19
EP3091786B1 (en) 2021-07-28
CN104969618B (zh) 2020-01-10
WO2015113275A1 (zh) 2015-08-06
US20160337961A1 (en) 2016-11-17
US11071056B2 (en) 2021-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69618A (zh) 一种选择小区的装置、方法及系统
JP6100342B2 (ja) クローズドサブスクライバグループセルのセル選択および再選択
CN102308624B (zh) 基于参数的毫微微小区识别
CN105027609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报告mbms信息的方法及支持该方法的装置
US872516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mobility state of terminal
CN103181203B (zh) 获取邻区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1873637B (zh) 优先负载平衡的移动通讯装置、方法及系统
JP2016146669A (ja) 限定加入者グループに対してインバウンドモビリティを提供するためのpciの混乱を解決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11509600A (ja) 衝突する物理レイヤ信号を有するセルの中からホーム・ノードB(CSG(ClosedSubscriberGroup)のセル)を選択または再選択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1330737B (zh) 接入室内基站的方法、网络设备以及用户设备
WO2019144399A1 (zh) 一种小区重选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EP3384708B1 (en) Idle-mode cell selection measurements
CN103874167A (zh) 一种lte多模移动终端的模式选择方法
CN105704767A (zh) 小区重选装置、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4170452A (zh) 小区变更的方法、装置和终端
US11483749B2 (en) Method and UE for handling cell sel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826268B (zh) 一种移动宏网与家庭网之间实现重选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